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高炉炼铁中存在反应:3CO+Fe2O33CO2+2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2O3是氧化剂B.Fe是氧化产物

C.CO2是还原产物D.C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F和2.24LNH3中均含有电子数为N A

B.40g KH(氢化钾:M=40 g·mol-1)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C.1.0L 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4.48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C-H键数目为0.8N A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O3和O2相同的是()

A.质量B.分子数C.原子数D.密度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从左到右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

D.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部都是主族元素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

D.同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

6.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K Na Li B.N O F C.Ca2+ K+ Cl-D.Ba2+ Ca2+ Mg2+

7.一定条件下,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发生的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锌B.碳C.氯化钠D.硫化钠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气体,在空气中都能温室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显红色

9.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为Z

B.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酸

C.XZ4、WY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D.W、X形成的单质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粒子半径:S2->Cl>S ②氢化物稳定性:HF>HCl>PH3;

③离子还原性:S2->Cl->Br->I-④单质氧化性:Cl2>S;

⑤酸性:HF>HClO4⑥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A.①B.③⑥C.②④⑥D.①③④

11.已知A、B、C、D为短周期内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元素,X、Y、M、N 分别是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为B、C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且摩尔质量相同。若X与Y的摩尔质量也相同,Y 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

B.简单离子半径关系:A < D

C.X、Y 中都只存在离子健

D.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M >N

12.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

13.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到两份质量相同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

加入少量的CuSO 4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H 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可逆反应:222NO 2NO+O 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O 的同时生成22n molNO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O 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用2NO 、NO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15.用铜片、银片、Cu(NO 3)2溶液、AgNO 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 3的U 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e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 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 2+=Zn 2++Cu ,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A.A B.B C.C D.D

17.有一种瓦斯分析仪(图甲)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传感器显示出来。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电极b是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5O2--8e-=CO2

3 +2H

2

O

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O2-通过时,电子转移4mol 18.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3Fe3O4 + 28HNO3 =9Fe(NO3)x + NO↑+ 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Fe(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还原0.4 mol氧化剂,就有1.2 mol电子转移C.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D.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19.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预防新冠病毒用95%的酒精比用75%的酒精效果好

B.淀粉、蛋白质、聚乙烯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一束光通过气溶胶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特有的现象

D.漂白粉、漂白液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都是次氯酸钙

21.不可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烯B.氢氧化钾溶液C.二氧化硫D.苯

2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能进行,其有机产物为

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硝基苯

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23.2002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的15 t苯泄漏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害,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24.烃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金刚烷”,下列错误的是()

A .金刚烷分子式是C 10H 16

B .金刚烷分子中有4个六元环组成

C .金刚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4种

D .金刚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2种

2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 3含有的Na +离子数为0.02N A

C .通常状况下,1N A 个CO 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N A

二、有机推断题

26.A 、B 、C 、D 、E 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B 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

4;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E -、C +、A +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AE 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D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___(写出化学式)。

(2)用惰性电极电解化合物CE 的饱和溶液,当电路中有0.2mol 电子通过时两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共为___L 。

(3)A 与B 、A 与D 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并写出A 与B 形成的18电子分子的电子式___。 (4)均由A 、B 、C 、D 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其中一种是强酸所成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___。

三、计算题

27.A 与B 反应生成C ,假定反应由A 、B 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mol/L 。反应进行2min 后A 的浓度为0.8mol/lLB 的浓度为0.6mol/L ,C 的浓度为0.1mol/L 。

(1)2min 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 (A )=___,v (B )=___,v (C )=___

(2)三者数值之间的关系是v (A )=___v (B )=___v (C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四、填空题

28.某离子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MnO 4-+I -+H +→Mn 2++I 2+IO 3-

+H 2O

(1)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氧化产物是___。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 2的化学计量数是3、IO 3-

的化学计量数是4,请配平上述反应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

___MnO 4-+___I -+___H +→___Mn 2++3I 2+4IO 3-+___H 2O

五、原理综合题

29.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 .稀硫酸

b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 .水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H 3CH 3

b .CH 3CHCl 2

c .CH 3CH 2OH

d .CH 3CH 2Br

(4)已知 2CH 3CHO +O 2Δ???→催化剂2CH 3COOH 。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六、实验题

3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 2S 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 的非金属性比S 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

① NaH 是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 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________________。

② NaAlH 4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NaAlH 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分析判断。

【详解】

高炉炼铁反应中,铁元素从+3价降至0价,Fe2O3是氧化剂,A项正确;Fe是还原产物,B 项错误。碳元素从+2价升至+4价,CO是还原剂,D项错误;CO2是氧化产物,C项错误。本题选A。

2.D

【详解】

A.在标准状况下HF以(HF)n形式存在,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

B.40g KH(氢化钾:M=40 g·mol-1)物质的量是1mol,KH与足量水反应,方程式为:

KH+H2O=KOH+H2↑,1molKH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B错误;

C.在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中都含有O元素,不能只根据溶质中含O原子数目来确定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C错误;

D.CH4分子中含4个C-H键,CH2=CH2分子中也含有4个C-H键,标准状况下,4.48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其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

0.2mol×4N A/mol=0.8N A,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3.B

【详解】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O3和O2相同的是分子数,故选B.

