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试题: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 小学数学 测试卷

一、选择题1. 小红今年a岁,小兰今年(a-18)岁,再过c年后,她们相差()岁。
A.c B.18 C.c-18 D.c+182. 母女俩的年龄差是30岁,母女俩的年龄比是4:1,那么女儿是()A.6岁B.5岁C.7岁D.10岁3. 小明今年m岁,爸爸今年(m+30)岁,再过n年后他们相差()岁。
A.30 B.m C.无法确定4. 爸爸今年38岁,妈妈今年36岁,10年后他们相差()岁。
A.12 B.2 C.85. 老李今年a岁,小红今年(a-18)岁,过3年后,他们相差()岁。
A.21 B.18 C.15二、填空题6. 小刚4年前的年龄与小明7年后的年龄之和是39岁,小刚5年后的年龄等于小明3年前的年龄,小刚今年( )岁,小明今年( )岁。
7. 今年爸爸比小红大28岁,5年后,小红比爸爸小( )岁。
8. 涵涵今年10岁,比妈妈小24岁,20年后,妈妈比涵涵大( )岁。
9. 妈妈比小红大25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是小红的6倍,小红今年( )岁。
10. 小明一家有三口人,小明的父亲比母亲大岁,今年小明全家的年龄和为71岁,8年前全家的年龄和为岁。
小明爸爸今年_________岁。
三、解答题11. 小军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军的7倍,妈妈和小军各多少岁?(用方程解)12. 小梅身高124厘米,表妹比小梅矮60厘米,舅舅的身高正好是表妹的3倍。
舅舅的身高是多少厘米?13. 小明的妈妈28岁那年生的小明,当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时,小明多少岁?14. 晶晶今年12岁,比妈妈年龄的多3岁。
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含答案)知识要点研究与年龄有关的问题都称为年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告诉几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二是知道几个人年龄之间的和、差、倍的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
在年龄问题中,我们要知道下面的知识,对于解决年龄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1)两个人的年龄差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两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的。
(3)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倍数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年龄之间的差始终是不变的,所以解答年龄问题实际上用的是一种差不变的算法。
解题指导11.知道两个人的年龄和,与两个人的年龄差,可以先从年龄和中减去多的年龄,通过平均分得到相等的年龄,从而求出较小的年龄,再求较大的年龄。
【例 1】张强、李玫今年的年龄和是 86 岁,5 年后,张强比李玫大 6岁。
今年张强、李玫两人各多少岁?【思路点拨】“ 5 年后,张强比李玫大 6 岁” ,则今年张强比李玫也是大 6岁。
根据张强、李玫今年的年龄和,先从年龄和中减去张强比李玫大的年龄,余下的年龄两人相等,也是李玫的年龄,然后再加上张强比李玫大的年龄,得出张强的年龄。
解:李玫的年龄(大数):(86-6)÷ 2=40 岁)张强的年龄: 40+6=46 (岁)答:张强今年 46 岁,李玫今年 40 岁。
【变式题 1】爸爸今年比儿子大 30 岁,3 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 4倍,儿子今年几岁?解题指导22.年龄间的倍数关系。
较大的年龄是较小年龄的倍数,首先要理解大的倍数相对应的是大的年龄。
【例 2】明明今年 2岁,妈妈今年 26岁,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 3 倍?【思路点拨】今年妈妈和明明的年龄差是 26-2=24 岁,几年后妈妈和是明明的年龄差仍是 24 岁。
几年后明明和妈妈的年龄关系用线段图可以表示为:从图中很明显看出: 24 岁和 2 倍相对应。
妈妈与明明的年龄差: 26-2=24 (岁)几年后明明的年龄: 24÷( 3-1 ) =12(岁)经过几年: 12-2=10 (年)答: 10年后妈妈的年龄是亮亮的 3 倍。
