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皇帝”陈渠珍传
从陈渠珍、沈从文到黄永玉:凤凰的武功与文脉

从陈渠珍、沈从文到黄永玉:凤凰的武功与文脉作者简介芳菲,本名周毅,四川泸州人,复旦大学文艺学硕士,上海文汇报记者。
现任《文汇报》“笔会”副刊主编。
已出版随笔集《私心与天籁》《过去心》,即将出版新闻作品集《风雨雪雾回故乡:印象与提问》。
《沿着无愁河到凤凰》是作者芳菲阅读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生发出的随想札记,通过对陈渠珍、沈从文、黄永玉等湘西人物形象与传奇的抒写,描绘了湘西的风土人情,以及凤凰文化精神的传承不灭。
书中收录有数十张黄永玉授权插画与题字。
从陈渠珍、沈从文到黄永玉:凤凰的武功与文脉——《沿着无愁河到凤凰》新书分享会对话嘉宾:张文江、周毅;主持:黄德海黄德海:周毅的新书《沿着无愁河到凤凰》,主要谈论的,是黄永玉先生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这个作品已经在《收获》杂志连载了将近七年,七年里,我们很幸运地看到黄永玉先生持续不断地在写这个故事,越写越好。
这几乎是一个奇迹,很让人振奋。
与此同时,我们也见证了周毅耐耐心心地写出了她这本值得珍视的书。
下面先请周毅来讲讲跟这本书有关的故事。
周毅:《收获》负责“无愁河”具体编辑工作的王继军,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个写作者都应该知道其中的辛苦”。
他说他们杂志上的连载,即使只是连载一年,每年写六期,每一期两到四万字的文章,而且是查资料类型的写作,专栏写作,都会有作者逃掉,坚持不下去。
结果这么一个高龄的写作者坚持下来了,从2009年至今,已经六年多。
每到发稿日期,黄先生的文稿就发过来,手稿和电子稿一起,有时候人在凤凰,有时候在意大利,但没有脱过一期。
就作品本身而言,又是一部杰作。
最近的一期《收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用黄永玉先生自己的话说,写到了他人生的第一高潮。
他说,他“杀人了”。
这是一件很惊人的事情,他真的是去杀人了,也可以说是去“成仁”了。
我看了之后的那种感觉,那种震动——上天借他的手去惩罚人,试验了他,又保护了他。
他没有把那个人杀死,而且杀错了——写得非常精彩,那么重大的一个事,他写得很短,显示了非常强的控制能力。
沈从文与贺龙

青年作家 | Young Writers
8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九二六年,奔向了北京的沈从文,已经可以在报刊上
开始发表作品了。 一九二七年,奔向南昌的贺龙,以起义总指挥的身份向
旧体制打响了第一枪。 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沈从文出版了五十多本小说、
散文,成为当时中国文坛上最多产的作家。 而在一九三五年,贺龙就已经是红军一方面军的司令了。 ……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我们敬爱的贺龙元帅已含冤含辱 去世十来年了。沈从文以古稀之年的奇迹却还在蛛网密布的 一个领域里自我陶醉地忙着。
年的助手,了解沈,更能听懂沈先生的谈话意思。这一段访
谈是这样的:
3
金:贺龙将军你记不记得?他是什么样的人?
沈:年轻的时候长得蛮漂亮的,在陈渠珍下面最先是做
据《贺龙年谱》(李烈编,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1 月版)《第
警卫营长。到桃源的时候做警卫团长。
二章 民主革命的斗士》中记载:
金:他原来是地方军阀?
