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24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7分)1.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7分)扬州民歌来源于民间,传.唱于市井。
东去的扬子江和南下的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民歌的独特个性:既有大江的澎湃,也有运河的隽永;既展示了苏北平原的辽阔,又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秀美。
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是【甲】的曲调:《茉莉花》芳香四溢,《杨柳青》清新扑面,《拔根芦柴花》情趣盎然;宝应的《绣兜兜》蜿转,高邮的《数鸭蛋》轻快,仪征的《胥浦农歌》高亢……【乙】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传承并保护下去。
(1)给加点字注音:传.唱()(1分)(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错别字并修改:“”应改为“”(2分)(3)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可歌可泣B.慷慨激昂C. 耳熟能详D. 如雷贯耳(4)【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2分)2. 在①—⑧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8分)经典古诗文滋养了我们的精神。
“学而不思则罔,①”,孔子教我们要“学”“思”结合;“富贵不能淫,②,③”,孟子认为外部因素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的人,才有资格叫大丈夫;“沉舟侧畔千帆过,④”,刘禹锡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启迪;“⑤,⑥”(《岳阳楼记》),范仲淹让我们领略了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用他的人生智慧启发我们顺境不骄,逆境不惧;“?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让我们理解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2分)(1)任务一:学校邀请神舟团队成员来做报告,作为活动主持人,听完他的发言,你如何总结?(4分)团队成员:“……我们神舟团队坚持‘一次做对’‘100分才是合格’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每次任务准备、每项判读、每个实验中。
”总结:(2)任务二:如把下面这句话扩展成通讯,凸显战士自强不息的精神,你会扣住哪些要点展开扩写?简述理由。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一致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50 分)说明:1.本试卷共 6 页,计 22 题(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5 题、第 11 题,共 6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正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地点上。
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毕业学校填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好座位号。
3.所有的试题都一定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地点用 0.5 毫米黑色水笔作答。
在试卷或底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累积运用(32 分 )1. 以下加点字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迟疑(chú)寻衅(pàn)..B.颓唐(tuí)妒忌(jì)..C. 吮吸( yǔn)舒适(qiè)..D. 安静( ti án)宽免(huò)..1.( 2 分) D。
A 选项中“衅”应读作自夸(xǔ).哭泣(yàn).地壳(ké).愠怒( yùn).xìn,“塞”应读作茅塞顿开( sài).交口称赞( ku ài).明眸善睐( l ài).争妍斗艳( yán).sè;B 选项中“嫉”应读作j í“,咽”应读作 yè;C 选项中“吮”应读作shǔn,“壳”应读作qi ào。
2.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陡峭,峰回路转,绝壁峭壁随地可见,令人提心吊胆。
....B.个别同学对他此次考试获得的进步表示思疑,他却忍气吞声,依旧勤苦学习。
....C. 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旅客赞不绝口。
江苏省扬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江苏省扬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单选题:以下词语中,错误使用了“颜色名称”的一组是()A. 桔洋————橙黄色B. 小花裙————红色C. 秋叶黄————棕黄色D. 金黄色————可乐制造商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金黄色是一种颜色名称,不属于可乐制造商的名称。
2.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早上起来发现妈妈走了B. 昨天天气好去游泳了C. 天阴了我就不出去了D. 我既要研究也要锻炼身体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句子中,前后之间应该使用逗号隔开。
正确句子应为“我早上起来,发现妈妈走了。
”3. 单选题: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体裁是()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体裁是诗歌,它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4.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表达是否定意义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是很有趣。
B. 我明天一定去参加。
C. 他不但会唱歌,还会跳舞。
D. 我没时间看电视。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句子中的“没”字表示否定意义,“我没时间看电视”表示没有时间看电视。
5. 单选题:下列成语中,与“斤斤计较”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绿水青山B. 海阔天空C. 珠光宝气D. 追求卓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成语“斤斤计较”指小心计量每一斤,形容过分计较小事。
而“珠光宝气”同样表示爱慕虚荣,也属于计较小事。
6.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中的字错别字的个数最多?()A. 医学家B. 危害C. 研发D. 玻璃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错别字个数最多的选项是B选项“危害”,其中包含一个错别字。
7. 单选题:下列短语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乘客(chéngkè)B. 下落(xiàluò)C. 踢足球(tí zúqiú)D. 将来(jiāng lái)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短语“踢足球”中,注音错误的是“足球”,正确注音为“zúqiú”。
2022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江苏扬州中考语⽂真题及答案中考最新资讯,江苏扬州2022年中考考试语⽂试卷真题和答案已经出来,⼩编以最快的速度整理成⽂本放在下⾯,有需要的快来看看吧!下⾯是店铺整理的2022年江苏扬州中考语⽂真题及答案,欢迎⼤家参考阅读。
