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训练题1答案解析(机测部分100题)

合集下载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下列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拉伸实验?A. 钢材B. 塑料C. 木材D. 玻璃答案:A2. 以下哪种实验方法可以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A. 拉伸实验B. 压缩实验C. 扭转实验D. all of the above(以上都对)答案:D3.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A. 环境温度B. 试样尺寸B. 试样形状C. 试样材料答案:C4. 以下哪个实验可以用来测量材料的泊松比?A. 拉伸实验B. 压缩实验C. 扭转实验D. 弯曲实验答案:A5.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实验误差分析?A. 实验数据波动较大B.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C. 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D. 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40分)6. 在拉伸实验中,试样断口附近的应力称为______。

答案:断口应力7. 材料的弹性模量E与泊松比μ之间的关系为:E =____________。

答案:2(1 + μ)8. 在扭转实验中,扭转角φ与扭矩T和长度l的关系为:φ = ____________。

答案:Tl/GI_p9.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以下哪个参数表示材料的强度?__________。

答案: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10. 在弯曲实验中,中性轴是指______。

答案:弯曲轴线三、判断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实验数据波动较大,说明实验结果可信度较低。

(对/错)答案:错12. 在拉伸实验中,试样断口形状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对/错)答案:对13. 在扭转实验中,扭矩与扭转角成正比。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4. 请简述拉伸实验的步骤。

答案:(1)准备试样:根据实验要求,选用适当尺寸和形状的试样;(2)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在拉伸实验机上;(3)加载:按照预定的加载速率对试样进行拉伸;(4)记录数据: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变形和载荷;(5)卸载:卸载后,观察试样的断口形状和位置;(6)分析数据:计算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

材料力学试题和答案解析7套

材料力学试题和答案解析7套

材料⼒学试题和答案解析7套材料⼒学试卷1⼀、绘制该梁的剪⼒、弯矩图。

(15分)⼆、梁的受⼒如图,截⾯为T 字型,材料的许⽤拉应⼒[σ+]=40MPa ,许⽤压应⼒[σ-]=100MPa 。

试按正应⼒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20分)m8m 2m2M三、求图⽰单元体的主应⼒及其⽅位,画出主单元体和应⼒圆。

(15分)四、图⽰偏⼼受压柱,已知截⾯为矩形,荷载的作⽤位置在A 点,试计算截⾯上的最⼤压应⼒并标出其在截⾯上的位置,画出截⾯核⼼的形状。

(15分) 30170302002m3m1m30五、结构⽤低碳钢A 3制成,A 端固定,B 、C 为球型铰⽀,求:允许荷载[P]。

已知:E=205GPa ,σs =275MPa ,σcr=338-1.12λ,,λp =90,λs =50,强度安全系数n=2,稳定安全系数n st =3,AB 梁为N 016⼯字钢,I z =1130cm 4,W z =141cm 3,BC 杆为圆形截⾯,直径d=60mm 。

(20分)六、结构如图所⽰。

已知各杆的EI 相同,不考虑剪⼒和轴⼒的影响,试求:D 截⾯的线位移和⾓位移。

(15分)材料⼒学2⼀、回答下列各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1、已知低碳钢拉伸试件,标距mm l 1000=,直径mm d 10=,拉断后标距的长度变为mm l 1251=,断⼝处的直径为mm d 0.61=,试计算其延伸率和断⾯收缩率。

2、试画出图⽰截⾯弯曲中⼼的位置。

aa3、梁弯曲剪应⼒的计算公式zzQS =τ,若要计算图⽰矩形截⾯A 点的剪应⼒,试计算z S 。

4、试定性画出图⽰截⾯截⾯核⼼的形状(不⽤计算)。

4/h矩形圆形矩形截⾯中间挖掉圆形圆形截⾯中间挖掉正⽅形⼆、绘制该梁的剪⼒、弯矩图。

(15分)三、图⽰⽊梁的右端由钢拉杆⽀承。

已知梁的横截⾯为边长等于0.20m 的正⽅形,q=4OKN/m,弹性模量E 1=10GPa ;钢拉杆的横截⾯⾯积A 2=250mm 2,弹性模量E 2=210GPa 。

