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作文: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00字

合集下载

作文《我家的老物件》

作文《我家的老物件》

我家的老物件篇一我家的老物件要说我家老物件,那可多了去了,什么奶奶留下的老式缝纫机,爷爷珍藏的旧军用水壶,还有我爸年轻时骑的那辆破自行车,都堆在楼下那个永远也收拾不完的杂物间里。

但要说我最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个老式收音机。

那收音机啊,比我还老呢,灰扑扑的木头外壳,上面还雕着些不知道是个啥的花纹,看着就年代感十足。

记得小时候,这收音机可是家里的娱乐中心,每天晚上,爸爸都会把它摆在桌上,调到一个播评书的频道。

那评书先生的声音,浑厚磁性,讲的那些故事,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比现在那些什么动画片精彩多了。

记得有一次,评书讲到一个精彩片段,正说到关公大战华雄,那收音机突然滋啦一声,没了声音!我当时急得哇哇大哭,爸爸就拿着螺丝刀,在那收音机上捣鼓半天,最后竟然还真修好了!那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至今难忘。

这收音机除了听评书,还能收听广播体操,当时我可迷广播体操了,每天跟着收音机里那节奏明快的音乐,扭来扭去,那叫一个开心!后来,家里有了电视,这收音机就渐渐被冷落了,但它一直被爸爸小心翼翼地放在柜子里,说是老物件,得好好保存。

篇二我家的老物件这老收音机啊,不仅仅是一件老物件,更是承载着我童年无数记忆的载体。

我记得那收音机面板上有个小小的旋钮,用来调节音量,再有一个指针,用来选择电台。

我还记得,爸爸每次调台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坏了它。

那个指针,用久了,有点松动,经常会自己乱动,调到一些杂音特别大的电台,然后我们就得一起在那儿听一阵刺耳的沙沙声,哈哈哈,现在想想还挺好玩的。

有一次,我偷偷拿爸爸的螺丝刀,想自己拆开收音机看看里面是什么构造。

结果,没拆几下,就发现自己完全搞不懂,螺丝拧进去出不来,还弄坏了一个零件。

我当时可吓坏了,赶紧把收音机原样装回去,生怕爸爸发现。

结果,爸爸好像也没发现什么,依旧每天晚上用它听评书。

这个小小的插曲,也成为了我和这老收音机之间一个小小的秘密。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挺有意思的。

作文《我家的老物件》

作文《我家的老物件》

我家的老物件篇一我家的老物件我家有个老物件,说老也不算特别老,也就三十来年吧,但在我心里它绝对是文物级别。

这东西呢,是个录音机,不是那种卡带的,更不是什么MP3、苹果音乐,是那种老式的,用磁带的。

棕红色的木头外壳,磨得锃亮,上面还有点小划痕,那是岁月的痕迹,我爸说那是他当年用的时候不小心蹭到的。

记得我小时候,这录音机可是家里的宝贝疙瘩。

那时家里没电视,晚上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听这录音机放的戏曲。

我爸是戏迷,那磁带堆得跟小山似的,什么京剧、评剧、豫剧,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不懂,只觉得那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吵得很,可每次我爸放的时候,我就乖乖的坐在他旁边,看着他专心致志的样子,觉得这玩意儿好像挺神奇的。

记得有一次,我爸放的是《红灯记》,那磁带不知道是不是放久了,中间卡带了,声音断断续续的,特别难听。

我爸急得脸都红了,拿着螺丝刀在那鼓捣,半天都修不好。

后来他灵机一动,用铅笔轻轻地把卡住的地方拨了拨,嘿,还真好了!当时我就在旁边看着,觉得我爸简直就是个修理大师。

这录音机,承载着我童年多少个夜晚的回忆啊!那断断续续的声音,如今想起来,反而觉得格外亲切。

篇二我家的老物件说到老物件,不得不提我奶奶留下的那口老式木箱子。

那箱子可不是普通的箱子,它是红木的,沉甸甸的,一看就结实耐用。

箱子表面雕刻着一些花纹,虽然岁月洗礼让这些花纹有些模糊不清了,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箱子的锁已经生锈了,钥匙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我试过各种办法都没能打开。

