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合集下载

古代诗词与现代作品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详解

古代诗词与现代作品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详解

古代诗词与现代作品初中三年语文重要知识点详解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现代作品则是当代文学的代表,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

在初中三年语文学习中,古代诗词和现代作品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解析这两个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古代诗词1. 什么是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以汉字为表达工具的文学形式,包括诗和词两种形式。

古代诗词通常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景等,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和审美追求。

它具有简洁、抒情、含蓄等特点。

2. 古代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唐诗、宋词、元曲等多个时期的不同形式。

其中,唐诗以其豪放、深沉的风格而闻名;宋词则以其婉约、细腻的特点而著称;元曲则是古代戏曲的代表,表现出戏剧化和音乐化的特点。

3. 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韵律优美:古代诗词讲究平仄押韵,通过合理的韵律和节奏,使诗歌更具美感。

(2)意境深远:古代诗词常使用象征和意象的手法,通过简洁细腻的语言创造出细腻深邃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3)情感真挚: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爱国之情、表达离别之苦等方式,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代表作品古代诗词有许多经典之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物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现代作品1. 什么是现代作品?现代作品是指近现代文学创作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形式。

这些作品创作于现代社会,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目的,并揭示现代社会的问题和人类的心灵变化。

2. 现代作品的特点现代作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现代作品追求真实的写作风格,力图客观地描绘生活和人类内心的真实状态。

(2)关注社会问题:现代作品常常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矛盾,反映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焦虑。

古代诗歌体裁的简要常识

古代诗歌体裁的简要常识

古代诗歌体裁的简要常识一、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代表作有汉代的乐府诗、魏晋的建安诗歌、陶渊明的田园诗等。

二、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近体诗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1.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绝句又分为古绝句和近体绝句两种,其中近体绝句要求按格律规定运用平仄,讲究粘对,并限押平声韵,对仗较律诗自由。

代表作有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2.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代表作有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三、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词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全盛时期。

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代表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四、曲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代表作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五、其他体裁除了上述四种主要体裁外,古代诗歌还包括赋、比、兴等多种表现手法和风格。

赋是古代一种以叙事、写景、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形式较为自由,篇幅较长;比是通过对比、类比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兴则是通过托物起兴的手法来借他物引起所咏之情。

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导语】诗乃⽂学之祖,艺术之根。

诗是⼀种阐述⼼灵的⽂学体裁,⽽诗⼈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定的⾳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凝练的语⾔、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度集中地表现社会⽣活和⼈类精神世界。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欢迎阅读! 旧体诗 1、古体 古⼈在齐梁体以前都是算是古体诗,齐梁时期开始发现了四声与平仄,当时的永明体可以算是不完全成熟的格律诗。

这⼀时期的格律诗,⼤多缺少黏连,其他格律诗的要素⼤多具备,当然也有⽆意间完全符合格律的诗,如阴铿的排律。

古体诗不仅仅在隋唐以前,包括隋唐以后的不合律的诗都是古体诗。

2、近体 在唐朝格律诗定型,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近体诗,也叫今体诗,不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

初唐和盛唐时期,都有不少不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如李⽩⼋句完全不对仗的五律:⽜渚西江⽉;崔颢半古半律的:昔⼈已乘黄鹤去。

奠定唐朝格律诗的三个重要任务时沈佺期宋之问杜审⾔;早于他们的王绩有⼀⾸五律《野望》,常常被各种选本录⼊,最为初唐格律诗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唯落晖。

牧⼈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相顾⽆相识,长歌怀采薇。

3、近体诗四要素 平仄、押韵、对仗(绝句不需要)、黏连 旧体诗各种分类 1、绝句有古绝句、律绝句 ⽩⽇依⼭尽,黄河⼊海流。

欲穷千⾥⽬,更上⼀层楼。

绝句不需要必须对仗,但是其他三个要求缺⼀不可。

2、⼋句诗 1)⼋句有古体诗也有格律诗,古体诗如杜甫(唐)《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2)⼋句的格律诗被称为五律(五⾔)和七律(七⾔),如王绩的《野望》是五律,杜甫的秋兴⼋⾸都是七律: ⽟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泪,孤⾈⼀系故园⼼。

