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与防护标准part1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第一章:辐射概述1.1辐射的种类和来源辐射是指一种能量或粒子以波动或粒子的形式传输并传播的过程。
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类。
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等,而离子辐射则包括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中子辐射等。
辐射源包括自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自然辐射来自太阳、地壳和空气中的气体等,人工辐射则来自医疗设备、工业生产、核能产业等。
1.2辐射的影响与危害适量的辐射对生物体是有益的,例如可产生维生素D、促进生长等。
然而,过量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辐射能破坏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引起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还可能导致癌症、皮肤病、生殖问题等。
1.3辐射防护的重要性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的重要手段。
它依靠一系列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的接触和传播,包括个人防护、环境防护和设备防护等。
第二章:辐射防护基础知识2.1辐射剂量和剂量率辐射剂量是辐射能量沉积在物质中的有效剂量,常用单位为西弗(Sv)。
辐射剂量率则是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单位为西弗/小时(Sv/h)。
2.2辐射防护标准和限值辐射防护标准是用来规定辐射工作场所人员辐射剂量的限制,以确保其不超过国际辐射安全限值,保障人体健康。
常用的限值包括年剂量限值、月剂量限值和日剂量限值等。
2.3辐射防护设备和工具为了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各种设备和工具进行辐射防护。
常见的设备包括防护墙、防护衣、防护眼镜等。
第三章:个人辐射防护3.1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指个人使用防护装备和工具来降低辐射对自身的影响。
例如,医务人员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应佩带防护手套,穿戴防护衣等。
3.2个人辐射剂量监测对于需要长时间接触辐射源的人员,应进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佩戴个人剂量仪和定期检查等。
第四章:环境辐射防护4.1环境辐射监测为了了解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可以进行环境辐射监测。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等。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它能直接损害人体细胞和组织,导致诸多疾病,包括癌症、遗传病、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等。
为了防范核辐射的潜在危害,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核辐射的特性、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核辐射的类型和特性核辐射是指核能量的发射。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α、β和γ射线。
α射线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基本粒子流,其穿透能力微弱。
β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射线,对人体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强。
γ射线是由电磁波组成的高能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不同的核辐射类型,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急性和慢性影响。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素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剂量和时间。
核辐射的剂量(dos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单位是格雷(gray)。
剂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的皮肤灼伤、死亡等。
另外,辐射剂量与时间也密切相关,剂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此反复,将导致人的长期慢性辐射。
这样的辐射和暴露可以导致癌症、遗传突变等严重问题。
此外,剂量的大小也与不同的年龄段有关。
儿童和孕妇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核辐射的危害,因为他们的身体细胞处于生长和分裂的高速阶段,而辐射很可能抑制这个过程,导致DNA错误的复制和遗传突变。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很多潜在的危害。
尽管其危害因素和程度因剂量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与核辐射相关的疾病和影响是严重的。
以下是核辐射可能带来的影响:1.癌症:尤其是在辐射暴露后,主要是血液、骨髓、肺、胃肠道、乳腺、卵巢、甲状腺等癌症。
2.遗传病:核辐射可以引起DNA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先天缺陷或儿童健康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潜在的遗传问题也可能会出现。
生育年龄女性的遗传问题是普遍问题之一,因为女性的卵巢也非常敏感和脆弱。
3.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核辐射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状态下降,使其容易感染疾病以及导致其他的免疫问题。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辐射是指能够传播并传递能量的一种物质或波动现象。
它可以被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来自于不同的源头,包括太阳辐射、医疗诊断和治疗中使用的X射线、核电站和核设施的辐射等。
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之下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了解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考虑。
短期影响主要包括急性辐射病和眼睛损伤。
