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的热工技术管理

合集下载

10热工技术监督管理规定

10热工技术监督管理规定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制度H N P DHNPD-08-JD10热工技术监督管理规定2005-11-10发布 2005-11-10实施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工技术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管理,根据《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并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是保障机组安全启停、正常运行和故障处理的重要技术装置,是促进安全经济运行、文明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各级领导及热工专业人员应切实做好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使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的任务是:通过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以及周期性与日常性的检验、维修和技术改进等工作,使之经常处于完好、准确、可靠状态,以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四条本规定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工作的依据,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监督体制、机构及职责第五条热工技术监督实行三级监督,即厂部为一级(策划部代行其职能)、检修部热控专业为二级、班组为三级。

第六条策划部热工监督专责工程师的职责:(一)在生产副总经理(助理)和策划部主任领导下,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二)制定本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年度改进计划,协调各部门共同做好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三)检查各部门热工专业工作进行情况,参加本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事故和责任事故的调查分析;(四)分管本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备品配件计划的审核,负责本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大修标准和非标准项目的审定及验收;(五)参加本厂扩建工程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设计审查和设备选型。

第七条检修部热工监督专责人员的职责:(一)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制度,每年至少总结一次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督促班组填报“八率”(即:1)热工主要仪表投入率、校验率2)热工主要仪表调前合格率、3)热工自动装制投入率、4)热工自动装制投运率、5)热工保护投入率,6)热工保护投运率、7)热工主要保护动作正确率,8)热工主要设备消缺率)月统计报表,校对其准确性,按华能公司要求汇总填报热工监督月报表,报策划部;(二)建立和健全本部门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等有关规章制度,做到文明生产。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与创新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与创新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与创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作为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火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对环保和高效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火力发电技术与装备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热工自动化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控制技术,正逐渐在火力发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创新。

1. 燃煤锅炉控制系统燃煤锅炉是火力发电中最常见的能源转化设备,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和高效对整个发电过程至关重要。

燃煤锅炉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燃烧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汽水循环系统、排烟系统等。

通过热工自动化技术,可以对锅炉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保证其运行在最佳状态,提高发电效率。

2. 水轮机控制系统水轮机是火力发电的动力装置,其自动化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水轮机的启停、负荷调节、保护和自动化调度等功能。

通过热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水轮机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调节,提高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热网是火力发电厂的供热系统,其控制与调度对于保证供热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热网控制系统通过热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热网系统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控,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1. 数据采集与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工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火力发电设备和系统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能耗分布、故障预警等方面的智能化监测和分析,为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能耗提供有力的支持。

2. 智能化调度与优化热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火力发电系统的智能化调度和优化。

通过对发电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可以根据负荷变化、天气变化等因素进行智能化的发电调度与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3. 远程监控与智能维护通过热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火力发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维护。

运用远程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火力发电厂的热控保护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火力发电厂的热控保护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火力发电厂的热控保护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摘要:热电厂火电设备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稳步提高,是加快实现当前我国现代电力工业生产设备现代化的必要技术保障。

但由于热工设备自动化工程设备生产管理及其他相关热工技术的操作复杂性,在日常热工设备的生产使用中难免会容易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安全性和连续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施要点,以保证火力发电厂的良好运行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1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热工运行自控传动系统控制是我国火电厂大型锅炉设备热工运行过程控制的一个核心技术环节。

包括加热锅炉、锅炉供热协调控制、锅炉蒸汽燃料总热量、汽包压和水位、过热量和蒸汽燃烧温度、再热量和蒸汽燃烧温度。

在事故发生时,自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切断线路,确保线路和设备的安全。

(1)分散控制管理系统(Dcs)。

Dcs软件是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件。

发电厂的各个部门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分布式控制管理系统。

电厂两台通信机组之间的互联数据线一般定义为通过公网通信系统与供电线路间的连接,实现各电台机组间的数据互联,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连接。

在每台机器的每个操作台上方有设置机器Dcs和机器Deh两个操作台的按钮,方便系统管理员正常进行工作,缩短了机器系统日常故障上报处理工作时间,保证了系统集散式微控制器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的自动正常运行。

(2)辅助过程控制管理系统。

这不仅是同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工作的重要物理条件,也是同时实现监控系统无人运行的重要技术条件。

一般系统采用视频受控式微编程器自动完成设定集中控制,通过视频数据信号切换等多种数据传输接口,保证系统平稳运行,数据信号传输全面,中控室自动完成对系统的集中控制,最终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行。

