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课件演示文稿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课件演示文稿

图文探究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
中记载说:“汴京市井经纪之
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 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 。想一想: 汴京是现在的哪一城市?孟元老的记载和上图中的 景象反映了汴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提示:河南开封;商业活动完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市井 ” 1 .兴起:战国时期 , 有的城市出现称作“______ 的商业区。
地域分布看,商业都市从战国到唐朝主要分布在北
方,到唐朝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
明清时期苏州、盛泽镇等南方市镇崛起。
要点轻巧突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
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
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
4.宋代 (1)突破限制 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发展表现 ①“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繁荣的 商业街 。 ________ ②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③“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商业区 已经相当繁华。 5.明清:都市中的________
迅速的发展,但从整体而言,当时仍然是自然经 济为主, A 、 B 两项表述错误, D 项“安定”一词 不符合北宋史实。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夜市、晓 市、乡村中的草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 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 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 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观察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的两幅图片。 探究 观察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的两幅图片。
图一 唐都长安
请回答: 请回答: (1)“市”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区。汉唐时期的政府对“市” 市 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区。汉唐时期的政府对“ 作出了什么规定? 作出了什么规定? (2)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市”的布局,你发现 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 的布局, 比较唐朝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汴京关于 有什么显著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有什么显著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秦代:管理“ 秦代:管理“市”有严格的法律
市 ” 的

汉代: 汉代:集市贸易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南北朝时期: 草市” 南北朝时期:“草市”------民间集市形成 民间集市形成 唐代: 唐代:夜市出现 宋代: 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且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且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明清: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城市中的“ 城市中的“市”与“草市”、“夜 草市” 有何区别? 市”有何区别?
(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 城市中的“ 城市中的 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 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 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 草市” 草市 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 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 地域限制。 地域限制。 (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 夜市”则指城市中的“ 夜市 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 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 制。
• 商业的繁荣 促进城市的 发展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ppt课件演示文稿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ppt课件演示文稿
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垄作法 。 (3)汉朝时期:铁犁牛耕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西汉时期出现了 二人一牛 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 (4)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 耕耙耱技术 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
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两汉以 一年一熟 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 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辨析比较 怎样分清“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 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 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 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 1840 年鸦片战争 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要点一 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1.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 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
战 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
精 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2.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 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考点
历史特征
历史表现
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悠久,多种 古代手
经营形态并存, 工业的
处于世界领先地 进步

金属冶炼术、纺织业、 陶瓷业三大行业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
从春秋战国、秦汉、隋
古代商业不断发
唐、宋元至明清时期,
展,主要体现在
古代商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

高中历史 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1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 . 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 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早市 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C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早市”普遍出现的时间。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早市”普遍出现的时间。 )
思路点拨 汉唐的长安和北宋的汴京都是古代城市 发展的典型,汉唐长安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城市中有 发展的典型, 管理严格的“ 管理严格的“市”,而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则是 “市”打破了汉唐那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打破了汉唐那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答案 (1)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市”, 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 汉唐时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是 四面设有围墙,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 四面设有围墙,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并 且交易时间上也有严格限制。 且交易时间上也有严格限制。 (2)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布局发生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 了明显的变化, 了明显的变化,“市”的设置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这反映出北宋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的限制。这反映出北宋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概况 1.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远古时代: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2.先秦时期 . (1)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货币需求量增 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 西周时期 和铜贝。 加,当时流通的有 骨贝 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中心 。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

古代中国的经济.ppt

私田大量出现
②直接原因: A齐国管仲“相地 春秋时各国的 而衰征”
实际上承认了私田合 法化,促进土地制度
税制改革
B鲁国“初税亩”
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 化。
③其他原因 :由于战乱劳动力减少
战国时,各诸侯国通过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
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
①大量公田被抛荒 C.表现: ②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2、条 件:
1)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特 点
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家一户)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精耕细作
4、弱点: 脆弱性
1)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
3)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
2、不利:
①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抗天灾人祸能力低。
②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固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与多重盘剥
17
六、古代社会赋税制度
18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作用或影响
相地 而衰 征
春秋时 根据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期齐国 征税
承认土地私有
初税 亩
编户 制度
租调 制
春秋时 无论公田私田皆按亩纳 期鲁国 税
7
1.井田制:
(1)发展历程: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 除于战国
(2)实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3)主要内容(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8
(4)瓦解
A.时间: 瓦解——春秋时期

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
【答案】 D
4.唐代元稹在《估客乐》中写道:“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
伴,入户辞父兄……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
洲布火浣,蜀地绵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反映出( )
①古代商人的生活具有不稳定性 ②唐代的商旅往来频繁 ③古代商人为
了转贩求利而无所不至 ④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题干提供的材料并没有反映唐政府的商业政策及对商业的管理 控制,④错误,故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 A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014】
材料一 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唐代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 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 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 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俞大娘”航船出现在唐代,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出现于北宋的益州,D 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3.“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
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材料中的
“市”( )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人民版)
课时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 商业发展展的概况。 •2.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市”的发展和演 变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 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
提示 (1)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2)反映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探究二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 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 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 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 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 本雄厚的商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 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 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 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
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
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
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
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答案 (1)表现: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 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 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 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丰富;政府对商业政策的 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 (2)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 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第1课中国经济史PPT课件-2024鲜版