这木箱子,在我家放了很久很久了。

我小时候,它总是摆放在奶奶房间的角落里,神秘而充满吸引力。

我无数次地幻想过箱子里装着什么宝贝,可能是金银财宝,也可能是奶奶年轻时的照片。

我常常偷偷地跑到奶奶房间,对着箱子仔细端详,试图从那斑驳的木纹中窥探到一丝秘密。

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箱子里装着的是奶奶的一些旧衣服和一些旧信件。

那些衣服已经泛黄、褪色,但依然能感觉到奶奶当年的细心和爱惜。

而那些信件,是奶奶年轻时和爷爷通信的记录,字迹娟秀工整,字里行间充满了甜蜜和温柔。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我家的老物件。

我家有很多老物件,它们虽然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却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这些老物件不仅是家庭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家族的传承和记忆,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变迁。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把古老的木椅,它是我爷爷年轻时的心血结晶。

这把木椅经过岁月的打磨,表面已经略显斑驳,但椅面上的花纹却依然清晰可见。

每当我坐在这把椅子上,仿佛能感受到爷爷年轻时的勤劳和朴实,这让我倍感亲切和敬仰。

另外,我家还有一幅古老的挂画,画面上是一幅山水画,虽然已经泛黄,但却别具一番风味。

这幅画是我曾祖父留下的,他是一位酷爱绘画的艺术家,这幅画是他年轻时的杰作。

每当我看着这幅画,都会被它那深邃的山水意境所吸引,仿佛置身于画中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曾祖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除此之外,我家还有一些古老的家具和器皿,比如一座古老的炉子、一个古朴的茶壶、一套古董餐具等等。

这些老物件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但却承载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

这些老物件不仅是家庭的宝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族的传承和记忆,让我们了解到了曾祖父、祖父那个年代的生活和文化。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变迁,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珍惜这些老物件,传承家族的文化和记忆,让它们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它们成为我们家族的永恒之宝。

因为这些老物件不仅是家庭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家族的传承和记忆,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变迁。

关于家乡老物件作文

关于家乡老物件作文

关于家乡老物件作文在我的记忆深处,有那么一些老物件,它们承载着家乡的岁月痕迹,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装满了我童年的欢乐与回忆。

要说这老物件啊,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那台老旧的缝纫机。

它安静地待在老屋的角落里,身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这台缝纫机是黑色的,机身有些地方的漆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的金属底色,显得斑驳而有质感。

机头部分有一个圆圆的轮子,用手轻轻转动,那轮子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抗议着岁月的侵蚀。

踏板在下方,连接着机身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

小时候,我总是好奇地踩上踏板,看着皮带带动轮子飞速旋转,心里充满了莫名的兴奋。

妈妈经常坐在这台缝纫机前,为我们一家人缝补衣物。

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妈妈的双手熟练地摆弄着布料,脚下有节奏地踩着踏板,缝纫机发出“嗒嗒嗒”的声音,那声音就像一首欢快的乐曲。

只见针快速地上下穿梭,不一会儿,一块破了的布料就被缝补得整整齐齐。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裤子摔破了一个大口子,哭着跑回家找妈妈。

妈妈看到我的样子,笑着说:“别哭别哭,妈妈用缝纫机给你修好。

”她拿出一块和裤子颜色相近的布料,放在破洞下面,然后坐在缝纫机前开始忙碌起来。

我站在旁边,看着妈妈认真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期待。

不一会儿,裤子就修好了,破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细密整齐的缝线,就像新的一样。

我高兴地穿上裤子,又跑出去玩了,完全忘记了之前的伤心。

除了缝补衣物,这台缝纫机还能做很多有趣的东西。

妈妈会用它给我做一些小布偶,用碎布头拼接出各种可爱的形状。

有小兔子、小猫咪,还有小熊,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让我爱不释手。

那些小布偶陪伴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成为了我童年最珍贵的玩伴。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再有人用缝纫机缝补衣物。

商场里各种款式新颖、做工精细的衣服应有尽有,人们更愿意去购买现成的。

那台老旧的缝纫机也渐渐被遗忘在角落里,但是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却永远不会改变。