扬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统⼀考试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说明:1.本试卷共6页,计21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3题、第4题,共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2.答题前,考⽣务必将本⼈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在试卷第⼀⾯的右下⾓填好座位号。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2B铅笔作答,⾮选择题在指定位置⽤0.5毫⽶书写⿊⾊字迹的⽔笔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效。
⼀、积累运⽤(30分)(1)诗歌中的意象,含情蓄意,融⼊了诗⼈的情感和⼈格。
朝晖⼣阴,晨钟暮⾕,对同⼀诗⼈,会因境遇不同⽽有别,浮云落⽇,野渡⾈楫,对不同诗⼈,更有不⼀样的意趣。
鉴赏诗歌,应当玩味意象,体会诗⼈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2)诗歌中有“⼭”的雄壮。
《望岳》中“ ①,⼀览众⼭⼩”,展露出青年杜甫宏伟的抱负;《沁园春·雪》中“ ②,原驰蜡象”,体现了伟⼤领袖博⼤的胸怀。
(3)诗歌中有“⽔”的柔情。
“ ③,万⾥送⾏⾈”,是李⽩对故乡的眷恋;“君问归期未有期,④ ”,是李商隐对妻⼦的思念:“黄梅时节家家⾬,⑤ ”,是赵师秀对友⼈的期盼。
(4)诗歌中有“花”的美丽和希望。
⽩居易《钱塘湖春⾏》中的“ ⑥,⑦ ”,尽显⽣命勃发的本⾊:陆游《游⼭西村》中的“ ⑧,⑨ ”,千百年来激励着⼈们,⾯临困境,不改初⼼!(5)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然和⽣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们反复着⾊,;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化宝库中的⼀杯⽢醇美酒。
真题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

真题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已经公布,考生和家长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考试内容和分值分布,为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以下是对试卷内容进行的分析和解析。
1.试卷结构本次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听力、阅读理解、记叙文写作和文言文阅读四部分,具体如下:(1)听力部分:15分,分为听力理解和听力填空两题。
(2)阅读理解部分:25分,分为短文阅读和长文阅读两部分,共计10篇文章。
(3)记叙文写作部分:3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4)文言文阅读部分:30分,分为阅读理解和文言文填空两题,共计三篇文章。
2.试卷内容(1)听力部分:试卷中的听力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学生的听力理解、抓关键词和填写单词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听和第二次听都需要认真听,第三次听可以逐渐填写答案。
(2)阅读理解部分:共计10篇文章,难度略有不同。
其中,短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提取信息、判断推理等能力,长文阅读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深层的理解和分析。
(3)记叙文写作部分:给出了两个写作材料,内容比较生动有趣。
要求学生抓住材料的主旨,自己联想,书写生动形象的篇章。
注意结构和流畅度。
(4)文言文阅读部分: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较高。
有趣的是在文言文填空部分,正反对比表明这一部分比较简单。
3.总结与分析从试卷结构上来看,此次语文中考试卷比较全面,考察了听力、阅读理解、写作和文言文阅读等多方面的能力。
难度适中,考题覆盖面较广,充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平衡。
对于考生而言,通过对试卷的认真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试卷命题规律以及出题思路。
另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更好的备考,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学习中,要注重阅读、思考和积累,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在考试中,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题目要求,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语文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江苏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江苏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全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不屑(xuè)栈桥(zhàn)刹那(shà)退避三舍(shè)B.泥泞(nìnɡ)琴弦(xuán)风靡(mǐ)磕磕绊绊(pàn)C.残骸(hé)雄踞(jù)摩挲(suō)寸积铢累(léi)D.镌刻(juān)混沌(dùn)褶皱(zhě)如火如荼(tú)【答案】D【解析】A项,错误,“屑”应读xiè,“刹”应读chà;B项,错误,“弦”应读xián,“绊”应读bàn;C项,错误,“骸”应读h ái,“累”应读lěi;D项,正确。
故选D。
不屑:读音为bùxiè。
意思为认为不值得;形容轻蔑、轻视。
出自《诗.鄘风.君子偕老》:“鬓发如云,不屑髢也。
”含义:1.认为不值得;轻视。
例:不屑一顾不屑一提不屑跟他计较。
2.(形容词)形容轻蔑、轻视。
例:脸上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3.认为不值得;轻视:不屑一谈。
例:不屑地看了一眼。
刹那:刹那【chànà】基本解释:一瞬间,瞬间,一下子,一会儿。
详细解释:关于刹那的长度,佛经中有多种解释:1、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2、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3、刹那是算数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
传入中国后,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仅用来说明短暂时间,犹“一瞬间”。
琴弦:qínxián,弦乐器上激发声音的线,在一定的张力下,通过摩擦、弹击等手法激发弦振动,经过共鸣腔的放大,得到乐音,是弦乐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磕磕绊绊:读音为kēkēbànbàn,意思为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
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名著阅读学好语文,就要多读经典好文,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
选出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的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B.《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举行婚礼时,被中止了,因为梅森证实桑菲尔德庄园中神秘的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活着的妻子伯莎。
C.“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父亲的病》。
D.保尔,出生于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和传承国风音乐,推广国风文化。
B.严谨的傅雷多次在家信中向傅聪提出学习要正规化和计划化,生活要科学化的活动。
C.林清玄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丰富优美的文学作品,是他重视阅读、观察和思考的原因。
D.世界知名的摇滚马拉松,已成为全世界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路跑赛事。
