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评孩子才会有效又不伤孩子自尊汇编

合集下载

家长批评孩子的五种方式

家长批评孩子的五种方式

家长批评孩子的五种方式批评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手段,必须学会批评的艺术。

首先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自尊心也随之“成长”。

因此,最好先把事情搞清楚,随后对他单独批评教育。

对幼小的孩子应及时批评,以便抑制不良行为。

其次要让孩子口服心服。

孩子犯错误原因很多,但用棍棒迫使孩子改正是无益的。

年龄大些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行为不满。

而年龄小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威严表示“改正”,也是口服心不服,以致重犯。

不打骂孩子,并不等于放纵不管,重要的是弄清孩子犯错误的起因过程,讲明白道理和危害。

批评孩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加以选择。

触动式批评这种批评措词比较尖锐,语调比较激烈,批评一针见血。

它适用于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为突出的孩子,或“吃硬不吃软”和屡败不改的孩子。

渐进式批评即有层次、逐步深入的批评,适用于自尊心强、荣誉感强的孩子。

对这些孩子,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耐心等待,批评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还要抓住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不断启发他们认识自已的不足和缺点。

说服式批评这种批评为缓和,要求批评者平心静气以商讨的口吻进行说服教育。

适用于反应快、脾气躁、情绪易被激怒及那些“吃软不吃硬”的犟孩子。

即席式批评当时、当场、当事的批评,适用于不肯认错的调皮孩子。

这些孩子自我意识比较薄弱,事实不摆在眼前一般不肯轻易认错。

孩子在初次犯错时,要及时批评,绝不能因为某种原因姑息迁就。

要允许孩子反驳,以便明白他的思想,批评时要有针对性。

即席式批评不但可使这些孩子在错误事实面前心服口服,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对待错误的不正确态度。

参照式批评借助于他人他事,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

这种批评的内容。

这种批评适用于经历浅薄,自我觉悟差,个性比较脆弱,易于感化的孩子。

最后,还要注意批评的频率,批评过于频繁,则会降低或失去作用。

批评的同时,要坚持说理,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使孩子不断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和抵制错误的自律能力。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1、允许孩子解释: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

家长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2、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

并且让孩子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3、首先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前,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关系。

家长的自我批评,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4、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而是指导。

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5、教会孩子改错:
不能盲目地批评,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井且找到改错的方法。

利用批评再给孩子上一课,是批评的意义所在。

6、选择恰当的时机:
不能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生病时批评他,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最好和孩子坐下来平静交流, 父母可以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意见。

7采用和善的态度:
批评孩子≠骂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绪,应该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然后再教育。

也不要动不动就翻旧账,让孩子抵触认错,不服管教。

8、尊重孩子的自尊:
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更不要在该子的同学、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

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

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

正确批评孩子的方法

正确批评孩子的方法

正确批评孩子的方法孩子犯错,父母理应批评,但如何才能让孩子诚心接受批评且不伤害孩子呢?父母们一定要掌握好。

那么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正确批评孩子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正确批评孩子的方法1、先听听孩子的解释当孩子犯错后,给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申诉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2、让孩子学会换立场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孩子如果别人是自己时,该怎么做。

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在批评孩子之前,父母先自我批评一番,以此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让孩子更有勇气承担责任。

、批评孩子注意场合批评孩子时最好在无人的场合下,千万不要当着同学面或者亲戚面批评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产生叛逆感。

5、批评时别翻旧账批评时就事论事,不要把之前犯的错误一并地翻出来,只会招致孩子的反感。

6、批评时就事论事批评孩子只批评事实,不分析动机,剥掉孩子最后的一点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7、批评时不要动手打人批评时动手打孩子,会招致孩子的反抗,孩子会离你越来越远。

8、学会暗示和沉默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主动承认错误;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9、批评时要尽量简短受批评时谁的心理都不好受,所以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最短的时间来完成,点到为止。

10、语音语调不可太高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他会更加注意倾听你的建议。

11、想批评时可以借鉴他人父母用他人类似的一个错误,暗示孩子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孩子受批评时情绪难免有点低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告诉孩子,你们依然爱他。

