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西安交大

透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 700kW单级凝汽式汽轮机设计班级动力机械2班姓名覃建华指导教师赵志军2015 年 1 月 3 日目录2汽轮机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一台冲动凝汽式汽轮机,用以带动发电机。
1. 原始参数蒸汽初参数 p 0=0.98MPa t 0=300℃ 凝汽器进口处压力 p c =0.3Mpa 给水温度 t fw =550℃经济功率 P e =700kW ±1% 汽轮机转速 n =3000r/min 汽轮机内效率 ηoi =(80±1)% 2. 设计任务(1)热力系统设计及计算拟定具有三级抽汽的热力系统,其中第二级抽汽供除氧器加热用;做原则性热力系统图;计算系统的热耗率。
(2)汽轮机的热力设计及计算调节级与非调节级的焓降分配;调节级的方案比较与详细热力计算;非调节级的热力设计及计算;按比例绘出各级速度三角形及汽轮机在i -s 图上的热力膨胀过程曲线图。
(3)绘制一张汽轮机纵剖面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二、设计步骤1. 画出原则性热力系统图根据设计要求,参考同类型机型设计,其系统用下图3-1表示。
为了对系统进行热平衡计算。
首先,应作出汽轮机蒸汽膨胀近似过程曲线。
其次,确定各加热器温度,抽汽压力等有关的数据。
最后,根据能量守恒计算每一个加热器的抽汽量,同时对功率进行平衡(<5%)。
除氧补水过热器,抽汽漏汽射汽抽汽ρ高加低加2. 初步拟定热力过程线(1)由p0=3.43MPa,t0=435℃,p c=5.5kPa,得h s=1168.66kJ/kg(2)取进汽节流损失∆p0=0.04p0,则p0′=3.293MPa(3)取λ=0.04 c2=100m/s,则排汽)2p c=0.05p c,节流损失Δp c=λ(c2100Δh C2 p c′=5.72MPa(4)由p0′=3.29MPa,t0=435℃,p c′=5.72MPa,得h s′=1158.48MPa(5)由h i=h s′ηoi,得h i=926.78MPa确定汽轮机出口点状态5点:h5=2377.85MPa,s5=7.74kJ/(kg∙℃)4点:h4=h5−c22/2=2372.85kJ/kg,s4=7.72kJ/(kg∙℃)(6)初步设计调节级a 选取中径d m=1.1m=0.24,h s为调节级理想焓降b 小机组取双列复速级c a=√2h s,x a=uc ac 由d m=1.1m,x a=0.24,n=3000r/min,得h s=258.9001kJ/kgd 由h s定出调节级后状态点1s,h1s=3045.47kJ/kg,s1s=6.99kJ/(kg∙℃)p1s=1.325MPa,t1s=301.1℃e 由《汽轮机原理》P85-P87调节级ηoi−x a曲线,得ηoi=0.69,初步确定1点h1=3125.81kJ/kg,s1=7.12kJ/(kg∙℃),t1=338.05℃(7)以1点和4点相连,与饱和线相交得a点,1与a的中点沿等压线上浮10-20kJ/kg得2点,a点沿等压线下浮10-20kJ/kg得3点,实线0-1-2-3-4近似为热力过程线。
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完成日期: 2011-11-08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第二部分:汽轮机热力计算 (2)一、汽轮机进汽量D0的初步估算和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 (2)二、调节级详细计算 (3)三、回热系统平衡初步估算 (12)四、压力级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 (16)五、非调节级详细计算 (19)六、回热系统校核修正 (24)七、整机效率、整机功率的核算 (24)八、结果分析总结 (25)附表一:压力级详细计算结果列表 (26)表二:回热系统校核修正后结果列表 (24)附图一:整机详细热力过程曲线附图二:调节级详细热力过程曲线附图三:一般性压力级热力过程曲线附图四:压力级平均直径变化规律及速度比和比焓降分配示意图附图五:各级速度三角形附图六:通流部分子午面流道图附图七:回热系统示意图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一.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二.已知参数:额定功率:p r=25MW,额定转速:n e=3000r/min,设计功率:p e=20MW,新蒸汽压力:p0=3.5MPa,新蒸汽温度:t0=435℃,排汽压力:p c=0.005MPa,给水温度:t fw=160~170℃,冷却水温度:t w1=20℃,给水泵压头:p fp=6.3MPa,凝结水泵压头:p cp=1.2MPa,射汽抽汽器用汽量:△D ej=500kg/h,射汽抽汽器中凝结水温升:△t ej=3℃,轴封漏汽量:△D1=1000kg/h,第二高压加热器中回收的轴封漏汽量:△D1′=700kg/h。
