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描写威尼斯小艇的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小艇的特色。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生僻字词,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性的语言有一定的接受度。

但同时,学生对于生僻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威尼斯独特风光和小艇的喜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难点:对于描绘性语言的感悟,以及对威尼斯文化和小艇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威尼斯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美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威尼斯的图片、小艇的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教材:准备课文《18.威尼斯的小艇》的文本。

3.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威尼斯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小艇在威尼斯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描写小艇的外观、内部结构和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艺,展现了威尼斯的独特魅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威尼斯独特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

2.难点: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问题清单:准备问题清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的独特风光。

教师简要介绍威尼斯和小艇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美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描写威尼斯小艇的文章,通过描绘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表现了作者对威尼斯这个美丽城市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充满诗意,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欣赏优美的文章。

但他们在理解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优美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威尼斯这个美丽城市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欣赏优美的文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等。

3.家庭作业: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熟悉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个美丽城市的魅力。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一个舒适的教学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语气。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课文描写了威尼斯的哪些景物?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4.巩固(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精美教案(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精美教案(统编版)
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
3.创设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2.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5.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文化背景拓展方面,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文化特色,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看过或者想象过小艇在水中行驶的画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艇在威尼斯这座城市中的独特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它的独特设计适应了城市的水上环境。它是威尼斯文化的象征,也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小艇的具体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描绘小艇来展现威尼斯的风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威尼斯的小艇》中作者如何通过描绘小艇来展现威尼斯的独特风情,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生字词掌握:学生需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威尼斯、小艇、荡漾、狭窄、操纵”等,并能正确运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译者刘正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字词解释:尼(ní)——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tǐnɡ)——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叉(chā)——交错:交叉;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钢叉鱼叉。

艄(shāo)——船尾:船艄;舵:掌艄艄公。

翘(qiào)——一头向上仰起:翘起翘尾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艇》优质教案《威尼斯的⼩艇》优质教案教学⽬标:1.认识“尼、斯”等7个⽣字,会写15个⽣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纵横、船艄”等词语,掌握多⾳字“哗”。

2.能说出课⽂围绕⼩艇写了哪⼏⽅⾯的内容,并体会⽂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第2⾃然段的内容说出⼩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较课⽂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1.认识“尼、斯”等7个⽣字,会写15个⽣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纵横、船艄”等词语,掌握多⾳字“哗”。

2.能说出课⽂围绕⼩艇写了哪⼏⽅⾯的内容,并体会⽂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能根据第2⾃然段的内容说出⼩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较课⽂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第⼀课时⼀、图⽚导⼊。

1.出⽰图⽚——威尼斯。

解说:威尼斯是意⼤利东北部著名的⽔上城市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蜿蜒的⽔巷,流动的清波。

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威尼斯有着“因⽔⽽⽣,因⽔⽽美,因⽔⽽兴”的美誉,享有“⽔城”“⽔上都市”等美称。

2.⾛近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奠基⼈,世界著名的短篇⼩说⼤师,被称为“美国⽂学中的林肯”代表作有短篇⼩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3.谈话导⼊:意⼤利的威尼斯城是⼀座开门见⽔、以⾈代车的城市,是世界上唯⼀没有汽车的城市,主要交通⼯具是船——⼩艇。

⼆、认读⽣字1.课⽂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中的⽣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出⽰⽂本信息)尼艄翘姆祷雇哗要求:把字读⼀读,给字注⾳,试着组词,⽐⼀⽐谁组词最正确。

预设组词:威尼斯船艄翘起来保姆祷告雇员教师指导个别读⾳。

2.展⽰词语,和同桌互相指读⽣词。

纵横船舶垫⼦窗帘操纵⼿忙脚乱保姆簇拥沉寂停泊码头笼罩3.和同桌⼀起读词语,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

《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 8 4 0 年入喀山大学,1 8 4 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 8 5 1 ~1 8 5 4 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 8 5 4 ~1 8 5 5 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 8 5 5 年11 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 8 5 7 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 永恒的宗教真理” 生活。

1 8 6 0~1 8 6 1 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 8 6 3 ~1 8 6 9 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 8 7 3 ~1 8 7 7 年他经1 2 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 0 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 8 7 9 一1 8 8 2 )。