《材料力学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力学实验中,下列哪项不是材料力学的基本性质?A. 强度B. 塑性C. 硬度D. 热导率答案:D2. 在拉伸实验中,下列哪个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A. 试样尺寸B. 试样形状C. 拉伸速度D. 环境温度答案:C3. 下列哪个实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屈服强度?A. 拉伸实验B. 压缩实验C. 弯曲实验D. 扭转实验答案:A4. 下列哪个实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A. 拉伸实验B. 压缩实验C. 弯曲实验D. 扭转实验答案:A5. 在压缩实验中,下列哪个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A. 试样尺寸B. 试样形状C. 压缩速度D. 环境温度答案:C6. 下列哪个实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抗剪强度?A. 拉伸实验B. 压缩实验C. 弯曲实验D. 扭转实验7. 在扭转实验中,下列哪个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A. 试样尺寸B. 试样形状C. 扭转速度D. 环境温度答案:C8. 下列哪个实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泊松比?A. 拉伸实验B. 压缩实验C. 弯曲实验D. 扭转实验答案:A9.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表示材料的韧性?A. 强度B. 塑性C. 硬度D. 韧性10. 下列哪个实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疲劳极限?A. 拉伸实验B. 压缩实验C. 弯曲实验D. 疲劳实验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拉伸实验中,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称为______。

答案:最大载荷12. 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作用时,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

答案:外力13.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在______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的物理量。

答案:弹性14. 在压缩实验中,试样受到的压力与______之比称为抗压强度。

答案:试样截面积15. 在扭转实验中,单位长度上的扭矩与______之比称为扭转应力。

答案:试样截面积16. 材料的泊松比是描述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______与______之间关系的物理量。

材料力学实验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思考题 材料的力学性能1.金属机械性能主要指金属材料的 屈服极限 、强度极限 、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

其中屈服极限 与强度极限 主要反映材料的强度,延伸率 与断面收缩率 反映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2.在拉伸和压缩实验中,测量试样的直径时要求在一个截面上交叉90度测取两次是为了消除试样的 椭圆度误差 。

而在三个截面平均直径中取其最小值的意义是求得试样的最小横截面积。

3、低碳钢拉伸时有明显的“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线性阶段 、 屈服阶段 、 硬化阶段 、 颈缩阶段 。

4、 工程上通常把伸长率大于 5% 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5、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通常用名义屈服应力来定义,也就是产生0.2%塑性应变的应力。

6、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为 屈服极限 ,铸铁的极限应力为 强度极限 。

7、在拉伸实验中引起低碳钢屈服的主要原因是 切应力 。

而引起铸铁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拉应力 ,这说明低碳钢的 抗拉 能力大于 抗剪 。

而铸铁 抗剪 能力大于 抗拉 能力。

8、对于铸铁试样,拉伸破坏发生在横截面上,是由拉应力造成的。

压缩破坏发生在斜截面上,是由切应力造成的。

扭转破坏发生在45度螺旋面上,是由最大拉应力造成的。

9、低碳钢试样和铸铁试样的扭转破坏断口形貌有很大的差别。

低碳钢试样的断面与横截面重合,断面是最大切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齐平,可知为剪切破坏;铸铁试样的断面是与试样的轴线成o45的螺旋面,断面是最大拉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粗糙,因而是最大拉应力造成的拉伸断裂破坏。

10、 图示为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则:弹性模量最大的材料是(A );强度最高的材料是(A );塑性性能最好的材料是(C )。

11、低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若加载至C 点,然后卸载,则应力回到零值的路径是沿(C ) A :曲线cbao;B :曲线cbf(bf ∥oa);C :曲线ce(ce ∥oa);D :曲线cd(cd ∥o σ);12、铸铁圆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图示的破坏形式,其破坏前的受力状态如图( D )。