家乡。一九四九年随“湘西王”陈渠珍起义。一九五一年在“镇 反”中被枪决。一九八三年平反。
沈叠余高大英俊,风流倜傥,且喜欢与文化人交往。西 南联大搬去昆明,闻一多、林徽因等一大批教员从湘西经贵 州去云南,路经湘西沅陵时就受到了沈叠余好几天的热情接 待。沈从文特别喜欢这个弟弟。当沈叠余受重伤在湘西养好 伤登船复又上前线抗日时,沈从文追着弟弟的船满眼热泪地 跑了很远。
后来,我在沈先生的日记里看到,沈先生与李振军(凤凰人, 曾任武警总部政委)、贺捷生夫妇也有过相聚,说是找个机会, 几家人一起回家乡看看。
我的蛮夷祖辈,湘西老一辈的故事

我的蛮夷祖辈,湘西老一辈的故事湘西苗民革屯运动1936年——1939年,湘西“|屯田”七县以永绥(今花垣县)、凤凰、乾城(吉首)苗族人民为主体,掀起了大规模抗缴屯租革除屯田的武装斗争,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湘西苗民革屯运动。
习称“革屯”运动。
革屯义军连陷乾城麻阳攻凤凰克永绥扰保靖,占茶洞。
运动波及湘川黔三省边界。
给予了国民党在湘西的统治势力沉重打击,促使省府主席何健被蒋介石强制调离湖南。
国民政府当局在革屯军武装斗争下,不得不同意“废屯升科”。
是以笼罩在湘西人民头上两百年的大山终于被推倒,维持了一百四十年的湘西“苗防屯政”体制彻底奔溃,湘西苗族在近代史上为自己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湘西“屯租和革屯”的由来湘西“屯租”剥削制度始于清朝乾嘉起义之后,乾嘉起义曾席卷铜仁府湘西黔东北参战苗民多大三十万,松桃、永绥、凤凰、乾州、古丈坪、保靖、保靖、泸溪、辰溪、麻阳和龙山永顺诸厅县。
从根本上动摇和打击了清王朝在湘黔苗疆的统治。
清王朝为了彻底镇压这次起义,在苗疆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加强对苗民的控制和防范,清王朝统治者采用了凤凰厅通知傅鼐的“总理边务”,在湘西施行和举办“屯政”即修复明代边墙(苗疆长城,因是南方唯一长城又叫南长城),广建碉堡哨卡,实行“均田屯丁”“以苗制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从嘉庆四年(1979年)至十四年(1809年)在傅鼐的主持下,于凤凰、乾州、永绥、三直隶厅和古丈坪保靖二厅县,修复边墙三百余里,兴建碉堡、哨台、关卡一千一百余座;各厅各县招募屯丁七千,奋战练勇一千,挑留苗兵五千;先后在凤凰,永绥,古丈,保靖,麻阳,泸溪七厅县均丈归公田土共十五万两千余亩。
这些归公田土称“屯田”或“官田”。
其中一万两千多亩系由“苗疆”的后路的沿边麻阳泸溪保靖古丈坪四厅县,按不同比例均出的。
其余十四万亩田土都以查抄苗民“判产”“占田”等名义,在永绥,凤凰,乾州三厅的苗族聚集区掠夺而来的。
实际上苗族的九成成熟田土皆被没收了。
陈渠珍生平简表

陈渠珍生平简表「本年表,取自罗维《湘西王陈渠珍》,较为可信。
」 1882年9月,陈渠珍生于凤凰。
1894年,12岁。
陈渠珍的父亲陈茂林逝世。
此时,陈渠珍的二哥陈开藩30岁,承担了日后抚养陈渠珍的责任。
1896年,14岁。
受教于凤凰聂明德(字简堂,黄永玉姑父)的私塾。
1898年,16岁。
考中秀才,入沅水校经堂读书。
熊希龄、张学济都曾就读于此。
1903年,21岁。
考入湖南武备学堂附设的兵目班。
田应诏此时就读于湖南武备学堂的将弁班。
1904年,22岁。
田应诏因殴打德国教官被退学,陈渠珍因成绩优异升入将弁班学习。
1906年,24岁。
从湖南武备学堂毕业,被分配到宁乡任见习军官。
半年后,调回长沙任湖南新军第四十九标队官(连长),在长沙加入同盟会。
后辞去职务,回凤凰坐观形势变化。
1907年,25岁。
