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抗盐机理

合集下载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适应机制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适应机制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盐胁迫是指土壤盐分过高,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水分的亏缺,营养元素的缺乏以及离子毒性的影响等等。

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必须采用各种适应策略以应对盐胁迫的挑战。

植物通过盐胁迫适应的机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离子平衡机制和保护系统。

离子平衡是指植物在高盐环境中维持正常的内外离子浓度差。

保护系统则是通过维护植物细胞膜的稳定性和细胞骨架的完整性,来降低由离子胁迫引起的细胞膜和细胞器损伤。

离子平衡机制是指当盐分多余时,植物通过吸收机制和内部调节机制维持离子内外平衡。

植物通过钠离子转运蛋白(Sodium ion transporters)管控钠离子的进入和外流,从而保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在钠离子的进出平衡的基础上,植物还会合理调节其他离子的平衡,如氧化钾(Potassium oxide)、钙(Calcium)及镁(Magnesium)等。

当感受到盐分紧缺时,植物也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来适应富盐的环境。

保护系统包括抗氧化剂系统和细胞壁增厚等多种功能。

太阳光、氧气、高温和其他外界环境因素都能引起细胞内氧化物质的生成,导致细胞损伤。

盐胁迫加剧了这个过程,但植物通过合成抗氧化剂来减轻受到的损伤。

这些抗氧化剂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以及葡萄糖醛酸等等。

此外,在盐胁迫环境下,植物还会增加细胞壁肌醇含量以加强细胞壁的抗损伤性能。

另一个适应机制涉及到植物能量代谢的调节。

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能量,但在高盐环境下,过高的盐浓度会抑制光合作用的正常运作。

为了适应高盐环境,植物减少了其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和物质的消耗。

在盐胁迫下,植物减少叶面积和调整刻骨麻髓的生理进程以缩小其对光合产物的依赖。

盐胁迫并非毫无裨益,某种程度上它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涵盖了不同物种及其环境的大量科学研究数据都表明,低盐胁迫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能量代谢。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盐分的增加已经成为困扰着许多植物生长的难题。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便寻找有效的治理方法。

1. 盐胁迫的机制当土壤中盐分过高时,会对植物的水分平衡、气体交换和营养吸收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盐胁迫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离子胁迫,即高浓度盐离子(如钠、氯等)对植物生理代谢产生不利影响,破坏细胞内外离子平衡;二是渗透胁迫,即盐分影响了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减少。

2.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盐胁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形态结构上。

由于植物体内水分减少,盐分对细胞的渗透压的影响会导致植物枯黄、倒伏等影响。

同时,盐胁迫还会引起植株根系的退化,使植株在缺水时的吸水能力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了不利影响。

植物在受盐胁迫后,会调整生理代谢适应环境,以适应较高盐分的环境。

其中,植物的抗氧化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受盐胁迫后,植物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会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植物在受盐胁迫后,会通过调整抗氧化系统等代谢方式来降低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害细胞的程度。

4. 盐胁迫治理方法在治理盐胁迫方面,最常用的方法为提高土壤的排盐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人工加盐、改变灌溉系统等方式来提高土壤排盐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生理机制,来适应高盐环境。

例如,通过栽培耐盐植物、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基因等方式,增强植物对高盐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之,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不仅仅包括外部形态结构上的变化,也包括内部的代谢和生理机制的调整。

为了有效治理盐胁迫问题,人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案。

面对盐胁迫,植物如何应对?

面对盐胁迫,植物如何应对?

