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无源器件

合集下载

光无源器件研究报告

光无源器件研究报告

光无源器件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光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光无源器件作为光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光通信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光无源器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光无源器件的定义和分类光无源器件是指无需外部能量输入即可实现光信号处理的元器件。

它不需要任何电、磁或化学能量的输入,只需要利用光本身的特性完成光信号的处理。

光无源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存储、光计算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光无源器件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1. 光纤光纤是一种将光信号传输到目的地的无源设备。

光纤具有低损耗、高速率和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

一般来讲,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其中,单模光纤适合远距离传输,而多模光纤适合短距离传输。

2. 光栅光栅是一种将光信号进行处理的器件。

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反射棱镜组成,可以用来扩展、稳定和调制光信号。

光栅广泛应用于激光系统、治疗仪器和光谱仪等领域。

3. 光衰减器光衰减器是一种可以调节光的强度的器件。

它可用来控制光信号的输出功率,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光衰减器通常由气体、固体材料或半导体材料构成。

4. 光开关光开关是一种可以控制光线的传输路径的器件。

它通过调节光的传输路径来进行光信号的切换和路由。

光开关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光计算和光传感器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光无源器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光无源器件的研发为了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发新型的光无源器件。

这些新型器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损耗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的光通信需求。

除了研发新型器件之外,研究人员还在努力优化现有的光无源器件。

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和材料,研究人员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工作效率,并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通信设备越来越小、越来越便携,研究人员也在努力实现光无源器件的集成化。

光无源器件介绍范文

光无源器件介绍范文

光无源器件介绍范文光无源器件是指无需外界能源输入即可以产生、控制、处理或传输光信号的器件。

它们在光通信、光传感、光储存、激光装置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无源器件,包括光纤、光栅、偏振器件、光耦合器件和光探测器等。

首先,光纤是一种常见的光无源传输介质。

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可以实现长距离、高速、低损耗的光信号传输。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就是光纤。

光纤根据其结构可以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而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通信。

光纤的制作工艺和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光纤通信系统性能不断提升。

其次,光栅是另一种常见的光无源器件。

光栅是在光介质中周期性变化的折射率结构,可以对入射光进行衍射和反射。

光栅可以用于光谱分析、光信号处理和光波波长选择等应用。

根据光栅的结构可以分为吸收光栅和反射光栅。

吸收光栅通过调整折射率分布来实现频率选择,反射光栅则通过反射光波形成波束宽度调制。

光栅可以实现光信号的分光、滤波和耦合等功能。

再次,偏振器件是用于控制和调整光波偏振状态的器件。

偏振器件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吸收式偏振器、分束偏振器和光学偏振调制器。

吸收式偏振器通过吸收非期望偏振分量来实现偏振分离。

分束偏振器通过折射率分布的改变实现光波的分离。

光学偏振调制器则通过改变材料的光学特性或施加电场来调制光的偏振状态。

其次,光耦合器件用于实现不同光波的耦合和分离。

光耦合器按照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分离型光耦合器和集成型光耦合器。

分离型光耦合器通过光波的反射和折射实现光波的耦合。

集成型光耦合器则通过光导波结构的耦合来实现不同波长光波的耦合和分离。

光耦合器为光通信和光传感等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互连和耦合功能。

最后,光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根据工作原理,光探测器可分为光电二极管、光电导探测器和光电子倍增器等。

光电二极管是最常见的光探测器,它利用内建电场将吸收的光电子转化为电流。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光无源器件是指在光通信和光网络中,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就能起作用的光学器件,例如光纤、分光器和波长分复用器等。

这些器件在光通信和光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光无源器件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领域、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光无源器件的应用领域光无源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网络领域,包括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光纤传感测量系统等。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承担着传输和接收光信号的任务;而分光器和波长分复用器等器件则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分配、合并和波长分复用。

在光纤传感系统中,光纤传感器借助于光无源器件对光信号进行传输和检测,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二、光无源器件的性能特点1. 低损耗:光无源器件在光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耗,保证光信号的传输稳定和可靠。