13、父母应“统一战线”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只会激起孩子寻求保护的欲望,不肯正视自己的错误。

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容易激化矛盾。

15、增加身体接触搂着孩子肩膀说话,或者拉着孩子手,正视孩子的眼睛,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一、冷静理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发脾气或情绪化。

批评孩子时,要尽量避免情绪化的言辞和过激的行动,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具体明确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具体明确,指出孩子错误的行为和原因。

避免使用笼统的语言或攻击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以免让孩子感到被误解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三、尊重孩子
在批评孩子时,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尊严,不要使用侮辱或贬低的语言。

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四、以引导为主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以引导为主,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避免仅仅强调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五、重视反馈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重视反馈和互动,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要让孩子感到被倾听和理解,同时也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六、坚持原则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坚持原则和底线,不要轻易妥协或放弃。

对于一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家长需要坚决制止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免孩子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默许或认可。

七、示范作用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批评孩子要注意方式。

1、对于孩子的错误,不要经常数落不要把错误叠加起来,这样会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2,要想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公正的,就应该少批评孩子,多表扬孩子。

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孩子会因你只看到他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不满,从而不愿意接受批评。

3为了不伤害孩子,我们批评孩子时可以用凝重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4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要给孩子留面子。

5、对于孩子的错误,父母批评时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

告诉孩子错误带来的后果。

6因为孩子爱睡懒觉就说孩子懒。

、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

如不要因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给孩子下结论说孩子笨。

7、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要一致,如果父母的看法都不能统一,孩子就更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8有的家长总是批评孩子这样容易影响孩子的反感,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儿父母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较,可能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让自己的孩子顺其自然,不要把别人作为自己成长的对照。

“原先在小学成绩很好,可一上初中成绩就出现滑坡,这该如何是好?”……在找初一学生家长“取经”的时候,不少小六的家长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升入初中,将面临着诸如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家长应针对小学和初中几个方面的不同做好调整,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的生活。

学习方法:从传授性到理解性提前改变: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市区一所中学初一年段班主任刘老师告诉记者,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研究小升初工作多年的福州某中学副校长吕卫平表示:“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训斥孩子的经典句子

训斥孩子的经典句子

训斥孩子的经典句子
训斥孩子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语言,而是要用积极、正面的语言来引导和激励孩子。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训斥孩子的话语:
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努力。

不要总是找借口,要勇于承担责任。

不要贪图小便宜,要有远见和大局观念。

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低调。

不要总想着自己,要学会关心别人。

不要总是抱怨,要积极面对问题。

不要浪费时间,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不要轻视他人,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感受。

不要盲目跟从,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

不要浮躁不安,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这些话语可以用来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但是,要注意语气和方式,避免过于严厉或责备的语言,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
自信心。

如何批评孩子

如何批评孩子

如何批评孩子1、最好单独进行,勿使孩子当众丢脸,伤害心灵。

2、批评前,先表扬一些优点,用优点消灭缺点,孩子乐于接受。

3、对事不对人,勿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上。

4、态度要和善,用词可严但不能说脏话;声音可高但不能大喊大叫;应庄重但不可失态,切勿盛气呵斥,咄咄逼人。

5、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指出错误,不要说个没完,唠叨不止。

6、一旦有错,及时批评,日后多提醒,防患于未然。

7、批评时全家意见要统一,但不要七嘴八舌一块训斥,孩子有悔改意时就要原谅,鼓励其上进,坚持耐心说服,不可多次责备。

8、要根据孩子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性格外向的孩子受责备后会产生羞愧、痛苦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而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孩子受到责备后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批评时对他们尤其要注意态度温和,语气婉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疏远、反抗。

9、批评应从爱护孩子,提高其品德的愿望开始,以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的态度结束。

10、成功的批评应达到让孩子明辨是非,内化为自我批评和激励的目的候批评孩子时,你的态度和内容一样重要,可以遵循以下批评三原则:1,事情做错了,改正就好。

2、你是个好孩子,永远都是。

2、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在批评之后,可以一再重申,或在平时也可着重强调,孩子会渐渐明白,他只是这个行为不妥当,但他的自我价值感和被爱感是充盈的,这样的孩子,就像一颗茁壮的树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渐渐成长为茂盛的大树。

