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
《封神演义》中的英雄形象

闻仲
忠勇善战
闻仲是商朝的太师,以忠勇善战著称,为商朝的安定立下汗马功 劳。
辅佐纣王
他在商朝末期辅佐纣王,努力维持国家的稳定,但最终因纣王的暴 虐无道而失败。
悲剧英雄
闻仲在《封神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形象,他的忠诚和勇 敢为后人所传颂。
05
叛逆反抗类英雄形象
妲己
妖媚惑主
妲己以美色迷惑纣王,导致商朝灭亡,是叛逆反抗的典型代表。
外貌与性格相映成趣
外貌描写不仅展现了英雄的外在特征 ,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如雷震子的“面如蓝靛,发似朱砂, 巨口獠牙,眼如铜铃”,凸显其威猛 、刚烈的性格。
通过故事情节展现英雄品质
英勇善战
通过描写英雄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展现他们的勇猛、智慧和谋略。如哪吒闹海、杨戬战袁洪等情节, 都充分展示了英雄的战斗力和智慧。
智慧谋略类英雄形象
姜子牙
01
02
03
智慧化身
姜子牙是《封神演义》中 的智囊人物,善于运用计 谋和策略,协助周武王推 翻商朝。
道德楷模
他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坚定 的信仰,忠诚于国家和民 族,是忠臣良将的代表。
封神使命
姜子牙在故事中扮演了封 神使命的执行者,协助天 帝册封诸神,维护天地间 的秩序。
太公望
英雄形象的意义
这些英雄形象不仅代表了正义和力量的象征,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勇敢、智慧和忠 诚等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些英雄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02
英勇善战类英雄形象
杨戬
英勇善战
杨戬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位重要角 色,以勇猛善战著称。他手持三尖两 刃刀,身怀八九玄功,在战场上所向 披靡,为周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好书分享《封神演义》PPT

阅读感想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继《西游 记》就的又一部最好的神魔小说,是历史与神魔的结晶, 不但将历史呈现出来了,还将神话与传说凝结在一起。 起初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感兴趣,认为他跟 《西游记》差不多,都是神魔小说,大同小异,后来爸 爸告诉我,这本小说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根据真是的 历史改编而来的。后来我阅读越觉得这是一部非常精彩 的小说。
描写人物容貌的词语
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 满面红光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 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好词好句赏析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悲痛欲绝
其他词语:
安居乐业 察言观色 国色天香 风调雨顺 感恩戴德 勃然大怒 心花怒放 骨软筋酥 乌烟瘴气
好词好句赏析
好词好句
太阳真火尘埃,绿柳娇柔欲化 灰,行旅畏威慵举步,佳人怕 热懒登台。凉亭有暑如烟燎, 水阁无风似火埋;漫道荷香来 曲院,轻雷细雨始开怀。
东摆芦叶点钢,南摆月样,杀气离营四十五;辕门下按 九宫星,大寨暗藏八卦谱。
好书分享
封神演义
目录
CONCENTS
1 作者简介 2 内容简介 3 好词好句 4 阅读感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仲琳(约1567—1620),亦作许仲琳,号钟 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 说家。《封神演义》这部作品当中,作 者通过吸纳传统的民间神话故事,在发 挥自己奇诡、丰富的想象,才构造出了 这么一个广为后世流传的作品。在这部 作品当中,表现出了作者十分浓重的宿 命观念与“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观点。
《封神演义》文学常识

《封神演义》文学常识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周朝末年为背景的神话小说。
以下是一些关于《封神演义》的文学常识:
1. 作者:《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明代的刘向。
刘向是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官员,在他的生平中写就了许多重要的著作。
2. 内容:《封神演义》主要讲述了人类世界和神界之间的战争与阴谋。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姜子牙、商王纣、妲己等,以及各种神仙和妖怪。
小说中融入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同时也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正义和邪恶的价值观念。