小学数学应用题专题---年龄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专题年龄问题1、三年前,父子年龄和是49岁,现在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父子今年各是多少岁?2、父子今年共100岁,20年前,父是子的岁数的3倍,今年父子各几岁?3、父亲今年比儿子大30岁,三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儿子今年几岁?4、小明今年2岁,妈妈26岁,问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5、爸爸 45岁,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15岁,二儿子11岁,三儿子7岁,试问要过多少年,爸爸的岁数等于他三个儿子岁数的和?6、父子年龄和是64岁,儿子年龄的3倍比父亲年龄多8岁,父子今年各多少岁?7、父亲今年47 岁,儿子21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8、小文今年14岁,爸爸41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文的4倍?9、今年叔叔 21岁,小强5岁,几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10、明明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的5倍,明明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11、祖孙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正好是100岁,祖父过的年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儿子过的星期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天数,祖父、儿子、孙子各多少岁?12、父亲比儿子大27岁,四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儿子今年几岁?13、叔叔比红红大19岁,叔叔的年龄比红红的3倍多1岁,叔叔和红红各多少岁?答案:1、儿子:(49+3X2)/(4+1)=11岁父亲:11X4=44岁2、20年前父子岁数和:100-20X2=60岁父亲的岁数:60÷(1+3)X3+20=65岁儿子的岁数:100-65=35岁3、30÷(4-1)-3=7岁4、两人年龄差是26-2=24岁,几年后她们的年龄差仍是24岁,而她们几年后的倍数差是3-1=2,所以有24÷2=12岁是小明几年后的年龄,12-2=10年,因此为10年后。
5、[45-(15+11+7)]÷(3-1) =6 年6、子:(64+8)/(3+1)=18岁父:64-18=46岁7、(47-21)/(3-1)=13岁21-13=8年8、14-(41-14)/(4-1)=5年9、(21-5)/(3-1)=8岁8-5=3年10、明明:28÷(5-1)=7 岁爸爸:7x5=35岁11、祖父过的年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说明祖父的岁数是孙子的12倍;儿子过的星期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天数,说明儿子的岁数是孙子的7倍。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年龄问题练习及答案

共33岁
哥哥 弟弟
4岁 共24岁
弟弟:(24-4)÷2=10(岁) 哥哥:10+4=14 (岁)
2 和倍型年龄问题
1.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 48 岁,爸爸 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3 倍,求爸爸和儿 子各多少岁?
把较小年龄者的年龄看作 1 份,较大 年龄者的年龄是其几倍就看作几份。
2.爷爷和孙子的年龄和是 72 岁,爷爷 年龄是孙子年龄的 8 倍,求爷爷和孙 子各多少岁?
2.小刚4年前的年龄与小明7年后的年龄之 和是39岁,小刚5年后的年龄等于小明3前 的年龄,求小刚、小明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小明和小刚年龄和=39+4-7=36 (岁) 小刚:(36-8)÷2=14 (岁) 小明:14+8=22 (岁)
小明 爸爸
10岁 35岁
2倍
小明小明和小刚年龄差是8岁
儿子
爸爸
儿子:48÷4=12 (岁) 爸爸: 12×3=36 (岁)
共48岁
孙子
爷爷
孙子:72÷9=8 (岁) 爷爷: 8×8=64 (岁)
共72岁
3 差倍型年龄问题
1.妈妈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 4 倍,妈 妈比女儿大 27 岁,求妈妈和女儿各多 少岁?