最好的批评就是不批评,光表扬。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个办法,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正强化。

孩子准时上床了,孩子考试成绩提高了,孩子愿意做家务了,只要你细心观察,总能找到孩子值得表扬和肯定的地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作文不好,当他绞尽脑汁写好一篇文章给你看时,你只要圈出你认为他写的好的地方,而忽视他不足的地方,引导他,“这个词用得很生动,妈妈相信你会越写越好。

”再举个例子,也许你会这么抱怨孩子:“你从来就不能帮我干点家务活。

批评孩子50招

批评孩子50招

批评孩子50招第一招批评前先问一问原因第二招不要在气头上批评孩子第三招不要随意批评孩子第四招批评孩子要讲原则第五招不要一味批评、训斥、指责第六招“激将法”批评让孩子进取第七招只谈眼前,不翻旧账第八招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误第九招批评孩子时藏起一半爱第十招批评孩子后要和孩子感情依旧第十一招不要以为批评越多越好第十二招不要借题发挥批评孩子第十三招批评孩子要及时第十四招不要威吓式地批评第十五招切记不可动手打孩子第十六招批评孩子时不该说的话第十七招用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第十八招以诚恳的态度批评孩子第十九招暗示地批评第二十招不要让孩子推卸错误的责任第二十一招不要以否定的语气批评孩子第二十二招不要当众批评孩子第二十三招批评孩子时家长要站在同一立场第二十四招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第二十五招批评前先说说孩子的优点第二十六招批评孩子后要进行适当的惩罚第二十七招了解孩子犯错的心理第二十八招让孩子学会自我批评第二十九招正确看待孩子重犯同一错误第三十招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第三十一招批评孩子次数不应过多第三十二招不要过分地批评孩子第三十三招不要小题大做地批评孩子第三十四招批评孩子要对症下药第三十五招多听听孩子的心声第三十六招以乐观方式批评孩子第三十七招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被批评第三十八招批评孩子应突出重点第三十九招不要事无巨细地指责孩子第四十招用孩子能理解的方法批评第四十一招把批评变成表扬第四十二招就事论事地批评孩子第四十三招明确批评目的第四十四招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第四十五招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第四十六招别让批评使孩子更胆怯第四十七招做勇于认错的父母第四十八招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第四十九招宽容高于惩罚第五十招不以父母的喜好批评孩子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01 你怎么这么笨02 连我的话都不听03 为什么别人行,你就不行04 怎么不说话了,哑巴了05 你聋了?听不见我说的话06 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07 是我没本事,不能……08 妈妈求你了09 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10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11 看我不打死你12 这么大了还尿床13 算了吧,你不是那块料14 这个玩具应该这样玩15 不要逞能,你还小着呢16 别缠着我17 都怪椅子,我们打它18 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19 雪糕吃多了,肚子里要生虫子的20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21 磨蹭什么呀,急死人了22 不要给我丢脸23 要是没有你该多好24 哟,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25 为什么,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26 不准失败27 我让你赢一次28 你这个懒虫,从来都不帮我做点事29 还敢顶嘴30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31 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32 不准哭33 住嘴34 你学习去吧,其他事不用你管35 像你这个样子,长大了只有捡垃圾36 光音乐学得好,有什么用?37 如果考100分,我就奖励10块钱38 不错不错,很好很好!39 这个老师的水平太差了40 老毛病又犯了?41 不要难过,明天就会好了42 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43 你胖得像头猪44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45 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批评孩子才会有效又不伤孩子自尊汇编
如何批评孩子才会有效又不伤孩子自尊
批评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家长批评孩子是为了对孩子不良思想、行为、品质给以否定的评价,并予以警示,从而引起他们的内疚、痛苦、悔恨,从缺点、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运用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有了一点错,就全盘否定孩子;批评今天错,还带着以前的错;一分的错,总是当十分的错来批评,这些估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缺点,要弄清情节,弄清原因,恰当估计错误程度,不能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孩子横加指责,乱上纲,乱扣帽子,乱分析危害。