急性辐射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接受高剂量辐射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发热等。
眼睛是人体辐射暴露的敏感部位之一,长时间过量的辐射暴露可能引起角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长期影响方面,辐射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可能增加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等各种癌症的风险。
然而,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非完全会导致健康问题。
辐射也有治疗性质,在医疗领域中,使用X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治疗和诊断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了解辐射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防范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避免长时间和高剂量的辐射暴露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减少辐射源的使用,例如减少手机和电视的使用时间,尽量远离核设施等辐射源。
在工作环境中,比如医疗行业等,必须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铅衣,以减少辐射的影响。
其次,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了解各种辐射源的类型、强度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辐射的工作原理和防护方法。
另外,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衣、护目镜等)的使用也是防护的重要环节。
在医疗机构等有高辐射风险的场所,应该有专门的辐射防护规程和培训计划,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防护。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均衡的饮食、足够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维持身体健康。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方法辐射是指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能够被传导、辐射或传导给其他物体。
辐射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包括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种类型。
然而,辐射对人体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了解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方法至关重要。
电磁辐射主要来自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自然辐射等。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中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眼睛疲劳、头痛、失眠、抵抗力下降和神经系统疾病。
特别是长时间接触高频电磁辐射,可能对人的脑部、眼睛、睡眠质量和免疫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要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方法:1. 减少接触高辐射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电子设备。
每隔一段时间,最好进行中断,让眼睛和身体得到休息。
2. 增加距离:保持与电子设备一定的距离。
远离设备时,辐射的强度会减弱。
3. 使用辐射保护装置:可以使用辐射防护屏幕,如贴膜或使用辐射防护眼镜,来降低眼睛对电子设备辐射的暴露。
4. 使用低辐射电子产品:选购低辐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的辐射水平明显低于标准限值。
5. 放置电子设备远离床头:避免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放在离床头太近的地方,因为这会增加睡眠时的辐射暴露。
而离子辐射主要来自核能产业、医学用途、飞行空间等,如放射性物质的使用、X射线的应用以及航空飞行中的宇宙射线。
长期暴露在离子辐射下可能导致癌症、遗传异常、生殖问题和免疫系统损伤等。
针对离子辐射,以下是一些防护方法:1. 使用辐射防护装备: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或接受X射线检查时,要穿戴好辐射防护服、眼镜和手套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2. 控制辐射源:在核能产业和医疗领域,要严格控制辐射源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辐射暴露。
3. 注意剂量限制:在核能设施工作的人员应按照国际安全标准,控制辐射剂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工作。
4. 避免过度曝光:减少飞行次数,尤其是长途飞行,以限制受到宇宙射线的暴露。
如何预防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如何预防辐射对健康的影响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方法辐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环境因素,它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预防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一些预防辐射的方法。
一、辐射对健康的影响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它们能够带走物质内部的电子,对人体造成伤害。
非电离辐射主要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波、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长期接触这些辐射源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损伤:辐射可以破坏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DNA的变异及突变,给爱的DNA,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2. 生殖系统影响: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下,可能对男性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产生不良影响,对女性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损伤。
