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

合集下载

配电网线损分析与降损措施研究

配电网线损分析与降损措施研究

要: 介 绍了 配电网线损 产生的原因以及传统的配电网线损 分析方法 从优化 网络结构、 平衡配电网 络 的三 相负 荷等技 术层面以及 加强计量
管理等管理层面上探讨了 配电冈的降损措 施, 以期 为配电冈线损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 词: 配电网 线损 三 相负 荷 计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 M 7 1 4 . 3 文献标 识码: A
Q:
Sci e nce an d Tec hn ol ogy I n nov at i o n He r al d
工 业 技 术
配 电 网线 损 分析 与降 损措 施研 究
孙瑞平 王慧 ( 内蒙古 电力 ( 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巴彦淖 尔电业局 变电管理处 摘
0 1 5 0 0 0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4 (  ̄ 一 0 0 8 8 — 0 1
在 全 部 的 电能 损耗 中所 占的比率 不 断增 加 ,
的关 键 所在 。
几年 来 , 因为 配 电 网线损 而 消耗 的 电能 即 可变 线 损 。 当负荷 变 化 时 , 认 为前 者 的 值 是 通 过 优 化 供 电管 理 工 作 中的 管 理 措 施 也 是 近似 不变 的; 而 后 者 则由于 负荷 的不 同 而 是可 以 有 效 降 低 配 电 网 线 损 的 。 本 文 主 要 变 压 器绕 组 以 及 全 部 公用 配 电变 压 器绕 组 水平 两 方 面 探 讨 降 低 配 电 网线 损 的管 理 措 等 效成 两 个 阻值 不 同的 电阻 , 然 后来计 算 线 施 。
网的线 损 。 在 我 国现 行 的 配 电 网络 中 , 常用 负荷 控 制 装 置的 监测 水 平, 在 对 新 客户安 装

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措施研究

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措施研究

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措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配电网线损是指在配电系统中由于线路本身和设备的电阻、电感、电容以及各种电气设备导致的能量损耗。

线损导致了电能资源的浪费和供电质量的下降,同时也增加了供电成本和减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配电网线损问题日益突出。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线损率普遍较高,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和行业。

线损不仅影响了电网的经济运行,还影响了全社会的电力供应和能源利用效率。

对配电网线损进行深入研究和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降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和降损技术措施,可以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优化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探讨相关技术应用案例,评估降损效果,并分析影响线损的因素,旨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电力系统的线损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配电网线损是指在配电系统中由于电能在输送和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

线损的计算和降损技术是配电系统运行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的意义在于可以减少电能资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配电系统运行成本。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配电网线损率,提升电网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电能的安全稳定供应。

研究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还可以推动能源节约与环保理念的实践,促进配电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研究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可以为我国配电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推动能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助力实现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技术措施的研究:我们将对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摘要:线损是电力工业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率是衡量电力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要标志,准确地线损理论计算为电力部门分析线损构成、制定降损措施提供了依重据,因此线损理论测算系统的开发和研用一直是线损管理的一个系统。

本文简单介绍了配电网的研究内容,其后简单介绍了理论线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同时分析了理论计算的不同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一、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一)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1. 线损计算的构成与分类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网中各个元件所产生的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统称为线路损失,简称线损[1]。

线损电量的包括范围是从发电厂主变压器一次侧(不包括厂用电)至用户电度表上的所有电能损失。

线损电量= 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

①线损的构成线损组成:包括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他损失。

固定损失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失,这种损失则认为是固定损失。

因此,也称为空载损失(铁损)或基本损失。

严格来说,固定损失是不固定的,它主要与外加电压高低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电网的变动不大,如果认为电压是恒定的,因而这个损失也基本上是固定的。

固定损失主要包括:变压器及调相机及调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电缆和电容器的介质损失;电度表电压线圈损失;电晕损失。

可变损失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化,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失越大。

因此,也称为变动损失或短路损失(铜损)。

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铜损;输、配电线路的铜损;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电度表电流线圈损失;接户线铜损。

其他损失又称不明损失或管理损失,指的是供用电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造成的损失。

主要包括:计量装置本身的综合误差,计量装置故障;营业工作中的漏抄、漏计、错算及倍率差错等;用户的违章用电(窃电);变电站的直流充电装置,控制及保护、信号、通风冷却等设备消耗的电量,以及调相机辅机的耗电量;带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泄露电流等;供售电量抄表时间不同期;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计算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以及理论计算的误差等[2]。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摘要线损率是衡量电网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对其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首先对线损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然后介绍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线损;降损;配电网;降损措施电网的线损率既是电力系统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用来综合衡量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国家电力工业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是通过电网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环节供给用户的。