三.任务与要求(1)估算整机蒸汽流量及拟定热力过程曲线;(2)回热系统热平衡初步计算及回热系统示意图绘制;(3)非调节级理想比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4)计算调节级与非调节级通流部分几何尺寸:各级平均直径、叶片高度、通流面积、叶片数、叶宽、节距、静叶片安装角、动叶片安装角、及出汽角等;(5)计算级效率、级内功率、整机内功率及相对内效率;(6)整机校核(电功率、内效率);(7)按比例绘制通流部分子午剖面流道图和各级速度三角形图,以及调节级详细热力过程曲线示意图,整机热力过程曲线图;(8)编写计算机程序方框图;(9)编写计算机运行程序;(10)调试并运行热力设计计算机程序;(11)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规格按学校要求,内容为上述计算内容)。
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一.设计题目:N12-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二.已知参数:额定功率:p r=12MW,额定转速:n e=3000r/min,设计功率:p e=9.6MW,新蒸汽压力:p0=3.5MPa,新蒸汽温度:t0=435℃,排汽压力:p c=0.005MPa,给水温度:t fw=150℃,冷却水温度:t w1=20℃,给水泵压头:p fp=6.3MPa,凝结水泵压头:p cp=1.2MPa,射汽抽汽器用汽量:△D ej=500kg/h,射汽抽汽器中凝结水温升:△t ej=3℃,轴封漏汽量:△D1=1000kg/h,第二高压加热器中回收的轴封漏汽量:△D1′=700kg/h。
回热级数:5三.任务与要求(1)估算整机蒸汽流量及拟定热力过程曲线;(2)回热系统热平衡初步计算及回热系统示意图绘制;(3)非调节级理想比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4)计算调节级与非调节级通流部分几何尺寸:各级平均直径、叶片高度、通流面积、叶片数、叶宽、节距、静叶片安装角、动叶片安装角、及出汽角等;(5)计算级效率、级内功率、整机内功率及相对内效率;(6)整机校核(电功率、内效率);(7)按比例绘制通流部分子午剖面流道图和各级速度三角形图,以及调节级详细热力过程曲线示意图,整机热力过程曲线图;(8)编写计算机程序方框图;(9)编写计算机运行程序;(10)调试并运行热力设计计算机程序;(11)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规格按学校要求,内容为上述计算内容)。
第二部分:汽轮机热力计算一、汽轮机进汽量D 0的初步估算和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1.根据已知的p 0、t 0和p c ,确定蒸汽通过主汽门、配汽机构及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
进汽机构节流损失:∆==⨯=004%004 3.50.14P P MPa 排汽管中压力损失: 0.040.0050.0002c c P P MPa ∆=⨯⨯= 调节级前的压力为:000 3.50.14 3.36P P P MPa '=-∆=-=末级动叶后压力为:='=+∆=+=0.0050.00020.0052z c c c P P P P MPa 2.选取机组的相对内效率、发电效率和机械效率由于汽轮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p r =12MW所以取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 ,发电机效率ηg (全负荷),机械效率ηax. 3.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拟定由p 0=3.5MPa ,t 0=435℃确定初始状态点“0”:0h =3304.07735 kJ/kg , 0s = 6.9597 kJ/(kg ⋅K)由==103304.07735h h kJ/kg ,0 3.36P MPa '=从而确定“1”点:1s = 6.9778kJ/(kg ⋅K), 1t = 434.118℃过“0”点做定熵线与Pc=0.005MPa 的定压线交于“3'”点,查得:0'h = 2122.1146kJ/kg , 3't = 32.91℃整机理想焓降为:03'3304.077352122.11461181.963mact h h h ∆=-=-=kJ/kg整机有效焓降为:macih ∆=ri ηmact h ∆=1181.963⨯0.82 ≈ 969.2095kJ/kg从而确定“3”点的比焓为:3h =0h -mac i h ∆=3304.07735-969.2095=2334.86785kJ/kg又因为余速损失为: ∆=≈∆=⨯≈2222%0.021181.96323.6393/2000mac c t c h h kJ kg所以“4”点的比焓为:∴=-∆=-=4322334.8678523.63932311.2286kJ/kg c h h h再由'=0.0052MPa c P 可以确定“4”点,并查得: 4s =7.56144kJ/(kg ⋅K)然后用直线连接“1”、“4”两点,求出中点“2′”, 2'h =2807.653 kJ/kg , 2's =7.26962 J/(kg ⋅K) 并在“2′”点沿等压线向下移14kJ/kg 得“2”点, 2h =2793.653 kJ/kg , 2s =7.237437 J/(kg ⋅K)过“1”、“2”、“3”点作光滑曲线即为汽轮机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计算

