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实验(五):熟悉IP协议实验说明:6个人一组参考内容: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实验三网际协议IP实验报告:给出拓扑图(表明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给出各个练习网卡捕获的数据(需要说明是哪一个练习)练习一: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MAC层: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只包括IP报文中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3. 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 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报文数据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的字段有:“生存时间”和“首部校验和”。
其截图如下:主机B的截图中,本机连接2对应的是路由,其IP地址为172.16.0.1,“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为128,“首部校验和”字段的值为0D78,而主机E中,“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为127,“首部校验和”字段的值为0E78。
B12041428曹原计算机网络实验五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子网和路由器配置拓扑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曹原班级学号B12041428教师江中略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日期2014 12.23一、实验目的1.根据要求划分子网的地址空间2.分配适当的地址给接口并进行记录3.配置并激活Serial 和FastEthernet 接口4.测试和验证配置5.思考网络实施并整理成文档二、实验指导在本PT 练习中,需要为拓扑图中显示的拓扑设计并应用IP 编址方案。
将会为您分配一个地址块,您必须划分子网,为网络提供逻辑编址方案。
然后就可以根据IP 编址方案配置路由器接口地址。
当配置完成时,请验证网络可以正常运作。
任务1:划分子网的地址空间。
步骤 1. 检查网络要求。
已经有192.168.1.0/24 地址块供您用于网络设计。
网络包含以下网段:连接到路由器R1 的LAN 要求具有能够支持15 台主机的IP 地址。
连接到路由器R2 的LAN 要求具有能够支持30 台主机的IP 地址。
路由器R1 与路由器R2 之间的链路要求链路的每一端都有IP 地址。
不要在本练习中使用可变长子网划分。
步骤 2. 在设计网络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在笔记本或单独的纸张中回答以下问题。
此网络需要多少个子网?此网络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此网络以斜杠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每个子网有多少台可用的主机?步骤 3. 分配子网地址给拓扑图。
分配第二个子网给连接到R1 的网络。
分配第三个子网给R1 与R2 之间的链路。
分配第四个子网给连接到R2 的网络。
在此任务结束时,完成率应为0%。
任务2:确定接口地址。
步骤1:分配适当的地址给设备接口。
分配第二个子网中第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R1 的LAN 接口。
分配第二个子网中最后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PC1。
分配第三个子网中第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R1 的WAN 接口。
分配第三个子网中最后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R2 的WAN 接口。
分配第四个子网中第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R2 的LAN 接口。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一网线制作 (4)1.实验目的 (4)2.实验任务 (4)3.实验设备 (4)4.实验方法 (4)5.实验预习要求 (5)6.实验报告内容 (5)7.摸索题 (6)实验二网络常用命令 (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7)二、实验环境 (7)三、预备知识 (7)四、实验步骤 (7)五、实验报告内容 (11)实验三DNS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12)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2)二、实验环境 (12)三、预备知识 (12)四、实验步骤 (12)五、实验报告内容 (18)实验四W EB服务器配置与治理 (1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9)二、实验环境 (19)三、预备知识 (19)四、实验步骤 (20)五、实验报告内容 (30)实验五FTP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3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1)二、实验环境 (31)三、预备知识 (31)四、实验步骤 (32)五、实验报告内容 (36)实验DHCP服务器配置与治理(选做) (3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7)二、实验环境 (37)三、预备知识 (37)四、实验步骤 (37)五、实验报告内容 (42)实验六熟悉网络互连设备及其差不多配置 (43)一、实验目的 (43)二、实验环境 (43)三、实验步骤 (43)四、实验报告内容 (46)实验一网线制作1.实验目的(1)认识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认识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了解其差不多功能。
