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精卫填海》阅读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精卫填海》阅读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精卫填海》阅读答案篇一:《精卫填海》同步练习《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⑴是炎帝之少女(是:)⑵溺而不返(溺:)2、文中有三个“其”,它们分别指代什么?⑴其上多柘木()⑵其状如乌()⑶其鸣自詨()3、这那么神话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卫填海》同步练习()1、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⑴是炎帝之少女(是:这)⑵溺而不返(溺:吞没在水里)2、文中有三个“其”,它们分别指代什么?⑴其上多柘木(发鸠山)⑵其状如乌(鸟)⑶其鸣自詨(精卫鸟)3、这那么神话表现了什么?表现了精卫鸟为了本人的美妙理想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精神。

篇二: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小测验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小测验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征询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履()②操()③度()④宁()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这那么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征询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涉()②遽()③是()④求()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四年级语文上册13 精卫填海(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13 精卫填海(含答案)

13 精卫填海一、填空题(共6题)1.给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ǎo shào①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多少 ________困难,谁也说不清楚。

②少 ________年是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是一个国家的希望。

③大部分同学都准时来到了集合地点,只有少 ________数人迟到了。

④大年初一,男女老少 ________都穿戴一新,走亲访友。

2.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________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________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________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东海②“精卫鸟”③炎帝的小女儿女娃④神话本文是一篇________故事,主要讲述的是________在海里被淹死后,化作一只________,衔西山的木石投到海里,想要填平________的故事。

4.选字填空。

(1)[返反]《中国机长》这部电影讲述了机组在万米高空突遇一系列________常情况,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带领机上全部人员成功________航的故事。

(2)[衔街]春天来了,万物复苏,________泥的燕子迎着春日的暖阳,送来和照的春风。

来来往往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本冷清的________道也变得热闹起来。

5.比一比,组词语。

帝________ 溺________ 返________ 衔________啼________ 弱________ 饭________ 街________6.形近字组词。

帝________ 曰________ 溺________ 衔________ 返________旁________ 日________ 弱________ 街________ 反________二、语言表达(共1题)7.小练笔。

13 精卫填海 练习试题(含答案)

13 精卫填海   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精卫填海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2.精卫填海的原因是()A.她向往自由B.她在东海溺水身亡C.她喜欢大海3.“以堙于东海”中的“以”的意思是()。

A.以为B.所以C.用来选出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4.炎帝之少女..()A.未成年的女孩子B.小女儿5.名曰.女娃()A.叫做B.说6.溺.而不返()A.溺水,淹没B.溺爱7.故.为精卫()A.因此B.以前的,旧的8.以堙.于东海()A.沉没B.填塞9.“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 B.yīn二、填空题10.区别字组词。

青( ) 真( ) 专( ) 小( )精( ) 填( ) 传( ) 孙( ) 1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摇摇欲坠.(______)半明半昧.(______)梦幻.(______)纳.凉(______)一番.指点(______)悬.着(______)霎.眼(______)遐.想(______)12.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13.精卫填海故事的结局,你认为会是怎样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钉子在集市上,有一个商人生意兴隆,所有的货物都销售一空,他的口袋里塞满了金子和银子。

精卫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卫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卫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篇1:《精卫填海》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

【甲】《愚公移山》(节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①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②。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③于东海。

【解释】①枯(zhè)木:枯树,桑树一类。

②其鸣自詨(xiào):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

詨,呼叫。

③堙(yīn):填。

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__________ 是炎帝之少女__________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

(只画一处)常衔西山之木石3.下面划线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汝心之固/常衔西山之木石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面山而居C.其上多柘木/其如土石何?D.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什么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且:将近是:这2.常衔/西山之木石3.B4.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5.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

2023-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同步知识点与配套练习13《精卫填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同步知识点与配套练习13《精卫填海》含答案

第十三课精卫填海【理解句子】理解重点句子才能明细课文内容精卫填海①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④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⑤而不返,故⑥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③少女:小女儿;④曰:叫作;⑤溺:溺水,淹没;⑥故:因此;⑦堙:填塞。

【翻译】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翻译下列句子。

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译文:女娃去东海游玩,忘记了回家。

C.常衔西山之木石。

译文:(它)经常用喙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

D.以堙于东海。

译文:用来填塞东海。

2.朗读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B.精卫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C.《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赞美了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

D.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却不慎溺水身亡,因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从事填海的事业。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句介绍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13 精卫填海 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13 精卫填海 练习及答案

类文阅读-13 精卫填海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息:感: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参考答案】1.知道到休息感悟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

3.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4.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

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5.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

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

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

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争:触:折: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参考答案】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及课内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及课内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及课内阅读(含答案)一、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溺.水(nì ruò)炎帝.(di ti)溺.水(ni ruo)名曰.(yuē rì)少.女(shào shǎo)二、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shào nǚ jīng wèi tián hǎi三、形近词组词。

帝()返()曰()衔()溺()啼()饭()日()街()弱()四、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曰—()溺—()湮—()反义词返—()少—()东—()五、古文翻译。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词语解释。

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炎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女: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

湮:___________。

七、特殊词语积累。

神话故事的词语:八仙过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八、按要求写句子。

1. 春天来了,大地上一切都是新的了。

(改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秋的月亮很圆很亮。

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练习题-13 精卫填海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练习题-13 精卫填海 人教部编版

类文阅读-13 精卫填海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息:感: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参考答案】1.知道到休息感悟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

3.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4.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

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5.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

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

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

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争:触:折: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参考答案】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卫填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一:精卫填海阅读
《精卫填海》文言文式故事,很多同学在阅读时候被它的文言句式难住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精卫填海阅读答案,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精卫填海阅读答案,赶紧练习一下。

精卫填海原文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注释]文首:花脑袋。

喙(hu):鸟嘴。

(jio):自己称呼自己。

堙(yn):填塞。

1.解释下列词语
状:_____赤足:_____
溺:_____为: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3.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
5.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
么?
①誓鸟:
②冤禽:
③志鸟:
精卫填海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形状、红、淹死、称为
2.写少女变鸟决心填海的故事。

3.个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奋斗的结束。

4.人死化鸟,只是一种幻想,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5.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以上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精卫填海》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篇二:《精卫填海》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xiā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
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

长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于东海。

8、写出文中所缺少的汉字--------(xiāo)---------(yīn)(2分)
9、解释下列的字词(4分)
首喙少溺
10、翻译(4分)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长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于东海。

11、用原文回答精卫鸟是什么样子。

(2分)
12、我们能从精卫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2分)
参考答案:
8—10略 1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12、主要是精卫鸟的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坚强的性格。

学生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篇三:《精卫填海》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xiā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

长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于东海。

8、写出文中所缺少的汉字--------(xiāo)---------(yīn)(2分)
9、解释下列的字词(4分)
首喙少溺
10、翻译句子(4分)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长衔西山之木石,以(yīn)于东海。

11、用原文回答精卫鸟是什么样子。

(2分)
12、我们能从精卫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2分)
参考答案:
810略 1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12、主要是精卫鸟的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坚强的性格。

学生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