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培优讲义第1讲集合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培优讲义第1讲集合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培优讲义第1讲集合

第1讲集合

理清双基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对象为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大写字母A 、B 、C 、D 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与?

(2)、集合元素的特征(三要素):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例】1.设R b a ∈,,集合},,

0{},,1{b a

b

a b a =+,则=-a b ________.(3)、集合的分类:①有限集②无限集③空集:?

(4)、集合的表示方法:①自然语言②列举法③描述法④venne 法【例】2.分析下列集合间的关系

}

1{2+==x y y A }1{2+==x y x B }1),{(2+==x y y x C }

1{2+==x t t D 3.集合}{抛物线=A }{直线=B ,则B A 的元素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个(B )二个

(C )一个、二个或没有(D )以上都不正确

变式:集合})0(),{(2

≠++==a c bx ax y y x A })0(|),{(≠+==k b kx y y x B ,则B A 的元素个数为(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2.集合间的关系

(1)子集:(2)相等关系:(3)真子集:

说明: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例】4.设????

??∈+=

=Z k k x x M ,412,?

?????∈+==Z k k x x N ,21

4,则M 与N 的关系正确的是(

)A.N

M = B.N

M ≠

? C.N

M ≠

? D.以上都不对

5.已知集合}.121|{},72|{-<<+=≤≤-=m x m x B x x A 。若A 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

3≤≤-m B .43<<-m C .4

2≤

≤m 3.集合的基本运算(1)交集(2)并集(3)补集全集

【例】6.已知集合}1{2

+==x y y M ,}9{2x y x N -==,则=N M ________

4、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1)等价关系

B A A B A ??= A

B A B A ??=

【例】7.已知集合}{},1{a x x B x x A ≥=≤=,且R B A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2)反演律(德摩根定律))

()()(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例】8.设全集}5,4,3,2,1{=U ,集合S 与T 都是U 的子集,满足}2{=T S ,

}4{)(=T S C U ,}5,1{)()(=T C S C U U 则有(

)

A .T

S ∈∈3,3B .T

C S U ∈∈3,3C .T

S C U ∈∈3,3D .T

C S C U U ∈∈3,39.由)(+∈N n n 个元素组成的集合A 的子集个数:A 的子集有n

2个,非空子集有

)12(-n 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考点分析】

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已知集合},,|),{(},5,4,3,2,1{A y x A y A x y x B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A .3

B .6

C .8

D .10

2.集合A 是由形如()Z n Z m n m ∈∈+,3的数构成的,判断

3

21

-是不是集合A 中

的元素.

3.数集A 满足条件:若A a ∈,则

)1(11≠∈-+a A a a .若A ∈3

1

,求集合中的其他元素.4.已知},,2|{R k N x k x x P ∈∈<<=,若集合P 中恰有3个元素,则实数k 的取值

范围是________.

5.已知集合}023|{2

=+-=x ax x A .

(1)若A 是单元素集合,求集合A ;(2)若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归纳提升解答集合的概念问题应关注两点

(1)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2)对于集合相等首先要分析已知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哪一个元素相等,分几种情况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要注意检验是否满足互异性。

强化训练1(1)已知集合}2,1,0{=A ,则集合},|{A y A x y x B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1B .3C .5D .9

(2)已知集合}33,)1(,2{2

2

++++=a a a a A ,若A ∈1,则实数a 构成的集合B 的元素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考点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例2】1.已知集合},50|{},,023|{2

N x x x B R x x x x A ∈<<=∈=+-=则满足条件

B C A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归纳提升

解答集合间的关系问题的关注点

(1)已知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要合理利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2)当题目中有条件B ?A 时,不要忽略B =?的情况。

强化训练2(1)已知集合}2|{},020182019|{2

m x x B x x x A <=<+-=,若A B A = ,则整数m 的最小值是(

)A .0

B .1

C .11

D .12

考点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

【例3】1.已知全集}4,3,12,0{=U ,集合}4,2{},3,2,1{==B A 则B A C U )(为()

A .}

4,2,1{B .}

4,2,3{C .}

4,2,0{D .}43,2,0{,

2.已知集合}3|2||{<+=x x A ,集合}0)2)((|{<--=x m x x B ,且),1(n B A -= ,

则m =___,n =___。

3.设}04)2(2|{},08|{2

2

2

=-+++==+=a x a x x B x x x A ,其中R a ∈.如果

B B A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4.已知集合}019|{2

2=-+-=a ax x x A ,

}082|{},065|{22=-+==+-=x x x C x x x B ,试探求a 取何实数时,≠)(B A ?

