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葛长庚贺新郎(咏牡丹)赏析WORD样版可编辑
《贺新郎》古诗鉴赏

《贺新郎》古诗鉴赏《贺新郎》古诗鉴赏贺新郎韩淲坐上有举昔人《贺新郎》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
万事佯休去。
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
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
泪暗洒、神州沉处。
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
空自笑,听鸡舞。
天关九虎寻无路。
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
吴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
但目尽、东南风土。
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割舍了,对君举。
读着韩淲的“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水调歌头》),很自然想到“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山抹微云”(秦观)、“露花倒影”(柳永)等名句,他的《涧泉集》多是这样的风格。
而读这首《贺新郎》,却不禁使人想起“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辛弃疾,想起“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陆游。
这首词在《涧泉集》中的确风格迥异,有如奇峰突出。
这又有什么奇怪呢?贺梅子也写出“剑吼西风”的《六州歌头》哩。
何况韩淲写这首《贺新郎》是在宴席上,酒酣时,听了张元干那首《贺新郎·送李伯纪丞相》“极壮”之词,激起了心底的波澜,忧愤之情就自然地泉涌而出。
肺腑之言,心底之声,真情也!是以那么荡气回肠。
这首词,与辛稼轩、陆放翁、张元干、张孝祥、岳飞等的爱国词可谓同属一类。
从表现手法来说,更似辛稼轩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特点是全篇用典寄意,以古喻今,抒发了北国陆沉,而惜无收复故土之士的慨叹。
全词意境开阔,格调苍凉。
上片写神州陆沉,叹无祖逖、刘琨般之志士,下片写生民膏血,哀无子瑜、公瑾样之英豪。
开头以“万事佯休去”领起全篇。
“万事”,囊括了多少纷繁复沓的世事啊,似乎都逝去了,实际上并没有“休去”。
看吧,“灵山起雾,玉溪流渚”这样“神州沉处”,再想想那“衣冠南渡”的可耻的历史,真是刻骨铭心的事!这里的“灵山”“玉溪”乃指代北国锦绣山河;以“起雾”“流渚”来形象地反映被敌人铁蹄践踏下河山破碎之惨象,与“神州沉处”紧紧照应。
面对金瓯残缺,中流击楫的祖逖哪里去了呢?只见“衣冠南渡”,不见帜纛北征,怎不叫人“凄凉”“怅怏”!象岳飞、陆游、辛弃疾等都先后被杀害或被排挤了,词人自己本也胸中多少有点“经济略”,但也是无路请缨,壮志难酬;本也想学祖逖、刘琨闻鸡起舞,为国图强,可是也只能“郁郁愁金鼓”。
《贺新郎》赏析

《贺新郎》赏析第1篇:《贺新郎》赏析【年代】:宋【作者】:蒋捷——《贺新郎》【内容】: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
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棋局。
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
问芳悰、何时再展?翠钗难卜。
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
怕不是、新来妆束。
*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空掩袖,倚寒竹。
【作者】: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常州宜兴(今属*苏)人。
咸淳十年(1274)进士。
入元不仕,隐居太湖竹山。
其词内容较为广泛,颇有追昔伤今之作,构思新颖,**明快,音节浏亮,风格与姜夔相近。
有《竹山词》。
【注释】:*棋局:*棋,古游戏,棋枰形状*隆起,四周低平。
比喻亡国之恨如*棋局那样“中心不平。
此处亦可解作世事变幻如棋局。
鸳楼:此指酒楼。
东西玉:酒器。
开元曲:盛唐时期的歌曲,此借指南宋歌曲。
【赏析】:这是一首感旧词,在怀旧中,充满故国之思,正如李后主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样,使词人心中和愁怨如“一*春水”,滚滚滔滔,无穷无尽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蒋捷《贺新郎》赏析贺新郎【宋】蒋捷浪涌孤亭起。
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
帝遣*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
斗吐出、寒*寒雨。
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掷向虚空里。
但留得,绛虹住。
五湖有客扁舟舣。
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
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
奈鹭也、惊飞沙渚。
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鼓双楫,浩歌去。
【简析】垂虹亭凌驾吴*浪涛之上,似从海上坠落至此。
柱上八龙环绕,活灵活现,似有神护。
然而天地翻覆,宋元易代,亭遂被毁,神亦无奈。
词人从太湖乘舟路过此地,遂有一番凭吊。
悲从中来,欲请*鹭寄语群仙,说一说此地不堪。
然白鹭寄语群仙,说一说此地的不堪。
然白鹭毫不理会,惊飞而去,令其无限悲怆,产生了宇茫茫,无处容身之感。
只得作一曲悲歌,作别垂虹桥而去未完,继续阅读 >第3篇:《贺新郎》原文赏析《贺新郎》这首词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挥洒无余,倾吐出词人“西来”路上的感受。
辛弃疾《贺新郎》诗意赏析

