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井瓦斯防治及粉尘防治课件

矿井瓦斯防治及粉尘防治课件

第一章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从广义上说是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它的主要成分通常是以甲烷(沼气)为主的烃类气体。

它的来源一般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在煤层与围岩内赋存并能涌入到矿井的气体;二是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如放炮时产生的炮烟、充电过程产生的氢气;三是井下空气与煤岩、支架和其它材料之间的化学或生物化学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四是放射性物质蜕变过程生成的或地下水放出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氡(Rn)及惰性气体氦。

第一节矿井瓦斯的生成与赋存一、矿井瓦斯的生成煤层瓦斯的来源主要是煤层和煤系地层,它主要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

一般分为两个成气时期:一是从植物遗体到形成泥炭属于生物化学成气时期;二是地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从褐煤到无烟煤属于煤的化学作用成气时期。

瓦斯生成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原始母质的组成和煤的化学作用所处的阶段。

二、煤层瓦斯的赋存煤层进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煤化过程生成的瓦斯,在其压力和浓度差的驱动下进行运移,其中大部分脱离产气煤层排放到古大气中;当在运移中遇到良好的圈闭和储存条件下时,会聚集起来形成天然的气藏。

留存在现今煤层中的瓦斯,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占3%—24%)。

煤层瓦斯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封闭条件。

如煤层埋藏深度、煤层与围岩的透气性、地质构造与存储条件。

如煤的吸附能力、孔隙率、含水程度、温度与压力等。

三、瓦斯的存在状态瓦斯在煤层或岩层中存在的状态有两种:一种叫游离状态;另一种叫吸附状态。

游离瓦斯存在于煤层、岩层的裂隙或空洞中,它可以自由地从煤层或岩层的裂隙中散放出来。

吸附瓦斯是指被吸附在煤体或掩体孔隙壁上,形成一个极薄的薄膜或进入煤体内部,瓦斯分子与煤的分子之间由于引力作用,紧密的吸附着。

以吸附状态存在的瓦斯含量大小,决定于煤的孔隙结构特点、瓦斯压力、煤的温度和湿度等。

据估算,在天然条件下,煤体中以吸附状态储存的瓦斯约占90%,而以游离状态存在的瓦斯的约仅占10%。

这说明瓦斯绝大多数是以吸附状态存在。

煤矿粉尘防治PPT课件

煤矿粉尘防治PPT课件
尘和无爆炸性煤尘。我国传统煤矿中90%矿井的 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性。发生爆炸有两个条件: ①粉尘在空气中有足够的浓度,在爆炸区域要求 的浓度范围之内;②必须具有高温(750℃-1050℃明 火、火花、放电)情况出现。一般煤尘爆炸的下限浓 度为30mg/m3~50mg/m3,上限浓度为 1000mg/m3~2000mg/m3,出于上下浓度之间的粉尘 都具有爆炸危险性,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为 300mg/m3~500mg/m3。
16
17
6
巷道掘进也是井下主要产尘 源之一,在无任何防尘措施的情 况下,对炮掘工作面、机掘工作 面和巷道锚喷巷道维修的锚喷现 场、煤炭装卸点等也都产生高浓 度粉尘,尤其是煤炭装卸处的瞬 时粉尘浓度有时高达数g/m3,有时 甚至达到煤尘爆炸浓度界限。
7
二、煤尘的爆炸性 按照煤尘的爆炸性煤尘可以分为有爆炸性煤
2、矽肺。长期在煤矿岩石掘进工作面作业的工人, 他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SiO2较高的岩尘。这类人 员肺部病变称为矽肺,发病工龄短,一般为10~15年。矽 肺的发病率较高,病情发展较快,危害严重。
3、煤矽肺。一般煤矿井下工人多数都在有煤尘产生 和有岩尘产生的两种作业环境下工作过,他们接触的粉 尘既有煤尘也有岩尘。所患的尘肺兼有煤肺和矽肺的病 理改变特征,这类尘肺称煤矽肺。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 肺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工龄多在5~20年左右,病情发展 较快,危害严重。
4
一、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及特性 1. 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产
生和形成的、能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的 固体微粒被称为生产性粉尘。
煤炭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破碎而 产生的煤矿粉尘是生产性粉尘的一种。
其中,呼吸性粉尘是损害劳动者健康 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多种职 业性肺部疾病。