面对盐胁迫,植物如何应对?高盐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制约农作物生产的不利环境因子。

植物不能移动,在高盐等逆境胁迫下,不能选择逃避,必须主动应对适应。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植物应该如何面对盐的胁迫,欢迎阅读。

面对盐胁迫,植物如何应对?高盐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制约农作物生产的不利环境因子。

植物不能移动,在高盐等逆境胁迫下,不能选择逃避,必须主动应对适应。

植物在长期的适应及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应对策略。

这里,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应对策略,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盐胁迫?以及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的盐离子尤其是Na+、Cl-等离子的过度积累,影响了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盐胁迫通常对植物造成三个方面的危害:一、离子胁迫,土壤中高浓度的单一/几种离子会影响其他离子的吸收,影响了植物细胞的离子稳态;二、渗透胁迫,土壤中高浓度的盐离子会使水势降低,使植物吸水困难,会对植物造成渗透胁迫;三、次生伤害,当过多的盐离子进入植物体内,会影响酶的活性以及蛋白的功能等,干扰了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使细胞内积累大量活性氧等有毒物质,对植物造成氧化胁迫、细胞膜系统损伤等次生伤害。

针对盐胁迫造成的以上方面的影响,植物形成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离子胁迫,植物主要通过减少吸收、增加外排或将盐离子区隔化在液泡中,进而降低细胞质中的盐离子浓度;为了应对渗透胁迫,植物会主动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

人们发现,盐胁迫下,植物细胞内的可溶性糖、氨基酸、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物质的含量升高,这些物质可以降低细胞的水势,增加细胞的吸水能力;为了应对次生伤害例如氧化胁迫,植物会调动细胞酶促和非酶促系统来清除积累的活性氧。

酶促系统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等。

SOD可以将超氧自由基转化成过氧化氢(H2O2),CAT、APX和GPX可以将H2O2代谢成H2O。

非酶促系统包括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谷胱甘肽(GSH)和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等。

《盐胁迫下水稻苗期生理响应及应答机制》

《盐胁迫下水稻苗期生理响应及应答机制》

《盐胁迫下水稻苗期生理响应及应答机制》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盐胁迫的威胁。

因此,研究盐胁迫下水稻苗期的生理响应及应答机制,对于提高水稻抗盐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盐胁迫对水稻苗期的影响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盐分过高,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盐胁迫下,水稻苗期表现出以下生理响应:1. 生长抑制:盐胁迫会导致水稻幼苗生长速度减缓,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降低。

2. 水分代谢紊乱:盐胁迫会引起水稻细胞水分失衡,导致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阻。

3. 离子平衡失调:盐胁迫下,土壤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升高,破坏了细胞内离子平衡。

4. 营养元素吸收受阻:盐胁迫影响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三、水稻苗期对盐胁迫的应答机制为了应对盐胁迫,水稻苗期形成了一系列的应答机制,包括:1. 渗透调节:水稻通过积累可溶性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等,来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维持水分平衡。

2. 离子平衡调节:水稻通过调整根系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

3. 抗氧化系统:水稻通过增强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活性,清除活性氧,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4. 信号传导与基因表达:盐胁迫会引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过程,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抗逆蛋白,提高水稻的抗盐性。

四、提高水稻抗盐性的途径为了提高水稻的抗盐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选育耐盐品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选育出耐盐性强的水稻品种。

2. 改善栽培措施:合理施肥、灌溉和排水,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抗逆能力。

3. 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中,提高其抗盐性。

4. 农业生态工程: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等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

五、结论盐胁迫对水稻苗期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水稻通过一系列生理应答机制来应对盐胁迫。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盐胁迫已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和生产的最大因素之一。

盐胁迫是指在土壤中存在过量的盐分,这些盐分可以通过蒸发和灌溉水中的含盐量进行积累。

盐胁迫会直接影响可食用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对于维持作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分为生长、发育和成熟三个阶段。

盐胁迫对作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干旱、脱水、离子平衡、生理代谢和光合作用等方面进行干扰和破坏。

具体的影响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离子吸收和转运盐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营养元素,尤其是对钾和钙的吸收和利用减弱。

同时,在过量盐分的作用下,植物细胞内的钾、钠离子含量会显著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高浓度的盐分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植物的循环。

2.影响生理代谢盐胁迫会显著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从而导致植物合成某些化合物的能力下降。