(3)远程监测系统。

当火电厂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时,实时故障监控管理系统通常能够自动停止运行并及时进行故障报告。

本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两种实时自动监控系统信息采集管理控制系统。

火力发电厂中的热控自动化技术

火力发电厂中的热控自动化技术

火力发电厂中的热控自动化技术摘要:当前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到实践中,对于工业生产以及经营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切实提高火电厂热工运行效率,促进综合效益的提升。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结合目前的火电厂热工系统的管控要求,寻找全新的发展道路。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火力发电厂热控自动化技术,为我国的火电厂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引言:火电厂在热工自动化系统中安装智能化的控制系统,采取分层递阶的控制性措施、模糊控制措施以及神经系统控制系统,考虑到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特点以及要求,采用专业性的智能化控制方式,确保整个系统可以稳定的运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发展加速,智能控制技术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对火电厂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1 热工自动化技术概述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火电厂机组的建设速度加快,要想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确保发电机组可以正常的运行,发挥出各个机组的运行性能,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发电机组的有效控制。

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技术就是通过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仪器进行发电厂的自动保护、自动报警以及自动控制。

在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之下,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以及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保证发电厂的供电质量合格。

2.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对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2.1热工自动化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的合理应用,就是在生产环节应用外加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并且按照规定的设计参数开展自动生产。

而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下,通过可控化理论、信息技术、电子信息等技术进行火电厂参数的控制,而可以生产阶段参数的调整,达到自动化生产安全性要求,使用较少的资源可以生产更多的电能。

自动控制理论在投入使用后,确保火电厂的汽机、辅助设备等生产系统可以稳定的运行,达到高效、安全性标准,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较高社会效益。

火力发电厂的热工技术管理

火力发电厂的热工技术管理

火力发电厂的热工技术管理刘其君辽宁本溪桓仁金山热电有限公司摘要: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发展趋势是高速化、智能化、一体化和透明化。

因此,热工技术管理在电厂的连续稳定运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的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制度与技术档案管理;热工备品备件的保存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的讨论了这几方面管理方法。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工技术、管理1. 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管理1。

1 一般规定1)检修① 机组检修中涉及到的改进和改造系统,应符合技术要求。

② 随机组同时进行检修的热工自动化系统设备,至少应在机组检修前半个月完成标准检修项目、非标准项目和检修计划的编制。

③ 检修中涉及到的热工设备安装、调试质量应符合规定;重新焊接或安装的高温、高压部件应有材质检验报告和安装记录,其材质的钢号及指标应符合要求。

④ 经过检修或升级后的系统,应对其性能和逻辑功能进行检查、调整和试验。

⑤ 新建机组应消除同参数重要测量信号、同用途多台设备的控制,在同一模件或同路电源的现象;重要的输入/输出信号应采用非同一模件的冗余配置且设置正确。

⑥ 检修后的系统试验应在各子系统及设备均检修完毕、静态试验符合质量要求、并已恢复正常情况下进行.试验进程中,应有执行人和监护人;监护人应对试验的具体操作进行核实和记录.⑦ 各项试验信号应从源头端加入,并尽量通过物理量的实际变化产生。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缺陷,应及时消除后重新试验(特殊试验项目除外)。

所有试验应有试验方案(或试验操作单),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试验报告,试验时间、试验内容、试验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应填写正确。

试验方案、试验报告,试验曲线等应归档保存完好,以备待查。

⑧ 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检修、改进、调校和试验和各类技术资料以及记录数据、图纸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的30天内整理归档。

⑨ 热工自动化系统应建立设备检修台帐和设备故障及损坏更换台帐,记录每次设备检修、故障及损坏更换原因、采取的措施和设备生产单位。

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总则1.1为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电力企业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度中的各种技术规定,保证我厂热控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2 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2.2部颁《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1.2.3部颁《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1.2.4部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1.2.5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监督标准汇编》1.2.6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1.2.7部颁《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8年版)》1.2.8部颁《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1.2.9华北电力集团公司颁《DCS系统检修维护制度》1.2.10华北电力电力科学研究院《火电厂及电力系统反事故技术措施汇编》(热力部分)1.2.11中国大唐公司颁《热工技术监督制度》1.2.12华北电力集团公司颁《计量管理工作规定》1.3 热工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对热控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维护、检修、检定、调整、技术改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保证热控设备完好与正确可靠的工作。

依靠科技进步,应用和推广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确保我厂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不断提高热工技术监督专业水平。