材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应力的分类?A. 正应力B. 剪应力C. 拉应力D. 扭应力答案:C2.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A. 弹性B. 塑性C. 韧性D. 硬度答案:D3. 在拉伸试验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应变的比值B. 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C. 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应力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D4. 根据胡克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B. 弹性模量是比例极限C.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D. 应变是单位长度的变形量答案:B5.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材料的失效形式?A. 屈服B. 断裂C. 疲劳D. 腐蚀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材料在受到拉伸力作用时,其内部产生的应力称为________。

答案:正应力2. 材料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其内部产生的应力称为________。

答案:剪应力3. 材料力学中,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材料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________。

答案:弹性4. 材料力学中,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材料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________。

答案:塑性5. 材料力学中,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材料部分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________。

答案:韧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材料力学中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答案:材料力学中,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可以通过胡克定律来描述,即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系数即为弹性模量。

2. 描述材料力学中材料的屈服现象。

答案:材料力学中,屈服现象指的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的临界点,此时材料的应力不再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加。

3. 解释材料力学中的疲劳破坏。

答案:材料力学中的疲劳破坏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即使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静态强度极限,也会在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发生破坏的现象。

材料力学的1(的答案解析)

材料力学的1(的答案解析)

材料力学的1(的答案解析)材料力学请在以下五组题目中任选一组作答,满分100 分。

第一组: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 100 分)1.梁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材料的a。

若截面为圆柱形,试设计此圆截面直径。

q 10kN / m4m2.求图示单元体的:(1)图示斜截面上的应力;(2)主方向和主应力,画出主单元体;(3)主切应力作用平面的位置及该平面上的正应力,并画出该单元体。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y100MPa60MPa 50MPaO3050MPaxn100 MPa60MPa解:(1)、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MPa MPao 64.5 , 34.9530 30(2)、主方向及主应力:最大主应力在第一象限中,对应的角度为0 070 .67 ,则主应力为: 1 121.0( MPa ), 3 71 .0 MPa(3)、主切应力作用面的法线方向:/ 0 /1 25.67 ,115.672/ /主切应力为: 1 96.04MPa2/ /此两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1 25.0( MPa ),主单元体如图3-2 所示。

2y121.0MPa 10 70.67x 0O19.3371.0MPa 3图3-1***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3.MPa20.MPa71.1MPa25.67O25.0MPa25.0MPa96.4MPa图3-23.图中所示传动轴的转速n=400rpm,主动轮 2 输入功率P2=60kW,从动轮 1,3,4 和5 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18kW,P3=12kW,P4=22kW,P5=8kW。

试绘制该轴的扭矩图。

4.用积分法求图所示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并求最大挠度和转角。

各梁。

(完整版)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

(完整版)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

练习1 绪论及基本概念1-1 是非题(1)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

( 是 )(2)可变形固体的变形必须满足几何相容条件,即变形后的固体既不可以引起“空隙”,也不产生“挤入”现象。

(是 )(3)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包括构件尺寸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

( 是 ) (4)应力是内力分布集度。

(是 )(5)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构件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问题。

(是 ) (6)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非 ) (7)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变形。

(F )(8)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

(是)(9)根据连续性假设,杆件截面上的内力是连续分布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必定是一个力。

(非) (10)因为构件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的平衡时,应按变形后的尺寸进行计算。

(非 )1-2 填空题(1)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质对材料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 各向同性假设 。

(2)工程中的 强度 ,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3)保证构件正常或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 强度 , 刚度 ,和 稳定性 三个方面。

(4)图示构件中,杆1发生 拉伸 变形,杆2发生 压缩 变形, 杆3发生 弯曲 变形。

(5)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物质,这样的假设称为 连续性假设 。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就可以用坐标的 连续 函数来表示。

(6)图示结构中,杆1发生 弯曲 变形,构件2发生 剪切 变形,杆件3发生 弯曲与轴向压缩组合。

变形。

(7)解除外力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 弹性变形 ,不能消失而残余的的那部分变形称为 塑性变形 。

