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主要林业树种

合集下载

云南国家级保护树木

云南国家级保护树木

云南国家级保护树木银缕梅银缕梅(Shaniodendron subaequale (H. T. Chang) M. B. Deng & al.)是金缕梅科银缕梅属落叶小乔木。

株高达4-5米;裸芽,被绒毛,芽及幼枝被星状毛;叶倒卵形,先端钝,上面有光泽,下面有星状柔毛;短穗状花序腋生及顶生,雄花与两性花同序,花无梗,苞片卵形银杏银杏(Ginkgo biloba L.)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

叶扇形,有长柄,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

球花雌百山祖冷杉百山祖冷杉(学名:Abies beshanzuensis M. H. Wu)是松科冷杉属的乔木。

高约11米,胸径40厘米;树皮灰白色,不规则龟裂;大枝平展,枝皮不规则浅裂,小枝对生,无毛或凹槽中有疏毛;冬芽卵圆形,有树脂,中间之芽比两侧之芽更大,芽鳞呈淡黄褐色;叶呈条形,长1-4.2厘米;雌球花圆柱珙桐珙桐(gǒng tóng)(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为落叶乔木。

高可达25米;树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常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而脱落。

幼枝圆柱形,冬芽锥形,具卵形鳞片,常成覆瓦状排列。

叶纸质,互生,无托叶,叶片阔卵形或近圆形,上面亮绿色,下面密被淡黄色或淡白色丝状粗毛,叶柄圆柱形梵净山冷杉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 W. L. Huang, Y. L. Tu & S. Z. Fang)是松科冷杉属的乔木。

树皮暗灰色;一年生枝红褐色,无毛;叶先端凹缺,上面无气孔带,下面气孔带粉白色;球果圆柱形,熟前紫褐色,熟时深褐色;种子长卵圆形,微扁,种翅褐或灰褐色;花望天树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H. Wang),别名擎天树,大乔木,高40-60米,胸径60-150厘米;树皮灰色或棕褐色,树干上部的为浅纵裂,草包下部呈块状剥落。

云南种植的四个沉香树种介绍

云南种植的四个沉香树种介绍
1 、 白木香 ( Aq u i l a r i a s i n e l 1 s i s )
白木 香 在 年 均 气 温 1 【 ) 一2 5 ℃ ,7月 均 温 1 8 ℃ 以
上 ,年 降 雨 量 1 ) 一2 4 ( ) I ) n l n l 的 环 境 下 生 长发 育 良
花梗长 5 一 r 1 l 1 1 l 1 l , 密被 黄灰 色短 柔毛 ;花 瓣 1 ( ) .鳞 片
状 ,着生 于花萼 筒喉 部 ,密被 毛 ;雄蕊 …, 排 成一轮 。
花 药 长 圆型 ;予 房 卵型 ,密被 灰 白色毛 ,2室 ,每 室 1胚珠 ,花柱 极短 或 无 ,柱头 头状 ; 葫果果梗 短 , 卵 球 型 , 幼 时绿 色;2瓣 裂 ,!室 ,每 室 1 种 子 ,种 子 褐 色 ,卵球 型 ,被黄 色短 柔 毛 ,基部 具 有 附属 体 ,上
的金 沙 江干 热河谷 也 有部 分人 工栽培 一般 生 长在 海 拔 1 4 0 ( h n以 下 的 山地 雨林 、半 常 经 季 雨 林 、丘 陵及
路 边 向阳疏 林地 中
I 3生 长 习性
持 ,基 本 了解 云南 沉香树 的栽 培种 ,现把 云 南种植 的 4个 种 的 基 本情 况 按种 植 面积 的 多少 有所侧 重 的逐 一 介 绍 ,以期在 各地种 植 中对 不 同种 的 选择 和沉 香 产业 发展 有 所帮 助
站 自上世 纪末跟踪 沉 香研 究 ,得到 云 南省 省级 林业技 术 推 广 项 目和 中央 财 政 林 业 科技 推 广 示 范 项 目的 支
白木 香主要 分 布 于北 回归线 附近 及 以南 高温 、 多 雨 、湿润 的热 带和 南 亚热 带季风 区,包括 广 东、广西 、 海 南 、福 建 、云 南 、香港 、澳 门等地 ,在 台湾 、四川

国家珍稀树种(林业部1992)