与=)C ( A ?同时成立.

5.若三个方程022,0)1(,03442

222=-+=+-+=+-+a ax x a x a x a ax x 至少有

一个方程有实数解,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归纳提升集合运算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离散型数集或抽象集合间的运算,常借助Venn 图求解。(2)连续型数集的运算,常借助数轴求解。

(3)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集合,借助数轴或Venn 图求解。

(4)根据集合运算求参数,先把符号语言译成文字语言,然后适时应用数形结合求解。强化训练3(1)已知集合}5,4,3,2,1{},3{},3,2,1{===A B A B A ,则集合B 的子集的个数为(

)A .6

B .7

C .8

D .9

(2)设集合}043|{},2|{2

≤-+=->=x x x T x x S ,则=T S C R )(()

A .]

1,2(-B .]4,(--∞C .]

1,(-∞D .)

,1[+∞考点四

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

【例4】1.给定集合A ,若对于任意A b a ∈,,有A b a ∈+,且A b a ∈-,则称集合A 为闭集合,给出如下三个结论:①集合4}202-{-4,,,,=A 为闭集合;②集合

},3|{Z k k n n A ∈==为闭集合;③若集合21A A ,为闭集合,则21A A 为闭集合。其中正

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归纳提升

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求解策略

(1)准确转化:解决新定义问题时,一定要读懂新定义的本质含义,紧扣题目所给定义,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恰当转化,切忌同已有概念或定义相混淆。

(2)方法选取:对于新定义问题,可恰当选用特例法、筛选法、一般逻辑推理等方法,并结合集合的相关性质求解。

强化训练(1).若一数集的任一元素的倒数仍在该集合中,则称该数集为“可倒数集”.①判断集合}2,1,1{-=A }是否为可倒数集;②试写出一个含3个元素的可倒数集.

(2).设U 为全集,对集合Y X ,定义运算“*”,)(Y X C Y X U =*,对于任意

集合Z Y X ,,则=**Z Y X )(()A .Z

C Y X U )(B .Z

C Y X U )(C .Z

Y C X C U U )(D .Z

Y C X C U U )(

【反馈训练】

1.已知集合}02|{},2,1{=-==ax x B A ,若A B ?,则a 的值不可能是()

A .0

B .1

C .2

D .3

2.已知集合}3,2{-=A ,集合B 满足B A B = ,那么符合条件的集合B 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3.集合}7,6{},5,4,3{==Q P ,定义},|),{(Q b P a b a Q P ∈∈=*,则Q P *的子集个数为(

)A .7

B .12

C .32

D .64

4.当A x ∈时,若A x A x ?+?-1,1,则称x 为A 的一个“孤立元素”

,由A 的所有孤立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的“孤星集”,若集合}3,1,0{=M 的孤星集为M ',集合}4,3,0{=N 的孤星集为N ',则N M '' =()

A .{0,1,3,4}

B .{1,4}

C .{1,3}

D .{0,3}

5.已知集合A B m B m A ?==},,1{},,2,1{3

,则m =________.

6.若集合},2{},,4,2{2

x B x A ==},且},4,2{x B A = ,则x =________.

7.已知集合}02|{2

=++=a x ax x A ,若集合A 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a 的取值构成的集合为________.

8.集合}121|{},52|{-≤≤+=≤≤-=m x m x B x x A (1)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当A 中的元素Z x ∈时,求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3)当R x ∈时,若φ=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9.已知集合}242|{},31|{-≥-=≤≤-=x x x B x x A .(1)求B A ;

(2)若集合}02|{>+=a x x C ,满足C C B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已知集合},3

1

2|{},,61

|{Z n n x x N Z m m x x M ∈-=

=∈+==,

},6

1

2|{Z p p x x P ∈+=

=,试确定P N M ,,之间的关系.11.设数集}4

3|{+≤≤=m x m x M ,}3

1

|{n x n x N ≤≤-

=,且N M ,都是集合}10|{≤≤x x 的子集,如果把a b -叫做集合}|{b x a x ≤≤的“长度”,那么集合N M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2.设B A ,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A 与B 的差集},|{B x A x x B A ∈∈=-.(1)试举出两个数集,求它们的差集;

(2)差集B A -与A B -是否一定相等?说明理由;

(3)已知}66|{},4|{<<-=>=x x B x x A ,求)(B A A --和)(A B B --.