确定年龄差对应的倍数差,用年龄差 除以倍数差得到较小年龄者的年龄
1 和差型年龄问题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3岁,甲比乙 大3岁,那么甲 岁,乙 岁。
较大年龄等于(年龄和 + 年龄差)÷2 较小年龄等于(年龄和 - 年龄差)÷2
2.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和是 24 岁,年龄 差是 4 岁,哥哥 岁,弟弟 岁。
大3岁
甲
乙
乙:(33-3)÷2=15(岁) 甲:15+3=8 (岁)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明今年8岁,他的爸爸今年32岁。
小明的爸爸是小明几岁时的4倍?A. 4岁B. 6岁C. 8岁D. 10岁答案:C2. 小红今年10岁,她的哥哥今年16岁。
小红的哥哥是小红几岁时的几倍?A. 2倍B. 3倍C. 4倍D. 5倍答案:B3. 小兰今年9岁,她的妹妹小琳今年5岁。
小兰的妹妹是小兰几岁时的几分之一?A. 3分之1B. 4分之1C. 5分之1D. 6分之1答案:C4. 小明今年7岁,他的姐姐今年13岁。
小明的姐姐是小明几岁时的几倍?A. 2倍B. 3倍C. 4倍D. 5倍答案:C5. 小玲今年12岁,她的弟弟小杰今年8岁。
小玲的弟弟是小玲几岁时的几分之一?A. 2分之1B. 3分之1C. 4分之1D. 5分之1答案:B二、填空题1. 两个人的年龄比是3:5,现在第一个人年龄增加了4岁,第二个人的年龄也增加了4岁,比例变为多少?答案:5:72. 三个人的年龄比是4:5:6,第一个人的年龄是20岁,第三个人的年龄是多少?答案:24岁3. 两个人的年龄比是2:3,第一个人的年龄是18岁,第二个人的年龄是多少?答案:27岁4. 两个人的年龄比是1:2,第一个人的年龄是15岁,第二个人的年龄是多少?答案:30岁5. 两个人的年龄比是3:4,第一个人的年龄是21岁,第二个人的年龄是多少?答案:28岁三、解答题1. 两个人的年龄比是2:3,共有35岁,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多少?答案:第一个人的年龄是14岁,第二个人的年龄是21岁。
2. 两个人的年龄比是3:5,差值是16岁,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多少?答案:第一个人的年龄是24岁,第二个人的年龄是40岁。
3. 三个人的年龄比是2:3:4,他们的年龄总和是90岁,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多少?答案:第一个人的年龄是12岁,第二个人的年龄是18岁,第三个人的年龄是24岁。
4. 三个人的年龄比是1:3:5,差值是16岁,他们的年龄分别是多少?答案:第一个人的年龄是4岁,第二个人的年龄是12岁,第三个人的年龄是20岁。
小学数学奥数竞赛年龄问题专项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50道)

小学数学奥数竞赛年龄问题专项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50道)1、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2、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6倍,那么小航的妈妈今年多少岁?3、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4、学校张老师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个学生,现在张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和;9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张飞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张飞、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5、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6、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3岁,小明年龄的4倍比爸爸的年龄多2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相差几岁?7、今年彬彬的年龄是表弟年龄的4倍,20年后,彬彬的年龄比表弟的年龄的2倍少l2岁,今年彬彬、表弟各多少岁?8、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9、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多少岁?10、东东3年前的年龄与西西4年后的年龄之和是25岁,东东3年后的年龄等于西西l年前的年龄,求东东、西西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11、哥哥5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多少岁?12、甲现在的年龄是乙过去某一时刻年龄的2倍,那时甲正好是乙现在这样大,当乙到了甲现在的年龄时,甲与乙年龄之和为63,那么现在甲、乙年龄分别是多少岁?13、一天,小慧和刘老师一起谈心,小慧问:“老师,您今年有多少岁啊?”刘老师回答说:“你猜猜,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1岁;当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就34岁了.”那么刘老师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呢?14、父子年龄之和是岁,再过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15、父子年龄之和是岁,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倍,问父子今年各多少岁?16、李文今年岁,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岁,问:多少年后他们仨的平均年龄是岁?17、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18、爸爸15年前的年龄相当于儿子12年后的年龄,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时,爸爸多少岁?19、王老师与王平和李刚两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岁,李老师与王平和李刚两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岁.王老师今年岁,李老师今年多少岁?20、哥哥5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多少岁?21、小华今年岁,他和爸爸、妈妈三人年龄之和为岁.若干年后,三人平均年龄是岁.到那时,小华的年龄是多少岁?22、有一家三口,爸爸比妈妈大岁,他们全家今年的年龄加起来正好是岁,而年前他们全家人年龄加起来刚好是岁.