辛弃疾《贺新郎》诗意赏析辛弃疾《贺新郎》诗意赏析《贺新郎》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之手,抒发了词人昂扬激越的豪放情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辛弃疾《贺新郎》诗意赏析,希望有所帮助!辛弃疾《贺新郎》诗意赏析篇1原文贺新郎作者:辛弃疾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诗意赏析正如此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
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
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
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
《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
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
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
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
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
贺新郎原文及赏析

贺新郎原文及赏析贺新郎原文及赏析原文:弹铗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译文西行路上,我像战国时齐人冯谖一样弹铗而歌,心怀壮志难酬之情失意而行。
记得我一路行色匆匆,数El奔波,历经几番风尘与骤雨。
在甜美的梦乡里,我苦苦寻找秋天,却没有找到,秋天究竟在哪里呢?一路行走,一路观赏。
原来秋天就在杂草丛生的平坦宽阔地,就在远处的水中沙洲里边。
无限秋意勾起我思乡之情,但是好久没有家中的音信了,我想托付大雁代我传书,可是国破家亡,如今的家乡在哪里呢?异乡作客,本已堪悲,何况又值万木萧疏的秋天,更何况在万里之外,行进在边塞路上,瑟瑟西风还吹拂着我的鬓发,更显得凄惨悲切。
对镜自照,两鬓生斑,人已憔悴不堪;美好的少年时光是无法留住的,它已匆匆地流逝过去了。
这一切令人可笑!男子汉大丈夫的事业是永无止境的。
我一个堂堂男儿,却无法完成为国家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事业。
回想当年,我像祖逖一样击筑而歌,豪情满怀。
酒酣之后,便把双腿伸出来坐下,一副狂傲不羁模样。
那时,我不可一世,就连腰间的三尺佩剑也寒光闪烁。
我则时常起身看剑,对它喃喃夜语,因此也就不忍心对着灯花淌下热泪了。
现在我真想唤起像诗圣杜甫那样的知己,用他们描写江东渭北相思之情的诗句,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恨、乡甩的痛菩和帅恚难酬的悲愤。
以慰藉我这浪迹天涯人的愁苦吧。
注释铗:剑。
芜:荒废、杂乱。
雁信:雁儿传信。
把:拿菱花:镜子。
箕踞:膝头屈起的一种坐法,形状如箕,表示倨傲。
更:怎能。
杜陵:地名,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杜甫曾在此居住。
风月手:此指写诗的能手。
羁旅:客居异乡。
赏析:刘过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
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且偷安的当政者所采纳。
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

