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试卷第6章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答: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储存程序”的概念。
答:由于计算机可以储存程序,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地完成各种操作,而无需人工干涉。
3、计算机有那些特点?答: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存储程序。
4、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第一代( 1946 ~ 1957 ),以电子管为逻辑部件,以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鼓等为存储手段。
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
第二代( 1958 ~ 1965 ),以晶体管为逻辑部件,内存用磁芯,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第三代( 1966 ~ 1971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内存用磁芯、半导体,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使用操作系统,产生了分时、实时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 1971 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为内、外存储器。
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另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
5、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答:a)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本学科的主要知识体系。
b)在确定的环境中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基本的概念、原理、准则,具备对工具及技巧进行选择与应用的能力。
c)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该项目应该涉及到问题的标识、描述与定义、分析、设计和开发等,为完成的项目撰写适当的文档。
该项目的工作应该能够表明自己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并能表现出对质量问题的适当的理解和认识。
d)具备在适当的指导下进行单独工作的能力,以及作为团队成员和其他成员进行合作的能力。
ITE6章考试答案

RAID适配器有何用途?提供增强的音频和图形功能以便使用采用较早的PCI技术的扩展槽将外围设备连接到PC以提高性能连接多台存储设备以提供冗余或提高速度哪个Windows硬盘分区通常被称为C:驱动器?第一个逻辑分区第一个扩展分区第一个主分区第一个卷分区技术人员可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防范无线网络设备受到RFI影响?从该区域拿走无绳电话。
将设备放在防静电垫上。
一直将设备插在浪涌保护器中。
降低湿度水平。
技术人员想要在额外添加的新硬盘驱动器上创建新分区。
应该使用下列哪磁盘管理Chkdsk设备管理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磁盘扫描用户投诉说无法连接到无线网络。
下列哪两项措施应该属于排除无线连接部分?(选择两项。
)尝试将笔记本电脑移到不同的地方,看看能否检测到信号。
检查笔记本电脑软件能否检测到任何无线网络。
重新配置笔记本电脑上的TCP/IP设置。
重新插紧笔记本电脑的电池。
确认笔记本电脑已插在电源插座中。
Windows 7全新安装过程中使用的默认文件系统是什么?NTFSHPFSFAT32FAT16BIOS使用硬盘中的哪个位置来搜索操作系统指令以便启动PC?Windows 分区逻辑驱动器活动分区扩展分区技术人员在哪里将PC配置为从CD-ROM启动?设备管理器开始菜单我的电脑控制面板BIOS 设置在启动过程中,用户按哪个按键或组合键可以使用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启Windows PC?Windows 键F12F1F8Alt-Z下列哪两种连接器是DVI连接器?(因图不好复制,答案选那两个最大的)某台计算机开机后,无法启动Windows 7。
技术人员应该使用什么初始理此故障?在启动过程中按F12键并以安全模式启动计算机。
访问“控制面板”并从“系统和安全”菜单中选择从备份还原文件。
创建系统修复光盘并恢复映像。
从Windows 7安装介质启动并访问系统还原实用程序。
技术人员在计算机中安装网卡后希望测试网络连通性。
ping命令可以收; 一个子网中的工作站的应答,但无法收到来自远程工作站的应答。
计算机科学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刘艺_瞿高峰_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 和计算机相关的问题.2. 冯.诺依曼模型.3. 第一点:尽管这个模型能够体现现代计算机的功能,但是它的定义太广泛.第二点:而且,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基于这个模型的机器能够完成的操作类型和数量.4. 输入数据和程序.5. 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单元.6.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的区域,在计算机处理过程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7. 算术逻辑单元是进行计算和逻辑判断的地方.8. 控制单元是用来对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子系统的操作进行控制的单元.9. 输入子系统负责从计算机外部接受输入数据和程序;输出子系统负责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外部.10. 早期的计算机的存储器存储数据.而完成某一任务的程序是通过操作一系列的开关或改变配线系统来实现的.而基于冯.诺依曼模型的计算机的存储器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及其相应的数据.11.编程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体现为对系列开关的开闭和配线系统的改变.而冯.诺依曼模型通过详细的第一计算机可以使用的不同指令集,从而使编程变得相对简单.