4.D

【分析】

【详解】

A.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正确;

B.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正确;

C.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C正确;

D. 应该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D错误;

’答案选D。

5.B

【详解】

A.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22种非金属元素,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部都是主族元素,故A正确;

B.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故B错误;

C. 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11、25,故C正确;

D. 同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故D正确;

答案选B。

6.C

【解析】

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为:,A是错误;同周期自

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B错误;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为:,C正确;离子

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大小为:,D错误;正

确选项C。

7.C

【详解】

A. 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

B. 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

C. 氯化钠和浓硫酸微热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体现浓硫酸的难挥发性,不是氧化还

原反应,故选C;

D. 硫化钠具有强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

答案选C。

8.A

【详解】

A、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因为SiO2+2NaOH=Na2SiO3+H2O,故A正确;

B、Na2O和Na2O2元素组成虽然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与CO2的反应如下: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产物不同,故B错误;

C、NO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故C错误;

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

故选A。

9.C

【分析】

有图可知X,Y,W,Z分别是C,O,Si,Cl元素。

【详解】

A. 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为W;故错误;

B.氧元素没有氧化物,故错误;

C. XZ4、WY2为CCl4,SiO2,都是共价键,化学键类型相同,故正确;

D. W形成的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X形成的单质不是半导体材料,故错误。

10.C

【详解】

①Cl、S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S>Cl,同种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则微粒半径:S2->S>Cl,故①错误;

②非金属性F>Cl>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F>HCl>PH3,故②正确;

③非金属性Cl>Br>I>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离子还原性:S2->I->Cl->Br-,故③错误;

④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所以单质氧化性:Cl2>S,故④正确;

⑤HF为弱酸,HClO4为强酸,所以酸性HF<HClO4,故⑤错误;

⑥金属性K>N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⑥正确。

所以上述结论正确的是②④⑥。

故选C。

11.B

【分析】

Y 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乙为单质,Y为二元化合物,所以乙为S,Y为Na2O2,甲单质的摩尔质量与S相同,均为32g/mol,甲应为O2,且Y(Na2O2)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O2),符合题意;氧气可以和M反应生成S单质,且X与氢离子反应生成M,所以M为H2S,则N为H2O;根据已知物质可知四种元素有H、O、Na、S,所以X为Na2S;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S元素、D为Na。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原子序数A

B.氢离子核外不含电子,所以半径最小,Na+和O2-电子层结构相同,但氧离子核电荷数更小半径更大,S2-有3层电子,半径最大,所以离子半径:H+

C.Y为Na2O2,除了离子键,还有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故C错误;

D.虽然H2S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O,但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更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D

【详解】

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ⅥA族元素,Z为Ⅶ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

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故A错误;

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故B错误;

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F->Na+,S2-电子层最多,离子半径最大,故离子半径S2->F->Na+,故C错误;

D.X、Y、Z分别为S、Na、F,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则原子序数:X>Y>Z,故D正确。

答案选D 。

13.A

【详解】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分别加入到两份质量相同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则生成氢气的量由锌决定,向a 中加入少量的CuSO 4溶液,a 中锌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形成锌铜硫酸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因此a 中速率快,由于a 中锌有一部分被铜离子消耗,因此锌与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量比b 中少,故A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

14.A

【详解】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O 的同时生成22n molNO ,说明反应v (正)=v (逆),达到平衡状态,①正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O 的同时生成2n molNO ,这是必然的,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满足,22(NO )(NO)(O )221

v v v ==正正正,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②错误; ③反应中必然满足22(NO )(NO)(O )221v v v ==正正正和22(NO )(NO)(O )221

v v v ==逆逆逆,但是只有22(NO )=(NO )v v 正逆才平衡,当用2NO 、NO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可能已经平衡,也可能没有平衡,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③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 2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④正确;

⑤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⑤错误;

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一直变化,又因为气体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当其不再变化时,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⑥正确;

答案选A 。

【点睛】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能折合成以上特征的,可以选择一个物理量,会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

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例如本题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随着反应而变化,后来不变了,就达平衡了。

15.C

【详解】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铜作负极,负极上金属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银作正极,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故①错误;

②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反应为:Ag++e-=Ag,故②正确;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故③错误;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故④正确。

答案选C。

16.D

【分析】

原电池中,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溶液中的Cu2+得电子转化为Cu单质,则可选择铜做正极,电解质溶液可选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即可,再依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作答。【详解】

电极总反应为Zn+Cu2+=Zn2++Cu,Zn失电子作负极,因正极反应为:Cu2++2e-=Cu,所以选取含有Cu2+的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正极选择比锌不活泼的铜即可,D项正确;

答案选D。

17.C

【详解】

A.电池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氧气得电子,b极为正极,电子由电极a流向电极b,选项A错误;