3. 免疫系统影响:辐射可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人更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
4. 神经系统影响:长期接触电子设备所产生的辐射可能引起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难以完全避免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方法降低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二、预防辐射的方法1. 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尽量减少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合理安排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给自己设置限制,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2. 保持距离: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将设备放得太靠近身体。
3. 防护措施: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佩戴专门的辐射防护眼镜和防护服,减少辐射的直接接触。
4. 增加室内绿化:室内设置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辐射物质,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5. 适当通风:经常通风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辐射物质的滞留。
6.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及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有助于减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7. 增加户外活动:适度的户外运动和活动能够使身体更好地排出体内存留的辐射物质,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孟先应)摘要: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人们又一次笼罩在核阴云之下。
本文结合日本地震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核防护建设,介绍了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核辐射的主要危害、如何做好核辐射的防范以及我们生活中的辐射及如何注意。
前景: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引发全球关注。
与以往地震所不同的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放射性物质已经泄漏,日本政府正在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虽日本核电站泄漏尚未对我国造成影响,但不排除未来可能的危害。
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部分民众恐慌。
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核危机突然临近,谣言四起,各种传言究竟是否可信?除了核武器、核电站,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核辐射会漂洋过海吗?一、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4)对眼晶体和视网膜的影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历程二、核辐射的危害人类要想完全隔绝辐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呼吸空气、进食饮水、吸烟、带夜光手表、乘飞机等的同时,您已经被辐射了,但量很微小,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
核辐射的危害特点:1.核辐射,杀人于无形核辐射是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有α、β和γ三种辐射形式穿透物质的能力各不相同。
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换句话说,γ射线能透过皮肤“隔山打牛”。
核辐射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不仅在于它危害极大,还因为它像隐形杀手,无色无味,无声无嗅,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
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INES)按照核泄漏事件的严重性逐级分为7个等级,其中1~3级称为“事件”,4~7级则称为“事故”。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方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然而,电磁波所具有的辐射能量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从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方法。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向外放射能量的过程。
具体来说,当电荷加速时,就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将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这种电磁波的传播就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强度通常用辐射通量密度和场强来描述。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低剂量性,也被称为非致命性威胁。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眼睛的影响:当人们长时间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电磁辐射会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
2. 对皮肤的影响:电磁辐射会破坏皮肤细胞,引发皮肤疾病,比如皮肤过敏、过度脱水等。
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兴奋性影响,引发头痛、疲劳、失眠等症状。
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削弱男性精子的数量和活性,影响女性月经周期和卵子的质量。