【状物作文】家里的老物件

【状物作文】家里的老物件

【状物作文】家里的老物件
我家有一杆秤,那是祖传四代的宝贝,拥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个秤大约和我的胳膊一样长。

它看起来像一支笛子,前面有一根吊绳和一个鱼鳞钩。

横梁是木头做的。

经过历史的“打磨”,感觉非常光滑。

上面模糊地还有些小点。

阿泰说
这是一个用来称重的秤。

每个点代表一个或两个,但也代表“忠诚”。

一个人应该有良知,不应该矮小。

再来看看那长得像个大铃铛的秤砣,它是用铁做成的,虽然已经生锈,摸起来粗糙不堪,但仍是实沉沉的。

据说这个天平有无穷的力量。

够我称的了。

我们家的这杆秤,还有一段背后的故事呢。

阿太告诉我,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以前是
一片片的菜地。

这些菜地是属于集体的,大家一起种菜,有专人负责卖菜,也有人上门来
收菜。

所以,我们家的秤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1983年左右,土地承包给家庭,我们家被分配了2亩土地。

阿泰带领她的孩子们在日出时工作,日落时休息,种植蔬菜、西红柿和丝瓜。

阿泰用这种秤把收获的蔬菜运到市场
上出售。

我们家的蔬果新鲜美味,份量足,凭借着大家的努力付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原本是菜地的农村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中心。

我看着阿
泰手中的天平,心想:“它经历了风霜的沧桑,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天平,
也是一种精神。

”。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我家的老物件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家的老物件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我的家是四世同堂。

小时候,家里最受人尊敬并有威严的,便是我已近九十岁的太爷。

他和我是最亲密的“朋友”。

记得小学时,我每天让父亲送我上下学。

春日的细风等来了夏日的阳光,秋季的落叶化作寒冬的银装。

每一天都不同,但在我的记忆中,一成不变的便是那小区长椅上的灰布袋。

每天放学后它都会准时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是太爷的灰布袋。

太爷坐在长椅上,目光永远朝向我回家的方向,他从来不会“爽约”,只要我走到他面前,太爷便会用苍老的双手支撑着膝盖,慢慢地直起身子,然后转头轻轻地提起那已经撑得不能再鼓的灰布袋攥紧递到我面前。

