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6篇
银川全貌风景介绍作文

银川全貌风景介绍作文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
银川市下辖三区两县一市,总面积 9025.38 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 1457 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170 平方千米。
银川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银川的全貌风景。
银川市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较高,东部和北部较低,呈西南向东北倾斜。
银川市的地形主要有山地、平原、台地等,其中山地和平原的面积较大,台地的面积较小。
银川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气候温和。
银川市的年平均气温为8.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 200 毫米左右。
银川市的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最为突出。
银川市的黄河过境长度约 78 千米,年径流量 325 亿立方米,可利用量 180 亿立方米。
银川市的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 450 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约 160 万亩。
银川市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等,其中煤炭储量约 270 亿吨,石油储量约 5 亿吨,天然气储量约 8000 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约 50 亿吨。
银川市的人文景观丰富,其中历史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最为突出。
银川市的历史文化景观主要有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银川市的宗教文化景观主要有南关清真大寺、海宝塔寺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宗教文化特色。
银川市的民俗文化景观主要有回族花儿、回族服饰、回族饮食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民俗文化特色。
银川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旅游商品最为突出。
银川市的自然景观主要有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峪口森林公园、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自然风光。
银川市的人文景观主要有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银川概况范文篇1各位游客: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
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
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
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
据统计,20xx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万人。
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回族约有22.31万人。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
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
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
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
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
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xx—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
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黄河从银川城东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过境长度为78.4公里,水面12.47万亩,形成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其间沃野百里,沟渠纵横,草木茂盛,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连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主要的农林牧渔生产区。
宁夏银川导游词_导游词

宁夏银川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银川!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银川。
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
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
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
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特点是: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热量适中,风大沙多;冬寒无奇冷,夏热无酷暑,春季短而多变。
银川因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加上气候干燥,雨水量少,日照又长,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
据统计,年日照时间比“日光城”拉萨还多17.5个小时。
1 / 3银川地区土壤类型较多,植被多样。
森林面积达百万亩,其中有一半为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果林等。
随着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的展开,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
1988年,国务院批准贺兰山为国家级森林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山上有天然次生林18.3万亩,有野生动物177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6种。
银川地处鄂尔多斯西缘凹陷带的的北部,矿产资源丰富。
在银川境内贺兰山段贮藏的矿产品主要有煤、赤铁、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岩、辉绿岩、陶瓷粘土等,这位银川市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磷矿贮藏量较高。
银川导游词经典范文(4篇)

银川导游词经典范文(4篇)银川导游词经典范文(通用4篇)银川导游词经典范文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国家4A级景区鸣翠湖观光旅游,我是讲解员,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银川塞上湖城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各位游客这边请,首先我给各位介绍一下鸣翠湖的基本概况,鸣翠湖原名道祖湖,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西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总规划面积6.67平方公里。
一条银青公路穿湖而过将鸣翠湖分为南北两湖,南湖作为作为湿地核心区,只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性建设,保持和恢复原生态现状,为野生动植物资源修养生息提供天然屏障。
鸣翠湖在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潜力,在两宜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景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殊荣。
由于鸣翠湖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银川河东机场和河东旅游线的必经之路,因此又有“银川市前庭”的美誉。
我们鸣翠湖是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的,自然生态体系完整,周边有大面积的鱼塘和水稻田,居民稀少,有机地形成了一个适于鸟类栖息、繁衍和生存的生态环境。
鸣翠湖作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从湿地保护、科研宣教、有序利用等多个方面充分发挥了湿地生态功能和自然资源优势,湿地资源保护良好、景观特点典型,水禽分布众多,黄灌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河中上游保存完好的重要湿地。
银川导游词经典范文篇2“银川”作为古地名,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银州银川郡”。
故址在今陕西省米脂县东北。
《读史方舆纪要》载,宋崇宁四年(1105年),“仍置银州,五年废为银川城,金为银川寨。
寻废。
”宁夏地方文献上出现“银川”一词,约在明末清初。
一些官吏、文人在咏唱宁夏平原沟渠交织如网、湖泊珠连其间的秀美景色时,用“银川”形容其水光潋滟、水映晴光的水乡风光。
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三篇

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三篇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宁夏银川!我是你们的导游。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首先,我们来到银川的核心区域——兴庆区。
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兴庆宫、鼓楼、南门大街等。
兴庆宫是宁夏最大的回族古建筑群,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是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鼓楼建于明代,是传统宁夏民族音乐的重要场所。
南门大街是银川的商业中心,这里有许多商场、餐馆和特色小吃,是品味宁夏美食的好地方。
接下来,我们来到西夏区。
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宁夏最繁华的区域之一。
这里有宁夏博物馆,是了解宁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宁夏博物馆馆藏丰富,展览内容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民俗文化等。
此外,在西夏区还有许多商业街区,如新华西街、新华东街等,这些地方有许多商场、餐馆和娱乐设施,供游客们购物和休闲娱乐。
最后,我们来到金凤区。
这里是银川的新兴区域,也是宁夏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这里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商务中心和购物中心。
在金凤区还有许多公园和景区,如贺兰山风景区、沙湖风景区等。
贺兰山是银川最大的山脉,这里有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是郊游和登山的好地方。
沙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沙漠湖泊,这里有许多沙丘和湖泊,是观赏奇特自然景观和进行户外活动的好地方。
宁夏银川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现代化发展迅速的城市。
希望大家在银川的旅行中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银川!我是你们的导游。
银川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这里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旅游胜地。
首先,我们来到兴庆宫。
兴庆宫是宁夏最大的回族古建筑群,也是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宁夏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兴庆宫内有许多宫殿、庙宇和花园,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回族和蒙古族的建筑特色。
银川导游词3篇_导游词