5.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和癌症的风险。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尽管电磁波的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辐射对我们身体的危害:1.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我们可以在不需要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进行休息或者使用其他方式进行娱乐。
2. 使用电子产品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将手机或者电子设备放在离身体较远的桌面上,并适当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
3. 定期进行屏幕和设备的清洁:屏幕和设备上沉积的灰尘和污垢会使设备产生更多的电磁辐射,因此定期进行清洁会减少辐射的风险。
4. 使用电子产品时应尽量减少蓝光辐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滤镜或者减少LED和荧光灯的使用,以减少蓝光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5. 使用一些防护设备:我们可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佩戴防辐射的耳机和眼睛,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电磁辐射是指由移动电荷所产生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的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人们对电磁辐射的问题也开始重视起来。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的危害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首先,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最为人关心的问题之一。
大量的科研研究表明,长时间的暴露在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此外,一些研究还指出电磁辐射与癌症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儿童白血病、脑瘤等。
虽然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证明电磁辐射直接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但警惕性仍然需要保持,并严格遵循安全指南。
其次,电磁辐射对环境也存在潜在的风险。
大量的电磁辐射来源于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电力设施等,这些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可能对鸟类、昆虫和植物等生物造成不良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异常、繁殖障碍等。
针对电磁辐射的危害,社会各界都在不断探索和推进相关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辐射防护方法:1. 设置防护屏蔽: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可以采用金属屏蔽来减少辐射的泄露。
同时,对于家庭住宅等场所,可以使用防护窗帘、磁铁屏蔽等来减少辐射的影响。
2. 合理安置电子设备:要尽量减少电子设备的数量和接触时间,在使用时要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3. 定期检查设备:对于使用频繁的电子设备,要定期检查电磁辐射的水平,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时的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4. 移动电话使用的注意事项: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使用手机时尽量保持距离,使用带有辐射防护功能的手机壳。
5. 加强监测和调控:对于大型电力设施和通信基站等,应加强监测和调控,确保其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总的来说,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使用防护屏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基: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
分子,它能够与其它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形成化学键,因此化学性质很活泼、不稳定。
2020/6/18
6
水的辐射产物:
H 2 O H * * O e a H q H 2 H 2 O 2 H 3 O
pH为中性时,水辐射产物的产额
其中羟自由基 *OH 和水合电子
2020/6/18
2
一、辐射作用的过程
1. 辐射的初始作用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了解辐射损伤的机理。
基础:电离和激发,改变原子或分子的状态,从 而导致细胞功能或遗传结构的变化。
辐射的生物效应的特点 : (1)很低的吸收能量就能引起高的生物效应; (2)短暂作用引起长期效应。
2020/6/18
3
(1)低吸收能量引起高生物效应 以6Gy剂量的急性照射为例,它可以致
2、对合成的影响:有的被激活,有的被抑制,有 的呈双相交化,即先抑制而后增强。
3、分解代谢增强:照射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是 非常显著的,主要是许多蛋白质水解酶活力增 加。
2020/6/18
11
a. 物理阶段:从10-18秒~10-12秒,此时电离粒子穿
过原子,同原子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通过电 离和激发发生能量沉积。
剂量-效应关系:辐射类型、剂量大小与效应类 型、效应严重程度等的关系。
确定性 效应的
基础
细胞存活曲线
2020/6/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1.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 Stochastic effect , Deterministic effects
) 2. 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 Somatic effect , Hereditary effects )
2020/6/18
30
2. 生物因素
(1)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生物种系 人 猴 大鼠 鸡 龟 大肠杆菌 病毒
LD50(Gy )
4.0
6.0
7.0 7.15 15.0
56.0
2104
2020/6/18
31
(2)不同年龄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
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
2020/6/18
质子
(能量>2MeV )
WR 1 1 5 10
20
10 5 5
24
(2) 辐射剂量:剂量-效应关系中的决定因素。
随机性效应发 生频度增加; 确定性效应严 重性增加。
2020/6/18
25
