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名著阅读题掌握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答题要点整理

名著阅读方法技巧点拨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名著是各地中考必考的一项内容,常与文学常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热点名著有《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三国演义》《红楼梦》《伊索寓言》等。
考查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作家作品知识,掌握主要人物、情节、典故等,分析概括名著中的相关内容或人物,发表看法谈感悟。
考试形式由单纯的浅层次的填空题、选择题,逐渐向主观表述题过渡,而且日趋细化。
考生只有平时广泛阅读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考场上才能应对自如。
【复习方法】1、善于将文学常识进行梳理分类。
可以把众多作家作品按照古代、现代、外国来分类。
外国的又可按国别来分类。
2、重点复习和掌握、建立知识网络。
对重点作品、重点人物、重点情节要牢记,建立一个知识网络,将作家作品,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连接在一起,在遇到一个知识点时就可以顺带知道其他的知识点,举一反三,真正起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积累。
3、对照对比学习,不只要积累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还可以多阅读与之类似的但课标没有要求阅读的名著,然后将相似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对照复习,罗列相关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加深对文学常识的记忆,拓展文学常识的知识积累。
4、多阅读,多积累,多留心,多思考,学会探究,对作家作品能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不光只停留在识记层面,更要有正面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学会将作品还原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学会辩证地审视作家及作品,从而能够获得阅读的愉悦,又有所收获与启发。
【解题方法】考点一:识记辨别题这类题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题,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等,主要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等。
其基本解题策略为:(1)熟悉名著名称,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常见典故等。
(2)注意辨别,不要把人物与故事交叉起来。
如“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花和尚”到底是谁要辨别清楚,不要扯上其他人物。
考试技巧:用名著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技巧

考试技巧:用名著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技巧引言阅读理解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阅读理解技巧至关重要。
而名著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文本和深入的情感描写,通过运用名著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使用名著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技巧的方法。
1. 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名著中,作者通常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等方面,从中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及其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并推断人物可能会做出的选择和行动。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
通过仔细观察他与其他人物的互动以及对他内心思想感受的描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为何会在某些情况下作出特定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回答与他相关的阅读理解题。
2. 探究作者意图名著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目的的,通过分析作者的用词、句子结构和描写手法,学生可以逐渐了解到作者表达的真实意图。
这种能力在阅读理解题中尤为重要,因为很多问题需要通过理解作者意图来选择正确答案。
举个例子,在《1984》这本小说中,乔治·奥威尔通过描述一个极权主义社会来探讨权力滥用和个人自由的概念。
学生可以关注作者如何揭示社会压迫并思考其对主题和情节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他们分析文本并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
3. 分析文章结构名著往往有复杂而精密的结构安排。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章节段落之间的联系、转折点以及关键事件等来推测故事走向,并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维多利亚·雨果采用复杂交错的时间线结构来揭示不同角色和事件之间的联系。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小说的结构,理清事件发展的顺序和因果关系,从而更好地解答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阅读理解题。
4. 比较不同版本有些名著存在多个版本,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版本之间进行比较和对比。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并锻炼辨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语文名著阅读题方法和技巧

语文名著阅读题方法和技巧语文名著阅读题方法和技巧1. 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语文名著之前,了解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其次,要了解作品的主题和结构,这有助于理清思路并把握重点。
2. 阅读前做初步预测在阅读名著之前,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全文,了解大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根据标题、章节等信息,做一些初步的预测,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时更有目的性和主动性。
