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习题解析
摄影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摄影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摄影中,光圈的大小影响的是:A. 曝光时间B. 景深C. ISO值D. 快门速度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领导线C. 对称性D. 随机性答案:D3. 在摄影中,使用“黄金时间”拍摄可以增加照片的:A. 饱和度B. 对比度C. 动态范围D. 色彩温度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曝光三要素,并解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答案:曝光三要素包括光圈(Aperture)、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ISO。
光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用F值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快门速度决定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时间,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进光量越多。
ISO表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度,ISO值越高,感光元件对光线的反应越敏感,但同时会增加噪点。
这三者相互影响,改变任何一个参数,都需要相应调整另外两个参数以保持曝光的平衡。
2. 什么是景深,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景深是指在摄影中,被摄物体前后一定范围内的区域都能清晰成像的深度。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大小、焦距和拍摄距离。
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深;焦距越短,景深越深;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深。
三、论述题1. 论述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来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答案: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需要考虑光线的强度、被摄物体的亮度以及预期的拍摄效果。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和较小的光圈来避免过曝。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增加ISO值或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获得足够的曝光。
此外,使用三脚架可以帮助在慢速快门下保持稳定,避免模糊。
在拍摄高动态范围的场景时,可以通过HDR技术或后期处理来平衡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
四、案例分析题1. 给出一张风景照片,并分析摄影师在拍摄时可能使用的曝光参数和构图技巧。
答案:(此处假设给出的风景照片是一张日落时分的山脉照片,山脉清晰,天空色彩丰富,前景有流水,整个画面色彩和谐,层次分明。
摄影与摄像艺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摄影与摄像艺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镜头焦距适合拍摄风景?()A. 24mmB. 85mmC. 200mmD. 50mm答案:A解析:24mm 属于广角镜头,视角宽广,适合拍摄大场景的风景。
2. 光圈的主要作用是()A. 控制景深B. 控制快门速度C. 控制感光度D. 控制曝光补偿答案:A解析: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3. 在摄影中,“快门速度”表示()A. 感光元件曝光的时间B. 镜头焦距的变化速度C. 光圈大小的调整速度D. 相机对焦的速度答案:A解析:快门速度决定了感光元件接受光线的时间长短。
4. 以下哪种光线条件下需要增加曝光补偿?()A. 强光下B. 阴天C. 阴影中D. 雪天答案:D解析:雪天环境反光强,容易导致相机测光系统低估曝光量,需要增加曝光补偿。
5. 摄影中的“白平衡”主要用于()A. 调整画面的清晰度B. 校正色彩偏差C. 增强画面的对比度D. 控制噪点答案:B解析:白平衡能使在不同光源下拍摄的照片色彩还原准确,校正色彩偏差。
6. 拍摄运动物体时,为了凝固瞬间,应选择()A. 高速快门B. 低速快门C. 大光圈D. 小光圈答案:A解析:高速快门能快速捕捉瞬间,使运动物体清晰。
7. 以下哪种构图方式强调画面的对称性和平衡感?()A. 对角线构图B. 对称构图C. 三分法构图D. 框架构图答案:B解析:对称构图能展现出画面的对称美和平衡感。
8. “景深”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拍摄距离B. 镜头焦距C. 感光度D. 光圈大小答案:C解析:感光度主要影响照片的噪点和画质,与景深无关。
9. 以下哪种拍摄角度能够展现被拍摄物体的高大和威严?()A. 仰拍B. 平拍C. 俯拍D. 侧拍答案:A解析:仰拍可使被拍摄物体显得高大、威严。