国家珍稀树种(林业部1992)
香籽含笑广西云南
水青树华中华南西南
观光木华南西南
麻谏两广云南海南
云南肉豆蔻云南
水曲柳(原生种)东北华北
锯叶竹节树广西
马尾树贵州广西云南
钻天柳(原生种)东北
野荔枝海南广东
紫荆木两广云南
蝴蝶木海南
野茶树两广贵闽海南
土沉香两广海南云南
滇洞云贵
椴木(原生种)四川两湖鄂桂赣
榉木(原生种)秦岭、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
西利利亚红松新疆
喜马拉雅长叶松西藏
樟子松大小兴安岭内蒙
长白松吉林
兴凯湖松黑龙江
毛枝五叶松云南
澜沧黄衫云南西藏
黄衫两湖云贵川
陆均松海南
版纳黑檀云南
花榈木华东华中西南
西数木云南
青皮海南
青梅广西
版纳青梅云南
缙云猴杜仲豫陕甘蜀贵两湖
东京桐云南
台湾水青冈台湾
华南锥两广
蒙古枥河北东北山西内蒙
长柄双花木湖南江西浙江
喙核桃桂贵云
核桃楸东北华北
云南樟木华中华南西南
思茅木姜子云南
闽楠华东华南贵州
浙江楠浙江江西福建
楠木川贵两湖
红椿华南西南
见血封侯云南广东
山槐(原生种)东北河北内蒙山东
红豆树华东华中西南陕西
长蕊木兰云南西藏
鹅掌楸江南各省
厚朴陕甘鄂云贵桂
长喙厚朴云南西藏
香木莲云南
大果木莲云南
大叶木莲云南
巴东木莲两湖四川
华盖木云南
云南石梓云南海南
贵州石梓贵州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名录
一类保护植物
金花茶
银杉
沙罗(各有一个"木"字旁)
珙桐
水杉