3. 有意识地标记重点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标记重点内容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可以使用颜色标记或划线来突出关键词句,或在书边做记号,以便后续复习和回顾时更加方便。
4. 记录思考和疑问在阅读名著时,经常会有许多思考和疑问浮现出来。
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加深记忆。
5. 运用阅读技巧解题在阅读理解题中,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找到答案。
比如,关键词定位法: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文中寻找相对应的信息;排除法:排除与文中信息不符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推理判断法:通过对文中线索的分析推理,得出答案等。
6. 注重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作为名著的阅读,不仅要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更要注重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要关注章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折,把握作品整体的思路和逻辑。
同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意象和比喻等,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7. 多角度思考和讨论名著作品多层次、多维度,不同人对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在阅读之后,可以多角度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有助于开拓视野、深化理解,并在思考中体会到更多的启示。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语文名著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到你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名著,提高解题能力。
8. 多次阅读和反复思考名著是深度的作品,一次阅读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
因此,建议多次阅读并反复思考,以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细节和主题。
名著阅读题答题技巧

名著阅读题答题技巧
回答名著阅读题时,需要结合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
1.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目的具体要求,注意是否询
问主题、角色、情节、象征、主旨或作者的写作风
格等。
2.审慎阅读文本段落:如果题目附有文本段落,仔细
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注意文本的语气、风格、角色
的发言和行为等。
3.引用文本证据:在回答时,尽可能引用文本中的具
体例子或直接引语来支持你的答案。
这显示了你对
文本的理解。
4.分析而非总结:在分析性问题中,避免仅仅总结情
节。
应深入探讨角色动机、主题发展或象征意义
等。
5.考虑作者的意图:思考作者可能的写作目的。
这可
能包括对社会的评论、道德讯息或探索特定的人性
问题等。
6.注意文学手法:识别并讨论作者使用的文学手法,
如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
7.结构化回答:确保回答有良好的结构。
如果是论述
题,使用引言、主体和结论的格式。
8.复查题目要求:回答完毕后,再次复查题目,确保
你的回答覆盖了所有要点。
9.练习和准备:熟悉名著的主要主题和角色。
在考试
前,练习类似的题目可以帮助提高答题技巧。
10.保持客观和批判性:在分析文本时,保持客观和批
判性思维,同时展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通过运用这些答题技巧,你可以更有效地回答关于名著的阅读题,展示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名著是要读的,因为考试会考,读名著容易,答好名著阅读题不简单。
因为名著阅读题的考点覆盖广,考察内容多,命题形式又灵活。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林林总总的名著阅读题,其实可以归纳成几种题型,只要大家能掌握了,答题的难度也就会降低。
一、分辨人物题名著涵盖广阔,人物众多,所以分辨出人物的甲乙丙丁,完全可以成为考题。
常见的命题方式,主要是选取名著的片段,让大家读过之后,选择或填写出相关人物。
举个例子,比如江苏泰州的中考题: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填空: A道: ……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吴学究做军事,B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
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
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
”再教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
……庆贺重新聚义。
问题:A是( ),B是( )这道题,便是辨析人物题,熟悉原著内容的同学都知道,这一段写的是林冲在梁山伯火并王伦之后,推尊要改为总寨主,而后进行分封。
其中,吴用为军师,公孙胜同掌兵权,所以呢,A是晁盖,B为公孙胜。
像这一类试题,命题方式主要是根据名著片段,准确判断并选择或写出恰当人物。
想要解答好这一类题目,名著务必下功夫读,情节要熟,人物也要熟,最好对人物的性格都能有所把握,答题的时候才能够万无一失。
二、性格分析题那么问题就来了,刚才讲过辨析人物。
比辨析人物更难一点的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
这是最容易考到的题,也可以说是名著阅读中最有价值的题。
读名著不就是要理解和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吗?常见的命题方式,有时会结合具体的片段或故事的情节,让大家以适当的词语来描述人物性格;还有一种命题方式,在有些地区会让同学们自主选择某一个人物形象,以简练的语言对人物进行评价,并说说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对,大家能看得出来,后一种比较难,但是这一类题目的总体要求都必须认真审题,按照要求准确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初三语文复习名著解读必备技巧

初三语文复习名著解读必备技巧在初三语文复习中,名著解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名著中的文学细节、主题思想以及人物形象等元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三语文复习中名著解读的必备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选择适合的名著在复习名著解读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名著。
