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教案:《在太空中理家》综合能力测试题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在太空中理家》练习(新版)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7《在太空中理家》练习(新
版)苏教版
一、默一默
能合上书本,给加点在字注音或在括号内填写汉字
搓()zhuài()茬()吮()吸脉( )络灼( )烧沮( )丧着( )陆牙龈( ) 脉( )脉含情
二、读一读
请大家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他在太空中理家?而且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在太空中做这些事情与在地球上有哪些不同呢?
三、想一想
1. 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请找出体现太空生活乐趣的地方。
(先在书本上找到,并写好分析,最后选一例写在横线上)
2.课堂质疑:搜集自己想了解的更多的太空知识
四、练一练
收集资料,用100字写出你眼中的太空世界。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在太空中理家》同步练习苏教版

《在太空中理家》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音(1)、吮吸()(2)、拖拽()(3)、铠甲()(4)、灼烧()(5)、臀部()(6)、萎缩()(7)、着陆()(8)、动脉()(9)脉脉含情()(10)、沮丧()(11)、瞥见()(12)、搓澡()(13)、牙龈()(14)、胡茬()2、辨字组词{凯_________ {掏__________ {蓝___________ {燥______________{剀_________ {淘__________ {篮___________ {躁______________{垲_________ {陶__________ {褴___________ {藻______________{恺_________ {啕__________ {滥___________ {噪______________3、试分析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含义。
(1)尽管在太空中漂浮时,进行跑步运动也是可能的,但没有重力的拖拽,跑步不用费力气……对自己也没有什么作用。
(2)尽管我不太在乎自己的到底进行了几次不停的奔跑,我只想说,我曾经绕着这个世界跑了一两次。
(3)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尽管不太方便,我并不因为缺少愉快事物而厌烦。
4、填空:指出下列破折号的作用。
(只填字母)A、解释一个物件B、解释原因C、解释目的D、补充说明(1)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_____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2)铠甲会用70公斤的力将我猛拉到跑步机上_____以此来模仿重力的拉力。
(3)“和平”号上没有淋浴或盆浴设备。
太空中的洗澡过程等同于在地球上用海面搓澡_____还得加上因失重与缺水造成的困难。
(4)理智上,我知道我的头发不比使用香波前干净多少_____尘土能到哪里去?______但心理上觉得干净一些。
(5)在我的保险箱里有俄罗斯人提供的一种特殊的护牙用品_____能戴在手指上的套形湿润棉纱垫。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新版)苏教版 (2)

在太空中理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学习难点1、领会情况介绍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探索、奉献和牺牲等“宇航员”精神。
教具学具预习作业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师生行为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预习交流1、给划线的字注音铠甲(kǎi)臭气熏天(xūn)牙龈(yín)胡茬(chá) 褡裢(dā liàn) 脊椎(jí zhuī) 锡箔 (xī bó)臀(tún) 袖珍(xìu)无暇顾及(xiá)2、划分段落,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总说自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全适应了太空生活。
第二部分(2—27),分说自己在太空中理这遥各方面情况。
第三部分(28),写自己作为“前线的冒险者”而必须作出的某种牺牲。
展示探究一、预习交流(一)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样子的?有嫦娥、玉兔、桂花树吗?那茫茫的银河中有牵牛、织女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是不是一种偶然?浩瀚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其它文明?有没有人类的朋友?从古至今,地球上的人类从没有停止过探寻!二、展示探究(一)整体感知1.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他在太空中理家?(明确:吃食、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眠 )〔写板书〕2.提问:在太空中生活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朗读课文,并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
3.提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在这样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感觉呢?(明确:感到困难而又充满乐趣)4.提问:作者是怎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体现了他身上什么样的精神?(明确: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无畏精神)[写板书] 5.提问:其实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找出体现太空生活乐趣的语句?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明确:乐观精神)[写板书]6.提问:刚才我们讨论上叙述太空生活的几个片断,联系开头、结尾,思考全文结构特点?(明确:总----分----总)[写板书]教师点拔:本文开头总说了在太空中的生活,中间部分从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在太空中理家的情况,结尾以“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总结全文,从而明确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在太空中理家》习题及参考答案