程序员通过组合这些不同的指令来创建任意数量的程序.从而改变了编程的概念.12. B13. C14. A15. B16. D17. C18. D19. C20. A21. D22. A23. C24. D25. D26. D第三章数的表示1. 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则反复采用底数除法.将要转换的数反复除2,所得余数做为从右往左的数.直到除数为1,作为最左端的数.2. 将所给的二进制的数每个二进制数字分别乘以它的权值,最后将每个二进制位乘以权值后的结果相加即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3. 第N位是2的N-1次幂.4. 第N位是10的N-1次幂.5. 符号加绝对值格式,二进制反码格式和二进制补码格式.6. 计算机定义一个最大的无符号整数的常量,这样,计算机所能存储的无符号整数就介于0到该常量之间.也就定义了一个存值范围.7. 位数分配是指用以表示整数的二进制位数.8. 因为8位的存储单元中,范围最大的无符号整数类型的范围是0~255,256超出其存储范围,在计算机中不能存储.9. 计数和寻址. 10. 溢出. 11. 一样.12. 符号加绝对值:在N位的存储单元中,将该负数忽略其负号,然后转换成N-1位的二进制数,不足位数左边补0.最后在最左边加1.二进制反码:在N位的存储单元中,将该负数忽略其负号,然后转换成N位的二进制数,不足位数左边补0.最后,将其每一位换成它的反码形式.(0->1,1->0).二进制补码: 在N位的存储单元中,将该负数忽略其负号,然后转换成N位的二进制数,不足位数左边补0.最后,将最右边的所有0和首次出现的1保持不变,其余位取反.13. 0在符号加绝对值中的形式有N个0,表+0;最左边为1其右边带上N-1个0,表-0.在二进制反码中的形式有N个0,表+0;N个1,表-0.在二进制补码中的形式有N个0.14. 符号加绝对值可以表示的数的范围:-(2^(N-1)-1) ~ (2^(N-1)-1).二进制反码可以表示的数的范围: -(2^(N-1)-1) ~ (2^(N-1)-1).二进制补码可以表示的数的范围: -2^(N-1) ~ (2^(N-1)-1).15. 最左边一位在符号加绝对值中表示数的正负性.在二进制反码中表示数的正负性.在二进制补码中表示数的正负性.16.~19.*20. C21. A22. D23. D24. B25. C26. D27. D28. C29. D30. D31. C32. B33. D34. ~46*47.例子: 23. 23/2=11…1, 11/2=5…1, 5/2=2…1, 2/2=1…0, 剩1. 即:10111,所以其八位无符号整数即为00010111.48.例子: 41. 41/2=20…1, 20/2=10…0, 10/2=5…0, 5/2=2…1, 2/2=1…0, 剩1.即:101001,所以其16位无符号整数为0000000000101001.49. 例子:-101, 去其负号. 101/2=50…1, 50/2=25…0, 25/2=12…1, 12/2=6…0,6/2=3…0, 3/2=1…1, 剩1. 即:1100101. 其8位符号加绝对值即补足7位,再在最左边加1表负数. 即:11100101.50. 同上.51. 例子:-110, 去其负号, 110/2=55…0, 55/2=27…1, 27/2=13…1, 13/2=6…1,6/2=3…0, 3/2=1…1, 剩1. 即:1101110. 其16位无符号整数位:0000000001101110,二进制反码整数即为:1111111110010001.以下略.方法由上面依此类推.第四章位运算略第五章计算机组成39.A 40.B 41.A 42.D 43.D 44.D 45.C46.A 47.B 48.A 49.(2^34) 50.D 51.A 52.A 53.C 54.B 55.D56.D 57.A 58.B 59.C 60.B 61.B 62.A 63.C 64.B 65.D66.C 67.D 68.D 69.C 70.C 71.A 72.C 73.B 74.C 75.B76.A 77.C第六章计算机网络1. 模型是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用于网络设计的指南;协议是用于控制网络或交互式网络种不同设备间交互的一系列规则。
《计算机导论》第六章算法与数据结构课后习题

《计算机导论》第六章算法与数据结构课后习题1.编写一个程序,输入m、n,打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
用五种方法写出其算法的描述。
2.试用递归的方法写一下计算菲波那契数列的通项f(n),已知f1=1,f2=1,以后每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3.用折半查找1,2,3,4,5,6,7,8,9,10,11,12,13,14,15怎么找到10,请画图表示查找过程。
4.用三种方法对下列数字排序:12,3,4,5,8,7,15,9,10,1,11,14,6,13,2,请画出排序过程。
5.算法的灵魂是什么?6.用C语言写出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的程序(选做)。
附录:编程典型例题1.write a program that prompt the user to specify the sizeof a t-shirt: S for small,M for medium,L for large and X for extra large.The prices are $10,$20,$30 and $40,respectively.Display the price of a chosen size.Eg. PromptString.java2.write a program that displays even integer values from 1 to 20.Eg. DisplayEven.java3.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要求输出摄氏温度。
公式为c=5(F-32)/9,输出要求有文字说明,取2位小数。
Eg. DisplayTemperature.java4.编写一个程序,输入a、b、c、d,输出其中最大者。
Eg. DisplayMax.java5.有一函数y= x (x<1)y= 2x-1 (1≤x<10)y= 3x-11 (x≥10)写一程序输入输出值。
6.打印出所有"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本身。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七章1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不同点是什么?操作系统是一个程序,有利于应用程序的执行。
2操作系统的组成是什么?内存管理器,进程管理器,设备管理器,文件管理器。
3单道程序和多道程序之间有何区别?单道程序,只有一个程序在内存中。
多道程序,多个程序同时在内存中,但是计算机的资源只分配给正在运行的程序。
4分页调度和分区调度有什么区别?分区调度把内存分为若干个区,把程序整个的放入区中。
分页调度提高了分区调度的效率,在分页调度下,内存被分为大小相等的若干部分,程序也被分为大小相等的部分。