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与热工技术监督有关的设备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4 热工监督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各项监督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可靠;并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工作。

1.5本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职责分工,是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以及本厂专业设备区域划分和人员配备情况而制定的,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各自应尽的责任,共同搞好热工技术监督工作。

未经总工程师批准不得擅自修改和拒绝执行(包括专业职责分工在内的制度条例)。

1.6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主管技术监督工作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热工技术监督的工作人员。

NDGJ16—8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NDGJ16—8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火力发电厂 NDGJ16—89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分发《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NDGJ16—89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49号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局组织有关XX对原《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GJ16—80)进行了修订。

我局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召开会议对送审稿进行了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NDGJ16—89。

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颁发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GJ16—89)同时停止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

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作为《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工仪表和控制部分的补充及具体化。

第1.0.2条火力发电厂(以简称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设计,应按照中档适用水产以及满足保证机组安全和其要满足经济运行的要求进行,并应积极慎重地、有步骤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50~600MW新建或扩建的凝汽式发电厂以及高温高压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的热工自动化设计。

第1.0.4条发电厂分期建设时,对控制方式、设备选型及热控试验室等有关设施应通盘考虑,合理安排。

第1.0.5条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设计,应积极采用经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第1.0.6条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应选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和成熟的控制技术。

新产品、新技术应经过试用和考验,鉴定合格后方可在设计中采用。

在条件合适时,应优先选用标准系列产品。

第1.0.7条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应根据机组容量、工艺系统的监控要求、设备的可控性和落实本体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火力发电企业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2016-**发布2016-**实施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布目次0前言本细则是依据DL/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等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及《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技术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编制。

本细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产业部提出。

本细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产业部归口并解释。

本细则编制单位: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细则起草人:本细则审定人:本细则批准人: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范围本细则规定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火力发电企业(以下简称“火电企业”)热工技术监督相关内容。

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火电企业热工技术监督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细则的应用引用下列文件,但不限于此。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660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T13399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DL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1051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1056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T331 发电机与电网规划设计关键参数配合导则DL/T345 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435 电站煤粉锅炉膛防爆规程DL/T5004 火力发电厂试验、修配设备及建筑面积配置导则DL/T5175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182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四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5227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5428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655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8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9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705 运行中氢冷发电机用密封油质量标准DL/T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7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801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970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JJF103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G1048 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JJG105 转速表检定规程JJG195 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JJG226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JJG229 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JJG351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JJG49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JJG52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JJG544 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JJG74 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检定规程JJG882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3总则3.1为加强集团公司火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保证热工仪表及其控制装置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结合集团公司火电企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的热工技术管理刘其君辽宁木溪桓仁金山热电有限公司摘要: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发展趋势是岛速化、智能化、一体化和透明化。

因此热丄技术管理在电厂的连续稳定运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木文主要从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的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制度与技术档案管理:热工备品备件的保存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的讨论了这几方面管理方法。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工技术、管理1.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管理1.1 一般规定检修①机组检修中涉及到的改进和改造系统,应符合技术要求。

②随机组同时进行检修的热匸自动化系统设备,至少应在机组检修前半个丿J完成标准检修项目、非标准项目和检修计划的编制C③检修中涉及到的热匸设备安装、调试质量应符合规定:重新焊接或安装的商温、高压部件应有材质检验报告和安装记录,其材质的钢号及抬标应符合要求。

④经过检修或升级后的系统.应对其性能和逻辑功能进行检査.调整和试验。

⑤新建机组应消除同参数重要测址信号.同用途女台设备的控制.在同一模件或同路电源的现象:重要的输入/输出信号应采用非同一模件的兀余配宜且设迓正确。

⑥检修后的系统试验应在各子系统及设备均检修完毕.静态试验符合质址嬰求、并已恢复正常情况下进行。

试验进程中,应有执行人和监护人:监护人应对试验的具体操作进行核实和记录。

⑦各项试验信号应从源头端加入.并尽虽通过物理虽的实际变化产生。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缺陷,应及时消除后重新试验(特殊试验项目除外九所有试验应有试验方案(或试验操作|丫1),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试验报告,试验时间.试验内容.试验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应填写正确。

试验方案、试验报告•试验曲线等应归档保存完好.以备待査。

⑧热匸自动化系统的检修、改进、调校和试验和各类技术资料以及记录数虬图纸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的30天内整埋归档。