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贺新郎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
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
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趁未发、且尝村酒。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
翁不应,但摇手。
译文深深的闺阁绣帘垂地。
还记得家人在灯烛边的绵绵话语,会心之处,嫣然一笑,酒涡迷人。
万叠的山间城头传来哀怨的号角声,风把霜花吹到了我的袖口。
只有影子与我为伴,我东西来回奔走。
望着远处,我不知家乡在什么地方,羡慕寒鸦可以在黄昏之后,回到杨柳树上它们的巢穴。
只有山还是和原来一样,叹息亡国之后时事的变化如此之大。
明天将带上枯干的荷叶包着的冷饭,越过前面那座小山,设法谋生,以便糊口。
趁还没有出发,我再喝一口酒。
幸喜那唯一的谋生工具毛笔还在,询问邻近的老翁需不需要抄写《牛经》,老翁只是摇手而已。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
双调一百十六字。
上下阕各十句。
六仄韵。
兵后寓吴:指元军攻陷临安(1276)后,作者离开家乡,流寓在苏州一带。
帘垂绣:即绣帘垂。
涡:酒涡。
万叠:指乐曲反复不停地吹奏。
影厮伴:只有影儿相伴。
浮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小阜:小土山。
枵(xiāo)囊:空口袋(指没有钱)。
毛锥:毛笔。
牛经:关于牛的知识的书。
《三国志》注引《相印书》,说汉朝有《牛经》。
赏析: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南侵,陷岳州,下苏常。
翌年春日,兵进临安。
这年秋天,蒋捷正在吴门流寓,兵荒马乱之中,衣食问题成为困挠词人最大问题。
这首词写于此时,是词人流浪生活的真实写照。
“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闺阁深院,垂地绣帘,柔和灯光,轻言细语。
会心之处,嫣然一笑,酒涡迷人。
词人首先营造了记忆中温馨的氛围。
但和眼前的自然之物相对照。
在漂泊中自己多么希望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可是“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
贺新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

贺新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作者辛弃疾是怀着很深沉的感情写下这篇佳作《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的,他胸中有着许多的壮志,但是却没办法实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贺新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译文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的寒意。
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
可是我们当时所谈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
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更换着琴瑟音乐。
国家大事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却大为消沉,不同于过去了。
请问你们,神州大地,究竟还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政者却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买骏马的骸骨。
极目远眺,关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
我最尊敬你那闻鸡起舞的壮烈情怀,你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至死也会像铁一般坚定。
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重大的.贡献。
赏析此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
该词即是如此。
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都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
但南宋统洁者不思北复中原。
宋代葛长庚贺新郎(西湖作呈章判镇、留知县)赏析示范文本可编辑

贺新郎(西湖作呈章判镇、留知县)赏析示范文本可编辑贺新郎(西湖作呈章判镇、留知县)葛长庚宋代贺新郎(西湖作呈章判镇、留知县)原文:万顷湖光绿。
是处里、芙蓉金盏,木犀金粟。
_御飘飘行水_,正是蟹香橙熟。
山色似、风梳雨沐。
携取阿娇命豪杰,过北山、疃处南山曲。
寒烟淡,晴鸦浴。
巨觥数引苍髭矗。
便论诗说剑,人各有怀西北。
两见西风客京国,多在红楼金屋。
凝情处、落霞孤鹜。
蒲柳凄凉今如许,问功名、志在何时足。
更簪取,一枝菊。
贺新郎(西湖作呈章判镇、留知县)拼音解读:wàn qǐng hú guāng lǜ。
shì chù lǐ、fú róng jīn zhǎn ,mù xī jīn sù。
_yù piāo pi āo háng shuǐ_,zhèng shì xiè xiāng chéng shú。
shān sè sì、fēng shū yǔ mù。
xié qǔā jiāo mìng háo jié,guò běi shān 、tuǎn chù nán shān qǔ。
hán yān dàn ,qíng yā yù。
jù gōng shù yǐn cāng zī chù。
biàn lùn shī shuō jiàn ,rén gè yǒu huái xī běi 。
liǎng jiàn xī fēng kè jīng guó,duō zài hóng lóu jīn wū。
níng qíng chù、luò xi á gū wù。
贺新郎的阅读及赏析

