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岩石和矿物教科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岩石和矿物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过尖检测密卷(B 卷)岩石和矿物2•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这样形成 的岩石叫做3 •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 种。

4. 花岗岩是由组成的。

5.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6. 我家里收藏了很多岩石,有几块是爸爸从南京雨花坛带来的,来的……这是按岩石的分类的。

、选择题。

7.雕塑家在雕塑的时候,经常选用() A.花岗岩B.砾岩8.具有蜡烛一样光泽的矿物是(A •石英9・下列岩石中容易分离成层的是 0 °A.花岗岩B.右从岩10・砾岩的最主要特点是()。

A.粗糙B.灰色11 •根据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可鉴别岩石种类。

泽,结构紧密,且有不同的颜色。

这种岩石是A.砂岩 B 花岗岩12 •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

A.石英C.石灰岩C 板岩“C.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一种岩石颗粒较粗,比较粗糙, 晶莹润 ()°C.大理岩”C.云母()。

1.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 A.石英'B.方解石 C.方铅矿D.石盐有一些是我和哥哥从海边捡13•有一种矿物,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为A.硬C.较软14・形状六面体,每个面都是菱形的矿物是()。

15・ 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 A. 长石16.不是由地球运动火LU 喷发形成的岩石是()17.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我们把它叫化石,它一般存在于18.物的边缘放在一块白色无釉的瓷板上摩擦后再观察,这是观察硏究矿物的”C ・光泽三、 判断题。

19・ 所有的矿产资源基本上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们在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更应该懂得保护和节约。

()20・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

21・矿物都是非常坚硬的。

22 •地质学家通过观察岩石的薄片成分和颗粒, 对岩石的种类作出判断。

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在前一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对花岗岩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由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

而且不少学生可能也听说过或者接触过矿物,对矿物也有一定的理解。

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

能够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类。

兴趣方面,小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科学实验充满了兴趣。

他们乐于探究,在探究中能体验到发现的喜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3.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并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从而为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矿物与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辨别花岗岩中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并与花岗岩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放大镜、铜钥匙、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矿物引言:最近,发现临平街上首饰店特别多,有卖翡翠项链的,有卖钻石戒指,有卖黄金手镯的,看上去十分漂亮。

了解做这些首饰的主要材料:翡翠、钻石、黄金。

1.这些材料在自然界是不是天然存在的呢?2.生反馈交流3.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再来看一组图片。

4.小结。

来自岩石,分离出来后我们叫矿物。

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一起来研究岩石中到底有些什么?岩石与矿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岩石的组成》二、组织观察,深入了解花岗岩1.你想知道花岗岩里有哪些矿物吗?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美丽花岗岩,看看组成花岗岩的几种颗粒有哪些特点?3.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花岗岩颗粒?(颜色大小粗细透明度结构松紧硬度光泽等)4.发放实验袋和记录单(1块花岗岩和1张记录表、1个放大镜、铜钥匙),学生分组观察5.交流花岗岩每种颗粒的特点6.小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基本特征与区别,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学生应掌握不同类群生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 人体的生长与健康主要涉及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及保健知识,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认识合理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植物的生命周期学习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的完整生命周期,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基本物质状态的特点,并学习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融化、凝固、蒸发、冷凝)原理。

2. 简单机械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并应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力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原因;同时,介绍月相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认识到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特点。

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风、雨、雪、霜等天气现象的成因,初步探究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本学期将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预测、推理、实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框架,培养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最新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最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
(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教学
反思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复习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 一 )单元 第_5_课
课题
复习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作课时间
课时
教学
目标
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加强记忆。
课时教学
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内容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板书
设计
骨骼与肌肉
1.骨骼 2.关节 3.肌肉 4.骨骼、肌肉的保健
作业
设计
所有的单元重点内容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电1.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

2.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国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8.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1.开关是电路中拉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春天,开花植物以百花盛开的形式开始了创造新生命的历程。

2.繁殖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4.油花由片、花、雄葛、雌组成。

5.由片、花、雄和雌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7.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10.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11.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要点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且都具有(繁殖)功能。

3、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1)用眼睛看:①肉眼观察种子颜色、形状、大小及其(显著特征)。

②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

(2)用手摸:(软硬)和(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气味)。

(4)用工具测量:(重量)、(大小)等4、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分为(胚根)、(胚芽)和(子叶)三部分。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5.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2、种植凤仙花1、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种)。

我们可以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应挑出去,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凤仙花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份)。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观察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有些植物可用(茎)繁殖后代,如(天竺葵)、(土豆);有些植物可以用(叶)繁殖后代,如(秋海棠)。

3、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且生长速度(快)。

3、根生长的方向和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的蒸发)。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2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2

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要使小灯炮发亮的连接方式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12、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13、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电线没连接好;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

14、如果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炮亮起来。

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或(背阴处)},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即14时])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简化的风速为3个等级(即0—2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
科学概念
1.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是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它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1)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2)沉积岩包括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

(3)变质岩包括大理岩、板岩。

(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


2.我们常见的岩石有: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花岗岩(用于建筑)。

其中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

3.世界上已发现矿物近4000种。

常见矿物制成的物品有: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金刚石划玻璃、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

4、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相互敲打、
在岩石上滴稀盐酸等。

5.识别岩石的特点:
花岗岩:花斑状;
砾岩:粗糙,像混凝土;
页岩:具有层理构造;
石灰岩和大理岩(有美丽的花纹):遇盐酸冒泡;
(稀盐酸具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和眼睛上。

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页岩和石灰岩可能存在生物痕迹,即有化石)
板岩:敲击后有砰声。

6.在地球运动过程中,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是化石,属于沉积岩。

7.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8.矿物的硬度排列:石英(7)、长石(6)、云母(2-4)
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刻
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9.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
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重要的固体润滑剂、制作铅笔芯。

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很有意义。

10.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透
明度和光泽、观察形状等方法研究矿物。

1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矿物的颜色
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2)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石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3)石英具有多种色彩。

( 4 )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都具有美丽的金色。

10.矿物的条痕颜色和矿物外表的颜色不一样:
自然金——黄色;黄铁(铜)矿——绿黑色;方铅矿——黑色;
石墨——黑色;石英——白色或近于白色;赤铁矿——樱红色11.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1)可以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反光由强到弱:金属、玻璃、丝绸、蜡烛、泥土。

12.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
之一。

其中稀有金属、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这种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13、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实验探究
1、能够将岩石名称和岩石特征一一对应起来。

2、能够将矿物名称和矿物特征一一对应起来。

简答题
1、说说认识岩石的方法有哪些?
2、知道家乡有哪些矿产资源,人们是如何开采、利用和保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