2. 增益均匀:光无源器件对光信号进行分配、合并和波长分复用时,能够保持光信号的增益均匀,保证传输系统的性能稳定。

3. 高灵敏度:光无源器件在提取和传输光信号时,对光信号的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输光信号。

4. 高波长选择性:光无源器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准确的分配和合并。

5. 高可靠性:光无源器件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测试,保证其在光通信和光网络系统中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三、光无源器件的发展趋势1. 高性能化:随着光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无源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光无源器件将不断追求更高的性能,包括更低的损耗、更高的增益均匀性、更高的波长选择性和更高的可靠性。

2. 多功能化:未来光无源器件将趋向于多功能化,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器件,例如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纤分光合并器将具有分光、合并和波长分复用的功能。

3. 集成化:随着微纳光电子器件和光学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光无源器件将趋向于集成化,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器件。

2024年光无源器件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光无源器件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光无源器件市场前景分析概述光无源器件是指不需要外部电源驱动的光信号传输与控制器件。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无源器件作为光通信系统中关键的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光无源器件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对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不断增加,这推动了光无源器件市场的迅速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光无源器件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达到数十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光无源器件市场的快速增长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1. 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的增加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用户对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光无源器件作为光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的需求。

2. 光纤网络的推广和普及光纤网络的推广和普及为光无源器件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光纤网络具有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领域,这进一步推动了光无源器件市场需求的增长。

3. 5G技术的推进随着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对于光无源器件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5G 技术的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使得光无源器件成为实现5G传输的关键技术,这将进一步推动光无源器件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尽管光无源器件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1. 成本压力光无源器件的制造成本较高,这增加了产品的售价,限制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降低光无源器件的制造成本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技术创新难度较大光无源器件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技术创新难度较大。

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研究投入和时间,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外众多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光无源器件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光无源器件是光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在光通信系统中起到传输、分配和处理光信号的作用。

光无源器件主要指的是不需要外部能量作为驱动力的器件,比如光纤、光耦合器、光接收器等。

本文将对光无源器件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光无源器件的技术特点1.1 宽带传输特性光无源器件具有宽带传输特性,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与传统的电子通信相比,光无源器件能够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高速的通信需求。

1.2 低损耗光无源器件的传输损耗较小,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能够减少光信号的衰减。

这使得光无源器件在长距离传输中具有优势,保证了信号的稳定传输。

1.3 高稳定性光无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具有高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性能。

这对于光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少系统的故障率。

1.4 低能耗光无源器件不需要外部能量作为驱动力,能够通过光信号本身完成工作,因此具有较低的能耗。

这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也是光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光无源器件的应用领域2.1 光通信系统光无源器件是光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支持大容量、高速、长距离的数据传输需求。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无源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无线光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

2.2 数据中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大。

光无源器件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对于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提高数据中心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2.3 军事领域军事通信对于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快速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光无源器件能够满足军事通信对于大容量、高速、长距离传输的需求,确保军事信息的安全传输。

2.4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领域,光无源器件还在医疗、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光无源器件的应用领域将会继续扩大。

光无源器件的原理及应用

光无源器件的原理及应用

光无源器件的原理及应用概述光无源器件是指在光通信系统中不需要能量供给而能够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处理的器件。

这些器件主要包括光纤、光耦合器、光分路器和光合器等。

本文将介绍光无源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光纤光纤是光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过将光信号以光的全内反射方式在高纯度的玻璃/塑料纤维中传输。

光纤有着很低的损耗和高的带宽能力,也是目前最主要的传输媒介之一。

光纤的原理光纤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光束泄漏现象,即当光束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折射率较低的介质中时,光束会不断发生反射并沿着光纤内部进行传输。