(8)根据 小变形 条件,可以认为构件的变形远 小于 其原始尺寸。

1-3 选择题(1)材料力学中对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等问题可用连续函数来描述;通过试件所测得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可用于构件内部的任何部位。

材料力学性能习题及解答库

材料力学性能习题及解答库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1、弹性比功:又称为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2、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金属的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先加载致少量塑变,卸载,然后在再次加载时,出现σe升高或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脆性和韧性:塑性是指材料在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7、解理台阶:高度不同的相互平行的解理平面之间出现的台阶叫解理台阶;8、河流花样:当一些小的台阶汇聚为在的台阶时,其表现为河流状花样。

9、解理面: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晶体学平面破裂,这些平面称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一定是脆断,且较为严重,为最低级。

穿晶断裂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能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指金属材料的脆性和韧性是金属材料在不同条件下表现的力学行为或力学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样的转化称为韧脆转变。

二、说明下列力学指标的意义1、E(G):E(G)分别为拉伸杨氏模量和切变模量,统称为弹性模量,表示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2、σr、σ0.2、σs: σr :表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σ0.2:表示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2%时的应力。

σs:表征材料的屈服点。

3、σb:韧性金属试样在拉断过程中最大试验力所对应的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4、n:应变硬化指数,它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表征金属材料应变硬化行为的性能指标。

5、δ、δgt、ψ:δ是断后伸长率,它表征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 对于铸铁试样,拉伸破坏发生在 横截 面上,是由 最大拉 应力造成的。

压缩破坏发生在 约 50-55 度斜截 面上,是由 最大切 应力造成的。

扭转破坏发生在 45 度螺旋 面上,是由 最大拉应力造成的。

2. 下屈服点 s sl 是屈服阶段中,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 最小应力。

3. 灰口铸铁在拉伸时,从很低的应力开始就不是直线,且没有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 变形阶段,因此,在工程计算中,通常取总应变为 0.1 % 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割线斜率来确定其弹性模量,称为割线弹性模量。

4. 在对试样施加轴向拉力,使之达到强化阶段,然后卸载至零,再加载时,试样在线弹性 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将增大。

这一现象称为材料的 冷作硬化 。

5. 在长期高温条件下,受恒定载荷作用时材料发生 蠕变 和松驰 现象。

6. 低碳钢抗拉能力 大于抗剪能力。

7. 铸铁钢抗拉能力 小于 _抗剪能力。

8. 铸铁压缩受 最大切 应力破坏。

9. 压缩实验时,试件两端面涂油的目的是有摩擦 。

10. 颈缩阶段中应力应变曲线下降的原因11.已知某低碳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 s ,单向受拉, 在力 F作用下, 横截面上的轴向线应变为1 ,正应力为 ,且 s ;当拉力 F 卸去后,横截面上轴向线应变为 2。

问此低碳钢的弹性模量 E 是多少? ( )1212. 在材料的拉伸试验中,对于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的材料,以 产生 0.2%塑性变形时对应的应力 作为屈服极限。

13. 试列举出三种应力或应变测试方法: 机测法、电测法、光测法 。

14. 塑性材料试样拉伸时,颈缩处断口呈 环状,首先 中间 部分 拉断 破坏,然后 四周 部分剪切 破坏。

减少摩擦 ;低碳钢压缩后成鼓形的原因 : 两端面此应力为名义应力,真实应力是增加的 。

度最好的是杆 1 ,强度最好的是杆 2 。

18.通常对标准差进行点估计的方法有 高斯法 和贝塞尔法等 。

19.在拉伸和压缩实验中,测量试样的直径时要求在一个截面上交叉消除试样的( 椭圆化)。

而在三个截面平均直径中取其最小值的意义是( 正应力最大点为 危险点 )。

20.在拉伸实验中引起低碳钢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 最大切应力引起塑性屈服 )而引起铸铁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最大拉应力引起脆性断裂 ),这说明低碳钢的 ( 抗拉)能力大于 (抗剪 能 力 )。