3. 文学价值:《封神演义》不仅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小说,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学艺术价值。
小说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正义与邪恶的对抗、忠诚与背叛的较量等主题,同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修辞手法,使故事生动有趣。
4. 影响:《封神演义》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文学、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电视剧和电影都是基于《封神演义》改编而成。
5. 研究价值:《封神演义》作为一部经典的古代小说,一直是学者研究和探讨的对象。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宗教、哲学等领域的人士来说,了解《封神演义》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还是文化遗产,《封神演义》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了解其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4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COMMENDATION CONGRESS
故事从纣王残暴荒淫、百 姓困苦无告开始。姜子牙 因不满纣王的暴政,离开 朝歌,来到西岐。在那里, 他遇到了姬昌、姬发等人, 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推翻纣
王的统治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看到 了各种角色之间的斗争和纷 争。妲己和姜子牙之间的斗 争尤为激烈。妲己用尽各种 手段陷害姜子牙和其他人, 而姜子牙则智勇双全,化解
和描绘故事情节
同时,作者还运用 了细腻的心理描写 和生动的语言描写 来刻画人物性格和
表达人物情感
整部小说的结构严 谨、层次分明、情 节曲折、引人入胜
01
02
03
04
-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这要求我必须熟悉经济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我在平时自己学习和研究 人生之路必须经历挫折才能看到幸福之花的盛放,我将一点点成长,变得勇敢,果断,坚强!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2020-xx-xx
1 内容简介 3 人物介绍 5 主题思想
-
2 故事背景 4 故事情节 6 艺术风格
1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写 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第一部,以殷商末年,朝 廷腐败,妖孽横生为背景,讲述了姜子牙、妲己等众 多角色共同演绎的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2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
A
殷商末年, 纣王残暴, 朝纲败坏, 民不聊生
B
姜子牙因不满 纣王的暴政, 投身神界,协 助姬昌、姬发 等人推翻纣王
的统治
C
在这个过程 中,他不仅 要面对妖邪 入侵,还要 解决内部的 矛盾和纷争
古代小说 《封神演义》知识梳理+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小说《封神演义》知识梳理+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知识梳理1. 作品介绍《封神演义》是一部古代小说,创作于明朝。
全书共100回,主要描写了商朝末年至周朝初年的历史故事。
作品中描绘了众神、天庭、地府等奇幻的人物和场景。
《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为主线,同时描写了周武王平定群雄、伏羲开创文明等历史事件,是一部很好的历史普及读物。
2. 主要人物* 姜子牙:封神大典的主办人之一,智谋过人,被认为是封神榜上第一名将。
* 妲己:商朝的女妖,深得纣王宠幸,结果导致商朝灭亡。
* 周武王: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他平定群雄,建立了周朝。
* 周太公:周武王的谋士,帮助周武王平定天下。
* 求雨令狐:为了解除旱灾,下了一场大雨的巫师。
3. 名词解释* 封神:祝由上天赐予仙位的一种方式,神仙可以掌管方圆百里,享受不朽的生命和无限的力量。
* 地府:阴间世界,是黄泉路上通往地狱的入口。
* 天庭: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世界,是众神驻足之地,由玉皇大帝统治。
第二部分:练题及答案1.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A. 施耐庵B. 曹雪芹C. 罗贯中D. 吴承恩答案:C2. 《封神演义》描写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D3. 姜子牙是封神榜上的哪一位?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4. “封神”是什么意思?A. 将神仙封为官B. 神仙降凡封神C. 妖怪化为神仙封神D. 离开尘世变成神仙答案:B5. “天庭”在《封神演义》中指什么?A. 天堂B. 天空C. 神话世界D. 天国答案:C。
