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品种类

合集下载

危险物品的分类

危险物品的分类

危险物品的分类危险物品是指一些物质、物品或设备,对人体、财产或环境具有严重威胁或潜在危险的物品。

危险物品的存在给我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因此,对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对于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险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危险物品的分类1. 爆炸品类爆炸品是指能在较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导致大面积损害的物品。

在这一类危险物品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高级别爆炸品包含的剧毒、腐蚀、放射等物质极具毁灭性。

低级别的爆炸品虽然威力不够强大,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需要高度警惕。

2. 气体类气体可以是液化气、可燃气体等任何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

其中最具威胁的是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甲醛污染等问题,因此要特别加以control.3. 液体类液体危险化学品一般指高速公路、酒店、储罐、石化等行业的腐蚀性strong acid,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易燃易爆液体等。

4. 固体类固体类包括了许多易燃易爆、腐蚀性固体,安全措施应该与固体类眼溶液法相似。

5.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一类光谱波段极其广泛,有强放射性的物质。

核燃料材料和封闭核部件都属于放射性物品。

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非常少,但其潜在危险不能低估。

二、危险物品的应对措施1. 安全储存应按规定分类摆放,标志明显,分类明确,与非危物分开,以防交叉污染或发生任何意外情况。

生产单位应对危险物品进行安全储存维护和检查。

2. 培训所有从事危险品物流的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使其掌握危险物品的种类、特征、危害和应对方法等知识。

3. 物流管控应设立密闭监控、出入口安全检查、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车辆托运、发货措施,严格进行物流安全控制。

4. 应急处置对于发生意外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报告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于第一时间组织应急处置人员,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危害,防止事态扩大。

总之,危险物品的分类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及时对各种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划分等级,以便有序使用和妥善处置,从而确保各种危险物品的安全、有效和可控。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第1类:爆炸品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第3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第二类自然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常见的自然品有:黄磷、钙粉、铝粉、钛粉、三氯化钛、油布、油纸、漆布、棉籽、菜籽、未加抗氧剂的鱼粉等;第三类遇湿易燃物品:指鱼水火受潮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然点火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锂、钠、钾、钙、镁、铝、锌、锆粉、金属氢化物、电石、金属铁屑、硅铁等;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物品的概念:是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较低,遇酸碱、潮湿、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接触能发生分解反应,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氧化性物品的危险性是由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其中有机过氧化物较其它氧化物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这类物品按其典型的分子结构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两项;常见的氧化剂和机过氧化物有:氯酸铵、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铅、硝酸锶、硝酸钡等;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一、毒害品的概念:是指进入人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打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常见的毒害品有:氰化钾、氰化钠、磷化铝农药、四氯化硒、四氯乙烯、苯酚、甲酚固态、液态、果虫磷、地虫磷、田乐磷、灭蚜磷、保棉丰乳剂、抗虫威、毒鼠磷、灭鼠磷、敌敌畏等;二、感染性物品概念:是指已知的或怀疑会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各种微生物或其毒素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常见的感染性物品有:霍乱孤菌、鼠疫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狂犬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第7类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概念:是指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原子核不稳定的物质,能够从其原子和内部自发地即不受外界温度、压力的影响——不断地向周围放出穿透力很强、而人的感觉器官觉察不到的射线,具有这种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其特点: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的射线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极大,可致病、致畸、致癌、甚至可致死;常见的放射性物品有:金属铀、镭的同位素等;第8类腐蚀品腐蚀品的概念: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甚至坏死,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其特性:呈固体或液体,具有剧烈腐蚀性,其酸性腐蚀品挥发的蒸气,能刺激眼睛、粘膜,吸入会中毒,大部分酸性腐蚀品受热或遇水会放出有毒的烟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接触可燃物、易燃物时,具有可燃和易燃性;常见的腐蚀品有:蓄电池内有氢氧化钾固体、硫酸、碱性溶液、消毒剂、染料、硝酸、硫酸、过氧酸、四氯化硫、磷酸、草酸、硫酸氢铵、硫酸氢钾、四氯化锆、乙酸酐、丙酸、硫化钡、氧化钾、氧化钠、氢氧化钾、马琳;。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第1类:爆炸品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

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

(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

第3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

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

危险品种类及常见危险品品名

危险品种类及常见危险品品名

危险品种类及常见危险品品名
(一)禁止携带和办理行包托运的危险品:
1、爆炸品:如炸药(含黑火药)、雷管、导火索、鞭炮、烟花、摔炮、拉炮、发令纸等。

2、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松节油、油漆等。

3、易燃固体:如硫磺等。

4、压缩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等。

5、自燃物品:如黄磷、油纸、油布及其制品等。

6、毒害品:如氰化物、砒霜、敌敌畏等。

7、腐蚀性物品:如硫酸、盐酸、双氧水、苛性钠等。

8、放射性物品。

9、氧化剂。

10、遇水燃烧物品:如金属钠、镁、铝粉等。

(二)须出具合法持有手续方可携带的危险品:
1、枪支:包括各类军用枪、各类射击运动枪、狩猎用的有膛线枪、散弹
枪、火药枪、麻醉注射枪及其他各类能发射金属弹丸、具有攻击性的
武器。