而铸铁( 抗剪 )能力大于( 抗拉能力 )。

21.低碳钢拉伸破坏具有明显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弹性阶段 )、 ( 屈服 阶段 )、( 强化阶段 )和( 颈缩阶段 )阶段。

在( 屈服阶段 )阶段中,一般规定波动15. 等直杆受轴向拉伸,2材料为低碳钢,弹性模量E =200GPa ,杆的横截面面积为 A =5cm ,长 l =1m 。

加拉力 F =150kN 后,测得 l = 4mm ,则卸载后杆的残余应变为0.0025 。

16. 如图所示为低碳钢的σ - ε曲线。

与 a 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 ,与屈服阶段 17. 三根不同材料的拉伸试件,所得的σε曲线如图所示,则塑性最好的是杆3 ,刚90 度测取两次是为了b 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除第一个外的应力最小)值为屈服极限。

2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低碳钢受拉破坏时有屈服阶段,中碳钢和合金钢都没有屈服阶段。

错2.铸铁扭转破坏沿45 度螺旋面断裂是因剪应力先达到极限所致。

错3.低碳钢扭转破坏沿轴横截面断裂是因剪应力先达到极限所致。

对4.铸铁压缩实验时,试样表面与试验机之间的的摩擦力与试样受力方向成90 度所以对测试结果无有影响。

错5.低碳钢压缩实验曲线一直是上扬的,因此极限强度为无穷。

错6.弹性极限是材料保持弹性的最大极限值,可以不保持线性。

错7.比例极限是材料能保持线性的最大值,必在材料的弹性范围内。

错23.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__C___点的纵坐标为材料的条件屈服应力σ0.2;试样在 e 点拉断,横坐标上的线段___Of_ ___代表材料延伸率。

23. 一圆杆在轴向拉伸变形过程中,纵向伸长、横向收缩,但其体积不变。

这种现象说明泊松比为0.5 。

24. 对低碳钢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其弹性模量E=200GPa,屈放极限σs=240MPa;当试件检截面上的应力σ=300MPa时,测得轴向线应变ε=3.5 ×10-3,随即卸载至σ=0。

此时,试件的轴向塑性应变(即残余应变)为0.0002 。

25.右图为低碳钢拉伸时的σ—ε 曲线。

斜直线OA∥CD,试样的标距为100mm,在 F 点被拉断,请用写出材料的比例极限200 MPa ;屈服极限235 MPa;强度极限480 MPa 。

4 80 34 0当应力为380 MPa 时,材料的弹性应变为0.0003 ,塑性应变为0.002 。

材料的延伸率为P =200, s 235, b 480 , e 0.0003 ,0.001 0.0044 P 0.002 27% )26.低碳钢试件在拉伸和压缩时,在屈服阶段以前,两曲线基本重合。

因此拉伸和压缩时的极限基本相同;线性阶段时,拉伸、压缩直线斜率近似相等,故其弹性模量也相同。

27.铸铁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中,力学性能是能力最强、能力居中、能力最差。

抗压,抗剪,抗拉)29.材料性能试验时的温度一般在室温( 10-35 。

C )范围内进行。

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 18-28 。

C )。

30. 当试验数据≤ 200MPa 时修约间隔为( 1MPa ),当试验数据> 1000 MPa 时修约间隔 为( 10MPa )。

二、 选择题28.对某金属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时,测得其弹性模量 E 200 GPa, 若超过屈服极限后继续加载,当试件横截面上应力 200 GPa 时, 测得其轴向线应变 3.5 10 3,然后立即卸载至 0 。

问该试件的轴向塑性线应变是 0.0025 10 3)l1 - l1. 伸长率公式d= 1 ? 100% 中的l 1 是:l(A) 断裂时试件的长度;(B) 断裂后试件的长度;(C) 断裂时试验段(标距)的长度;(D) 断裂后试验段(标距)的长度。