寒⾐处处催⼑尺,⽩帝城⾼急暮砧。

新诗与旧体诗:不能一刀两断

新诗与旧体诗:不能一刀两断
对中国旧体诗词之精华的吸收和借鉴,中国台湾的一些诗人有着较为深入的探究。余光中善于以意识对古典诗歌予以“重新发现”。他曾道:我们是否可以学学“江南可采莲”一诗的抽象构成, “一树碧无情”的抽象感, “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几何趣味,是否可以心平气和地欣赏 “波撼岳阳城”或是“乾坤日夜浮”的感性,“扇裁月魂羞难掩,东走雷声语未通”的移位法,“曾是寥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的暗示,“隔水面樵夫”或是“星垂平野阔”的空间感觉?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杜甫的“七星当北户,河汉声西流”,不都是呼之欲活的现代诗?余光中的设问,是他找到了现代诗的写作方式与古典诗词的相通之处,在观念上赋予古典诗词新的意义、新的生命,让词语得以再生。或许,这正是从传统中汲取卓越的质素,创建一种新的民族诗体的一个门径,是精神气质与运思方式上的相通。洛夫在李商隐、李贺甚至在李白、杜甫的诗中,发现了介于现实与超现实的表现手法。他向往的是古典诗中那种“无理而妙”的审美效果,并称这很接近苏东坡“反常合道”的诗观,反常是表面上对现实的扭曲、却能形成诗的奇趣、造成诗的惊喜效果。他的一些诗句,便是从杜甫、李贺的诗句化用而来。在其“现代诗归宗”的理念里,他提出了创造“新民族诗型”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艺术的——非诸理性的阐发,亦非纯情绪的直陈;而是美学上知觉意象之表现,主张形象第一,意境至上。二是中国风的东方味的——运用中国文字之特异性,以表现东方民族生活之特殊情趣。由此看来,即使是超现实主义的写作,亦能在古典诗歌中找到其源头。而中国台湾诗人的这些独特的理解和探求,对我们开创新的民族诗体有着启示的意义。
按照雅各布森的看法,诗之形式的所有要素,即由“它的声音肌质、语调排列顺序、节奏脉动”所构成。声音肌质该是指语言的音韵、语调;节奏脉动既有诗之外部节奏,也有随情感跌宕起伏的内在节奏;而语词的排列顺序则是语言方式的变化,这应当是诗之形式感的最重要构成。诗之形式则是被音韵和节奏所控制的新的写作方式的语言运动体。故有人称诗是“最好语言的最佳排列”。而诗的形式要素,是新诗与旧体诗都要关注的问题。只不过,旧体诗词有能返回自身的形式,近体诗之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是千篇一律的行数、字数、平仄和对仗,故称作诗、填词;而自由体新诗则有“一个人的韵律”之说,一首诗即一种韵律的开始、也是结束。中国古体诗词讲究格调、神韵、性灵之说。所谓格调,本身便含有格与调两者;格该视为骨骼、体格之格,既是诗之外部形体,也是内在撑持。其应当是词语的组合方式,从外部看是诗之形体,从内部看,则是由诗意构成,这即诗之外部形式与内在形式的有机关连。而调则是音调,既指字、句,也指全篇。神韵的语义指风神余韵,风神是对人品或其人形貌的形容,所谓余韵则有如敲击钟磬之金石余音缭绕不绝的情状,其隽永无穷,神韵已由外在形体深入至内在气质。性灵可视为“心”的概念,与性情、精神的含义大体相同,或许是一种心灵的妙悟吧。这种古体诗词之论,与新诗论是相通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诗词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

诗词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

诗词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诗词文体的概述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独特风格,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诗词从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古代诗词和现代诗词。

古代诗词又可以分为古诗和古词两种。

古诗以五言、七言为主,古词则以较短的词牌、较短的句子为主。

现代诗词则是在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意识、现代思想的诗词作品。

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

现代诗词主要有自由诗、新词、新体诗等。

总的来说,诗词文体的特点是: 短小精悍、形式优美、意境深远、言简意赅。

二、古代诗词的发展中国的古代诗词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

由于古代文化的薪传、思想的碰撞、社会的变革,使得古代诗词呈现出多样性、绚丽多彩的特点。

1、古代诗的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为主。

其中五言律诗是古代诗歌的主流,它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高潮。

五言律诗在唐代也得到了大规模发展,成为当时的主要诗歌形式。

七言律诗在唐代以前并不太流行,而在唐代成为重要的诗歌形式。

2、古代词的发展: 中国古代词是以较短的词牌、较短的句子为主。

古代词以乐府词、五言绝句等为代表。

乐府词兴起于汉代,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言绝句起源于魏晋时期,发展于唐代,成为当时主要的词体。

古代诗词在发展历程中,充分展示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传达了古人对生活、情感、思想的感悟和表达。

三、现代诗词的发展现代诗词是在古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现代思想而发展起来的。

它不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更在内容和意境上有所拓展和展示。

1、自由诗: 自由诗是一种不受格律和韵律限制的诗歌形式。

它追求言之有物,意境深远,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风格。

2、新词: 新词是指在历史上尚未有的词牌和词体,新词贯穿于宋代至现代。

新词在词牌上有所突破,对古代韵律和表达手法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

3、新体诗: 新体诗是一种用现代文学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形式和风格新颖的诗歌。