第一节25MW汽轮机热力计算一、设计基本参数选择1. 汽轮机类型机组型号: 435。
机组形式:单压、单缸单轴凝器式汽轮机。
2. 基本参数额定功率:P el=25MW;新蒸汽压力P0=,新蒸汽温度t0=435℃;凝汽器压力P c=;汽轮机转速n=3000r/min。
3. 其他参数给水泵出口压力P fp=;凝结水泵出口压力P cp=;机械效率ηm=发电机效率ηg=加热器效率ηh=4. 相对内效率的估计根据已有同类机组相关运行数据选择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ηri=83%5. 损失的估算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节流压力损失:ΔP0==。
排气阻力损失:ΔP c===。
二、汽轮机热力过程线的拟定(1)在h-s图上,根据新蒸汽压力P0=和新蒸汽温度t0=435℃,可确定汽轮机进气状态点0(主汽阀前),并查得该点的比焓值h0=kg,比熵s0=kg(kg·℃),比体积v0= kg。
(2)在h-s图上,根据初压P0=及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节流压力损失ΔP0=可以确定调节级前压力p0’= P0-ΔP0=,然后根据p0’与h0的交点可以确定调节级级前状态点1,并查得该点的温度t’0=℃,比熵s’0= kg(kg·℃),比体积v’0= kg。
(3)在h-s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 c=和排气阻力损失ΔP c=,可以确定排气压力p c’=P c+ΔP c=。
(4)在h-s图上,根据凝汽器压力P c=和s0=kg(kg·℃)可以确定气缸理想出口状态点2t,并查得该点比焓值h ct=kg,温度t ct=℃,比体积v ct= m3/kg,干度x ct=。
由此可以的带汽轮机理想比焓降kg,进而可以确定汽轮机实际比焓降kg,再根据h0、和p c’可以确定实际出口状态点2,并查得该点的比焓值h c2=kg,温度t c2=℃,比体积v c2= m3/kg,干度x c2=。
(5)若不考虑末级余速损失,直接到步骤(6),若考虑末级余速损失,则有第四章中Δh c2的计算方法得到kJ/kg,然后沿压力线p c’下移kJ/kg得3点,并查得该点比焓值 h c3=kJ/kg,温度t c3=℃,比体积v c3= m3/kg,干度x c3=。
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计算重点讲义

第3页 / 共23页
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热力设计_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热力设计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方向)年级班别 2008级(2)班学号 xxxx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罗向龙2012年 6 月广东工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热力设计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08级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方专业班级向)2班姓名XXX学号XXXX一、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CC25/8.83/4.0/1.0双抽调节式汽轮机,主要内容为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及通流部分热力设计。
汽轮机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确定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旁路系统、回热加热(回热抽汽及疏水)系统、给水系统、除氧系统、主凝结水系统、补水系统、锅炉排污系统、供热系统、厂内循环水系统等。
级的通流部分设计:根据给定设计参数完成对汽轮机的焓降分配,级数选择,速比和叶型选取,效率假定并验证等一系列过程;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和汽轮机主要部件图。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课程设计的要求是:(1)分析并确定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基本参数,如汽轮机容量、进汽参数、转速、排汽压力或循环水温度、回热加热级数及给水温度、供热汽轮机的供汽压力等。
