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2000字
《人类简史》读后感八篇

《人类简史》读后感八篇【篇一】《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大二的班主任老师推荐的必读的书籍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他1976年出生,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擅长世界历史研究,还热衷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是一位极其罕见的全能型历史学家。
原以为读这样的一部作品,会是极其乏味的。
没想到一打开书,就被作者通俗易懂的文字所吸引,几天就把整本书看完了。
比起历史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次放松的聚餐大讨论。
赫拉利生动的描述,没有让我看到丝毫历史的沉重感。
一些新颖别致的观点,如“不是我们驯服了小麦,而是小麦驯服了我们”,反而会让你会心一笑。
整部书读起来连贯流畅,章节之间联系紧密,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合上书本,人类几万年的发展历史在脑海中回放。
《人类简史》整本书讲述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三大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写出了从石器时代智人演化直到21世纪政治和技术革命的整部“人类史”。
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如果按照一般的历史书的模式,应该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知名的人物,但这本书并没有这么做。
赫拉利写出了绝非一本普通的历史书,他以一种哲学的思维解读历史进程,提炼出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运行机制和历史法则。
这种历史法则使智人从诸多人类中脱颖而出,也让诸多彼此不熟悉的智人们共同协作,得以统治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物种。
我在阅读整本书时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者对于认知革命的描述。
认知革命到底为何发生?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
人类的语言最为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也就是“故事”——一种想象的现实。
这种想象的现实让无数陌生人彼此合作,共同发力。
这个故事的具体形式是不固定的,随着时代变迁,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篇1】作者以一种宏观视角来解释人类发展的历史,带我们参观人类发展对整个地球生态和自身的影响,相比于历史教科书将人类的发展归于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作者更看重虚构的故事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多了一些人文的情怀。
读完本书,也跟着作者思考,我们现在真比我们那些狩猎采集者的祖先幸福吗?从物质层面上讲,我觉得我们是比他们幸福,虽然有些人说如何渴望回归自然的生活,但真的让你生活在野生的丛林中,我想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在原始丛林中待几天估计就待不下去了。
回归自然到野外去旅游,更多的是现代人对城市生活的小小不满,偶尔发发的牢骚罢了,对自然的向往也只能是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关于人类为什么要发展,发现的目的是什么,可以从人类的发展过程找到答案。
智人发展了,所以智人存活了下来,那些落后的人种,最后都灭绝了,发展是为了生存,虽然人类已经称霸了地球,但宇宙中是不是有其他的智慧生物存在仍然是未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拼命发展,以至于在将来某一天,我们遇见了宇宙中其他智慧生物不会向毛利人遇见现代人类一样。
浩瀚星空,虽然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篇2】终于看完了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当初看第一本人类简史的时候就被惊艳到了,尤瓦尔赫拉利提出了很独创的观点,风格也有些像我很喜欢的作家凯文凯利,于是一本接一本地读了下来,感觉第二本未来简史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看,很多观点也都是别人说过的,也没有凯文凯利的犀利和惊人。
第三本今日简史,我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以为是个凑数的作品,但读完了反而很有惊喜。
回顾历史是容易的,展望未来也不难,难得就是认清自己,认清当下。
三本书读下来,可以看清尤瓦尔赫拉利的理论在逐步完善,第一本中惊鸿一瞥一点而过的想法,在第三本里渐渐有了完整的理论和观点。
作为读者,参与了作者思想完善的过程,还是挺开心的。
作者作为一个犹太人,但似乎对自己的民族有一种近乎是避嫌一样的故意轻视。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5篇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5篇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篇1】短短的十二个小时,完全不足以领悟到作者的智慧,但又觉得读完该写点书评跟大家有个交流,粗糙行文。
七万年前,智人如有神助般进化成功,一举将其他种族抛到了身后,各族在还没反应过来就已,这其中包括比智人强壮的多的尼安德特人。