与林修梅、黄汉章等五人同去湖北武汉见赵尔巽,后又拿着赵尔巽的介绍信去四川投奔赵尔丰。
1909年,27岁。
钟颖率部进军西藏,陈渠珍任援藏军一标三营督队官,参加了工布、波密等战役,被调升为管带。
1910年,28岁。
罗长裿(yi3)接替钟颖职务。
陈渠珍驻军西藏德摩,在此娶藏女西原。
1911年,29岁。
陈渠珍策动115名湘西籍与滇黔籍将士,渠道羌塘东归。
1912年,30岁。
6月,陈渠珍抵达西安,西原患麻疹病逝。
1913年,31岁。
年底,陈渠珍辗转返归故里,回凤凰任湘西镇守使署中校参谋。
1914年,32岁。
田应诏委陈渠珍从酉阳办湘西军官训练团。
1917年,35岁。
田应诏电召陈渠珍从酉阳卸职回凤凰,任命其为镇守使署副参谋长,主办新军训练,旋又升任参谋长。
1917年,35岁。
10月,孙中山通电不承认北京段祺瑞政府,出师北伐,护国战争开始。
湘西镇守使田应诏出任湘西护国军第二军司令,陈渠珍任参谋长兼第一梯团团长。
1918年,36岁。
护法战争兴起,陈渠珍任湘西镇守使田应诏组织的护法军第一路军参谋长兼第一梯团团长,旋代理第一路军司令。
凤凰古城最后的那些传奇人物

凤凰古城最后的那些传奇人物抄起一本凤凰地方的志书来看,常常感声身受,唏嘘不已。
凤凰子弟的历史太像太史公笔下的故事,且大都是悲剧结局。
让人不禁扼腕叹息,以至替角色丨旦忧,试想如果不是游侠气太重,他们理应走得更远。
而事后琢磨,喜欢的恰恰是他们摆脱不了的游侠劲儿。
“湘西王”陈渠珍,年过60仍然精力旺盛,犹如30岁的壮健人,待客接物从容沉稳,律己极严却待人以宽。
他连蒋介石的约见都不放在心上,人到古稀仍有侠士风度。
国民党的师长顾家齐,在赴长沙任中被人截杀,曾在嘉善抗日最前线率“竿军” 抵抗7昼夜的他毫不慌乱,只一句:“他们也忒歹毒。
”提督军门田兴恕的儿子田应诏,大有隐侠风范,身揽大权轻易抛却,却说:“曲从人意,我自问是一件极苦的事情。
若退归梓里,日与二三旧友煮酒评棋,题诗联咏,以乐晚年,于愿足矣。
” 这气质到底是源于苗人性格中,还是出自战兵骨子里,谁都说不清楚。
只知道这些人活得磊磊落落。
即便是投身土匪的,也有几段传奇的往事。
虽不记载于史册,却在乡老的述说中得以流传。
爬城世家田兴恕不是凤凰最早的“游侠”人物, 却是极关键的一位。
凤凰地方史上几个重要人物,不是他的部属,便是他的子女。
他不仅以提督的身份出现,还带出了一支“竿军”,大大影响了当地风气。
这支“竿军”是曾国藩“湘军”中的精锐。
士兵骁勇善战,田兴恕不断取得战功,最后官至提督,成为朝廷一品大员。
他的部将也随之荣升。
田兴恕出身社会的最底层,最后做了提督,一生曲折离奇。
他少时家境贫穷,还要奉养母亲,就靠卖马草为生。
有一次,他在一处大户人家门前歇脚,随手就把柴草撂在台阶上,跑去看小孩子们赌钱。
这户人家姓朱,早先出过知府的,恰恰小姐出来,大声呵斥兴恕把柴草拿走,台阶上不能留一根草刺。
田兴恕受她刁难,低声说:“凶什么凶,老子将了,一定娶你做婆娘。
” 田兴恕后来官至总兵,赐号尚勇、挚勇两个“巴图鲁”(满语勇士)。
他带兵人黔,路过家乡。
听说朱小姐还未婚嫁,就请镇台、道台两位大员做媒,果真娶了朱小姐为妻。
2020秋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第一单元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3.相关知识