小孩子今年多少岁?23、泡泡比毛毛小岁,再过年泡泡的年龄将是毛毛年龄的一半,他们今年的年龄总和是多少岁?24、四个人年龄之和是岁,最小的一个岁,他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岁,那么这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年龄是多少?25、五位老人的年龄互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比年龄最小的大岁,已知他们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的年龄是多少岁?26、已知祖孙三人,祖父和父亲的年龄差与父亲和孙子的年龄差相同,祖父和孙子年龄之和为岁,明年祖父年龄恰好等于孙子年龄的倍.求祖孙三人各多少岁?27、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岁.”那么,甲、乙现在多少岁?28、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29、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倍,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倍,今年父亲、儿子各多少岁?30、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问:现在父子的年龄各是多少岁?31、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倍,年后父子二人年龄和是岁,父子二人今年分别多少岁?32、现在哥哥的年龄恰好是弟弟年龄的倍.而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倍,则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岁?33、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倍,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倍.问现在父女俩的年龄各是多少岁?34、当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现在的年龄时,哥哥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倍,当弟弟的年龄是哥哥现在的年龄时,他们两人的年龄和是,弟弟现在多少岁?35、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岁.问:哥哥现在多少岁?36、哥哥对弟弟说:“当我在你现在的年龄时,你才岁”.弟弟又对哥哥说:“当我长到你现在的年龄时,你已岁了”,问哥哥和弟弟现在各多少岁?37、甲对乙说:“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一半.”乙对甲说:“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2倍减7.”问:甲、乙二人现在各多少岁?38、1年前父母的年龄和是兄弟二人年龄和的7倍;4年后,父母的年龄和是兄弟二人年龄和的4倍。
年龄问题练习题小学

年龄问题练习题小学一、题干:某班共有A和B两位同学,A比B大8岁,他们两人的年龄之和是36岁,请问A和B的年龄分别是多少?解题思路:设A的年龄为x岁,则B的年龄为(x-8)岁。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可得出方程:x + (x-8) = 36。
解方程可得A的年龄x=22岁,B的年龄(x-8)=22-8=14岁。
二、题干:班级里有15名学生,其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5,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解题思路:设男生人数为x,则女生人数为2x。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可得出方程:x + 2x = 15*3/5。
解方程可得男生人数x=9,女生人数2x=18。
三、题干:甲、乙两人的年龄之和是45岁,乙、丙两人的年龄之和是50岁,甲和丙两人的年龄之和是65岁,请问甲、乙、丙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解题思路:设甲的年龄为x岁,乙的年龄为y岁,丙的年龄为z岁。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可得出以下三个方程:1. x + y = 452. y + z = 503. x + z = 65解方程组可得甲的年龄x=25岁,乙的年龄y=20岁,丙的年龄z=40岁。
四、题干:有一家人共有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已知母亲的年龄是父亲的2/3,大孩子的年龄是小孩子的5倍,且小孩子的年龄是2岁,请问父亲、母亲和大孩子的年龄各是多少?解题思路:设父亲的年龄为x岁,母亲的年龄为2x/3岁,大孩子的年龄为5*2=10岁。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可得出方程:x + 2x/3 + 10 = x + 2x + 2 = 2。
解方程可得父亲的年龄x=18岁,母亲的年龄2x/3=12岁,大孩子的年龄10岁。
五、题干:班级里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解题思路:设男生人数为2x,女生人数为3x。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可得方程:2x + 3x = 30。
解方程可得男生人数2x=12,女生人数3x=18。
以上是一些关于年龄问题的小学练习题,通过运用代数方程的求解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1. 简述题小明今年5岁,他的妹妹小红比他小3岁。
请问小红今年几岁?解答:小明今年5岁,小红比他小3岁,所以小红今年2岁。
2. 计算题小明今年9岁,他的妹妹比他小2岁,他的哥哥比他大4岁。
请问他的妹妹和哥哥分别几岁?解答:小明的妹妹比他小2岁,所以她今年7岁。
小明的哥哥比他大4岁,所以他今年13岁。
3. 推理题小明今年的年龄是小红去年的年龄的两倍,小红明年的年龄是小明去年的年龄的三倍。
请问今年小明和小红分别几岁?解答:设小明今年的年龄为x岁,小红去年的年龄为y岁。
根据题目可得:x = 2(y-1) 和 y+1 = 3(x-1)。
将第一个等式变形得:x = 2y - 2,代入第二个等式,得 y + 1 = 3(2y - 2 - 1)。
化简得 y + 1 = 6y - 15,整理得 5y = 16,解得y ≈ 3.2。
由此可推知小明今年的年龄为2(3.2) ≈ 6.4 岁,小红今年的年龄为3.2 岁。
4. 综合题有三个小朋友,小明、小红和小华。
他们的年龄满足以下条件:小红比小明大3岁,小华比小红小2岁,小明和小华的年龄相差5岁。
请问他们分别几岁?解答:设小明的年龄为x岁。
根据题目可得:小红的年龄为 x + 3 岁,小华的年龄为 x - 5 岁。
又已知小华比小红小2岁,所以 x - 5 = x + 3 - 2,化简得 x = 5。
因此,小明今年的年龄为 5 岁,小红为 8 岁,小华为 0 岁(小华刚刚出生)。
5. 应用题小明和小红一起去参加一个数学培训班,他们都是小学生。