(3)学会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4)学会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装、接线等差不多使用方法。
2.实验任务(1)熟悉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网线。
(3)完成网卡的硬件安装。
(4)熟悉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接口及接线和使用方法,弄清各指示灯的含义。
3.实验设备●5类双绞线、RJ-45头、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剪刀等●细缆、BNC接头、T型接头、端接器。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原创)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0.网线1.1 传输介质屏蔽双绞线使用了线缆的绞合方式,并结合了屏蔽技术和消除技术,每对线缆都被包围在金属薄片中。
4对线缆由全金属薄片所包围着。
(它通常为150欧姆的线缆)屏蔽双绞线减少了起源于线缆内部的电噪声(串扰)和外部的电噪声(电磁干扰以及无线电频率干扰)。
屏蔽双绞线对所有类型的外界干扰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阻止,但在安装费用和难度方面它比非屏蔽双绞线要更昂贵和更困难。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在许多类型的网络中使用的4对线介质。
绝缘材料覆盖了在非屏蔽双绞线中的8根独立的铜线。
此外,每对铜线是彼此绞合在一起的。
这种类型的电缆完全依赖于由双绞线对产生的消除效果来限制由电磁干扰和无线电频率干扰而引起的信号退化。
为了进一步减少在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之间的串扰,线对中绞距是不一样的。
与屏蔽双绞线电缆一样,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必须严格遵守关于每英尺电缆允许有多少次的绞合或交织的规定。
通常使用一个RJ连接器来安装非屏蔽双绞线。
网屏式的非屏蔽双绞线( ScTP)是传统的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的混合体,它也被称为箔双绞线(FTP)。
网屏式的非屏蔽双绞线在本质上是包围着金属箔的屏蔽层,或“网屏”中的非屏蔽上绞线(它通常为100欧姆或120欧姆的电缆)。
同轴电缆包括一个空心的外部圆柱铜导体,它包围着一条单根的内部线导体—这两个导体由绝缘层包围着它。
在这种绝缘介质之上,一层编织的铜导线或金属箔充当了电路中两股导线的第二根。
它也可以作为内部导体的一个屏蔽。
这个第二层或屏蔽层有助于减少外部干扰。
电缆护套覆盖着该屏蔽层。
对于局域网,同轴电缆提供了几个好处:首先,在网络节点之间可以比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铺设更长的距离。
中继器在网络中可以再生这些信号,从而它们能够覆盖更广泛的距离。
其次,与光纤相比,同轴电缆较为便宜,而且该技术使用的较为普遍。
同轴电缆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尺寸,因此又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
粗缆过于坚硬,从而不易安装。
河北工业大学U3D实验报告

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实验1-4报告实验一 GUI游戏界面的实现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熟悉及掌握GUI的高级控件,以及用法。
2. 掌握GUI自定义皮肤用法3. 熟悉GUILayout的使用。
4. 熟悉2D贴图的绘制和帧动画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知识点在游戏的整个开发过程中,游戏界面设计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游戏启动后,第一个映入玩家眼帘的就是游戏的UI界面。
UI界面主要包括贴图,按钮和高级控件等。
通常游戏界面的展现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都由自定义图形界面组成。
Unity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图形化界面引擎,它包括常见的游戏窗口、文本框、输入框、拖动条、按钮、贴图框等,无论是做软件还是做游戏,都可以很方便地使用。
另外,Unity提供了界面自定义皮肤的功能。
控件不仅可以使用默认的皮肤,还可以自定义皮肤,自定义皮肤不仅可以美化游戏界面,还可以提升游戏品质。
Unity游戏界面主要由GUI完成。
在本章中,我们将使用JavaScript脚本向读者详细介绍Unity中有关GUI界面的所有高级控件。
1. GUI高级控件系统高级UI控件已经成为游戏开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级界面由系统提供,所以运行效率要远远高于低级界面(高级界面为系统实现,低级界面为自己手动实现)。
拿按钮控件来说吧,不使用系统提供的按钮控件,我们也可以使用低级界面模拟实现按钮的功能。
不过,低级界面实现的“按钮”没有高级界面实现的效率高,但是低级界面制作的“按钮”比较灵活,可以任意修改。
GUI高级控件的种类非常繁多,包括标签、按钮、输入框和拖动条等。
他们可用于任何游戏或软件的界面研发。
GUI高级控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网络游戏中输入账号与密码的提示框,通关游戏后上传游戏积分的按钮,创建角色时输入的角色信息等。
下面将分别向读者介绍GUI高级控件的相关用法。
Label控件使用Label控件(标签控件),可以在游戏界面中以文本的形式展示出一段字符串信息。
计算机网络实验一、二

计算机网络实验班级序号姓名成绩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教学与实验部二○一四年五月实验内容安排与相关说明1.实验内容安排:(1)实验一至二,2学时(2)实验三至五,2学时(3)实验六至八,2学时(4)实验九至式,2学时(5)实验十一,2学时说明:(4)与(5)安排到一起,合计4学时,(4)有课下完成的条件,为综合设计实验留够时间。
