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子热运动 ppt课件

分子热运动 ppt课件

液态 气态
较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
较大
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 分子群可以相互滑过
有一定的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 具有流动性。
很小
每个分子几乎都能自由运动
没有固定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 具有流动性。
知识总结
物质的构 成
分子热运 动
分子间的 作用力
分子动 理论
目标测试
1.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 充满烟味,这属于_扩__散___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__度____有关。
目标测试
4.如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 是( C )
A.甲是气态 C.丙是气态
B.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目标测试
(多选)4.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演示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A.甲: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乙:悬挂很重的重物后两个铅块仍没有被拉开,是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C.丙:用力推入活塞,活塞内的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丁: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比预计的要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新知讲解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提出问题:同学们对物质的构成有怎样的看法呢?
演示实验:在一个量筒内装入50mL水,再装入 50mL酒精,过一会观察现象。你看到什么现象呢? 你能解释此现象吗?
结论: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间存在间隙。
新知讲解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 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 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交流与讨论:两瓶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分子之间有斥力
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动脑学物理
1、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 害社会” ,我国采用“禁种、禁贩、 禁制、禁吸”四禁并举的禁毒方针。
经过训练的警犬凭什么可以从旅 客的行李箱中发现夹带的海洛因、摇 头丸等毒品?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 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越剧烈。
思考:既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 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 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
持一定的体积呢?
• 例如:①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 一样散开
• ②铁丝不易拉断。
想一想: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 因素是什么?
•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 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 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两滴红墨水, 比较两杯中的红墨水扩散现象?
观察与思考三
观察与思考三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剧烈。
小结
•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扩散现象。 • 扩散现象说明了:
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归纳
•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 对方的现象,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 现象。
• 思考: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 结论一: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的运动
固体扩散、液体扩散、 气体扩散它们的扩散速度有什 么区别呢?
探究实验: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巩固练习
例 【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ABC)
特别说明
A.秋天,桂花飘香;
机械运动是物 体间位置的变化,
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 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热运动是构成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物质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是微观粒子
D.扫地时灰尘飞舞。
的运动。
机械运动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分子间的作பைடு நூலகம்力
巩固练习
例 (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 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引__力__。 (2)如右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 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间__隙__, 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 为分子间有_斥__力_。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C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课堂检测
2. 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 漫着粽子的清香。这现象表明( D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课堂检测
3.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
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C )
探究新知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
r
f
f´
……
r
当r < r0时,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
当r >10r0 时,分子间无 作用力。
探究新知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分子热运动ppt课件

颗粒越小
每一瞬间受到液体 分子撞击的数目少
受力极易不平衡
同时跟它撞击 的分子数多 颗粒越大
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
质量大,惯性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ppt课件.
12
为什么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粒的 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温度升高,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 能增大。液体分子对微粒的碰撞次数将增加, 而且每次撞击作用将增强。这就使微粒受到来 自各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现象 加剧,引起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加激烈
2.“布朗运动”是说明分子运动的重要实 验事实。则布朗运动是指:( C ) A:液体分子的运动;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
D: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
ppt课件.
17
3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 着的是( A、 C 、D ) A:将香水瓶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B:汽车开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 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ppt课件.
20
• 2.从观察方式来说,布朗微粒是很 小的,需要在显微镜里观看,尘埃 粒子在阳光下肉眼就可见了,这样 大的颗粒,就是受到周围作无规则 热运动的空气分子的撞击,也无法 呈现出布朗运动来的。
ppt课件.
21
• 3.从观察到的情景来说,作布朗运动的 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随着周围分子 撞击次数的变化,微粒会很快地改变运 动方向。而在阳光下的尘埃粒子的运动 是随气流一起运动的,其方向改变要缓 慢得多,而且由于尘埃受重力作用,其 总趋势是向下的。
ppt课件.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
ppt课件.