贺新郎的阅读及赏析贺新郎的阅读及赏析贺新郎游西湖有感文及翁一勺西湖水。
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
更不复、新亭堕泪。
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余生自负澄清志。
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
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
天下事,可知矣!这首《贺新郎》,以文为词,讥嘲时政,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殷忧。
词的风格酣畅恣肆,显示了议论风生、壮怀激烈的豪放特色。
在表现手法上,为了振聋发聩,多用正论警俗的写法。
上片劈头三句,即作当头棒喝,揭露了宋室南渡后统治阶级在西子湖上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
据《古杭杂记》载,文及翁是蜀人,及第后与同年在西湖游集,别人问他:“西蜀有此景否?”这就引起他无穷感触,赋此词作答。
西湖面积并不小,作者为什么说只是“一勺”呢?或以为这是作者登高俯瞰时的一种视觉,其实不然。
西湖代指临安,临安又隐寓东南半壁。
南宋统治者耽乐于狭小的河山范围之内,全然将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大业置之度外,作者有愤于此,故云“一勺”,亦犹昔人讽刺蜗角触蛮,井底之蛙,眼界狭窄,心志低下,明眼人不难看出选择这两个字中所寓托的讥讽愤激之意,接以“渡江来”两句,作者的用心更觉显豁。
“回首”两句,由眼前所见遥想早已沦亡的中原故土。
“洛阳”,借指北宋故都汴京,亦借以泛指中原。
当年宋徽宗曾派人到南方大肆搜括民间花石,在汴京造艮(g︷n)岳,这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
北宋已矣,花石尽矣,如今只剩下了渺渺荒烟,离离禾黍。
历史的教训是如此惨痛,然而如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连在新亭哀叹河山变色而一洒忧国忧时之泪的人也找不到了。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说:“过江诸人(指晋室南迁后的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三国吴时所建,在今南京市南),藉卉(坐在草地上)饮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新郎(咏牡丹)赏析WORD样版可编辑
贺新郎(咏牡丹)
葛长庚
宋代
贺新郎(咏牡丹)原文:
晓雾须收霁。
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雪炼作冰冰作水。
十朵未开三四。
又加以、风禁雨制。
□是东吴春色盛,尽移根、换叶分黄紫。
所贵者,称姚魏。
其间一种尤姝丽。
似佳人、素罗裙在,碧罗衫底。
中有一花边两蕊。
恰似妆成小字。
看不足、如何可比。
白玉杯将青玉绿,据晴香、暖艳还如此。
微笑道,有些是。
贺新郎(咏牡丹)拼音解读:
xiǎo wù xū shōu jì。
mǔ dān huā、rú rén bàn zuì,tái tóu bú qǐ。
xuě liàn zuò b īng bīng zuò shuǐ。
shí duǒ wèi kāi sān sì。
yòu jiā yǐ、fēng jìn yǔ zhì。
□sh ì dōng wú chūn sè shèng ,jìn yí gēn 、huàn yè fèn huáng zǐ。
suǒ guì zhě,chē
ng yáo wèi 。
qí jiān yī zhǒng yóu shū lì。
sì jiā rén 、sù luó qún zài ,bì luó shān dǐ。
zh ōng yǒu yī huā biān liǎng ruǐ。
qià sì zhuāng chéng xiǎo zì。
kàn bú zú、rú hé k ě bǐ。
bái yù bēi jiāng qīng yù lǜ,jù qíng xiāng 、nuǎn yàn hái rú cǐ。
wēi xi
ào dào ,yǒu xiē sh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
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
“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
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
入道武夷山。
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
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
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
」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
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
」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
作者书法成就: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
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
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生成论和精、气、神的修为。
掺揉易学禅学的“知止”说,认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
”白玉蟾师承陈楠的内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尤以神霄雷法著称。
在雷法及符咒应用上,认为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内炼功夫高下而定。
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
而内炼功夫,全赖心之作用。
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
”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际上是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白玉蟾对内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宝,隐在丹田,轻如密雾,淡似飞烟”(见《道藏辑要》之《冬至小参文》),他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融道教修命之术与佛教养神之方于丹道一炉之中。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
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
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
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
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还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
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
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法。
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
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作者藏书: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纵二四·五厘米,横五二·五厘米,全诗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