我不用看就知道里面是什么,因为太爷跟我有着神奇的默契,他能预感到我这一天想吃些什么。

然后,父亲便扶着太爷慢慢地爬上五楼的家,我就跟在他们的身后,小心翼翼地护着,总是担心太爷摔倒。

太爷家的小区跟我家的小区紧挨着,但都在没有电梯的五楼,太爷每天都要上下楼几次,其中必有一次是来我家。

太爷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他说他每天有三件必做的事:养花、写字、来看我。

每周末写作业时,总能听到轻轻的敲门声和小心翼翼走到我身后的脚步声。

那个塞得满满的灰布袋一如既往放到我面前。

学习时、弹琴时、看书时,太爷永远总是默默地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从不厌烦。

那已经攀满皱纹的脸上,浓浓的目光却没有黯淡。

在我的记忆中,太爷的眼睛是最暖的,它没有被无情的岁月掩盖,而总是闪烁着一种慈爱,和善的独一无二的光芒。

而那光芒,唯我独享,因为只有在我面前时,它才会那样闪烁。

但那只是小时候,长大后,我开始要面子,逐渐厌烦了一个身影总追随在我身后,我对太爷的感情变了。

对他只剩下了无声的对话与默默地目光。

意外,总是突如其来。

家里的老物品 作文

家里的老物品 作文

家里的老物品作文篇一《爷爷的老烟斗在我家的抽屉里,一直躺着爷爷的老烟斗。

那是一个看起来特别普通的烟斗,长长的杆儿,木头制的,因为岁月的摩挲,变得十分光滑,烟嘴那儿还有点发黄。

爷爷在世的时候,这个烟斗就没离开过他。

每天清晨,爷爷就坐在院子里的那把老藤椅上,拿出他的老烟斗。

他会先从烟袋里捏一小撮烟丝,慢慢地放在烟斗里,然后用手指压实。

接着,他从兜里掏出火柴,“嗤”的一声划着,点燃烟丝。

那瞬间,烟丝就冒起红红的小火苗,爷爷缓缓地吸一口,烟就从烟斗里冒出来了。

烟雾缭绕中,爷爷眯着眼,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爷爷这烟斗的来历。

爷爷咂巴了一下嘴说,这烟斗是他年轻的时候自己做的呢。

那时候家里穷,没有啥好东西,山上的木头有的是,就找了根合适的树枝,自己打磨成了这个烟斗。

爷爷说这烟斗可陪他经历了不少事儿呢。

有一回,他带着这个烟斗去山里放羊,不小心迷了路。

他就倚着一棵树,一直抽烟斗,想着办法。

后来看到烟斗里冒出来的烟飘向一个方向,他就顺着那个方向走,竟然就找到了出路。

爷爷走了之后,这个老烟斗就被静静地放在抽屉里。

我偶尔会拿出来看看,摸摸那熟悉的杆儿,脑海中就浮现出爷爷坐在藤椅上抽烟斗的画面。

每次看到这个老烟斗,我都感觉爷爷好像还在我身边,那浓浓的烟味仿佛变成了爷爷对我暖暖的爱。

这老烟斗里,藏着爷爷的一生,也藏着我对爷爷深深的思念。

篇二《古老的缝纫机》我家有一台古老的缝纫机,那可是我奶奶的宝贝啊。

这缝纫机全身是黑色的,铁制的机身看起来特别笨重,但是那踏板和轮子却似乎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小时候,我总是看奶奶坐在那台前操作。

奶奶的脚踩着踏板,那踏板一上一下地,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哒”声。

放在一旁的碎布料,被奶奶的手一拉一送,就神奇地缝合到了一起。

每次看着那块布在奶奶手下慢慢地变成长条或者布袋什么的,我都觉得新奇极了。

有一回,邻居家的小伙伴不小心把书包给扯破了,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奶奶看到了,就把小伙伴喊到家里来,从那一堆布里面找出一块颜色相近的布,放到缝纫机下。

关于老物品的作文

关于老物品的作文

关于老物品的作文
《我家的“老古董”》
我家里有个“老古董”,年纪比我还大,那就是我爸爸小时候用过的铅笔盒。

这个铅笔盒是铁质的,上面的漆都掉了,有的地方还生了锈,看起来又旧又丑。

可爸爸说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东西,一直舍不得扔掉。

有一天,我偷偷地把这个铅笔盒拿到了学校,想给同学们看看这个“老古董”。

没想到,同学们一看到这个铅笔盒,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什么东西啊?好丑啊!”
“这也太旧了吧,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吗?”
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赶紧把铅笔盒塞进书包里,生怕被别人看到。

放学回到家,我生气地对爸爸说:“你那个铅笔盒太丑了,我以后再也不带去学校了!”爸爸听了,笑了笑说:“这个铅笔盒虽然旧了点,但是它很实用啊。

你看,它可以装很多铅笔和橡皮,还可以保护它们不被弄丢。

而且,这个铅笔盒是我小时候用过的,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听了爸爸的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很旧很丑,但是它们可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不能只看外表,要学会
珍惜那些有价值的东西。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嘲笑爸爸的“老古董”铅笔盒了,我要好好保护它,让它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家的老物件【我家的老物件--银元】费俊熙还在吗?我飞奔到收藏品柜前,打开了柜门。