初三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名著非常丰富,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阅读基础,选择一两本自己较为熟悉并感兴趣的名著进行深入解读。
二、关注文学细节在进行名著解读时,要注重捕捉文学细节,例如描写手法、意象运用、修辞手法等。
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揭示出作品的特点和作者的意图。
比如,《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玩笑、谐音、隐喻等手法来描写情节和人物,这些手法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因此,学生在解读名著时,要仔细品味这些文学细节所蕴含的意义。
三、把握主题思想名著中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考。
在解读名著时,要关注作品的主题,并深入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意义。
以《西游记》为例,该作品以孙悟空等主要人物为代表,通过他们的奋斗和成长,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学生在解读名著时,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解读。
四、人物形象的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核心,也是名著解读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解读名著时,要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可以从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与其他角色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剖析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宋江等人物通过不同的行动和选择,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英雄的形象。
学生在解读名著时,要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背后的价值观。
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名著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借助集体智慧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可以通过和同学一起组织读书会、参加课堂讨论以及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形式,展开对名著的讨论和交流。
中考语文复习中如何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中如何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名著阅读题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对于考生来说非常关键。
合理运用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答名著阅读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语文复习中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一、全面了解名著背景解题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所涉及名著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身份、故事主题等。
通过了解名著的背景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用意,有助于准确解答问题。
二、细读文段并打标记在阅读名著文段时,应该养成细致的阅读习惯,并在文段中打上标记。
可以用画线、做记号等方式,标记出文章的重点词语、关键句子以及自己的理解或思考。
这样做有助于在解题过程中快速回顾文段内容,提高解题效率。
三、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名著阅读题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题目。
要求了解题目的内容、解题方式和答题要求。
通过理解题目要求,就能够更准确地找出相应的答案。
四、分析选项,排除干扰项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选项,并排除干扰项。
有些选项可能具有迷惑性,容易使考生误选。
要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与文段进行对比,找出正确选项。
排除干扰项可以缩小答案范围,提高准确性。
五、借助上下文推测意义有些名著阅读题难度较大,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或句子的意义。
在遇到生僻词语或难句时,可以通过前后文内容来推测其意义。
这种推测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段,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六、答案要言之有据在解答名著阅读题时,要求答案要言之有据。
不仅要求答案准确,还要求能够找到相关的依据。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引用文段中的相关语句或表达,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七、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名著阅读题通常涉及长文段的阅读和综合运用能力,所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理解和分析。
解答名著阅读题时,要根据题目数量和时间分配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熟练程度,在每个题目上花费适当的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所有题目。
总之,中考语文复习中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是关键的。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答题技巧
1. 哎呀呀,读名著得先了解背景呀!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得先知道点那里的情况嘛。
比如读《骆驼祥子》,你就得知道那个时代的北京啥样,这样才能更好理解祥子的遭遇呀!
2. 嘿,可别死记硬背人物性格啥的呀!要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呀。
就跟你认识新朋友一样,得慢慢去体会他是个啥样的人。
像林黛玉,你得从她的言语和行为中去体会她的敏感和才情呀!
3. 哇塞,注意细节很重要哦!这就好比找宝藏,一个小细节可能就是解开谜题的关键。
读《水浒传》的时候,那些人物的小动作可都有深意呢!
4. 别一味读呀,得学会分析呀!这就好像拆礼物,你得一层一层去探索。
比如《西游记》里师徒四人遇到的困难,背后都有深层含义呀,你得去琢磨琢磨!
5. 哈哈,要把自己代入进去呀!假如你是主人公会怎么做呢?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时候,就想想如果你在荒岛上,会怎么生存呢?