《封神演义》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5篇

《封神演义》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5篇《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封神演义》经典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封神演义》经典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1《封神演义》想必大家也曾听说过.书中的杨戬,哪咤通过《西游记》的宣传更是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虽了解这两位,但众多人对《封神演义》的了解却只有〝姜太公钓鱼〞,实在是太肤浅了.其实,真正的《封神演义》并不只是封封神那么简单.主要剧情大概是这样的:纣王被狐妖妲己迷惑,终日饮酒作乐,不顾国家安危.姜子牙下山接榜,得罪纣王,被一次又一次围攻,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兵伐朝歌,除暴安良,终于大获全胜.而各路被杀害的魂灵也在封神日前〝复生〞成神.这本《封神演义》是明朝许仲琳的杰作.别看我把内容概括得如此简单,其实这整本书充满了残酷和血腥.纣王被妖妃妲己迷惑,发明了烙炮.肉林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来判死刑,看得读者心惊肉跳.而且,就连他的国家也将也继承了这种风格.什么太阳神针啊,瘟黄大阵啊,都是用最血腥的办法让人当场毙命!而西岐居然要面对这样可怕的武器,真是太麻烦了.幸好有姜元帅和十二大弟子的鼎力相助,整个西岐才得以安宁.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歌城虽派出了各种厉害的武将,但各自也会有西岐的对手,且每次都是姜子牙获胜.虽然各路仙人本不该大开杀戒,见鬼杀鬼,见人杀人,但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对手都是封神榜上的名将.而没上封神榜的,也会自动归降.我想,这本书中的一些事,肯定也包含了劳动人民自己的心愿.纣王是个暴君,几乎没人敢招惹他,而姜子牙却大胆地提出反抗.这代表:无论邪恶势力有多强大,都不会在世间永存,正义必定会愤然而起,不顾生死安危,勇敢地去打败邪恶,获取光明.纣王的军马强大,但必定也会失败;而光明虽弱小,却因顺从民心,会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有希望.在《封神演义》里,在剧情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无处都会感到劳动人民的这种〝渴望光明,憎恨黑暗;相信正义,不畏邪恶〞的心态.《封神演义》经典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2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封神演义》的历史神话小说,书名叫《封神演义》.一开始我听人说:〝这本书是一些神啊鬼啊……打打杀杀的,一点也没意思〞所以我也不看,心想:这种神话故事哄哄小孩还可以,我这种现实主义思想者怎么能看这种老掉牙的神话呢?要是被同学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笑掉大牙!可是我也耐不住妈妈的死缠带托,不得不看一看了,刚开始看,我还觉得没意思,可是接下去那曲折的文章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不但有历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代表了维护商纣的势力,姜子牙.那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势力.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刀对刀.法宝对法宝,使得小说更加引人入胜.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谋,哪吒调皮有趣,纣王残暴无道,黄飞虎忠诚,武艺高强以及妲已(千年狐狸精)诈.可恶……等等.但邪不压正,正义最终战胜了,商纣违反天意,倒行逆施,终于逃不脱灭亡的结局.《封神演义》不愧为一本古代优秀的历史神话小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所救,从眼里长出两只手,手里却还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给迷住了,太好看了,我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听了我的感受,你认为怎样?不妨你也买来以读为快.《封神演义》经典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3这本书并非我国的著作,而是一部漫画,作者在画完它的时候,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封神演义》是一部老漫画,不折不扣的老漫画.当我重新拿起这套书时,竟然不知如何下笔.太过喜爱的东西恐怕是没有办法表现到最好.