参考答案

【例】1.2;【例】2.略;3.D ;变式:C ;【例】4.B.; 5.D .;【例】6.]3,1[;【例】7.1

≤a ;【例】8.

B ;

【考点分析】考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

D ;2.是;3.集合中的其他元素为2

1

,3,2-

-;4.]6,5(∈k ;5.(1)解:当0=a 时,32=x 符合题意。当0≠a 时,089=-=?a 得8

9

=a ,此时34=x ,综上}34{},32{=A ;

(2)当0=a 时,3

2

=x 符合题意。,当0≠a 时,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则089≥-=?a 得89≤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8

9

≤a 。

强化训练1(1)C ;(2)

B ;考点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例2】1.

D ;强化训练2(1)

B .

考点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例3】1.C ;2.则m =1-,n =1;

3.解:}8,0{-=A 由A B B B A ??= 得,当=B ?时,0)4(4)2(42

2<--+=?a a 得2-

}

2{]2,( --∞4.解:},2,4{},3,2{-==C B 由≠)(B A ?与=)C ( A ?同时成立知,

A A A ∈??-3,2,4,则019392=-+-a a ,解得25-==a a 或,经经验2-=a 。

5.解:假设方程没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则04)1(,0)43(4162

2

2

<--<--a a a a ,

0842<+a a ,解得12

3

-<<-

a ,故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解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

3,(+∞---∞∈ a 强化训练3(1)

C ;

(2)C .考点四

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

【例4】1.②;强化训练(1).①不是可倒数集;②}1,2

1

,2{;(2).B .【反馈训练】1.D .

2.D .3.D .4.D .5.20或=m 6.则-2=x .

7.}1,1,0{-.

8.解:

(1))①当B 为空集时,得m+1>2m-1,则m <2②当B 不为空集时,m+1≤2m-1,得m≥2由B ?A 可得m+1≥-2且2m-1≤5得2≤m≤3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m≤3

(2)当x ∈Z 时,A={-2,-1,0,1,2,3,4,5}求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即不包括空集和集合本身,所以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8-2=254

(3)因为x ∈R ,且A={x|-2≤x≤5},B={x|m+1≤x≤2m-1},又没有元素x 使x ∈A 与x ∈B 同时成立,则①若B=?,即m+1>2m-1,得m <2时满足条件;

②若B≠?,则要满足的条件是m+1≤2m-1且m+1>5或m+1≤2m-1且2m-1<-2,解得m >4.综上,有m <2或m >4.

9.(1)}32|{≤≤=x x B A ;(2)4->a .10.P N M =?.11.

12

1.12.(1)}4,3,2{},3,2,1{==B A ,则}1{=-B A (2)差集B A -与A B -不一定相等。(3))(B A A --)6,4()(=--=A B B .

2021学年高一数学人教2019必修二新教材培优8.5.3 平面与平面平行(原卷版)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8.5.3 平面与平面平行 一、基础巩固 1.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m ?α,直线n ? β,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m β B .//n α C .//m n D .m 与n 不相交 2.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充分条件可以是( ) A .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β平行 B .直线//a α,//a β,且直线a 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 C .直线a α?,直线b β?,且//a β,//b α D .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β平行 3.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11A D ,11A B 的中点,过直线BD 的平面α平面AMN ,则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 A 2 B .98 C 3 D .6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与同一条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 .若一条直线分别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一定平行它们的交线 D .若两个平面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5.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若使//αβ成立,则需增加条件( )

A .n 是直线且n ?α,//n β B .,n m 是异面直线,//n β C .,n m 是相交直线且n ?α,//n β D .,n m 是平行直线且n ?α,//n β 6.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设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l ,m 是空间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 .若l α⊥,l β⊥,则αβ∥ B .若l α⊥,m α⊥,则l m C .若l α⊥,l β∥,则αβ⊥ D .若l α⊥,αβ⊥,则l β∥ 8.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m α?,n ?α,则“αβ∥”是“m β且n β”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已知a ,b ,c 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 为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 b ∥,b α?,则a α B .若a α?,b β?,a b ∥,则αβ∥ C .若αβ∥,a α,则a β∥ D .若a αβ?=,b βγ=,c αγ?=,a b ∥,则b c ∥ 10.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2的正方形ABCD , AC 与BD 的交点为O ,SO ⊥平面ABCD 且2SO =E 是边BC 的中点,动点P 在四棱锥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PE AC ⊥,则动点P 的轨迹的周长为( )