光纤的核心由折射率较高的材料组成,以便在传输过程中最小化信号的损耗。

光纤的应用光纤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和局域网等领域。

其高带宽和低损耗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传输大量数据的理想选择。

此外,光纤还应用于医疗设备、光纤传感器和光纤显示等领域。

光耦合器光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将光信号从一个光纤耦合到另一个光纤的器件。

它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可以实现信号的分配、处理和路由等功能。

光耦合器的原理光耦合器的原理基于波导模式之间的耦合。

当光信号从一个波导模式传输到另一个波导模式时,通过适当设计导波结构,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移。

光耦合器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光耦合器的应用光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光网络中的信号分配和路由。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耦合器可以用于将信号从主干光纤耦合到分支光纤或从分支光纤耦合到接收器等。

此外,光耦合器还可以应用于光传感器和光存储等领域。

光分路器光分路器是一种可以将入射光信号分为两个或多个输出通道的器件。

它常用于光网络中的信号分配和选择。

光分路器的原理光分路器的原理基于多模干涉。

当光信号通过光分路器时,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会按照特定的光学路径进行干涉,从而实现光的分路。

根据光分路器的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分路比例和带宽。

光分路器的应用光分路器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分配和选择。

光分路器可以将光信号分为不同的通道,实现多路复用和分布式传输。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隔离器的应用场景
光隔离器是一种用于防止光信 号反方向传输的无源器件,主 要用于光纤放大器和激光雷达 等光通信系统。
在光纤放大器中,光隔离器可 以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放 大器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在激光雷达中,光隔离器可以 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激光 源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统 的测量精度。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contents
目录
• 光无源器件概述 • 常用光无源器件 •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 光无源器件的应用场景 •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光无源器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光无源器件是指那些在光通信网络中 ,不需要外部电源直接驱动,只起到 传输、控制或变换光信号作用的器件 。
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光衰减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光信号 强度的器件,它可以通过吸收或 散射等方式将光信号能量损耗掉
一部分。
光衰减器通常由光学玻璃、陶瓷 等材料制成,其结构可分为均匀
损耗和渐变损耗两种类型。
光衰减器在光通信系统中主要用 于调整光信号的功率、测试光路 的损耗以及保护光接收器件等。
光分路器的工作原理
光环形器的应用场景
光环形器是一种用于实现光信 号环形传输的无源器件,主要 用于光纤传感和激光雷达等光
通信系统。
在光纤传感中,光环形器可 以将多个传感光纤环形连接 在一起,实现多点同时测量
和数据采集。
在激光雷达中,光环形器可以 将多路激光信号环形连接在一 起,实现多目标同时测量的功
能。
05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应用
WDM系统等领域。
03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的器件,通过精确对准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实现光 信号的传输。

光无源器件测试方法

光无源器件测试方法

光无源器件测试方法光无源器件是指在光通信系统中,不需要外部能源供应而能够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控制的器件。

典型的光无源器件包括光纤、光栅、光分路器、光耦合器等。

为了确保光无源器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稳定可靠地传输光信号,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本文将从光纤、光栅、光分路器和光耦合器等不同类型的光无源器件入手,介绍其测试方法。

1.光纤测试方法光纤是光通信系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光无源器件。

常用的光纤测试方法包括:(1)衰减测试:通过测试光信号从光纤中的衰减情况,来评估光纤功率损失情况。

(2)反射测试:测试光纤接口的反射损耗,确保光信号不会因为接口反射而引起干扰或损失。

(3)纤芯直径测试:测试光纤纤芯直径的尺寸,以确保光信号能够正常传输。

2.光栅测试方法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折射率变化的光无源器件,常用于光波的衍射和光谱分析等应用。

光栅的测试方法包括:(1)频率响应测试:测试光栅的响应频率范围和频率分辨率,以评估其衍射性能。

(2)衍射效率测试:测试光栅的衍射效率,即测试输入光功率和输出光功率之间的关系。

(3)波长选择测试:测试光栅的波长选择性能,即测试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光栅中的传输效果和衍射效率。

3.光分路器测试方法光分路器是一种能够将入射光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输出的光无源器件。

光分路器的测试方法包括:(1)分光比测试:通过测试输入光功率和输出光功率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光分路器的分光比性能。