B.电极b氧气得电子,生成O2-,O2-由正极(电极b)流向负极(电极a),选项B错误;C.甲烷所在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4+4O2--8e-=CO2+2H2O,选项C正确;D.1mol O2得4mol电子生成2mol O2-,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2mol,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8.B

【详解】

A.根据N守恒可计算出x=3,A错误;

B.28molHNO3反应,降为+2价的N只有1mol,每生成1molNO转移电子数为3mol,B正确。

C.Fe失电子数为3,HNO3表现氧化性和酸性,C错误;

D.Fe3O4可看成是FeO·Fe2O3,所以3molFe3O4反应,化合价升为+3价的Fe只有3mol,D 错误;

故答案选B。

19.C

【详解】

A.Na、S的电子层数比O多一层,所以O原子半径最小,Na、S是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S>O,选项A错误;

B.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强,所以F>N,Si原子的电子层数大于N、F,所以非金属性最弱,非金属性越强,则氢化物越稳定,所以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减弱,选项B错误;

C.Li、K、Cs为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选项C正确;

D.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其相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所以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0.C

【详解】

A.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可进入细菌的细胞内,完全破坏细菌组织,而95%的酒精因浓度过高,可在细菌细胞最外层形成保护膜,达不到杀菌的目的,所以75%的酒精比95%的酒精杀菌效果好,故A错误;

B.聚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气溶胶是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即一束光通过气溶胶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

D.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都是次氯酸钙,但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D错误;答案选C。

21.D

【详解】

A.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选项A错误;

B. 氢氧化钾溶液能与溴水反应生成溴化钾、次溴酸钾和水,选项B错误;

C.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水氧化而使溴水褪色,选项C错误;

D. 溴单质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因此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其褪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2.B

【详解】

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A错误;

B.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故B正确;C.反应③为苯与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故C错误;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但是苯分子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23.A

【分析】

苯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有毒。苯属于易燃液体,其燃烧时冒出大量黑烟。

【详解】

A. 苯不溶于水,A不正确;

B. 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B正确;

C. 苯的密度小于水,可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C 正确;

D.苯分子中的含碳量很高,故其燃烧时会冒出大量的黑烟,污染环境,D正确。

本题选A。

24.C

【分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金刚烷中每个C原子与其它C原子形成单键,金刚烷的分子式为C10H16,分子中含有4个六元环,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以此解答。

【详解】

A .由结构可知,含4个CH ,6个CH 2,则分子式为C 10H 16,选项A 正确;

B .由金刚烷的键线式,可知分子内由

C 原子构成的最小的环上有6个C 原子,这种环有4个,选项B 正确;

C .含4个CH ,6个CH 2,含2种位置的H ,则一氯代物有2种,选项C 错误;

D .含4个CH ,6个CH 2,含2种位置的H ,则一氯代物有2种,选项D 正确。

答案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考查,注意碳形成4个化学键及空间对称性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5.B

【详解】

A.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 水的物质的量,A 错误;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 3含有的Na +离子数为:1.06g/(106g·mol -1)×2×N A /mol =0.02N A ,B 正确;

C. 在标准状况下,1N A 个CO 2分子占有的体积才等于22.4L ,C 错误;

D. 0.5mol/L 的MgCl 2溶液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未知,则其中含有Cl -个数无法求出,D 错误;

答案选B 。

【点睛】

标准状况下,1N A 个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才为22.4L ;求出微粒的个数时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其体积,才能求出其物质的量,进而求出微粒的个数。

26.HClO 4 4.48 H 2O 2+H 2S=S↓+2H 2O

H ++HSO 3-

=SO 2↓+H 2O 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详解】

A 、

B 、

C 、

D 、

E 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B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

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短周期元素内层电子数为2或10,令B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 ,

则x :(x+2)=3:4,x=6或x :(10+x )=3:4,x=30,不存在,故B 为氧元素;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短周期次外层电子数为2或8,D 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8,故D 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D 为硫元素;E 原子序数最大,为主族元

素,则E 为Cl 元素;E -、C +、A +的半径逐渐减小,C 、A 形成+1价离子,处于第ⅠA 族,常温下化合物AE 为气体,故A 为氢元素,C 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C 为Na 元素。 (1)非金属性Cl >S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故酸性HClO 4>H 2SO 4,故答案为:HClO 4;

(2)用惰性电极电解化合物NaCl 的饱和溶液,阳极反应为:2Cl --2e - =Cl 2↑,阴极为2H + +2e -

=H 2↑,当电路中有0.2mol 电子通过时,生成气体共0.2mol ,体积为0.2mol ×22.4L/mol=4.48L ; (3)A 与B 、A 与D 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分别为H 2O 2、H 2S ,两者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单质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H 2O 2+H 2S=S↓+2H 2O ;

(4)由A 、B 、C 、D 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可以发生反应,其中一种是强酸对应的酸式盐,

可能为硫酸氢钠与亚硫酸氢钠,二者可以发生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 ++HSO 3-=SO 2↓+H 2O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