分子的热运动ppt课件

分子的热运动ppt课件

(1) 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方,倒扣一个空瓶子, 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二氧化氮密度大。将空瓶子放在上方,是为了避免 重力的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抽掉玻璃板,观察现象。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 空气大,它能进到上面 的瓶子里去吗?
气体的扩散实验
现象 抽掉中间的玻璃板后看到: 上面瓶中颜色__变__深__。 下面瓶中颜色__变__浅__。 最后两瓶颜色变得__均__匀__。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们的扩散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
新知讲解
学生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 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 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观察现象并思考:扩散的 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新知讲解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自学内容:分子间的作用力 自学时间:5min 自学要求:阅读课本P4-P5文字内容与插
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因为分子间除了存在引力外 ,分子间还存在斥力。
❖ 一起看一看
结论:物质被 压缩 时,分子间 的距离 小于 正常距离,就表现 为斥力 ;物质被拉长时,分子 间的距离 大于 正常距离时, 则表现为 引力 。如果分子间 的距离 过远 ,它们之间的作用 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物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微观特性
小结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的大小(肉眼看到的都不是分子,比如粉笔沫,尘土, PM2.5,雪花,细胞,细菌等)。

分子热运动优秀课件

分子热运动优秀课件

小结一下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一切物 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猜一猜: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 发生扩散,它们的扩散快慢和 什么因素有关呢?
得出结论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 种运动叫做 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 动越剧烈,温度越高。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 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 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 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
演示实验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面光滑、
干净的铅块
吸引在一起,ຫໍສະໝຸດ 下挂钩码也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不能把他们 拉开
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 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
分子数目巨大
分子数量有多大
•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100亿 ( 1010)次,如果人们计数的速度也 这么快,一个人要把1cm3空气中的分 子数完,也要80多年!
演示实验一
打开一盒香皂,一瓶香水, 你有什么感觉?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 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 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 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 ☆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要点: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 表现为 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 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起,原因是( B )

7.2分子的热运动PPT演示课件

7.2分子的热运动PPT演示课件
•17
分子的热运动
一、布朗运动的特点
1、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 2、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3、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4、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18
液体分子
小颗粒
布朗运动产生原因示意图
•19
液体分子
小颗粒
布朗运动产生原因示意图
•20
液体分子 a
小颗粒
布朗运动产生原因示意图
•21
液体分子
实验录象
•1
•2
结论: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分子做无规则的运 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 探究实验: ❖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
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 烧杯底注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 水的扩散现象。
❖ 2、烧菜时,老远就闻到了菜的香味,当菜 冷却下来后,香味就渐渐的变淡了,这是 为什么?
❖ 3、你还能举出那些扩散现象的例子?
•8
在载物玻璃中滴入一点冷水
•9
在载物玻璃中滴入一点稀释后的墨汁
•10
盖上盖玻璃,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11
小碳粒在冷水中不停的运动
•12
每隔30秒三个微粒各自位置的连线
二、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
小颗粒不断受到周围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且撞击效果不平衡。
三、布朗运动是分子的热运动的反映(分子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24
练习一
如图所示,小颗粒 从位置A运动30秒后到 达位置B,那么从位置A 出发运动15秒后小颗粒 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A B
•25