高中数学专题-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专题-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考纲考点剖析】 考 点 考纲内容 5年统计 分析预测 1.集合间的 基本关系 1.了解集合、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 2.理解全集、空集、子集的含义, 及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 1.集合交、并、补的运算是考查的热点;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很少涉及; 3.题型:选择题 4.备考重点: (1) 集合的交并补的混合运算; (2) 以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 (3) 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2.集合的基 本运算 1.会求简单集合的并集、交集。 2.理解补集的含义,且会求补集。 【知识清单】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若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若b 不属于集合A ,记作b A ?.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及其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 集 正整数 集 整数集 有理数 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或 N + 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

A 包含于集合 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 (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若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子集个数为2n 个,真子集个数为21n -. 3.集合的运算 (1)三种基本运算的概念及表示 名称 交集 并集 补集 数学 语言 A∩B={x|x ∈A,且x ∈B} A ∪B={x|x ∈A,或x ∈B} C U A={x|x ∈ U,且x ?A} 图形 语言 (2)三种运算的常见性质 A A A =I , A ?=?I , A B B A =I I , A A A =U , A A ?=U , A B B A =U U . (C A)A U U C =,U C U =?,U C U ?=. A B A A B =??I , A B A B A =??U , ()U U U C A B C A C B =U I , ()U U U C A B C A C B =I U .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1 集合的概念 【1-1】【全国卷II 理】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 个数为 A. 9 B. 8 C. 5 D. 4 【答案】A

(完整版)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a a ≥ B } { 1a a ≤ C } { 1a a ≥ D }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 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 +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 2 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 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 x ax b ++,A=}{ }{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专题1.3 集合的基本运算-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专题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共16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m∈Z|-33D.t≥3 【答案】A 【解析】B={y|y≤t},结合数轴可知t<-3.

4.设全集U =R ,集合A ={x |03} D .{x |0≤x ≤1或x ≥3}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A ∪B ={x |x ≥0},A ∩B ={x |1≤x ≤3},则A *B ={x |0≤x <1或x >3}. 7.(多选)设全集U ={1,3,5,7,9},集合A ={1,|a -5|,9},?U A ={5,7},则a 的值是( ) A .2 B .-2

高一年级寒假培优数学教材

三、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 【要点】 1.函数的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或构造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 2.方程的思想,是指根据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特殊关系,有意识地构造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 3.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互相转化。比如研究函数y=f(x)与y=g(x)的图象的交点问题,就是研究方程f(x)=g(x)的实数解的问题;解方程f(x)=0,就是求函数y=f(x)的零点. 4.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简述如下: (1)审题: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 (2)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 (4)作答: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评估,作出解释或回答。 解应用题可归结为“过三关”:一是事理关,即读懂题意,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文理关,即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三是数理关,即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之后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理能力。 【例题】 1.方程x 2=2x 的解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已知 155=-a c b ,(a 、b 、c ∈R ),则有( ) A .ac b 42> B .ac b 42≥ C .ac b 42< D .ac b 42≤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 2x -(2 m -8)x +2m -16 = 0的两个实根 1x 、2x 满足 1x <2 3<2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4.关于x 的方程|x 2-4x +3|-a =0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 5.若不等式x 4x 2--≥ 3 4x+11-a 的解集为{x|-4≤x≤-2},求实数a 的值.

新高中数学《集合》专项测试 (1145)

高中数学《集合》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A B M x x a b a A b B ====+∈∈则M 中的元素个数为 (A)3 (B)4 (C)5 (D)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 2.设集合{|1A x =-≤x ≤2},B={x |0≤x ≤4},则A ∩B=A (A)[0,2] (B)[1,2] (C)[0,4] (D)[1,4](2006年高考浙江理) 3.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 (A)1 (B)3 (C)4 (D)8(2006辽宁理) 4.已知集合M ={x |x 2<4},N ={x |x 2-2x -3<0},则集合M ∩N 等于( ) A.{x |x <-2} B.{x |x >3} C.{x |-1<x <2} D.{x |2<x <3}(2004全国Ⅱ1) 5.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 ︱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 A .5 B .4 C .3 D .2(2012江西理) C 6.设集合A={x|1<x <4},集合B ={x|2x -2x-3≤0}, 则A ∩(C R B )= A .(1,4) B .(3,4) C.(1,3) D .(1,2)∪(3,4) 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实数集R ,则a 、b 、c 应满足的条件为-----------------------------------------------------------------------( ) (A ) a >0,b 2―4ac >0 (B ) a >0,b 2 ―4ac <0 (C ) a <0,b 2―4ac >0 (D ) a <0,b 2―4ac <0 二、填空题 8.已知全集U ={1,2,3,4,5,6,7,8,9,10},集合{}321,,a a a A =,则满足