27.0.1mol/L 0.2mol/L 0.05mol/L 12 2 2A+4B C

【详解】

(1)反应进行2min 后A 的浓度为0.8 mol/L ,B 的浓度为0.6 mol/L ,则A 和B 的浓度变化量分别是0.2mol/L 和0.4mol/L ,所以A 的反应速率是

0.2mol /L 2min

=0.1 mol ·L -1·min -1,B 的反应速率是0.4mol /L 2min =0.2 mol ·L -1·min -1,C 的反应速率是0.1mol /L 2min =0.05 mol ·L -1·min -1;

(2)根据(1)中反应速率的数据可知,v (A) =12

v (B) =2v(C); (3)由于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A+4B

C 。 28.Mn I 2、IO 3-

6 10

24 6 12

【分析】

(1)MnO 4-+I -+H +→Mn 2++I 2+IO 3-

+H 2O 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中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为

+2价,碘元素从碘离子中-1价部分升高到碘单质中的0价,部分升高到碘酸根离子中+5价的碘;

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对应还原产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反应中被氧化,对应氧化产物;

(2)MnO 4-+I -+H +→Mn 2++I 2+IO 3-

+H 2O 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中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为+2价,碘元素从碘离子中-1价部分升高到碘单质中的0价,部分升高到碘酸根离子中+5价的碘,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及原子个数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依据方程式判断转移电子数目,用单线桥表示。

【详解】

(1)MnO 4-+I -+H +→Mn 2++I 2+IO 3-+H 2O 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中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为+2价,碘元素从碘离子中-1价部分升高到碘单质中的0价,部分升高到碘酸根离子中+5价的碘;

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对应还原产物,所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Mn 被还原;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反应中被氧化,对应氧化产物,所以碘离子为还原剂,对应产物I 2、IO 3-,为氧化产物;

故答案为:Mn ; I 2、IO 3-;

(2)MnO 4-+I -+H +→Mn 2++I 2+IO 3-+H 2O 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中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为+2价,碘元素从碘离子中-1价部分升高到碘单质中的0价,部分升高到碘酸根离子中+5价的碘,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 2的化学计量数是3、IO 3-的化学计量数是4,则碘离子共失去30mol 电子,依据得失电子守恒,高锰酸根离子系数为6,依据原子个数守恒方程式为:6MnO 4-+10I -+24H +=6Mn 2++3I 2+4 IO 3-+12H 2O ,生成3mol 碘转移30mole-,用单线桥表示为:。

29.

CH 2=CH 2 bd acd 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

nCH 2 =CH 2 加聚反应

【分析】

(1)略

(2)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之间均不发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氧气反应,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碳和氢气;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3)乙烯和水加成能生成乙醇,和氢气加成生成乙烷,和溴化氢加成生成溴乙烷;

(4)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氧化,最终生成乙酸,因而A为CH3CH2OH,B为CH3CHO。

【详解】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电子式为:;

(2)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甲烷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两种物质;

(3)乙烯和水加成能生成乙醇,和氢气加成生成乙烷,和溴化氢加成生成溴乙烷,答案选acd;

(4)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氧化,最终生成乙酸,因而A为CH3CH2OH,B为CH3CHO,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nCH2 =CH2,反应属于加聚反应。30.钾铝铝S2-+Cl2 =S↓+2Cl-NaH NaAlH4+2H2O=NaAlO2+4H2↑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淀粉KI试纸变蓝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详解】

Ⅰ.(1)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钾>钠>镁>铝,所以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最激烈的是钾,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铝;生成1mol氢气需要得到2mol电子,1mol钾、钠都失去1mol电子,1mol镁失去2mol电子,而1mol铝失去3mol电子,所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金属铝;

(2)氯气氧化性强于硫单质,所以氯气能够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9年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 D.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 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 B.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 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D.实验结束时,甲、乙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 3.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4.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

C5的分解。CO2和O2在与R酶结合时具有竞争性相互抑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B.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需要[H]和ATP C.增大CO2浓度后,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3/C5比值增大 D.增大O2/CO2的比值,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5.将生理状态相同、大小相似的多只家兔均分为甲、乙2组,2组家兔分别注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肾上腺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甲组家免血糖浓度下降,乙组家兔血糖浓度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因缺少对照,该实验不能得出血糖浓度受激素影响的结论 B.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小鼠的初始血糖浓度 C.实验过程中,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行动迟缓甚至昏迷等症状 D.肾上腺素可能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功能 6.正常人16号染色体有4个A基因(基因型为AA/AA),均能独立编码正常肽链,a基因则编码异常肽链。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均有2个上述肽链参与构成(异常肽链也能参与)。研究表明,当体内缺少1~2个A基因时无明显贫血症状,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无A基因时,胎儿因无正常的血红蛋白造成胚胎致死。一对无明显贫血症状的夫妇婚后先后怀孕二胎,头胎胚胎致死,第二胎完全正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 B.这对夫妇的血红蛋白有2种类型 C.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 D.这对夫妇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7.草莓在大棚内种植受光质影响较大。在大棚内总透射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和湿度等相同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测得某品种香草莓在不同农膜(白膜为自然光质,对照组)大棚内,3个月后草莓叶片和果实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对照组相比,蓝膜、红膜大棚内草莓叶片细胞内色素含量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对蓝膜大棚内草莓叶片适应性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表中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数据分析,草莓在___________(填“白膜”蓝膜”或“红膜”)大棚中的生长反应是耐阴生性增强;为提高冬季大棚草莓的产量,除了选择适合的农膜颜色外,还可适当补充___________光源。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六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六模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细胞内含磷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的“通货”是含磷化合物 B. 对细胞代谢具有催化作用的酶都是含磷化合物 C. 组成细胞膜、核糖体、染色体都有含磷化合物 D. 人体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有含磷化合物参与 【答案】B 【解析】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的“通货”是ATP,为含磷化合物,A正确;对细胞代谢具有催化作用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蛋白质不一定含有磷,B错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组成核糖体的RNA、组成染色体的DNA都是含磷化合物,C正确;人体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有含磷化合物参与,如缓冲物质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D正确。 2.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 人体细胞内02/C0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 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02后比停止前的高 【答案】D 【解析】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A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摩尔的葡萄糖,则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6摩尔的CO2,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6摩尔的O2,人体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既无CO2的产生有无O2的消耗,B错误;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1化合物结合生成C2,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2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1/C2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代谢 3. 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近缘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以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

