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但是外汇储备并不是说越多越好,造成外汇储备过多也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一、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其内在的因素(一)外部环境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金融、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额高速增长,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
在这种潮流下,我国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
从国际贸易看,在不断增加的世界贸易额中我国所占份额逐年增加。
(二)内部因素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内部因素较多,主要得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四个字不放。
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
在经常项目方面,由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顺差日益增大,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为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从而为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本项目方面,主要因为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加。
总的来说,由于国家实施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全国经济运行良好,货物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英文缩写为FDI)持续增长,表现在国际收支上的连年顺差,顺差部分的外汇转为外汇储备,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源泉。
二.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可能导致的问题(一)高额的外汇储备造成持有成本过高,导致资源和资金的闲置。
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借入的贷款所占比例较大,利息成本是相对较高的。
因为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
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
如果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并借入大量外债,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同时又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其潜在的损失是显然的。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截至2009年3月底, 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9 537.41亿美元,自2006年10月突破万亿外汇储备以来增长了近一倍。
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带了巨额损失。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很多,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一、研究背景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早在2006年9月末就突破万亿美元,至2009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19 537.41亿美元。
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
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的速度快,强度大,详见下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9—2000年,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资本流入增长较少;但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加大,2003年突破千亿美元,进入2006年,在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但未减反而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增加562亿美元,总规模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2007—2008年,外汇储备更是以每年近5 000亿的增速增长。
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曾用“中国的里程碑”来评论中国万亿外汇储备。
中国坐拥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国力的具体表现,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尤其是对日后中国放宽资本金,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起护航作用。
近两万亿美元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
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模型建立及分析预测目前,国内外理论界普遍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确定,在国际有关外汇储备规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实际,考虑代表性变量:外汇储备(FR)、出口规模(IP)、贸易差额(IOP)、年均汇价(A)、实际利用外资情况(BD)、外债余额(DEB)。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分析

济 运 行有 密 不 可分 的 联 系 , 国民经 济 发 展有 极 其 重要 的影 响 。 对 自 20 年 中 国加 入 WT 以来 , 国 经 济 进 入 了快 速 发 展 期 , 01 O 中 在 国际 收 支 平 衡 表 中 经 常 项 目和 资 本 项 目连 年 顺 差 。 汇 储 备 快 外 速 增 长 。 截 至 2 0 年 3 底 , 国外 汇 储 备 已达 到 1 82 美 元 , 08 月 我 62 亿 稳 居 全 球第 一位 。在 当前 形 势 下 , 了 保 持 我 国 经 济 健 康 平 稳 和 为
的 胆 其 过 速增 长 往 往 会 抑 制 经 济 增 长 , 碍 经 济 发 展 , 阻 因此 我 国 应 保 持 适 度 的 外汇 储 备 规 模 。本 文 给 出 以下 几点 建 议 :
( ) 革我 国现 行 的外 汇 管 理 体 制 和 结 售 汇制 度 一 改 推 动 由 ” 汇 于 国” 藏 汇 于 民” 策 的 转 变 , 一 步 推 动 由部 藏 向” 政 进
三 、 国 当前 外 汇 储 备 规 模 局 势 的 形成 原 因 我
( ) 度 性 原 因 一 制
分 意 愿 结 汇 制 向完 全 意 愿 结 汇 制 的转 变 , 一 步 放 宽居 民 和 企业 进
持 有 和使 用 外 汇 的政 策 限 制 , 得 民 间 外 汇 需 求 起 到 ” 水 池 ” 使 蓄 的 作 用 。放 宽 企 业 开 立 外 汇 账 户 的 限 制 , 许 企 业 按 其 意 愿 保 留外 允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 因素分析
李 强 ( 西 财 经 大 学现 代 经 济 管理 学 院 3 0 1 ) 江 30 3
一
、
