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会计与部门业绩评价(管理会计学)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学作业题目

管理会计学作业题目

一、判断:1. 因为管理会计只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因此与对外服务的财务会计有本质的区别。

()2.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客观的,但它所起到作用的大小却收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3. 管理会计也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称为外部会计。

()4.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两个毫无联系的体系。

()二、简答1. 管理会计的职能有哪些?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作业二一、判断1. 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以其总额来表示,而变动成本的水平则以其单位额来表示。

()2. 无论哪一种混合成本,实际上都可以将其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3. 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只有在其相关范围内才能保留其特征。

()4. 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计算分析题1. 已知:某企业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和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

(2)采用线性回归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一、判断题1.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期间成本。

()2.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具体项目有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3.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与全部非生产成本都属于期间成本。

()4. 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导致变动成本法确定的产品成本总额和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的相应数值要低,而期间成本则相反。

()5. 无论在哪一种成本计算法下,非生产成本都被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6. 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二、计算分析题1.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责任会计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责任会计
第八章 责任会计
某车间责任报告表
项目
可控成本 其中:原材料
工资 工具费 电力费 加班费
总成本
预算
实际
9262.5
8145
2500×1.5×1.5=5625 3250×1.5=4875
2500×1.5×0.6=2250
2000
2500×1.5×0.07=262.5
220
2500×1.5×0.3=1125
例1:某成本中心生产A产品,预算产量7 000件,标准 单位责任成本为200元;实际产量6 000件,实际单位 责任成本为180元。
要求:计算该成本中心的成本差异额和差异率。
第八章 责任会计
解:成本差异额=6 000 × 180-6 000 × 200
=-120 000元(节约)
成本差异率=-120 000÷(6 000 × 200)×100%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分权管理的概念 分权管理就是将生产经营决策权随同相应的经济责任下 放给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使其能对日常经营活动及 时作出有效决策的一种组织管理形式。
实施分权管理的原因
信息的专门化 反应的及时化 下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第八章 责任会计
分权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
企业最高管理层能将其有效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企业的战略 决策,以保证企业始终有一个正确的发展目标。
行政费用的开支,引起一定的浪费。 如果企业总部管理费用要分配到各分部且被分部管理人员认
为不公,则会损伤分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八章 责任会计
第八章 责任会计
分权管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
企业实施分权管理,需要会计师为企业总部提供一套 据以评价、考核并协调成员组织行为的专用会计信息

《管理会计学》随堂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随堂练习题及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管理会计学》随堂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 C )项目不属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A.会计实体、会计分期假设B.货币时间价直、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C.成本性态可分为成本与市价孰低假设D.持续动作、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2。

下列( D )项目不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

A.管理会计职责的分派B.协调会计与其他业务C.授权并决定集权或分权制D.招募训练发展各个职责范围的员工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B.管理会计是报账型会计,财务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C.管理会计为对内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为对内报告会计4. 管理会计不要求( C )的信息A.相对精确 B.及时C.绝对精确 D.相关5。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 )。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6。

下列( B )概念不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可分假设之上的。

A.贡献毛益 B.完全成本C.本———--量-—---利分析 D。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7. 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B )。

A.房屋及设备租金 B。

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

不动产税8. 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A.照明费 B。

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 D。

业务招待费9。

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 C )最小。

A.距离之和 B。

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 D。

标准差10. ( A )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 B. 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 D。

工程分析法11。

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 C )。

管理会计学 课件 第4篇

管理会计学 课件 第4篇

9.2
全面预算的编制(续4)
5.制造费用预算 固定性制造费用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租金及 一些车间管理费用、财产税等,它们支撑企业总 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一经形成,在较短期内会保 持不变。 预计制造费用 =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 =预计业务量(机时、人工小时等)×预计变动 制造费用分配率+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
9.2
2.生产预算
全面预算的编制(续1)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数量-预计期初存货数量
表 9-4 生产预算 2006 年度 季 度 预计销售量 加:预计期末存货 合计 减:预计期初存货 预计生产量 1 2 000 500 2 500 (100) 2 400 2 6 000 500 6 500 (500) 6 000 3 6 000 100 6 100 (500) 5 600 4 2 000 100 2 100 (100) 2 000
9.2
1.销售预算 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全面预算的编制
表 9-3a 销售预算 2006 年度 季 度 预计销售数量 (万块) 单位售价(元) 预计销售额(万元) 1 2 000 0.70 1 400 2 6 000 0.70 4 200 3 6 000 0.80 4 800 4 2 000 0.80 1 600 全年 16 000 0.75 12 000
表 9-10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2006 年度 季 度 预计销售量(万块) 单位变动性销售及 管理费用 预计变动性销售及 管理费用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工资 广告费 折旧费 保险费 差旅费 固定费用合计 预计销售及管理费用 减:折旧 预计现金支付的销售及 管理费用 1 2 000 0.05 100 35 10 15 - 5 65 165 15 150 2 6 000 0.05 300 35 10 15 - 5 65 365 15 350 3 6 000 0.05 300 35 10 15 15 5 80 380 15 365 4 2 000 0.05 100 35 10 15 - 5 65 165 15 150