高中数学 必修一 函数培优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培优题 集合与映射部分 1.设A 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 A ∈,如果1k A -?,且1k A +?,那么称k 是A 的一个“孤立元”. 给定{}12345678S =,,,,,,,,由S 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 个. 6 2.对于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12,,,n i i i ???(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如果在p q <时有p q i i <,则称 “p i 与q i ”是该数组的一个“顺序”,一个数组中所有“顺序”的个数称为此数组的“顺序数”. 例如,数组()2,4,3,1中有顺序“2, 4”,“2, 3”,其“顺序数”等于2. 若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12345,,,,a a a a a 的“顺序数”是4,则()54321 ,,,,a a a a a 的“顺序数”是 .6 3.对于任意两个正整数,定义运算(用⊕表示运算符号): 当m ,n 都是正偶数或都是正奇数时,m n m n ⊕=+,例如464610⊕=+=,373710⊕=+=; 当m ,n 中一个为正偶数,另一个为正奇数时,m n m n ⊕=?,例如343412⊕=?=. 在上述定义中,集合(){} *|12M a b a b a b =⊕=∈N ,,,的元素有 个.15 4.设集合{} 0 1 2 3 4 5, , , , , S A A A A A A =,在S 上定义运算“⊕”为:i j k A A A ⊕=,其中k 为i j +被4除的余数,,0,1,2,3,4,5i j =.则满足关系式20()x x A A ⊕⊕=的 ()x x S ∈的个数有 个.3 5.实数集R 中定义一种运算“*”,具有性质: ① 对任意,,**a b R a b b a ∈=; ② 对任意,*0a R a a ∈=; ③ 对任意,,,(*)**()(*)(*)2a b c R a b c c ab a c b c c ∈=++-; 则0*2= .2 6.给定集合{1,2,3,...,}n A n =,*n ∈N .若f 是n n A A →的映射,且满足: ⑴ 任取,,n i j A ∈若i j ≠,则()()f i f j ≠; ⑵ 任取,n m A ∈若2m ≥,则有m {(1),(2),..,()}f f f m ∈. 则称映射f 为n n A A →的一个“优映射”. 例如:用表1表示的映射f :33A A →是一个“优映射”. ⑴ 已知f :44A A →是一个“优映射”,请把表2补充完整(只需填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映射). 或 7.定义映射f A B →∶,其中(){}|A m n m n =∈R ,,,B =R . 已知对所有的有序正整数对 ()m n ,满足下述条件: ① ()11f m =, ; ② 若m n <,()0f m n =, ; ③ ()()()1,,,1f m n n f m n f m n +=+-????

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教案

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 也可表示为 )两种。 如A={2,4,8,16},则4∈A ,8∈A ,32 A.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A 记作 a ?A (或a A )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请回答:已知a+b+c=m ,A={x|ax 2+bx+c=m},判断1与A 的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 2.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 3 . 理解 ”、“?”的含义;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 5.渗透问题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过程: 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 与集合B 具有什么关系? (1) A={1,2,3},B={1,2,3,4,5}. (2) A={x|x>3},B={x|3x-6>0}. (3) A={正方形},B={四边形}. (4) A=?,B={0}. ∈?∈

专题1.1 集合的概念-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同步培优专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1.1 集合的含义 知识储备 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提醒】互异性即集合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素,此性质常用于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中.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用符号∈或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 N*(或N+)Z Q R 【思考】能否用 点拨: 能力检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共16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中集合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 A.P是由元素1,3,π组成的集合,Q是由元素π,1,|-3|组成的集合 B.P是由π组成的集合,Q是由3.141 59组成的集合

C .P 是由2,3组成的集合,Q 是由有序数对(2,3)组成的集合 D .P 是满足不等式-1≤x ≤1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Q 是方程x 2=1的解集 【答案】A 【解析】由于A 中P ,Q 元素完全相同,所以P 与Q 表示同一个集合,而B 、C 、D 中元素不相同,所以P 与Q 不能表示同一个集合.故选A. 2.若以集合A 的四个元素a ,b ,c ,d 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 A .梯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矩形 【答案】A 【解析】由于a ,b ,c ,d 四个元素互不相同,故它们组成的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不相等. 3.由实数-a ,a ,|a |,2a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的元素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当a =0时,这四个数都是0,所组成的集合只有一个元素0.当a ≠0时,???<->==0 ,0,2a a a a a a ,所以一定与a 或-a 中的一个一致.故组成的集合中最多含有两个元素,故选B. 4.方程组???=-=+9 122y x y x 的解集是( ) A .(-5,4) B .(5,-4) C .{(-5,4)} D .{(5,-4)} 【答案】D 【解析】解方程组? ??=-=+9122y x y x 得???-==45y x ,故解集为{(5,-4)},选D.

