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机房管理系统大数据库课程设计
校园数据库课程设计

校园数据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结构;2. 学会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3. 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能运用E-R图对校园数据库进行简单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使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共同完成校园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据管理和保护习惯;3.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等方法,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库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理解数据库与数据表的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库概述2. 数据库基本操作:学习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库操作3. 数据库设计: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运用E-R图进行校园数据库设计。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4. 校园数据库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校园数据库案例,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库应用案例5.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学习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了解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教学安排与进度:第1周:数据库基本概念学习第2周:数据库基本操作学习第3周:数据库设计方法学习第4周:校园数据库案例分析与实践第5周: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学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方案.doc

课程设计评分表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题目机房管理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评分项目满分分值得分封面 4页面布局8文档格式目录格式 6图表质量 4设计文档( 60 分)页眉页脚 4内容完整性12文档内容内容逻辑性10内容正确性12课题陈述 3答辩( 10 分)问题答辩 5是否超时 2考勤( 20 分)20实验( 10 分)10总评成绩指导教师评语签名:年月日课程设计答辩记录表教师提问学生答辩情况记录成绩答辩小组教师签名摘要本系统为机房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 ,然后 ,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 ,不断修正和改进 ,直到形成一个满意的可行系统。
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将以开发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谈谈其具体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要介绍 (6)1.1系统概述 (6)1.2系统研发背景 (6)1.3系统研发的目的和意义 (6)第二章需求分析 (8)2.1需求描述 (8)2.2主要功能 (8)2.3数据需求 (9)2.3功能模块实现 (9)2.4数据流图 (10)2.5数据词典 (11)第三章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2)3.1 E-R 图 (12)3.1 1 局部 E-R 图 (12)3.2系统全局E-R图 (12)3.2系统全局E-R图 (12)3.3实体及属性的定义 (15)第四章数据库逻辑计 (17)4.1初始关系 (17)4.2规范化处理 (17)第五章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18)5.1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表设计 (18)5.2引表 (18)第六章数据库的实现及操作 (20)6.1数据表创建 (20)6.2数据库操作部分 (22)6.21 数据库的插入操作 (22)6.22 数据库的修改操作 (22)6.23 数据库的删除操作 (22)6.3关系图 (25)第七章结语及心得 (26)第八章参考文献 (26)第一章系统概要介绍1.1系统概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学习,其主要的目标是能利用课程中学习到的数据库知识与技术较好地开发设计出数据库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各业信息化处理的要求。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高校机房的管理信息系统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高校机房信息系统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实验室设备和课程的管理缺少一套实用可靠的设备和课程管理系统软件。
随着电气化教学和无纸化办公的一步步完善,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实验室设备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学校教学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不是很高。
大多数学校设备管理办法是设备采购进来以后,将设备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登记存档,然后将档案存档。
以后档案基本就没人维护,如设备位置变迁、检修情况、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等信息根本不会体现在设备台帐上,即设备跟踪信息不能及时体现在设备档案上。
所以整个学校设备管理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
本信息系统合理的借鉴设备(仪器)管理思想并结合国内学校设备管理现状,满足学校设备管理的需要。
并通过对各行业设备管理情况的研究探索,以灵活、通用为主要设计思想,开发适合于各行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将会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和设备可行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办公耗材,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系统针对Microsoft Windows 系统开发。
运行于Windows98、ME Windows2000 sp3、WindowsXP等,开发语言是Vf 6.0二、系统功能设计1.说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哪些功能2.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1.系统的主要功能在本系统主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个系统菜单,为了美化系统界面,本系统加上一个图片在主界面上,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为了增加本系统的安全时,首先需要验证,只有在登录界面上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陆本系统使用下面分别论述本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1)系统登陆:点击可执行文件机房设备管理系统.exe之后,就进入本登陆界面,用户需要如上所述的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之后才能使用本系统。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大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分类,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主流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和操作,能够进行数据库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对大型数据库技术的认识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具体包括大型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中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大型数据库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大型数据库技术》一书,该书内容全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学生自学和参考。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大型数据库系统》等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视频、PPT演示和案例分析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实验,使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案例分析和项目设计等,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2)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模型、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等。