8 0 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 8 8 6 )、《教育的果实》(1 8 9 1 ),中篇小说《魔鬼》(1 9 11 )、《伊凡·伊里奇之死》1 8 8 6 )、《克莱采奏鸣曲》(1 8 9 1 )、《哈泽·穆拉特》(1 8 8 6 ~1 9 0 4 );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 9 0 3 ),特别是1 8 8 9 ~1 8 9 9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 9 1 0 年1 0 月从家中出走,11 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 2 岁。

列宁对他的评价是托尔斯泰是“ 俄国革命的镜子” ,是具有“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 天才艺术家” 。

高尔基对他的评价是“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字词解释:尼( n í )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 t ǐn ɡ ) ——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精]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精]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作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我会写:尼:尼姑僧尼尼龙尼泊尔斯:斯文斯人威尼斯斯文扫地艇:潜艇汽艇舰艇划艇飞艇游艇纵:纵线操纵纵身纵然纵虎归山艄:船艄掌艄撑艄艄公翘:上翘翘起翘尾巴翘辫子垫:垫子坐垫靠垫垫背垫底垫脚石帘:窗帘竹帘门帘帘布帘子酒帘姆:保姆姆妈褓姆祷:祷告祈祷祷祝祷念盼祷雇:雇工雇农雇用雇员雇主簇:簇拥簇生簇新花团锦簇一簇鲜花哗:哗然哗笑喧哗哗变哗众取宠码:码头页码密码数码价码编码笼:笼罩笼盖笼统笼络人心斯(斯文)期(日期)艇(小艇)挺(挺立)垫(床垫)热(热闹)祷(祈祷)涛(海涛)簇(簇拥)族(民族)码(码头)妈(妈妈)多音字:翘qiào翘着脚qiáo翘首哗huá哗笑huā哗哗散sàn散步sǎn散开近义词:闻名——著名交叉——交错灵活——灵巧耸立——矗立情趣——趣味庄严——庄重沉寂——寂静摇晃——摇摆轻快——沉重灵活——呆板簇拥——分散弯曲——笔直沉寂——喧闹摇晃——静止手忙脚乱——有条不紊理解词语:【船艄】船尾。

【耸立】高高地直立。

【情趣】情调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
【导语】《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 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以下是WTT为大家精心 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 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 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耸立一倒塌、操纵自如一手忙脚乱
段落大意:
一(1):概括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二(2、3):写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船舱里的快乐感受。
三(4):总分结构,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方面写出了船夫高超的驾驭技 术。
四(5、6):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概述:
本文从作者的所见所感入手,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又介绍 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接着写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 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播放投影片,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等,最后出*尼斯 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 斯的小艇》。
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
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100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 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77条水道纵横交
本文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译者刘正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字词解释:
尼(ni)――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tIng)――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叉(cha)――交错:交叉;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钢叉鱼
叉。
艄(shao)――船尾:船艄;舵:掌艄艄公。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 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 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这两句话主要写了小艇的外观特 点。这些描写,可使人想到小艇的这些特点都与威尼斯的河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哗(hua)――人多声杂,乱吵:喧哗哗众取宠。
闻名一一有名。近义词:。
纵横交叉——原指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现在也形容情况复杂。近义词:纵横
交错。
英尺一一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尺等于0.3048米。
水蛇一一生活在水边的蛇类的总称。
船舱一一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耸立咼咼地直立。
情趣一一情调趣味。
驾——操纵,是开动。
操纵自如控制或驾驭(jiayu)时能灵活自如,完全如意。
手忙脚乱一一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夹(jia)——胳膊向胁部用力,使腋下放着的东西不掉下。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教堂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散(sdn)——分开,由聚集而分离:散开。
散(san)松散。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 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 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 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 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翘(qiao)——一头向上仰起:翘起翘尾巴。
舱(cang)——船或飞机内用于载人或物的部分:船舱机舱客舱。
姆(m^)――保姆,负责照管儿童或料理家务的女工:保姆。
祷(dao)――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祷告祷念祈祷。
雇(gu)——租赁交通运输工具:雇车雇船;出钱让人给自己做事:雇工雇用 雇保姆。
雇定一一指事先已确定好,某人在某一时间内专门为自己服务。
簇(cu)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停泊(bo)――(船只)停靠,停留。
笼(Iong)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风景)。
近义词:
耸立一屹立、摇晃一摇摆、摇曳、晃动
操纵自如一得心应手
反义词:
重点难点
1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具准备:
1有关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分析这些资料,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教学要求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 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 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 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 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 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主题解说:
本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介绍了威尼 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 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重点句子: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此处的“大街”指的是河道,“汽车”指的是小艇。由此可见小艇在威尼斯的 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