还好,我看到了银元,终于舒了口气。

这个银元可不一般,它可是全家最老的物件。

虽说是纯银做的,但如今还是蒙了一层黄色的氧化层。

上面有许多黑点,也许是发霉了。

它的正面用繁体字写着中华民国23年,它真是历史悠久呀。

仔细看它的表面,有着不少划痕,它也许在一个酒鬼口袋呆过,也可能在一个家产万贯的富人手里拿过……时间的划痕让我又一次陷入了回忆。

这个银元是当年太祖爷爷留下的。

在太爷爷生日,让他自己去买生日礼物——一些糖。

当时家境贫寒,这个银元可是一大笔钱呀。

我的太爷爷舍不得用,一直把它当宝贝留着,爷爷知道这个银元来之不易,这里还有太祖爷爷对他的爱和希望啊。

过了几年解放了,开始用粮票加上钱换食物,太爷爷把这块银元当着幸运金币,一直留了下来。

太爷爷一直视这块银元为珍宝,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当我们家有新的孩子出生,在八岁时,把这个银元送给孩子,太爷爷认为这能让孩子一生平安。

到我手里时,已经传了四代。

我记得我八岁时,老爸在我生日那天当着全家人的面,讲起了这个银元的故事,并让我承诺要保护好它,永远不要把它弄丢。

我心里激动极了,突然拥有了一份责任感,我一定要把它传下去。

老爸讲完话后,在全家人的注视下,我双手捧过了这块宝贵的银元,小心翼翼的它放进了我的收藏品柜。

我心想,这一块银元可不仅仅是一个吉祥物,他还是太祖爷爷对太爷爷的爱,而太爷爷把这份爱传了下来,我要是不把爱再传下去,那我就对不起他太爷爷。

“儿子来吃饭。

”老爸坐在餐桌前对我说,我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

“老爸,你能再给我讲一遍银元的故事吗?”我在餐桌旁坐下来问道。

“当然了。

”老爸立即答应,于是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这段故事。

我坐在桌旁认真的听着,要把这个故事刻在我的心里……【我们家的老物件--百斤粮票】丁宇玥奶奶坐在沙发上,手指一遍一遍的从几张粮票上拂过,这是几十年前的粮票了,充满着奶奶美好的回忆。

这些粮票是爷爷从部队寄回来的,票色有些发黄了,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军用限定支票100壹佰斤。

而“100壹佰斤”这六个字写得特别大,写在粮票的正中间。

边上还画了一座大工厂,工厂上飘着缕缕青烟,仿佛在不停的生产着。

奶奶说当时买粮食要票,买酒要票,买肉要票,买自行车要票,连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票。

当时家中有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吃粮比较快,爷爷长期不在家,奶奶让邻居帮忙照顾孩子,一大早拿着粮票和钱,提着篮子出门了。

虽然去的很早,但因为每天的供应量有限,所有人都想买到粮食,早早的粮店门口已有许多人排起了队伍。

奶奶说,每每遇到冬天寒风呼啸,排队是最折磨人的,于是很多人用些篮子砖头等物品位,找个稍微暖和的地方避寒。

听到这儿不禁怔住了,干什么都要票,吃饭叫个外卖不就行了吗?奶奶乐了,当时大家吃饭都难吃上,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做外卖呀!我面对着这张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几张票,无法理解在当时居然关系到一年全家人的口粮。

而有了票,还要一大早去排队。

现在科技发展有了互联网,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要买的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毫不限量,我们在享用时不要忘记当年的辛苦与艰难。

这些粮票,见证着那段辛苦的生活;这些粮票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这张粮票也是当时生活的烙印,值得我们珍藏。

【我家的老物件--木质钢琴】陶俊成我家有个老物件,放在家里大客厅的一个角落里。

这是一个木质的钢琴,它外边刷了一层黑色的油漆,上面贴着两个有点生锈的大字“珠峰”。

虽说已经是个老物件了,但依旧油光发亮,没有丝毫划痕,脚踏板上被布包裹着,又套了一层塑料。

钢琴的琴键,黑白相间,像波浪似的一高一低,每个琴键摸起来十分光滑。

小时候,它是哥哥用来吓我的道具,有件事我至今也没有忘记,属于我的黑历史啊!一天晚上我吃了晚饭,坐在地板上搭积木。

忽然,哥哥的朋友叶哥哥抱着积木桶跑到哥哥房间里,我什么也没想就跟了进去。

突然门关了,灯灭了,什么声音也没有。

小时候我最怕黑了,立马瘫坐在地上,我听见钢琴打开的声音,一串低音在耳边响起,这下我被完全吓破了,哭了起来。

这架钢琴是我童年的见证。

这架钢琴,现在是我向哥哥炫耀的资本。

哥哥因为没有坚持练琴,现在都不会弹琴了,而我这位坚持不懈琴童,小学五年就考过了钢琴十级,完全碾压了零级的哥哥。

这架钢琴,和我成了好朋友。

看着钢琴,我的心里就有满满的成就感,为了向自己亲爱的哥哥展示我的才艺,我天天和他微信通话,让他听听我的琴声。

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事要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