前 言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反映了一个国家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基本上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近几年面对美元贬值人民币不断升值和欧洲债务危机等局面,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缩水现象。
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并根据结论提出优化外汇储备的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引言外汇储备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本上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外汇储备也经历了一个逐渐积少成多的过程,其规模迅速扩大。
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7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国,并在2014年达到了38430.18亿美元,占据整个国际储备90%以上,这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
2015年和2016年,我国外汇储备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但截至到2017年底,仍达到31399.49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日本多出一倍多。
巨大的外汇储备量在彰显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要使外汇储备良性增长,就应该先了解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98年到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
二、实证分析(一)变量及样本选取被解释变量:外汇储备Y解释变量:1、国内生产总值X1: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规模,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对外储备的需求越大。
2、外债余额X2:外汇储备主要用于支付国家外债,外债余额越多,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越多。
3、进出口差额X3:进出口差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理论上,进口额表现为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而出口额则相反。
所以,进口总额越大,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越大。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我国外汇储备是指中国央行持有并管理的外汇资产,用于支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
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了解和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预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汇率变动等角度进行分析,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一、宏观经济政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外汇储备产生直接的影响。
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央行可以影响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变动。
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对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变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也会对外汇储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等方式,增加了外汇储备的规模。
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外汇储备来支撑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也是影响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际贸易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与外部经济体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主要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
国际贸易对于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变动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我国外贸顺差是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外贸逐渐实现了由贸易逆差到顺差的转变,这使得外汇储备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和支撑。
国际贸易的结构也会对外汇储备产生影响。
国际贸易的结构主要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方面。
在国际商品贸易中,一些战略性资源和产品的进口会对外汇储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耗。
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则可以为外汇储备提供更多的来源。
国际贸易的结构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是一个需关注的问题。
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也会对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变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方面 支持 与加 强 一 国货币信 誉 的 物质 基
础 , 节 国 际 收 支 的 “ 冲 器 ” 另 一 方 面 调 缓 ; 直 接 影 响 一 国 的 国 际金 融 实 力 、 经 济 全 在 球 化 中的地 位 以及 参 与国 际经 济 活动 的 话 语 权 问 题 。 鉴 于 外 汇 储 备 的 重 要 作 用 和 价 值 , 其 研 究有 重 要 意 义 。 当 前 理 论 对 对 我 国 最 优 外 汇 储 备规 模 的研 究 很 多 , 但 是 关 于 影 响 外 汇 储 备 增 加 因 素 的 研 究 较 少 ,本 文 试 图 通 过 构 建 计 量 分 析 模 型 , 通
第 二 , 们 对 第 一 点 的 分 析 , 以 让 我 们 认 识 到 , 强 人 民 我 可 加 币 / 元 汇 率 的 稳 定 性 , NF 资 本 流 动 能 起 到 稳 定 的 作 用 。 美 对 DI 假
我 们 对 人 民币 / 元 汇 率 进 行 稳 定 性 检 验 , 用 带 有 时 问 趋 美 使 势 变 量 的 AD F检 验 , 们 发 现 , t 为 一 .6 7 6, 值 在 绝 对 我 其 值 05 0 0 该
我 们 检 查 一 下 该 回 归 的 残 差 , 其 进 行 单 位 根 检 验 , 果 如 对 结
下:
^
tu L =00 1 209 5 3 .01 8 -.51 9 u l t (1 . 8 9) = - 19 76 R =047 7 d 1 98 1 . 4 47 =.890
过 实 际经 济 数 据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 讨 影 响 探 我 国 外 汇储 备 的 主 要 因 素 及 影 响 程 度 。
1 . 4影响我 国外汇储各 的主要 因素
我国外汇储备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护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流动性外国资产。
