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念论的积极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

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理论广角 2014年7月(下)231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刘晓(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00088)摘要: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
文章通过阐述柏拉图其人、理念论的提出、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最后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了简要评价,探讨了其对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念论;意义一、柏拉图其人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曾到过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公元前387年在阿加德米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二、“理念论”思想的提出及内容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在他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意趣主要集中于对自然本原的探求上;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认识你自己”;从自然哲学转向道德哲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是多事之秋,公元前431-前404年,在希腊国土上发生了持续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打破了希腊城邦原有秩序,使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化。
战后,“三十僭主”政权和民主政权先后执政。
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柏拉图感到失望和厌恶。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便产生了寻求“治国平天下”道路的志向。
他试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做统治者,改造社会,改造国家,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
其理念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与完善、并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包括《理想国》、《对话录》等,其中关于理念论的思想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探讨其核心概念以及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柏拉图对理念的理解。
在柏拉图看来,真实世界是理念的世界,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理念是超越感官的、不变的、永恒的存在,是绝对真实的。
而感官世界则是相对真实的,是一种变化的、流动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只是理念的投影,是对真实的模糊呈现。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来阐述自己的理念论。
在这个模型中,人类社会被划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统治者是智慧的化身,他们能够看清理念的真相,指导整个社会的方向。
守卫者则是勇敢的化身,他们保卫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而生产者则是节制的化身,他们负责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
通过这样的社会结构,柏拉图试图营造一个理念统治的理想社会,并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与理想国相呼应的是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对理念的思考。
在这些对话中,柏拉图探讨了很多关于美、善、真理等理念的概念,并试图通过对话展现出理念的真正面貌。
他也通过对话展现了理念与世俗事物的对比,力图揭示理念的超越性和不变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论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质疑。
在他看来,理念并不是超越性的存在,而是事物的本质,是可以通过感觉和理性认识的。
这种对理念的理解直接挑战了柏拉图的观点,也为后世哲学家对理念的争论提供了素材。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影响了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家在探讨上帝和真理的本质时,往往借鉴了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对理念的超越性和不变性被基督教哲学家视为上帝的属性,这直接影响了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论文题目: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引言: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影响深远,对后世哲学、政治理论以及文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
柏拉图的作品中,尤以《理想国》和《苏格拉底的申辩》最为著名,其中阐述了其关于理念的重要观点。
本文将试图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揭示其思想的精髓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理念的本质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不变的理念的影子。
理念是世界上最真实、最完美的存在,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些理念的影子或者参照物。
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它们是“真实的真理”,是智慧和知识的根源。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对话,阐述了理念的三个特征:第一,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第二,理念是普遍的;理念是真实的。
二、理念的分类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多样的,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种类的理念。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通过参照一种种类的理念而存在的。
美、善、公正等都是理念的一种。
美是一种理念,善也是一种理念,而这些理念都是超越感官世界的、普遍的、真实的存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的层次”观点,即理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普遍的大理念,包括美、善、公正等;第二层是参照物,即可以被感官世界中的事物模仿和参照的理念;第三层是参照物的影子,即感官世界中的具体存在。
这种分类方式揭示了理念的普遍性和与感官世界的关系。
三、理念在政治与伦理中的应用柏拉图将理念的概念应用到政治和伦理学的领域,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哲人治国”理论。
他认为,只有理解了真理和永恒的人才有资格去治理国家,而那些没有理解真理的人会误导国家走向堕落。
在《理想国》中,他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其中统治阶层由哲学家来当,而他们是唯一能够洞悉理念的人。
这样的统治方式能够确保国家走向真正的美好和幸福。
在伦理学中,柏拉图也强调了理念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往真理的道路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而那些沉浸于感官享乐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的。
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

论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前言: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理论框架中,柏拉图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就曾对此明确表述:“公正的说,关于西方哲学最令人信服的特征就是一系列对于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在哲学领域内,没有一个问题不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观点。
” 1 这无疑是对柏拉图地位的巨大肯定,而奠定他如此重要地位的,正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即作为本体论又作为认识论的“理念论”。