传记阅读的具体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传记时,除 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 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五点要求: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 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 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 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 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2)牵制·限制 ①《环球时报》报道,中国与日本海的历史渊源让中国 的动作受到特殊的关注。美国通过不断强化与韩日之间 的同盟关系来________(牵制/限制)中国的发展。 ②一次一次地去尝试、磨炼,就会愈来愈知道自己擅长 什么,________(牵制/限制)又在哪里,找到自己和别人最 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答案:(1)①掩盖 ②掩饰 (2)①牵制 ②限制
5.辨形组词
dǐ( )抗 (1)中流dǐ( )柱
dǐ( )毁
(3)sshù(uò(
)源 )倒
shuò( )方
(5)cxhiāànn(( qiān(
)悔 )细 )居
mí( (2)mí(
羁mí(
)碎 )费
)
(4)ccìí(( sì(
)堂 )候 )料
(6)ccuù(ì(
)火 )然
精cuì( )
答案:(1)抵 砥 诋 (2)糜 靡 縻 (3)溯 搠 朔
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
3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 一本大书
学国学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龙云飞-湘西历史上最后一个苗王

龙云飞:湘西历史上最后一个苗王本文导读:据史料所记,龙云飞是凤凰县山江镇人,苗族,早年加入哥老会,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光复军的凤凰扑城反正行动,1918年参加护法联军,在军旅中步步高升,直至国民党少将军阶,并成为湘西事实上的苗王。
1949年11月凤凰和平解放,龙云飞父子曾一度成为新生政权的重要统战对象。
朝鲜战争爆发后,龙云飞被国民党特务操纵,拉队伍上山建立反共基地,并在上山前将龙姓亲属老少三百多人戮杀。
1951年1月,在凤凰县万人大搜山剿匪行动中被围,受伤后自杀。
1931年农历4月8日中午,凤凰县大田乡裁缝龙天胜,被龙云飞派手下钉在一棵大树上,手脚撑开呈“大”字,四颗大长铁钉钉住手掌和脚后跟。
刽子手将龙天胜用酒灌得酩酊大醉,先用刀挑开龙天胜眉穹上方的皮肉将双眼遮住,接着割开其双颊和双乳,最后剖开腹部露出肚肠,让在场的人目不忍睹。
被凌迟的裁缝直到黄昏还未气绝,酒醒后大痛,呻吟之声惨绝人寰,一直到入夜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第二天,龙云飞着人将裁缝尸首扔到对面坡上的天坑里,算是给龙云飞的弟弟龙腾甲陪葬赎罪。
龙腾甲生前是国民党的团长,因病去世后留下年轻的妻子吴妹者在家守寡。
吴见龙裁缝手艺不错人又生得好,将他请到家来作衣服,时间长达两个多月。
龙二十六七岁尚未婚配,吴又是个三十来岁的寡妇,孤男寡女之间难免生些暧昧。
吴一心想与龙作了长久夫妻,但也明知龙云飞会要为难他们,故对龙天胜说,除非龙云飞死了,咱们才能成得了一家人。
两人只好在暗中你来我往,当然也有透风的时候。
再说当时已经当了麻阳警备司令的龙云飞,早年出身江湖,平时特别讲究名声,又特别忌讳闲言碎语,得知弟妹不守妇道,就决意要将二人除掉。