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电网中各元件,变压器、输电线路、补偿和调整设备以及测量和保护装置,都要耗费一定的电能。

在给定的时间段内,电网所有元件中产生的电能损耗称为电网的线损电量,简称线损。

通常,线损是用电度表计量的“总供电量”和“总售电量”相减得到的,我们把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数称为线损率,即: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用电度表计量统计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电量,称为统计线损电量,相应的线损率称为统计线损率。

在统计线损电量中,有一部分是电能在输、变、配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数值由相应时段内运行参数和设备参数所决定。

其中主要包括: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变压器绕组和输电线路导线中的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铁芯、电容器和电缆的绝缘介质损耗以及电晕损耗等,这部分损耗电量习惯上称为“技术线损电量”,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电量。

统计线损的另一部分是由于管理工作上的原因造成的,这部分损失电量习惯上称为“管理线损电量”。

线损率是电力系统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是综合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对供电企业来说,它是一项主要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

另外,配电网线损计算对配电网的无功优化、电网技术改造以及电力市场成本电价的计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配电网线损的控制对电网经济性具有较大影响。

1 线损的理论计算方法配电网具有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因此实际运行中的配电网多呈辐射状,而配电网中要详细收集和整理各负荷点的负荷资料及元件运行数据是非常困难的,也缺乏进行潮流分析所需的负荷数据。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改进措施分析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改进措施分析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改进措施分析摘要:配电网线损计算是电力系统降损节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线损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现基础。

准确简便的线损计算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降损措施,提高供电能力,增加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配电网结构复杂、分支线路多,往往缺乏准确、完整的线路和负荷资料,导致常规线损计算方法往往难以实施。

基于此,文章对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减少配电网的线损。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改进措施1 配电网线损常见计算方法1)平均电流法平均电流法又称之为形状系数法。

它的计算原理是利用均方根法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即线路中流过的平均电流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相当于实际负荷在同一时间内所产生的电能损耗。

该方法的优点是容易得到较为精确地电量作为计算参数,计算的结果也比较准确,易于计算机编程计算。

存在的问题:由于基于平均电流的电能损耗计算结果偏小,而且没有实测记录的配电变压器,形状系数难以确定,所以容易造成误差。

2)最大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又称之为损失因素法,同样也是有均方根电流法演变而来的,它是利用困方根电流法与最大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的。

它的基本原理是线路中流过的最大电流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相当于实际负荷在同一时间内所产生的电能损耗。

该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要测量出代表日最大电流和计算出损失因素等数据,不需要太多的计算资料就可以进行电能损耗计算,易于计算机编程计算。

存在的问题:损失因素不容易计算,而且由于不同的负荷曲线、网络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负荷因素也存在不同。

该方法的计算精度较低,一般用于计算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不适宜用于分析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降损措施与线损计算。

3)模糊识别技术模糊识别技术的原理是对支路电流的分配进行修正,从而使计算的结果更加的精确,让理论状态尽可能的接近于实际运行的状态,这样能够大幅提高计算的精度。

但是,该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难以选择隶属函数,实用性比较低。

理论线损降损措施分析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理论线损降损措施分析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理论线损降损措施分析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电力供应过程中,线路损失监测及降损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对理论线损降损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降损措施的实施方式。

首先,什么是理论线损?理论线损是指预计发生的电线电缆综合损耗,包括电线电缆本身的耗损、接头等元器件的损耗、电力变压器的损耗以及负载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变损。

理论线损率是指理论线损与供电电量的比值,即在电力输送过程中,总发电量中由于电线电缆阻抗所带来的损耗。

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线损不包括不合理用电、盗电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

接着,为什么需要进行线损管理?一方面,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用户满意度。

另一方面,根据电力行业监管规定,限制理论线损率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对限制线路损失的任务,电网企业要制定合理的降损工作方案,不断优化它的运行管理,以提高输电效率、减少电网各级的能源消耗。

实施降损措施有多种方式,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提高理论线损率:1. 降低线路阻抗: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材、减少线路长度、合理布置各级变压器等方式,降低线路阻抗,减少电线电缆本身的损失。

2. 控制负载:降低电网负载,能够有效降低理论线损率。

在现代电力建设中,需要合理搭建各级变压器站,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负荷表现,调整变压器的输出电流、频率等参数,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负荷控制。