已知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2岁,小明上数学培训班已经2年了,他现在12岁。
请问小红现在几岁?解答:由题可知,小明现在12岁,所以小明2年前是10岁,即小明参加培训班时年龄为10岁。
而小明参加培训班时比小红大2岁,所以小红参加培训班时年龄为8岁。
因此,小红现在的年龄为 8 + 2 = 10岁。
总结:小学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试题:年龄问题小学数学试题:关于年龄问题【含义】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几倍?明年呢?解35÷5=7(倍)(35+1)÷(5+1)=6(倍)答: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7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6倍。
例2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解(1)母亲比女儿的年龄大多少岁?37-7=30(岁)(2)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0÷(4-1)-7=3(年)列成综合算式(37-7)÷(4-1)-7=3(年)答: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3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解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3年前增加(3×2)岁,今年二人的年龄和为49+3×2=55(岁)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4+1)倍,因此,今年儿子年龄为55÷(4+1)=11(岁)今年父亲年龄为11×4=44(岁)答:今年父亲年龄是44岁,儿子年龄是11岁。
例4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4岁”。
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1岁”。
求甲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解这里涉及到三个年份: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
列表分析: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甲□岁△岁61岁乙4岁□岁△岁表中两个“□”表示同一个数,两个“△”表示同一个数。
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总相等:□-4=△-□=61-△,也就是4,□,△,61成等差数列,所以,61应该比4大3个年龄差,因此二人年龄差为(61-4)÷3=19(岁)甲今年的岁数为△=61-19=42(岁)乙今年的岁数为□=42-19=23(岁)答:甲今年的岁数是42岁,乙今年的岁数是23岁。
小学数学试题编制“四策略”一、关注情感,命题要体现人文关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编制试题时要突出人文关怀。
1.改变大标题的表述形式如将填空题改成“请到数学乐园来”“请你打开知识宝库”“欢迎走进知识门”“相信你能行”“智慧屋”等;将判断题改成“数学门诊部”“数学小门诊”“谁对谁错你来辨”“小医生你给我来诊断,我的说法对吗?”等;将选择题改成“猜猜看”“慧眼识宝”“看你能不能找到我”“我好为难呀,你能帮我选择吗?”等;将计算题改成“我是小神算”“看你算得准不准”等;将文字题改成“请你仔细读,秘密就在里面”“咬文嚼字,请你认真读认真做”等;将应用题改成“生活积累”“生活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实践馆”等。
这样的标题表述形式有利于增加考试的趣味性。
2.插入卡通人物,图文并茂这样的试卷,能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使考试变成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使学生感到考试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激发起答题的热情和勇气。
同时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现考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二、联系生活,命题要贴近学生实际数学考试的命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命题要联系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如以下诸题:(1)小明要把书包挂在墙上,用()毫米的钉子最合适。
①15②13③40(2)伊拉克现有人口22400000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领土面积是441839平方千米,大约是()万平方千米。
(3)学校教工餐厅黄师傅购进大米560千克,面粉210千克,请你根据当日价格帮黄师傅开一张发票。
(提供发票表格)(4)学校抗“甲流”消毒药水是用25%的过氧乙酸和水按1:200的比例配制而成,现要配制1005千克这种消毒液,需这种25%的过氧乙酸()千克。
(5)五年级(1)班45名学生到动物园参观。
门口的价格牌上写着“每人5元,50张以上为团体票,团体票八折优惠”。
这个班怎样买票比较省钱?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生活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
要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折扣”“开发票”等渗透了商品经济知识,“伊拉克”“甲流”等则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教师要通过强化学科综合方法与途径,密切知识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领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追求简约,命题要重在考查能力1.注重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开启思维空间判断和推理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如题目:请你当小法官判断“7500÷800=75÷8=9……3”是否正确。
这道题看似简单却需要运用下述几个方面的知识才能作出判断:(1)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2)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的除法法则。