2.实验相关说明:(1)课上的理论与具体实验实现有较大不同,实验对同学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要求。
(2)所有的实验都要求课前预习。
(3)预习时需要查阅相关设备文档,并在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中测试实现。
(4)实验课前预习报告老师签字。
(5)一个班的同学需要先前分成六大组,每组选出组长一名。
整个课程实验过程中,分组不再改变。
(6)为了防止设备前人员过多而拥挤。
实验时,同一组的同学分成二小组,由组长协调。
一小组在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上实现并演示实验内容,一小组在实际设备上操作演示。
而后对换。
大家注意协调分工。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1.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网线的种类。
(2)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3)学会使用双绞线测试仪/同轴电缆测的使用方法2.实验原理:网线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从性价比和可维护性出发,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
2.1 双绞网线(1)制作的双绞线用于组建星型局域网。
(2)制作双绞网线使用的是8芯的双绞线,如图1-1所示。
使用的连接头是8根插脚(金属片)的RJ—45水晶头,如图1-2所示。
图1-1:双绞线图1-2:水晶头(3)对于10Base局域网,选用3类非屏蔽双绞线;对于100Base局域网,选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
(4)如果将RJ—45水晶头朝外,有卡榫的一端朝下,带金属片的一端朝上,那么各插脚的编号从左到右依次就是1到8,各插脚的用途见表1-1,其中8根芯线只使用了4根。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单位实习报告

1 实习内容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明显。
目前,全国的中小学也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的相关课程,成为计算机在全国范围推广普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调查了解计算机在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和学校计算机教育情况,我进入到河北省辛集市南庞小学进行参观实习,对该校机房建设情况,计算机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计算机的应用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协助机房管理员和计算机授课老师对机房的计算机进行了日常的维护和修理,随堂旁听计算机课并辅导学生的学习,对小学生在计算机日常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1.1机房配置情况该校计算机课程开设于2003年,学校机房自成立至今已经进行过三次设备更换,目前机房共有35台计算机,由于资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计算机的配置参差不齐,分为三种:第一种,共十五台。
配置的详细信息为:CPU : AMD 速龙II双核215标称频率:2700MHZ前端总线:2000MHZ二级缓存:1MB内存:2GB, DDRIII ,1333Mhz硬盘:320GB,SATA显卡:高性能集成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第二种,共十台。
配置的详细信息为:CPU:AMD Dual Core 180内存:2GB,DDRIII 1333Mhz硬盘:320GB,SATA光驱类型:DVD-ROM显卡:独立,512MB,ATIRadeon HD4350操作系统:windowsVista第三种,共五台,详细配置信息为:CPU : AMD Athlon643800+标称频率:2000MHZ前端总线:2000MHZ二级缓存:512kB内存:1GB, DDRIII ,800Mhz硬盘:320GB,SATA2显卡:高性能集成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机房应用的安全软件为:瑞星杀毒,360安全卫士,瑞星防火墙。
计算机网络 基本网络命令实验 报告

实验一基本网络命令实验姓名:班级:学号:机号:一、实验目的:(写出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测试基本网络命令。
三.实验步骤:
1.ping命令
①作用:(简要说明:ping命令的主要作用)
②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ping 127.0.0.1
ping localhost
ping 本机IP地址
ping 局域网内其他机器的IP地址
③使用参数:-t,-l,-n
ping 某个IP地址 -
ping 某个IP地址 -l 数据
ping 某个IP地址 -n 次数
2.ipconfig命令
①作用:(简要说明:ipconfig命令的主要作用)
②测试ipconfig命令:(写出显示信息中的本机IP地址、掩码、网关地址,格式如下:)
IP:本机IP地址掩码:本机掩码网关:网关IP地址
3.tracert命令
①作用:(简要说明:tracert命令的主要作用)
②测试tracert命令:
tracert 某台远程主机的名称
stat命令
①作用:(简要说明:netstat命令的主要作用)
②测试netstat -an命令
5.arp命令
①作用:(简要说明:arp命令的主要作用)
②测试arp -a命令
(写出显示信息中的IP地址、物理地址,格式如下:)IP:xx.xx.xx.xx 物理地址:xx-xx-xx-xx-xx-x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熟悉IP协议
实验说明:6个人一组
参考容: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实验三网际协议IP
实验报告:
给出拓扑图(表明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
给出各个练习网卡捕获的数据(需要说明是哪一个练习)
练习一: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容?