银川导游词3篇银川历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这里就是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
下面是带来的银川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银川导游词各位游客: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
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
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
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
据统计,20xx 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 万人。
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1 / 7回族约有22.31万人。
银川风光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
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
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
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
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
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xx—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
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黄河从银川城东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过境长度为78.4公里,水面12.47万亩,形成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其间沃野百里,沟渠纵横,草木茂盛,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连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主要的农林牧渔生产区。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银川概况范文篇1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
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
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
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
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xx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
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
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
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
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xx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0xx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xx年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
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宁夏银川介绍导游词

宁夏银川介绍导游词各位游客: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
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
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
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
据统计,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万人。
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回族约有22.31万人。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
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
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
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
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
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00—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
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黄河从银川城东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过境长度为78.4公里,水面12.47万亩,形成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其间沃野百里,沟渠纵横,草木茂盛,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连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主要的农林牧渔生产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6篇An introduction to Yinchuan编订:JinTai College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宁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2、篇章2: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3、篇章3: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4、篇章4:银川导游词文档5、篇章5:银川导游词文档6、篇章6:银川导游词文档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和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银川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
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
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
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
据统计,20xx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万人。
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回族约有22.31万人。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
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
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
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
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
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xx—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
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黄河从银川城东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过境长度为78.4公里,水面12.47万亩,形成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其间沃野百里,沟渠纵横,草木茂盛,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连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主要的农林牧渔生产区。
银川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特点是: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热量适中,风大沙多;冬寒无奇冷,夏热无酷暑,春季短而多变。
银川因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加上气候干燥,雨水量少,日照又长,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
据统计,年日照时间比“日光城”拉萨还多17.5个小时。
银川昼夜温差很大,全年平均日温差为13.1度—14.4度,这种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易于瓜果糖分的贮存,瓜果含糖量较中原地区高出15%—20%。
据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早在1520xx年前,银川平原就被称为“果城”。
这里盛产桃、李、杏、枣、苹果、葡萄和西瓜。
水果个大、味甜、肉嫩,且色彩鲜艳。
银川种植稻米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经劳动人民的精心培养和改良,银川的水稻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品种。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荞麦、白豌豆等。
蔬菜有宁夏大白菜、辣椒、西红柿、大头葱。
此外,蕨菜、沙棘、蜂蜜也小有名气。
银川地区土壤类型较多,植被多样。
森林面积达百万亩,其中有一半为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果林等。
随着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的展开,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
1988年,国务院批准贺兰山为国家级森林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山上有天然次生林18.3万亩,有野生动物177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6种。
银川地处鄂尔多斯西缘凹陷带的的北部,矿产资源丰富。
在银川境内贺兰山段贮藏的矿产品主要有煤、赤铁、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岩、辉绿岩、陶瓷粘土等,这位银川市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磷矿贮藏量较高。
银川历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这里就是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
随着引黄灌区的开发,银川平原兴起了一些城堡,当时被人们称为饮汗城的城堡,就是银川城的前身。
银川设立县城的开始是在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时称怀远郡。
公元1020xx年,党项族首领李德明迁居于此,改为兴州。
公元1038年,西夏国在此建都,称兴庆府,历时189年。
之后历经王朝更迭,又改称为中兴府、宁夏、宁夏府、宁夏城,直到1945年,才设立银川市。
“银川”一词是明末将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形容为“银色河川”而得名的。
这座有着1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人文景点一西夏文化为主要特色。
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西夏王陵、拜四口双塔、海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诱人的水乡景色、奇特的塞上风光及多彩的回族风情,使银川成为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游客们,银川城区分为老城、新城和新市区三部分,老城前身为清代的宁夏府城,东距黄河约15公里,自治区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都设在这里,又为商业区。
新城位于火车站东侧,东距老城区7.5公里,是在清乾隆时住的新满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58年以后又在包兰铁路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上建起新市区。
从前银川市内除了鼓楼、玉皇阁、南门楼等几座古建筑外,大都是低矮的黄泥土坯房。
如今,银川市古颜新貌相得益彰,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
入夜,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宽阔的街道流光溢彩。
走进银川,你可以该受到一种宁夏所特有的传统与现在交相辉映的美丽,这座荣古都风貌、回族风情和现代韵味于一体的边塞古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嘉宾的光临。
篇章2: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
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
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
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
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xx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
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
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
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
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xx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0xx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xx年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
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20xx年,银川市总的气候特点是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年蒸发量大于历年年均蒸发量。
除1月、6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他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较大,尤其是12月比历年同期偏高达3.9℃,为历史上所罕见。
月降水量1月、6月和9月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尤其是3月至5月的两个来月的时间内,降水偏少,大风和沙尘暴、扬沙浮尘提前出现频繁,累计分别达15天和29天,表明银川市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全年日照时数为2759小时,最长月份为7月,日照时数为321.3小时;最短月份为1月,日照时数为175.5小时。
年降水量为133.8毫米,年蒸发量为17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
春季由于气温偏高,终霜冻结束较早。
夏季气温高于常年,尤其7月份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7月20日白天银川市最高气温为38.7度,是自1961年以来,40年内所出现的最高值。
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仍然偏高。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累计降水量达126.7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5%。
8月7日为年日降水量最大日期,降水量31.4毫米。
全年无霜期181天。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xx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0xx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xx年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
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20xx年银川市年末总人口132.96万人,其中回族35.76万人;非农业人口70.0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