文档资料Word热工自动化系统应建立设备检修台帐和设备故障及损坏更换台帐.记录每次设备检修、⑨故障及损坏更换原因、采取的措施和设备生产单位。

)运行2热丄主婆显示参数、保护联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须随主设备一起.准确可靠地投入运①行,未经厂级(或厂级授权)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停运。

运行中的热匸自动化设备应保持整洁.完好,标总牌和铭牌应正确.淸晰、齐全。

②操作开关.按钮.操作湍及执行机构于•轮等操作装置.必须有明显的开、关方向标吉.③并保持操作灵活、可靠。

运行中的热匸自动化设备,不得任慰调整、拨弄或改动。

对运行中的热匸设备内部参数④ 进行调整.应按厂有关规定执行,并作好记录。

热工运行中和停炉前的检査记录.应使用专用记录木.并有检査责任人的签名和填写日⑤期。

记录应由部门技术负责审核并签署意见。

、打印纸.换盘等,应经常保持完好.有足够空间氽热匚记录仪表的记录纸(或软盘)⑥量。

用过的记录纸、打印纸、数据备份必须注明用途、日期,集中保存不少干三个月。

异常、爭故工况下的事故趋势记录、爭件顺序记录以及事故追忆记录应拷贝一式三份,按厂有关规定分级建档管理。

热工自动化设备电源不得作照明电源或检修及动力设备电源使用。

⑦主要热匸测虽参数应定期进行现场抽检。

不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显示参数•应及时査明⑧原因•予以消除C /元机组的模拟虽数据采集系统完好率、模拟址控制系统可用率、保护系统投入率和保⑨)〜3护系统动作次数等考核统汁指标•应借助讣算机程序自动进行实时统讣。

数据应保存(1。

年(根据计算机内存而定)检测仪表检修管理1・2)一般规定1检测仪表的校准方法和质址要求应符合国家仪表专业标准、国家汁址检定规程、行业标①准或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如无相应的现行标准.应编写相应的校验规定和标准,经批准后执行。

非故障仪表校准前,均应进行校准前检査性校验。

检查性校验未完成前,对被校仪表不②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整°检测仪表检修时•应做好校准前检査性校验记录和校准后校验记录。

记录应正确、字迹③文档资料Word清晰端正、结论明确,具有校验人.校对人的签名和校验日期;检修内容应在记录中说明。

校验记录至少应保持二个校准周期。

带有零位和设定值调整装負的就地仪表,校准后,应将零位和设定值调整机构漆封。

④仪表经校准合格后.应帖有效的讣虽标签(标明编号、校准日期、有效周期、校准人、⑤。

用途〉检修后的机组启动前.应对主要热丄测址参数进行系统联调.其系统综合误差应符合规⑥定。

)校准周期2检测仪表的校准周期由企业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或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结合现场实①际需求确定。

新购的检测仪表投入使用前.须经过检定或校准:运行中的检测仪表应按照计量管理要②求进行分类.按周期进行检定和校准,使其符合木身精确度等级的要求,达到最佳的匸作状态.并满足现场使用条件。

根据调前记录评定等级并经批准,校准周期或适当缩短(调整前检査性校准记录评定为不合格)或延长(调整前检査性校准记录评定为优表)在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检查和校准或在运行中逐个进行。

在运行中不能进行③的,则随机组检修同时进行。

若现场条件许可,仪表运行质虽检査可采用状态(零点和运行点)核对方式,当状态(零点和运行点)核对达不到要求的测量系统,则进行单体仪表的常规性校准。

)实验室及标准计量仪器3)的规定。

DL5004实验室环境及标准计最仪器的配出应符合相关(①校准用的计量仪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并保存二个周期以上;计量器具上②应贴有效的计重标签,封印完整.检测仪表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时.其标准il•址仪器的误差限应不大于被校对飮误差限的③:在现场进行比对时.其标准计量仪器的误差限应不大于被校对彖误差限。

1/3)其它仪表规定4凡主设备厂家或仪表制造厂家对提供的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运行条件的质量标准有特别①规定时,该仪表的检修、调校和运行维护工作应遵守其特别规定.调校和运行维护,保护系统中的电气仪表与继电器的检修、热工测量及自动调节、②控制、应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进行。

热工保护、联锁和程序控制系统运行管理1.3文档资料Word)没有厂最高技术或生产负责人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停运.取消、改动保护系统或更1改保护定值。

重要保护系统条件、定值的修改或取消,宜取得制造厂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保护、联锁和程序控制系统系统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试验。