《在太空中理家》习题及参考答案《在太空中理家》习题: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漂浮(piāo) 排泄(xi) 沮丧(jǔ) 滤过器(lǜ)B. 呻吟(yng) 模仿(m) T恤(x) 萎缩(wěi)C. 瞥(piē) 给予(yǔ) 灼烧(sho) 铠甲(kǎi)D. 拖曳(zhui) 吮吸(yǔn) 疏松(sū) 腋下(y)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这习惯了太空生活的身体不欢迎锻练。
坚持一天两次一小时的训炼需要耗费我能掌握的所有意志与自制。
B. 对飞行与漂浮,从软管里吮吸经过脱水、净化的食品我都变得习以为常。
C. 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革命性的变化,扮点了五彩班斓的世界。
D. 我们忙得根本无瑕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
3.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90多岁的季羡林先生,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吐火罗文研究。
B. 带助学生“砍断自卑的枷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C.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深入改革开放,择善而从,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D. 全校各班涌现出五个先进集体,二十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4. 对下列句中破折号的意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理智上,我知道我的头发不比使用香波前干净多少――尘土能到哪里去?――但心理上觉得干净一些。
②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了――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③在我的保险箱里有俄罗斯人提供的一种特殊护牙用品――能戴在手指上的套形湿润棉纱垫。
④铠甲会用70公斤的力将我猛拉到跑步机上――以此来模仿重力的拉力。
A. ①解释目的②解释原因③补充说明④解释原因B. ①解释原因②解释物件③解释目的④补充说明C. ①解释原因②解释原因③解释物件④解释目的D. ①补充说明②解释物件③解释原因④解释原因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我需要运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 在太空中理家习题 苏教版

在太空中理家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①(尽管)在太空中飘浮时,进行跑步运动也是可能的,(但)没有重力的拖zhuài,跑步不用费力气。
飘浮时奔跑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但不幸的是,对自己也没什么作用。
(无论)怎样,要获得任何训练收益,(都)会有些阻力。
因此,在登上跑步机之前,我得穿上铠甲。
②穿在身上的100多磅重的铠甲,只能部分地分散我身上的负重。
在人为的负重之下,我的肩膀和臀.部都会痛苦地反抗。
不可避免地,肩膀、臀部的疼痛灼.热与mó擦发热将不断加重。
我发现自己不断地调理铠甲位置想分散这种定点的疼痛,但只是白费力气。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臀.部(tún) 灼.热(zhuó)拖zhuài (拽) mó(摩)擦(3)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第②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我发现自己不断地调整铠甲位置想分散这种定点的疼痛,但只是白费力气。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纯粹报怨急据脊椎骨质疏松(2)脉膊故障渲哗胡楂令人作呕(1)报改为抱据改为剧(2)膊改为搏渲改为喧3.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1)如果在镜子里瞥见一张脏乱的脸孔,我就知道是星期五或者星期六,我又熬.过了一周。
“熬”突出了在太空中一周生活的漫长、艰辛,并含有庆幸之意。
(2)记得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晚上洗澡常常呻吟抱怨,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空间站是小孩子的天堂。
“在这种意义上”表明这是从不愿洗澡的小男孩的角度说的,幽默地表达出空间站不能常洗澡的特点,也透露出作者的乐观精神。
4.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内涵。
(1)“呵,”我想,“也许等我回到地球就可以退役,开始在NBA打球了。
《在太空中理家》综合能力测试题

《在太空中理家》综合能力测试题()a.漂浮(piāo)排泄(xiè)沮丧(jǔ)滤过器(lǜ)b.呻吟(yíng)模仿(mú)t恤(xù)萎缩(ó”;c项中“灼”音应为“zhuó”,字不一定读半边音;d项中“吮”音应为“shǔn”。
二、d。
a项中“报怨”应为“抱怨”,“急据”应为“急剧”;b项中“渲哗”应为“喧哗”;c项中“脉膊”应为“脉搏”。
三、答案见“重点词语的分析4、5”。
四、a。
“以至”引起一般结果,而“以致”引起不良后果。
五、c。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的区别及词语的搭配的掌握情况。
“身体”与“虚弱”搭配比较好,“骨质”与“疏松”搭配比较好,“肌肉”与“萎缩”搭配比较好,“体能”与“衰退”搭配比较好。
六、(一)1.在太空舱内刮胡子和睡觉的情况。
2.不能。