第1课中国经济史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8
27
06
总结:回顾中国经济史,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
2024/3/28
28
中国经济史发展脉络梳理
古代中国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商业和 手工业逐渐发展,形成 了独特的经济体系。
2024/3/28
近代中国经济
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内部 动荡影响,经历了从封 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 代的转型过程。
现代中国经济
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 出现,为商业活动提供了 便利的金融服务。
政府对金融的监管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金融 进行监管,维护了金融秩 序的稳定。
17
04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历程
2024/3/28
18
丝绸之路开辟与海上贸易兴起
丝绸之路的开辟
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促进了 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
贸易和文化交流。
2024/3/28
7
02
历代王朝经济政策与变革
2024/3/28
8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演变
2024/3/28
重农抑商政策的起源与背景
01
强调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演变过程
02
从最初的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宽,商业和手工业在唐宋时期得到
较大发展。
影响
03
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但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技艺精湛

2024/3/28
民营手工业的兴起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 逐渐兴起,成为手工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手工业技艺的传承
师徒制、家族传承等技艺传承方式 ,保证了手工业技艺的延续和发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 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 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很不方便。
二、“市”的发展
朝代
市的发展情况
严格 限制 阶段
秦代 明码标价 汉代 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 六朝 草市形成,草市尉
管理 • 政府和政策逐步放松 时间 • 从严格的时限制到夜市的出现
服务 • 从开始单纯的交换场所到配套设施齐备集 设施 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城市化发展)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临淄、 邯郸、郢。
2.汉代都市也因商业集中形成繁华景象。 ①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②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除了长安、洛阳最为繁盛,扬州也“雄富冠天下”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夜市、庙会集市。汴京(开封)、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商业 Nhomakorabea展的基本要素:
商业活动主体:商人 商业活动场所:城市、市场 交易内容:商品的种类 交易媒介:货币 交易范围:国内贸易、对外贸易 ……
你知道 我国古代
有哪些 著名商人?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范蠡
吕不韦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山东商帮 --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 --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 --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 --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 --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 --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辽宁海城的山西会馆
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
乔家大院 ,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
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 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在包 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 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 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 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 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 建而成。
突破 限制 阶段
唐代 草市普遍,夜市繁荣 宋代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繁华
1、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商业有什么变化?
长安城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而东京的“市”范围扩大,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成了繁 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1、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物物交换) 2、商: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出现流通的骨贝和铜贝 4、春秋战国: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运活跃,已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6、唐代商旅往来频繁。 7、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纸币交子。 8、明清,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和商帮。
徽商在茶业、木业、典当业、 盐业等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徽商创 造了儒商,并形成了儒商精神,并 融入传统文化之中。
胡光墉
字雪岩,徽州绩溪县人,红顶商人, 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开办 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 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 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 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 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 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 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 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 上,成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人称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 《胡雪岩》”。
临安(杭州)。 5.清代繁华的都市有苏州、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
仙镇等。
≪清明上河图≫局部
皇都胜迹图(明)
探究: 古代中国城市功能、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
• 城市功能的变化: ①唐朝以前: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
规模较小。 ②宋元:政治功能减弱,经济功能增强。 ③明清时期:江南兴起许多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
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 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 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 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 以“汇通天下”而著名。
山西商帮 --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 --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 --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 --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晋商,是“山西商人”的简称。晋商在尧舜 时代开始出现。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富可 敌国,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国内商 界长达500年之久。徽商曾经一度垄断中国 票号汇兑业,山西省在清朝大部分时间都是 最富裕的省份。
徽商,旧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旧徽州府包括安徽省歙县、休宁县、 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 多数学者认为,徽商始于南宋,发 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 盛于嘉靖,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 至嘉庆、道光年间日趋衰败,前后 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 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商与晋商成功原因:
• 有经商传统,经营有方 • 依附权贵、贿赂官府 • 诚信经营、以义取利 • 勤劳节俭,不奢华 • 重视儒家文化,“贾儒结合”
市(商业的场所)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 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 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 市联系在一起。
2、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业经济更加繁 荣,政府不再直接监督商业活动。
皇都胜皇迹都图盛(迹明图)(明)
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
清代徐扬《盛世滋生图》
探究:根据各朝“市”的发展情况概括出“市”发展的 趋势。
地域 • 从城市到乡镇 布局 • 逐渐打破空间限制
贝夏 币商
和 西 周 的
两秦 半
汉 五 铢
宝开 元 通
布币
刀币
环钱
大食金币
(中国境内出土的唐时阿拉伯铸币)
东罗马金币
(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唐时东罗马铸币)
北宋 交子
元代 纸钞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亚欧非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陶瓷之路)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清代钱庄的票号
日升昌,中国第一家票号 ,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