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的组织(精)
精益生产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

精益生产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 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长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共同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超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和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完美。
永无止境地追求七个零的终级目标。
精益生产的关键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管理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人员;推进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
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
精简是它的核心,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
精益生产的方式在于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追求能够灵活多样的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产车间组织结构图

生产车间组织结构图标题:生产车间组织结构图引言概述:生产车间组织结构图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清晰地展示生产车间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图,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目标。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生产车间组织结构图的内容。
一、生产车间整体结构1.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1.2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保证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充足,并进行物料库存管理。
1.3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二、生产车间人员组织2.1 车间主任:负责全面管理车间内的生产工作,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2.2 生产班组长:负责具体的生产工作安排和指导,监督工人的操作,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2.3 生产工人: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操作,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期。
三、生产车间流程管理3.1 产品生产流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要求,确定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创造、组装和包装等环节。
3.2 生产计划管理: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的时间和数量,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进度和交货期。
3.3 生产设备管理: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生产车间沟通与协作4.1 部门间沟通:各个部门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信息和问题,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难点。
4.2 跨部门协作:生产车间内的各个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4.3 上下级沟通:车间主任和班组长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结论:生产车间组织结构图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或者缺的工具,它能够清晰地展示生产车间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图,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目标。
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过程组织综述

柔性与弹性
• 生产系统的可替代性
– 通用公司多种车型公用平台,即不同品牌的车使用同样的 底盘、发动机或变速箱 – 德国大众的“B平台”应用的车型
• 斯柯达 • 高尔夫 • 甲壳虫 • 奥迪
平台技术(PLATFORM)
所谓的平台就是把诸如底盘横梁、悬架等汽车中不变的总成、模块、 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平台,再匹配上其它不同型号的总成、模块和零部 件,如车身外壳等,实现在一个基本型上组合成多种不同款式、功能各 异的车型。是指同一套整车开发技术应用于不同车型,德国大众最早 使用了平台技术概念。 一汽大众生产车型捷达使用的是PQ32平台,宝来和高尔夫使用的 是PQ34平台,大众的PQ35平台以生产A级车,即小型车为主,也可以 生产大一点的B级轿车,既能生产新POLO,也能生产帕萨特B6。一汽 大众的首款B级车型迈腾采用了德国大众B级车最新、技术最先进的 PQ46平台。 上海大众目前最高端的车型是B级车新帕萨特,而在中国市场, 公务用车和商务用车都对C级轿车有巨大需求。一汽大众的奥迪A6L去 年的销量达113232万辆,丰田皇冠的销量30453辆,因此上海大众也 迫切需要一款C级轿车来占领这块市场。
1.按生产方法划分 合成型 机械厂、纺织厂、水泥厂 分解型 炼油厂、焦化厂 调制型 炼钢厂、橡胶厂 提取型 煤矿、油田
2.2 生产类型 2.2.2生产类型的划分
2.按接收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订货生产方式(一般面向企业或大件产品)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务是企业根据顾客订单确定的。产品和服 务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设计,有明确的交货期。如火车、大型轮船、 飞机等。产品一般是非标准化的,在市场无共同的需求。 特点:先订货后生产,无需大量储存成品,没有销售风险; 生产效率较低。 管理重点: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交货期。
