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例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原材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因此,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探讨原材料计划成本法的应用。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生产需要用到A、B、C三种原材料,每单位产品所需原材料用量分别为3kg、2kg、1kg,对应的单价分别为10元/kg、8元/kg、5元/kg。
该企业计划生产1000个产品,根据以上信息,我们来计算该企业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每种原材料的总成本。
A原材料的总成本=用量单价=3kg10元/kg=30元,B原材料的总成本=2kg8元/kg=16元,C原材料的总成本=1kg5元/kg=5元。
然后,我们将每种原材料的总成本相加,得到总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总成本=30元+16元+5元=51元。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总成本与计划生产数量相乘,得到最终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最终成本=总成本计划生产数量=51元1000=51000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出该企业生产1000个产品的原材料计划成本为51000元。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储存、运输等成本,这些都会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原材料计划成本的计算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以确保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综上所述,原材料计划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希望以上例题的讨论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整理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整理]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二, 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业务6]:A 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货款30000元,增值税5100 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32000 元,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材料采购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贷:银行存款35 1002(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业务7]:A 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乙材料一批,货款40000 元,增值税6800 元,发票账单已收到,款已付,计划成本为38000元,材料尚未入库。
借: 材料采购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800贷:银行存款46 800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业务8]:A 公司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方式购入丙材料一批,货款50000元,增值税8500 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52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 材料采购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贷: 应付票据58500[ 业务9]:A 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乙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未收到,月末按照计划成本50000 元估价入账。
借: 原材料——乙材料50000贷: 应付账款50000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 原材料——乙材料50000贷:应付账款50000 [ 业务10]: 月末汇总本月已付款或已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的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84000( 即32000+52000)元。
借: 原材料——甲材料32000——丙材料52000贷:材料采购84000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0 000(30 000+50 000) 元,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为节约4 000( 即84 000 —80 000) 元。
借:材料采购4 000贷:材料成本差异4 000, 三, 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 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计划成本法核算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资料:1.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原材料账户:168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184元。
元。
2.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运输费4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92000元)元)(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800元,增值税2176元;运输费800元,共计款项15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
材料已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15600元)元)3.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 项 目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合计合计基本生产基本生产 辅助生产辅助生产 原 材料计划成本计划成本85000 5000 10000 3000 103000 差异(差异(%) 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低耗品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20000 11000 31000 差异(差异(%) 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要求:1、根据资料2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
(列式计算)(列式计算) 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法例题答案:1.(1)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借:材料采购——原材料 93800 [90 000+80+40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80(15300+280)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109380 借:原材料借:原材料 92000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1800 贷;材料采购贷;材料采购 93800(实际成本)(实际成本)(2) 借:材料采购——低耗品借:材料采购——低耗品13544 [12800+8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32(2176+56)贷:应付票据贷:应付票据15776 借:低值易耗品借:低值易耗品 1560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低耗品贷;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20562.计算成本差异率:.计算成本差异率: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600+1800)÷(168000+92000)×100%=4%低耗品成本差异率=[184+(—2056)]÷(46800+15600)×100%=—3%3.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2008年9月发出材料汇总表月发出材料汇总表 项 目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合计合计基本生产基本生产 辅助生产辅助生产 原 材料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85000 5000 10000 3000 103000 差异(差异(4 %) 3400 200 400 120 4120 实际成本实际成本88400 5200 10400 3120 107120 低耗品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20000 11000 31000 差异(—3%) —600 —330 —930 实际成本实际成本19400 10670 300704.编制发出材料会计分录:.编制发出材料会计分录:(1)发出原材料:)发出原材料: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84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超支差异)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52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超支差异)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1040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超支差异)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3120(计划成本+超支差异)超支差异)贷:原材料贷:原材料 10300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 4120 (超支差异)(超支差异)(2)发出低值易耗品:)发出低值易耗品:借: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 19400(计划成本—节约差异)(计划成本—节约差异)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10600(计划成本—节约差异)(计划成本—节约差异)贷:低值易耗品贷:低值易耗品 31000(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 —930(节约差异)(节约差异) 5.登记账簿:(采用丁字账)原材料账户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168000 本期入库:92000本期发出:103000期末余额:157000低值易耗品账户低值易耗品账户期初余额:46800本期入库:15600 本期发出:31000期末余额:31400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余额:8600 本期入库:1800本期发出:4120期末余额:6280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期初余额:184本期入库:2056(节约差)(节约差) 本期发出:—930(节约差)(节约差)期末余额:942。
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核算原材料例题

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核算原材料例题哎呀,这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核算原材料的问题可真是让人头疼啊!不过,别着急,我这就来给你讲讲,保证让你听懂了!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核算原材料成本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成本支出,从而更好地控制我们的利润。
那么,这个方法是怎么操作的呢?接下来,我就给你详细讲解一下。
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原材料成本。
这包括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运输费用、加工费用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成本。
那么,如何计算这些成本呢?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叫做“直接材料”的概念来表示。
所谓直接材料,就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的原材料。
比如说,我们生产一瓶饮料,那么这瓶饮料里的水、糖、果汁等等就是直接材料。
接下来,我们要确定我们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
这个单位成本就是我们购买或者生产一个单位直接材料所需的费用。
比如说,我们购买了一瓶水的价格是1元,那么这个单位成本就是1元。
同样地,我们生产一瓶果汁的单位成本也是1元。
然后,我们要确定我们的直接材料的总成本。
这个总成本就是我们的直接材料的数量乘以它们的单位成本。
比如说,我们生产了100瓶饮料,那么这100瓶饮料的直接材料总成本就是100元。
我们要将这个总成本分摊到我们的产品上。
这个分摊的过程叫做“分配”。
分配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产品能够反映出它们所包含的直接材料成本。
比如说,我们生产的每瓶饮料都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直接材料,那么这些消耗就可以通过分配的方式加到每瓶饮料的价格上。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知道每瓶饮料的实际成本是多少了。
好了,我刚才给你讲了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的基本原理。
现在,你该明白这个方法是怎么操作了吧?当然啦,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介绍,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不过,只要你掌握了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相信你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会得心应手的!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核算原材料成本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成本支出,从而更好地控制我们的利润。
材料采购业务按计划成本法的核算综合题