重要保护系统不能投运时,2应禁止机组起动,运行中因故撤出时.若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应停运机组。

)所有保护、联锁和程序控制系统检测用的传感器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3)检修以后的保护、联锁和程序控制系统.均应在机组起动前,严格按照审核后的试验操4作卡条件逐步进行静态试验。

运行中经过在线检修、改动的有关保护、联锁和程序控制回路,也应按修改(或新编)的试验操作卡逐步进行试验。

)热工报警和保护、联锁定值,应由厂技术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审,厂级主管领导批5准后汇編成册°)报警、保护、联锁定值和逻辑、系统需进行修改或改进时,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修改和6程序;修改后的定值清册、图纸、组态文件备份和修改过程资料,应归档保存.)保护系统动作后,应记录动作时的时间、主要运行参数、首次故障信号、动作过程、动7作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原因不明的保护系统动作,应由厂安全监察部门组织专題分析、査找C有关保护系统动作、故障的所有资料均应存档待査。

)保护、联锁系统应建立的主要台帐应包括:8热工系统报警、保护定值清册:①保护联锁试验操作卡和试验记录:②保护系统动作和故障统计台帐:③保护系统检修台帐,详细记录每次检修原因、采取的措施和检修结果.④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管理1.4)编制木厂的自动控制系统品质指标和标准试验方案。

1)定期检査投入运行的模拟量控制系统性能,根据稳定工况和一定速率变负荷工况下的记2录曲线,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及动态性能分析。

控制质量不能溺足运行要求时,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扰动试验。

)控制系统进行较大的修改或能影响控制品质的系统设备进行检修后,应及时进行扰动试3验。

)试验前編制的试验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试验结果达不到规定婆求的系统,应査明4原因,进行处理。

文档资料Word)按要求建立自动控制系统试验.控制品质及动态性能定期分析台帐• 5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管理丄・5输出信号状态的检査分析。

/I)定期进行计算机系统设备运行状况、逻辑状态关系及输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子系统及设备)进行过检修.或停运时间超过一个丿在讣算机2控制系统恢复运行时,应进行相关的主要性能试验(如主控制器无扰动切换试验、通讯网络切。

换试验、电源主付备用电源切换试验、运行总线复位后的兀余总线切换等)系统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DCS.MEH3)据机组的运行情况,制定)及时补充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备品备件,不发生因备品备件的暂缺,而影响机组的可靠运4行。

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管理2・软件和数据库备份2.1软件和数据库的完全备份间隔宜三个月一次(根据需要,部分备份间隔宜毎月一次))1>应及时•后(系统软件或组态修改己生成代码且传送下载)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检修前进行备份。

II- 算机控制系统在长期停运前应进行完全备份C在进行备份时应注意如下事项:)3备份前应对存贮介质进行情节,并检査无界常:①同一数据备份必须在同一时间进行;②在进行备份过程中.不允许任何人登录备份机器:③备份必须在主运行机器上进行,或对主从运行的机器均进行备份:④备份数据库时应保证无人在数据库中工作:⑤对兀余计算机系统分别备份时.应在冗余切换完毕.系统运行正常后进行。

⑥)备份结束后.在备份上正确标明备份编号.名称、备份时间等内容:对备份进行读出质4址检査.应无介质损坏或不能读出等现歛发生.备份的内容、文件大小和日期等应正确。

)备份应至少保存有三个连续不同时间的拷贝,且每个时间的拷贝应至少保存两份,存放5在无强电磁干扰.无高温、淸洁干燥的两个不同的地点,分类保存。

软件保护和口令管理2.2除非软件升级或补丁的需要,严禁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非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

1)严禁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非本系统格式化或读写过的软盘、光盘、磁带等°)匸程师站、操作员站等人机接口系统应分级授权使用。

严禁非授权人员使用匸程师站和2文档资Word或操作员站的系统组态功能。

\)毎三个月更改一次口令,同时检査每一级用户口令的权限设置应正确。

口令字长应大于3个字符并由字母数字混合组成。

修改后的口令应做好记录,妥善保管。

6软件的修改与保存2.3)更新、升级讣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或下載数据.其存储介质须是木讣算机专用存储1介质,不允许与其他计算机系统交换使用.)进行计算机软件组态、设定值修改等工作,必须严格执行软件修改制度.2或参数修改,必须使用工程师站的组态软件进行,严禁在编程器)凡非临时性的组态和\3并及时做好修改后的数据备份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