【新教材】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培优练习:专题18 等比数列(学生版+解析版)

专题18 等比数列 一、单选题 1.(2020·陕西省高三三模(理))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42a a =,11a =,则4S =( ) A .31 B .15 C .8 D .7 2.(2020·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3118a a a =,那么28a a =( ) A .4 B .6 C .12 D .16 3.(2020·江西省高三三模(文))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a =,3240a S +=,则10a =( ) A .512- B .512 C .1024 D .1024- 4.(2020·河南省高三月考(文))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34a a =,9256a =,则8a =( ) A .128 B .64 C .64或64- D .128或128- 5.(2020·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3,若134,,a a a 成等比数列,则2a 等于() A .9 B .3 C .-3 D .-9 6.(2020·湖北省高三三模(理))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2342,20a a a a =++=,则5S =( ) A .2 B .0 C .2- D .4- 7.(2020·福建省高二期末)“垛积术”(隙积术)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南宋数学家杨辉、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丰富和发展的一类数列求和方法,有菱草垛、方垛、刍童垛、三角垛等等,某仓库中部分货物堆放成如图所示的“菱草垛”:自上而下,第一层1件,以后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件,最后一层是n 件,已知第一层货物单价1万元,从第二层起,货物的单价是上一层单价的4 5 .若这堆货物总价是425655n ?? - ??? 万元,则n 的值为( )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一.集合基本概念及运算 1.集合{}1,2,3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5 B .6 C .7 D .8 2.已知{}{}1,2,3,2,4A B ==,定义{}|A B x x A x B -=∈?且,则A B -= A. {}1,2,3 B. {}2,4 C. {}1,3 D. {}2 3.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 那么集合N M ?为 ( ) A. 3,1x y ==- B. {}(,)|31x y x y ==-或 C. (3,1)- D. {(3,1)}- 4.已知集合2{|2,}M y y x x ==-+∈R ,集合}{|2,02x N y y x ==≤≤,则 ()M N =R e( ) A .[]1,2 B .(]2,4 C .[)1,2 D .[)2,4 5.已知{}{}222,21x A y y x x B y y ==-++==-,则A B = _________。 6、已知R x ∈ ,集合{}{}11231322+--=+-=x ,x ,x B ,x ,x ,A 如果{}3A ?B =-,求x 的值和集合A?B . 7. 已知{}23,(5,)A x a x a B =≤≤+=+∞,若,A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 8.已知集合,,且,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9.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 2|(1)0B x x m x m =+++=; 若A B ?,求m 的值。 10.已知集合{}{}{}|28,|16,|A x x B x x C x x a =≤≤=<<=>,U R =. (I)求A B , U C A B ;(II)若A C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一年段数学培优教材(4)