材料采购业务按计划成本法的核算综合题目的: 练习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资料: 某企业本月发生下列材料采购业务1. 企业从盛大公司购入A材料6000千克, 单价1.80元,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 800元, 增值税额1 836元。
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 购买A材料发生运费、包装费等计420元, 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3. 按计划成本办理A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 A材料每千克计划成本为2.00元。
4.企业从黎明公司购入B材料16000千克, 单价1.20元。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9 200元, 增值税额3 264元。
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5. 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B材料的运费2 400元。
6. 按计划成本办理B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 每千克计划成本为1.25元。
7. 企业生产部门领用A材料3000千克用于产品生产, 计划成本为6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1000千克用于管理性耗用, 计划成本为1 250元。
8. 月末, 计算并结转A.B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9.月末, 计算并结转领用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
要求: 根据上面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所涉及的"物资采购"总账账户及其明细账户。
参考答案一、编制会计分录本例A.B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A材料成本差异率=(0-780)÷(0+12000)= -6.5%B材料成本差异率=(0+1600)÷(0+20000)=8%本例生产部门和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B两种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为: 生产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6 000×(-6.5%)=-390元(节约差)车间管理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 1 250×(8%)=100元(超支差)二、登记账户Welcome To Download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核算原材料例题

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核算原材料例题哎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核算原材料。
别看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儿专业,其实咱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比如说,你开了一家小店,卖零食、饮料什么的,那你得算算这些东西的成本,才能知道能不能赚钱。
这个成本怎么算呢?就用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呗!咱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会计计划成本计价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运输费用、加工费用等等都算进去,然后加起来得到的就是这个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这个计划成本可不是随便定的哦,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比如说,你买的原材料是10块钱一斤,运费是2块钱一斤,加工费是3块钱一斤,那么这个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就是15块钱一斤。
接下来,咱们再来聊聊如何核算这个计划成本。
你要记录下每个批次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运输费用、加工费用等等。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批次原材料的总成本了。
然后,你要把这些总成本加起来,得到的就是这个原材料的总计划成本。
当然啦,这个过程可不能马虎大意,要仔细核对每一个数据,确保没有出错。
有了这个计划成本,你就可以根据它来制定你的销售策略了。
比如说,你想把这个零食卖到15块钱一包,那么你得算算每包零食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每包零食的成本超过了15块钱,那就说明你的定价太高了,赚不到钱;反之,如果每包零食的成本低于15块钱,那你就可以考虑降低售价,提高销量了。
当然啦,这个计划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比如说,原材料的价格涨了,那你就得重新核算一下计划成本;或者你发现加工费太高了,那你也可以想办法降低加工费。
要让这个计划成本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让你的小店生意兴隆哦!好了好了,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里吧。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们,让你们在经营小店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下次再见啦!。
计划成本法核算例题

计划成本法核算例题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一)采用实际成本核算1.科目设置“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
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科目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贷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的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2.账务处理(1)购入材料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库的时间与付款的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二)采用计划成本核算1.设置的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2.账务处理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注: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
(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记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例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
为了有效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以便合理安排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演示原材料计划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A、B两种材料,每单位产品所需的A、B材料分别为2kg和3kg。
根据历史数据,A材料的采购价格为每kg5元,B材料的采购价格为每kg 8元。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计划,某企业计划生产1000个产品,现在需要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和成本预算。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生产1000个产品所需的A、B材料的总量。
根据产品的配方,A材料总需求量为1000个产品× 2kg = 2000kg,B材料总需求量为1000个产品× 3kg = 3000kg。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出A、B材料的采购成本。
根据历史数据,A材料的采购价格为每kg 5元,B材料的采购价格为每kg 8元,所以A材料的采购成本为2000kg × 5元/kg = 10000元,B材料的采购成本为3000kg × 8元/kg = 24000元。
最后,我们需要将A、B材料的采购成本合并,得出总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A、B材料的采购成本分别为10000元和24000元,总计为10000元 + 24000元 =34000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出了生产1000个产品所需的A、B材料的总量和采购成本。
根据这些数据,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原材料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并且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实际生产经营中,企业还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供应情况对原材料的采购计划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降低采购成本。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优化采购流程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
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
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
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
借:材料采购(500+5)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 590
借:原材料 500
贷:材料采购 500
实际成本505-计划成本500=5(万元)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
(2)
借:材料采购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应付票据 351(3)不编制会计分录。
(4)
借:原材料(44×5)220
贷:材料采购 220
实际成本218-计划成本220=-2(万元)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2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5)
借:生产成本 220×5=1 100
制造费用 100×5=500
贷:原材料 1 600
(6)
借:原材料 3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0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20+5-2)/(980+500+220)×100%=-1% (注意:分母不含暂估料款金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 16
贷:生产成本 11
制造费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