如果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很不利于问题解决。

在批评方式上应是先肯定对的,再指出错的;先表扬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评,再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可以严肃,甚至可以严厉,但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讽刺挖苦、奚落谩骂。

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势必会引起对立的情绪。

我们常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是说在教育孩子时,以正面激励为主,但不是否认对错误、缺点和过失的批评,甚至惩罚。

批评是可以采用的,但不要过多、过滥,不要把批评当成家长的教育手段。

另外,批评、惩罚是一种否定、一种压力,但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一种动力。

作为家长,一定要理智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增强教育意识,讲究批评的艺术。

怎样恰当地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你只需让他羞愧,而不是羞耻
我们来简单谈谈,孩子犯了错时如何批评。

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我认知,不仅依赖于父母对好行为的评价,还有关于父母对其坏行为的反应。

当孩子的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给他人带来伤害时,他们通常会有两种感觉:羞愧(guilt)和羞耻(shame)。

这两种情感体验看起来似乎相差无几,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感觉,并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羞耻,是一种觉得我是个坏人的感觉。

这是对自我认知、人格特质的直接负面评价,让孩子感觉自己渺小又无用,似乎怎么做也改变不了这种认知,而孩子通常对这种情感的反应,则是痛恨自己,或干脆逃避。

而羞愧,也就是内疚,是一种我做了坏事的感觉。

这是对行为的负面评价,而不涉及孩子的人格和品质,可以通过好行为去弥补和修正,改正以后依然是个好孩子。

当孩子感到羞愧时,他们倾向于后悔,从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也会有意于通过正确的行为去弥补。

根据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家长平时对于幼儿行为的评价,会直接决定孩子面对错事的感觉。

经常在做错事时被父母羞辱的孩子,会在自己犯错时条件反射般感到羞耻,而那些犯错时家长只是指出错误,并参与商讨改正方式的
孩子,则会首先感到羞愧。

在一个实验中,很多孩子被给予一个布娃娃,而在孩子单独玩布娃娃的过程中,娃娃的腿会掉下来。

那些经常在家中因为错事而感到羞耻的孩子,会倾向于躲避研究者,也不会主动承认是自己弄坏的娃娃,心理负担很重。

而犯错时会感到羞愧的孩子,会倾向于主动修好娃娃,他们还会主动接近研究者,并如实解释刚刚发生了什么,不会掩饰自己的过失,也不会有太大的自我否定倾向。

在一篇关于儿童情感和道德感发展的论文中,作者提出,当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表达气愤、撤回对孩子的爱,或者通过惩罚或威胁宣示权威,那么就会让孩子习惯于害怕犯错、掩饰犯错事实,并感到羞耻,觉得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坏人。

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管教不仅不会起效,还会破坏孩子的自我认知,摧毁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的道德感发育滞缓。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有的正确反应是什么呢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反应,就是表达失望。

根据一项研究,父母如果在孩子做错事时表达失望,说你不应该这样做,我感到有些失望,并解释为什么这种做法错误、会怎样影响到他人,以及孩子能够怎样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会发展出很好的道德感,不惧怕犯错,犯错时会主动修补。

此外,这种表达失望,而不是羞辱的做法,还会让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我认知、良好的同理心,以及对他人的责任心和道德认同感。

这是因为,家长表达失望感受,可以表现出对错误行为的不允许,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期待,又给了孩子提高的潜在空间,传达出你是个好孩子,即使你做了错事,我也依然爱你,而且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的信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即使犯了错,也不用担心父母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自然无需逃避错误,他们有强大的安全感。

羞辱一个犯错的孩子,无疑等同于将他推向危险的深渊。

但很多家长,都会在气急败坏时喊出你是一个坏孩子、我要离开你、我不要你了之类的气话,虽然我们自己都知道,这些话每一句不是真的,但孩子一定会往心里去。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值得爱,是一个怎样也挽救不了的坏孩子,所以有的孩子就会破罐破摔,真的成为家长口中的坏孩子,有的孩子慢慢孤言寡语,成为我们前面说的低自尊者。

想必没有一个家长愿意得到这样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