人类在星球没了天敌,通过想象,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利用金钱,各个体之间充分协作;通过科技,一步步发育的更加强大。
时间快进到二十一世纪,星球已经没了能威胁智人的种族,但各种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全球有60美元的财富,但依然有很多人在饥饿的边缘挣扎;等深入人心,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层出不穷;各国基本和共处,星球上却存在着毁灭所有人无数次的原子武器……教育,医疗,,不胜枚举。
而帮助人类站上食物链顶端的科技,似乎也跑出来凑热闹,基因工程,仿生学,吉尔伽美什计划,看似为人类谋福利的背后,撒旦也磨刀霍霍,看似人类即将封神,但也别忘了西欧“诸神的黄昏”。
盛极必衰,只希望人类不会走上恐龙的路,数百万年之后,地球上新的霸主指着人类的化石,教育子孙。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体会【篇2】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发现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
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如胡适先生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想常人之未能想之事,可是他的假设又是在现有的证据上做出来的,也不能说他不对,能将历史写得别有一番风味,这样的书难怪可以获得好评和众人推荐。
本书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给我们简单介绍人类的历史,而是作者从各类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观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哲学和人类的基本思考。
首先,作者认为过去的人类并不比现在的人类过得差,他们比现在的人类可选择的食物种类更加丰盛,人也更为,时通过采集和狩猎可获得锻炼,也不易于感染群体性疾病。
当人的负担过少,欲望较少,人也会更加的快乐和容易满足。
其次,他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农业是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表面上看,人类通过大面积耕种,大规模的生产,使得人口激增,并不断发展壮大,实际上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资源环境的破坏,各种权术以及残酷的战争,最主要的是人类的被束缚于土地之上,芸芸众生耗尽心血产出的粮食也提供给某些精英分子,而他们却史上无名,为他人做嫁衣。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3篇)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3篇)《人类简史》读后感1好久没有这样一口气把书看完了。
尤瓦尔赫拉利,从上帝的角度,没有国别民族的区分,没有宗教意识形态的桎梏,从十万年前谈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地呼应了当下人们的某些普遍需求和焦虑。
读完《人类简史》,主要有几点感想:1.人类的存在是无数竞争的结果。
十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由东非大裂谷出发,在地球发展数万分之一的时代里,占领了生命的高峰,同时代的尼安德特人、北京人、蓝田人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智人消灭。
2.动物行为的动力都是由其基因驱动,人和生物只要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行为,生物的神经系统就会悄悄地用愉悦的感觉来回应,种族竞争的本质是物种数量的竞争,计划生育不应该只是减量的计划,也需要增量的计划。
3.三种力量推动全球一体化,金钱、帝国和宗教。
而金钱可能是目前最广泛、最深入的社会关系的纽带,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追求金钱最大化的方式成为大多数政府的选择。
单纯意识形态的宗教正在最后的挣扎,如伊斯兰的ISIS们。
4.人类社会关系正在变革,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替代,我们成了相互疏远的个体,个人的生存不再依赖家庭,微信、Facebook等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对公司而言信息革命势不可挡。
5.社会主义在未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科学使人获得了神的能力,当基因改造使得长生不老、智力增长成为现实时,人类社会阶层的永久固化将会来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减少这个差异,保证人类万民生物学特征的永续。
《人类简史》读后感2读完《人类简史》这本书感觉不错,分享给大家。
作者通过4部分分析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第一部分认知革命,说了人类的起源,以此告诉人们,人类只是很普通的一种生物。
来源于大自然的基因突变和筛选。
第二部分农业革命,讲述了农业的产生导致智人数量大增,并且导致其他物种减少,人类成为大自然主宰。
并且因为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导致出现阶级。
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讲述了金钱的产生,帝国的影响和宗教的本质。
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精选5篇)