10. 摄影作品中,“前景”的作用是()A. 突出主体B. 增加画面层次感C. 平衡画面D. 简化画面答案:B解析:前景能丰富画面层次,增强空间感。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大全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的基本元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光线B. 色彩C. 构图D. 声音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中常用的曝光模式?A. 光圈优先B. 快门优先C. 手动曝光D. 自动对焦答案:D3. 在摄影中,ISO值主要影响什么?A. 色彩饱和度B. 拍摄速度C. 照片的噪点D. 焦距答案:C4. 长焦镜头通常用于拍摄什么类型的题材?A. 风景B. 人像C. 微距D. 运动答案:D5. 以下哪种滤镜不能减少镜头进光量?A. 中性密度滤镜B. 偏振滤镜C. 渐变滤镜D. 星光滤镜答案:D6. 在摄影中,什么是“景深”?A. 镜头的焦距B. 照片的清晰范围C. 拍摄的距离D. 相机的快门速度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黄金分割法C. 对称平衡法D. 动态模糊法答案:D8. 什么是“曝光补偿”?A. 调整相机的ISO值B. 调整相机的快门速度C. 调整相机的光圈大小D. 调整相机的曝光量答案:D9. 在摄影中,什么是“白平衡”?A. 调整照片的亮度B. 调整照片的对比度C. 调整照片的色彩平衡D. 调整照片的锐度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中常用的光线方向?A. 正面光B. 侧面光C. 逆光D. 上方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摄影中,影响景深的因素包括哪些?A. 光圈大小B. 焦距长短C. 拍摄距离D. ISO值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技巧?A. 规则三分法B. 引导线法C. 框架法D. 重复法答案:A、B、C、D3. 在摄影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照片的曝光?A. 光圈大小B. 快门速度C. ISO值D. 镜头的焦距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摄影中常用的滤镜类型?A. UV滤镜B. 偏振滤镜C. 渐变滤镜D. 星光滤镜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模式?A. 光圈优先模式B. 快门优先模式C. 手动模式D. 自动模式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光圈越大,景深越深。
主题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

主题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摄影中“黄金分割”的概念最早来源于?A. 几何学B. 建筑学C. 绘画艺术D. 数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元素?A. 线条B. 形状C. 色彩D. 曝光答案:D3. 摄影中“景深”的概念是指?A. 照片的清晰范围B. 照片的对比度C. 照片的饱和度D. 照片的亮度答案:A二、多选题1. 在摄影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景深的大小?A. 光圈大小B. 焦距长短C. 拍摄距离D. 感光度答案:ABC2. 下列哪些是黑白摄影的特点?A. 强调光影对比B. 突出主体C. 色彩丰富D. 细节表现力强答案:ABD三、判断题1. 摄影中使用大光圈可以增加景深。
答案:错误2. 摄影构图中,对称构图通常用于表现平衡和稳定。
答案:正确3. 长时间曝光摄影通常用于拍摄运动中的物体。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摄影中“三分法”构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三分法构图是一种将画面分为九等分的构图方法,通过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将主体放置在这些线上或交点上,以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在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等多种摄影类型中都有广泛应用。
2. 描述一下“逆光”摄影的拍摄技巧。
答案:逆光摄影是指光源位于被摄物体的后方,光线穿过被摄物体照射到镜头上。
拍摄时,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使用遮光罩或反光板等方法来减少眩光和提高主体的清晰度。
逆光摄影常用于创造剪影效果或强调物体的轮廓。
五、案例分析题1. 观察下面的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并给出改进建议。
(此处假设有一张摄影作品图片)答案:该摄影作品采用了三分法构图,将主体置于右侧三分线上,背景中的树木和天空形成了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改进建议:可以尝试将主体进一步靠近右侧三分线的交点,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角度或使用更宽的镜头来减少画面中的空白区域,使构图更加紧凑。