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

而损害总体利益和其他责任中心的利益。)
结束
返回
上页 下页
• (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 这一原则要求在责任会计中,要为每个责任单位、每 笔收支项目和每项消耗定额,确定由谁负责;同时, 赋予责任者与其所承担职责范围大小相适应的权力; 并规定相应的业绩考核的标准。
结束
返回
上页 下页
(四)及时性原则
结束 返回 上页 下页
• (五)激励原则 – 实施责任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全体 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所确立的责任目标或预 算以及各种奖惩措施,都应能有效地调动全体职工的 积极性。在落实责任制中,由于各责任中心的利益与
其工作业绩紧密相连,因此,责任目标和责任预算的
确定应相对合理。
确的权责范围,做到权小责小、权大责大、权责紧密结合。在管理会计中,
这种权责范围就是各个责任单位能对其经济活动进行严格控制的区域,叫 做“责任中心”。它实际上就是指有专人承担规定的经营责任,并行使相
应职权的企业内部管理单位。责任中心的设置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向“分权
化”急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束 返回 上页 下页
结束 返回 上页 下页
•(二)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 一般说来,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 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中心不 需要作出价格决策、产量决策或产品结构决策。这 些决策由上级管理部门作出,或授权给销货单位作 出。标准成本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决策,通常由职能 管理部门作为,而不是由成本中心的管理人员自己 决定。因此,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 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如果 采用完全成本法,成本中心不对闲臵能量的差异负 责,他们对于固定成本的其他差异要承担责任。

郑大远程教育《管理会计学》0—7章在线测试答案(全对)好多都做了十几遍,十分不容易,各位给点财富值吧!

郑大远程教育《管理会计学》0—7章在线测试答案(全对)好多都做了十几遍,十分不容易,各位给点财富值吧!

《管理会计学》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5:3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简单的作业成本模型如下所示()A、资源——作业——成本对象B、作业——资源——成本对象C、成本对象——资源——作业D、资源——成本对象——作业2、质量成本中,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称为()。

A、预防成本B、检验成本C、内部质量损失成本D、外部质量损失成本3、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中,达到产品最优合格率和最优质量成本的条件是()。

A、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大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B、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小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C、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等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D、单位预防成本等于单位检验成本4、下列项目中,属于隐性质量成本的是()A、.预防成本B、检验成本C、内部质量损失成本D、外部质量损失成本5、在环境经济学里,根据成本的负担者与成本的产生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环境成本分为()A、外部成本和内部成本B、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C、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D、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直接人工作业动因的是()。

A、生产批次B、订单份数C、机器小时D、人工小时E、检验次数2、目标成本确定通常要综合考虑未来一定期间内有关产品的以下因素()A、品种B、数量C、价格D、应徼纳税金E、应取得合理利润3、用产品某一先进的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

可以用()A、本企业历史上最好的成本水平B、计划成本水平C、标准成本水平D、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先进成本水平E、实际成本扣减一个降低率4、狭义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具体指产品( )A、开发设计成本B、制造成本C、营销成本D、物流成本E、使用成本5、平衡计分卡各维度关系 ( ABCDE )A、财务维度是最终目标B、顾客维度是关键C、结果与原因紧密相连D、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是基础E、企业学习与成长维度是核心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成本库按成本计算对象建立正确错误2、质量成本就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管理会计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管理会计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可以指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

3.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差异是什么?A:首先,生产费用强调的是一定利益主体(企业、集团等)的耗费,它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产品已经形成;而产品成本强调的是为特定目的(某种或某批产品等)所发生的耗费。

其次,生产费用是按时期来归集的,即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但它不一定能计入本期的产品成本;而产品成本则是按对象来归集、计算的,某一具体对象所承担的各种耗费,无论这些费用是在哪一时期发生的。

也就是说,产品成本除了本期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以外,还可能包括以前各期发生应由本期负担的耗费,或本期预提未来期间才会发生的费用。

因此,各项的生产费用总额与产品成本总额往往不相等。

4.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A:①确定成本计算对象②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③确定成本项目④确定成本计算期⑤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交互分配法:是指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和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归集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其提供给辅助生产车间之后各受益单位的劳务量进行分配的方法。