生产运营 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形式第一节大量生产过程组织形式一、流水生产( flow production )定义:劳动对象按照规定的工艺规程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一定的生产速度(节拍)连续不断地进行加工出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一)流水线的基本特征1、流水线是按照对象专业化原则而设计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2、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很高,每个工作地上完成一道或几道工序,工艺过程是封闭的,设备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使用比较多的专用设备或工装。
3、生产节奏性强,按规定的节拍进行加工(这是区分其它形式的主要特点——如生产线)的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形式,生产过程连续程度高,劳动对象在工序间采用平行或平顺移动方式。
4、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相等或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根据以上,可见组织流水生产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均衡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技术装备,能提高工人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等。
(二)流水生产的发展过程流水生产起源于“福特制”,建立传送带式的流水生产线,是福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把管理工作从单纯对人的制约(泰罗制的特点),发展到把人和机器联系起来,使工人更加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同时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协调各项作业、各道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节奏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增加了企业的盈利。
由于流水线生产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明显的经济效果,所以在工业中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
流水线开始出现时,采取单一对象流水线的形式,仅用于零件的机械加工和产品的装配,主要用于大量生产,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多对象流水线,扩大应用于成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并且在铸造、铸锻、热处理、油漆和包装(啤酒、饮料灌装、食品包装)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成组技术的发展又为建立成组流水线准备了条件,为多品种小批生产的企业采用流水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继续教育考试-专业课程-常州-题库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继续教育考试专业课程常州题库一、单选题及多选题题库1. 在车床上安装工件时,能自动定心并夹紧工件的夹具是( A )。
A. 三爪卡盘B. 四爪卡盘C. 中心架D.都不是2. 套筒类零件一般功用为( C )。
A. 支承B. 导向C. 支承和导向D.都不是3.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A )。
A. 轨迹法B. 调整法C. 定尺寸法D. 自动控制法4.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5.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 C )。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6. 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ABC )。
A.试切法B. 调整法C. 定尺寸法D. 成形法7.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 AD )加工无影响。
A.车内孔B.车端面C.车螺纹D. 车外圆8. 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为工艺基准,按用途可分为( ACD )。
A. 工序基准B.工步基准C.测量基准D.装配基准9. 毛坯——根据零件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工艺尺寸而制成的供进一步加工用的生产对象。
10. 生产过程——在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二、单判断题题库1. 由于粗加工对精度要求不高,所以粗基准可多次使用。
(√)2. 一道工序可能包括几个工步,也可能只有一个工步。
(√)3. 轴类零件的毛坯常采用棒料、锻件和铸件等毛坯形式。
(√)4. 套筒类零件一般功用为支承和导向。
(√)5. 套筒零件的粗精车(镗)内外圆一般在卧式车床或立式车床上进行,不能在磨床上进行。
(×)11. 工艺装备——产品投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工艺工作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对产品图纸工艺分析,审查,拟定工艺方案,编制各种工艺文件,设计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
12. 基准——基准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第3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3.4 生产过程组织的特点
则:K= t/ r
注:r =F/N 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N——计划期产量
第3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例:某生产流水线年计划有效工作时间100000分钟,年计划 生产合格品4950件,估计废品率为1%,流水线4道工序的 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40、4、20、10分钟,试判断第2道工 序的生产类型。
r = F/N = 100000 /〔 4950 /(1-1%)〕=100000/5000
所做的服务性工作 。
5.附属生产过程 • 附属生产过程是指生产附属产品的过程。
附属产品是指企业有时生产一些不代表 企业专业方向而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
第3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3.1.3 基本生产过程的细分
• 生产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工艺阶段
工艺
工序
工步
动作
• 基本生产过程是工业生产的核心部分。
第3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第3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2. 按绝对产量划分生产类型