(3)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原理和架构。
(4)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领域和解决方案。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2)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设计简单的E-R图。
(3)了解数据库的优化技术,如索引、分区、事务隔离等。
(4)具备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项目开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数据库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原理、架构、常用DBMS产品。
3.数据库设计:E-R图、关系模型、数据库规范化。
4.SQL语言: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数据维护。
5.数据库优化:索引、分区、事务隔离等。
6.数据库安全与隐私保护:访问控制、加密、认证等。
7.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了解数据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问题。
3.实验法:上机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大型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数据库:高校机房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机房信息管理系统报告要求:1)共计20个题目,每个班按学号分配,相邻两个学号的同学一个题目;2)报告内容参考实验指导书P160-166按下列格式完成:数据库设计报告——******管理系统一、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分析2.数据流图二、数据库系统设计1.概念结构设计2.逻辑结构设计3.物理结构设计3)报告需要独立完成,相同题目的报告不能雷同。
如有雷同,则同时按零分计,结果将不通知本人;数据库设计报告——高校机房信息管理系统一、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分析建立一个高校机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上机的管理。
要求界面操作简单方便,操作人员不需要经过相关培训就可以进行操作,并且该系统可以对用户上机信息进行各种必要的统计和分析。
高校机房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如下功能:1)用户刷卡模块在这个模块中用户上机和下机通过刷上机卡,完成个人信息验证,验证界面上显示卡的余额和个人相关信息。
2)用户登录模块在这个模块中用户可以根据用户名、密码登录到相应的主界面开始上机。
3)信息管理模块(1)学生信息。
该模块实现的功能对用户信息进行相关操作。
其中新用户注册、删除用户、用户身份信息修改、用户信息查询仅供管理员操作,用户密码修改供管理员和用户共同操作。
(2)登陆信息。
在用户信息的登录功能这一方面有两个块:一个就用户信息的登录;另一个是管理员信息的登录。
在用户进行登录的时候,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系统会自动提示用户登陆成功,才可进行相应的上机操作。
在管理员进行登录的时候,需要输入管理员的账户、密码,登陆后可以对后台所有用户数据进行相关操作。
(3)上机信息。
可以设置系统为空闲模式和忙碌模式,调整最小计费时段和每时段计费金额,准确高效的记录学生上机时长、费用。
(4)维护信息。
在计算机信息中对计算机有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基本功能操作。
(5)帮助信息。
帮助是每个系统必备的操作功能,在本系统中主要是对机房管理系统用户权限及登录使用的简单介绍。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机房管理系统资料整理

机房设备管理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数据库课程设计——机房设备管理系统学号: 201120180219姓名: 廖天琪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121821指导教师:江霞2012年 12 月 12 日课程设计分工1) 根据题目写出需求分析(功能描述)2) 画出全局E-R图3)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4) 在SQL Server中创建数据库及数据表,至少4个数据表,定义约束5)输入数据,至少创建2个视图,数据涉及多个表6)至少创建3个存储过程,实现3种表的数据操作,如查询、添加、删除或更新7) 创建2个登录、数据库用户,并分配不同的权限8)为数据库做完全备份9)要为修改或删除创建一个触发器每人独立完成一个题目,不能雷同成果: 报告,程序,数据库文件,备份文件报告中要有详细的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任务、内容,实现代码,结论,心得。
摘要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概论》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是具有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在开发应用程序中至关重要,合理的数据表结构不尽有利于软件的快速开发,而且有利于以后对软件的维护。
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学校设备管理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设备管理上,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设备管理工作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一个简单的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的信息、使用人员信息以及借用等信息,系统在XP平台上用SQL语言来编写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报告题目:机房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学号: 131007220学生:指导教师:提交时间: 2015/1/4目录第 1 章需求分析 (1)1.1 课程设计概述 (1)1.2主要功能 (1)第 2章概念结构设计 (2)2.1 E-R图 (2)2.2全局E-R图 (4)第3章逻辑结构设计 (4)第4章数据库表创建及表关系 (5)4.1数据库代码 (5)4.2关系图 (10)4.3数据展示 (11)第 5 章视图的操作 (12)第 6 章创建存储过程 (15)第 7 章进行授权 (15)第 8 章创建触发器 (15)第 9 章设计心得 (17)第 1 章需求分析1.1 课程设计概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至于校园数字化的发展和我国高校机房的数量与规模在不断扩大。
各个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越来越多的学生到校机房上网。
这对校园机房进行联合计费管理和机房的配置管理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公共机房的职能,解决机房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就要开发出一套满足高校需求的机房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机房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有很多的信息数据需要管理,由于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数据繁多,因此原有的手工管理方式就存在容易出错、数据易丢失,且不易查找和低效率等弊病。
