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数学应熟记数值表(平方、立方、2的n次方、常用分数值)
初中常用平方根口诀表

13²=169
√13 = 3.605
14²=196
√14 = 3.741
15²=225
√15 = 3.872
16²=256
√16 = 4
17²=289
√17 = 4.123
18²=324
√18 = 4.242
19²=361
√19 = 4.358
20²=400
√20 = 4.472
2²=4
√2 = 1.414
3²=9
√3 = 1.732
4²=16
√4 = 2
5²=25
√5 = 2.236Biblioteka 6²=36√6 = 2.449
7²=49
√7 = 2.645
8²=64
√8 = 2.828
9²=81
√9 = 3
10²=100
√10 = 3.162
11²=121
√11 = 3.316
12²=144
平方根口诀
(1)11-19的平方:原数加尾数,尾平方;逢10进位
例如:132=?
13+3=16 32=9 132=169
(2)41-49的平方:尾加15,10减尾再平方,占2位
例如:432=?
3+15=18 10-3=7 72=49 432=1849
(3)51-59的平方:尾加二十五,尾平方占2位
例如:542=?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表示为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
初中常用平方根口诀表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表示为〔±√ ̄〕,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实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平方根。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常用平方根口诀表。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因式分解常用公式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初中数学解方程所有公式行程问题:(1)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相遇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速度和×时间=路程(3)追及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快车先跑又折返遇到慢车时候用)速度差×时间=路程(4)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顺水(风)路程=顺水(风)速度×顺水(风)时间逆水(风)路程=顺水(风)速度×顺水(风)时间水(风)速=(顺水(风)速度-逆风(水)速度)÷2(5)列车过桥问题:(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工程问题中的:(1)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2)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总工作量在未知的情况下可以看作“1”(4)合作的效率:各效率之和(5)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工作总量调配问题(配套问题):(1)例如课本中:1个螺钉要配2个螺母,即螺钉/螺母=1/2 得到:1×螺母=2×螺钉(2)例如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
九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公式

九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公式在九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需要我们背诵和掌握。
这些知识点和公式的掌握对我们解题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九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公式的整理和总结。
1. 九年级的代数基础知识点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3)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4)平方和公式:$a^2+2ab+b^2=(a+b)^2$(5)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6)差的平方公式:$a^2-b^2=(a+b)(a-b)$(7)二次根式化简公式:$\sqrt{ab}=\sqrt{a} \cdot \sqrt{b}$2. 九年级的几何基础知识点公式:(1)圆的面积公式:$A=\pi r^2$(2)圆的周长公式:$C=2\pi r$(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frac{1}{2}bh$(4)相似三角形的边比公式:$\frac{a}{a'}=\frac{b}{b'}=\frac{c}{c'}$(5)正方形的面积公式:$A=a^2$(6)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7)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2+b^2=c^2$(8)立方体的体积公式:$V=a^3$(9)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lwh$3. 九年级的函数基础知识点公式:(1)一次函数的标准方程:$y=kx+b$(2)一次函数斜率和截距公式:$k=\frac{\Delta y}{\Delta x}$,$b=y_1-kx_1$(3)两点间直线的一般方程:$Ax+By+C=0$(4)两点间直线的斜率公式:$k=\frac{y_2-y_1}{x_2-x_1}$(5)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6)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frac{-b}{2a},\frac{-\Delta}{4a})$4. 九年级的概率基础知识点公式:(1)事件的概率公式:$P(A)=\frac{N(A)}{N(S)}$(2)互不相容事件概率的和公式:$P(A \cup B)=P(A)+P(B)$(3)互为对立事件概率的和公式:$P(A \cup B)=P(A)+P(B)$(4)条件事件概率公式:$P(A|B)=\frac{P(A \cap B)}{P(B)}$(5)乘法定理:$P(A \cap B)=P(A) \cdot P(B|A)$以上是九年级数学的一些必背知识点公式,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
初中数学需要熟记的一些数据 -回复

