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 + 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3)一、名词解释 (3)二、问题 (3)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4)一、名词解释 (4)二、问题 (5)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7)一、名词解释 (7)二、问题 (7)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9)一、名词解释 (9)二、问题 (10)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12)一、名词解释 (12)二、问题 (12)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4)一、名词解释 (14)二、问题 (14)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6)一、名词解释 (16)二、问题 (16)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17)一、名词解释 (17)二、问题 (18)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19)一、名词解释 (19)二、问题 (19)第十章外部性 (20)一、名词解释 (20)二、问题 (20)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21)一、名词解释 (21)二、问题 (21)第十二章生产成本 (22)一、名词解释 (22)二、问题 (22)第十三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25)一、名词解释 (25)二、问题 (26)第十四章垄断 (28)一、名词解释 (28)二、问题 (28)第十五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29)一、名词解释 (29)二、问题 (29)第十六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31)一、名词解释 (31)二、问题 (31)复习要点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32)一、主要内容 (32)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32)一、主要内容 (32)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2)一、主要内容 (32)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33)一、主要内容 (33)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33)一、主要内容 (33)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33)一、主要内容 (33)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33)一、主要内容 (33)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34)一、主要内容 (34)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章外部性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二章生产成本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三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四章垄断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五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六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35)一、主要内容 (35)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B、失业C、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D、通货膨胀正确答案:A2、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
A、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B、非价格竞争的数量不同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3、下列( )的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间接税增加B、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增加正确答案:A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 570 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 90 美元,消费等于430 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 10 美元,个人储蓄为 40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470 美元B、480 美元C、400 美元D、500 美元正确答案:B5、下列哪个命题不正确? ( )A、NDP 减去直接税等于 NIB、NDP 加上折旧等于 GD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上折旧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个人所得税正确答案:A6、今年的名义 GDP 增加了,说明( )。
A、今年的物价上涨了B、今年的物价与产出都增加了C、今年的产出增加了D、不能确定正确答案:D7、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值等于()。
A、等成本线的斜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预算线的斜率D、边际产量正确答案:D8、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正确答案:A9、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 )。
A、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使利率上升B、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使利率下跌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使利率上升正确答案:B10、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 10000 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 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 2000 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个计算作业论述题(在18章)分析题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12、垄断: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3、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

1.消费者均衡2.成本不变行业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4.消费函数1、经济学2、消费者均衡3、等产量曲线4、公共物品1.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2.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4.失业的代价和危害1、经济学十大原理2、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3、GDP存在的问题4、失业类型1.2013年7月某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42分提高到50分,2013年8月的乘客为1880万人次,与2012年同期相比减少12%,求需求的弧度价格弹性。
2.某个国家共有0.5人,16岁以下儿童1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500万人。
在全日制学校学 700 万人,家庭妇女25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50万人,失业者25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
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劳动力利用状况一般用劳动力参与率来度量,即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力资源人口的比重。
它反映一个地区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同时也反映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状况。
劳动力参工率是指成年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的比例。
2、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2012年和2013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表。
试计算:(1)2012年和2013年的名义国内生产价值?(2)如果以2012年作为基年,则2013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如果以2012——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2013年价格比2012年价格上升了多少?产品 2012年产量 2012年价格(美元) 2013年产量 2013年价格(美元)A 12.5 0.75 15 0.08B 25 3.75 30 4.00C 20 3.00 25 3.5D 15 2.50 17.5 2.75E 30 1.00 35 1.251、风调雨顺的气候带来了年终特大的丰收,当农民卖完所有的粮食,坐下来算账的时候,才发现总收益没有增加,相反却减少了。
农民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会这样呢?2、众所周之,吸烟有害健康,为减少香烟需求量,我们可采取哪些方法?1.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游艇、私人飞机、高级汽车等奢侈品征收10%的“奢侈品税”。
经济学原理(二)考试题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 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
A、 选择会导致短缺B、 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 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 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范里安的著作。
T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4.我的答案:D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
T5.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
T1.边际变动( B )。