这架钢琴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老物件,它是我童年的见证者,更是我的好朋友。

如果再过二三十年,我依然要让它像现在一样闪闪发亮。

【我们家的老物件--补袜器】曲家泽我家的补袜器是我姥姥的姥爷亲手制作的,已经传了四代了,我们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故事也有很多补袜器是由木头做的外型,像一个鞋子。

背上钉了一个木条,褐黄的,表面光滑发亮,连钉子也被磨平了,一看就能看出它饱经风霜。

用的时候,将袜子套在上面,漏洞的地方轻轻一捏,再用针一针一线的缝起来,袜子不一会就补好了。

一天,姥姥手抚摸着补袜器说道:“想当年大家生活都很困难,袜子破洞都不舍得扔,家家用补袜器修,那时……”我一听便来劲,等着姥姥讲关于补袜器的故事。

“那时我还小,天天就在外面疯玩,袜子上破洞多,我的姥爷便做了这个补袜器。

”姥姥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有一天我玩耍后回到家,只见姥爷坐在床上,拿着一块木头,手上的刻刀飞快的削着,一块底板很快便削出来了。

”姥姥说:“随后,一个如鞋头一样的木头削了下来,很快后跟也做好了。

我的姥爷再用砂纸磨光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现在,就是拿出一个千疮百孔的袜子,将袜之往补袜器上一套,便一针一线的将袜子缝好了。

”姥姥讲到这里目光柔和极了,我一看便知道姥姥在想太姥爷和太姥姥。

一天我放学回家,将脏衣服放进洗衣篮。

这时姥姥走出来,在洗衣篮旁边无意中看到我的袜子。

眼尖的姥姥发现袜子脚后跟的一个洞,她笑着说“你不是想看缝袜子吗?正好用你的袜子来试一试。

”说着便把我拉到床前,取出补袜器,手腕熟练地一翻将袜子套上,用针缝过去再穿过来。

姥姥缝着袜子,我想,当年太姥姥大概也是这样的吧。

穿上姥姥补好的袜子,一点也不硌脚,这个补袜器真好,既省钱又好用。

我家的补袜器,有爱有温暖。

它经历了风霜沧桑,记录了上一辈的艰辛,上一辈的朴素。

我们要将它传下去,传的不仅是补袜器,传承的还是一种传统。

【我家的老物件--檀木箱子】符依萱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庞然大物---檀木箱子。

它是我婆婆的婆婆亲手做的,相传已经四代人了。

它全身呈深红色,全用檀木做的,上面刻着花一样的纹路,摸起来凹凸不平,很有质感。

站在离箱子三米远的地方,都能闻到它那独特的香味。

如果你走人我的书房,一定被弥漫着的香味陶醉。

因为檀木是防虫蛀的,所以经过了一个世纪依旧光滑明亮,没有一丝破损,没有一丝划痕。

在箱子中央,有一把铜锁,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使用时依然很顺利。

看着这箱子,我仿佛想起了婆婆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个故事。

那是阴云密布的秋天,田里闹起了虫灾。

太婆只有小学文化,不知道檀木是防虫的,所以当虫群朝家里飞来时,她无比惊慌冲入家里,但虫群还是把家中包围。

太婆趴在这装满回忆的箱子上,身体铺面箱面,生怕虫群把这个宝贝疙瘩吞噬掉。

家中任谁也拉不开她,任谁也说不动她,直到虫群消散。

这个箱子也装了许多许多的回忆。

箱子分为两格,第一格里装着许多“纸片片”,有粮票、油票、古铜币、照片,还有我爸爸妈妈的结婚照呢。

第二格就不同了,里面装着各种重要的本本:我的学生证,我的出生证明,婆婆年轻的照片……檀木香是妈妈的回忆,婆婆的回忆,更是太婆的回忆,这以后也会是我的回忆。

也许婆婆每次打开檀木香,看着她那笑容如花的照片,心里会泛起一阵甜蜜,她那时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我每次看着这放在檀木箱里,光洁如新的出生证明,就强烈的感受到父母对我浓浓的爱。