初中数学需要熟记的一些数据-回复题目:初中数学需要熟记的一些数据引言: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为我们后续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初中数学中,有些数据是我们需要熟记并理解的,这些数据包括各种常数、公式和定理等。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以下问题,详细介绍中括号内主题的相关内容。
一、常数相关数据1. 圆周率(π):定义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通常取近似值3.14。
2. 自然对数底(e):定义为极限n趋向于无穷大时,(1 + 1/n)^n的极限,通常取近似值2.718。
3. 黄金比例(φ):定义为一个线段一分为二后,整条线段与较短部分的比值等于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的比值。
通常取近似值1.618。
二、代数运算相关数据1. 平方根的近似值:如√2≈1.414,√3≈1.732。
2. 立方根的近似值:如∛2≈1.26,∛3≈1.44。
3.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及其逆函数。
常见角的函数值如:sin(0)=0,sin(30)=0.5,sin(45)=√2/2,sin(60)=√3/2,sin(90)=1,cos(0)=1,cos(30)=√3/2,cos(45)=√2/2,cos(60)=0.5,cos(90)=0,tan(0)=0,tan(30)=1/√3,tan(45)=1,tan(60)=√3,tan(90)不存在。
三、几何相关数据1. 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如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周长为4a,面积为a^2;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为2πr,面积为πr^2;矩形的长为l,宽为w,则周长为2(l+w),面积为lw。
2. 常见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如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a^2+b^2=c^2,其中a和b为直角边,c为斜边。
3. 角的度量与弧度的关系:一周等于360,也等于2π弧度。
通过这个关系,可以相互转换度和弧度。
四、统计学与概率相关数据1. 平均数:给定一组数据,平均数等于各个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中位数:给定一组有序数据,中位数指的是这组数据中的中间值,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是唯一的,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初中公式表全员背诵

初中公式表全员背诵
抱歉,我无法直接提供“初中公式表全员背诵”的内容。
但我可以提供一些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具体如下:
1. 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 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 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 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 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 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 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 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这些公式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规则,如乘法分配律、平方差公式等,这些规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初中三年必背的数学公式知识点整理

初中三年必背的数学公式知识点整理初中三年必背的数学公式: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初中三年必背的数学公式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整理三角形两边: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自测《二次根式》1、a2=a=_____________(a≥0) _____________(a<0)2、a2=__________________《幂的运算法则》3、a m×a n=_______________4、a m÷a n=_______________5、a m n=___________________6、ab n=___________________7、a0=______________(a≠0)8、a−p=____________(a≠0)《整式的运算》9、a+b m+n=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式的运算》10、ba ×dc=__________________11、ba ÷dc=__________________12、ab +cb=__________________13、ab −cb=__________________14、ab +cd=__________________15、ab −cd=__________________16、ba n=__________________《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设a<b)17、x≤ax<b⟹_______________18、x>ax≥b⟹_______________19、x≥ax<b⟹_______________20、x<ax≥b⟹_______________《一元二次方程》2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是: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在求根公式中,根的判别式∆=____________2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x1+x2=_____________;x1∙x2=______________ 《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24、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5、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7、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若k>0,b>0,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象限若k>0,b<0,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象限若k<0,b>0,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象限若k<0,b<0,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象限28、反比例函数y=kxk≠0若k>0,则函数图象经过________、________象限若k<0,则函数图象经过________、________象限《二次函数》29、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3种形式:标准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顶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公式《三角形与多边形》3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种。
中学数学公式表

中学数学公式表以下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一些公式:1.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2. 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3. 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4. 平方和公式:$1^2 + 2^2 + \cdots + n^2 = \frac{n(n + 1)(2n + 1)}{6}$5. 立方和公式:$1^3 + 2^3 + \cdots + n^3 = \frac{n^2(n + 1)^2}{4}$6. 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a + b \geq 2\sqrt{ab}$,当且仅当 $a = b$ 时取等号。
7. 二项式定理展开式:$(a + b)^n = C_n^0 a^n + C_n^1 a^{n-1}b +C_n^2 a^{n-2}b^2 + \cdots + C_n^n b^n$8. 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sin x = \frac{y}{\sqrt{x^2 + y^2}}$,$\cos x = \frac{x}{\sqrt{x^2 + y^2}}$,$\tan x = \frac{y}{x}$9. 和角、差角、倍角公式:$\sin(a \pm b) = \sin a \cos b \pm \cos a\sin b$,$\cos(a \pm b) = \cos a \cos b \mp \sin a \sin b$,$\tan(a \pm b) = \frac{\tan a \pm \tan b}{1 \mp \tan a \tan b}$10. 辅助角公式:$\sin x = A\sin(\omega x + \varphi)$,$\cos x =A\cos(\omega x + \varphi)$,$\tan x = A\tan(\omega x + \varphi)$以上仅为部分常用公式,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