想要推荐这本书,却让我身心畏惧,生怕诋毁了好书,落得悔之不及的下场.所以,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把它放到一边,让有兴趣的人慢慢体会望的魅力.而作者则效仿故事中的姬发向不知名的方向遁逃……〞.最后,这位作者署名〝扭曲的作者〞.作者也许认为自己把原著扭曲了,毁了一本好书,但他也把书中的人物画得很出色,很有个性.这是很长很长的一部漫画,故事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留在我脑海里的是元始天尊的秃头,太公望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贤人姬昌慢慢合上的双眼,闻仲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禁鞭……说到闻仲,我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心.多年前,他心爱的女人和皇帝成了亲,成了皇妃,使他失去了生存的目的.朱妃在临死前对他说:〝殷和孩子都交给了你了.〞而闻仲仅仅是为了朱妃这一句话,陪了殷多年,这成了闻仲活下去的目的,但闻仲就这样以殷为重心活着,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黄飞虎.他们在第一次见面时,黄飞虎就给了当朝太师一个重拳并大声训斥:〝身为一国的太师,可不能只凭气力办事!〞大约没有第二个人敢对闻仲如此.当飞虎背叛了殷时,闻仲所表现的,是冷静的愤怒:被飞虎丢下的并不仅仅是殷,还有自己.闻仲为了保护殷,不惜把金鳌岛的妖怪仙人牺牲了,还发动了仙界大战.在红水阵里,闻仲又感受到了那熟悉的一拳,把闻仲那冰冷的铁面打碎了,飞虎对他说:〝你和我的殷已经不存在了……〞飞虎被强酸的雨水渐渐腐蚀,飞虎用生命唤醒了曾经的闻仲.在很久以前,闻仲虽然孤独,但却感觉不了痛苦,飞虎的出现,令他失去了孤独,而得到了另一种东西.遍体鳞伤的闻仲笑着对太公望说:〝飞虎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并不是殷,而是过去那个有飞虎在的殷……〞便向悬崖倒下去,他的灵魂飞过了殷,也飞过了朱妃的墓,最后,飞向了封神台.看完这部书,我仿佛和太上老君睡着时一样,做了一个梦,一个叫〝封神演义〞的梦.《封神演义》经典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4暑假中,我阅读了《封神演义》这本书,立刻被书中的精彩内容所吸引.故事发生在商朝.那时,世界分成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组成的昆仑山阐教和仙士.术士或得道禽兽组成的截教.在一次祭祀时纣王对女娲作出了无礼行动,女娲命令轩辕坟三妖迷惑纣王使殷商毁灭.两位妖精进入了后宫,开始迷惑纣王,慢慢的让纣王变成一位沉湎酒色的暴君.纣王不断杀死忠臣令西伯侯姬昌无法容忍,便在西岐发动诸侯进行造反,同时,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同制定了封神榜,并将封神榜交给姜子牙,阐教真人也协助西伯侯对付东征路上的截教真人.最终,姬昌的儿子姬发攻下了朝歌,杀死了纣王和妖精,建立周朝,而姜子牙也完成了封神大业.书中塑造了大量生动传神.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比如〝三只眼〞杨戬,会遁地术的〝土行孙〞,三头六臂的哪吒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姜子牙,他在昆仑山学艺四十多年,刚下山时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后来投奔西歧,在带领大军东征的途中,真可谓是困难重重,他甚至死过了好几回,多亏有仙人相助.他对周可算是呕心沥血.他会用许多巧妙的方法,比如:阵法.兵法等等.正所谓七死三灾扶大业.他倒北海水护西歧,而且他卦算得又准,真是一捻定军情.我佩服姜太公的机智勇敢!虽说《封神演义》是部神话小说,可以有各种的本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是我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有本事也会有输的时候,我们可不能轻敌.实际上也反映我们生活当中的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遇到困难不怕,积累更多的好习惯.《封神演义》经典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5《封神演义》是许仲琳.李云翔著于明代之作,以商周易代,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本书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历史演义,只能视为一本发扬思想的神怪小说,即为〝神魔小说〞.其实.这是一本集历史与神话,集涵养与精神并集神佛与妖魔与一体的好书.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就穿越回了那一段兵荒马乱,金戈铁马的年代.本书最令我痛恨的人物是商纣王,他是一个贪得无厌,宠幸小人,喜好酒色之人.他不听忠良的谏言,造虿盆灭忠良,首创炮烙之刑.他还搜刮民脂,敛财建鹿台,不理朝政,十分昏庸.本书以纣王的形象警示后人,不得贪心,要接受别人的劝告与教导,为官者,也要与老百姓一视同仁,同甘共苦,更不能在生活本来就不宽裕的老百姓身上搜刮,使他们原本就清苦的生活雪上加霜.当武王与姜子牙率军攻入朝歌,纣王在鹿台投火自焚,真印证了〝恶有恶报〞这一说.好书,往往能用寥寥几笔,勾绘出一幅动人的场面.《封神演义》亦是如此.