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迅速判断出句子是否有歧义2、归纳歧义类型并总结修改的方法3、认识歧义的积极作用,体会语言运用的丰富性学情分析:1、病句的判断与修改是学生的薄弱点。

歧义作为病句的一种类型,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大量存在,学生对歧义句不敏感。

2、相对于课文学习而言,学生对有关病句判断分析的内容往往感到枯燥乏味。

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想从趣味性上多做设计。

重点、难点:1、归纳歧义产生的原因2、掌握歧义消除的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故事激趣导入:1、讲故事“富翁的遗嘱”。

(结合幻灯片)2、教师提问:女婿认为遗嘱写得很清楚,家产就是归他,为什么?假如你是富翁儿子的律师,你将如何维护他的权益。

(引导学生明确划分层次不同,句子意思不同)3、引出歧义的话题:原来都是遗嘱惹的祸。

这份遗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表意不明确,才使得儿子、女婿各执一词。

像这样,一个句子有两种理解导致意思不明确。

通常把这种现象叫歧义。

在生活中,歧义现象多吗?二、分析“有歧义的标题”1、用幻灯片出示8条有歧义的新闻标题。

2、学生分两组讨论、交流,最后明确。

三、辨原因,析歧义歧义是病句的一种。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们也要先分析清楚产生歧义的原因,再来对症下药、消除歧义。

(一)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8条新闻标题的歧义原因。

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明确两种类型:1、词汇多义(例句拓展,加深认识)2、结构多样(例句拓展,加深认识)(二)教师补充小徐的毛衣织得好。

小林在火车上写字。

刘芳看望被丈夫打伤的李红。

老王有个儿子很骄傲。

3、师生讨论明确第三种歧义类型:语义两用四、施妙手,解歧义(一)示范修改(二)学生总结方法五、拓展生成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

歧义除了给理解带来含混不明的后果之外,有没有可利用的价值呢?(一)广告中的歧义(幻灯片)这些广告有什么特点?明确:利用了歧义,让消费者产生联想和购买的欲望。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

一、本节学习重点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

学习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指导2.1 课本课堂活动●今日导读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了解造成语句歧义的原因,学会如何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课堂活动步骤(1)读标题,找歧义。

教师先用板书、幻灯片或投影仪等形式把标题展示出来,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闻标题,把课堂活动中原有的有歧义的标题和找到的新闻标题混在一起,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有歧义的句子。

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判断出句子是否有歧义。

(2)辨原因,析歧义。

辨析歧义是课堂活动的一个要点。

“词语多义”和“结构多样”是歧义语句产生的两个常见原因。

其他产生歧义的原因,可参看本节“工具箱”的内容。

(3)施妙手,解歧义。

消解语句歧义是课堂活动的另一个知识要点。

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先让学生对如何消解语句歧义进行讨论,再进行归纳,然后讨论“修改法”和“补充法”;也可先告诉学生分化语句歧义的两种主要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消除语句歧义。

二、相关知识补充(1)病句和歧义。

歧义也是一种有“病”的句子,但和我们上一节讲的病句有所不同。

上节讲的病句是不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规范的错误的句子,而歧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只是比句子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意义。

(2)歧义的消除。

新闻标题如果有歧义,就违反了新闻标题“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客观准确”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力避免。

但各种有歧义的句子,除了直接加以修改以外,在有上下文和对话等语境的条件下,其中的歧义也是可以消除的。

2.2 补充课堂活动●“差一点儿”差很多这个课堂活动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汉语中不太容易分化的歧义格式,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同形异义”的特殊现象。

(1)猜猜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几组句子,指出左侧的句子中哪些句子与其右侧相应的否定句意义相同或不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二)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二)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二)《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二)编者:王耀宁三、拓展训练㈠下面1—11句属于哪一种歧义现象,指出来并予以消除⒈“他们买的苹果,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停顿不同造成歧义)可理解为“小个儿的/ 孩子都不要”或“小个儿的孩子 / 都不要”。

⒉“爷爷看见我俩很高兴,急忙上前打招呼。

”(停顿不同造成歧义)由于停顿不同而产生歧义,可理解为“爷爷很高兴”或“我俩很高兴”。

⒊“进口彩电。

”(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⒋“我要学习文件。

”(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学习文件”具有多义性,如果将其理解为名词,其意思为“我要的是一种学习文件”,如果将其理解为动词,其意思为“我要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一种文件”⒌“团支书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很关心我们。