211198605_云南松近年来研究进展

211198605_云南松近年来研究进展

第48卷第2期2023年3月㊀林㊀业㊀调㊀查㊀规㊀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48㊀No.2Mar.2023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2.010云南松近年来研究进展太廷惠,杨兴,申腾朝,王焘(镇雄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镇雄657200)摘要:云南松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造林和用材的主要树种,近年来由于受到粗放经营管理及不良遗传效应的影响,林分的衰退问题已经日益严重㊂为此,从遗传变异㊁苗木生长影响因素㊁种质资源等方面综述了云南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㊂针对其林分质量衰退问题,建议采用分子生物㊁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结合生态学方法,培育优良种苗,改造低效林分等方法或措施,以提高林分质量和整体效益㊂关键词:云南松;林分质量;研究进展;遗传变异;苗木生长;种质资源;低效林改造中图分类号:S791.257;S718.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3168(2023)02-0061-04引文格式:太廷惠,杨兴,申腾朝,等.云南松近年来研究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23,48(2):61-64.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2.010TAI Tinghui,YANG Xing,SHEN Tengchao,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Pinus yunnanensis in Recent Years[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3,48(2):61-64.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2.010Research Progress of Pinus yunnanensis in Recent YearsTAI Tinghui,YANG Xing,SHEN Tengchao,WANG Tao(Zhenxiong Bureau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Zhenxiong,Yunnan657200,China) Abstract:Pinus yunnanensis is the main tree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and timber in southwest China.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xtensive management and genetic effects,the decline of Pinus yunnanensis stan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Therefore,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inus yunnanensis in recent years was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genetic vari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edling growth and germplasm resources.In view of stand quality decline of Pinus yunnanensis,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molecular biol-ogy,genetic engineering and other biotechnology,combined with ecological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cultivate excellent seedlings and transform inefficient stands,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stand quality and overall benefit of Pinus yunnanensis.Key words:Pinus yunnanensis;stand quality;research progress;genetic variation;seedling growth; germplasm resources;inefficient forest transformation㊀㊀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松科常绿针叶乔木,生长较快㊁材质较好㊁用途广㊁耐干旱瘠薄㊁天然更新能力强,是中国西南广大区域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1],在云贵高原亚热带地区海拔700~3200m的阳坡山地有大量分布㊂在云南省的有林地中,云南松分布面积达到了29.2%,其蓄积量收稿日期:2021-07-28;修回日期:2021-08-18.第一作者:太廷惠(1990-),女,云南昭通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相关工作.Email:1415271745@责任作者:申腾朝(1992-),男,云南昭通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及生态修复治理相关工作.Email:760594228@林业调查规划在全省有林地蓄积中的占比也达到15.8%[2]㊂近些年来,由于云南松的经营管理措施较为粗放和遗传效应的叠加,出现了许多云南松低效林,对云南松的品质和效益造成了一定影响㊂本文综述了云南松近年来的研究现状,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重点问题作出分析,以期能够为促进其林分质量及整体效益提升提供理论参考㊂1研究进展郑元等在2013年研究了有关云南松的文献并做了归纳分析,梳理总结了其在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趋势㊁遗传改良㊁生长生理响应特征㊁切梢小蠹危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2]㊂在此后的8年多时间里,有关云南松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在遗传变异㊁苗木生长影响因素㊁种质资源等方面又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㊂1.1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同一基因库中不同个体在遗传基础上DNA水平的差异,也称为 分子变异 ,是对同一物种个体间遗传差异的定性或定量描述㊂近年来,关于云南松的遗传变异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㊂许玉兰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手段,对云南松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㊁遗传变异特点及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等进行了研究,指出云南松与地盘松㊁扭曲云南松和细叶云南松间并无明显遗传分化,它们的表型变异可能是由于长期负向选择和环境恶化引起的[3]㊂孙彦强在单应性和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群体遗传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了云南松群体间的适应性分化㊁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㊁与高海拔适应性相关的遗传变异㊁适应性分化的基因表达基础㊁适应性分化的多基因遗传基础以及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㊂指出在相同环境下,云南松种群间存在显著的适应性表型分化㊂云南松在大部分地区表现出持续的遗传分化,但在西南边缘群体中具有特殊的遗传组成;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可能有助于云南松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性;云南松在种群水平上表现出基因表达的分化,这种分化可能是由于种群起源的环境形成的,可能会促进种群间表型性状的变异;云南松种群内的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呈协同关系,但是种群间的基因表达变异基本不受遗传变异和地理距离的影响[4]㊂蔡年辉等依托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Hiseq2000,对云南松转录组测序,获得80000条Unigenes,进一步扩大了云南松的基因资源,有助于云南松基因的发掘利用及其种质资源遗传改良的进一步研究[5]㊂李根前等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显示出林木生长分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6]㊂而何承忠等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6个居群不同干形云南松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并对不同干形特有差异条带进行克隆及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居群间㊁不同干形云南松间的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分化较小,过氧化氢酶(katA基因)㊁核酸内切酶㊁糖基水解酶和AN1锌指蛋白(SAP6)等可能参与了干形发育的调控[7]㊂对云南松生物量的遗传效益研究也有了一些结果㊂魏巍等对云南松半同胞家系2年生实生苗的生物量累积与分配在家系层次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叶分配比例的遗传力最高(0.62),其次是地上地下生物量比(0.60)㊂以地上地下生物量比为依据进行优良性状选择,可获遗传增益最高(14.31%)[8]㊂1.2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是亲本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是培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也为研究物种起源和进化提供了宝贵的物质依据㊂在获得满意的种质资源后,才有利用新技术来培育出新品种的可能㊂对云南松种质资源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云南