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临潼关》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神战画卷.这一回写得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用无数个动词和比喻.形容,连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场激烈的血战.同时,还排比了多种武器,战斗激烈的程度可见一斑,真可谓〝玉虚门下一干如狮子摇头,狻猊舞势,只杀得山崩地塌.〞(书中原文)虽说本书是文言文,但就算隔着这一层,我们仍然可以跨越时空,来到临潼关,窥见这一场震天动地,天昏地暗的战斗.虽然这本书主要赞扬了惩恶扬善的英雄主义精神,但同时也批评了一些不积极的伦理观念.令我唏嘘的是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文中少年英雄哪吒,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竟追杀其父李靖.这对于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不符〝百善孝为先〞.更令我惊讶而气愤的是最终姜尚封神之时,竟只从天命,将不管正义与否的全部人物,全搬上了封神台,乃至助纣为虐的奸佞小人也在封神榜上有一席之地,又只是一味的赞颂明君.这一点也大大削弱了本书的积极意义.从这两回,我又学到了两个道理:一是孝敬长辈,兄弟和睦;二是不能遵崇命运,更要敢于同命运抗争.不管是褒是贬,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本书不仅打动了我,更在民俗.民间信仰中都留下了其影子.这本书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一起,多读好书,多读经典,品味其中的妙处.这时候,我终于从战火纷飞乱世的年代,穿越回到了今天.《封神演义》经典小说个人观后感800字。
封神榜是谁写的 《封神演义》的作者有较大争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封神榜是谁写的《封神演义》的作者有较大争议
导语:相信很多人口看过封神榜,它是比较大型的具有神话色彩的一部影片,作者围绕着讨伐武王所写,起初他们都是平常人,但是经过一系列的讨伐、立
相信很多人口看过封神榜,它是比较大型的具有神话色彩的一部影片,作者围绕着讨伐武王所写,起初他们都是平常人,但是经过一系列的讨伐、立功等等,最后他们都被封为神的故事。
而且里边也有很多的典故,很值得人们学习。
作者简介
学术界对《封神演义》的作者有较大争议。
以陆西星说与许仲琳说为多。
但因许仲琳本人生平史料极少,难以考究。
而书中宗旨又与陆西星的身份相符合。
所以陆西星的可能性更大。
陆西星(1520-1606,一说1520-1601),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扬州府兴化(江苏泰州兴化)人,明朝时期道教人士,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
许仲琳(约1560—约1630),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明朝小说家。
作品简介
《封神演义》又名《封神榜》,全书共一百回。
封神演义《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
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封神演义》是在神话式世界观指导下,向人们诉说上古的民族之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神话传说》测验题及解题1

《中国神话传说》测验题及解题1中国神话传说测验题及解题题目一1. 《封神演义》是一部描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小说,它的作者是谁?- 答案:司马迁司马迁2. 中国神话传说中,瑶池是什么地方?- 答案:瑶池是位于天宫中的仙人居住之地,也是王母娘娘的居所。
瑶池是位于天宫中的仙人居住之地,也是王母娘娘的居所。
3.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书籍,它的作者是谁?- 答案:伏羲伏羲4.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是宇宙的第一位神,他用什么破开了混沌?- 答案:盘古用斧头破开了混沌。
盘古用斧头破开了混沌。
题目二1. 中国神话传说中,嫦娥是谁的妻子?- 答案:嫦娥是后羿的妻子。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
2. 《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的作者是谁?- 答案:吴承恩吴承恩3. 中国神话传说中,神话山脉中的一座山峰被称为"蓬莱仙山",它是什么文化象征?- 答案:蓬莱仙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仙境的代名词,象征着人们对永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蓬莱仙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仙境的代名词,象征着人们对永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用什么修补了天空和地面的大裂缝?- 答案:女娲用五色石修补了天空和地面的大裂缝。