作为本体论的“理念论”,将我们面前的世界永远的划分为了永恒真实的“理念世界”以及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致使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在对两个世界的弥合中龃龉前行;而作为认识论的“理念论”,则为我们提供了本质直观的认识方法,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留下了争斗的永恒焦点(尽管经验主义也会潜在的伴随着理念论的影响),哪怕是现代西方哲学也无法躲避“理念论”所投下的倒影。
可以这样说,“理念论”所提出的问题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方向,在其后的诸多哲学家中,要么赞同柏拉图,要么反对柏拉图,但无论如何,柏拉图都是西方哲学史上无法绕开的人物。
一、作为本体论的理念论及其影响“理念论”作为本体论可以说是一种理念实在论。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认识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见,一类不可见”2,前者为可感的具体事物,后者则是理念。
理念是具体事物的本质,是可感事物的依据与原型,是永恒的、单一的、绝对的存在;而可感事物则是暂时的、多样的、流变的存在,是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
个别事物分有什么样的理念,就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但却永远不如理念完满。
例如,桌子的理念是一张完美的桌子原型,它只能存在理念世界,而匠人所制造的所有的桌子都只不过是“用他们的眼睛注视着它们的类型”,然后制造出来3,这不过是对桌子理念的分有。
万物皆有其“理念”,这些理念才是最真实、最完满的存在,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立于可感的现象世界之上的、本体的理念世界,由此我们面前的世界被划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层次:作为本体的“理念世界”与作为其摹本的“现象世界”。
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柏拉图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柏拉图,生于雅典,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其主要的哲学思想,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影响了后世。
一.“理念论”思想的提出及“理念”的含义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
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柏拉图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念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联系。
1.分离学说柏拉图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世界之外和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真实普遍的理念世界,并且通过逻辑论证得出结论说,作为意见对象的感性世界和作为知识对象的理念世界必定是两个分离的领域。
2.知识与存在的对应关系柏拉图不只是从逻辑上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知识与意见相分离,而且使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两个世界与两种认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差异程度。
(1)线喻:线喻即线段之喻,柏拉图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
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
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
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
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信念)、推论和理智。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文章通过阐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和评价,探讨了其对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柏拉图; 理念论; 思想体系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 ,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为其思想核心的理念论 ,因其开创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而获得了特殊地位 ,所以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释 ,或归结为柏拉图主义。
纵观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
一、理念论的提出背景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
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你自己的认识 ,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人之所以缺乏美德,是由于缺乏美德的知识 ,一个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才去做善;一切恶行都是由于人们不认识善才做出的。
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它是美德的最真实的东西。
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心灵内在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把心灵内在原则、定义外在化 ,从而创立了理念论。
在当时的社会,柏拉图起初也对民主政权保有一定希望,但当这个政权以“渎神和毒化青年”之罪处死苏格拉底后 ,引起柏拉图对民主政权极为不满与憎恨。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 ,他目睹这一切,便产生了寻求治国道路的志向。
柏拉图把对现世的拯救落实到对人的心灵的拯救上。
他认为,只要净化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心灵变得善良,社会就会安宁,国家就会治理好。
在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 ,他主张哲学家作统治者,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
二、理念论的主要内容柏拉图的“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理念论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
理念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根据永恒不变的理念或形式而存在。
这些理念是真实的,而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模仿。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理性主义哲学中,其思想被广泛采纳和发扬。
2. 阐述康德的“先验分析”及其在认识论中的作用。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他的“先验分析”是其批判哲学的重要部分。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先验分析的概念,主张人类的认识并非完全依赖于经验,而是有其先验的、固有的结构。
这些结构包括时间和空间,它们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先决条件。
康德的先验分析在认识论中的作用在于,它解释了人类如何能够有系统地、必然地认识世界,而不仅仅是随机地从经验中学习。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评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对历史哲学的贡献。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辩证法是其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黑格尔的辩证法包含三个基本环节:论述、对立和合成。
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在矛盾的动力推动的,这一过程不断产生新的论述、对立和合成。
黑格尔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历史哲学,提出了历史是世界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的观点。
他的辩证法对历史哲学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变迁和发展的全新视角,强调了历史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2. 分析尼采的“超人”概念及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弗里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他提出的“超人”概念是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点。