松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工作,提高云南松林分整体质量㊂苏文华等调查了云南松植冠中保存球果的数量㊁鳞片开闭状况㊁球果年龄分布和球果内种子的萌发率,以及宿存闭合球果鳞片开放对高温和火烧的响应,认为云南松有非严格的植冠种子库,地面火可诱导植冠中的闭合球果鳞片开放释放种子,球果在植冠中最长宿存和延迟开放的时间与种子存活的时间基本一致;每年自然释放和过火后释放的种子都由多年成熟的种子组成;云南松球果延迟开放可能与生长环境易发生火灾有关[9]㊂余天林则对近年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内云南松的松梢斑螟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得出该库内云南松松梢斑螟平均受害株率为5.08%,平均每株受害梢数量为0.28个的结论[10]㊂于巧宁等通过叶绿体基因可以对花粉的DNA进行扩增,实现了对花粉来源的鉴定,该方法可以用于鉴定松花粉原料来源,保证松花粉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完善和补充松花粉及产品质量的检测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手段[11]㊂㊃26㊃第48卷太廷惠,等:云南松近年来研究进展1.3苗木生长影响因素影响苗木生长的因素一直是苗木培育研究的重点,当前,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获得了一些新成果㊂在天然更新方面,管国伟等研究了云南松凋落叶的水浸提液和乙醇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㊂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探究云南松天然林更新困难的成因,指出云南松凋落叶会对其自身造成化感自毒的作用,这是导致云南松天然林更新困难的重要成因之一[12]㊂施肥对苗木的影响研究方向上,付志高和李莲芳对复合肥和磷肥混施的云南松幼林短期生长效应进行了研究㊂分析表明,适宜的复合肥种类和磷施肥量配施可以极显著促进林木生长,0.75和0.50 kg/5cm的9个月缓释肥和磷肥配施可在一年短期内促进云南松人工林幼林生长,提高林分蓄积量[13]㊂杨永洁等也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的混合溶液浸种及其与基质㊁缓释肥的不同水平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认为一定浓度的GA3溶液和IAA混合浸种能显著地促进地径和苗高生长,而基质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其次是缓释肥种类[14]㊂沈松等则进行了根博士追肥和IBA叶面喷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得出根博士与IBA配合应用可防止云南松产生蹲苗现象[15]㊂在混交模式的研究方面,Zheng Y.等对不同幼龄混交林的生长特性㊁光合气体交换特性㊁生理生化抗性和土壤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阐明了不同树种混交对提高云南松林分质量的协同效应机制㊂结果表明,云南松人工纯林幼林比其他人工混交林幼林消耗更多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表现出较差的生长特性及光合能力㊁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生化抗性㊂该研究认为,云南松 尼泊尔松 麻栎是一种最佳的混交林,该混交模式造林有利于提高林分生长速度㊁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16]㊂其他方面,王凯等研究了间伐和修枝抚育经营对云南松幼林生长的影响[17],皇宝林等研究了亚热带区域不同海拔区间的云南松天然林平均胸径生长率[18]㊂2云南松林分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云南松林在云南省及其周边地区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云南松的天然林曾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之后便产生了大量的云南松次生林㊂云南省大约从1951年开始大规模人工营造云南松林,但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工林仍处于中龄林甚至幼龄林阶段,且80%为低质低效的同龄纯林,林分稳定性较差㊁质量低劣㊂尽管多年来对云南松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深入地进行,却仍未解决云南松林分衰退的问题㊂由于人们缺乏对云南松次生林的重视和管理经验,造成次生林树干干形严重退化㊁材质大幅下降,扭曲云南松和地盘松的占比过高,火灾及病虫害危害态势加大,蓄积量只有1.5~4.5m3/hm2,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显著降低[2]㊂云南松天然更新也存在着许多问题㊂研究发现,在云南松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分中,单株或成片死亡的现象严重,幼龄和老龄林木居多,种子数量和质量均严重不足,幼苗林下更新困难,分布面积正逐年慢慢减少,云南松种群濒临衰退[19-21]㊂因此,如何促进云南松林天然更新,提高生产力和整体质量,使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是当前需要着重发力研究的一项紧要课题㊂3研究展望根据云南松林的生长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未来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攻关,以期从系统上全面改善林分衰退问题㊂1)做好云南松天然更新障碍理论基础研究,对影响云南松更新的不同因子及其响应机制进行深层次发掘,找出自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19]㊂2)加强优良林分的就地保护,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干扰,建立优良种质资源库,以保障充足的种源;对于质量不好的林分,要淘劣存优,保证种子高遗传质量,逐步改造成优质林分㊂3)以森林生态学为依托,联合分子生物学㊁基因工程及组织培养等林业生物新技术的研究,加强云南松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培育优良种苗,改造低效林分,提高林分质量㊂4)对云南松人工纯林进行提质改造,营造成近自然的有多个层次和不同林龄的混交林,增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种群的稳定性和抗灾抗病能力㊂例如,可以将林分改造为云南松 桤木 麻栎的多层混交林,以有效提高云南松林分质量和整体效益㊂5)制定科学实用的经营管理措施,加大林业科技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云南松管护氛围㊂㊃36㊃第2期林业调查规划参考文献:[1]许玉兰,蔡年辉,康向阳,等.云南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6):982-985.[2]郑元,黄新会,王大玮,等.云南松研究进展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69-171. [3]许玉兰.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4]孙彦强.云南松遗传变异格局及适应性分化的遗传基础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5]蔡年辉,邓丽丽,许玉兰,等.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云南松转录组分析[J].植物研究,2016,36(1):75-83. [6]李根前,蔡年辉,许玉兰,等.基于SSR标记的不同优势等级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研究,2019 (S):26-30.[7]何承忠,吴治洋,沈德周,等.基于SRAP标记的不同干形云南松遗传基础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2):1-10.[8]魏巍,蔡年辉,李根前,等.2年生云南松实生苗生物量家系间变异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1,50(1):97-104.[9]苏文华,崔凤涛,赵元蛟,等.云南松球果延迟开放及其植冠种子库[J].生态学报,2017,37(2):541-548. [10]余天林.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松梢斑螟虫害调查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3):75-78. [11]于巧宁,仲米存,王锐莹,等.马尾松和云南松花粉的特异性分子鉴定[J].食品科技,2020,45(8):56-60.[12]管国伟,廖周瑜,陈鹏,等.云南松凋落叶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20,39(3):20-23.[13]付志高,李莲芳.复合肥和磷肥混施对云南松幼林生长的短期效应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21(1):189-196.[14]杨永洁,张青青,李莲芳,等.激素和基质及缓释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48(8):6-10.[15]李莲芳,沈松,汤浩藩,等.云南松苗木生长对追肥和IBA叶面喷施的响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S):36-39.[16]YUAN Z G,QI Q L.Effects of different juvenile mixedplantations on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of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J].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2017,49(4):1291-1298.[17]王凯,李莲芳,付志高,等.云南松幼林生长对间伐和修枝的响应[J].西部林业科学,2021,50(2):116-123.[18]皇宝林,朱家诺,温庆忠.云南省亚热带不同海拔区间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3):157-162.[19]唐翠平,郭峰,袁思安,等.云南松天然更新障碍因子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4(2):87-90. [20]杨文云.滇中地区云南松天然林群落结构及天然更新规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21]王文俊,张薇,李莲芳,等.云南松天然更新幼苗和幼树期的生长动态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7,44(3):75-81.责任编辑:刘平书㊀㊀㊀校㊀㊀对:邓砚㊀刘平书㊃46㊃第48卷。