具体来说,如核酸、蛋白质、酶、叶绿素等主要代谢产物都会受到减弱,从而影响植物繁殖能力和植物的抗逆性能力。

3.影响光合作用盐胁迫会显著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

由于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在盐胁迫下植物通常不能完成光合作用,从而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能力。

同时,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状况的负面影响也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尤其是在面临严峻的环境和气候变化时,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和相应的生理机制,可以为培育更具抗性的作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在探究盐胁迫背后的生理机制的过程中,也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提供完善的科学方法和措施。

总之,盐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探究其具体的生理机制,并相应地采取措施以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优化农业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和农村的需求。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盐胁迫,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影响。

在盐碱地等极端环境中,植物常常面临高盐浓度的挑战,这对其生理代谢和生存策略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压力,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盐适应性机制。

本文旨在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包括生长抑制、光合作用降低、离子平衡失调等方面,并深入探讨植物在盐胁迫下的适应性研究进展,包括离子转运、渗透调节、抗氧化防御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适应性机制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如何应对盐胁迫,而且可以为植物耐盐性的遗传改良和盐碱地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盐胁迫是指土壤中含盐量过高,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压力。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多个层面,涉及生理、生态、形态和分子等多个方面。

在生理层面,盐胁迫首先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

由于土壤中的高盐浓度,植物吸水变得困难,导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衡,进而引发细胞脱水和生理功能紊乱。

盐胁迫还会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系统,降低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效率,从而影响植物的光能利用和有机物的合成。

在生态层面,盐胁迫导致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

盐胁迫下,一些耐盐性强的植物种类或品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一些对盐敏感的植物则可能因无法适应而死亡或生长受阻。

这种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在形态层面,盐胁迫会导致植物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形态变化。

例如,耐盐植物往往具有较厚的叶片和茎秆,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盐分积累;根系也更加发达,以增加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

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分配,增加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在分子层面,盐胁迫会引发植物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和基因表达变化。

例如,植物会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一些与盐胁迫相关的基因也会被诱导表达,编码耐盐相关的蛋白质或酶类,以增强植物的耐盐能力。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现今,世界范围内的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和国际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盐碱胁迫是大多数作物在干旱和缺水情况下的一种普遍现象,盐碱还可以进一步削弱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

因此,研究盐胁迫对作物的影响及其机制,对减少盐碱土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耐盐碱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盐胁迫的常见表现是植物器官生长迟缓、产量降低和光合作用受损。

一方面,盐碱胁迫使得土壤中的离子浓度升高,降低了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了作物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盐碱胁迫会对作物代谢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如影响植物叶面的水气平衡,导致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从而限制了植物的生长速度。

目前,研究表明,盐胁迫会引起作物细胞内外环境的改变,以及一系列的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变化。

因此,研究盐胁迫对作物生长机理,不仅从单一生理水平上进行研究,而且需要从细胞层面上探讨作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

在细胞层面上,盐胁迫会引起植物细胞膜系统的改变,进而影响植物细胞活性氧(ROS)代谢、离子通道和转运等。

其中,ROS是植物细胞内一个重要信号物质,但是在过高或持续的盐胁迫下,ROS的过度积累会严重破坏植物的细胞膜系统、DNA结构和酶活性等,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死亡和器官失去功能。

为了适应盐胁迫的环境,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一系列适应机制,其中包括盐碱适应基因的启动、细胞内osmo调节和活性氧清除等。

近年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向作物中引入耐盐碱基因,以提高作物的耐盐碱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例如,研究发现在植物的耐盐性响应过程中,一些拟南芥的盐胁迫基因(SOS1,SOS2)以及转录因子(NAC)等起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盐胁迫对作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会受到重大影响。

因此,需要对盐胁迫相关基因和调控网络,在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提高作物的耐盐碱性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机理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机理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机理1. 背景介绍土壤盐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问题,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植物在适应高盐环境的过程中,大量的生理和生化过程发生改变,这些变化能促进植物在高盐压力下生长和存活。