A、 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B、 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C、 使结果无效率D、 并不影响激励6.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
F7.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T8.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不仅是正向的激励,还包括负向的激励。
T9.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如果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并交易,将提高全球福利。
T10.帕累托效应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来的。
T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 )。
A、 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 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 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2.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对众多企业和家庭决策取代,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决策不再受价格引导。
F13.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T1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15.当政府发型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升。
T16.沉没成本又称沉淀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
T17.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经济学原理复习提纲微观部分1、需求和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如何从个别需求函数求市场总需求函数?2、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和意义,什么是勒纳指数?3、边际效用、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特征和意义;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如何决定最有的生产要素组合?5、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
6、机会成本的含义,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区别。
7、各种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相互关系,能从总成本函数中,指出不同的成本函数。
8、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条件,什么是盈亏平衡点和停止营业点?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是什么?宏观部分1、GDP的含义和统计原则,GDP的支出法构成,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关系,什么是GDP平减指数?2、二部门和三部门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3、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的关系,以及他们和资本存量的关系。
4、二部门和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注意和恒等式的区别。
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能够作图说明两者关系以及二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的决定。
5、二部门和三部门经济的乘数哪些,乘数的大小如何决定的?6、什么是IS曲线,IS曲线的斜率是什么?在非IS曲线上,I和S的关系。
IS曲线的计算,IS曲线的移动。
7、什么是LM曲线?货币需求有哪三种动机?什么是流动性陷阱?LM曲线的斜率是什么?LM曲线被分成哪三个区间?8、利用IS-LM模型计算均衡利率和均衡产出。
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对均衡有什么影响?9、什么是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各包含哪些?他们如何影响IS曲线?10、宏观货币政策包括哪几种方法?各自如何起作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如何影响LM曲线?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11、IS、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产生哪些影响?什么是挤出效应?12、什么是通货膨胀,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是什么?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胀有什么不同?13、什么是失业,衡量失业率的主要指标是什么?什么叫自然失业率?奥肯法则是什么?。
《经济学原理(一)》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一)》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之所以要权衡取舍,是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 C )A.有效地B.经济的C.稀缺的D.无限的E.边际的欲望是无限2.经济学是研究( B )A.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足时为止D.如何避免进行劝和取舍E.社会如何管理其无限的资源3.对外贸易( A )A.使一国能低于自己在国内生产一切东西时的成本拥有品种更多的产品B.使一国可以避免权衡取舍C.使一国可以更平等D.提高了资源的稀缺性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4.以下哪一项活动最可能产生外部性( B )A.学生坐在家里看电视B.学生在宿舍里聚会C.学生为了享受而读小说D.学生在学生会吃一个汉堡包5.下列哪一种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是正确的( A )A.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B.税收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C.在有足够大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比市场更有效地指导生产D.市场体制的力量倾向于在消费者中平等地分配资源6.菲利普斯曲线表面( B )A.通货膨胀提高会暂时增加失业B.通货膨胀下降会暂时增加失业C.在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是无关的D.经济周期被消除了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7.可以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是( C )A.提高最低工资B.提高工会会员的工资C.改善工人的教育D.限制与国外的贸易8.以下哪一项最有可能产生有关一种理论的科学证据( C )A.一个受雇于劳联一产联的经济学家研究贸易限制对工人工资的影响B.无线电广播宣称主持人在收集有关资本市场如何对赋税做出反应的数据C.一个名牌大学雇用的终身经济学家分析银行管制对农村贷款的影响D.通用汽车公司雇用的律师分析气吸对乘客安全的影响9.以下哪一个关于循环流向图的表述是正确的( A )A.生产要素归家庭所有B.如果苏珊为IBM工作并得到一张工资支票,这个交易就是发生再物品和劳务市场上C.如果IBM出售一台电脑,这个交易就是发生再生产要素市场上D.生产要素归企业所有E.以上各项都不是10.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假设最合理( D )A.在估算气球下落的速度时,物理学家假设他在真空中下落B.为了分析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学家假设货币是严格的铸币C.为了分析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经济学家假设每个人的收入相同D.为了分析贸易的利益,经济学家假设有两个人和两种产品11.以下哪一项表述是规范( C )A.发行了太多货币就引起通货膨胀B.如果工资高,人们就努力工作C.失业率应该降低D.大量政府赤字使经济增长更慢12.实证表述是( D )A.微观经济学的B. 宏观经济学的C.涉及价值判断的论断性表述D.可以检验的描述性表述13.假设两个经济学家争论对待失业的政策。
《经济学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通常公布的,为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的利率是()oA、名义GDPB、名义汇率C、名义利率D、名义变量正确答案:C2、当货币充当人们用于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时,它执行的是O职能。
A、价值储藏B、交换媒介C、世界货币D、计价单位正确答案:D3、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提高公司所得税B、增加政府支出C、提高个人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量正确答案:B4、供给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
A、经济租金B、地租C、准租金D、租金正确答案:D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研究范围不同B、研究对象不同C、研究问题不同D、研究方法不同正确答案:D6、贸易平衡指的是()。
A、出口大于进口B、出口等于进口C、出口大于等于进口D、出口小于进口正确答案:B7、如果汇率的1美元变动能买到更多的外国通货,那么这种变动称为美元()。
A、贬值的压力B、升值C、贬值D、升值的压力正确答案:B8、三部门经济部门与二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变小或不变均可能正确答案:C9、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
A^就业不足B、失业C、就业D、非劳动力正确答案:B10、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oA、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B、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C、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正确答案:A11、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B、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C、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正确答案:A1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
A、凹向原点B、平行于横轴C、凸向原点D、垂直于横轴正确答案:C13、货币数量论认为,可得到的O决定决定通货膨胀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1*15=15 多选2*5=10 名词解释3*6=18 简答题5*5=25 计算题6*3=18 论述题7*2=14
论述题:主要会考前两题
1、如何提高经济增长?