3. 优化供电系统:通过合理优化供电系统布局、调整各供电节点间的负载比例等方式进行管控,减少负载间的相互影响,从而降低理论线损率。

4. 加强质量管理:对电力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设备工作的效率和利用寿命,从而降低电力损耗。

综上所述,理论线损降损措施分析是电力行业输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对不同的降损措施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能够为电网企业提供优质可信的类似理论计算、可视化线路监测等降损方案,有效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新能源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毕业论文

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毕业论文

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毕业论文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毕业论文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摘要] 线损率是综合反映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降低线损率,可以减少电能传输能耗,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增加供电企业经济效益。

研究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阐述了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的意义和线损的基本概念,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主要采用改进等值电阻法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目的是为了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加强电网的经济运行。

[关键词]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改进等值电阻法;电能损耗Research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oretical Line Losses and Reducing Energy Loss Method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lines loss rate is an important norm which comprehensively reflectes the degree ofprograming ,designing ,producing working and managing indistribution network. Lowing the distribution lines loss rate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energy loss in transporting, improve the electricity supply ability, but also increas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owerCompany. It was very important in theory and actual to study 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energyloss calculatio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calculation significanc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basic concept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theory,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ome commonly-used calculation of line losse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methods, the equivalent resistance method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alculation of line losses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reduce energy loss and operating economicly.[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oretical energy losscalculation;improving of the equivalentelectric resistance method;energy loss目录引言 6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简介 71.1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71.2传统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 81.3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新进展 8进算法 8法 GA 与人工神经网络 ANN 结合算法 9别算法 91.4主要研究内容 10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研究 102.1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特点 10性 1010性 102.2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步骤 10 容和要求 10搜集和整理 11进行分析 11算模型 11损计算 11算结果 112.3配电网元件电能损耗数学模型 11 路导线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1 压器绕组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2 压器铁芯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3 容器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3 路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3线损计算的基本假设 132.4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含义 14 2.5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分析 14 电流法 15流法 16流法 17荷损耗小时法 18阻法 19潮流法 19失法 1920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21 区间算法 21识别算法 212.6影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223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改进 223.1 10kV配电线路 22 阻法的损耗计算方法 22 阻法分析 26值电阻法的损耗计算方法 26 值电阻法评价 283.2 0.4kV配电线路 28 阻法的损耗计算方法 28 阻法分析 29值电阻法 29值电阻法评价 314 配电网降损措施 32 4.1电力网线损管理措施 324.2电力网降损的技术措施 33 压改造 33整运行电压 344.3更换导线截面 344.4线路经济运行 35电流密度运行的降损节电效果 35 列线路运行 354.5变压器经济运行 36 单台变压器经济运行 36 多台变压器经济运行 36 容量变压器经济运行 36 同容量变压器经济运行 37 绕组变压器经济运行 37 4.6降低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 37 4.7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 38 4.8增加无功补偿 38 功经济当量进行无功补偿 38 率因素进行补偿 40网损微增率进行无功补偿 40 5结论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外文文献 44中文译文 49引言配电网线损率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是电力企业完成国家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创建一流供电企业一项重要指标。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配电网线损是指电能从供电点到终端用户的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能量损耗。

线损是电网运行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会造成浪费电能,还会对电网运行稳定性和供电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针对配电网线损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线损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线损。

下面将对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和降线损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一、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在配电网的不同部位设置测量仪表,通过对电能输入和输出的测量,计算出线损值。

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测量结果可靠,但需要在各个关键位置设置测量仪表较为繁琐。

2.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是通过对供电所或用户户表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推算出整个配电网的线损值。

间接计算法相对于直接测量法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数据采集的影响。

3.收支法:收支法是通过统计供电所的输送电量和用户的用电量,然后进行电能收支平衡,计算出线损值。

收支法是目前配电网线损计算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其结果比较准确。

二、降线损主要措施1.优化线路设计:合理规划配电网的线路结构和电压等级,在设计中减少长线路、导线截面过小等不合理因素,以降低线路损耗。

2.优化供电侧设备: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确保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负载率适当,减少变压器的损耗。

3.加强线路管理:加强对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并修复线路的故障和损坏,避免因线路老化和破损导致的额外损耗。

4.优化配变供电:合理规划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和位置,减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保持变压器的运行效率。