河北衡水中学2021届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绝密★启用前 河北衡水中学 2021 届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数学 本试卷 4 页。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 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 ={x | x2 - 4x + 3 0} ,B ={x ∈Z |1

z 1 -z |= 2 A.1 B. 2

3.某班级要从 6 名男生、3 名女生中选派 6 人参加社区宣传活动,如果要求至少有 2 名女生参加,那么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为 A.19 B. 38 C. 55 D. 65 4.数列 1,1,2,3,5,8,13,21,34,…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是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于 1202 年在他撰写的《算盘全书》中提出的,该数列的特点是: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在该数列的前 2020 项中,偶数的个数为 A. 505 B. 673 C. 674 D. 1010 5.已知非零向量a , b 满足| a | = | b | ,且| a + b | = | 2a - b | ,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2 π 3 B. π 2 C. π 3 D. π 6 6.为加快新冠肺炎检测效率,某检测机构采取合并检测法,即将多人的拭子样本合并检测,若为阴性,则可以确定所有样本都是阴性的,若为阳性,则还需要对本组的每个人再做检测.现对 20 名密切接触者的拭子样本进行合并检测,每份样本的检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都是相 互独立的,每人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概率为 p ,且检测次数的数学期望为 20,则 p 的值为 1 1

河北省衡水中学地理试卷完整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地理试 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3月) 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男性比例降低 B.女性比例降低 C.青壮年比例降低 D.村中心人口减少 2.“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播种面积减小②机械化水平下降③农药用量增加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2016年12月9日,首批21.9吨的德国鲜肉搭乘蓉欧快铁,直抵成都。全程历时13天,行程1万多千米,结束了欧洲肉类出口到中国单纯依赖海运的历史。目前,成都周边以及西南地区的货物不论是成列、成组、拼箱均可通过蓉欧快铁快捷、安全运抵欧洲任何地方,货运量迅速扩大。下图为中欧联系通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成都货物通过蓉欧快铁运输到西欧 A.比传统通道经过国家少 B.比传统通道运输时效高 C.比海运保鲜成本高 D.比海运安全系数低 5.第一批肉类运输过程中 A.沿途一片枯黄,难见绿色 B.沿途河流都处于结冰期 C.昼夜更替周期短于24小时 D.每天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6.蓉欧快铁开通后 A.国内铁路运输压力会有所减轻 B.亚欧经济重心将逐渐向东移动 C.马六甲海峡交通地位大幅下降 D.成都成为亚欧入境货物的“分发站”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蒸发较弱 B.地下水位高 C.地形平坦 D.降水丰富 8.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2月—4月 B.5月—7月 C.8月一10月 D.11月一次年1月 9.琼莱运河建成后 A.尼罗河上游盆地可耕地增加 B.埃及水资源减少 C.尼罗河输沙量减小 D.苏德沼泽水质改善 科研人员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对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对火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当年,火烧样地中