以上为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的排版和格式示例。
摄影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摄影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摄影中所说的“光圈”是指:A. 镜头上的孔径大小B. 相机的快门速度C. 镜头的焦距D. 相机的感光度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景深的因素?A. 光圈大小B. 拍摄距离C. 镜头焦距D. 相机的电池类型答案:D3. 标准镜头的焦距通常是多少?A. 35mmB. 50mmC. 85mmD. 200mm答案:B4. 在摄影中,快门速度1/500秒表示:A. 快门开启后,曝光时间为1/500秒B. 快门开启后,曝光时间为500秒C. 快门开启后,曝光时间为1秒D. 快门开启后,曝光时间为1/2秒答案:A5. 什么是ISO值?A. 相机的感光度B. 相机的光圈大小C. 相机的快门速度D. 相机的焦距答案:A6. 曝光补偿是用来调整什么的?A. 相机的白平衡B. 相机的对焦模式C. 照片的亮度D. 照片的对比度答案:C7. 什么是“白平衡”?A. 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B. 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C. 调整相机以获得自然色彩的功能D. 相机的防抖功能答案:C8. 摄影中,使用三脚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照片的对比度B. 减少照片的噪点C. 增加照片的锐度D. 减少照片的模糊答案:D9. 什么是“景深”?A. 相机的快门速度B. 照片的亮度范围C. 照片中清晰的区域D. 照片中的对比度答案:C10. 什么是“HDR”?A. 高动态范围图像B. 高分辨率图像C. 高对比度图像D. 高饱和度图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摄影中,光圈值用F/______表示,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答案:数值2. 快门速度1/30秒表示快门开启后,曝光时间为______秒。
答案:1/303. 摄影中,ISO值越高,相机的______越敏感。
答案:感光度4. 曝光补偿的目的是调整照片的______。
答案:亮度5. 景深是指照片中______的区域。
答案:清晰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请简述什么是“黄金分割”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

摄影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摄影中,光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控制曝光时间B. 控制进光量C. 改变焦距D. 调整ISO值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黄金分割B. 规则三分法C. 深度曝光D. 引导线答案:C3. 在摄影中,什么是“景深”?A. 拍摄对象与相机的距离B. 照片的清晰度C. 照片的背景模糊程度D. 照片的光线强度答案:C4. 摄影中,ISO值的提高通常意味着:A. 需要更长时间的曝光B. 照片的噪点增多C. 需要更小的光圈D. 照片的色彩更饱和答案:B5. 以下哪种镜头通常用于拍摄风景?A. 微距镜头B. 鱼眼镜头C. 广角镜头D. 长焦镜头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摄影中的“曝光”是指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内部,照射到______上的过程。
答案:感光元件2. 在摄影中,______是影响照片曝光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通常以秒为单位。
答案:快门速度3. 摄影中,使用______镜头可以产生更浅的景深,使背景更加模糊。
答案:大光圈4. 摄影构图中,______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技巧,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多个部分来引导观者的视线。
答案:三分法5. 摄影中,______是一种通过减少光线进入相机来控制曝光的技术。
答案:ND滤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摄影中的“白平衡”是什么,以及它对照片的影响。
答案:白平衡是指相机对不同光源下白色物体的还原能力,确保白色物体在照片中呈现为白色。
它影响照片的整体色调,不正确的白平衡会导致颜色偏暖或偏冷,影响照片的真实性和观感。
2. 描述“长曝光”摄影技术及其可能产生的视觉效果。
答案:长曝光是一种摄影技术,通过长时间打开相机快门来捕捉光线。
这种技术常用于拍摄夜景、流水、星空等,可以产生光轨、丝滑流水或星轨等视觉效果。
长曝光需要使用三脚架来稳定相机,以避免因手抖导致的模糊。
四、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在摄影中,如何通过控制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来实现理想的曝光效果。
摄影试题及答案

摄影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简述相机快门和光圈的作用及原理。