2、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原因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
资产阶级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
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并以此对劳动人民进行掠夺。
他们之所以要利用这种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这种办法比起增加税收、增发国债等办法富于隐蔽性,并且简便易行。
当它们用滥发的纸币向厂商订货,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向政府职员、军人等发放薪饷时,即是通过这种种渠道把大量的纸币投入流通之时,一般人并不会马上知道这些
纸币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纸片。
具体影响
生产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消极影响:
通常认为:
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
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
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
在金本位制下,引起黄
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积极影响:
①可以缓解外来流动性涌入,减轻资产泡沫危机(通胀期的利率较低,外来资金一般不愿流入)
②使国家减少税收
3、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4、失业问题(失业的现状和解决对策)注:给数据来说明
A卷简答题
1、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2、什么叫完全垄断,垄断的原因。
3、什么是市场失灵,其主要原因,有哪些方面
4、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5、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B卷简答题
1、用图简要说明商品的需求弹性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经济是否矛盾?为什么
3、什么是经济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4、简述中央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名词解释
A卷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个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比较优势理论: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菲尔普斯曲线: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交替关系的曲线。
B卷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价格减去卖者的成本。
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多的物品。
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模式。
棘轮效应: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计算题:
A卷
第一题
1、劳动力的供求曲线,找出均衡数?
DL=6000-10W SL=10W DL=SL 在此基础上得出W即得均衡数
2如果政府对劳动者征收一块钱的税,那劳动者实际工资是多少?
DL=6000-10W1
SL=10(W1-1)连列出这是的W1实际工资
3、如果政府对劳动者征收一元钱的税,问工人实际付了多少税,老板出了多少税?
W-W1=R(实际劳动者付出的税)1-R=B(老板付出的税)
第二题有1000家企业生产一种商品
价格需求量(D) 供给量(S)
5 10 14
4 12 12
3 1
4 10
2 16 8
1 18 6
1、求供给曲线,需求曲线
-2x+20=y (需求曲线)
2x+4=z(供给曲线)
2、求每一家企业的均衡数(DL=SL)/1000
第三题
折旧为38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580亿美元,公司分配利润80亿美元,间接税49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6400亿美元,企业所得税540亿美元,转移支付430亿美元,政府为人民支付利息190亿美元,问国民生产净值为多少亿美元,国民收入为多少亿美元,个人收入为多少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多少亿美元?
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为人民支付利息+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B卷
1、假定某国有6000亿纸币,100亿铸币,2000亿活期存款,1000亿储蓄存款,2600亿政府债券,求M1、M
2、M3分别是多少?
M1=纸币+铸币+活期存款
M2=定期存款+M1
M3=M2+债券
2、C=100+0.6Y (Y为国民收入)
I=50亿美元(I为投资)
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各是多少?
Y=C+I
AE=C+S
Y=AE
均衡收入Y,消费C,储蓄=Y—C—I
3、经济乘数有何变化?下册P313页
多选及单选
概念:
需求弹性、资源稀缺性、价格弹性计算、供给曲线、哪些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利润,最好的策略(都不坦白)、边际消费倾向和边界储蓄倾向之和永远等于1、基尼系数、失业率=失业人数/总共的劳动力、税、政府购买、哪些扩张性财政政府(降低税收)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假设(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人是理性的)。
交叉价格弹性(一个物品价格下降,其他物品的需求量变化)例如面粉价格上调,大米需求增加,汽油上升,汽车购买量减少。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绝对不相交,一般是负斜率)。
公共物品的特征(一为非排他性,二为非竞争性)政府干涉逆经济风向最需要做广告(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周期(凯恩斯理论乘数+加速数)外部性(收污染税),外部性内部化(产权要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