2019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届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a-40 Fe-56 Ba-137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以铜银合金(含少量铁)废料为原料回收银和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铜溶于过量稀硝酸,过滤、低温干燥得纯铜 B电解时用粗银作阴极,硝酸银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C用稀硫酸处理渣料时主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从滤液B中可以提取绿矾(FeSO 4·7H 2 O) 8资料显示:一定条件下NH 3 能还原CuO。为了证明资料的真实性,利用下列装置(含药品)进行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9.有机物 Urolithin A常用于合成某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Urolithin A分于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 B. Urolithin 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 Urolithin A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D. Urolithin A在稀硫酸中的水解产物含2种官能团 10国际计量大会第26次会议新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214076×1023mol- 1),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聚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2 N A B2 mol NH 3和3molO 2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O的分子数为2 N A C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净增质量比正极净增质量多16g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D.1L0.5mlol·L-1Al 2Fe(SO 4 ) 4 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小于1.5 N A 11某化工厂排放出大量含硫酸铵的废水,技术人员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废水中的硫酸铵,并回收化工产品硫酸和氨水,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交换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Y极发生氧化反应 B.a口进入稀氨水,d口流出硫酸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4e-=4H++O 2 ↑ D.对含硫酸铵较多的废水处理过程中若转移0.2mol电子,则可回收19.6gH 2SO 4 12.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为非金属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遇到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产生“白烟”,Z的最外层电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七调考试【答案打印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8年3月30日1.B(A.“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原文句子“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C.错在“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原文说“凝聚着美……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D.错在“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偷换概念。)2.B(错在“是为了说明人文要素比效率、性能更重要”。两者之间是相得益彰,互不缺少的关系。缺少“效率、性能”的科技,没有使用价值。而缺少“人文要素”的科技创新美感。) 3.A(错在此句表述本身就是错误。“某些技术成果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4.A(牧羊人对“我”的怀疑和不相信,是因为汉人疯狂采伐石头,不仅对当地地貌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也对当地游牧民族人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起了贪念的是疯狂采伐石头的汉人。) 5.答案:①人类疯狂开采石头,对戈壁滩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所开采的石头制作成商品后在城市售卖,价格却十分廉价。②人类因贪婪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③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第一、二点,每点2分,第三点1分。) 6.答案:因为“我”深深认识到: ①“我”虽然喜爱石头,但不能把“喜爱”变成“贪婪”而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石头; ②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 ③戈壁玉的确美丽,但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每点2分。) 7.A(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题中A 错在遗漏信息,林风眠被誉为“百年巨匠”之一的原因很多,“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和“培养了很多大师级的名家”等也不可忽视。) 8.B、E(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概括形成答案。A.林风眠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既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文化学习,又在梁伯聪、南洋回来的朋友等人的影响下关注西方的艺术世界,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调和的创新打下了基础。C.为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和思想的双重启蒙”,中国传统艺术的启蒙他幼时就接受了。D.无中生有,林风眠出国留学、在国外艺术展上一举成名并未提到他的爱国情怀。) 9.①保持好奇心,善于学习。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西洋插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论与思想,林风眠都兼收并蓄。 ②善于创新,能打破传统。林风眠不一味地做守规矩的“好学生”,才能在复兴东方岂术和调和东西艺术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③贴近生活,保持人味。他的画作直接描述生活,拷问人性,富有活力。 ④耐住寂寞,专心创作。林风眠在上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最终让自己的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⑤有师友亲人的帮助。梁伯聪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蔡元培的任人唯贤,父亲的影响,等等,都促成了林风眠的成功。 10.C(抓住关键主语“帝”“言官”和关键词“使”“再”。) 11.D(“汉武帝”是谥号。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12.B(“余懋衡和王基洪等御史官先后把这件事上奏皇帝弹劾梁永”与文中内容不符。由原文“永虑军民为难,召亡命擐甲自卫。御史王基洪声言永必反,具陈永斩关及杀掠吏民状。巡抚顾其志颇为永讳,永乃藉口辨。帝疑御史言不实。”可以推测。)

河北衡水中学2021届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河北衡水中学2021届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数学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 ={x |x 2-4x +3≤0},B ={x ∈Z |1<x <5},则A ∩B = A .{2} B .{3} C .{2,3} D .{1,2,3} 2.若复数z =1-i ,则| |1z z =- A .1 B C . D .4 3.某班级要从6名男生、3名女生中选派6人参加社区宣传活动,如果要求至少有2名女生参加,那么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为 A .19 B .38 C .55 D .65 4.数列1,1,2,3,5,8,13,21,34,…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是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于1202年在他撰写的《算盘全书》中提出的,该数列的特点是: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在该数列的前2020项中,偶数的个数为 A .505 B .673 C .674 D .1010 5.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且|||2|a b a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2π3 B .π2 C .π3 D .π6 6.为加快新冠肺炎检测效率,某检测机构采取合并检测法,即将多人的拭子样本合并检测,若为阴性,则可以确定所有样本都是阴性的,若为阳性,则还需要对本组的每个人再做检测.现对20名密切接触者的拭子样本进行合并检测,每份样本的检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都是相互独立的,每人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概率为p ,且检测次数的数学期望为20,则p 的值为 A .12011()20- B .12111()20- C .12011()21- D .121 11()21 - 7.已知未成年男性的体重G (单位:kg )与身高x (单位:cm )的关系可用指数模型G =a e bx 来描述,根据大数据统计计算得到a =2.004,b =0.0197.现有一名未成年男性身高为110 cm ,体重为17.5 kg ,预测当他体重为35 kg 时,身高约为(ln 2≈0.69) A .155 cm B .150 cm C .145 cm D .135 cm 8.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M 为CC 1的中点,点N 在侧面ADD 1A 1内,若BM ⊥A 1N .则△ABN 面积的最小值为 A B C .1 D .5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π3cos()55α+=,则3 sin(2π)5 α-= A .2425- B .1225- C .1225 D .24 25 10.已知抛物线C :y 2=4x ,焦点为F ,过焦点的直线l 抛物线C 相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A B |的最小值为2 B .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相切 C .x 1x 2为定值 D .若M (-1,0),则∠AMF =∠BMF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b>a>c>d B. b>a>c=d C. b>d=c>a D. b>d>c>a 2.图中河流的主汛期,最不可能在 A.12月至次年2月 B.3至5月 C. 6至8月 D.9至11月 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两河流域流经地区的说法最可能是 A.该地区河道弯曲,可推知地势平坦开阔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东南流向西北 C.该地地质构造既有断层也有褶皱 D.实施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是发电和航运 4.计划在MN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则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P点对应时间预测在2045年前后),完成5~6题。 5.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医疗生活水平 B.人口政策 C.交通条件 D.人口流动 6.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是 A.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B.控制老年人口数量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物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m/s”是导出单位 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2 2.一质点位于x= -1m处,t=0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s内和0~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t=4s时,质点在x=2m处 C.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位移相同 D.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3.如图所示,小球A、B通过一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它们都穿在一根竖直杆上。当两球平衡时,连接两球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和2θ,假设装置中各处摩擦均不计,则A、B球的质量之比为() A.2cosθ:1 B.1:2cosθC.tanθ:1 D.1:2sinθ