只包括IP报文中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
3. 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 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报文数据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的字段有:“生存时间”和“首部校验和”。
其截图如下:
主机B的截图中,本机连接2对应的是路由,其IP地址为172.16.0.1,“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为128,
“首部校验和”字段的值为0D78,而主机E中,“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为127,“首部校验和”字段的值为0E78。
原因:主机B为路由器,数据包每经过一路由器“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会减1,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6. 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7. 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8. 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9.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机B对应于172.16.1.1的接口可以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主机B对应于172.16.0.1的接口和主机E不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
的报文;原因:当“生存时间”字段的值减至为0时,路由器将该报文丢弃不进行转发。
1
主机B:
主机E:
2
主机B:
主机E:
3
练习二: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直接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IP数据报1,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1.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A再编辑IP数据报2,其中: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
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0.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3)主机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4)主机B、C、D、E、F开始捕获数据。
(5)主机A同时发送这两个数据报。
(6)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
表Array 3-4
实
验
结
果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
路由器使用这种地址把一个分组发送到一个特定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所有的主机都会收到具有这种类型目的地址的分组。
受限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255.255.255.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B、C、D、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3)主机B、C、D、E、F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这个数据报。
(5)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
表3-5 实验结果
●
结
合实验结果,简述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
受限的广播地址是255.255.255.255。
该地址用于主机配置过程中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此时,主机可能还不知道它所在网络的网络掩码,甚至连它的IP地址也不知道。
受限的广播通常只在系统初始启动时才会用到。
在任何情况下,路由器都不转发目的地址为受限的广播地址的数据报,这样的数据报仅出现在本地网络中。
所以只有主机C,D和B(172.16.1.1)收到主机A发送的IP数据报,而主机E,F,还有主机B的路由(172.16.0.1)未收到主机A发送的IP数据报。
3. 环回地址
(1)主机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
(2)主机E ping 127.0.0.1。
(3)主机F停止捕获数据。
●主机F是否收到主机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127.0.0.1的IP数据报?为什么?
主机F没收到主机E发送的数据报
因为127.0.0.1称为回环地址,常用于本机上软件测试和本机上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地址,分组永远不离开这个机器
1
主机B:
主机C:
2
主机B:
主机C:
主机D:
主机E:
主机F:
3
主机E:
主机F:
练习三: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在主机B上使用“实验平台上工具栏中的MTU工具”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MTU为800字节(两个端口都设置)。
2. 主机A、B、E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协议)。
3. 在主机A上,执行命令ping -l 1000 172.16.0.2。
4. 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
在主机E上重新定义过滤条件(取一个ICMP数据包,按照其IP层的标识字段设置过滤),如图所示:
图3-24 过滤条件设置
● 将ICMP 报文分片信息填入下表,分析表格容,理解分片的过程。
表3-6 实验结果
主机E恢复默认过滤器。
主机A、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在主机A上,执行命令ping -l 2000 172.16.0.2。
7. 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
察看主机A、E捕获到的数据,比较两者的差异,体会两次分片过程。
第一次传输的数据长度为1000bytes,而MTU为800,因此需要进行1次分片;第二次传输的数据长度为2000bytes,而MTU为800,因
此需要进行2次分片; More fragments字段值为1表示之后还有分片;Fragment offset字段指明了当前分片包在与其它分片包被重新组装成一个单独数据包时,应该位于数据包的什么位置上。
值为8的整数倍。
在本实验中,MTU为800,因此传输的数据量最大为800-20(IP首部长度)= 780,而780不是8的整数倍,因此分片序号2 的Fragment offset字段值为776(8的整数倍且最接近780)。
8. 主机B上使用“实验平台上工具栏中的MTU工具”恢复以太网端口的MTU为1500字节。
1
主机A
主机B:
主机E:
2
主机A
主机B
主机E
3
主机A
主机B
主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