6. 哎呀呀,多总结多归纳呀!就像整理自己的宝贝一样。
读完一本书,把重要的地方整理整理,下次再看就清楚多啦,比如《三国演义》里的那些战役和计谋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答题技巧,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名著宝库的钥匙,能让你在中考中轻松应对名著阅读题,加油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名著阅读题解题策略》一、新课标要求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二、中考常见题型1、文学常识积累题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如:“星期五”是(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文学常识复习技巧:(1)注重平时的积累(涉及面要广,记忆要准确)。
(2)分类法,按古代、现代、外国三类整理。
(3)网络法,如作家——篇名——名句,形成网络。
(4)表格法,即对某一大类列表对照。
2、主要人物性格题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
不仅要了解人物的个性,而且要根据外号写出人物的姓名。
有时答案均具有开放性,可自行选取,有时会有附加说明,要学生注意避开课文。
如:《水浒传》中的108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除课文外)你熟悉的故事。
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宋公明义释晁天王、宋江怒杀阎婆惜、黑旋风乔捉鬼、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等。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的特征。
示例:青面兽杨志;a、杨志卖刀;怒杀牛二。
为民除害,忠肝义胆。
b、押运生辰纲;遭奸人诬蔑。
纵有报国立志之心,奈何奸臣当道,报国无门。
c、酣斗林冲;不相上下,英雄惺惺相惜。
武艺高强,误斗豹子头林冲,不打不相识d、落草二龙山宝珠寺,逼上梁山。
奈何报国无门,壮志雄心空悲切,落草梁山,成全聚义。
3、人物情节关联题这类题要求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弄清相关的主要情节,着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情节的把握能力和人物性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能力。
如: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大闹野猪林)又如:说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示例:A、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
B、老婆难产死了。
C、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4、故事情节评点题这类题要求对作品或部分章节描写的故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之,有的借人物对话,要求指出这是讲什么故事,或借一段评述,要求指出所评的是什么人。
这种题属于故事情节评点题。
如:《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
请各用一句话分别举出三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示例: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逼上梁山落草。
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5、感悟品位创新题这类题或要求就作品最感兴趣的情节、人物谈点感受,或要求就全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谈点认识。
创新题型(与仿句、对联等结合)示例: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读《格列佛游记》,我们能了解到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解析:本题首先要回忆起名著中的人物与其主要情节以及作品主题或者对你的启示,再者把握好例句句型特点,最后完成句子。
6、简评推荐赏析型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
请从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从提高修养或者丰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考题解答有难也有易,难在谈的感受必须针对所选名著中某个具体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易在题目具有一定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精读过的名著和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
解答这类题时,可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名著,和自己认为较容易的方面进行评点,同时应力求语言简练概括。
示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
在“三打白骨精”中,深入妖精洞内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
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示例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鲁智深在潘家酒楼听到金氏父女的遭遇后,便找上门寻借口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还一边骂他“诈死”,一边不慌不忙地离开。
鲁智深那种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义举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大力提倡的。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时候曾一度陷入精神危机,在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后,又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
保尔那种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钢铁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三、阅读技巧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
示例:(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3)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
示例:《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应熟练掌握。
《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时也应予以重点掌握,相关人物要能对号入座,切勿张冠李戴。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水浒传》中宋江(及时雨):仗义疏财,济弱扶贫,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花和尚):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粗中有细;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李逵(黑旋风)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等。
《西游记》中孙悟空叛逆者和反抗者的形象;猪八戒憨厚淳朴,贪吃好睡、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的形象;唐僧善良、迂腐、虔诚的苦行僧形象。
当然这些重点人物的性格还要能与其精彩故事挂钩,并要能熟悉其典型语言。
如宋江在“菊花会”上,作了《满江红》一词,当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谁便睁圆双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李逵)。
四、阅读指导1、《爱的教育》:原名《心》,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采用日记体的形式。
内容:讲述小男孩恩利科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表达了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
分为三部分: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老师讲的九则故事。
特点: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推荐理由:《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内容由恩利科的日记、父母的教子篇和老师讲的九则故事组成,侧重于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阅读这本书,能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2、《繁星·春水》: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
“爱的哲学”包括母爱,童真,自然。
内容:一是对母亲和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哲理诗)特点:艺术上,兼采用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感受和思考。
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阅读感受:《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相关故事(对应的典型情节):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
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
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
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
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
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
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
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推荐理由:《繁星》《春水》这两部诗集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
这些诗兼采用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狼和小羊》《猫和鸡》讽刺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赫拉克勒斯和财神》表现了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狐狸和山羊》警示人们做好事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
推荐理由:《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书中的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