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 上,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则平衡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 ;若将它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则平衡时(静摩擦力足够大)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 。已知AB 段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60°,对圆球重心离球心O 的距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5.如图所示,光滑的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上,圆心为O 点,P 为环上最高点,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P 点,另一端栓连一个套在大环上的小球,小球静止在图示位置,则( ) A .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B .大圆环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可能指向O 点 C .小球受到弹簧的弹力与重力的合力一定指向O 点 D .大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可能小于球的重力,也可能大于球的重力 6.如图所示,a 、b 、c 三根轻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保持静止,细绳a 是水平的,现对B 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 ,将B 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A 球保持不动,这时三根细绳张力a F 、 b F 、 c F 的变化情况是( ) A .都变大 B .都不变 C .a F 、b F 不变,c F 变大 D .a F 、c F 不变,b F 不变 7.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MN ,其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O ,但挡板与半圆柱体不接触,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P 的截面半径远大于Q 的截面半径),整个装胄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 绕O 点缓慢地逆时针转动,在Q 到达最高位置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 对Q 的弹力大小逐渐减小 B .P 、Q 间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 .桌面对P 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 .P 所受桌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地理)

河北衡水一调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读我国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属于哪个板块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本区农业被称为 A. 灌溉农业 B. 河谷农业 C. 坝子农业 D. 绿洲农业 3.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 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 性 D.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的原 因是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图

图2 为世界某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当图中P 点的太阳高度为90°时 A 衡水市已经夕阳斜照 B美国五大湖地区为黑夜 C 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 D 南极洲小部分地区为极昼 5.形成图中粮食作物产区气候,最主要的原因是 A.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B近海寒暖流的影响 C 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 D季风环流的影响 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回答6-7题 6.C点在D点的: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7.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东北再东南 D.先正北再正南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 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 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 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2题。 8.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最大的是 A.泥浆 B.草地 C.红砂岩 D.松林 9. 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其反射率不同,反射和辐射的波长也不同,要了解下垫面的状况,我们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逐月分布图,回答下题。 10.该地7、8月份气温最高,降水量6月最多,该地区是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11月份联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EVENTS Aug. 31-Sept. 4, Laughter Bus Cape Town, South Africa Lovely sightseeing tour with laughter, fun and festivities. The tour departs from Cape Town towards the Garden Route, stopping at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places, enjoying lunch at the seaside and sharing laughter with local communities. Cost: $ 800. + 27 7222-97454,info@ laughterbus.co.za Sept. 17-18, Laughter Yoga 2-day Certified Leader Training Irvine, California, USA 10 a. m. — 5 p. m. daily at Irvine Valley College. Learn to laugh for health without the need of jokes. Start a laughter club, share laughter with elders and kids, and earn income sharing happiness. Includes practice with Jeffrey Briar. Costs: $ 295. (949) 376-1939, JBriar@https://www.360docs.net/doc/4f1880908.html, Sept. 30, Laughter is Serious Business Workshop St. Albans, Hertfordshire, UK A workshop for those who have completed Laughter Leader / Skills courses and want to get ideas and real advice on how to promote (提升) themselves. 10 a. m. — 3 p.m. with lunch break. Costs: £ 100 (includes a £ 25 DVD). + 44 (0) 1727-741-050, lotte@https://www.360docs.net/doc/4f1880908.html, Oct. 7-9, Laguna Laughter Club Mountain Retreat (静修) Angelus Oaks, California, USA Everyone is welcome on this three-day retreat in the pine forest of Redlands. Daily laughter yoga sessions, music, dancing, hiking, and vision-sharing. Costs: $ 150