分区调度需要把程序装载到连续的内存上。
分页调度可以吧把程序装载到不连续的内存当中。
5为什么请求分页调度比常规页面调度具有更高的效率?在常规的分页调度中,整个程序必须同时在内存中,以便为程序执行。
但是在请求分页调度中,有部分页面的程序可以在内存中。
这意味着,在请求分页调度中,在给定的时间中,更多的程序可以使用计算机的资源。
6程序和作业之间有何联系?作业和进程之间有何联系?程序和进程之间有何联系?从一个程序被选中执行,到其运行结束并再次成为一个程序的这段过程中,该程序称为作业。
7程序驻留在哪里?作业驻留在哪里?进程驻留在哪里?程序和作业驻留在磁盘上,进程驻留在内存中。
8作业调度器和进程调度器有什么区别?作业调度器负责从作业中创建一个进程和终止一个进程。
进程调度器将一个进程从一个状态转入另一个状态。
9为什么操作系统需要队列?一个操作系统需要使用队列,因为在同一时间可以有许多作业和进程同时活跃。
为了共享所有的资源,队列是必要的,以确保作业和进程都得到他们需要的资源。
31一个计算机装有一个单道程序的操作系统。
如果内存容量为64MB,操作系统需要4MB的内存,那么该计算机执行一个程序可用的最大内存为多少?64-4=60MB33 70/(70+10)=87.5%34一个多道程序的操作系统用一个适当的分配计划把60MB内存分为10MB,12MB,18MB,20MB。
计算机导论(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导论(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P1)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P6)把计算机程序与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P3-P4)○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具有记忆能力○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存储程序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P4-P5)○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5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与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6-P8)第一代计算机(1946 年—1957 年)○1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2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3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4使用机器语言编译第二代计算机(1958 年—1964 年)○1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2内存储器采用了磁心体○3引入了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4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5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 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第三代计算机(1965 年—1971 年)○1用小规模或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来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2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心存储器○3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4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以及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第四代计算机(1972 年至今)○1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使用了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3在体系结构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并行处理、多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4在软件方面则推出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工程标准等第五代计算机主要特征是人工智能,具有一些人类智能的属性。
计算机导论试题6(参考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A2. A3. B4. C5. A6. B7. B8. C9. C 10. A11. A 12. C 13. B 14. D 15. C16. B 17. D 18. A 19. A 2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BCD】2.【=C2+$C$3】3.【2048】4.【9】5.【解释】6.【768】7.【运算逻辑单元】8.【F1= 0 F2= 0 F3 = AB】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6.(×) 7.(×) 8.(×) 9.(√) 10.(×)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1分)存储器、(1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分)2、控制器组成:指令部件(1分)、时序部件(1分)、微操作控制部件(1分)3、光盘分类型:只读型光盘存储器 CD-ROM(1分)、一次性写入光盘CD-R(1分)、可擦除型光盘CD-RW(1分)。
4、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鼠标、键盘(1分)、扫描仪、显示器(1分)、打印机、投影仪(1分)。
5、寻址方式:指令的地址码段给出的地址不是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它由指令提供的信息按一定规则形成,这一规则称为寻址方式。
(1分)分类:直接寻址、立即寻址、间接寻址、(1分)相对寻址、变址寻址(1分)6、最基本的进程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1分)(2分)7、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1分)快速原型、(1分)软件重用模型、螺旋模型(1分)。