(1)按产品的绝对产量划分 (2)按零件的绝对产量划分
第3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3. 按预定货或预测划分生产类型
•预定货生产 •预市市场场预测生产
•多品种、小批生产 •成批生产
•间隙性生产 •重复性生产
•多少品种、大量生产
•连续性生产
第3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 20台/12月=1.67台/月
• 20万/12月=16700台/月 800台/天
•船用发动机缸体: 1.67台/月
•粗
•精
•钻
•攻
•磨
铣
铣
孔
丝
削
南大管理学概论第(2)次作业(精.选)

B、并不是所有成员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相同的发生偏差的概率
C、并不是所有可能发生的偏差都会对组织带来相同程度的影响
D、全面系统的控制不仅代价极高,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
正确答案:A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 )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
正确答案:ABCD
题号:19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双向沟通的适用方式有( )。
A、时间比较紧张,但问题比较棘手
B、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
C、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D、上级习惯于双向沟通,并且能够有建设性地处理负反馈
2、 对
正确答案:2
题号:35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期望理论的核心是自我满足。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张先生是一家企业的经理,创业初期,公司里只有12个员工,每个人都由张先生直接管理。随着规模的扩大,张先生聘请了一位副经理,由他处理公司的具体管理事物,自己专心于企业的战略经营,有什么事情都由副经理向其汇报。则公司的沟通网络( )。
内容:
下列于产品创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
B、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其他方面
C、对其他技术创新效果的发挥没有影响
D、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
正确答案:C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哪个不是报告分析法的关键?( )
生产运作与管理

名解:1.生产运作与管理:又称运营管理,它是指对生产系统及其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实现有效结合并形成有机整体,最终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系列管理活动。
2.生产过程:是指产品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开始,经过加工制造过程,直至产成品完工所经历的所有活动过程。
3.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4.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5.标准化工作是:指对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6.设施:是指生产运作过程得以进行的硬件手段,通常是由办公楼、车间、设备、仓库等物质实体所构成。
1.设施选址:指如何运用科学的办法决定设施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生产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实现企业经营目的的活动。
2.设施布置:是指在一个给定的空间场所内,将人员办公、生产加工、物料储存、设备、通道、管线、绿化等所需的空间做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安排,以便获得最好的生产经营效果的系列活动。
3.生产计划:是指企业对未来即将开展的生产活动在资源配备、实现目标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和安排。
4.生产能力:指企业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产品的最大产出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5.生产能力平衡:指企业通过必要而有效的措施,将实际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需求进行协调,以使其保持基本一致状态的活动。
6.期量标准:又称期量定额,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规定数量的标准。
“期”是指规定的生产时间,“量”是指规定的生产数量p757.节拍:指流水在线相邻两件同样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
8.节奏:相邻两批同样制品出产的间隔时间。
9.生产间隔期:也叫生产重复期,投入、出产间隔期。
是相邻两批同种产品(零件)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过程: A B C 连锁 (投产顺序) 1/3* 1/2 1 A 2/3 1/2* 1 AB 2/3* 1 1 ABA 1 1* 1 ABAB 1* 1 ABABA 1*ABABAC
作业
13-7 13-12(选作) 补充题:某混合流水 线上生产120台 A产 品,60台B产品 和40台C产品。试用 生产比倒数法确定投 产顺序。
倒入熔融的金属,芯子在原位置
黄铜、铝或镁在水平活塞冷压机中的压铸
熔融的金属被活塞推入模子
黄铜、铝或镁在水平活塞冷压机中的压铸
芯子抽出,模子打开
黄铜、铝或镁在水平活塞冷压机中的压铸
压模件从活动模中抽出来
三、机加工工艺过程的构成
工序;
– – 工步; 走刀;
例2:把部件加工到预定尺寸的
– 特点:加工对象相对稳定; – 生产过程空间衔接; – 管理上反馈快; – 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生产工艺专业化(工艺对象专业化形式)
产品3 产品1 A B C 产品2 产品1 产品2 D E F
产品3
产品对象专业化
产品1
A
B
D
产品1
产品2
D
E
C
产品2
产品3
E
F
A
产品3
产品对象专业化
2、生产过程组织的一般要求
A--代表零件 N=NA+NB1+NC 2 1=TB/TA 2=TC/TA 各零件的节拍
– rA=Fe/N – rB= rA * 1 – rC= rA * 2
(2)流水线节拍的计算
----加工劳动量比重法
劳动量比重分别为A、B、C
– A=(NATA)/(NjTj) – B=(NBTB)/(NjTj) – C=(NCTC)/(NjTj)
2.成组流水线
特征
– 按零件组加工、成组移动 – 组内零件按顺序加工 – 零件组的工序加工时间=流水线节拍或成比 例 – 零件A--零件B时,不需对设备、工装重新调 整
3.混合流水线
(1)组织混合流水线的条件
– – – – 产品结构相似 加工装配工艺相似 生产环节衔接或 同步化生产 一人多能
一、概念
组织设计
(软件设计)
技术设计
(硬件设计)
二、一般程序
作业人数 确定节拍 传送方式、装置 工作地数、 设备负荷系数 平面布置设计 工序同期化 标准计划图表