外汇储备多意味着一国国力增强,但也并非越多越好。
因此,分析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因素,可以有效的选取相应措施,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量的额度适量,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fdi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一、理论分析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净出口额、直接投资、汇率制度、对外借债和经济增长等。
从国际收支角度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为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
根据国际金融理论一国(或地区)的储备资产应满足下述关系:储备资产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r=△ca+△fa)。
当△ca+△fa >0时,储备资产增加;当△ca+△fa通过比较,最后选取模型b作为最终结果,所以消除多重共线性后的回归方程为:fr=-2036.701+0.595033*gdp-4.444513*fdi+εt=(-13.16054)(40.06466)(-6.551791)r-squared=0.995712adjusted r-squared=0.995322dw=1.376309 f-statistic=2554.008此时,方程的整体显著性和拟合优度,以及单个因素的显著性检验都是合格的。
四、结论与建议1、gdp和外汇储备正相关,一般认为一国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其外汇储备越多,因此gdp是影响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
这样一国经济的发展既要注重产业内部的协调,也要注重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平衡,要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快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满足国内人民的需求。
在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将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量的稳定发展。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有哪些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有哪些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一部分,而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会受到哪一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经济规模对于外汇储备量的需求。
外汇储备粮与国内生产总值应保持适宜水平。
(2)进出口额:一国对外经济交易主要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商品交易和资本往来项目反映。
对外经济交易量越大,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大,受外界干扰也越大。
由于储备的基本用途是作为对外支付准备金,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活动规模,尤其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储备需求的决定是重要的。
进出口差额达,所需要的国际储备量也越大;相反,就越小。
(3)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时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结构性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量的贡献度日益加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汇出利润也构成了用汇需要的重要内容。
利用外资可视为举借外债之外的另外一个对外融资方式之一,可大大减轻外汇储备的负担,而且使得经济建设获得跃进式的增长。
(4)外债余额: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也大胆采用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做法,对外融资有了长足的发展。
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债余额达到了2810.45亿美元,外债规模的扩增适应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加速发展。
对外融资正越来越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外债的风险、成本、币种结构以及累计余额、清偿能力等都与我国的外汇储备息息相关。
(5)汇率制度、外汇政策和外汇管制:固定汇率或稳定的外汇政策对储备的需求比浮动汇率制度大。
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其所需的外汇储备相对较少。
(6)此外,国内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是否储备货币发行国、外债规模、出口商品供求弹性、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等因素也都会对储各需求量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 7 月 总第 462 期 第 14 期
经济论坛 Economic Forum
Jul. 2009 Gen.462 No.14
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金宏亮
【摘 要】利用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和计量手段对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表明: 人均GDP与外汇储备占GDP比重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开放程度、国家规模的相关性较弱,而国际收支 的波动对储备的影响不显著。实证分析考虑了时间序列数据的特殊性,并尽可能避免谬误回归的出现,最终 得出储备的长期均衡方程及短期的动态调整过程。 【关 键 词】外汇储备;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开放度 【 作者简介】金宏亮,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人均GDP 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外开放度逐步加大,外汇储备 也奇迹般迅速积累。
贸易开放度的影响接近显著,但这并不妨碍它 在储备积累中的重要性。一国开放度若较一般水平 高出1点,储备比重会以其一半的幅度上升。开放 度越高,与外界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公私部门往往 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来满足经济往来所需资金。
中国的外8年10月以来,中国的
外汇储备规模一直在2万亿美元附近徘徊,中国已
在2006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外汇储备的研究经历了从定性分析、
比例分析到数量分析,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过
程。本文主要回顾数量分析的经典理论及已有的实
以人口数量代表的国家规模变量有着较显著的 负相关作用。随着规模的扩张,经济体内部交易成 本会降低,交往将更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储 备积累速度放缓。