3.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华给小兰猜生肖谜语:“耳大身肥眼睛小,好吃懒做爱懒觉,模样虽丑浑身宝,生产生活不可少。
”小兰回答说:“是猪,排在生肖最后一位,对应的地支是亥。
”B.今年的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一端午节,小华邀请小兰一起去做香囊看龙舟、品粽子。
C.中考在即,小华学习态度仍不端正,小兰劝告道:“时不我待,你身为男子汉,一定要认真学习,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豆蔻年华。
江苏省扬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3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9.0 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屑.〔xuè〕栈.桥〔zhàn〕刹.那〔shà〕退避三舍.〔shè〕B.泥泞.〔nìng〕琴弦.〔xuán〕风行.〔mǐ〕磕磕绊.绊〔pàn〕C.残骸.〔hé〕雄踞.〔jù〕摩挲.〔suō〕寸积铢累.〔léi〕D.镌.刻〔juān〕混沌.〔dùn〕褶.皱〔zhě〕如火如荼.〔tú〕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水道的故事。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着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假设.鹜.。
3.以下讲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家宝藏维权大事扫黑除恶黑洞照片。
讲解: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构造。
B.2023 年 1 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公布,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神经。
讲解: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人工智能技术迅猛进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讲解: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D.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才智的结晶。
讲解: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
4.以下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
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学问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欲的小市民于勒。
B.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栖息(qī)沉淀(dìng)撷取(jié)卷帙浩繁(zhì)B.狭隘(ài)蒌蒿(hāo)分泌(mì)侃侃而谈(kǎn)C.栅栏(zhà)狡黠(jié)翌日(yì)受益匪浅(fēi)D.负荷(hé)跌宕(dàng)山岚(lán)毛骨悚然(shù)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节假日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B.在这次考试中,他受到了沉重打击,便开始妄自菲...薄.自己了。
C.中国古典诗词一挥而就....达到文学的最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了。
D.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将瞻瞻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鸟儿啼鸣,婉转如古诗;雄鸡振翅,欢呼着衔起了旭日。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在一个清晨,两只黄鹂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解说:“黄鹂歌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五颜六色爱国情怀冰天雪地锻炼身体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你的笑容像一朵花,你的笑容像一幅画,你的笑容像一首诗。
解说:这句话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3分)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A)赏析沈从文的《端午日》,能了解湘西茶峒人端午节赛龙舟、抓鸭子等习俗,感受他们奋发向上、合作争先、向往自由的民族精神;/(B)品读沈括的《梦溪笔谈》,能知晓我国古代人民在天文、地理、农业、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成就,活字版印刷术就是其中的成就之一;/(C)欣赏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能看到鲍西娅超群出众的才智,她欲擒故纵、先退后进,一步步将夏洛克引入了陷阱;/(D)诵读朱自清的《背影》,能体会父亲肥胖的背影下浓浓的爱子之情。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王羲之《兰亭序》帖的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xiān细轻盈,笔断而意连,提按顿cuò恰到好处;整体布局上,前几行较收liǎn,中段逐渐放开并保持至篇末。
通篇一气呵成,具有xiāo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
)(1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乞人不屑也。
2)(《二章》)><孟子3()。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4()▲(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绝知此事要躬行。
5()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自嘲》)。
▲6()。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7()(诸葛亮《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
▲(8)近期,《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带动全民重温学过的古诗词。
假如你参赛,当右图徐徐展开时,你应该用▲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的“▲”抢答。
,8.语文实践活动。
(8分)扬州,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古代文化】扬州和《水浒传》亦有渊源。
宋江平方腊时,曾在军师吴用的指挥下,以扬州为据点攻占了润州(今镇江)。
《水浒传》中吴用的智谋随处可见。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2)两题。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
”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水浒传·第十六回》(1)请根据这段文字将第十六回回目补充完整。
(2分)杨志押送金银担▲(2)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
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
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表。
(3分)人物事情刘唐▲▲把药下到瓢里,也来舀酒,药便混在酒中,假意兜半瓢吃。
白胜▲【现代文明】一叶白帆沿着运河古道,从唐诗中缓缓而来,回眸已是千年。
如今,继润扬大桥开通和扬泰机场启航后,宁启铁路动车,又让扬州多了一条腾飞的跑道,从此扬州进入“加速时代”。
(3)某报记者登上宁启铁路首发动车,体验扬州“新速度”后,发布了一条微博(见下图)。
这条微博一发布,就有许多网友不断点赞留言。
网友一: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点一滴都是文明。
小朋友,好样的!网友二:你用美丽行为展现美丽心灵,你是动车上最美的小孩!请你参照网友的留言也为这个小朋友点赞留言。