”(语序不同造成歧义)在“其他学校领导”中,“其他”作定语,可以修饰“学校”,也可以修饰“领导”,形成歧义。

可将其改为“学校的其他领导”。

⒍“他把我们几个团的干部叫到一起,满怀信心地说:‘你们三十七团打防御是有名的,很顽强。

’”(语序不同造成歧义)是说几个团呢,还是说几个干部呢?有歧义。

从结构上来看,“几个”是“团”的定语,但从整个句意看,则应是“干部”的定语,“团”是表领属的定语,应放在表数量的定语前面,才不致发生歧义。

应改为“我们团的几个干部”。

⒎“县教育局通知说,让赵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工作。

(词类不同造成歧义)“前”作名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作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教育局。

⒏“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词类不同造成歧义)句中“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个人去干某事”;“和”当介词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去干某事。

”⒐“离退休不到五年的职工不得享受此种待遇。

”(词语多义性造成歧义)“离退休不到五年”具有多义性,可理解为“离休或退休不到五年”,也可理解为“距离退休不到五年”。

语文:《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的应用

语文:《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的应用
课 题
避免歧义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过程与方法
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
教学重点
了解语句歧义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
教学关键
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课 型
讲课
教学方法
教师总结 习题分析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避免歧义
修改法 补写法
课后记事
了解语句歧义产生的原因
课 题
避免歧义




知识与能力
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过程与方法
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
教学重点
了解语句歧义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
教学关键
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
v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
v“修改法”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
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课 型
教学方法
教师总结 习题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学案

集安一中叶金玲学习目标: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习重点难点:了解语句歧义产生的原因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堂活动: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两代教授,人格不同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3、《法制日报》报道,小李与小张经协商:小张要付给小李现金2.7万元当时付了现金1.2万元,余下1.5万元出了具欠条。

后来小张又付了一些现金给小李,于是小张在欠条上注明:还欠款壹万叁千元整。

④“所以能有这些收获,除去领导上的努力及工人们的自觉要求外,并在各个班以四个人组织了检查小组,在读报时间进行检查和督促。

”3、活动小结: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

歧义是指同形语句可以同时具有两个意义,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不好断定的语言表达现象,它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三、课堂推进1、看下列各组语句,分析造成歧义的原因A 组——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癌明天qīzhōng考试产品全bù合格岸边停着一艘yóu船我买10斤shí油B组——两代教授,人格不同他原来是经理。

新生市场苦熬淡季还欠款壹万叁千元整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C组——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撞倒了他的自行车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我们要进口钢材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他在火车上写字2、结合以上原因分析,对歧义进行分类四、妙手回春解歧义1、“修改法”你知道小张还差小李多少钱?4、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曾任新泽西州州长。

一天晚上,有人打电话通知他,本州的一位参议员去世了。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1、歧义的种类概括:
2、消除歧义的方法:
(1)修改法:
①替换词语,消除歧义。
例:他走了三个小时。
他离开了三个小时。他步行了三个小时。他驾车了一个小时。
②调换语序,消除歧义。
例:已经七十多岁的他的父亲身体还很硬朗。
他已经七十多岁,他父亲的身体还很硬朗。
他已经七十多岁的父亲身体还很硬朗。
(2)补写法:
①前或后加提示,消除歧义。
从脑筋急转弯的两道题说起:狗为什么不生跳蚤?树上qí个猴,树下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二)歧义概念: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种或多种意思,可同时形成两种或多种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交际中,一般情况下,歧义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语病,它将使作者(说话人)与读者(听话人)之间无法建立起一致的理解,无法实现交流、沟通的目的。
有歧义的句子虽然在语法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但是它表达的意义不明确,比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甚至几个)意义;因此,也属于病句的一种。
(三)“火眼金睛”:
1、课堂热身活动:找歧义
①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结构层次可以划分为: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或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②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可以理解为“电监会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或“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
③添加标点,消除歧义。
例: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或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六)高考真题再现:
1、“我们要学习文件”是个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B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七)小结:
语言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它是变幻无穷的,能表达出我们所想表达的一切,但前提是我们得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则与运用经验,并能在实践中习惯它。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学习卷参考教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学习卷参考教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读句子,明歧义”“辨原因,析歧义”能够找出句子中存在的歧义,并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和归纳歧义的类型。