2. 请解释以下摄影术语:a. 曝光补偿b. 脚架c. 延时拍摄d. 对焦模式e. 白平衡3. 什么是景深,如何调节景深的大小?4. 请列出几种常见的摄影构图原则,并解释其作用。
5. 简述如何利用光影和色彩在摄影中创造艺术效果。
二、答案:1. 相机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它控制相机感光元件暴露于光线的时间长短。
光圈是用于调节进入相机镜头的光线量的装置。
快门和光圈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光线的进入和曝光时间长短来调节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2. a. 曝光补偿:是指在自动曝光模式下,根据拍摄场景的亮度特点,进行正负曝光值的调整,以达到更准确的曝光效果。
b. 脚架:是用于固定相机的支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避免手持摄影时因手部晃动而导致的模糊照片。
c. 延时拍摄:是指在按下快门后,相机在延迟一定时间后才拍摄,主要用于避免按下快门瞬间的抖动。
d. 对焦模式:是指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包括单点对焦、连续对焦和全时对焦等。
不同的对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拍摄对象。
e. 白平衡:是指校正图像中的色彩偏差,使拍摄到的白色物体在图像中呈现真实的白色。
通过设置适当的白平衡可以更准确地还原拍摄场景的色彩。
3. 景深是指图像中被认为是清晰的范围,包括近景和远景。
调节景深的大小可以控制图像中被认为是清晰的部分。
较大的光圈和较短的拍摄距离可以实现浅景深,使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相反,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拍摄距离可以实现深景深,使图像中的前景和背景都清晰。
4. 常见的摄影构图原则包括: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逆光构图、对角线构图和前景引导。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更有吸引力和更具表现力的图像。
对称构图可以使图像更平衡、稳定;三分法构图可以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逆光构图可以营造出美丽的背光效果;对角线构图可以增加动感和层次感;前景引导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增强图像的平面感。
普通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

普通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中所说的“光圈”是指:A. 相机的镜头B. 镜头中控制进光量的孔径C. 相机的快门D. 相机的感光元件答案:B2. 快门速度越快,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拍摄到的运动物体更清晰B. 拍摄到的运动物体更模糊C. 拍摄到的静止物体更清晰D. 拍摄到的静止物体更模糊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曝光三要素?A. 光圈B. 快门速度C. 焦距D. ISO答案:C4. 以下哪种摄影模式适合拍摄人像?A. 风光模式B. 运动模式C. 人像模式D. 夜景模式5. 以下哪种构图方式不适用于拍摄风景?A. 三分法B. 黄金分割法C. 规则三分法D. 居中构图答案:D6. 下列哪项是黑白摄影的特点?A. 色彩丰富B. 细节丰富C. 情感强烈D. 色彩鲜艳答案:C7. 以下哪种镜头适合拍摄微距摄影?A. 广角镜头B. 长焦镜头C. 微距镜头D. 鱼眼镜头答案:C8. 摄影中所说的“景深”是指:A. 拍摄距离B. 拍摄角度C. 被摄物体的清晰范围D. 拍摄时间答案:C9. 以下哪种滤镜可以减少镜头眩光?B. 渐变镜C. 星光镜D. 柔焦镜答案:A10. 以下哪种摄影技巧可以增加照片的动态感?A. 长时间曝光B. 快速连拍C. 使用闪光灯D. 使用三脚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中,ISO值越高,______越强,但同时______也会增加。
答案:感光度,噪点2. 光圈值用F表示,F值越小,光圈______,进光量______。
答案:越大,越多3.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秒4. 曝光补偿的调整可以改变照片的______。
答案:明暗5. 摄影构图中,______法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