因为“惟一”强调了风扇的作用,如果去掉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3.“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
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
如果不对着风扇,“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
4.由于太空是个重力十分微小的地方,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他们睡觉如果不用绳子之类的东西固定住身体,便有可能在舱内“到处漂浮”。
5.是总分关系,即先分说后总说。
6.可以从以下几点作答:一是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二是扎实的科学知识;三是健康的体魄等。
(言之有理即可。
)(二)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泛(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
3.状况(或“成果”);设想。
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5.答案略。
(提示:可根据你所掌握的航天航空知识,提出设想。
)(三)1.记叙。
摆出现象,为下文说明作铺垫。
2.与超音速喷气飞机的速度相比,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相比,与地球上人的感觉相比。
3.列数字。
如:28000公里,四倍等。
精品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在太空中理家同步训练苏教版

在太空中理家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吮.吸(shǔn)拽.住(yè)铠.甲(kǎi)灼.热(zhuó)B.臀.部(tún)萎.缩(wěi)着.陆(zháo)动脉.(mài)C.沮.丧(jǔ)瞥.见(piē)T恤.(xù)搓.澡(cuō)D.牙龈.(yín)胡茬.(zhā)呻吟.(yín)镶.边(xiānɡ)【解析】选C。
A项中“拽”读“zhuài”;B项中“着”读“zhuó”;D项中“茬”读“chá”。
2.在下列句中横线上填适当的关联词。
__________在太空中漂浮时,进行跑步运动_________是可能的,__________没有重力的拖拽,跑步不用费力气。
漂浮时奔跑几个小时_________不会觉得累,__________不幸的是,对自己也没什么作用。
__________怎样,要获得任何训练收益,___________会有些阻力。
__________,在登上跑步机之前,我得穿上铠甲。
答案:尽管也但也但无论都因此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飞船以每小时17 500英里的速度在地球轨道上运行一周,需要90分钟的时间。
( )(2)太空中的洗澡过程等同于在地球上用海绵搓澡——还得外加因失重与缺水造成的困难。
( )答案:(1)列数字(2)作比较4. 文章第一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分析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句子中运用了一组数字,并把6 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和2 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作比较。
分析其作用要联系画线句子的前一句话。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在太空中理家》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在太空中理家》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漂浮(piāo)排泄(xiè)沮丧(jǔ)过滤器(lǜ)B.呻吟(yíng)模仿(mú) T恤(xù)萎缩(wěi)C.瞥(piē)给予(yǔ)灼烧(sháo)铠甲(kǎi)D.拖拽(zhuài)吮吸(yǔn)疏松(shū)腋下(y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项B中,呻吟应读作yíng,模仿应读作mó;C项中,灼烧应读作zhuó;D项中吮吸应读作shǔn考点:考查字音的误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重点字和形近字的误读。
解误方略是熟记课文中的注音字、正确区分形近字的读音,平时可以做点归纳整理。
2.【题文】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纯粹报怨臀部急据B. 书籍渲哗倒置篮箍c. 脉膊故障陶醉脊椎D. 垒球退役胡茬蓬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字形的正确书写。
A项中,“报怨”应改为“抱怨”,“急据“应改为“急剧”;B项中“渲哗”因改为“喧哗”;C项中,“脉膊”应改为“脉搏” ;D项中注音完全正确。
考点:考查对字形辨析能力。
点评:对于字形考查的难度也不大,只不过其灵活性在大大加强,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形式来测评。
3.【题文】解释下列词语。
(1)习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闲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衰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热泪盈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纯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无暇顾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语文教案:《在太空中理家》综合能力测试题()a.浮(piāo)排(xiè)丧(jǔ)过器(lǜ)b.呻(yíng)仿(mú) t(xù)缩(wěi)c.(piē)给(yǔ)烧(sháo)甲(kǎi)d.拖(zhuài)吸(yǔn)松(sū)下(yè)()a.纯粹报怨臀部急据 b.书籍渲哗倒置篮箍c.脉膊故障陶醉脊椎 d.垒球退役胡茬蓬乱1.俄罗斯产的棉布真的薄了,衣服是透明的。
2.如果在镜子里瞥见一张脏乱的脸,我就知道是星期五或者是星期六;我又过了一周。