吴事先知道消息,赶快打发龙裁缝回去。
龙云飞派人在路上截住龙裁缝,带他去家中搜出吴妹者存放的衣物,然后连人带物押去龙云飞家里对其严刑拷打,致使龙天胜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暗中串联打算谋杀龙云飞。
龙云飞拿到供状,即命手下将裁缝带往弟弟坟前充当“谢坟”的祭品,待苗老司做完鬼事之后,剥皮祭坟。
湘西“土皇帝”陈渠珍传

《湘西“土皇帝”陈渠珍传》作者:杨学东驳斥原告田应林等2013年3月1日诉状一、“湘西巨憝”、“永绥巨匪”田义卿的嫡孙田应林等,引用《湘西文史资料》第四辑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一段片面不全的文字:“一九一八年初,朱云武一千余匪众盘踞湘鄂西边区,……谢镇台命田义卿挑选精壮团勇一百名,前往清剿,……激战一夜,团勇伤亡只剩二十人,……谢镇台以田义卿剿匪有功,晋升为游击连长。
”以此诉讼被告所著《陈渠珍》传“以龌龊的言辞嘲笑、贬损和丑化田义卿,侵害了田义卿的名誉权。
”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此段全文如下:“一九一八年初,朱云武等聚集一千余匪众,盘路湘鄂西边区。
”“谢镇台命田义卿挑选精壮团勇一百名,前往清剿。
田带领弟兄一百一十名,与匪部激战一夜,团勇伤亡只剩二十余人,田的表弟王云龙也被杀死在一家碾房的碾盘下面。
但匪众不知田的虚实,第二天拂晓即全部逃窜。
谢镇台以田义卿剿匪有功,晋升为游击连连长,负责边界巡防。
”与时匪时兵的朱云五部作战,打了胜仗,方可言“有功”。
而损兵折将,伤亡五分之四的兵力,田义卿带领的一百一十名团勇,伤亡只剩二十余人。
匪众不是被田部击退的,而是“不知田的虚实”,主动撤离战场。
这样的战役,不是“惨败”!?难道是“大获全胜”、“战功卓著”!?为剿匪而伤亡的团勇可歌可泣,而剿匪指挥官田义卿不是有功,而是有错。
谢重光不明事实真相,误以田义卿剿匪有功,提升为连长评语符合历史事实。
不存在所谓“嘲笑、贬损和丑化。
”而田应林等断章取义、偷梁换柱、曲解石琅斋《田义卿的一生》此段文字原意,反咬一口,无端诬诉被告侵害田义卿名誉权,是无中生有,无理取闹。
二、原告田应林等,以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为佐证,认为是为田义卿歌功颂得。
其实,完全理解错了!《田义卿的一生》简明扼要地记述了田义卿从小是“烂儿”,到最终被合法省政府枪决的主要罪恶、行径。
简要摘录如下:1、田义卿“十几岁时,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经常带刀,出入赌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土皇帝”陈渠珍传》作者:杨学东驳斥原告田应林等2013年3月1日诉状一、“湘西巨憝”、“永绥巨匪”田义卿的嫡孙田应林等,引用《湘西文史资料》第四辑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一段片面不全的文字:“一九一八年初,朱云武一千余匪众盘踞湘鄂西边区,……谢镇台命田义卿挑选精壮团勇一百名,前往清剿,……激战一夜,团勇伤亡只剩二十人,……谢镇台以田义卿剿匪有功,晋升为游击连长。
”以此诉讼被告所著《陈渠珍》传“以龌龊的言辞嘲笑、贬损和丑化田义卿,侵害了田义卿的名誉权。
”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此段全文如下:“一九一八年初,朱云武等聚集一千余匪众,盘路湘鄂西边区。
”“谢镇台命田义卿挑选精壮团勇一百名,前往清剿。