2、能够运用“修改法”和“补充法”修改歧义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3、《法制日报》报道,小李与小张经协商:小张要付给小李现金2.7万元当时付了现金1.2万元,余下1.5万元出了具欠条。

后来小张又付了一些现金给小李,于是小张在欠条上注明:还欠款壹万叁千元整。

你知道小张还差小李多少钱?4、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曾任新泽西州州长。

一天晚上,有人打电话通知他,本州的一位参议员去世了。

威尔逊还没从忧伤中恢复过来,电话又响了。

本州的一名著名政客直言不讳地说:“州长先生,我希望代替那位参议员的位置。

”威尔逊对这种张口要官的行径很是反感,他沉默了片刻,说:“只要殡仪馆没意见,我本人完全同意!”二、解句子,明歧义学生课堂活动:1、说说以下新闻标题的题意四个三峡历史之谜被破解?(《文摘周报》)京城工地打工人(《中国青年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病句分析(《语文月刊》)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两代教授,人格不同被控私分国有资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2、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①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

②小屋分成两间,客堂和厨房连在一起,另一间关上了门的房间显然是卧室。

③在这几天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④“所以能有这些收获,除去领导上的努力及工人们的自觉要求外,并在各个班以四个人组织了检查小组,在读报时间进行检查和督促。

”解析:①一边站着一个孩子,让人疑心有两个孩子,其实只有一个。

把“一边”改作“旁边”,就不会引起误解了。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一、教学目标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语句歧义产生的原因,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三、教学方法教师总结习题分析四、课时安排一课时补充内容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朝年间,有一个黑心的赵员外想要霸占钱秀才的一山树林。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钱秀才被迫以低价卖掉了这座山,但是却与赵员外约定门前的几棵柿子树不卖。

写文约时,赵员外目不识丁,所以拉来了一个读书人起草。

这个读书人对赵员外平时鱼肉乡里的行为很看不惯,对钱秀才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在写文约时把“柿”写成“是”,即“是树不卖”。

由于“是”与“柿”同音,赵员外没有听出什么不对劲,就很高兴的化了押。

第二天赵员外派人来砍树,钱秀才拿出文书据理力争,凡是树都不卖。

双方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了县衙。

双方在衙堂上争执不休。

县令一看文约,当堂宣判,文约写明“是树不卖”,而赵员外毁约砍树,重重责打四十大板。

钱秀才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树林。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

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

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乃拂袖而去。

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

”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

”也扭头离去。

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

”拔脚就走。

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明确:问题在于王员外的三句话会让人产生误解,也即涉及歧义问题。

(二)教学步骤1、课堂活动:今日导读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两代教授,人格不同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新生市场苦熬淡季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2、造成歧义的原因:(1)、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导学重点: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导学方法:练习法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脑筋急转弯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

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

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

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出示目标: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三、自学指导指导1: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些?指导2:做下面练习题,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

第一组1.这个人好说话。

2.到201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89年高考题)5.你为什么打他?()你为什么打他?()(89年高考题)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019年全国卷一)第二组1.这真是好球。

()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3.他倒了一杯水。

()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19年世界杯足球赛。

()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7.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8.他的笑话说不完。

()第三组1.我要炒肉丝。

()2.饭不热了。

()3.他原来住这里。

()4.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5.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

()第四组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2019年高考题全国卷一)2.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

()3.李明告诉张伟,他爸爸出差了。

()四、归纳提升: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2.多义词引起歧义3.兼类词构成歧义4.指代不明引起歧义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明朝的书法家祝枝山文才敏捷,意新词妙。

有一天,一个姓钱的大财主求他写副春联,他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下来。

他便叫书童在财主门旁把纸贴好,挥毫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看后火冒三丈,拉着祝枝山到县衙评理:“他说我‘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分明是在诅咒我。

”祝枝山说:“我写的这副对联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请大人明察!”财主听了,心中憋气,也不好再申辩,白白花了银子还挨了县官的一顿奚落。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二、出示目标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三、自学指导指导1:回忆上节课内容,继续探讨产生歧义的原因。

指导2:做下面练习题,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

第一组1.新的国家的领导人2.围剿土匪的部队3.两个朋友送的小花瓶。

4.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2019年全国卷四)5.哥哥和弟弟的朋友。

6.对他的帮助7.大家对护林员揭发××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2019年高考题)第二组1.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是他父亲,。