模型中不包含进口倾向和资本收支变量。对进 口倾向,它与贸易开放度有较高程度的共线关系, 且中国的外汇储备早已超过特里芬指出的满足至少 三个月进口贸易额的警戒水平,故没有必要再单独 列出讨论。资本金融项目在近年来对外汇储备的增 加所做的贡献有上升趋势。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该项目中权重最大的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额 (简称 FDI)。FDI造就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它们对中国的 进出口贸易长期推动,2000年以后已占据了半壁江 山。因而,出口收入波动及开放度中已经间接地反 映了资本项目的影响。
Ueda对Heller关于一国储备变动的假设进行了改进,
并根据存货管理模型的原理,得出政府最优行为下
的外汇储备模型:
R=h[1+ 1 ]
(4)
姨rm
公式 (4)中各变量含义与上文相同。
比较上述三个模型,Heller模型与 Hamada与
Ueda的存货管理模型相似,都包含变量r、m、h这
三个因素,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求得最优储备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证研究中考虑的因素随 着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和发展而变得更加宽泛。其 中,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是Lane与Burke (2001) 的研究。他们利用大样本面版数据,考虑的因素有 人均产出、出口的波动、金融发展程度等经济变量 及汇率制度、资本管制等政策性虚拟变量,还首次 将外汇储备相对GDP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他们 的研究表明人均GDP和贸易开放度是影响储备占 GDP比重的主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债具 有较强的负相关的解释力。
证研究成果。
(一) 理论模型回顾
在外汇储备决定的理论模型中,Heller(1966)、
Frenkel(1974)、Hamada与Ueda(1977)是相对具有代
表性的三个模型。
1.Heller的小国边际成本模型。Heller假定,一
国不存在结构性的收支失衡;收支发生顺差和逆差
的概率相等,均为0.5;储备的变化是随机的,每
或者也可转换成对数形式:
lnR=α+α1lnm+α2lnσ+α3lnM
(3)
式 (3) 反映了储备需求与进口倾向m、国际
收 支 的 波 动 σ 及 进 口 额 M之 间 的 关 系 , 参 数 α1、
α2和α3分别代表储备需求对上述三个变量的弹性。
3.Hamada与Ueda的存货管理模型。Hamada与
GDPpc是以2005年不变美元计价的人均产出, 是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该指标越大,意味着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越高, 对储备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Vol表示国际收支波 动率,因为外汇储备的功能之一就是要缓冲收支的 波动,所以收支的波动越大,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必 须相应增加。由于单一国家的收支波动率不易确 定,这里用周边10个新兴或发展中经济体①年贸易 收入历年增长率的标准方差表示。Pop是人口数量, 用以度量一国的规模。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储备的绝 对水平对抵御投机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大国的储备 比率即使较低,也能有效平抑投机力量给经济造成 的波动。
外债余额,一国的外债规模越大,短期外债越 多,还本付息的压力就越大。然而,外债影响储备 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一方面,在为外部交易融资方 面,外债对储备可以有部分替代作用;另一方面, 储备提供流动性,是稳定外债市场的重要力量。由 于中国外债与储备比变化幅度较大,且可供采用的
数据不足,故此次不纳入模型。这也是正模型可供 改进之处。此外,人民币汇率制度较稳定,也不再 作为虚拟变量进行回归。
由此得出的修正的贸易依存度代表在一定经济 和人口规模下,依存度的一般水平。RTI即名义依 存 度 与 上 述 修 正 后 的 依 存 度 之 比 , 若 RTI 大 于 1, 则表明开放度高于一般水平,反之亦然。据此计算 中国的RTI,在1990年以前是小于1的,经济相对 封闭;这以后则从1开始逐渐上升,到2007年开放 度已大大超过一般水平。
模 型 中 除 RTI 外 的 所 有 变 量 均 取 自 然 对 数 , GDPpc以美元/人为单位,Pop单位为百万人。
(二) 实证检验及分析 1.数据的特征分析。由于所获得的数据都是时 间序列,为了避免 “伪回归”的出现,在回归之前 先检验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利用ADF单位根检验 方法对各序列分别作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LNREtoGDP、LNGDPpc、RTI、LNPop、LNVol都是 一阶单整序列。因此,若要判断原始变量之间回归模 型的合理性,则需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2.模型的调整及结果。采用基于回归残差的协 整检验,首先要得出协整回归方程。完全的回归结 果如下: LNREtoGDP = 19.334 + 1.297*LNGDPpc + 0.479*RTI- 4.379*LNPop + 0.0297*LNVol t = 3.351 1.384 - 1.969 0.704 Adjusted R- squared = 0.891 DW=1.54 检查回归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残差序列E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ADF单 位 根 检 验 的 t统 计 量 值 为 -5.794, 小 于 相 应 临 界 值 , 从 而 拒 绝 原 假 设 , 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这就说明 LNREtoGDP、 LNGDPpc、 RTI、 LNPop、 LNVol 是 CI(1,1)阶协整的。 LNRE与其余4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表明它们 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 失衡,随机项是均衡误差et。为了进一步描述变量 间短期不均衡关系的动态结构,需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把短期行为与长期变化联系起来。模型结构如下: △LNREtoGDPt=β0+β1△LNGDPpct+β2△RTIt+β3△L NPopt+β4△LNVolt+β5et- 1+εt 最终得到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 D (LNREtoGDP) =0.41- 0.414*D (LNGDPpc) +0.20*D (RTI)28.1*D (LNPop) +0.013*D (LNVol)- 0.72*E (- 1) t = - 0.605 0.425 - 1.612 0.472 - 3.64 Adjusted R- squared =0.364 DW=1.71 3.回归结果的解释。 (1) 储备比重的长期均衡模型的拟合优度较 高,说明模型设定较合理。解释变量中以人均产出 的显著性最高,其弹性系数估计值为1.291。这一 点与此前国内外的诸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说明随着 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储备比重会以更大的幅度累
理论研究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之上,现实经
·63·
济并不能完全满足严格的理论假设。因此在实证研 究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的相关变量。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证研究以固定汇率制度为暗含 的假设前提,研究者通常会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分别进行回归。除此前理论模型中提出的三个变 量,研究者还试图增加国家规模、外债规模、预期 的外汇收入等变量。这些逻辑合理的变量,在实证 上的显著性却未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