(2)均匀性测试:测试光分路器的不同输出通道之间的功率均匀性,以确保光信号在分路器中能够平衡地分布。

4.光耦合器测试方法光耦合器是一种能够将两个或多个光纤的光信号耦合在一起的光无源器件。

光耦合器的测试方法包括:(1)插损测试:通过测试耦合器输入光功率和输出光功率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光耦合器的插损性能。

(2)均匀性测试:测试耦合器不同输出通道之间的功率均匀性,以确保光信号在耦合器中能够均匀地分布。

综上所述,光无源器件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衰减测试、反射测试、频率响应测试、衍射效率测试、波长选择测试、分光比测试、均匀性测试和插损测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无源器件光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光纤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元器件。

具有高回波损耗、低插入损耗、高可靠性、稳定性、机械耐磨性和抗腐蚀性、易于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区域网络及光纤到户、视频传输、光纤感测等等。

目录光无源器件的测试方法光无源器件测试是光无源器件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测试设备的选型还是测试平台的搭建其实都反映了器件厂商的测试理念,或者说是器件厂商对精密仪器以及精密测试的认识。

不同测试设备、不同测试系统搭建方法都会对测试的精度、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产生影响。

本文简要介绍光无源器件的测试,并讨论不同测试系统对精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的影响。

在图一所示的测试系统中,测试光首先通过偏振控制器,然后经过回波损耗仪,回波损耗仪的输出端相当于测试的光输出口。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偏振控制器有1~2dB插入损耗,回波损耗仪约有5dB插入损耗,所以此时输出光与直接光源输出光相比要小6~7dB。

可以用两根单端跳线分别接在回损仪和功率计上,采用熔接方式做测试参考,同样可采用熔接方法将被测器件接入光路以测试器件的插损、偏振相关损耗(PDL)和回波损耗(ORL)。

该方法是很多器件生产厂商常用的,优点是非常方便,如果功率计端采用裸光纤适配器,则只需5次切纤、2次熔纤(回损采用比较法测试*)便可完成插损、回损及偏振相关损耗的测试。

但是这种测试方法却有严重的缺点:由于偏振控制器采用随机扫描Poincare球面方法测试偏振相关损耗,无需做测试参考,所以系统测得的PDL实际上是偏振控制器输出端到光功率计输入端之间链路上的综合PDL值。

由于回损仪中的耦合器等无源器件以及回损仪APC的光口自身都有不小的PDL,仅APC光口PDL值就有约0.007dB,且PDL相加并不成立,所以PDL测试值系统误差较大,测试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都不理想,所以这种方法不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改进测试方法见图2所示。

在图2测试系统中,由于测试光先通过回损仪再通过偏振控制器,所以光源输出端与偏振控制器输入端之间的光偏振状态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也就是说系统可测得较准确的DUT PDL值。

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PDL是可以了,但回波损耗测试却受到影响。

我们知道,测试DUT回波损耗需要先测出测试系统本身的回光功率,然后测出系统与DUT共同的回光功率,相减得出DUT回光功率。

从数学上容易理解,系统回光功率相对越小,DUT回损值的精确度、可靠性以及动态范围就会越好,反之则越差。

在第二种系统中,系统回光功率包含了偏振控制器回光功率,所以比较大,进而限制了DUT回损测试的可靠性和动态范围。

但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测试-60dB以外的回损值,这种配置的问题还不大,因此它在回损要求不高的场合是一种还算过得去的测试方法。

除了上述两种测试方案以外,还有一种基于Mueller矩阵法的测试系统(图3)。

这种测试系统采用基于掺铒光纤环的可调谐激光器(EDF TLS)而并非普通外腔式激光器,这点很重要,后文还有论述,此外它还加上Mueller矩阵分析法专用的偏振控制器、回损仪和光功率计。

由于采用Mueller矩阵法测试PDL时要求测试光有稳定的偏振状态,所以可调谐光源与偏振控制器之间以及偏振控制器与回损仪之间要用硬跳线连接,这样可以排除光纤摆动对测试的影响。