尼采认为,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理想,是在传统道德观念崩溃后,人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超人具有创造性、独立性和力量,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
尼采的“超人”概念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其思想激发了对个体自由和创造力的重视。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在各个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事物之后,其实是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变的规律性认识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柏拉图理念论内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理念论的提出如果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什么里程碑式的人物,那一定非苏格拉底莫属了,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主要都在探索自然的本原,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家们不只是关注像本源那种自然哲学了而开始去探讨和关注道德的哲学,也就是"美德即知识"。
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了,如"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的知识,要提高人的内心境界,就必须要分清和辨别真伪,美丑和善恶,但是,具体的美德因为个人,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那种最真实的,永恒的美德,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去寻找,这继承而且深刻揭示了苏格拉底的心灵内在原则、定义,所以最后,柏拉图创立了理念论。
柏拉图在充斥着民主派与贵族派你争我夺轮番执政的战争中长大,目睹了他们之间彼此厮杀的场面,这深深的影响了他,战争之后民主政体被废除了,暴力镇压人民的政权让柏拉图感到失望,民主政权复辟后,这个政权又残忍的处死了苏格拉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开始产生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志向,认为只要人变得善良了心灵得到净化了,社会和国家才会稳定和安宁,所以他企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去统治和改造国家,为"理想国"而奋斗,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理念论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平时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变动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而概念并不只是说是只存在于人的心中的思想抑或道德的领域,它是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一般概念也可以叫做"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柏拉图理念论的积极影响
我们都知道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大厦的基石,他从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关于概念的学说,即认为概念是事物永恒不变的本质或共同本性,我们所生活的可感世界都是虚幻的,只有理念是独立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而一切个别事物只是摹仿理念这一原型而产生。
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在学习过马哲思想,信奉唯物主义的我们看来会显得很“荒谬”,因为柏拉图口中的理念论它强调了理念思维是世界的本质,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概念,是彻彻底底的唯心主义。
这与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再有对事物的认知完全相悖。
但是即使是这样,柏拉图的理念论对社会还是有很多积极影响。
根据我的理解分为以下几点:
1、独尊理念思维,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谈到理念最先让我想到的就是类似于“教学理念”。
“管理理念”等,这些都是实际操作的指导思想,为设计提供指导。
而柏拉图也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本质,是一切事物的源泉。
虽然,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第一性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切创造都需要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世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这种理性认识在把握事物本质过程中发挥的能动作用,极大的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理论来创新,从理论创新到各种各样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然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的今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柏拉图的至善准则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理念也是分等级的,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如床、桌子、椅子等,数学或几何学的方、圆、大于、等于的范畴是较高的一级,艺术和道德如美、正义、勇敢是更高级的理念,而在所有理念之上的,最高的理念就是善。
这里的善并非是像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一种具体的道德,而是属于一种本体论、认识论的范畴。
柏拉图认为善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就像太阳使我们看到世上的万物一样,善使得我们能够洞察真实的世界。
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成为指引一切的普遍原则。
善的理念作为理念中的理念也是
其他理念所追求的目的。
而人和事物都是向善的。
柏拉图的这个扬善准则在我们今天看来有很大的意义,正如我们今天社会上就是有很多的人太过讲究物质而忽略了至善的理念。
从而导致我们如今的道德建设水平还不够,人们的理性认知素养不高。
例如,近期在大力反腐之下就出现了很多高官落马,究其本质有很大的原因在于理念精神的缺乏,没有确立至善的价值取向,试想如果人人都崇尚理性,追求至善的思想,那么当你只是专注于积聚钱财,猎取荣耀,追求物质财富而不在意真理、智慧的最高修养,就会觉得无地自容。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欲望和激情,当着三个部分各尽其职时理性便成了灵魂的主宰者,它引导着激情,抑制着欲望。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理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善,因此正义的人就在理性的指导下趋向于善。
所以,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就应该懂得做一个理性的人,通过理性思考,在至善的准则下适当约束自己的欲望才能形成一个正确价值观。
3、柏拉图理念论下的教育制度
如今我们的教育总是说教式的,我们总被告知我们该做什么。
而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治理者应接受两种最基本的教育,即音乐和体育。
音乐陶冶人心,体操锻炼身体。
一个理想的人要建立并掌握一套正统的观念行为规范,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突破更新这套规范。
这就启发我们,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我思维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不应该总是等着别人告知我们知识,而是应该学会将自己的理性思维转化为现实的原则,学会理性思考,不在迷恋于某个具体的目的,不断的突破自身的局限,从知识性的学习与生活中超越升华出来,向着理想的目标不断热情进取。
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人不仅能掌握一项生活技艺,更能从所学知识中发现整个生活的根本意义。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探索思考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柏拉图还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只不过他过于夸大了理念的作用,导致了理念世界和物的世界完全脱离。
最后,我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存在有很多的缺陷,但是依旧磨灭不了它在哲学思想上的地位。
其理念论中很多的思想包括扬善,理性思想等都值得我们今天去借鉴,所以,我们也要正确的理解认识柏拉图的理念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发挥其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