2. 盐的作用和影响盐分的作用使植物维持水分平衡,并对细胞形态、膜透性、代谢通路等方面产生调控作用。

然而,高盐环境会干扰植物的离子平衡,使离子吸收受阻,导致植物的营养代谢紊乱、能量代谢障碍,进而导致植株枯死。

3. 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机理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理复杂多样。

以下是常见的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机理:3.1 离子平衡调节植物在高盐环境中需要维持离子平衡,通过调节K+/Na+比例来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

具体来说,植物调节离子吸收和排泄,同时通过调节离子通道的活性来调节离子的分布。

3.2 激素调节植物在适应盐胁迫的过程中,可以调节激素信号通路,促进生长。

但是,另一方面,植物也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减缓生长,以避免盐胁迫造成的损伤。

3.3 抗氧化剂高盐环境会引起植物中ROS的积累,其中反应性氧化物会导致氧化胁迫。

为了对抗氧化胁迫,植物可以增加抗氧化剂的合成和活性,以减少ROS的积累和对细胞的损害。

3.4 转录调节植物响应盐胁迫过程涉及大量的基因表达变化。

为了适应高盐环境,植物会产生大量的调节因子来调控转录过程。

这些调控因子可以启动或抑制许多基因表达,包括抗氧化剂、离子调节、生长因子、细胞死亡等。

4. 结论植物在适应盐胁迫的过程中,通过调节离子吸收、激素调节、抗氧化剂和转录调节等多种机制,保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使细胞和器官得以正常发育和运作。

未来,随着对植物盐胁迫响应机理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土壤盐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抗盐机理摘要: 盐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 从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水分关系、叶片解剖学、光和色素及蛋白、脂类、离子水平、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氮素代谢、苹果酸盐代谢、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及影响光合作用的机制等方面入手, 对植物盐胁迫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旨在为开展植物抗盐机理研究、选育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植物盐胁迫抗盐性机理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Plants and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Abstract: Salinity is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limit ing plant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and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currents of salt stress in plant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effect on plant growth, the water relations, leaf anatomy,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proteins, lipids, ion levels, antioxidative enzymes and antioxidants etc. This r eview may help to study the salt2toler ant mechanism and breeding new salt-toler ant plants.Key words: plant, salt2stress, salt2tolerant, mechanism目前, 受全球气候变化、人口不断增长的影响,土壤盐碱化日趋严重。

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 高盐会造成植物减产或死亡。

过去的二十年已有很多有关盐胁迫生物学及植物对高盐反应的报道。

这些研究涉及到胁迫相关的生物学、生理学、生化及植物对盐胁迫产生的一些复杂的反应等很多方面。

本文分别在盐胁迫对植物产生的影响、植物抗盐途径、抗盐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各种盐类都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 盐碱土中所含的盐类, 主要是由四种阴离子(Cl-、SO42-、CO32-、HCO3- ) 和三种阳离子( Na+ 、Ca2+ 、Mg2+ ) 组合而成。

阳离子与Cl-、SO42-所形成的盐为中性盐; 阳离子与CO32-、HCO3-所形成的盐为碱性盐, 其中对植物危害的盐类主要为Na 盐和Ca 盐, 其中以Na盐的危害最为普遍。

盐胁迫下, 所有植物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 不同植物对于致死盐浓度的耐受水平和生长降低率不同。

盐胁迫几乎影响植物所有的重要生命过程, 如生长、光合、蛋白合成、能量和脂类代谢。

1. 1 对生长及植株形态的影响盐胁迫会造成植物发育迟缓, 抑制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分化, 使植物的发育进程提前。

植物被转移到盐逆境中几分钟后, 生长速率即有所下降,其下降程度与根际渗透压呈正比。

最初盐胁迫造成植物叶面积扩展速率降低, 随着含盐量的增加, 叶面积停止增加, 叶、茎和根的鲜重及干重降低。

盐分主要是通过减少单株植物的光合面积而造成植物碳同化量的减少。

在控制条件下测试了11 种木麻黄属植物以后, 发现木麻黄的发芽率和生长速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1] 。