正确答案是___D___。

2. 拉伸试件进入屈服阶段后,表面会沿一特定面出现滑移线。

关于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横截面;(B) 纵截面;(C) t max 所在面;(D) s max 所在面。

正确答案是___C___。

3.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s0.2 表示屈服极限。

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A) 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B) 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C) 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D) 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正确答案是__C 。

4. 与常温相比,在低温环境下,碳钢的性能有所变化。

关于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A) 强度提高、塑性降低;(B) 降低、塑性提高;(C) 强度、塑性都提高;(D) 强度、塑性都降低。

正确答案是___A___。

5. 关于测定材料性能指标时,应采用标距范围内的最小横截面尺寸。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E, ;(B) s, b ;(C) E,s ;(D) E, , s 。

正确答案是___B___。

6.一般指针仪表的分辨率规定为( C ) 。

A、指示度盘上的最小刻度B、指示度盘上指针所指示值的1%C、指示度盘上的最小刻度的一半 D 、视不同情况而定7.试件材料相同,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测得的断后伸长率8. 抗拉强度 b 是指试样在拉伸破坏试验过程中( B )所对应的应力。

A 、屈服时拉力B 、最大拉力C 、进入塑性时的拉力9.在图上画出低碳钢和铸铁扭转破坏时断口的形状。

低碳钢是由( 铁是由( C )破坏的。

A 、剪应力B 、压应力C 、拉应力D 、弯曲应力10、三根圆棒试样, 其面积和长度均相同, 进行拉伸试验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强度最高、刚度最大、塑性最好的试样分别是 ( C )。

A 、 a , b , cB 、 b , c , aC 、 c , b , aD、 c , a , b11. 据图 1所示三种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得出如下结论,(A )强度极限 b (1) =b(2)b(3) ,弹性模量 E(1)E(2) E(3) ,延伸率(1)(2) (3)B ) 强度极限b(2)b(1)b(3) ,弹性模量 E(2)E(1) E(3) ,延伸率(1) (2) (3)C ) 强度极限b(2)b(1)b(3) ,弹性模量 E(3)E(1) E(2) ,延伸率(3) (2) (1)δ、截面收缩率 ψ是( C )。

A .不同的 B.相同的C.δ不同, ψ相同 Dδ相同, ψ不同请判断哪种是正确的: ( B)A )破坏的,铸D) 强度极限 b (1) b(2)b(3) ,弹性模量E(2)E(1)E(3) ,延伸率(2) (1) (3)12. 低碳钢拉伸试件断口不在标距长度1/3 的中间区段内时,如果不采用断口移中办法,测得的延伸率较实际值( B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13. 在线弹性范围内,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 。

(A)E 相同,不同(B)E 不同,相同(C)E 相同,相同(D)E 不同,不同。

14. 电测E 和的实验,测得1 120 ,240,则该试件泊松比为C(A) 3(B) 3 (C) 1 3 (D)1315. 低碳钢试棒破坏的两种断口a、b 如图所示,它们____A______(a) (b)(A) a 为拉伸破坏, b 为扭转破坏。

(B) a 为扭转破坏, b 为拉伸破坏。

(C)a 、b 均为拉伸破坏(D)a 、b均为扭转破坏16. 低碳钢试棒扭转破坏是____ B ______ (A) 沿横截拉断(B) 沿横截剪断(C) 沿45 度螺旋面拉断(D) 沿45 度螺旋面剪断17. 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是___C___ (A) 沿横截拉断(B) 沿横截剪断(C) 沿45 度螺旋面拉断(D) 沿45 度螺旋面剪断18. 用同样材料直径同为 10mm ,标距分别为 50mm 和 100mm 的两种低碳钢试样进行拉伸试验,以下结论:( C )长率分别为 5 和 10 。

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20. 铸铁圆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图示的破坏形式,其破坏前的受力状态如图(21. 有材料拉伸实验中下列说明不正确的是( A B ) A .没有屈服阶段的材料不属于塑性材料。

B .只有弹性阶段和强化阶段,没有屈服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的材料不属于塑性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