云南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云南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云南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云南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很多,其中部分植物介绍如下:
- 大叶风吹楠:隶属于肉豆蔻科风吹楠属,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和云南,在印度东北部和泰国北部也有分布。

- 蚬木:种子植物门锦葵科野生植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马关县当地群众俗称“火木树”。

- 伯乐树:叠珠树科伯乐树,这是首次在德宏州发现有该树种分布。

- 梳唇石斛:茎杆为圆柱形或长纺锤形,叶片是绿色的,花瓣总体为淡黄绿,基部呈紫红色。

保护野生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禁止非法采集、买卖、收购、加工国家保护野生植物或破坏其生长环境。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望天树属于龙脑香科,柳安属。

又名擎天树,因树高可达80米而得名。

1975年由中国云南省林业考察队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发现。

望天树是中国云南特产珍稀树种。

只分布在西双版纳的补蚌和广纳里新寨至景飘一带的20平方公里范围内。

生长环境大部分为原始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多成片生长,组成独立的群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的一级保护植物。

望天树常绿大乔木,高40一50(一80)米,胸径达1.5一3米,树干通直,枝下高多在30米以上,大树具板根;树皮褐色或深褐色,上部纵裂,下部呈块状或不规则剥落;1一2年生枝密被鳞片状毛和细毛。

裸芽,为一对托叶包藏。

叶互生,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3一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侧脉14一19对,近平行,下面脉序突起,被鳞片状毛和细毛。

花序腋生和顶生,穗状、总状或圆锥状,被柔毛;顶生花序长5一12厘米,分枝;腋生花序长1.9一5.2厘米,分枝或不分枝;花萼5裂,内外均被毛;花瓣5,黄白色,具10一14条细纵纹;雄蕊12一15,两轮排列;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柱头微3裂。

坚果卵状椭圆形,长2.2一2.8 厘米,直径1.1一1.5厘米,密被白色绢毛,先端急尖或渐尖,3裂;宿萼裂片增大而成3长2短的果翅,倒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翅长6一9厘米,短翅长3.5一5厘米,具5一7条平行纵脉和细密的横脉与网脉。