2、管制刀具:包括匕首、三棱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以及其他相类
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

(三)限量携带的具有危险物品性质的生活用品及每人次最大携带量:
1、气体、液体打火机5个、安全火柴20小盒。

2、指甲油、定发水、染发水20毫升。

3、酒精、香水、冷烫液100毫升。

4、家用卫生杀虫剂、空气清新剂300毫升。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货物共划分为九大类和其是否属海洋污染物: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第2类气体(Gases), 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潮湿时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Flammable solids,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substanc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flammable gases);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第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Toxic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第7类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material);第8类腐蚀品(Corrosive substances);第9类其它危脸货物(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articles).及海洋污染物- Marine Pollutant分别叙述如下:第 1 类爆炸品(Explosives)注:标志的底色是橙色爆炸物质是指能通过本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扩散速度对周围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固态或液态物质(或混合物质),以及能产生烟火化学反应(产生热、光、声响、烟气等)的物质。

一. 特性1) 爆炸(化学爆炸) 性和燃烧性:爆炸品当受热、点燃、摩擦、撞击等或与其它不兼容的物质接触时,易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即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而引起周围可燃物的燃烧。

同时由于高温气体急剧膨胀,形成具有高压的气浪和冲击波,从而产生巨响并使周围环境遭受冲击或破坏。

2) 毒性或窒息性:大多数爆炸品本身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爆炸品爆炸时,往往由于部分未反应的毒性粉尘弥散空中,或由于高温气体膨胀造成空间暂时缺氧,或爆炸生成物中含有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或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而使人畜窒息或中毒。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本文档将提供化学危险品分类的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是指具有潜在危害并需要特殊处理和管理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特性和潜在危害程度,化学危险品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各个类别及其详细说明:1. 爆炸品爆炸品是指能够产生突然、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引发爆炸、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

1.1 火药类爆炸品包括黑火药、无烟火药等。

1.2 炸药类爆炸品包括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

1.3 火工品包括烟花、鞭炮等。

2. 易燃物易燃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起火的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闪点,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1 液体易燃物包括汽油、乙醇等。

2.2 气体易燃物包括乙炔、丙烯等。

2.3 固体易燃物包括硝化纤维素、磷等。

3.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并加剧火灾或爆炸的物质。

3.1 有机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硝酸等。

3.2 无机氧化剂包括高氯酸、高锰酸钾等。

4. 腐蚀品腐蚀品是指具有腐蚀性能力,能够腐蚀金属或破坏组织的物质。

4.1 有机腐蚀品包括硫酸、盐酸等。

4.2 无机腐蚀品包括氢氟酸、氢氧化钠等。

5. 毒害品毒害品指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毒性的物质。

5.1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等。

5.2 毒性化学品包括氰化物、酒精等。

6.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辐射性能力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包括铀、钴-60等。

7. 其他危险品包括腐蚀性气体、易感染物等。

以上是化学危险品的详细分类列表。

根据危险品的种类和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存储、运输和使用。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

常见危险品种类:
(1)爆炸品类:雷管、传爆助爆管、导爆索、导火索、火帽、引信、炸药、烟火制品(礼花、鞭炮、摔、拉炮等)、点火绳、发令纸。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甲烷、乙烷、(压缩、液化的)丙烷、丁烷、打火机、微型煤气炉用贮气罐、气体杀虫剂。

(2)易燃液体类:汽油、柴油、煤油、刹车油、樟脑油、松节油、酒精、去光水、引擎开导液、鸡眼水、染皮鞋水、打字蜡纸改正液、强力胶、汽车门窗胶、橡胶水、脱漆剂、环氧树脂、油漆、皮革光亮剂、显影剂、印刷油墨、松香水、擦铜水、钮扣磨光剂、油画上光油、防冻水。

(3)易燃固体类:红磷、硫磺、火补胶。

(4)自燃物品类:黄磷、油布。

(5)遇湿易燃物品类:金属钠、镁铝粉。

(6)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双氧水)、硝酸铵、氯酸钾。

(7)毒害物品:氰化物、砷、赛力散、灭鼠安(含各类鼠药)、敌百虫等杀虫剂、灭草松、敌稗等灭草剂。

(8)放射性物品类:夜光粉、发光剂、放射性同位素。

(9)腐蚀品类:硫酸、硝酸、盐酸、苛性钠。

(10)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

常见危险品种类08305128

常见危险品种类08305128

常见危险品种类
1.爆炸品类:雷管、传爆助爆管、导爆管、导火线、点火帽。

引线、炸药、烟火制品(礼鞭花炮、摔炮、拉炮等),点火绳、发令纸》。

2.压缩炮体和液化气类:甲烷、乙烷(压缩、液化的)、烷、丁烷、打火机(可限量携带)、微型煤气炉储气罐、气体杀虫剂。

3.易燃液体类:汽油、酒精、去光水、引擎开导液、鸡眼水、染皮鞋水、环氧树脂、油漆、皮革光亮剂、显影液、印刷油墨、煤油、樟脑油、松节油、松香水、擦铜水、钮扣磨光剂、油画上光油、刹车油、防冻水、柴油。