(1) 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r=Fe/N=F0 η /N
N--计划期产品产量 Fe--计划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分) F0--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分)
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协调 节奏性强(按节拍生产) 单向移动 生产过程连续性
节拍
流水线上出产相邻两件制品的时间间隔。
工时定额
r=t1/S1= t2/S2=...= tm/Sm
工作地设备数
三、流水线分类
1.按被生产对象数目分:
–单一对象流水线: –多对象流水线:
可变流水线 成组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4)计算作业人数
以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
– P=(1+b)Seig/fi
I工序每个工人的设
后备工人百分比
备看管定额
(5)选择运输方式与 装置
强制节拍
– 分配式传送带 – 连续式传送带 – 间歇式传送带
自由节拍
– 连续式运输带 – 滚道、运输箱、滑道等
粗略节拍
– 滚道、叉车 – 重力滑道、手推车、吊车等
5 6 2.0 3.7 9 10
3.7
7 5.9 11 12
2பைடு நூலகம்3 3.6
2.1 3.2 1.7
3.4 1.9 3.9 4.0 3.2 2.0
2
1
1
2
1
1
1
工作地数
(2)工序同期化
流水线节拍(分/件)=5.2
原工序号 工序时间 工步号 工步时间 工作地数 新工序号 工作地数 1
1 7.0 2 3
2 3 3.4 5.8 4 5 6
2.按生产连续程度:
–连续流水线 –简断流水线
3.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分:
–固定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 • •
工作式流水线 分配式流水线 自动机床流水线
4.按流水线的节奏分:
–强制节拍流水线 –自由节拍流水线 –粗略节拍流水线
5.按流水线的机械化程度分:
–手工流水线 –机械化流水线 –自动流水线
– Si=ti/r
I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
– 实际设备数:Sei=Si 或 Sei>=Si – 设备负荷系数: Ki=Si/Sei – 流水线总设备负荷系数 :Ka=∑Si/ ∑Sei
(4)计算作业人数
手工为主的流水线
– Pi=Sei*Wi*g
人数 每日工作班次
I工序每一工作地
同时工作人数
–
总人数:P= ∑Pi
生产过程的组织
生产过程分析 均衡生产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大量流水生产组织
第一节 生产组织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过程的概念
广义生产过程:指企业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过程。 狭义生产过程:指产品生产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
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运行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围绕完成产品生产的 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
4 7.2 7 8
5 6 2.0 3.7 9 10
3.7
7 5.9 11 12
2.3 3.6
2.1 3.2 1.7
3.4 1.9 3.9 4.0 3.2 2.0
2 1 2
1
1 3
2 4
1
1 5
1
新工序时间 5.3
1
5.1 1
9.8 2
5.2 1
9.6 2
(2)工序同期化:分支定界法
P104 例题
(3) 确定工作地设备数
(1).连续性要求;** (2).平行性要求; (3).比例性要求; (4).均衡性要求; (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3、生产周期(时间)的构成
有效时间
自然过程时间 工艺加工时间 准备终结时间 运输时间 质量检验时间
基本时间
辅助时间
生产周期
停歇时间
成批等待时间 工序间和工艺阶段间 的等待时间 午休、工作班之间 的停歇时间 节假日停歇时间
工作班内 停歇时间 非工作班 时间
第二节 流水生产线
一、流水生产线的发展** 二、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 三、流水线分类**
一、流水生产线的发展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
福特制的主要内容
– 标准化、专用化、专业化 – 流水生产(传送带式的流水线)
插图
二、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
η
-- 时间有效利用系数
节奏
节奏
顺序出产2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称 为节奏或运输批节拍(rg)
rg=rn
(2)工序同期化
流水线节拍(分/件)=5.2
原工序号 工序时间 工步号 工步时间 工作地数 新工序号
新工序时间
1 7.0 1 2 3
2 3 3.4 5.8 4 5 6
4 7.2 7 8
节拍为: rA= AF0/NA rB= BF0/NB rC= CF0/NC
(3)各工序设备数量及设备负 荷系数的确定
各工序设备需求量 A零件在i工序的设备需要量SAi – SAi=tAi/rA 各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为 – Ki= Njtji/(SeiF0 ) 流水线的设备负荷系数 – Ka= NjTj/(SeF0 ) j零件在i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 Kji= Njtji/( SeiF0 )
四、流水生产的必要条件
– – – – – 品种 产量 产品结构 工艺过程 生产面积
第三章 单一对象流水生产线的
组织设计
节拍、生产速度 设备需要量负荷计算 工序同期化设计 工人配备 传送方式设计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流水线工作制度 服务组织等
工艺路线、规程的制订 专用设备设计 设备改装设计 专用工夹具设计 运输传送装置的设计 信号装置设计等
二
、
生
产
过
程
的
构
成
企业生产过程的构成:
–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 基本生产过程; – 辅助生产过程; – 生产服务过程。
二、生产过程的构成
产品生产过程的构成:
– – – – – 工艺过程; 检验过程; 运输过程; 自然过程; 等待、停滞过程。
例1:黄铜、铝或镁在水平活塞冷压机中的压铸
黄铜、铝或镁在水平活塞冷压机中的压铸
3.混合流水线
(2) 编排投产方法
– 生产比倒数法 计算步骤 1 计算生产比
–
数
Xj=品种j的计划产量/各品种的最大公约
2 计算生产比倒数
– mj=1/Xj
生产比倒数法举例
产 品 A B C 计划产量 3000 2000 1000 最大公约数:1000 生产比: Xa=3 Xb=2 Xc=1 生产比倒数? 1/3 1/2 1
三、多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可变流水线** 成组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1.可变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