植物叶片中Na+ 的过量积累常见叶尖和叶缘焦枯( 钠灼伤) , 而且会抑制对钙的吸收, 造成植物的缺钙现象, 新叶抽出困难, 早衰, 结实少或不结实;Ca2+ 过量可能导致缺乏硼、铁、锌、锰等养分;Mg2+过量则会使植物叶缘焦枯, 导致缺钾, 老叶叶尖叶缘开始失绿黄化, 直至焦枯。

SO2-4 离子浓度高也会引起缺钙, 使植物的叶片发黄, 从叶柄处脱落。

氯离子的过量积累也会引起氧灼伤, 植株生长停滞、叶片黄化, 叶缘似烧伤, 早熟性发黄及叶片脱落, 而且还会影响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

1. 2 对水分关系的影响植物的水势和渗透压势与盐分的增加呈负相关, 而细胞膨胀压则会随着盐分的增加而升高。

多年生草Urochondr a setulosa 在含盐基质上培养时,叶片的水分、渗透势和气孔导度与盐分的增加具有极大的负相关, 压力势随着盐分的增加而降低[2] 。

在盐地碱蓬中, 随着盐分的增加, 叶片的水势和蒸发速率会显著降低, 然而它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却没有变化[ 3] 。

1. 3 对叶片解剖学的影响盐分会增加豆类、棉花叶片的表皮厚度、叶肉厚度、栅栏细胞长度、栅栏细胞直径和海绵细胞的直径。

相反, 红树植物小花鬼针草叶片中, 表皮和叶肉的厚度及细胞间隙会随NaCl 处理水平的升高而迅速减小。

番茄中叶面积和气孔密度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4] 。

盐胁迫会导致甘薯叶片中液泡形成、内质网部分膨胀、线粒体脊数目减少、线粒体膨大、囊泡形成、液泡膜破碎或胞质降解[5] 。

1. 4 对光和色素及蛋白的影响通常在盐胁迫下,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量下降, 老叶枯萎并凋落。

盐胁迫下, 番茄叶片中Chl- a+ b、Chl- a 和B-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6] 。

藻青菌中藻青蛋白/ 叶绿素比降低, 而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却没有明显变[ 7] 。

小麦经NaCl处理后, 262kDa 蛋白含量增加, 132和202kDa 蛋白含量减少, 242kDa 蛋白完全消失[ 8] 。

小花鬼针草中一种232kDa 的多肽在400 mM NaCl 处理45 天后会完全消失, 而当盐胁迫消失时, 这条蛋白带重新出现[9] 。

1. 5 对脂类的影响脂类对于很多生理胁迫的耐受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消除水胁迫和盐胁迫的危害。

花生中脂类含量在低浓度NaCl 条件下增加, 高盐下降低[10] 。

NaCl 胁迫下, 盐沼草根部质膜中脂类成份发生改变, 而且固醇和磷脂的摩尔比随盐分的增加而降低, 但固醇/ 磷脂却不受影响[ 11] 。

从抗100 mM NaCl 番茄愈伤组织中分离的质膜囊泡中,磷脂和固醇含量较高, 磷脂/ 游离固醇较低磷脂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较低[ 12] 。

1. 6 对离子水平的影响盐胁迫下, 植物在吸收矿物元素的过程中, 盐离子与各种营养元素相互竞争而造成矿质营养胁迫,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高浓度Na+ 严重阻碍植物对K+ 的吸收和运输。

在很多植物中, Na+ 和Cl-含量随NaCl 处理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而Ca2+ , K+和Mg2+ 含量降低。

200 mM NaCl 处理后, 骆驼刺叶Na+ 含量是对照的45 倍, 而且植株在叶片含有如此高浓度Na+ 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死亡[13] 。

盐分会增加蚕豆Na+ 、Cl-和Ca2+ 含量, 而K+ / Na+ 降低[ 14] 。

1. 7 对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的影响盐胁迫影响植物体内SOD、CAT 和POD 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