(1989年高考题)2.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19年11月的照片。

(2019年高考题)3.那些人连我都看不起。

4.她的花棉袄罩着红上衣。

5.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第三组1.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1992年三南题)2.他只有一个儿子,在医院工作。

(1992年三南题)3.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4.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

第四组1、两个中学的老师2、昨天,这位原河海大学工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顾宏玉已办好一切手续,正式就任琼花集团总经理。

3、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2019年全国卷一)第五组1.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2.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分文不取四、归纳提升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还有以下方面:1. 结构不明产生歧义2. 关系不明引起歧义3. 省略不当引起歧义4. 语序不当引起歧义5. 误用标点引起歧义以上是歧义产生的一些常见的原因,当然,产生歧义现象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甚至说话语调的长短、说话语气的强弱等都会引起歧义。

但歧义都是有办法消除的。

指导3:怎样消除句子的歧义1.借助口语方法消除歧义譬如可以利用句子中词语读音的变化、重音的差异和停顿的不同等方法来消除歧义。

例如:①他一个星期就写了三封信。

②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③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

2.借助书面方法消除歧义譬如可以通过增设语境、调换词语、变更语序、增加修饰语、添加标点符号和添加关联词等方法来消除歧义。

例如:①我去上课。

②他站在广场上,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③我要热饭。

④围剿土匪的部队。

⑤参加这次庆功会的有工人、科研人员和专家50多人。

⒊慎重使用两种代词这里主要指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这两类代词用得好,可以使语言表达精炼。

但如果用得不恰当,就会造成称代不明,产生歧义。

①张伟和王强在校园图书室相遇。

他一看见他,马上把本班篮球获胜的消息告诉他。

②常州在无锡的西边,苏州在无锡的东边。

这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蓬勃发展的历史文化名城。

小结: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有关歧义知识,弄清歧义产生的常见原因,在阅读中能识别歧义句,在自己平时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歧义现象,做到逻辑思维严密,用语科学准确,就必定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灵活地解决有关歧义问题。

五、布置作业:附:解题参考1、这个人好说话。

(“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2、到201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

(“还”hái 是“仍旧”之意,huán是“归还”之意)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难”读nán指两兄弟或泛指两人同样低劣。

Eg:他俩一个不求上进,一个得过且过,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读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太少了)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真不少)(89年高考题)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89年高考题)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两人都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一个说)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019年全国卷一)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11、这真是好球。

(即可指球的质量优良耐用,又可指精彩的进球)(名词多义)1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即可理解为“回忆”,又可理解为“希望、打算”)13、他倒了一杯水。

(“倒”可指“泼掉”,也可指“斟上”)1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可指“行走”,也可指“离开”)1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19年世界杯足球赛。

(可指“瞧不起”,也可指“无条件看”)(以上为动词多义)1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可指“两天”,也可指“二号”)17、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可指“这一边”,也可指“每一边”)(数量词多义)18、他的笑话说不完。

(可指“他讲的笑话”,也可指“有关他的笑话”)(短语多义)19、我要炒肉丝。

(形容词或动词)20、饭不热了。

(动词,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形容词,饭凉了)21、他原来住这里。

(名词,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副词,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22、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只能在15日这天去县里。

)23、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

(动词或名词)24、新的国家的领导人(形容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5、围剿土匪的部队(动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6、两个朋友送的小花瓶。

(数量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7、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2019年全国卷四)(副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8、哥哥和弟弟的朋友。

(连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9、对他的帮助(介词管辖范围不确定)30、大家对护林员揭发××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2019年高考题)33、我弟弟得了阑尾炎,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请假去照料。

(1989年高考题)34、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19年11月的照片。

(2019年高考题)35、那些人连我都看不起。

36、她的花棉袄罩着红上衣。

37、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38、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2019年高考题全国卷一)39、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

(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40、李明告诉张伟,他爸爸出差了。

(谁的爸爸?)41、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1992年三南题)(谁来到这里?孩子们,还是李大伯?)42、他只有一个儿子,在医院工作。

(1992年三南题)(谁在医院工作?他,还44、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

45、两个中学的老师46、昨天,这位原河海大学工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顾宏玉已办好一切手续,正式就任琼花集团总经理。

47、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2019年全国卷一)48、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