田带领弟兄一百一十名,与匪部激战一夜,团勇伤亡只剩二十余人,田的表弟王云龙也被杀死在一家碾房的碾盘下面。
但匪众不知田的虚实,第二天拂晓即全部逃窜。
谢镇台以田义卿剿匪有功,晋升为游击连连长,负责边界巡防。
”与时匪时兵的朱云五部作战,打了胜仗,方可言“有功”。
而损兵折将,伤亡五分之四的兵力,田义卿带领的一百一十名团勇,伤亡只剩二十余人。
匪众不是被田部击退的,而是“不知田的虚实”,主动撤离战场。
这样的战役,不是“惨败”!?难道是“大获全胜”、“战功卓著”!?为剿匪而伤亡的团勇可歌可泣,而剿匪指挥官田义卿不是有功,而是有错。
谢重光不明事实真相,误以田义卿剿匪有功,提升为连长评语符合历史事实。
不存在所谓“嘲笑、贬损和丑化。
”而田应林等断章取义、偷梁换柱、曲解石琅斋《田义卿的一生》此段文字原意,反咬一口,无端诬诉被告侵害田义卿名誉权,是无中生有,无理取闹。
二、原告田应林等,以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为佐证,认为是为田义卿歌功颂得。
其实,完全理解错了!《田义卿的一生》简明扼要地记述了田义卿从小是“烂儿”,到最终被合法省政府枪决的主要罪恶、行径。
简要摘录如下:1、田义卿“十几岁时,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经常带刀,出入赌场。
手中无钱,‘就揭飞碗’,他的办法是:赢就掳,输就走。
后来,他参加了青帮,拜龙头大哥李雨亭做干父。
他时常与人斗殴,乡民都怕惹他,称他是‘烂儿。
’其父管不住他,生怕他惹是生非,连累全家,在永绥县城门口贴了与田义卿脱离父子关系的声明,将田义卿赶出家门。
”年轻时,田义卿横行霸道、流氓地痞的“烂儿”形象,在石琅斋先生的笔下,活灵活现的被描述得入木三分,非常具体、生动。
2、田义卿在沅陵刺杀上司张云龙及叛乱为匪,也有简略的记述:“田、张本是金兰兄弟”。
“张云龙代理剿匪总指挥时,田几次向张领取军饷,张未发给,田对张更加仇视,蓄谋杀张。
一九二四年六月二日下午,田以清张赴宴为名,密令警卫营长田癞子(田义卿的大儿)派一个短枪连,埋伏在大厅两侧。
张对田的邀请,信以为真,毫无戒备。
下午四点钟乘轿至田的司令部,刚走进三道门,警卫大声报告:‘张司令到!’田在内厅答应:‘请!’张见两厢杀气腾腾,转头就走。
警卫立即报告:‘张司令走了!’田回答:‘走了,给我打!’话音刚落,张身中十余弹,当场毙命。
田立即命令所部向张的司令部进攻。
张部一营长陈斗南奋力抵抗,张的部下顾家齐也率部抗击。
田被迫退出沅陵。
田退出沅陵时,打开县城监狱,放出全部囚犯,并挑走狱署的囚粮,拿走四百多块银元。
田退出沅陵,经永顺、保靖,回到永绥。
”3、田义卿惨杀永绥正绅十余人,杀死宋家亲戚十余人。
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也有明确的记述:竿军(湘西巡防军)“兵分四路,进攻永绥”,竿军与田义卿部“双方肉搏约四小时”,“因张义卿部从后截击。
”“竿军首尾受击,节节败退。
”“此次战斗,双方死亡三百余人。
田义卿的胞弟田庆昌(营长)被击毙。
”田庆昌“出葬的那天清晨,田义卿事先做好布置,趁绅士陶显武,宋祚鑫、陈筱樵、姚化南、张桂钦、杨鼎铭、杨勋臣、陶子翼、李寿生、杨仲轩父子共十一人送葬之机,田用手枪先将陈筱樵、李寿生二人打死,其余九人同时被士兵打死。
永绥城里其他绅士,听说田义卿杀死宋家亲戚十余人,莫不提心吊胆,纷纷逃避他乡。
宋海涛全家老小更为惊慌,从长乐逃到所里(今吉首)。
4、田义卿被省军活捉、次日就地处决之事,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记述如下: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夜,叶督办(湘军第三师师长兼湘西善后督办叶开鑫)、邹旅长、杨再杰邀田义卿到亚细亚洋行吃酒。