(2) 分析并选择汽轮机的型式、配汽机构型式、通流部分形状及有关参数。
(3) 拟定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线和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4) 根据汽轮机运行特性、经济要求及结构强度等因素,比较和确定调节级的型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
(5) 根据流通部分形状和回热抽汽压力要求,确定压力级的级数,并进行各级比焓降分配。
(6) 对各级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求出各级流通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确定汽轮机的实际热力过程线。
(7) 根据各级热力计算的结果,修正各回热抽汽点压力以符合实际热力过程线的要求。
(8) 根据需要修正热力计算结果。
(9) 绘制流通部分及纵剖面图。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按照给定的设计条件,确定流通部分的几何参数,力求获得较高的相对内效率。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二、设计题目 (2)三、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的确定 (2)1、设计工况的功率 (2)2、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的近似量 (2)四、调节级热力计算 (3)1、调节级部分相关参数的确定 (3)2、喷嘴部分计算 (4)3、第一列动叶部分计算 (5)4、导叶部分计算 (7)5、第二列动叶部分计算 (8)6、各项损失计算 (10)7、调节级焓降及功率 (11)五、压力级热力计算 (12)1、压力级级数的确定 (12)2、压力级的部分相关参数的确定 (12)3、反作用度的选取及喷嘴部分计算 (12)4、动叶部分计算 (13)5、各项损失计算 (14)5、压力级焓降及功率 (15)六、功率校核 (15)七、总结分析 (16)附:数据汇总表 (17)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目的在于总结和巩固已学得的基础理论,培养查阅资料、进行工程计算、识图和绘图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吸取新的知识。
具体要求是按照给定的设计条件,选取相关参数,进行详细的调节级和压力级的热力计算,确定汽轮机流通部分的尺寸,以求达到较高的汽轮机效率。
二、设计题目机组型号:B50-8。
82/3.43机组型式:多级冲动式背压汽轮机新汽压力:8。
82 Mpa新汽温度:535。
0℃排汽压力:3。
43 Mpa额定功率:25MW转速:3000 rpm三、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的确定1、设计工况的功率汽轮机设计工况的选取,一般按其在电网或热网中承担的负荷的性质决定. 本课设设计汽轮机承担基本负荷,故其设计工况的功率Ne为额定功率,以便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最高的平均效率.2、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计算1、配汽方式:喷嘴调节2、调节级型式:双列级。
3、参数选取(1)设计功率=额定功率=经济功率=25 MW(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70.00%(3)机械效率ηm=99%(4)发电机效率ηg=97%4、近似热力过程线拟定(1)进汽节流损失ΔP0=0.03×P0=0.2646 Mpa调节级喷嘴前P0’=0。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余速损失
48
叶高损失
49
摩擦损失
50
部分进汽损失
51
级内损失
52
级有效比焓降
53
级相对内效率
54
级功率
P1+P2
表4 第3压力级热力计算数据表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
工况
工况一
工况二
1
喷嘴流量
2
级前温度
3
级前滞止压力
4
级前比容
5
喷嘴前压力
6
喷嘴前比容
7
临界压力
P1cr
MPa
8
喷嘴后压力
先估后校
9
喷嘴后温度
项目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
工况
工况一
工况二
1
喷嘴流量
2
级前温度
3
级前滞止压力
4
级前比容
5
喷嘴前压力
6
喷嘴前比容
7
临界压力
P1cr
MPa
8
喷嘴后压力
先估后校
9
喷嘴后温度
10
喷嘴后比容
11
喷嘴出口的理想比焓值
由h-s图确定
12
喷嘴滞止理想比焓降
13
喷嘴出口速度
14
喷嘴损失
15
喷嘴实际出口比焓
16
喷嘴个数
先估后校
先估后校
32
动叶出口理想状态点焓值
33
动叶理想比焓降
34
动叶滞止理想比焓降
35
动叶速度系数