约当产量法:就是将期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生产费用的总和,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以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确定期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有哪些?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管理会计学答案

管理会计学答案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答案要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思考题: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案要点: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固定成本的分类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⑴技术性变动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中心:经理人员负责产品销售,而经理对销售价格和 销售量差异负责。产出以货币计量(即收入)。
利润中心:对利润指标负责的责任中心。一般处于企业的 较高层次,适合企业内部有独立收入来源的个体。它有两 种类型:天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
投资中心:基层管理者对赚取的利润和用于赚取利润而投 入的资本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它是最高的责任中心,具 有最大的决策权,承担着最大的责任,也是分权管理模式 最突出的表现。
分权单位按不同的标准设计分部: 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类型 顾客类型 地理界限 部门管理者的权限
11.2 责任会计的不同类型
11.2.1 责任中心的类型 所谓责任中心,是指组织内部的管理者享有一定权
利的单位,且该单位为其活动而产生的特定财务 和非财务结果承担一定的责任。 责任中心可以是一个部门、一个车间、一条生产线、 一项作业,也可以是一个经营单位。 按照不同部门管理者的权限,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 本中心、费用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 中心。
11.2 责任会计的不同类型
2.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会计系统 将责任分派到流程,而不是各个责任中心,关注的焦点从组
织系统和个人转移到流程和团队。 它利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业绩,在以职能为基础的责
任会计系统的财务维度基础上增加了流程维度。 业绩评价指标必须涉及流程时间、质量和效率等属性,并且
业绩计量标准本质上应是动态的,以支持流程的改进。 最大缺陷是:持续改进的努力经常是混乱且不成体系的,不
11.2 责任会计的不同类型
成本中心:基层管理者对能够明确界定投入产出关系活动 的成本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投入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产 出无法以货币计量。以标准成本作为判断尺度。
费用中心:基层管理者对不能明确界定投入产出关系活动 的成本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其产出也无法以货币计量。 通常以预算作为费用支出的上限。
第十一章
责任会计与部门业绩评 价
本章学习目标
1. 了解分权制的含义; 2. 解释五种责任中心的特点及三种责任会计
系统; 3. 掌握部门业绩评价的方法; 4. 阐明转移定价在分权组织中的运用。
11.1 分权制与责任会计系统
11.1.1 分权制
集权
分权
最大限制 最小自主
图11-1 分权制与集权制差别图
ROI=
×
= 6.67%×1.8 =12%
1800
1000
11.3 部门业绩评价
(2)对投资报酬率的评价
优点: 促使分部经理关注于销售收入、费用及投资之间的关系,关注于成本效
率,关注于经营资产的使用效率; 它是一个相对指标,在考虑投资规模的情况下,剔除了因投资规模不同
而导致利润差异的不可比因素,具有很强的横向可比性,可以在同 一个企业的不同投资中心之间,或在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 比较。 局限性: 分部经理可能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放弃对于公司有利的投资机会,或者 变卖现有投资报酬率低于部门平均水平但高于公司资本成本的某些 资产,以获得部门业绩的较好评价,从而造成投资中心的近期目标 与公司整体的长远发展目标相背离; 可能使部门经理人员关注于企业的短期利益而忽视其长期的盈利能力; 就控制的角度而言,由于约束性固定成本这一不可控因素的存在,使投 资利润率的计量并非完全为投资中心所能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削弱了投资报酬率指标的作用。
材料控制指标 存货控制指标 机器业绩指标 质量控制指标 交货业绩指标 生产率指标 革新和学习指标
11.3 部门业绩评价
11.3.2 费用中心的业绩评价 通常使用预算来进行评价。 费用中心和标准成本中心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随
着作业成本计算法应用于企业的职能部门,某些 费用中心将有可能转化为标准成本中心甚至于利 润中心。 在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会计系统下,弹性预算函数 关系式建立在多动因基础上,明显提高了预算编 制的有效性。
11.3 部门业绩评价
11.3.3 收入中心的业绩评价 主要通过计算和分析销售差异来实现,包括数量差异和价 格差异。
【例11-1】20×5年10月份A公司销售事业部预计销售5300 件甲产品,实际销售量为5180件,实际销售价格为24.5 元/件,标准价格是25元/件,标准毛利是5元/件。则:
销售差异=5180×[24.5-(25-5)]-5300×5 =-3190元(U)
预算金额 1076350 764790 311560
95190 216370 89870 126500 25370 101130 30339 70791
实际金额 1235570 904850 330720