酒后,又打麻将为乐。
一会,田的参谋长舒葵甲赶来催田急速回家,田即起身乘轿。
随行马弁二十余人。
行至考棚街十一旅司令部门前,叶事先埋伏有手枪队询问特别口令,田回答不出。
一时伏兵四处,前后夹击,约四十分钟,枪声平息。
田义卿身受重伤,舒葵甲头部受伤,马弁被打死五人,其余逃散。
田义卿被邹旅长的手枪队捆至考棚内左首墙角下。
”“七月二十五日清晨六时,叶督办下令将田义卿就地处决。
田的尸体由警察所备棺收殓。
”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有重大的历史参考价值,史德、文笔亦佳。
但有某些差错。
三、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是在田义卿被省政府枪决五十多年后撰写的,没有注释,很少引用第一手史料。
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差错。
1、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茶洞协台宋海涛(宋祚永)“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四日晚,突然袭击、火焚绥靖镇台衙门,妄图将谢镇台及其家属烧死,达到篡位夺权的目的。
”月份搞错了,错把“十月”写成“四月”。
据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大公报》载《湘西镇协兵争之结果》。
十一月的《大公报》决不可能报导七个月以前(四月)的旧文。
2、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一九一九年四月,田义卿已有两营兵力”,“田与胞弟田庆昌计议,决定暂时投靠陈渠珍。
陈为了扩充实力,六月上旬委任田义卿为保靖参将兼保靖巡防司令。
”时间也搞错了。
田义卿的嫡孙田应林等以此证明田义卿“第一、二次拖为匪”是严重失实的,进而证明被告称田义卿“一生五次拖枪为匪,五次招安升官”之说严重失实。
田义卿五次拖枪为匪,五次招安升官,详情如下:1920年7月21日《大公报》《张学济之穷途》明确记载:“田义卿已曾招安两次”,“朱(云武)、洪(少林)、田(义卿)均系土匪招安之团长。
”1918年10月14日,茶洞协统带宋祚永(字海涛)逐走绥靖镇镇台兼湘西靖国第四军军长谢重光(字伯勋)。
宋自封镇台,并派兵攻打保靖的方汉儒部。
湘西镇守使兼靖国一军军长田应诏(字凤丹)、湘西道尹兼靖国二军军长张学济派胡学坤为查办委员,率领二军一团团长李达武部前往查办,胡学坤招安了冯绍麟,田义卿、吴汉章等部,受方汉儒节制。
李达武团长联合保靖方汉儒部反攻永绥。
“当方军反攻永绥时田(义卿)军、冯(绍麟)军、吴(汉章)军等不下数千人,竟将宋(祚永)吓出永绥城,保靖参将葛汉卿逃遁无踪,因而占据永绥城。
”方汉儒任保靖参将。
((1918年11月22日《大公报》《湘西镇协兵争之结果》)张学济派胡学坤第一次招安田义卿的时间,在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四日后至十一月二十二日之间。
但招安军缺乏粮、饷,奸淫掳抢,时有发生,不久溃散回各县驻地。
败退卫城的宋祚永派员往洪江求援。
湘西护国军总司令周则范派兵两个连援宋,复图进取永绥城。
驻彬州的湖南督军兼湘军总司令谭延闿派遣陶登孝为查办委员,随带周则范部湘西护国军赵镇南两个营军队,前往永绥查办,限令靖国军两小时内退出永绥城。
胡学坤等担心事态进一步扩大,只得依限令退出永绥县境。
“宋祚永因而复进永绥城。