(3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
③些小:指官职卑微。
④吾曹:我们。
9.(1)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2分)(2)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4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分)刘善明,平原人。
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
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
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
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
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
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
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
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
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
谥烈伯。
”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注】①饘:zhān稠粥。
②持丧:守丧。
③见: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多获全济(▲)(2)甚异之()(3)见许(▲)(4)朝议令善明举人(▲)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其.真不知马也(《马说》)B.为之.叹息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善明以.母在虏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痛悼于.怀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13.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
(3分)①▲②▲③▲(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6分)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白雁①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条古代中国腹地连接亚非欧商业贸易的通道。
经过这条通道,中西方互通有无。
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就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
②黄瓜名称的改变就具有传奇色彩。
黄瓜最初叫“胡瓜”,公元6世纪前传入中国。
“胡瓜”为什么改叫“黄瓜”呢?原来隋炀帝因为有鲜卑血统而“讳胡”,所以将涉“胡”的字眼一律更换。
按照五行学说,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因此黄色属于中央之色。
隋朝以鲜卑血统入主中原,为了宣示隋皇室统治的正统性,才无视“黄瓜”之绿色而改为黄色。
③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两河流域,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新疆小河墓地。
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
能证明小麦是外来植物的事例还有很多。
比如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有“来”和“麦”这两个汉字,就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信息。
“来”的繁体字是“来”,甲骨文字形之一,很明显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中间是直立的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
“来”的甲骨文字形之二,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
后来甲骨文被金文取代,“来”的金文字形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秆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
据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引申为来去的“来”。
“麦”的繁体字是“麥”,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夂”,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
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
你看,这其中是不是充满了传奇性?④其实,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还不止这些呢。
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迟在汉代传入中国。
它的最初用途是和西方一样作为药用的,后来又变成了辟邪之物。
原产于印度的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向印度学习熬糖法制作出了红糖。
唐代宗年间四川一带人探索出了制作白糖的方法,然后再次传回到了印度。
⑤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还有很多。
在这些植物传奇变化的背后,还有很多文化遗产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⑥丝绸之路正以它博大的胸怀向世人述说着它的历史……(选自2015年7月第8期《科学大众》,有删改)14.结合全文,分析本文标题包含了哪些信息。
(4分)15.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说明了这几种植物的“传奇色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16.请指出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17.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第⑥节划线句子的理解。
(4分)材料:“申遗”是某国家或地区以某一特殊文化遗产价值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为。
申遗成功后,可使该遗产项目得到较好的保护。
2014年中哈吉三国“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成功。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8分)孙子的麦收王旭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电话响了。
谁的电话?真是添乱。
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
“爷……”“哎……是孙子哟。
”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我今天收麦了!”孙子高兴地喊。
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大老刘一听,恁小的孩子能收麦?上哪收麦?城里有麦子?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
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
还有小蠓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你——收麦?累不累?”“一点也不累。
好玩着呢!”好玩?收麦子好玩?割麦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地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镰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割亩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