(完整word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题.docx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 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 B.有的 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 C.水稻细胞中由 C、G、 T, U 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8 种 D.激素、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 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B.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 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 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 甲图中 ab 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 B. 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 型细菌是由R 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 4.水稻体细胞有 24 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 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要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必需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

B. 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 aa)杂交获得 F , F 再自交获得 F ,取 F 花粉加碘染 1121 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 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若含有 a 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 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 3: 1 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双缩脲试剂加入到酶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紫色反应 B.为加速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可用适宜浓度的盐酸处理细胞 6.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B.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7.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卤水点豆腐、明矾净水的原理都是破坏胶体的介稳性 B.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 C.“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D.玛瑙、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分科综合测试(物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分科综合 测试(物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分科综合测试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我们在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中,接触并学习了很多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理想化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理想化处理,即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物理学学习中懂得忽略什么跟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质点、点电荷、位移等均是理想化模型 B.分力、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用两个(或多个)物理量通过比值的方法去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即为比值 定义法。电动势 W E q =非静电力,电容 Q C U = ,匀强电场的场强 U E d =等都是采用 比值法定义的 D.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 v t ? ? ,当?t非常小时, v t ? ? 就可以表本物体在时刻的瞬 时加速度,该定 义应用了赋值的思想方法 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B.甲的位移不断减小,乙的位移不断增大 C.第1s末两物体相遇

D.前2 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G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 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形成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的电荷量大于B的电荷量 C.A的左侧某点电场强度可能为零 D.AB连线上从A到B电势降低 5.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勻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生管理细则

衡水中学学习资料 1.计划管理一一有规律 2.(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是,能管住自己,也就挡住了各种学习上的负面干扰,如此,那个“大目标”也才会更接地气,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4. 5.2.预习管理一一争主动 6.(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7.(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 书写下来。一读写同步走。 8.(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9.(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

10.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一建立复习本。 11.(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 12.坚持2~ 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一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13. 14. 3. 听课管理一重效益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 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 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一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一90%左 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4.复习管理一讲方法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 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 回想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 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能够做到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 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 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 2. 一质点位于x=?1m处,t=0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内和0~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t=4s时,质点在x=2m处 C.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位移相同 D.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3. 如图所示,小球A、B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它们都穿在一根竖直杆上.当 两球平衡时,连接两球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和2θ.假设装置中的各处摩 擦均不计,则A、B球的质量之比为() A.2cosθ:1 B.1:2cosθ C.tanθ:1 D.1:2sinθ 4.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上,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则平衡时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若将它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则平衡时(静摩擦 力足够大)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已知AB的圆心角度数为60°,对圆球重心离球心O 的距离是()

河北地区衡水中学教学方案计划模式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习资料 一引言 衡水中学?恕我孤陋寡闻。如果没有看过有关衡水中学的专题报道的人,大凡是不知道何为衡水的。衡水是河北省南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城市,据说市里的建筑物高过六层的都不多见,不要说全国,就是在河北省,衡水市也实在不在出众之列。至于衡水中学,招生范围仅限衡水市的桃城区,报道说是河北省所有示范性高中之中招生人口范围最小的学校之一,而且初中升高中录取分数线仅在450分左右。然而,从2000到2006年,衡水中学已连续七年高考在重点本科上线人数、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考取清华北大人数等指标上均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2006年高考6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理科前10名,其中包括河北省理科状元、理科第二名、文科第三名;重点本科上线人数1108人,其中42人考入清华北大。 《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作了《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河北省衡水中学探秘》系列报道,开篇便是:衡中现象:一个教育的神话。此后,“教育的神话”又连续上演了四年。 为什么一个经济后发地区在教育上能够成为全国的领跑者?为什么一个学校可以在生源范围窄、生源素质低的情况下创造教育的奇迹?……一连串的问号,一系列的迷惑让来衡水中学参观学习的教育界人士趋之若鹜,仅2006学年开学初两个月时间里,已经有全国各地100多个单位的5000余人到衡水中学考察参观,近年来专程到衡水中学取经探秘的就有7万之众。 下面,我想通过网上收集、整理的一些资料,试从课堂教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四个方面探寻衡水中学“教育的神话”。 二课堂教学 (一)基本理念 1、诱思探究教学论(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具体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强化认知过程,注重知识运用”。教师首先创设一种知识点存在于其中的教学情境,然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客观信息,引导学生去发现已有的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方法所存在的不足,诱导学生去看书、分析、讨论,然后让多位学生代表进行归纳,相互补充和完善,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教学。 2、衡水中学教学理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教学的过程”是通过大量的基本事实,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甚至让学生重新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媒体)的作用”是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高度”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二)主要做法 衡水中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实行“三年一盘棋”规划,即高一要夯实基础,和谐发展;高二要凸显优势,自我发展;高三要超越目标,跨越发展。具体在教学方面,三年教学进度相应设计为高一下学期分文理科,高二结束全部课程,高三全部安排复习。 1、减少课时,增加自习对课程和课时结构进行严密细化和优化,减少教师的授课时数,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语、数、外大科,高一共5节,高二、高三共6节。保证每天两节公共自习课。学校出台《关于减轻学生负担,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深化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