8、OSI模型将网络协议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1分)、网络层、传输层、(1分)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分)五、计算题(共15 分)1.二进制:001110111.101 (1分)十进制:119.625 (1分)十六进制:77.A (1分)2. [X1]真=-10110 (1分)[X2]真=-01000 (1分)[X3]真=-01011 (1分)[X4]真=+10001 (1分)3. X补=00100111 --------1分Y补=10011100 --------1分(X+Y)补=11000011 --------1分X+Y=-0111101 --------1分4.A+=11111011 --------1分BA∙=01000001 --------1分BA=00101100 --------1分BA⊕=10111010--------1分六、化简下列逻辑函数(每小题3分,共6分)1.F1=C AB ABC C B AB +++=AB (1+C )+C B (A+1) --------2分 =AB+C B --------1分2.F2=)C B A )(C B A )(C B A (++++++ =)C B A )(CC CB A C BC BB A B AC AB A A (++++++++++ ----1分 =)C B A )(C B (+++ --------1分 =)C A B (+ --------1分七、综合题(共15 分)1.常用的中间代码有三元式、四元式和逆波兰式三种形式。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第三版)

精心整理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编第一章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2·采用现金的信息技术3·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4·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
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8、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些?第二章一简答题1什么是数制?3个特点?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2)最大的数字比基数小1(2(1乘法运算法则0*0=00*1=01*0=01*1=13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证书的规则是什么?(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整数除基取余,先余为低,后余为高。
(2)乘基取整,先整为高,后整为低。
4将下列的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5如何采用\位权法\将非十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把各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然后求和,便可得到转换的结果。
6、将下列各数用位权法展开:(5678.123)10,(321.8)10,(1100.0101)2,(100111.0001)2答:(5678.123)=5×10+6×10+7×10+8×10+1×10+2×10+3×10103210?1?2?3(321.810=3×10+2×10+1×10+8×10)2101(1100.0101)2=1×2+1×2+1×2+1×232521224(100111.0001)=1×2+1×2+1×2+1×2+1×2047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8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如何转换?左向右分别按每3位为一组(不足3为对应的1位八进制数,只要把每194位为一组,不足44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1位十六进制数,即得1位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特点是()。
A、资源共享
B、运算精度高
C、运算速度快
D、内存容量大2.区分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 AN)的依据是()。
A、网络用户
B、传输协议
C、联网设备
D、联网范围3.学校的校园网络属于()。
A、局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备
D、电话网4.Internet 起源于()。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澳大利亚
5.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分别分成几层()。
A、7 和 7
B、4和 7
C、7 和 4
D、4 和 4
6.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A、OSI
B、ISO
C、SOS
D、ANSI
7.当你在网上下载软件时,你享受的网络服务类型是()。
A、文件传输
B、远程登陆
C、信息浏览
D、即时短信8.TCP/IP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
9.目前使用的IPV4地址由多少个字节组成()。
A、2
B、4
C、8
D、16 10.Internet 主要的互联设备是()。
A、集线器
B、路由器
C、调制解调器
D、以太网交换机11.下列地址中与“域名”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A、E-mail地址
B、网页地址
C、IP地址
D、物理地址12.DNS的主要功能是()。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13.地址栏中输入的://zjhk.school中,zjhk.school是一个()。
A、域名
B、文件
C、邮箱
D、国家
14.下列四项中主要用于在Internet上交流信息的是()。
A、DOS
B、Word
C、Excel
D、E-mail
15.以下操作系统中,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A、Windows NT
B、Windows 2003 Server
C、Windows XP
D、Linux 16.是一种()。
A、域名
B、高级语言
C、服务器名称
D、超文本传输协议17.网卡属于计算机的()。
A、显示设备
B、存储设备
C、打印设备