【PPT课件(人教版)】分子热运动

【PPT课件(人教版)】分子热运动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 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 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 的体积呢?
—— 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2、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紧缩固体和 液体很困难呢?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总结: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 和
2.下面说法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的是(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精瓶被打碎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精 味 C.用盐腌蛋一段时间后,蛋变咸了 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3、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 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 的是( )
A.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4、以下四张图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 ,使热水很快变色 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C.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5、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 的香味,这是属于______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 时咸的快,这是由于______.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源自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为什么喷洒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 瓶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中,当它们到达 鼻子里时,就会闻到香味。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
*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
*分子数目巨大
如果把1cm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 计数,需要80年。
体验分子间的作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重点)[2017·江苏扬州月考]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图 1 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 分子间有间隙。
(2)图 2 实验,a 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 的铁丝网,图 c 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 d 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
理量是( B )
A.水的质量 C.水的密度
B.水的温度 D.水的体积
3.(对应例 4)[2016·广西柳州一模]图中实例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
(C )
4.(对应例 1)[2017·黑龙江哈尔滨]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
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 20 日后,如图乙,这是 扩散 现象, 说明液体分子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对应例 5)[2016·四川成都一模]50 mL 水+50 mL 酒精<100 mL 的事实说明
了分子之间 有间隙 。我们通过“物质由分子组成但不会散开”的事实证明分子 之间有 引力 。
分课 层时 作 业
1.(对应例 2)[2016·四川遂宁模拟]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
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D )
B.绿化带中的部分鲜花呈黄色是因为这部分鲜花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 C.酒谷大道绿化带中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放出热量 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2.(对应例 3)[2017·北京海淀模拟]将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分别装入两个 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用相同的滴管距水面等距处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红 墨水,过一会儿后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说明影响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
(2)观察图可知: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附着肥皂泡棉线的任意一侧,这一侧的肥皂 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造成的。
(3)刚开始时,水与硫酸铜溶液两者各自独立,界面分明。由分子动理论可知, 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上面的水分子要向下运动,进入到 硫酸铜溶液中,同理硫酸铜分子向上运动,进入到上面的水中,时间越长,两者混合 的越均匀。由图所示,甲图两者实验说明了 分子间有引。力
(3)图 3 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 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 10 日后”“静放 30 日后”所呈现
的现象,其中 甲 (选填“甲”“乙”或“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静放 30 日后的实验
现象。
【解析】 (1)图 1 实验说明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体积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体积 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了( D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间隙
【解析】 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 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故 D 正确。 选 D。
【点悟】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会变 小,而体积变小则是因为分子间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造成的。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1.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 原子构成的。一般分子的直径 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 10-10 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 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说 明: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运动,分子之间有 间隙; ②扩散现象发生在 液体、气体、固体之间。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
1.(对应例 2)[2016·四川泸州]2016 年 3 月 19 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 际会展中心开幕,通往会展中心的酒谷大道绿化带中的花草呈现五颜六色。开幕式结
束后,在飘逸着阵阵酒香的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在会展中心闻到的阵阵酒香是因为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2017·湖南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C )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解析】 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 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C 符合题意;雪 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D 不符合题 意。选 C。
【易错警示】(1)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力的 作用距离很小。(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 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 为斥力。(3)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相互作用力消失。
类型之五 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 [2017·江苏泰州]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
2.(对应例 2)[2017·四川绵阳模拟]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
烟”,公众场所一般禁止吸烟,是因为( B )
A.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 B.一个人吸烟,烟雾扩散在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雾分子,并在不停地运动 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进烟雾 D.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
类型之一 扩散现象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解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 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所以 A 错误,C 正确;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小, 故 B 错误;扩散现象不能使人们直接看到分子的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看见的 是分子团,故 D 错误。选 C。
6.(对应例 4)[2017·陕西西安月考]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 拂动而滚动不止,如图所示,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滴,
这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珠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 种现象 是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解析】 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后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 珠渐渐变小最后消失,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这种现象是水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
【点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通过扩散现象表现出来的,主要是通过物体的 颜色、气味、味道等现象来表明的。只要宏观看得到的运动都不是分子的运动。
【规律总结】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一切 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 象。
类型之二 了解分子热运动
管中应先注入 水 。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小的玻璃管。该实验的结 果说明了 分子间有间隙。
5.(难点)[2017·四川成都模拟]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
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 )
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点悟】了解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之间的关系,知道热运动快慢与温度的 关系。
【方法归纳】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 剧烈程度的体现。它是物体冷热的内在根据,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组 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比如一杯热水和一 杯冷水,同时滴入一滴墨水,发现在热水中扩散很快。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 烈。
3.(重点)[2016·云南曲靖一模]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
是( D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B.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 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
4.(对应例 5)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
(2)分子的热运动 定 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 子的热运动。
特 点: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剧烈 。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距离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距
引力和斥力 合力(对外表现的力)
变大(大于 10-10m) 引力>斥力
引力
平衡距离(等于 10-10m) 引力=斥力
【点悟】要把宏观物体或者物质的运动和微观分子的运动区别开来,解题的关键 是要掌握“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这个基本条件。一般来说,闻到气味或者扩 散现象都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方法归纳】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它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 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要把它与物质的运动区别开来,只要是肉眼看得见的,就不 是分子运动。
【解析】 将方糖投入到装水烧杯中,方糖消失,是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扩散到了水中,方糖的消失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故 A 错误,B 正确;分子 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所以温度高的烧杯中方糖 消失得快,故 C 正确;在分子的运动过程中,分子的大小保持不变,故 D 正确。选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