女娲用五色石修补了天空和地面的大裂缝。
题目三1. 《红楼梦》是一部描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是谁?- 答案:曹雪芹曹雪芹2. 中国神话传说中,夸父是谁的后代?- 答案:夸父是伏羲的后代。
夸父是伏羲的后代。
3. 中国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是谁的父亲?- 答案:玉皇大帝是盘古的父亲。
玉皇大帝是盘古的父亲。
4.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哪位神仙担任了人间的土地之神?- 答案:伏羲担任了人间的土地之神。
伏羲担任了人间的土地之神。
题目四1. 中国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相会时间是每年的哪个节日?- 答案:牛郎织女的相会时间是每年的七夕节。
牛郎织女的相会时间是每年的七夕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
著有《封神演义》。
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
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现将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七中引用林樾亭的话说:从前有个读书人,在他大女儿出嫁时用尽了家财,二女儿因此很埋怨,这位读书人安慰她别耽心,后来就根据《尚书武成篇》中"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之类的话语,敷衍成了《封神传》一书给二女儿作陪嫁.二女婿将书稿出版销售后,竟获得了很多财富.但梁章钜在他的《浪迹续谈卷六封神传》中说法又有差,他仍沿用林樾亭的话,说《封神传》是明代一位饱学儒生所作,意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足而三.两种说法,一说作者为利,一说作者为名,大致可以肯定作者是一位比较有才华的读书人.有人认为《封神演义》系王世贞所作,说王世贞写了《金瓶梅》,被朝廷得知后,命令他将书稿献给皇上看.王世贞担心不妥,通宵达旦写了部《封神演义》,代替《金瓶梅》上呈.王世贞因疲劳过度,连头发也变白了.这些传闻因无可靠证据,不足为信.现知最早的《封神演义》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阊舒载阳刊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书中卷二题作"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封神演义》的作者即为许仲琳.但这是孤证,而且许氏生平事迹均无知晓,到底他是不是作者,还很难断言.《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封神传》系元时道士陆长庚所作,未知的否."本世纪30年代,张政烺考订"元时"系"明时"之误.根据咸丰年间的《重修兴化县志》卷八"人物志"的记载,陆西星,字长庚,江苏兴化人,聪明过人,颇具才华.他博览群书,文章娴熟,又工于书画,能领悟性命天道之类深奥的道理, 与著名文人宗臣等都以才名冠绝当时.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获取好成绩,于是抛弃儒服,头顶黄冠作方外游客,几次
碰到高人异士,学了不少仙真秘诀,后来撰写了数十种有关仙释的书籍,并为《庄子》作注,名《南华副墨》.不少学者认为,陆西星擅长文章,又精通释道,以他的经历修养,应该是《封神演义》最合适的作者.但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说,《封神演义》的作者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明舒载阳刊本《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
仲琳为南直隶应天府人,始末不详。
余皆不题撰人。
《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元时道士陆长庚撰”,张政?良谓“元时”乃“明时”之误,长庚乃陆西星字。
西星,江苏兴化人。
诸生,所著有《南华经副墨》、《方壶外史》等,《明广陵诗》卷二十二选有西星诗二十四首。
明金阊舒载阳刊本。
首李云翔为霖甫序,图五十叶。
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字。
【藏日本内阁文库】清复明本,别题《封神传》,图二十叶,半叶十五行,行三十二字。
【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蔚文堂复明刊本,别题《商周列国全传》,“钟伯敬先生评”。
半叶十五行,行三十二字。
【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上二本均载长洲周之标君建序。
文中“玄”、“胤”皆不讳。
“四雪草堂订正本”题“钟敬伯先生原本”、“四雪草堂订正”。
图五十叶,正文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四字。
板心下题“四雪草堂”,首康熙乙亥(三十四年)褚人获序。
【藏北京图书馆】康熙三十四年序善成堂藏板本,有图三十二叶,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四字。
【藏辽宁图书馆】乾隆四十七年茂选楼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