分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海拔下限350米,海拔上限1100米。

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猛腊、东南部的河口、马关等县和广西西南部的都安、巴马、龙州、那坡、田阳和大新等县一带。

多生长在海拔350-1,100米之间的山地峡谷及两侧坡地上,其分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望天树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向南开口的河谷地区及两侧的坡地上。

全年高温、高湿、静风、无霜,终年温暖、湿润,干湿季交替明显,年平均温20.6--22.5℃,最冷月平均温12--14℃,最热月平均温28℃以上;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降雨日约200天;相对湿度85%,雾日170天左右。

云南沾益植物

云南沾益植物

云南沾益植物
云南沾益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许多是本地区特有的品种。

近年来,随着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沾益县城的绿化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树木品种也不断丰富。

目前,县城内的绿化树木品种包括滇朴、马樱花、银杏、红叶李、大叶女贞、香樟、垂柳、玉兰、云南松、青岗栎、含笑、梧桐、杜英、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几十个品种。

这些植物的应用使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试栽的不适应树种没有得到及时更正,导致成活率较低。

具体来说,珠江支流南盘江畔的绿化树种中,广玉兰、梅花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9%,而红枫的成活率最低,仅为18.2%。

在老城区,成活率最高的树种是梧桐和海枣,达到了98%,但紫薇的成活率最低,只有20%。

在县城新区,5个品种的成活率都比较高,最高的达到了99%,但樱花只有75%。

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沾益地区的植物资源,建议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绿化工作,提高树木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乡土植物的驯化工作,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成活率。

此外,还应该加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推广乡土植物品种,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昆明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昆明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昆明主要树种造林技术1. 引言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是一个山水秀美的城市。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昆明市积极推行树木造林工作。

本文将介绍昆明主要树种的造林技术,包括树种选择、栽植方法、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树种选择在昆明市的造林工作中,树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树种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生态适应性、景观效果、经济效益等因素。

以下是昆明市主要树种的选择及其特点:2.1 杜鹃花杜鹃花是昆明市常见的树种之一,其花色丰富多样,能够增加城市的景观效果。

杜鹃花喜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适宜在昆明市的山坡地、公园等地种植。

2.2 桂花桂花是昆明市的城市树种之一,其花香袭人,能够提升城市的氛围。

桂花树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适宜在昆明市的街道、广场等地种植。

2.3 柚子树柚子树是昆明市的经济树种之一,其果实丰富多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柚子树喜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适宜在昆明市的农田、果园等地种植。

3. 栽植方法树种的栽植方法直接影响着树木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以下是昆明市主要树种的栽植方法: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栽植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苗木,苗木应具备健康、无病虫害的特点。

其次,选择合适的地点,地点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和充足的阳光。

3.2 挖坑与培土栽植时需要挖坑,坑的大小应根据苗木的大小而定。

挖坑时应注意保持坑底平整,并在坑底放入适量的培土,以提供养分和保持水分。

3.3 栽植与固定将苗木放入挖好的坑中,使其根系与培土紧密接触。

栽植后,用土壤轻轻填埋苗木周围,使其稳定生长。

3.4 浇水与施肥栽植后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根据不同树种的需求,适时施肥,提供养分。

4. 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是树木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树木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以下是昆明市树木造林的护理管理方法:4.1 每日浇水树木生长需要水分的供应,因此每天都需要进行浇水。

浇水时应注意控制水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系缺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主要林业树种
1.云南红豆杉:
科中文名:红豆杉科科拉丁名:Taxaceae 属中文名:红豆杉属种中文名:云南红豆杉种拉丁名: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 其它俗名:紫杉、神木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云南红豆杉是我国4种红豆杉之一,为高大的常绿乔木,枝叶茂盛,生命力强,单株树龄可达千年以上,被当地少数民族誉为“神木”。

在云南威信县罗布乡的一棵红豆杉,树高 72米,胸径202厘米,已经有800岁了。

一般高可达30米,雌雄异株,果期10~11月,果如豆状,具假种皮,红色。

分布:云南红豆杉是以云南为中心分布区的地方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滇西的保山市、腾冲县,滇西北的大理、中甸、丽江、维西一带。

常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亚热带山地。

生境在荫坡、半荫坡的中山、亚高山缓坡、沟谷、溪流两岸暗针叶林、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散生或块状生长,常成为下层乔木。