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精选5篇)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篇1第一次看到《人类简史》一书,是拿在《爱情公寓》女博士胡一菲手中。
本来以为是一本极其枯燥的纯理论性书籍,多年后拿在手里翻看目录,竟然比我想象当中要有趣的多!真是意外的惊喜。
《人类简史》是年轻学者尤瓦尔。
赫拉利的作品,它一出版就将作者从名不转经传的历史研究员,变成了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这本书也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引得2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其版权,不但如此它还长期霸占各大图书畅销榜的榜首,受尽各界大佬精英的花式宠爱,实在是厉害的过分啊。
其实书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人类从动物到上帝这250万年的发展历程。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以下三个问题:人类原本只是一种普通动物,论实力在生态圈里只能算中等,但为何最后确实我们称霸了全球?从智人到现在的数十万年间,我们到底是变得更好了还是更糟了?人类的未来该走向何方?首先,我们重点来说一下智人为什么能称霸全球。
这主要得益于三场革命:1,大约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
七万年前,地球上共有六大人种,其中一种人种就是我们的祖先智人,为什么叫我们智人?可能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祖先最聪明,毕竟六大人种当中我们活到了现在,我们不如尼安德特人强壮,不如弗洛里斯人专业技能好,他们会制作工具。
那为什么我们会逆袭呢?可能是因为我们会沟通。
比如有一天我们发现河边有头狮子,其他人种可能就会说“河边有头狮子”,我们智人会怎么说呢,A说“河边有狮子”B 说“哎呦,那我们快跑吧”但是C可能会说“跑啥啊,我们就逮住它给它烤了吃!”独特的语言交流成为了我们进化获胜的最关键原因。
会说含义复杂的句子让我们可以交换更多身边的信息,从而规划执行复杂的事情;八卦的好处让我们了解了部落里谁最值得信任,谁不靠谱等,这促使了关系的形成,让智人发展出了更紧密的合作形式,于是部落的规模逐渐扩大;虚构,有资料显示只有智人能表达从未看过,听过,耳闻过的事情并讲的煞有介事,实际虚构的力量不是让人类拥有想象,而是让人类一!起!想象,通过虚构故事,智人开始大量的与陌生人合作,同时社会行为也在快速的创新。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范文(精选20篇)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范文〔精选20篇〕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范文〔精选20篇〕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篇1或许每个人都曾想过,我们的祖宗是什么模样?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往何处?在这本书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这本书与我们以往所熟知的历史书大相径庭,超宏观的视角,异想天开的脑洞,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我们拿起就很难放下,看完后直呼刷新三观。
人类如何登上食物链的顶端?金钱、帝国、宗教如何横扫全球?在作者的表达中,这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原理,像一部大片呈如今眼前。
他用几近于上帝之眼的高度,俯瞰人类从东非一个普通动物群族,到如今遍布地球,地位直追造物神的开展历程。
这本书中,作者从认知____、农业____、人类的交融统一、科学____四个方面综合概括了人类历史的开展进程,跟着作者的笔迹,我们可以很顺畅的理解人类自从诞生到如今的整个开展过程和每一个重要的变革。
作者只用了区区400页,就铺陈开智人的整个历史过程,各种精彩令人拍案叫绝;个中反思令人掩卷沉思。
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缺乏道的动物,在东非的角落中可怜兮兮地生活着。
但其后一发而不可拾掇,智人很快就跃升成为整个地球的主宰,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
从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并没有一个鲜明的目的,而且,直到如今仍然迷茫。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人类经历三次____的洗礼,力量空前强大,可是我们终究是比以前更快乐还是更痛苦,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假如开展没有带来快乐,那么它的意义又在何处?作者最后提出,拥有神的才能,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天下危险,莫过于此。
或许,我们该好好考虑下这个问题。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篇2《人类简史》前一局部讲述的是,世界上的秩序是依托于想象所建立的。
农业____后人类形成了大型的村落,再形成城镇,最后成为都市。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农业____之后短短的几千年便出现了城市,王国,帝国,在时间上缺乏以让人类开展出可以大规模合作的本能。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5篇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5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1《人类简史》这本书乍一看,确实有一点儿深奥。