《矿井粉尘防治》课件

《矿井粉尘防治》课件

矿井粉尘防治法律法规
1
国家标准
制定矿井粉尘防治的基本要求和限值标准,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
2
职业健康法
规范矿井粉尘防治工作,明确责任和执章制度
制定内部规定和措施,确保矿井粉尘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矿井粉尘防治技术措施
湿式喷射
通过使用水雾或喷雾设备 降低矿井内粉尘浓度,保 护工人的呼吸道。
个体防护装备
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有 效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程度。
矿井粉尘防治的关键挑战
矿井粉尘防治面临着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多种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总结与建议
矿井粉尘防治对保护工人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加强法规执行,完善防治技术, 提高工人健康意识。
《矿井粉尘防治》PPT课 件
矿业工作者常常面临着粉尘的危害,了解矿井粉尘的防治措施对保护工人健 康至关重要。
矿井粉尘概述
矿井粉尘是矿井操作中产生的细小固体颗粒,由于其微小的颗粒大小,会悬浮在空气中,进入呼吸道对 人体造成危害。
矿井粉尘对健康的危害
长期接触矿井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纤维化和煤工尘肺。此外, 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某些癌症。
通风系统
安装有效的通风系统,将 矿井内的粉尘排出,保持 空气清新。
个体防护装备
提供合适的防护口罩、防 尘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减 少粉尘吸入的风险。
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与效果
矿井粉尘控制设备
采用现代化粉尘控制设备,显 著降低粉尘浓度,提高工作环 境。
矿井通风系统
安装高效通风系统,改善空气 质量,减少工人呼吸粉尘的风 险。

矿井粉尘防治培训课件(32页)

矿井粉尘防治培训课件(32页)

5、按粉尘中游离 SiO2的含量划分
全尘
16:52:21
呼吸性 粉尘
总尘
硅尘
非硅尘
一、粉尘分类
爆炸性 煤尘
惰性粉尘
非爆炸 性煤尘
16:52:21
6、按粉尘有无爆炸性划分
二、尘源分布及其危害
1、矿尘的产生
主要尘源: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岩装运、 转载点、锚喷、其他工作场所。 采煤工作面:落煤、装煤、运煤、移动支架、运 输转载、人工攉煤、爆破及放煤口等地点。 掘进工作面:打眼、爆破、装运、锚喷、机掘。 其他地点:巷道维护、煤炭装卸。
16:52:21
四、煤尘爆炸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3)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作用下吸收 能量,使尘粒周围形成气体外壳,即活化中心,当活化中 心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链反应过程开始,发生了尘粒 的闪燃;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使之参 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行,当燃烧不断加 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 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16:52:21
(一)煤尘爆炸的条件
16:52:21
(一)煤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爆炸应具备条件.qsv
16:52:21
(二)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2
灰分、水分
1
挥发分
3
煤尘粒度
6
4
引爆热源
16:52:21
5
氧气含量
瓦斯
(三)煤尘爆炸特点及危害
1、高温: 实验测定温度达2300℃ —2500℃; 2、高压:理论上为735.5KPa,实测:最高可达 9802.67kpa 3、冲击波:产生高温高压的同时以极快速度向 外传播,达2300m/s左右,与瓦斯爆炸一样都伴有 两种冲击。 4、产生大量CO气体,高达8% - 10%。 5、传播性:可连续爆炸,连续爆炸威力越来越 大。

《矿山粉尘防治》PPT课件

《矿山粉尘防治》PPT课件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 重力沉降作用,使5-10u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 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
因此,真正进入下呼吸道的粉尘,其粒度均小于5um,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空气中5um以下的矿尘是引起 尘肺病的有害部分.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 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u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 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3〕煤肺病 由于大量吸人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 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 采掘工作的矿工.发病工龄20-30年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尘肺病的发病机埋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关于尘 肺病的形成的论点和学说有多种.
进人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 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u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 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 使之参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 行.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 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 转变为爆炸.
2.煤尘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 煤尘爆炸火焰温度为 1600-1900℃,爆源的温度达到2000 ℃以上.这是煤尘 爆炸得以自动传播的条件之一.
在矿井条件下煤尘爆炸的平均理论压力为736kPa, 但爆炸压力随着离开爆源距离的延长而跳跃式增大.爆 炸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连续爆 炸时,后一次爆炸的理论压力将是前一次的5-7倍.煤尘 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速度为 2340m/s.

【精品】煤矿粉尘及职业病防治技术资料PPT课件

【精品】煤矿粉尘及职业病防治技术资料PPT课件

❖ 二是煤矿企业应保障劳动者享有权利。接 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获得职业健康 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 务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 措施的知情权;要求健康工作条件权;检 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职工卫生工 作的民主管理权;要求赔偿权。尘肺病多 发与粉尘浓度高、劳动保护条件差的煤矿 等场所。
❖ 2)、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主要问题 ❖ (1)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国有大型煤矿尽管基本上都设有职防管理机构 和专兼职职防工作人员,并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 但存在着职业危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管理 水平低,检定、监测仪器设备不足或严重老化等 问题,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地方煤矿多数未设职 业病防治机构,有的仅有专兼职管理人员,职防 工作基本上由当地职防机构或委托国有重点煤矿 职防机构进行,不能正规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乡镇煤矿则没有职防机构,也没有专兼职人员, 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汽车排气管、烟囱火星、焊割作业金属熔 渣、暖气片等过热表面)