答案:引导线6. 黑白摄影中,______的对比可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答案:明暗7. 微距摄影中,______镜头可以拍摄到微小物体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请选出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1、使用数码相机日光白平衡拍摄时,雪地中的阴影在照片上呈现出微微的□ A、蓝色□ B、黄色□ C、高感光度时偏蓝,低感光度时偏黄2、用日光型反转片不加任何滤光镜在白炽灯条件下拍摄,影像的色调将□ A、偏蓝□ B、偏红黄□ C、高感光度反转片偏蓝,低感光度反转片偏红黄3、色温是□ A、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属性之一□ B、光源的属性之一□ C、两者都是4、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日落时的景象,如果想获得日落时分的色彩感觉,应当将白平衡设置到□ A、自动白平衡□ B、日光白平衡□ C、白炽灯白平衡5、使用自动对焦镜头拍摄照片时,除微距镜头外,用自动对焦功能□ A、没有手动对焦精确□ B、比手动对焦精确□ C、没有手动对焦专业6、为了把一个沿胶片平行方向轻快行走的人(米/秒)满画面定格,快门速度最慢可以设置在□ A、1/250秒□ B、1/500秒□ C、1/1000秒7、数码照片的噪点主要表现在□ A、高光影调压暗时□ B、暗部影调提亮时□ C、两者都是8、拍摄顺光雪景时,应当参照测光表读数□ A、减曝光□ B、加曝光□ C、不加也不减9、应用“向右曝光”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A、准确曝光□ B、后期降噪□ C、增加对比度10、造成机震的主要原因是□ A、快门震动□ B、反光板震动□ C、没拿稳相机11、哪种方法可以使机震的影响降至最低□ A、提高快门速度□ B、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 C、使用三脚架12、其他条件不变,镜头焦距越长,景深将□ A、越大□ B、越小□ C、取决于能见度13、光圈f/2时,镜头接纳的光量是光圈f/8时的□ A、4倍□ B、16倍□ C、1/414、我想让以40公里时速行驶的汽车满格定格在照片中,但是光线条件需要我在最大光圈时使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
我应该使自己置身于汽车□ A、水平从我眼前穿过的位置□ B、向我迎面开来的位置□ C、以上都可以15、在高光和阴影处测得的曝光表读数显示的光圈范围是f/16-f/2,那么如果用数码相机,为了获得更多的细节,光圈应设置为□ A、f/11□ B、f/8□ C、f/16、如果将感光度从ISO400换到ISO100,为了获得相同的曝光量,曝光需要增加□ A、1档□ B、2档□ C、4档17、偏振镜可以用来削弱□ A、金属反光□ B、树叶反光□ C、以上都是18、逆光是□ A、从被摄者身后照射的光线□ B、从镜头前方照射的光线□ C、以上都是19、超焦距指的是□ A、镜头的焦距□ B、特定的对焦距离□ C、最大的景深20、暗影溢出是指□ A、暗部细节多得记录不下□ B、太暗导致不足以被记录下来□ C、感光度过高导致的噪点过多21、如果纽约摄影学院灰卡的白色那面测光表读数为1/100秒、f/8,那么哪组曝光组合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曝光□ A、1/400秒,f/8□ B、1/20秒,f/8□ C、没用过白色那面22、在同一位置拍摄中远距离景物时,用100mm镜头拍摄出的影像大小是用50mm 镜头拍摄的同样影像的□ A、倍□ B、2倍□ C、4倍23、某闪光灯全光输出时指数为4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输出功率降至1/4输出时,闪光指数将□ A、下降到10□ B、下降到20□ C、不变化24、某闪光灯在ISO100时闪光指数为4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将感光度提高到ISO200,该闪光灯的感光□ A、增加到80□ B、增加到56□ C、仍然是4025、某闪光灯变焦灯头位置在35mm时闪光指数为4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灯头位置到70mm,该闪光灯的感光指数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26、相同条件下,感光度越高,影像的颗粒就□ A、越细□ B、越粗□ C、不一定27、其他条件相同,用f/2、50mm焦距拍摄获得的景深大约是用f/16、200mm 焦距拍摄的□ A、1/2□ B、2倍□ C、4倍28、夜间背光拍摄人像留念时,测得背景正常的曝光组合为1/60秒,f/4,人物离相机的距离为4米,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为32,为了得到让人物和背景都得到正常的曝光,我们使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这是曝光组合应该设置在□ A、1/30秒,f/□ B、1/15秒,f/8□ C、1/8秒,f/1129、使用一部焦距折算系数为的数码相机手持拍摄照片,如果镜头焦距是50mm,为了拍摄清晰,快门速度最慢应该是□ A、1/50秒□ B、1/80秒□ C、1/100秒30、辅助光的作用是□ A、使照片的层次更清楚□ B、减小光比□ C、增加光比31、如果我们使用机内点测光功能测光,并使用中心对焦点对焦,那么此时测光和对焦□ A、是一回事□ B、不是一回事□ C、不太清楚32、使用RAW格式拍摄数码照片□ A、需要顾及白平衡□ B、无须顾忌白平衡□ C、必须使用自动白平衡33、反光伞可产生□ A、直射光效果□ B、漫射光效果□ C、何种效果由灯泡类型而定34、下列何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数码相机里降噪功能□ A、使用大光圈时□ B、使用长时间曝光时□ C、使用长焦镜头时35、阴天产生的光对在户外拍摄人像来说□ A、是不合适的光线□ B、是合适光线□ C、合不合适取决于拍摄时的白平衡设置36、拍摄文艺演出时,如果舞台灯光比较暗,我们可以□ A、使用闪光灯□ B、使用高感光度□ C、以上两项都可以37、在场馆内拍摄游泳比赛,如果光线不够,我们应该□ A、使用闪光灯补光□ B、使用高感光度□ C、以上两项都可以38、用焦平面快门较慢速度满画面拍摄高速行驶的汽车,汽车轱辘通常呈现出□ A、圆形□ B、椭圆形□ C、以上两项都不是39、前后景深的差距是□ A、1:2□ B、对焦距离越远差距越大□ C、对焦距离越近差距越大40、光圈和镜头焦距,哪项因素对景深影响大□ A、一样大□ B、光圈□ C、镜头焦距二.判断题(共10题)一.选择题(请选出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1、使用数码相机日光白平衡拍摄时,雪地中的阴影在照片上呈现出微微的□ A、蓝色□ B、黄色□ C、高感光度时偏蓝,低感光度时偏黄标准答案:A这是一个环境光的问题。