古典诗歌的旧与新解析

古典诗歌的旧与新解析

古典诗歌的旧与新解析古典诗歌的旧与新解析古典诗歌的旧与新古典诗歌发展到今天,从《诗经》算起,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即便是唐以后历代文人奉为圭臬的诗体——格律诗(近体诗),也历经一千四百年的风雨了。

然而,今人为古诗,仍寻此旧式,除换用几个新词语外,几无新意。

殊不知“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诗亦如此:唐诗与宋诗大异,降而为元明,为明清,以至民国,诗随代而异。

自新文化运动之后,古诗的影响明显趋于没落,代之而起的是受人追捧的新诗。

在众人皆作新诗的潮流之下,一批好古之人默默坚守古典诗歌的阵地,艰难地、自娱自乐于其中,用那份遥远的古意静静地陶冶心灵,实属难能可贵之事。

但是,我辈是在缺乏创新、或者仅仅是改变的`勇气。

设若事事从旧,仅仅简单地循着“前朝旧例”,不用心从新,那么古诗的创作,必将趋于枯竭。

现仅就格律诗一事说明之。

从唐人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格律诗定型于唐初。

尽管从《诗经》开始,就表现出一定的诗歌格律化倾向,但格律诗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却是南朝与初唐。

标志着格律诗体定型的五言律诗体制在初唐正式形成,并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六朝时即已流行开来的五言四句的短诗在唐初发展成为精短的五言绝句;而六朝时才刚刚起步的七言诗,于唐初成为七绝与七律。

再加之十句以上的排律,被冠以“近体诗”之称的格律诗便完全独立成型了。

格律化的完成,是我国古代诗体演变中的一件大事。

近体诗的产生,是是个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结果,她不仅丰富了诗歌样式,是诗人创作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让当时的诗人能够更充分、更晚满地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问题,对原有诗歌形式产生不小的影响。

由古体而近体到新体,不可不谓是诗歌的重要发展;若大胆将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新诗纳入此诗歌发展的洪流,则新诗亦为新体诗之一变。

那么,诗何有古今?何有新旧?这就需要平视各种诗体,万不能厚此薄彼。

诗人可以选择自己最为熟稔的诗体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然,这不是说可以胡乱地使用各种诗体,打乱她们之间的各种限制、界限。

诗词研究:诗歌传统与新时期的旧体诗

诗词研究:诗歌传统与新时期的旧体诗

诗歌传统与新时期的旧体诗古典诗歌的写作传统源远流长,我国号称诗的国度,确非虚语。

这种传统在20世纪初因为新文化运动和新诗的崛起而受到冲击。

那么,现当代以来,随着白话文和新文学的崛起,传统的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是否就应该偃旗息鼓?或者已经寿终正寝?事实上,传统诗歌的创作从来没有终止。

受文学革命论和白话新诗的冲击,旧体诗曾一度跌入低谷。

但随即有学者对一味模仿西方文学表示不满,回归传统的呼声有所抬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诗人们将民族忧患与个人辗转流离的体验一并写入诗中,使得旧体诗的创作达到近现代以来的高潮。

也在拯救民族危亡的特殊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激发民众救亡图存的重要作用。

可惜由于几十年来的文学史叙事始终以新文学为对象,有意无意地遮蔽了旧体诗的存在,旧体诗在当代的价值以及是否还需要创作旧体诗,都似乎成了无须讨论的边缘问题。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一个世纪在历史长河中本就属于短暂的一瞬,对20世纪文学的研究如果有意遮蔽旧体诗词的存在,是否妥当,显然属于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幸近年来有不少古典文学研究者将其研究范围拓展到清末民初以来的旧体诗词,可以稍微弥补这一学术空白。

旧体诗之不受重视,可能亦与所谓一代有一代文学的思想有关。

元人孔齐《至正直记》卷三引虞集之言:〃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

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国朝之今乐府,亦关于气数J 近人王国维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宋元戏曲史•自序》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虞、王所论诚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文学的发展与朝代更替之间并不必然同步,况且一个朝代难道不能有多种文学的兴盛?一个时代可能某一种文体的成就最高,其他文体偏弱,但是一个朝代有两种甚至多种文体都取得杰出成就的例子更为多见。

宋、金、元、明、清,莫不如此。

诗的“新”与“旧”

诗的“新”与“旧”