(3)剂量率:剂量率越高,辐射效应越显著。剂量率
在 0.1Gy/h 到 1Gy/min之间这种关系明显。
单位长度上发生的能量转移。
2020/6/18
22
高LET辐射(high LET radiation):直接产生的或 通过次级带电粒子产生的各电离事件之间的距 离以细胞核的尺度衡量比较小的辐射。一般指 快中子、质子和粒子等。
低LET辐射(low LET radiation):直接产生的或 通过次级带电粒子产生的各电离事件之间的距 离以细胞核的尺度衡量比较大的辐射。一般指X、 、辐射等。
e
aq
是两种最重要的水辐解自
由基,前者具有强氧化作用,后者具有强还原作用
2020/6/18
7
2020/6/18
8
修复:在自由基反应阶段(10-5s内)若介 质中存在能供氢的分子,如含巯基化合 物(谷胱甘肽G-SH等),则生物分子自 由基可被修复,称化学修复。
氧效应:在有O2情况下,生物分子自由基 被氧化成超氧自由基而难以修复。
2020/6/18
20
分子水平
DNA损伤
细胞水平
细胞死亡
体细胞 生殖细胞
临床症状
功能障碍
不孕
效应
确定性效应 多细胞死亡导致
细胞变异
体细胞 生殖细胞
肿瘤 遗传效应
随机性效应 单一细胞变异导致
2020/6/18
21
二、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1 .物理因素
(1)辐射品质:不同种类和不同能量的射线
有不同的生物效应。 传能线密度LET(linear energy transfer):
2020/6/18
40
辐
随机性效应
射
的
人
体
效
确定性效应
应
2020/6/18
致癌效应 遗传效应
血液的辐射效应 性腺的辐射效应 胚胎的辐射效应 眼晶体的辐射效应 皮肤的辐射效应
急性放射病
41
一些确定性效应阈值
2020/6/18
42
2020/6/18
43
7.351017 108 9.51025
若按每一个原子被电离会有9个原子被激发
估计,总的直接受影响的原子份额为10-7。
2020/6/18
14
2.2 作用的效果
一类是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即使受照射细胞
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减低,
结果影响了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表
现为确定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
电离辐射是人类首先证实的致突剂。1927年,Müller H.J.用x射线照射果蝇诱发了基因突变。1942年才 证实化学物质有致突变作用。
2020/6/18
17
人体淋巴细胞离体照射X射线后的突变频率
2020/6/18
18
辐射的致癌作用 体细胞突变假说
2020/6/18
19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特别工作组报告:
人类致癌因子80%~90%是化学物质。
(一)肯定致癌物: 苯、石棉、联苯胺、芥子气、砷 和某些砷化合物、烟炱、焦油和 氡等共十八种;
(二)可能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类 、四氯化碳 、环氧 乙烷、镉和某些镉的化合物等共 十七种;
(三)可疑致癌物:氯霉素、苯乙烯、六六六、滴滴涕、 三氯乙烯、利血平、苯巴比妥、铅 和某些铅化合物等共十七种。
在大剂量照射时,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可因 细胞遭到破坏而立即死亡。
2020/6/18
5
间接作用:
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分子的周围介质(主要 是水)生成水射解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再与 生物分子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生成生物分子自 由基,称次级自由基,再引起细胞损伤。 照射引起的细胞损伤是由于直接作用和间接 作用两种作用的结果。
2020/6/18
(1)线性无阈模型: 高LET辐射,低剂量率照射下
EabD
(2)凸向下模型: 高LET辐射,高剂量率照射下
EbD 2eKD
(3)S型曲线模型: 低LET辐射,低剂量率照射下
E(aD bD 2)eKD
(4)剂量平方模型: 低LET辐射,高剂量率照射下
EaD bD 2
39
b.确定性效应特点 : (1) 有阈. (2)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
远期恶性疾病的诱发
随机性效应
遗传效应 —基因突变—发生在性细胞: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畸形
生长发育障碍
2020/6/18
37
1.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a.随 机 效 应特点: (1)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 (2)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3) 线性比例、无阈
2020/6/18
38
不存在单一的剂量 -效应关系模式
b. 物理化学阶段:从10-12秒~10-9秒,从原子的激
发和电离引起分子的激发和电离,分子变得很 不稳定,极易发生反应形成自由基。
c. 化学阶段:从10-9秒~1秒,此时自由基扩散并
与关键的生物分子相作用,形成分子损伤。
d. 生物阶段:从秒延续到年,分子损伤逐渐发展
表现为细胞效应,如染色体畸变、细胞死亡、
2020/6/18
35
辐射效应按剂量—效应关系 可分为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 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
存在剂量的阂值。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 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 一个明确的剂量阂值,在阂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
人死亡,但是此时吸收的能量如果全部转 换为热能,却只能使组织的温度升高 0.00l4℃。
(2)短暂作用引起长期效应
极短时间内沉积能量;辐射的确定性
效应、随机性效应都体现为一种长期的、
持续性的效应。
2020/6/18
4
2. 辐射对细胞的作用 2.1 作用途径
直接作用:
辐射粒子与生物大分子,如 DNA 、RNA、 蛋白质、核酸、酶等, 直接发生作用,生成生 物分子自由基,导致细胞的损伤。
2020/6/18
9
辐射对DNA的作用:
1、碱基变化 2 、 DNA 链 断 裂 : 是 辐 射 损 伤
的主要形式。 -单链断裂(可以实现无差 错修复) -双链断裂( 难以修复,是 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 3、DNA交联
2020/6/18
C
10
辐射对蛋白质和酶的作用:
1、分子破坏:分子结构的破坏,包括肽键电离、 肽键断裂、巯基氧化、二硫键还原、旁侧羟基 被氧化等,从而导致质蛋白质分子功能的改变。
2020/6/18
28
物理因素总结
(1)辐射类型 外照射: 内照射 :
>> (危害程度) >> (危害程度)
(2)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剂量率 生物效应 时间间隔 生物效应
2020/6/18
29
物理因素总结
(3)照射部位与面积 不同部位 不同的敏感度 面积 生物效应
(4)几何条件 不同的几何条件 不同的生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