高一年段数学培优教材(4) 高一数学备课组 第四讲 三角函数 一、基础知识: 1. 函数sin ()y x x R =∈的对称轴方程为,2 x k k Z π π=+ ∈,对称中心坐标是(,0),k k Z π∈; cos ()y x x R =∈的对称轴方程为,x k k Z π=∈,对称中心坐标是(,0),2 k k Z π π+ ∈ tan (,)2 y x x k k Z π π=≠+ ∈的对称中心坐标是(,0),k k Z π∈,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2. 求三角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 通过适当的三角变换,把所求的三角式化为sin()y A x b ω?=++的形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有 界性求其最值。 ② 把所求的问题转化为给定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③ 对于某些分式型的含三角函数的式子的最值问题(如sin cos a x b y c x d += +)可利用正弦函数的有界性 来求。 ④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 二、综合应用: 1. 已知函数()y f x =是以5为最小正周期的奇函数,且(3)1f -=,则对锐角α,当1sin 3 α= 时, )f α=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22 2,a b +=则sin cos a b θθ+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3. 函数22sin 2sin cos 3cos y x x x x =++取最小值的x 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 4. 函数5cos 23sin ,[,]63 y x x x ππ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为______________. 5. 函数sin cos sin ,y x x x cosx x R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6. 函数sin (0)2cos x y x x π=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 7. 函数()(cos sin )cos f x a x b x x =+有最大值2,最小值1-,求sin()4 y a bx π =+ 的最小正周期。 8. 已知函数2 ()2sin sin cos f x a x x x a b =-++的定义域是[0, ]2 π ,值域是[5,1]-,求,a b 的值。 9. 已知函数()sin 2cos2f x x 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8 x π =- 对称,求a 的值。 10.已知()sin cos (,,f x A x B x A B ωωω=+是常数,且0)ω>的最小正周期为2,并且当1 3 x = 时,()f x 取最大值为2。 (1)求()f x 表达式; (2)在区间2123 [,]44 上是否存在()f x 的图象的对称轴?若存在,求出其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专题训练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说明: 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内,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__小题) 1.下列写法: (1){0}∈{1,2,3};(2)??{0};(3){0,1,2}?{1,2,0};(4)0∈? 其中错误写法的个数为() A.1B.2C.3D.4 2.已知集合M={a|a=+,k∈Z},N={a|a=+,k∈Z},则() A.M=N B.M?N C.N?M D.M∩N=?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2?{x|x≤10}B.{2}?{x|x≤10}

C.?∈{x|x≤10}D.??{x|x≤10} 4.下列各式:①1∈{0,1,2};②??{0,1,2};③{1}∈{0,1,2004};④{0,1,2}?{0,1,2};⑤{0,1,2}={2,0,1},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5.设A、B是两个集合,对于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x0∈A,使x0∈B B.B?A一定不成立 C.B不可能为空集D.x0∈A是x0∈B的充分条件 6.设U为全集,集合M、N?U,若M∪N=N,则() A.?U M?(?U N)B.M?(?U N)C.(?U M)?(?U N)D.M?(?U N) 7.设集合A={(x,y)|-=1},B={(x,y)|y=},则A∩B的子集的个数是()A.8B.4C.2D.1 8.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的子集个数是() A.5B.8C.16D.32 9.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0}B.{x|x>8,且x<5} C.{x∈N|x2-1=0}D.{x|x>4} 10.已知集合A={x|<-1},B={x|-1<x<0},则() A.A B B.B A C.A=B D.A∩B=? 11.已知集合A={1,2,3},则B={x-y|x∈A,y∈A}中的元素个数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一集合(§1.1.1 集合)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题:§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 教具准备:投影片(3张) 教学过程: (I)引入新课 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大家能升入苍梧第一高级中学进行高中学习。下面我想初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情况。请来自××中学的同学站起来。依次询问他们的名字,并板书。同样询问来自另一学校学生情况。××同学你为什么不站起来?来自××中学的三位虽然性别不同,年龄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来自××中学。所以,在数学上可以把他们看作为有3个元素的集合(板书课题:集合,并将其姓名用{ }括起来),同样,××中学的二位同学也可看作有2个元素的集合。显然,刚才抽到的××同学如果作为一个元素就不属于上面这两个集合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集合的一些概念。讲四个问题:(1)集合和元素;(2)集合的分类;(3)集合的表示方法;(4)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II)复习回顾 师生共同回顾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提法. (Ⅲ)讲授新课

通过以上实例,教师指出: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师:进一步指出: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生: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师: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三个例子,并指出其元素. 生:略.(教师给予评议)。 师: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生:在师指导下一一回答上述问题. 师: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 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也可表示为)两种。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复习讲义09年版 函数部分(1) 重点:1把握函数基本知识(定义域、值域) x(a>0、<0) 主要是指数函数y=a x(a>0、<0),对数函数y=log a 2二次函数(重点)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对称轴、 开口方向、判别式 考点1:单调函数的考查 2:函数的最值 3:函数恒成立问题一般函数恒成立问题(重点讲) 4:个数问题(结合函数图象) 3反函数(原函数与对应反函数的关系)特殊值的取舍 4单调函数的证明(注意一般解法) 简易逻辑(较容易) 1. 2. 3. 4.