”并对张学济、胡学坤所属各部驻保靖的军队“屡起衅端,近又两次袭攻,均经拒却。
”田应诏、张学济第二次派湘西靖国五军军长林德轩招安田义卿、冯绍麟、吴汉章、朱云五等部,受永顺、保靖、永绥清乡司令李达五节制、指挥,开往保靖助战。
(张学济第二次招安田义卿)1919年11月11日,周则范部第四梯团长廖湘芸密令营长肖湘、连长张云发,将周则范杀死于溆浦卧室。
援助宋祚永的赵镇南“因周毙命,率部离绥。
”宋失去靠山。
驻保靖的张学济各部趁机于1919年12月21日攻占永绥城。
田应诏、张学济等,公推林德轩为绥靖镇镇台。
宋祚永率残部1000余人逃到麻阳,投靠陈渠珍。
由此可见,1920年以前,湘西靖国一军副军长陈渠珍在自己防区晃县、芷江、麻阳、辰溪等县清乡剿匪,根本不可能招安田义卿。
田义卿第三次接受招安,是1920年8月陈渠珍在保靖任省政府委任的湘西巡防军统领以后的事。
1920年5月27日,北洋军直系吴佩孚率部由衡阳开始北撤。
6月17日,湖南省督军兼湘军总司令谭延闿进入长沙,重主湘攻。
湘西靖国军五位总司令(军长)谢重光、林德轩、张学济及靖国三军代理胡瑛为军长的肖汝霖,都是被武力驱逐的。
惟湘西镇守使兼湘西靖国一军军长田应诏,因掌实权的副军长陈渠珍不便与田应诏翻脸,仍以上司相待。
田应诏得日本士官学校第四期同学赵恒惕与谭延闿斡旋,应谭、赵的邀请,晋省解和。
谭允许田应诏保留湘西镇守使职。
田应诏把一切权力交给陈渠珍,自己把湘西镇守使一块空招牌带到长沙去挂。
并做顺手人情,请谭延闿委任陈渠珍为湘使西巡防军统领。
1920年8月,陈渠珍在保靖设立“湘西巡防军统领署”。
1920年8月至1921年4月间,陈渠珍招安了杨再椿、田义卿、冯绍麟、周铁鞭等,委以统带,游击支队司令等职。
即陈渠珍第三次招安田义卿。
1924年8月,“田义卿自辰州(沅陵)窜黔后,在铜仁受川军汤子谟招安编为第四混成旅长。
现驻黔属江口县,势力日益膨胀。
”即:川军汤子谟第四次招安田义卿。
1925年5月下旬,熊克武、汤子谟等率川军离开湘西,经黔、桂赴广东,田义卿滞留湘西,第五次流窜湘西,而后占永绥、保靖为王,湘西镇守使田凤丹派竿军进剿,打死田义卿的胞弟田五大人,田义卿惨杀永绥士绅陈洪范筱樵等十一人,8月初,湘军第三师师长兼湘西善后督办叶开鑫第五次招安田义卿。
“田义卿五次拖抢为匪,五次招安。
”史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勿庸质疑。
田义卿、杨再杰等都是“招安军”的首领。
叶督办善待、重用杨再杰等人,为何秘密下令拿捕并公开枪决田义卿一个人?《叶督办电告拿捕田义卿正法——湘西除去一巨憝》电文说得非常清楚;“案奉省座密令开。
查田逆义卿,历年祸湘,野心未死,犯上作乱,蹂躏地方,去岁刺害张统领云龙,近且惨杀永绥正绅十余人,人民泣诉,控案如麻,舛口很戾,国法具在,着即拿捕正法,遵于有(二十五)日午前三时,在辰就地正法,以伸法纪……”我写的论、著,均不同程度地引用了长沙《大公报》的一些历史资料,我的一些学术观点,已为《新华文摘》、《历史研究》、原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党史研究》、《党史信息》、《求索》、《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学术杂志认同。
3、石琅斋著《田义卿的一生》:“三月孙中山病逝,北伐暂停,川军熊克武部奉调入粤。
湘军也逼川军出湘,此时田义卿屯驻保靖。
陈(渠珍)率领部下和学生一千余人,逃至永绥。
田兵分三路,追击陈渠珍部。
宋海涛部便在永绥县城接应陈部,经过激战四昼夜,陈部死伤惨重。
”“后因凤凰守备龙麟章带兵二千余人救援,又有竿军助战,陈部得以安全退驻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