【我们家的老物件-藤椅】张雨涵我们家里有一个三代相传的老物件,就是我们真爱如宝的藤椅。

“真漂亮呀!”奶奶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她那光滑而又发亮的藤椅。

那藤椅是用细长的竹子拼起来的,旁边还有两个把手。

它的颜色是深红色的,那原本挺拔的竹子也渐渐变弯变旧,它承载着长辈的汗水与辛劳。

我总是缠着奶奶问着藤椅的故事,奶奶总是说长大了再对我说。

那一天,奶奶饱含深情的、慢慢的说“这张藤椅是你太奶奶攒了一个月的钱给我买的,这张藤椅当时藤椅十分贵重,儿时的我一高兴,竟把藤椅摔缺了一小块儿呢。

”“嘿,今天太阳真好呀!”奶奶把藤椅小心的拉到她的小院子里,拿了一双鞋板,带上她的老花镜,拿着绣花针,开始一针一线的缝制,准备给我做一双拖鞋。

到现在我们家还穿着奶奶缝的鞋子,那阳光的照射,那双拖鞋似乎暖暖的,那里承载着奶奶的爱。

奶奶坐在藤椅上拿着针穿进一个洞,再穿过来,反反复复的做着一个动作,仔仔细细的、不知疲倦的纳着鞋底。

温暖的阳光照在她身上,伴着藤椅发出的嘎嘎声,一切都那么美好。

奶奶缝着鞋,毕竟奶奶老了,缝着缝着,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

到了晚上,奶奶又躺在她那老藤椅上,吹着丝丝凉风。

奶奶抬头望着那美丽的、闪亮的星星,不由得笑了。

奶奶抚摸着她那光滑的藤椅不由自主地说,“藤椅呀,你真是我忠实的伙伴呀,你陪了我30多年,谢谢你呀,我的老朋友。

”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物件,它承载着奶奶的美好记忆,还有奶奶的爱哩,我要把它传下去。

【我家的老物件-老饭盒】我家有一个老物件,每次经过书房,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是一个老饭盒,是我外公传下来的。

饱经风霜的它,表面上十分粗糙,像一位老者微笑着望着我。

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容易打开,每次只能小心地扒开一条缝朝里面看,一片黑乎乎的,隐约能看见一些黑色的斑点。

看着看着,我又回忆起外公讲述的他的故事……外公说,那时他上大学,每天中午自带饭盒去食堂,食堂里的师傅就会把米放进他的饭盒里。

外公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都在上学,家里生活清苦,每次食堂的师傅放好米还没有蒸时,外公就会从里面抓出一把米出来,这样每天抓一把,一星期就能攒一整盒的米了。

外公每周把自己省下的一饭盒米带回家,给平时不舍得吃米的太婆婆吃。

那一天,外公把省下的米捧在手上兴冲冲的跑回家,他还要告诉太婆婆,他又考了第一。

可走进家门,看见病床上脸色蜡黄、毫无血色的母亲,他愣住了。

“哐当”饭盒和米掉在地上。

外公总跟我一遍遍讲述着这个故事,我每次听的都热泪盈眶。

那个饭盒在外公工作后还用了很长时间。

外公说,看到这个饭盒就想到太婆婆。

家人都十分珍惜它,一代又一代的人细心保护着这个饭盒,一遍又一遍的轻轻擦着上面刚落的灰尘。

一天晚上,妈妈捧着那个饭盒严肃地对我说,这个饭盒是外公传给我的,现在我要把它传给你,你要保管好它呀!接过妈妈手里的那个饭盒,我手上多了一份责任。

这个饭盒,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饭盒,它装满了艰辛,它是时光隧道的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