启示:对此部分重点把握第3题、第4题的解法(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1:恒成立问题解法及题型总结(必考) 一般有5类:1、一次函数型:形如: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 n]内恒有f(x)>0(<0) 练习:对于满足0-4x+p-3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2、二次函数型:若二次函数y=ax2+bx+c=0(a≠0)大于0恒成立,则有a>0Δ<0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与系数的分布知识求解 练习:1设f(x)=x2-2ax+2,当x∈[-1, +∞)时,都有f(x)>a恒成立, a的取值范围 2关于x的方程9x+(4+a)3x+4=0恒有解,求a的范围。 3、变量分离型 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练习:若1-ax>1/(1+x),当对于x∈[0, 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利用图象 练习:当x∈(1, 2)时,不等式(x-1)2

高中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高一“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一、指导计划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养优秀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缜密的思维,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导后进生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工作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的方针,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积极主动协助老师实施补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补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做题、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熟悉并应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并喜欢上数学学习。 三、工作内容: (一)优等生:拓展高考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其能力持续发展。鼓励参与班级管理,自发组成各种兴趣小组,指导其他同学学习。鼓

励多作数学笔记及错题集,并和同学分享学习方法。 (二)学困生:补差的工作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鼓励他们大胆问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多关心学困生的学习,老师对他们做到有耐心、有信心,同时也要多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初中没学习懂的东西或者在新课学习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要督促他们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内容。除老师的版主外,还应调动起优等生辅助他们学习,让他们一起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三)中等生:鼓励他们向优等生靠齐,多对学习方法和他们做一些交流。对该部分同学布置问题时应循序渐进,有易到难。在讲解题时,多他们灌输学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 四、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高中数学专题-集合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

1.1集合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 命题角度1集合的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全国Ⅰ·1)已知集合A={x|x=3n+2,n∈N},B={6,8,10,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5 B.4 C.3 D.2 答案 D 解析由条件知,当n=2时,3n+2=8,当n=4时,3n+2=14.所以A∩B={8,14}.故选D. 2.(全国Ⅰ·1)已知集合A={x|x2-x-2<0},B={x|-10},N=,则() A.M?N B.N?M C.M=N D.M∪N=R 答案 C 解析集合M={x|x2-x>0}={x|x>1或x<0},N=,两个集合相等.故选C. 3.(山东济宁一模)已知集合A={x∈Z|x2+3x<0},则满足条件B?A的集合B的个数为() A.2 B.3 C.4 D.8 答案 C 解析由集合A={x∈Z|x2+3x<0}={-1,-2},由B?A,所以集合B的个数为22=4,故选C. 4.(2018河北衡水中学七调)设集合A={x||x|<2},B={x|x>a},全集U=R,若A?(?U B),则有() A.a=0 B.a≤2 C.a≥2 D.a<2

高一数学培优专题(已修正)

厦大附中高一数学培优专题(一) (2010-3-6/13) 知识要点梳理 本节公式中,,2a b c s ++=,r 为切圆半径,R 为外接圆 半径,Δ为三角形面积. (一). 三角形中的各种关系 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对应的三个角A 、B 、C . 1.角与角关系:A +B +C = π, 2.边与边关系:a + b > c ,b + c > a ,c + a > b , a - b < c ,b -c < a ,c -a < b . 3.边与角关系: 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余弦定理; c 2 = a 2+b 2-2ba cos C , b 2 = a 2+ c 2-2ac cos B ,a 2 = b 2+c 2-2bc cos A . 它们的变形形式有:a = 2R sin A ,b a B A =sin sin , bc a c b A 2cos 2 22-+=. 3)射影定理:a =b ·cos C +c ·cos B , b =a ·cos C + c ·cos A , c =a ·cos B +b ·cos A . 4 )面积公式:11sin 224a abc S ah ab C rs R ?=====

(二)、关于三角形角的常用三角恒等式: 1.三角形角定理的变形 由A +B +C =π,知A =π-(B +C )可得出: sin A =sin (B +C ),cos A =-cos (B +C ). 而 2 22C B A +-=π.有:2cos 2sin C B A +=,2 sin 2cos C B A +=. 2.常用的恒等式: (1)sin A +sin B +sin C =4cos 2 A cos 2 B cos 2 C ; (2)cos A +cos B +cos C =1+4sin 2 A sin 2 B sin 2 C ; (3)sin A +sin B -sin C =4sin 2 A sin 2 B cos 2 C ; (4)cos A +cos B -cos C =-1+4cos 2 A cos 2 B sin 2 C . 3.余弦定理判定法:如果c 是三角形的最大边,则有: a 2+ b 2> c 2 ? 三角形ABC 是锐角三角形 a 2+b 2<c 2 ? 三角形ABC 是钝角三角形 a 2+b 2=c 2 ? 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 (三) 三角形度量问题:求边、角、面积、周长及有关圆半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