2.含笑
别名:香蕉花(因为有一种特殊的香蕉味)、含笑、含笑梅、笑梅
科:木兰科Magnoliaceae 属:白兰花属/含笑属Michelia 种:含笑种M. Figo 含笑是一种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分枝多而紧密组成圆形树冠,树皮和叶上均密被褐色绒毛。

单叶互生,叶椭圆形,绿色,光亮,厚革质,全缘。

花单生叶腋,花形小,呈圆形,花瓣6枚,肉质淡黄色,边缘常带紫晕,花香袭人,浸人心脾,有香蕉的气味,这种花不常开全,有如含笑之美人,花期3-4个月。

果卵圆形,9月果熟。

3.柏树
柏树为常绿乔木,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广东及广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

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树高一般可达20米。

树皮红褐色,纵裂。

小枝扁平。

叶鳞片状,小形。

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

球果近卵形。

种子长卵形,无翅。

侧柏喜光,但幼苗、幼树有一定耐荫能力。

较耐寒,抗风力较差。

耐干旱,喜湿润,但不耐水淹。

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

生长缓慢。

寿命极长。

木质软硬适中,细致,有香气,耐腐力强,多用于建筑、家具、细木工等;种子、根、叶和树皮可入药;用种子榨油,供制皂、食用或药用。

4.秃衫
中文名台湾杉俗名秃杉
常绿乔木,高约40米,胸径达2米,树皮淡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长条形,树冠成锥形,
大枝平展或下垂,小枝下垂,大树之叶棱状钻形,排列紧密,长2—5毫米,两侧宽1—1.5毫米,直或上端微弯,先端尖或钝,幼树及萌芽枝之叶钻形,两侧扁平,直伸或稍向内弯曲,先端锐尖。

球花单性同株,雄球花2—7个蔟生于小枝顶端,雌球花单生于枝顶,无苞鳞。

球果圆柱形或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直径约1厘米,熟时褐色,种鳞12—39枚,中部种鳞宽倒三角形,长约7毫米,每发育种鳞具2位种子,种子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两侧边缘具翅,种子连翅长4—7毫米,宽3—4毫米。

5.木莲
名称:木莲类别:乔木别名:木莲果科名:木兰科
常绿乔木,高达20米。

干通直,树皮灰色,平滑。

老枝灰褐色,小枝绿色,枝上有白色皮孔和环状条纹。

单叶互生,叶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端渐尖,顶部常钝,基部楔形,叶尖端向叶背部弯曲。

叶全缘,弧形平行脉,叶面绿色有光泽,叶背灰绿色有白粉,叶背主脉突出.叶柄稍呈红褐色。

花白色,单生于枝顶,花被片长4~5cm,花梗长0.6~1.1cm。

聚合果卵形,瞢荚肉质、深红色,成熟后木质、紫色,表面有疣点。

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

6.樟树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

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

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

冬芽卵圆形。

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

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8—11月
7.旱冬瓜
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又名蒙自桤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尼泊尔桤木(中国植物志),冬瓜树(云南),为桦木科桤木属大乔木,高约18米,胸径1米;小树树皮光滑绿色,老树树皮黑色粗糙纵裂;枝条无毛,幼枝有时疏被黄柔毛;芽具柄,芽鳞2枚,光滑。

叶纸质,卵形、椭圆形,长10-16厘米,顶端渐尖或骤尖,稀钝圆,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具疏齿或全缘,叶面翠绿,光滑无毛,背面灰绿,密生腺点,幼时疏被棕色柔毛,沿中脉较密,或多或少宿存,脉腋间具黄色髯毛,侧脉12-16对;叶柄粗壮,长1.5-2.5厘米,近无毛。

雄花序多数组成圆锥花序,下垂。

果序长圆形,长约2厘米,直径约8毫米,序梗短,长2-3厘米,由多数组成顶生,直立圆锥状大果序;果苞木质,宿存,长约4毫米,顶端圆,具5浅裂。

果为小坚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翅膜质,宽为果的1/2,稀与果等宽。

8.西南桦
西南桦是北半球桦木科桦木属分布最南的一个种。

集中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及广西西部、西南部、西北部和贵州南部地区,这些分布区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的分布区连成一片,形成西南桦的中心分布区。

水平分布的范围大致是97°3″~108°E,19~25°N间,
垂直分布在海拔200~28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