太阳光里包含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光,大气对波长较长的红色等光吸收能力较强,对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反射能力较强,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拍摄对象受到的光照,可以分为光源直射光和环境反射光,直射光一般比反射光要强得多,如果同时有直射光和反射光,反射光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但直射光照不到的地方,反射光就起主要作用。
雪地阴影没有太阳直射光照,只有蓝天的反射光,所以呈现微微的蓝色。
实际上,蓝天下所有的阴影都会有微微的蓝色,只不过多数景物有自己的颜色,这种微微的蓝色不容易被发现,雪地是白色,比较明显,其他的白色,比如白色衣服的阴影也会有这种微微的蓝色。
环境光的影响,人眼受经验的影响不太容易发现,但照片上表现明显,尤其是拍摄人像。
比如坐在树荫下的草地上,脸容易发绿,走在红地毯上,脸容易发红。
最简单的解决的办法就是用闪光灯直射补光,当有直射光时,环境的反射光就弱的可以忽略了。
2、用日光型反转片不加任何滤光镜在白炽灯条件下拍摄,影像的色调将□ A、偏蓝□ B、偏红黄□ C、高感光度反转片偏蓝,低感光度反转片偏红黄标准答案:B这是光源色温匹配的问题,也就是现在数码摄影白平衡的问题。
所谓日光型反转片就是在太阳光下(5500°K)才能保持照片颜色正确的胶卷,这就是色温匹配,如果光源的色温比太阳光高,拍出的照片偏蓝紫色,如果光源的色温比太阳光低,拍出的照片偏红黄色。
当光源的色温偏差太多时,拍摄反转片要加有颜色的滤镜匹配色温。
白炽灯的色温(3200°K)比日光低,所以拍出的照片偏红黄。
对数码摄影来说,也必须色温匹配才能保证颜色正确,与胶片的固定色温匹配不同,数码照相机可以与各种色温的光源匹配,这就是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就是自动估算现场光源的色温,然后相当于指定一个合适的胶片色温与之匹配。
数码摄影的色温匹配比胶片更容易、更灵活,比如,当拍摄日出、日落时,光源的色温(2000-4500°K)比较低,为了突出红红黄黄的效果,可以指定一个比光源更高色温(5500°K)。
3、色温是□ A、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属性之一□ B、光源的属性之一□ C、两者都是标准答案:B色温是描述光源中各种色光成分多少的指标,显然是光源的属性。
理论上说,当不同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时,发出的光的光谱成分是一样的,所以可以用温度来代表光源的光谱分布。
色温越高,光源中蓝、紫光的成分越多,色温越低,光源中红、黄的成分越多。
不同色温的光照射到一张白纸上,反射出的颜色是不同的,数码照相机的白平衡,就是保证不同色温光源下,白纸拍摄成照片,仍然是白色,而不是不同的颜色,这和彩色胶片的色温匹配是一回事。
4、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日落时的景象,如果想获得日落时分的色彩感觉,应当将白平衡设置到□ A、自动白平衡□ B、日光白平衡□ C、白炽灯白平衡标准答案:B这个前面说过了,日光的色温比日落、日出的色温高,指定白平衡的高色温,能得到更加偏红、偏黄的效果。
5、使用自动对焦镜头拍摄照片时,除微距镜头外,用自动对焦功能□ A、没有手动对焦精确□ B、比手动对焦精确□ C、没有手动对焦专业标准答案:B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自动对焦精确还是手动对焦精确?恐怕机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都能满足精度要求吧!用排除法,C肯定不对,老早以前有人常说自动对焦不专业,靠不住,所以专业数码照相机多数都保留了手动对焦功能,这种观点现在肯定是陈词滥调了。
我的自动对焦镜头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可以手动调节对焦环,机械对焦的,我的几只佳能镜头就是。
另一种是转动对焦环,给自动对焦机构提供一个电信号,驱动马达转动对焦,我的奥林巴斯的镜头都是如此。
前一种与过去的传统手动照相机的对焦没有区别,如果机身有微棱环、裂像屏,对焦与过去的传统照相机没有区别,不能说比自动对焦差吧。
后一种无论速度、手感都不如传统照相机的手动方式,但配合LCD取景,十倍放大,精度自然也不是问题。
再审题,“除微距镜头”提醒我,我知道传统照相机的微距与不微距并无区别,那显然出题人是认为自动对焦镜头在微距方面可能还逊于手动对焦,所以出题人的标准答案应该是B,最后看了答案果然如此。
6、为了把一个沿胶片平行方向轻快行走的人(米/秒)满画面定格,快门速度最慢可以设置在□ A、1/250秒□ B、1/500秒□ C、1/1000秒标准答案:B我对运动摄影没有经验,如果需要拍摄运动物体,一般是采用两种办法:需要冻结景物的,根据现场情况,选尽可能高的快门速度;其他一概采用较低快门速度的追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