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在它们的末尾划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时要添上与被除数划去的同样多的0。
2.注重算理、算法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培养开放意识在计算方面,新大纲淡化了计算法则的教学要求,但强调了“理解”和“运用”。
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尝试多种解法,不要被一种固定的模式所束缚,不要把精力放在套用某些固定的题型和单一的解题模式上面。
命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口算能力和简算能力,考查对算理的理解、对算法的掌握和应用,切忌出现复杂的运算和繁琐的数目。
如题目:计算3×0.4÷0.4×3,下面哪种方法是错误的:(1)3×0.4÷0.4×3=3×(0.4÷0.4)×3(2)3×0.4÷0.4×3=(3×0.4)÷(0.4×3)(3)3×0.4÷0.4×3=0.4÷0.4×3×3(4)3×0.4÷0.4×3=3×××3这道题用了三种不同的正确算法,每一种都显示了思维的过程。
第二种做法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
选择这道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思维定式跳出框框,不拘泥于原题的客观顺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四、体现差异,命题要促使学生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试题编制要突出开放性,让全体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解题。
如题目:从、、7.5、22、1、3这六个数中任选四个组成比例,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这道题的条件、答案都较开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灵活选择和组合的思维空间。
又如题目:根据算式350÷(40+30)编一道应用题。
这道题目不难,可编的应用题很多,学生完全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编出不同类型的应用题。
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在编制数学试题时要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内在价值与魅力,体验到数学活动中探索的乐趣;要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和创造,生动、活泼、个性化地发展。
这是我们改革数学命题的努力方向。
小学数学试题设计“四注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人们对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已有了新的认识,但在目前,用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还是一种主要的方法。
而如何设计试题,使之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作用,除了根据课改教材进行精心设计考试的知识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联系生活,要注意真实性在数学教学中,命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但命题时联系生活,更要注意尊重生活的真实性,反之会给学生不应有的误导。
例如,某《分数混合运算》的单元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六(1)班有学生100名,根据下列的条件分别列出算式,求六(2)班有多少名学生?①六(1)班学生是六(2)班学生数的,列式。
②六(2)班学生是六(1)班学生的,列式。
③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多,列式。
④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少,列式。
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本意是以班级学生人数为载体,通过题组对比方式考查学生对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的情况。
这道试题,从纯知识的角度出发,属于基本知识,估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掌握。
但是这样的试题显然是命题者为了追求数字计算方便,而违背现实生活事实而编造出来的。
首先,试题设置的条件“六(1)班有学生100名”就不符合教育部门关于“原则上,普通中学每班学生44~50人,城市小学40~45人,农村小学酌减……遏制部分中小学班额数过大的势头”的规定。
其次,列出算式后计算出的答案分别是:①400名;②25名;③80名;④133名。
稍有一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同一所学校内,同一年级班级人数也就相差3、5个,不可能相差300个,也更不可能出现学生数133.33这样的小数。
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就在于命题者在命题时没有注意生活的客观事实,只是一味从知识点的角度考虑,使命题中的生活情境失去了真实性。
新课改倡导数学联系生活,但绝不是联系那种严重脱离现实的生活。
如果将这道题这样改,既能达到考查知识点的目的,又不会使现实生活失真:六(1)班有学生45名,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列出算式,求六(2)班有多少名学生?①六(1)班学生是六(2)班学生的,列式。
②六(2)班学生是六(1)班的,列式。
③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多,列式。
④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数少,列式。
2.创设情境,要注意情境素材的选择新课程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同样如果在试题中融入学生喜爱的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情中解答试题,也能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命题者在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素材的选择,可选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如家乡的美丽景物、特产以及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或者家庭生活的场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