在 艺术 形式 、 创作风 格 、 意境 营造 、 言锤 炼 语 等方面 的精 华 , 这是 毫 无疑 问 的, 但在题 材 、 思想感 情等 内容 方面 一定 要有 时代 内容 , 语 言要 多使 用 生动 活泼 的现代 汉语 , 艺也 要 诗
出新。我们 对于优 秀 文化传 统 , 既要能入( 学
用 旧韵 , 应严 守格律 的平 仄要求 。 即使 是 都
新 韵书在全 国通 行 , 不能 以此 为 由反对 用 也 平 水韵 者 , 一切 存在 的 问题 , ^们通 过 长 让
期 的创 作实践 来逐 步 解决
运蒸 腾 、 山壮 丽 、 会进 步 、 生改善和 描 河 社 民
化的, 它们 永远 在 除 旧更 新。 只要 我们 跟上 时代 的发 展 , 丰 富多彩 的现 实生 活在诗 中 将 反 映 出来 , 的 内容 就必 然是 新 的。现 实 生 诗 活 中有光 明与 黑暗 、 进 与 落后 , 悲欢 离 先 有
解。这两种诗 的 区别在 体裁上 , 就诗 的 内容
而言 ,新诗” 也可能 写的是 旧 内容 , 旧诗” “ “ 则大 部分写 的是新 内容。 有入主 张将此二者
暂用“ 新诗 ” “ 和 旧体诗 ” 名称) 以反 映 时代 可
分别 称之为“ 新体诗 ” 旧体诗 ”这 当然 比 与“ , 较合理 , 但也未 必完全合 乎实 际。 因为 新体

其合理 的 因素 , 酌古今 , 斟 慎于 去取 , 出的 编 韵书 方具有科 学性 与使 用价值 。 那种 轻易废
除入 声 , 在短 期 内搞 出一本 普通 话韵 书来取 代 旧韵 的做法 , 很难被 人信 服。“ 声韵 改革”
致 的共识 是 : 词用 韵“ 轨 并行 ” 即可 诗 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体诗和新诗的知识点介绍
旧体诗
1、古体
古人在齐梁体以前都是算是古体诗,齐梁时期开始发觉了四声与平仄,当时的永明体可以算是不完全成熟的格律诗。

这一时期的格律诗,大多缺少黏连,其他格律诗的要素大多具备,当然也有无意间完全符合格律的诗,如阴铿的排律。

古体诗不仅仅在隋唐以前,包括隋唐以后的不合律的诗都是古体诗。

2、近体
在唐朝格律诗定型,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近体诗,也叫今体诗,不符合格律的诗我们称之为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

初唐和盛唐时期,都有许多不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如李白八句完全不对仗的五律:牛渚西江月;崔颢半古半律的:昔人已乘黄鹤去。

奠定唐朝格律诗的三个重要任务时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早于他们的王绩有一首五律《野望》,常常被各种选本录入,最为初唐格律诗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近体诗四要素
平仄、押韵、对仗(绝句不需要)、黏连
旧体诗各种分类
1、绝句有古绝句、律绝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不需要必须对仗,但是其他三个要求缺一不可。

2、八句诗
1)八句有古体诗也有格律诗,古体诗如杜甫(唐)《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八句的格律诗被称为五律(五言)和七律(七言),如王绩的《野望》是五律,杜甫的秋兴八首都是七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八句以上
1)八句以上的格律诗叫做排律,唐诗科举考试的诗就是排律,如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是一首六韵排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排律可以写得很长,如白居易的排律《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100韵就是押100个韵足,这首诗100句、1000个字。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
此处省略960字....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

狂吟一千字,因使寄
微之。

3)八句以上的古体诗也多不胜数,如下面的《《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李白《蜀道难》、《兵车行》等。

4、齐言与杂言
1)齐言
有每句字数一样的诗,格律诗都是齐言诗,古体诗则不然,如杜
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每句都是5个字,白居易长恨歌每句
都是七言。

还有曹操短歌行是四言诗,古人也有少量的六言诗,如王
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归,鸟啼山客犹眠。


2)李白《蜀道难》每句的字数就不一样了,这种是杂言诗,杂
言诗肯定不是格律诗,比如杜甫的《兵车行》: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
注:只要是杂言诗就可以判断为格律诗,齐言诗不一定,例如古
人的乐府诗和绝句一样,都有格律诗和古体诗两种。

唐沈佺期乐府
《独不见》是七律。

新诗
1、商籁体
新诗有舶来品,如商籁体,押韵之复杂,要求之严谨不亚于我们的格律诗,民国时的诗人有许多这类作品。

2、旧体诗与新体诗之间的白话诗
胡适的两只蝴蝶,很想旧体诗,却以白话写成,有点像初唐王梵志的百花打油诗,但是没有王梵志的哲理性。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3、新诗的自由派与格律派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有自由派与格律派之争,闻一多的三美是格律派的代表理论: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闻一多的理论来自有中外的古典诗歌,无论莎士比亚还是李商隐们,作诗都是有一定之规的,所以闻一多们反对这种“自由诗”,提倡“戴着足镣跳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