但是,在读过之后,感受却变了,这并没有那么难懂!但,却真的值得人去深思。
让我来说说吧。
其实,人的起源并不突兀。
早在两百五十万年前,人就已经出现了,而智人又晚了50万年!但是,在短短的百、千年之后,智人便将世界“占为己有”。
其它的种类被消灭了!在智人进化之前,非常好的的利用了“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这才称霸了世界。
但是,当今世界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智人。
你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句废话,其实,在200万年~1万年前时,世界上还存在着多个人种。
这些不同人种分布在世界各地。
但是,意外却出现了……大约7万年前,一直在东非活动的智人,突然迅速扩张,并很快就席卷了整个亚欧大陆。
每当它们抵达一个新起点,当地的原生人种很快就会灭绝!而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一次偶然的基因突变,让它们拥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及沟通方式。
最关键的一点是:新语言的诞生!接着,就是文化的演化,它们在干掉其它种族时,就是靠着规模性合作。
人类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在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所围绕,所谓的“文化”便就此诞生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起源于7万年前的那场认知革命。
这,便就是人类幸运的发展史!到了如今21世纪,人类甚至开始尝试对生命进行智能化,并想让自己“一步成神”,而这本书大概就是讲的从物到神的转化了!不管怎么着,人类在创造自己最大利益时,也毁在其中了!人类简史读书心得感悟2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以色列历史学家瓦尔赫拉利,这本书根据作者自己视角讲述了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认知革命到农业革命,再到科学革命,现存的物种都是经过若干年的进化,人类也早已进化到了生物链的最顶端。
随意科学的快速发展,科技革命将一些多少年前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时候,就像是作者最后一章节–智人末日,强大的科技在若干年后会不会使人类遭遇危机?这将带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呢?近代科技发展异常的迅速,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技术现如今已经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几十年的克隆羊,现如今可以做人体仿生器官;几十年前的超大电脑的运算速度,远远比不上一部普通手机;很多以前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如今也都有特效药;近些年很火的人工智能也让我们享受到了便利。
《人类简史》读后感(四篇)

《人类简史》读后感本书简述了人类从动物通过不断的进化演变,变成至今食物链最顶端的高级动物(上帝)的过程。
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演绎出人类一步步的变化。
其中,书中有几个观点,比较触动人的思考:1、关于人类体格的进化。
作者把采集狩猎阶段人类的体格与农业社会阶段相比较。
由于农业耕作的需要,人类的体型与采集狩猎时期相比相对没有那么健壮及灵敏。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现代的科幻片中的画面,试想随着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体力等粗重活都由机器人所代劳,繁琐的事情都由计算机来处理。
人类只需开发和创造更多的程序及机器人即可。
由此推导,将来人类的大脑将越来越发达,身体四肢将越来越羸弱。
或许到了后期,人类的存在形式只需要有一个大脑即可了。
2、关于信仰的力量。
人类从单个的个体到群体再到部落到现在变成了国家、社会。
为了维系社会秩序,产生了宗教、制度、法律等,也形成了道德和文化,当然还有信仰。
若信仰缺失,人们就会失去精神上的约束,失去对事物的敬畏之心,而如果思想无限膨胀,就会做出许多伤害自然、伤害他人的事情。
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酒驾、儿童拐卖以及当街砍杀等现象。
当然,若信仰过分被强调或被利用,也会出现危机,如早前法国遭受的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恐怖袭击等。
信仰是一把双刃剑,必须使用得度才能国定家安。
3、关于虚构与想象。
书中有很多的观点都会提到,制度是人虚构出来的、金钱是人虚构出来的、宗教信仰是人虚构出来的……其实,除了我们的实体以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人虚构出来的,换句话说人类就是生活自己创造出来的想象之中。
而如果这些“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成为了我们共同认可的东西,或者说成为一个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那这些虚构与想象就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约束和影响。