4.易燃固体类:红磷、硫磺、火补胶。

5.自燃物品类:黄磷、油布。

6.湿易燃物品类:金属钠、镁铝粉。

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双氧水)、硝酸铵、氯酸钾。

8.毒害品类:氰化物、坤、赛力散、灭鼠安(含各类鼠药)、敌百虫等杀虫剂,来草松等灭草剂。

9.放射性物品类:夜光粉、发光剂、放射性同位素。

10.腐蚀品类:硫酸、硝酸、盐酸、苛性钠(尸体)等。

11.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自动的弹簧刀(跳刀)以及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凌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危险品种类
我国按危险特性将危险品分为八大类:
第1类:爆炸品
爆炸品的概念:是指固定或液体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制品。

常见的爆炸品有:TNT炸药、黑火药、电雷管、火雷管、拉火管、导火索、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硝酸思、硝酸钠、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概念: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在一定受热、撞击或剧烈震动的条件下,容器的内压力容易膨胀引起介质泄露,甚至使容器破裂爆炸,从而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界定值:在通常0-50度之间,容器内的压力超过0.25兆帕(MPA)的(自然界的大气压为0.1兆帕),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危险品。

(作简要说明:压力和钢壁厚之间的原理)
常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氧的氧气瓶、各类灭火器、装气的液化气瓶、充气加压的钢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

第3类: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概念:是指在闭杯实验条件下,其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常见的易燃液体有:汽油、酒精、二甲苯、煤油、油漆、磁漆、清漆、虫胶漆、胶黏剂、快干胶、香精、指甲油、洗甲水等。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概念:本类分为以下三类加以解释。

第一类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常见的易燃固体有:红磷、碳粉、煤粉、羊毛、刨花、木屑、棉花、亚麻、黄麻、樟脑(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结晶或粉末状)、赛璐珞、金属镁、金属钛、金属锰、金属锆、火柴、漆片、漆布等。

第二类自然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常见的自然品有:黄磷、钙粉、铝粉、钛粉、三氯化钛、油布、油纸、漆布、棉籽、菜籽、未加抗氧剂的鱼粉等。

第三类遇湿易燃物品:指鱼水火受潮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其特点是:遇水、酸、碱、潮湿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

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然点火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

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锂、钠、钾、钙、镁、铝、锌、锆粉、金属氢化物、电石、金属铁屑、硅铁等。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品的概念:是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分解温度较低,遇酸碱、潮湿、强热、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接触能发生分解反应,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氧化性物品的危险性是由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

其中有机过氧化物较其它氧化物品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所以,这类物品按其典型的分子结构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化物两项。

常见的氧化剂和机过氧化物有:氯酸铵、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铅、硝酸锶、硝酸钡等。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一、毒害品的概念:是指进入人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打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常见的毒害品有:氰化钾、氰化钠、磷化铝农药、四氯化硒、四氯乙烯、苯酚、甲酚(固态、液态)、果虫磷、地虫磷、田乐磷、灭蚜磷、保棉丰乳剂、抗虫威、毒鼠磷、灭鼠磷、敌敌畏等。

二、感染性物品概念:是指已知的或怀疑会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各种微生物或其毒素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常见的感染性物品有:霍乱孤菌、鼠疫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狂犬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概念:是指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原子核不稳定的物质,能够从其原子和内部自发地(即不受外界温度、压力的影响——不断地向周围放出穿透力很强、而人的感觉器官觉察不到的射线,具有这种能放射射线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

其特点: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的射线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极大,可致病、致畸、致癌、甚至可致死。

常见的放射性物品有:金属铀、镭的同位素等。

第8类腐蚀品
腐蚀品的概念: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

甚至坏死,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其特性:呈固体或液体,具有剧烈腐蚀性,其酸性腐蚀品挥发的蒸气,能刺激眼睛、粘膜,吸入会中毒,大部分酸性腐蚀品受热或遇水会放出有毒的烟雾。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接触可燃物、易燃物时,具有可燃和易燃性。

常见的腐蚀品有:蓄电池(内有氢氧化钾固体、硫酸、碱性溶液)、消毒剂、染料、硝酸、硫酸、过氧酸、四氯化硫、磷酸、草酸、硫酸氢铵、硫酸氢钾、四氯化锆、乙酸酐、丙酸、硫化钡、氧化钾、氧化钠、氢氧化钾、马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