根据(Ωm,w2t)关系曲线查得
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完成日期: 2011-11-08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第二部分:汽轮机热力计算 (2)一、汽轮机进汽量D0的初步估算和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 (2)二、调节级详细计算 (3)三、回热系统平衡初步估算 (12)四、压力级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 (16)五、非调节级详细计算 (19)六、回热系统校核修正 (24)七、整机效率、整机功率的核算 (24)八、结果分析总结 (25)附表一:压力级详细计算结果列表 (26)表二:回热系统校核修正后结果列表 (24)附图一:整机详细热力过程曲线附图二:调节级详细热力过程曲线附图三:一般性压力级热力过程曲线附图四:压力级平均直径变化规律及速度比和比焓降分配示意图附图五:各级速度三角形附图六:通流部分子午面流道图附图七:回热系统示意图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一.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二.已知参数:额定功率:p r=25MW,额定转速:n e=3000r/min,设计功率:p e=20MW,新蒸汽压力:p0=3.5MPa,新蒸汽温度:t0=435℃,排汽压力:p c=0.005MPa,给水温度:t fw=160~170℃,冷却水温度:t w1=20℃,给水泵压头:p fp=6.3MPa,凝结水泵压头:p cp=1.2MPa,射汽抽汽器用汽量:△D ej=500kg/h,射汽抽汽器中凝结水温升:△t ej=3℃,轴封漏汽量:△D1=1000kg/h,第二高压加热器中回收的轴封漏汽量:△D1′=700kg/h。
三.任务与要求(1)估算整机蒸汽流量及拟定热力过程曲线;(2)回热系统热平衡初步计算及回热系统示意图绘制; (3)非调节级理想比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4)计算调节级与非调节级通流部分几何尺寸:各级平均直径、叶片高度、通流面积、叶片数、叶宽、节距、静叶片安装角、动叶片安装角、及出汽角等;(5)计算级效率、级内功率、整机内功率及相对内效率; (6)整机校核(电功率、内效率);(7)按比例绘制通流部分子午剖面流道图和各级速度三角形图,以及调节级详细热力过程曲线示意图,整机热力过程曲线图; (8)编写计算机程序方框图; (9)编写计算机运行程序;(10)调试并运行热力设计计算机程序;(11)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规格按学校要求,内容为上述计算内容)。
第二部分:汽轮机热力计算一、汽轮机进汽量D0的初步估算和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1.根据已知的p 0、t 0和p c ,确定蒸汽通过主汽门、配汽机构及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
进汽机构节流损失:∆==⨯=004%004 3.50.14P P MPa排汽管中压力损失: 0.040.0050.0002c c P P MPa ∆=⨯⨯= 调节级前的压力为:000 3.50.14 3.36P P P MPa'=-∆=-=末级动叶后压力为:='=+∆=+=0.0050.00020.0052z c c c P P P P MPa2.选取机组的相对内效率、发电效率和机械效率由于汽轮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p r =25MW所以取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 =0.82,发电机效率ηg =0.970(全负荷),机械效率ηax =0.9883.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拟定由p 0=3.5MPa ,t 0=435℃确定初始状态点“0”:0h =3304.07735 kJ/kg , 0s = 6.9597 kJ/(kg ⋅K)由==103304.07735h h kJ/kg ,0 3.36P MPa '=从而确定“1”点:1s = 6.9778kJ/(kg ⋅K), 1t = 434.118℃过“1”点做定熵线与Pc=0.005MPa 的定压线交于“3'”点,查得:3'h = 2122.1146kJ/kg , 3't = 32.91℃整机理想焓降为:03'3304.077352122.11461181.963macth h h ∆=-=-=kJ/kg整机有效焓降为:macih ∆=ri ηmact h ∆=1181.963⨯0.82≈ 969.2095kJ/kg从而确定“3”点的比焓为:3h =0h -mac i h ∆=3304.07735-969.2095=2334.86785kJ/kg又因为余速损失为:∆=≈∆=⨯≈2222%0.021181.96323.63932000mac c t c h h kJ/kg所以“4”点的比焓为:∴=-∆=-=4322334.8678523.63932311.2286kJ/kgc h h h再由'=0.0052MPa c P 可以确定“4”点,并查得: 4s =7.56144kJ/(kg ⋅K)然后用直线连接“1”、“4”两点,求出中点“2′”, 2'h =2807.653 kJ/kg , 2's =7.26962 J/(kg ⋅K) 并在“2′”点沿等压线向下移14kJ/kg 得“2”点, 2h =2793.653 kJ/kg , 2s =7.237437 J/(kg ⋅K)过“1”、“2”、“3”点作光滑曲线即为汽轮机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图见附图-1.4.