总的来说,就是缺乏系统,规的信息管理手段。
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机房管理系统,使机房管理工作规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机房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统计相关情况。
1.2主要功能1机房管理员对计算机信息和机房信息的查看、修改、删除。
2机房管理员对学生的余额的修改。
3学生对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查看。
4学生对上机卡信息的查看。
5任课教师对课程信息成绩的修改。
6充值员对部分充值卡信息的修改。
7任课教师对课程信息的修改。
第 2 章 概念结构设计2.1 E-R 图属性图机房实体E-R 图 学生实体E-R 图计算机实体E-R 图充值卡实体E-R 图机房号计算机计算机编号配置时间机房 计算机数目机房编号 机房号管理员学生班级学号姓名性别卡号卡信息E-R图课程信息E-R图上机登记E-R图2.2、全局E-R图第3章逻辑结构设计3.1 关系模式如下,其中有下划线的表示主键(1)机房信息(机房编号,机房名,计算机数目,管理员)(2)计算机信息(计算机编号,机房编号,配置时间)(3)学生信息(学号,,性别,班级,卡号)(4)课程信息(课程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上课时间)(5)充值卡信息(卡号,时间,充值金额,办理人,)(6)卡信息(卡号,消费金额,余额)(7)学生上机登记信息(机房号,计算机编号,学号,日期,上机时间,下机时间)第4章数据库表创建及表关系4.1数据库代码create database 机房管理系统Use 机房管理系统create table 机房信息表/*(机房编号,机房名,计算机数量,管理员)*/(机房编号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机房名varchar(10) not null,计算机数量varchar(10),管理员varchar(10) not null ) ;create table 计算机信息表/*(计算机编号,机房编号,配置时间)*/ (计算机编号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机房编号varchar(10) not null constraint r_c foreign key references 机房信息表(机房编号),配置时间datetime, );create table 学生信息表/*(学号,,性别,班级,卡号)*/(学号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 ,varchar(10) not null ,性别char(2) check( 性别in ('男','女')),班级varchar(10) ,卡号varchar(10) not null constraint m_n foreign key references 充值卡信息表(卡号));create tab le 课程信息表/*(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上课时间)*/(课程号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课程名varchar(10) not null,任课老师varchar(10) not null,上课时间datetime not null);(卡号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余额decimal(5, 2) not null ,消费金额decimal(5, 2),create table 充值卡信息表(卡号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 充值时间datetime not null ,充值金额decimal(5, 2) not null,办理人varchar(10) ,);create table 上机登记信息表/*(机房编号,计算机编号,学号,日期,上机时间,下机时间)*/(机房编号varchar(10) not null constraint r_n foreign key references机房信息表(机房编号),计算机编号varchar(10) not null constraint m_n_a foreign key references 计算机信息表(计算机编号),学号varchar(10) constraint s_c_l foreign key references 学生信息表(学号),日期datetime not null,上机时间datetime not null ,下机时间datetime not null,constraint s_c_r primary key (机房编号,计算机编号,学号));上机登记信息表项目类型约束主键外键主键外备注键对应关系int not null 是是机房号int not null 是是计算机编号int not null 是是学号datetime not null日期上机时间datetime not nulldatetime not null下机时间4.2关系图4.3数据展示第 5 章视图的操作5.1 视图充值信息视图对于充值员create view 充值信息as select 卡号,充值时间,充值金额,办理人,余额from 充值卡信息表where 余额is not null计算机信息视图对于机房管理员create view 计算机信息as select 机房信息表.机房编号,机房名,计算机数量,管理员,计算机编号,配置时间from 机房信息表,计算机信息表where 机房信息表.机房编号=计算机信息表.机房编号余额信息视图对于机房管理员和学生create view 余额as select *from 卡信息where 余额is not null第 6 章创建存储过程create procedure 消费时间a varchar(10) --b datetimeasselect 下机时间-上机时间from 上机登记信息where a=上机登记信息.学号第 7 章进行授权exec sp_addrole 'u1'exec sp_addrole '学生'exec sp_addrole '教师'grant ALL privilegeson 充值卡信息表to u1;grant update, inserton 机房信息表to u1grant update, inserton 上机登记信息表to u1grant select on 余额to 学生;grant update, inserton 课程信息表to 教师第 8 章创建触发器create trigger 消费on 上机登记信息表for insertASbegindeclare a intdeclare time1 datetimeselect time1=下机时间from inserted where 下机时间=inserted.下机时间declare time2 datetimeselect time2=上机时间from inserted where 上机时间=inserted.上机时间declare b varchar(10)select b=卡号from 上机登记信息表,学生信息表where 上机登记信息表.学号=学生信息表.学号select a= convert(int,time1-time2)update 卡信息set 余额=余额-a*2,消费金额=a*2where b=卡号End第 9 章设计心得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加深了对数据库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差别,课本上的知识多少有些抽象,难免会有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安排一些课程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利用SQL语言操纵数据库的知识,并且对数据库里面的存储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斗,我终于完成了我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并且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由于时间仓促,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开发的系统不是很完善,有一些功能未实现。
以前对数据库的很多知识认识都不深刻,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我对数据库的知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比如:对表一些字段的约束,关系等的运用已经比较熟练。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所以运用的不是很熟练。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数据库设计方法等一系列知识都不熟悉,但在老师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尝试后我基本完成此系统开发,这时我也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经过对这个系统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但也解决了很多问题。
这个课程设计使我巩固了数据库的知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不断的摸索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