97650 233070 84650 148420 25370 123050 36915 86135
部门毛利:表中148420元的部门毛利很显然是衡量部门 获利水平的指标,但它更多地是用于评价部门业绩。
部门税前利润:有利于与同行业可比企业的业绩进行比较。
部门税后利润:有助于激励部门经理合理降低所得税费用, 反映部门的盈利能力。
11.3 部门业绩评价
11.3.5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 不仅要关注成本、利润指标,还要衡量其资产并将利润与其所占用的资产 联系起来。通常采用的财务指标有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和经济增加值。
加; 相关监督和控制基层管理者活动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11.1 分权制与责任会计系统
11.1.2 责任会计系统 责任会计系统:根据授予分权单位的权力和责
任以及对分权单位及其管理者业绩的计量、评价 方式,将企业划分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 并建立起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企业内部业绩 的控制系统。
能与组织的总体使命和战略结合起来。
11.2 责任会计的不同类型
3.以战略为基础的责任会计系统 它将组织使命和战略转化成四个不同维度的经营目标和指标,
保留了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会计系统的财务和流程维度, 增加了顾客及学习与成长维度,从而考虑了顾客和员工的 利益。 通过组织的使命、战略和目标来驱动组织的业绩指标,反之, 再通过业绩指标来传达组织的战略,进而协调员工个人和 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指标的设计要在滞后指标和前导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以及外部指标和内部指标之间达到 综合平衡。
(2)EVA指标的评价 优点: 考虑权益资本成本; 与企业的市场价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不完全受公认会计准则的限制; 提供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评价、企业内部的资本预算以及管
理者业绩评估的测定和分析工具; 易被理解和运用,通过预定的改进目标来关注长期的价值创
造。 局限性: 所进行的必要调整可能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过分强调了经营成果的业绩,可能会导致短期行为; 资本成本往往容易受到市场收益率等因素变动的影响; 某些特殊类型的企业不适于采用EVA。
11.3 部门业绩评价
11.3.1 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1. 传统标准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标准成本本质上是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预
算,是作为预算控制系统基准的成本。 在评价成本中心业绩时,需要贯彻可控性原
则,整个责任中心的成本应是该中心的可 控成本。
11.3 部门业绩评价
2. 先进制造环境下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传统标准成本系统的缺陷日益突显,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指标有待进一步改进,如:
差额 159220 140060 19160
2460 16700 -5220 21920
0 21920 6576 15344
11.3 部门业绩评价
贡献毛益:表中贡献毛益330720元是重要的,它反映了 该部门所产产品的盈利能力,但它对业绩评价没太大的作 用。
可控毛益:表中显示可控毛益为233070元。从某种程度 上讲,它可能是评价部门经理业绩最好的业绩指标。但这 个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区分可控的与不可控的与生 产能力有关的成本。
1. 投资报酬率 (1)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原理
经营净利润 投资报酬率=
分部平均经营资产
投资报酬率还可以进一步分解:
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
投资报酬率=
×
销售额
经营资产
=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提高投资报酬率的主要途径有:增加销售收入、降低成本或提高资产周转率。
11.3 部门业绩评价
【例11-2】乙公司有下属的A、B两个投资中心,其资本成本为10%,20×5年它们的资料 如表11-2:
11.3 部门业绩评价
3.经济增加值
(1)EVA的计算原理
EVA=税后净经营利润(NOPAT) -资本成本×使用的全部资金(TC)
为了消除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真实信息的 扭曲,需要对某些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也 就是对公式中的税后净经营利润进行适当的会计调整。
11.3 部门业绩评价
价格差异=[24.5-(25-5)-5]×5180=-2590元(U) 数量差异=(5180-5300)×5=-600元(U)
11.3 部门业绩评价
收入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还包括销售完成百分比、销售回款率、销售 回款平均回收天数和坏账发生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销售收入 销售完成百分比=
预计销售收入 实际收到的现金 销售回款率= 平均应收账款
贡献毛益总额和税前利润总额的实际数同预算数 对比,分别计算其绝对增减额外,还要把贡献毛 益率和税前利润率的实际数同预算数进行比较。
11.3 部门业绩评价
表11-1
A公司某部门的利润报告分析
20×5年9月
(单位:元)
项目 收入 减:变动成本 (1)贡献毛益 减:经理可控的固定成本 (2)可控毛益 减:经理不可控的固定成本 (3)部门毛利 减:分摊的公司总部费用 (4)部门税前利润 减:所得税(税率:30%) (5)部门税后利润
11.3 部门业绩评价
2.剩余收益 (1)剩余收益的计算原理
剩余收益=经营净利润-部门经营资产×资本成本
【例11-4】沿用例11-2的资料,乙公司A投资中心 的剩余收益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