整机进汽量估计D ri g axDηηη+∆∆emac t 3600pm=h(kg/h )取回热抽汽进汽量增大系数m=1.20,漏汽蒸汽余量0ΔD=4%D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0.82ri,机械效率η=0.988ax ,发电机效率0.970gη=3600 1.20D ⨯20⨯=0.96⨯1181.963⨯0.82⨯0.970⨯0.98896.8938t/h ≈二、调节级详细计算1.根据调节级的选择原则,选取调节级的型式及相关参数如下: a )调节级型式:双列复速级 b )理想焓降: 250kJ/kg t h ∆= c )平均直径: 1150mm m d =d )反动度: 'Ω=Ω+Ω+Ω=16%,m b g b'Ω=Ω=Ω=11%,2%,3%b g be )速度比: a x注:/0.255a x u ≤=2.喷嘴理想比焓降:(1)(116%)250210∆=-Ω∆=-⨯=n m t h h kJ/kg3.计算喷嘴出口汽流状态并选择喷嘴型线: 取喷嘴的速度系数0.97ϕ=则喷嘴损失:22(1)(10.97)21012.4110ξϕ∆=-∆=-⨯=n n h h kJ/kg 103304.0773521012.41103106.488n n h h h h ξ∴=-∆+∆=-+= kJ/kg在h-s 图上近似做出热力过程线,取动叶进口参数为:1P =1.63MPa ,1v =0.1677m 3/kg因为10/ 1.63/3.360.4850.545n cr P P εε*==≈<=,故在喷嘴中汽流为超声速流动,故选择TC-2Б型线,出汽角为1α=15°。
4.喷嘴出口汽流速度:1648.054tc==≈ m/s 110.97648.054628.613t c c ϕ==⨯≈ m/s5.计算喷嘴出口面积:查得喷嘴流量系数n μ=0.9733010/360096.893810/360026.9149G D =⨯=⨯≈ kg/sμ⨯=⨯=⨯≈⨯4421126.91490.1677101070.09040.97648.054t n n t Gv A cm c6.计算喷嘴最小截面积及斜切部分偏转角因为0.4εε<<ncr ,所以汽流在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产生偏转:min ()69.2705n A ==≈ cm 2111sin()sin(15)sin sin15αα+δ=︒+δ==0.2617≈解得:10.171δ≈︒7.计算喷嘴出口高度n l 和部分进汽度e因为0.4εε<<n cr所以3min 1()69.2705100100.00741187.4118sin 3.141150sin15n n m A l e m mm d πα-⨯==⨯≈=⨯⨯︒取16n l mm =,则求得:0.46324e ≈,满足要求。
8. 计算第一列动叶进口汽流角和相对速度3.14 1.153000180.55/6060π⨯⨯===m D n u m s111111111sin()628.613sin(150.171)tan tan 21.11cos()628.613cos(150.171)180.55c c u αδβαδ--+︒+︒==≈︒+-︒+︒-11111sin()628.613sin(150.171)456.77/sin sin 21.11c w m sαδβ+︒+︒==≈︒2211/2000456.77/2000104.3194∆==≈w h w kJ/kg由上可查h-s 图得第一列动叶进口的滞止压力*1p =2.36108MP9. 计算第一列动叶出口汽流相对速度第一列动叶理想焓降:0.1125027.5∆=Ω∆=⨯=b b t h h kJ/kg 第一列动叶滞止理想焓降:*127.5104.3194131.8194∆=∆+∆=+=b b w h h h kJ/kg第一列动叶出口汽流相对速度244.72513.44==≈twm/s在图4中查得:0.913ψ=220.913513.32468.773t w w ψ∴==⨯≈ m/s10.第一列动叶损失为:2*2(1)(10.913)131.819421.938b b h h ξψ∆=-∆=-⨯≈kJ/kg根据∆b h 和ξ∆b h 在h-s 图中做出动叶热力过程曲线,查得第一列动叶后蒸汽状态点:P 2=1.47282MPa ,V 2=0.1825397m 3/kg11.第一列动叶出口面积:⨯==⨯≈422226.91490.182539710104.80633468.773b Gv A cm w 由于21/ 1.47282/2.361080.62580.545n cr P P εε*==≈>=,故汽流在第一列动叶中为亚声速流动。