5.优化用户侧负载:与用户协商,合理规划用户的用电负载,避免用户侧负载过大造成配电线路过载和损耗增加。

6.使用高效设备:采用高效率的配电设备和电气元件,例如低损耗变压器、低损耗开关等,以减少线损。

7.落实电力电量计量和考核:建立完善的电力电量计量和考核制度,通过对供电所和用户用电情况的计量和考核,激励供电所和用户降低线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电力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二〇一七年三月三十一
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
[摘要]线损率是综合反映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降低线损率,可以减少电能传输能耗,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增加供电企业经济效益。

研究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阐述了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的意义和线损的基本概念,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主要采用改进等值电阻法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目的是为了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加强电网的经济运行。

[关键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改进等值电阻法;电能损耗
Research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oretical Line Losses and
Reducing Energy Loss Method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Wu Tao
(Grade07,Class1,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 Zhong 723003,ShaanXi)
Tutor: Yang Zhangyong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lines loss rate is an important norm which comprehensively reflectes the degree of programing ,designing ,producing working and managing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Lowing the distribution lines loss rate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energy loss in transporting, improve the electricity supply ability, but also increas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ower Company. It was very important in theory and actual to study 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energy loss calculatio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calculation significanc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basic concept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theory,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ome commonly-used calculation of line losse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methods, the equivalent resistance method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alculation of line losses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reduce energy loss and operating economicly.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theoretical energy loss calculation;improving of the equivalentelectric resistance method;energy loss
目录
引言 (5)
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简介 (6)
1.1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7)
1.2传统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 (7)
1.3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新进展 (7)
1.3.1潮流改进算法 (7)
1.3.2遗传算法(GA)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结合算法 (8)
1.3.3模糊识别算法 (9)
1.4主要研究内容 (9)
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研究 (9)
2.1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特点 (9)
2.1.1不准确性 (10)
2.1.2条件性 (10)
2.1.3多方案性 (10)
2.2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步骤 (10)
2.2.1明确内容和要求 (10)
2.2.2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0)
2.2.3对资料进行分析 (10)
2.2.4选择计算模型 (10)
2.2.5理论线损计算 (10)
2.2.6分析计算结果 (10)
2.3配电网元件电能损耗数学模型 (11)
2.3.1配电线路导线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1)
2.3.2配电变压器绕组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1)
2.3.3配电变压器铁芯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2)
2.3.4并联电容器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2)
2.3.5电缆线路损耗等值数学模型 (13)
2.3.6配电网线损计算的基本假设 (13)
2.4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含义 (14)
2.5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分析 (14)
2.5.1均方根电流法 (14)
2.5.2平均电流法 (15)
2.5.3最大电流法 (16)
2.5.4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法 (18)
2.5.5等值电阻法 (18)
2.5.6 潮流法 (19)
2.5.7电压损失法 (19)
2.5.8竹节法 (20)
2.5.9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20)
2.5.10基于区间算法 (21)
2.5.11模糊识别算法 (21)
2.6影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21)
3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改进 (21)
3.110K V配电线路 (22)
3.1.1等值电阻法的损耗计算方法 (22)
3.1.2等值电阻法分析 (25)
3.1.3改进等值电阻法的损耗计算方法 (25)
3.1.4改进等值电阻法评价 (27)
3.20.4K V配电线路 (28)
3.2.1等值电阻法的损耗计算方法 (28)
3.2.2等值电阻法分析 (28)
3.2.3改进等值电阻法 (29)
3.2.4改进等值电阻法评价 (31)
4 配电网降损措施 (32)
4.1电力网线损管理措施 (32)
4.2电力网降损的技术措施 (32)
4.2.1电网升压改造 (32)
4.2.2合理调整运行电压 (33)
4.3更换导线截面 (34)
4.4线路经济运行 (35)
4.4.1按经济电流密度运行的降损节电效果 (35)
4.4.2增加并列线路运行 (35)
4.5变压器经济运行 (35)
4.5.1双绕组单台变压器经济运行 (36)
4.5.2双绕组多台变压器经济运行 (36)
4.5.3多台同容量变压器经济运行 (36)
4.5.4多台不同容量变压器经济运行 (37)
4.5.5两台三绕组变压器经济运行 (37)
4.6降低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 (37)
4.7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 (37)
4.8增加无功补偿 (38)
4.8.1根据无功经济当量进行无功补偿 (38)
4.8.2根据功率因素进行补偿 (39)
4.8.3根据等网损微增率进行无功补偿 (40)
5结论 (41)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外文文献 (44)
中文译文 (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