在地球上,我是如此喜欢户外活动,什么都不能阻止我跑步、骑车、游泳——或所有三项——每天的练习。
(a.以至 b.以致)()我需要运动。
人的身体,在不用花费力气的宇宙中闲置,就会急剧。
骨质,肌肉。
……锻炼是克服失重造成的体能的一种方法。
a.虚弱松散萎缩衰弱 b.虚脱松散萎靡衰退c.虚弱疏松萎缩衰退 d.虚脱疏松萎靡衰弱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在太空中,刮胡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十分浪费时间。
我会往脸上挤少量的水。
表面张力与我的胡茬使水附着在脸上。
我会在水上加一点美国宇航局制造的叫做“太空剃刀”的刮胡膏。
每刮一下,刮胡膏与胡子的混合物就会暂时粘在刀片上,直到我将它放到使用了一星期的脏毛巾上。
每放一次,我就会滚动毛巾来抓住丢弃物。
因为花费时间太多,我选择每周刮一次胡子,即在每个星期天的早上。
我不留大胡子是因为,如果在突发事件中我需要带上防毒面具,胡子可能会阻碍全脸面具的密封。
一周刮一次胡子变成了一种计时的方法。
如果我在镜子里瞥见一张脏乱的脸孔,我就知道是星期五或星期六,我又熬过了一周。
我的床是光谱太空舱后面的一堵墙,对面的地板上有一台通气窗。
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
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
睡在一个不够通风的地方,你很可能会像是在一个氧气不足与二氧化碳过剩的罩子里呼吸。
结果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
人醒过来时会感到剧烈的头疼,且会拼命吸气。
出于这个原因,我头脚倒置睡在墙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我用一根bungee绳或是一条尼龙褡裢防止在夜里漂走。
我见过其他宇航员在睡觉时到处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通常撞上滤过器的吸入一侧时才会醒来。
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
尽管不太方便,我并不因为缺少愉快事物而厌烦。
记得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晚上洗澡常常呻吟抱怨,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空间站是小孩子的天堂。
另外,蓬乱,不刮胡子,甚至有点乱糟糟的,似乎很适合太空探险的景象。
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
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
1.选文前五段主要说明了。
2.“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途径”一句中“惟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在太空舱内睡觉为什么要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呢?4.运用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说说有的宇航员在睡觉时为什么会到处漂浮?5.最后一段与上文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你想成为一个太空探险家吗?如果想,你认为应具备哪些条件?(二)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既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行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
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月球。
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跃了最远的冥王星轨迹,但它是否飞出了太阳系呢?③其实,太阳系的边际非常广泛,如果以太阳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亿千米,约1.5光年。
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
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
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足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
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
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展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
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和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
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的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几十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们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上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2.根据人们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和这两大难关。
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
先介绍航天阶段的,再介绍航天阶段的。
4.末段“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中的“也许”为什么不能删去?5.根据本文内容及你所掌握的航天航空知识,你认为百年内人类飞出太阳系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为什么?(三)太空“行走”①1984年2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离地球285公里的空间轨道飞行。