刘婉等认为, 盐胁迫下小麦叶片中抗坏血酸含量下降, 用活性氧清除剂处理可明显缓解抗坏血酸含量下降, 且外源抗坏血酸能明显缓解由盐胁迫造成的细胞膜伤害[15] 。

Sreenivasulu 等用相同浓度梯度的NaCl 处理耐盐和盐敏感的谷子, 发现耐盐谷子幼苗中总SOD 活性随盐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升高, 盐敏感幼苗中总SOD 的活性逐渐下降[ 16] 。

1. 8 对氮代谢的影响硝酸还原酶具有催化NO-3 到NO-2 的还原作用, 这种酶对盐胁迫很敏感。

盐胁迫下甘薯叶片内硝酸还原酶活性(NRA) 呈不同程度的降低, 引起其反应底物NO-3 的累积及反应产物NO-2 的下降, 使一系列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 叶片总氮含量下降[ 17] 。

鹰嘴豆中盐会通过降低结瘤生长及固氮酶的活性, 从而抑制氮素固定[18] 。

盐胁迫下小花鬼针草叶片中NRA 活性、总氮含量及硝酸盐吸收水平都会受到抑制[9] 。

盐土植物冰草经盐刺激后, Mc-ICDH1 表达并在叶中积累, 表皮细胞和维管组织中NADP-ICDH 蛋白表达量最高。

铁氧还蛋白依赖型谷氨酸合成酶在叶片中的活性及转录水平降低[ 19] 。

1. 9 对苹果酸盐代谢的影响在高等植物叶绿体中, NADP- MDH 将草酰乙酸转化为苹果酸。

盐生植物冰草受盐胁迫时, 处于稳定状态的NADP-MDH 的转录水平瞬间降低, 然后升高至对照的三倍, 而根中的转录水平却非常低,不受盐胁迫的影响, 说明此酶可能参与CAM 过程中的CO2 固定途径[19] 。

柠檬桉用NaCl 处理3 周后, 植株Na+ 水平升高, 植株生长没有受到抑制, 苹果酸代谢途径发生改变[20] 。

1. 10 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盐胁迫使叶绿体中类囊体膜成分与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盐胁迫下, 甘薯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膜膨胀, 大部分破碎[21] ; 马铃薯叶绿体基粒垛叠的数目和高度降低, 类囊体膨胀, 淀粉粒变大[22] ; 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聚集, 细胞膜变形卷曲, 叶绿体基粒或类囊体结构消失[ 6] 。

电镜下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改变, 包括出现巨型淀粉粒、类囊体膜膨胀、附近的叶绿体基粒消失、叶肉细胞变大等现象[ 23] 。

盐胁迫下小花鬼针草叶片中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出现明显的损坏[24] 。

1. 11 盐胁迫影响光合作用的机制有很多报道证明盐胁迫会影响光合作用[18] , 但也有一些报道发现, 低盐刺激不会抑制光合作用而且有时对光合有促进作用[ 13] 。

骆驼刺叶片中CO2同化率在低盐( 50 mM NaCl) 条件下升高, 在100mM NaCl 处理后没有显著变化, 而经200 mM NaCl处理后, CO2 同化率降低到对照的60% 。

气孔电导率的变化趋势与CO2 同化率一致, 细胞间CO2 浓度降低[ 25] 。

桑树经盐胁迫后, CO2 同化率、气孔电导率和蒸腾速率降低, 而细胞间CO2 浓度升高[ 26] 。

NaCl 胁迫降低紫花苜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增加呼吸速率和CO2 补偿点浓度, 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15] 。

盐胁迫抑制螺旋藻光合作用的表观量子效率及PS Ò活性, 显著促进PSÑ活性和暗呼吸。

整个电子传递链的活性也会降低, 而且这种活性不能被人工电子供体二苯基二氨尿所恢复。

低盐( 100 mM) 条件下PS Ò电子传递速度增加, 而高盐会降低PS Ò电子传递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