❖ ③电气火花 (接线盒、开关、控制箱漏电、短 路、接触不良、继电器接点等)
❖ ④撞击与摩擦(使用铁制工具、运输工具撞刮、 润滑不良轴承、氧化剂撞击)
❖ ⑤绝热压缩
❖ ⑥光线照射与聚焦(雷闪电、光线聚焦) ❖ ⑦化学反应放(氧化燃烧、自燃)。 ❖ ⑧静电放电(电晕放电、静电积累、火花放电)
❖ 督促煤矿企业制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 健全防护设施、配置检测设备、落实检测 制度;监督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预防 知识教育和提供专门的防护设备和个体防 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 劳动者存在健康损害的,立即进行相关治 疗和工作调动;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 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并监护好劳动 者的职业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1) 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
1mm以下;
(2) 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
.
5
矿尘防治
二、矿尘的危害
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1) 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2) 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爆炸。 (3) 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4)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矿山防尘
主要内容: 1、矿尘及其性质 2、尘肺病 3、煤尘爆炸及预防 4、综合防尘
矿尘防治
.
1
矿尘防治
第一节 矿尘及其性质
矿尘是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固体矿物微粒,对矿井的安 全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世界各国在煤矿开采历史上所受 到的煤尘危害是惨痛的。1906 年,法国古利耶尔无瓦斯煤 矿发生特大煤尘爆炸,死亡1099 人;1942 年,本溪煤矿发 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594 人;1960 年,大同老白洞 煤矿发生特大煤尘爆炸死亡684 人。除此之外,矿尘对人 体健康的危害也极大,煤矿工人患尘肺病人数及死于尘肺 病人数,在煤矿工业中长期以来一直居于首位
(1) 重量百分比:各粒级重量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2) 数量百分比:各粒级颗粒数所占总颗粒百分比;
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 矿尘粒级划分为4级:小于2μm、2~5μm、5~10μm和大于10μm。
.
8
矿尘防治
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矿尘总量 中微细颗粒多,所占比例大时,称为高分散度矿尘;反之,如果矿 尘中粗大颗粒多,所占比例大,就称作低分散度矿尘。矿尘的分散 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
6
矿尘防治
三、含尘量的计量指标
1
(1) 质量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毫克数,mg/m3 (2) 计数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个数,个/m3 2、产尘强度 指生产过程中,采落煤中所含的粉尘量,常用的单位为g / t。 3、相对产尘强度 指每采掘1吨或1立方米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常用的单位为mg/t或mg/m3。 4、矿尘沉积量 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
.
12
二、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
1、尘肺病的发病症状
矿尘防治
第一期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
.
13
矿尘防治 2、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
(1)矿尘的成分 能够引起肺部纤维病变的矿尘,多半含有游离SiO2,其含量越高, 发病工令越短,病变的发展程度越快。 对于煤尘,引起煤肺病的主要是它的有机质(即挥发分)含量。
3、矿尘的湿润性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 亲水性矿尘:容易被水湿润 疏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
.
9
4、矿尘的荷电性
矿尘防治
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 粒带有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
5、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 等性能。
.
2
矿尘防治
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 微粒的总称。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 及采煤机作业、顶板管理、矿物的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 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
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矿尘比 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 ;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 20~38% ;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10~15 % ;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 占5~10% ;其它作业点占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因此防尘工作也就更加重要。
.
7
四、矿尘性质
矿尘防治
1、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
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 大。煤矿上常见的页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等中游离SiO2的含量通 常多在20%~50%,煤尘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
2、矿尘的分散度: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百分比。
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
10
矿尘防治
第二节 矿山尘肺病
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尘肺病:以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 征的肺部疾病。 1、尘肺类的分类
(1) 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
(2) 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 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
(2)矿尘粒度及分散度 5μm以上的矿尘对尘肺病的发生影响不大;5μm以下的矿尘可以进 入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中,最危险的粒度是2μm左右的矿尘。
(3)矿尘浓度 尘肺病的发生和进入肺部的矿尘量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尘肺 的发病工令和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成正比。.3Fra bibliotek矿尘防治
1 (1)粗尘-->40μm,空气中易沉降; (2)细尘—10~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加速沉降; (3)微尘—0.25~10μm,光学显微镜可见,在静止空气等
速沉降; (4)超微尘--<0.25μm,电子显微镜观察,扩散动力。
.
4
矿尘防治
2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1) 浮游矿尘:悬浮于矿内空气中 (2) 沉积矿尘:从矿内空气沉降下来的矿尘
(3) 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多
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
11
矿尘防治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 10μ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使5~ 10μ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使部 分2~5μ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4)粒度为2μ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气排出 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粉尘仅占总吸入 量的1%~2%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