D、网络设备18.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不包括()。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电源线
19.在如下网络拓扑结构中,具有一定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是()。
A、总线型网络
B、星型网络
C、环形网络
D、网状型网络
20.在一级域名中,表示教育机构的是()。
A、com
B、org
C、mil
D、edu
21.现行IP地址采用的标记法是()。
A、十六进制
B、十进制
C、八进制
D、自然数
22.中国教育科研网的缩写为()。
A、ChinaNet
B、CERNET
C、CNNIC
D、ChinaEDU
23.为了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最新的计算机
B、尽量不开计算机
C、不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软件
D、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
24.美国国防部安全标准定义了4个安全级别,其中最高安全级提供了最全面的安全支持,它是()。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25.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程序
B、电子元件
C、微生物“病毒体”
D、机器部件
26.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
A、传染性、潜伏性和破坏性
B、传染性、潜伏性和易读性
C、潜伏性、破坏性和易读性
D、传染性、潜伏性和安全性
27.以下单词代表远程登录的是()。
A、WWW
B、FTP
C、Gopher
D、Telnet
28.Internet是由()发展而来的。
A、局域网
B、ARPANET
C、标准网
D、WAN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共有7层。
()2.计算机网络协议是网民们签订的合同。
()
3.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是按照网络拓扑分类()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WAN。
()
5.能唯一标识Internet网络中每一台主机的是IP地址是由32位2进制数组成。
()6.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第1层是网络层。
()
7.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美国的ARPAnet。
()
8.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信息,需要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9.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资源共享。
()
10.计算机病毒特征之一是具有免疫性。
()
三、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和(),其中()主要用来构造一个单位的内部网。
3.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第7层是()层。
4.网络传输介质是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媒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两大类。
5.网络协议包括三个要素:()、语义和()。
6.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树型及()。
7.()是提供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转换服务的服务器。
8.OSI共分为7层,从下往上依次为()、数据链路层、()、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和()。
9.C类IP地址中的每个网络最多能容纳()个主机。
10.按病毒的传染方式可分为()、()和混合型病毒。
11.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潜伏性和()特点。
四、写出下面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解释
1.TCP/IP 2.ARP
3.OSI 4.DNS
5.FTP 6.TELNET
7.8.SMTP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几类?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简述计算机网络5种拓扑结构的各自特点。
3.什么是网络通信协议?OSI模型将网络协议分为哪几层?
4.什么是Internet的IP地址和域名,指出你所上网的计算机的IP地址及域名。
5.比较TCP/IP协议与OSI模型的分层协议,简要说明TCP/IP协议各层的主要功能。
6.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具有哪些特点?
7.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8.计算机病毒活动时,会有哪些现象出现?
第6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A
5.C
6.B
7.C
8.C
9.B 10.B 11.C 12.C 13.A 14.D 15.C 16.D 17.D18. D19 .B20 .D 21.B 22.B 23.D 24.A 25.A 26.A 27.D 28.D
二、判断题
1.√
2. ×
3.√
4. ×
5. √
6. ×
7. √
8. √
9. √ 10.×
三、填空题
1.计算机技术
2.局域网广域网局域网
3.应用层
4. 无线传输介质
5.语法同步
6.环型网状型
7. DNS
8.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
9. 254 10.引导性病毒文件型病毒11.传染性破坏性
四、写出下面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解释
1.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2. 地址转换协议
3. 开放系统互联
4. 域名系统
5. 文件传输协议
6. 远程登录
7. 超文本传输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五、简答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