但有时人类却为了虚无缥缈的名利追逐,去伤害自然、伤害身边的人,甚至是迷失了自己。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在在改造客观环境的同时,为世界带来了人类文明,也成为了全球的霸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人类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类简史》读后感2000字:
《人类简史》这本书阅读的时间有几个月,这本书给我感受就是全篇重点都很多,接而引发很多思考。
让我眼前一亮的发出感慨“哦,原来是这样的。
”中间休息着看了些小说,因为觉得有点心累。
看完很多天了,一直再想要留下些什么。
但是能总结的太多,实在让我为难了一会儿,向一起工作的同事强推这本书时,她问了我一个当时朋友向我推荐,我也问过的一个问题“讲的是什么?”,想了想结合朋友给我推荐时的介绍“这是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书”,回答她“这就是一本历史书、不是故事书所以没有讲的是什么,就是讲的历史,然后从一种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的角度阐述了这个历史”。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为什么有些集团、国家没落了甚至消失?有些还仍然在发展?西方的科学是注重采集、调查、试验、数据的整合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我们习惯用经验。
这种认知在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时理解尤为深刻,其实那些让我们觉得很神奇的心理分析、微表情分析背后是有无数学者、学术团体的试验,数据研究整理。
并进行严格的验证再发表。
同一个课题不同的试验、目的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所以使用范围较广。
而我们就是“经验”、“领导说”,做
得事也不管总结不总结反正我做了这个事就是有经验了,也不管这个“经验”是对是错。
或者领导说得一切就是真理。
人类都是追求幸福的,对幸福的定义每个人的看法也不一致。
书中很妙的一句话是“某个国家的人感到不幸福,他可能对比的对象是美国这种第一世界的国家”。
然后对宗教的描述也在契合作者的理论,人之所以不幸福或许就是自己想得到的更多,而自己想去追求的去对比的人或生活,或许根本就不是一个平行线的。
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当然会疼苦的。
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想法、认知根本就不在同一维度内。
就像那句最流行的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不过,作者似乎很推崇佛教,因为篇幅给得多,引用得也多,研究的也透彻。
他认为佛教解决了这个事情,因为佛教就是讲的放下。
你会去追求,然后得不到会疼苦,心理学或者什么会告诉你不要在乎结果。
人生就是疼苦的,人生就是这样的。
然后心理学还会说其实这些都只是你大脑器官的感知,是某种分泌少了。
所以你可以吃“百忧解”之类的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来缓解,你有可能并不是真的疼苦很玄乎吧。
但是佛教是从源头告诉你不要拿起来,世界就是这么的,规律既定的法则就是这么的,没有追求没有欲望何来痛苦,因为你从最开始都是淡定的在做这个事,那结果是什么样、过程是什么样怎么会在乎呢?不过我还是想不通的是没有追求、没有欲望去做这个事那不是人云亦云、行尸走肉。
所以或许这种思考就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吧,意识层面的东西还是没有一概而论的东西。
饥饿、战争、扩张、技术生产力发展肯定是历史书要描述的,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画面。
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有扩张?
这本书是看完在项目内,想想我有时候“格格不入”的姿态,或许自己想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作环境、领导,用来与之现在的比较或许太自以为是了。
现在很流行什么“情商”,可是我发现一些人当着领导是“卑躬屈膝、声音温柔”。
对着平级、下级、只要不是领导一律的方式“你们都是二等公民”。
连最基本的礼貌、修养都没有。
谈什么情商呢?所以我们的情商能总结为领导喜欢吗?我遇见过一个领导他很喜欢你说一句,他对怼一句。
我最开始很难理解这是要“泼妇骂街吗?”沟通难道不是我说出我的观点,你怎么看我的观点,你是怎么想的吗?然后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读后感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怎么做到更好。
而他不会,他只会说你的观点错了,然后告诉我不管对错、做就是。
可是他明明就错了,能预见的、而且我经历过的提醒你,难道他不会觉得我在配合他的工作吗?他就是不会,他认为我质疑了他的权威,他是领导他说的不管对错,我不能提出异议。
他以为他在打官司呢,把我怼赢了,成就感就来了。
说的什么都好像是说他做错了,然后他就会证明他没错引证各种事实来说“其实是我错了。
”。
结果就是没有一个怎么处理这个事、怎么改善这个事、这个事情的发生是制度的问题、还是这种同类型的事很多都在发生。
反正再出问题再怼,再让你去做。
然后就无限死循环了,事情仍然是乱七八糟的。
当时我的状态就是“好心累哦”。
后来也懒得和他讨论了,因为自己也有了能吩咐的人,复制、
粘贴也就好了,何必较真。
所以他在我这里,评价不是很高。
不过我的评价本身也就无关紧要,因为能评价领导的也就只有领导,所以他步步高升,很得领导赏识。
因为情商高、很阳光,标杆似的人物。
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只有各自精彩,看过这本书也领会了,我当时就该把他放在另外一个水平线。
他就会无比可爱了,因为他的作风,会让我很好过啊,毕竟不长脑子做事没有追求都是一件开心的事,大懒支小懒、小懒在支小小懒。
作者:谭渝萍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