12. 第一列动叶出口高度b l 和汽流出口角2β由前面计算可知:16n l mm =所以查表1得: 1.5,0.5,t r mm mm ∆=∆=叶顶盖度叶跟盖度1.522t r mm ∆=∆+∆=+=16218i b n l l mm =+∆=+=,对于一短叶片,有:18ib b l l mm ==进而汽流出口角4112104.8063310sin sin 0.46324 3.14 1.150.018b m b A e d l βπ---⨯==≈︒⨯⨯⨯20.3713.第一列动叶出口汽流速度2c 和出汽角2α1122222w sin 468.773sin tan tan 32.22w cos 468.773cos 180.55u βαβ--︒==≈︒-︒-20.3720.372222sin 468.773sin c sin sin 32.22w βα︒=≈︒20.37=306.0386m/s14. 导叶的理想比焓降0.022505∆=Ω∆=⨯=g g t h h kJ/kg22*2h h 551.829820002000gg c ∆=∆+=+≈306.0386 kJ/kg15. 计算导叶出口速度理想速度:1321.9523/t c m s'==≈查图4可得:0.907g ψ=实际速度:110.907321.9523292.011/g t c c m s ψ'='=⨯≈16. 导叶内损失:2*2(1)(10.907)51.82989.19207g g h h ξψ∆=-∆=-⨯≈kJ/kg在h-s 图中做出导叶热力过程曲线,查得导叶后蒸汽状态点:P 1'=1.4463058MPa, v 1'=0.1865665m 3/kg17. 计算导叶出口截面积及进口高度导叶出口截面积:4421126.91490.18656651010171.96292.011g Gv A cm c '⨯=⨯=⨯≈' 导叶进口高度:18220ig b l l mm =+∆=+=18. 导叶出汽角4111171.9610sin sin 0.46324 3.14 1.150.020gm g A e d l απ---⨯'=≈︒⨯⨯⨯=30.9319. 第二列动叶进口相对速度,1w 和方向o 11111o 11sin 292.011sin tan tan 65.0165cos 292.011cos 180.55c c u αβα--'''==≈︒''--30.9330.93o111o1sin 292.011sin 165.5847/sin sin 65.0165c w m s αβ'''==≈'30.9320. 计算第二列动叶出口汽流相对速度第二列动叶理想比焓降:0.032507.5b b t h h ''∆=Ω∆=⨯= kJ/kg 滞止理想焓降:'''∆=∆+=+≈22*1165.58477.521.209220002000b b w hhkJ/kg21.动叶出口理想相对速度:2205.951/t w m s '==≈查图4可得: 0.926g ψ=动叶出口实际相对速度:220.926205.951190.71/t w w m s ψ'=''=⨯≈22. 第二列动叶损失为:2*2(1)(10.926)21.2092 3.0228b b h h ξψ''∆=-'∆=-⨯≈ kJ/kg根据∆'b h 和'ξ∆b h 在h-s 图中做出动叶热力过程曲线,查得第二列动叶后蒸汽状态点:P 2'=1.40725MPa ,V 2'=0.191034m 3/kg23. 计算第二列动叶相关参数第二列动叶出口截面积:''⨯==⨯≈'422226.91490.19103410269.61190.71b Gv A cm w第二列动叶进口高度:20222ib g l l mm '=+∆=+=第二列动叶出口高度:22ib b l l mm ''==24.第二列动叶出口汽流角:4112269.6110sin sin 0.46324 3.14 1.150.022b m b A e d l βπ---''⨯'==≈︒⨯⨯⨯47.10725.第二列动叶出口汽流绝对速度方向与大小o 11222o22w sin 190.71sin tan tan 109.961w cos 190.71cos 180.55u βαβ--'''==≈︒''--47.10747.107o222o2sin 190.71sin c 148.601/sin sin109.961w m s βα'''==≈'47.10726.余速损失为:2222148.601h 11.0412********c c '∆==≈ kJ/kg27.轮周有效焓降∆'u h (不计叶高损失):2h ξξξξ'∆'=∆-∆-∆-∆-∆-∆u t n b g b c h h h h h h25012.411021.9389.19207 3.022811.0412=-----192.39493=kJ/kg28. 轮周效率的计算及校核0192.394930.76958250u u u t h h E h η∆'∆''===≈∆11221122[(cos cos )(cos cos )]1000ααααη++''+''''=∆⨯ut u c c c c h180.55[(628.613cos15cos32.22)(292.011cos 148.6012501000⨯︒+︒+︒+=⨯306.038630.93 0.76976=0.769760.76958100%100%0.0234%1%0.76958u u u u ηηηη''-'-∆=⨯=⨯≈<'所以它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