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布鲁斯和罗伯特开始了这次航天飞行中最精彩的一幕。
他们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离开航天飞机,先后进入黑洞洞的宇宙空间,自由自在地在空中。
他们飞离航天飞机的最远距离达90多米,在宇宙空间“行走”了一个多小时,然后返回航天飞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系安全带在宇宙空间“行走”。
②美国宇航员的太空“行走”,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尤其是时速28000公里的速度,更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这里的奥秘是什么呢?时速28 000公里,相当于超音速喷气飞机速度的20多倍。
对于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可谓是风驰电掣的“神行太保”了。
尤其这正是离地球285公里高空轨道上的航天飞机赖以不坠所必须具备的环绕速度。
因此,只要乘坐在航天飞机上,就可以“坐享其成”地获得这样的太空速度。
美国的两名宇航员离开“挑战者”号进入茫茫太空后,便是*了这个惯性速度,成为继续绕地球运动的人体地球卫星。
这个速度听起来似乎很吓人,其实,地球作为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时速高达十万零八千公里,几乎为这两名宇航员绕地球旋转速度的四倍!地球上的人都身处如此高速,尚能毫无感觉,难怪宇航员以时速二三万公里在太空轨道上“行走”,也能若无其事,“胜似闲庭信步”了。
1.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在本文中起作用。
2.文中为了使读者对宇航员太空行走的速度有个具体的认识,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你概括说明作者把宇航员太空行走的速度与哪些速度作了比较?3.文章的主要说明方法除作比较外,还用了说明方法,请举一列。
4.在原文中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5.第一段中“漂浮”一词用的是否恰当?为什么?6.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行走”却“若无其事”“胜似闲庭信步”,其原因是什么?7.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8.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一、a。
b项中“”音为“yín”,“”音应为“mó”;c项中“”音应为“zhuó”,字不一定读半边音;d项中“”音应为“shǔn”。
二、d。
a项中“报怨”应为“抱怨”,“急据”应为“急剧”;b项中“渲哗”应为“喧哗”;c项中“脉膊”应为“脉搏”。
三、答案见“重点词语的分析4、5”。
四、a。
“以至”引起一般结果,而“以致”引起不良后果。
五、c。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的区别及词语的搭配的掌握情况。
“身体”与“虚弱”搭配比较好,“骨质”与“疏松”搭配比较好,“肌肉”与“萎缩”搭配比较好,“体能”与“衰退”搭配比较好。
六、(一)1.在太空舱内刮胡子和睡觉的情况。
2.不能。
因为“惟一”强调了风扇的作用,如果去掉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3.“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
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
如果不对着风扇,“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
4.由于太空是个重力十分微小的地方,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他们睡觉如果不用绳子之类的东西固定住身体,便有可能在舱内“到处漂浮”。
5.是总分关系,即先分说后总说。
6.可以从以下几点作答:一是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二是扎实的科学知识;三是健康的体魄等。
(言之有理即可。
)(二)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泛(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
3.状况(或“成果”);设想。
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5.答案略。
(提示:可根据你所掌握的航天航空知识,提出设想。
)(三)1.记叙。
摆出现象,为下文说明作铺垫。
2.与超音速喷气飞机的速度相比,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相比,与地球上人的感觉相比。
3.列数字。
如:28000公里,四倍等。
4.第一段: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布鲁斯和罗伯特开始了这次航天飞行中最精彩的一幕;第二段:尤其是时速28000公里,更令人叹为观止。
5.恰当,因为他们完全凭借获得的高速度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前进。
6.地球上的人随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速度是宇航员太空行走速度的四倍左右,人们什么感觉都没有,宇航员对行走速度能够承受。
7.逻辑顺序,由现象说到本质。
8.略。
答题必须有“准确”的字样,在这个基础上再分析语言特点:如简明平实、生动活泼等。
【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烂熳(màn)绯红(fēi)发髻(jì)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瞥见(piē)教诲(huì)匿名(nì)2.多音字颤zhàn寒颤颤的dí的确应yìng答应菌jūn细菌喝hè 喝采chàn颤抖 de好的yīng应该jùn菌子hē喝水二、字形藤藤条髻发髻芦芦苇挫挫折杳杳无消息疾疾病腾腾飞鬓鬓角庐茅庐锉锉子查调查嫉嫉妒鬃鬃毛卢卢布矬矬子三、词义1.重点词绯红:鲜红。
瞥见:无意中突然看到。
相宜:适宜。
物以希为贵:东西越稀少就越珍贵。
希:少。
介意:在意,放在心上。
流言: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