用Mueller 矩阵法测试PDL需要做参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测试链路对PDL测试的影响,因此这个系统可以得到较高的PDL测试精度以及回损与插损精度,测试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好。

在该系统中每个测试单元不是独立地工作,它们必须整合为一体,可调谐光源不停扫描,功率计不停采集数据,测试主机分析采集所得数据,最后得出IL、PDL和ORL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这种方法目前主要用在像DWDM器件等多通道器件测试上,是目前非常先进的测试方法。

上述三种测试方法中,笔者认为除了最后一种方法是测试DWDM多通道器件实现快速测试的最佳方案以外,其它两种方法都不足取,原因是它们都一味强调方便,而忽略了精密测试的精确、可靠性及重复性的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器件厂家测试同样的产品,今天测和明天测结果会大相径庭的原因。

解决办法参见图4的耦合器测试装配方式。

利用图4的配置可以一次得出器件的回损和方向性参数,以及器件PDL和平均IL。

由于测试激光光源为偏振光源,这样对于器件插损测试就有一个PDL值大小系统测试的不确定性,如果器件本身PDL较大会比较成问题,所以采用去偏振器进行平均损耗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测试稳定准确,基本排除了理论或系统误差,甚至抑制了随机误差,如插损采用无源去偏振器测试,缺点是需要搭建三个工位。

EXFO 公司资深专家、国际电联PMD组主席Andre Girard有一句口头禅,叫做Nothing perfect!器件测试也是这样,是想要测试方便,但测试可靠性、重复性下降,还是想要测试可靠性与精度较高,但测试相对麻烦呢?一切都在个人取舍之间。

上面是从测试工位的搭建即测试工位的拓扑关系来讨论器件最佳测试,其实测试工艺中测试设备的选型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光无源器件的测试结论下面分别论述测试光源、功率计、偏振控制器以及测试系统对测试精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的影响。

光源选择测试光源是测试系统的激励源,由于用于测试而非用于传输,一般来说不需要功率太高,激光光源0dBm,宽谱源-10dBm/nm足以满足测试要求。

同样因为是用于测试,光源的功率稳定度相当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相干长度的问题。

其实任何激光光源都有相干长度的问题,一般FP或DFB激光光源的相干长度为1,000米或更长,人为使激光器的线宽变宽后也有10米左右,这就是说,只要测试系统的光路短于这个长度,就会有干涉,测试就会测不准或者可靠性降低。

有一种基于掺铒光纤环的可调谐激光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激光器相干长度只有15厘米,而器件测试长度一般1~3米,所以一定不会有相干的影响,从而使测试值的稳定度、重复性和可靠性都非常高,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器件测试的光源。

除了相干长度,激光光源信噪比是另一个关键参数,激光光源的信号与源自发辐射噪声的比值(S/SSE)是限制测试动态范围的关键因素。

如果S/SSE只有60dB,那么当测试65dB的滤光片时由于滤光片不能滤去自发辐射噪声,所以测试只能显示60dB,导致测试失败。

一般而言,可调谐激光光源的S/SSE有75dB,所以在要求测试大动态范围器件时应注意光源的S/SSE值。

对于宽谱源或ASE光源而言,波谱稳定度是一个关键参数,波谱稳定度是比积分功率稳定度更严格、更有意义的参数,它表征宽谱源在一段时间内波谱峰峰值变化的最大值。

由于宽谱源一般配合光谱仪或波长计之类波长选择设备使用,所以积分功率稳定度对于测试没有太大意义。

功率计选择功率计探测器的材料大致决定了功率计的整体性能,一般有Ge、Si、InGaAs 等材料的探测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低偏振反映度(PDR)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是在InGaAs探测器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材料使得其对PDL非常不敏感,所以很适合用于PDL的测试。

除了材料之外,探测器面积是决定其用途的重要参数,探测器面积越大,其受光能力就越强,但灵敏度则会降低,反之亦然。

所以一般用于校准的光功率计探测器面积都大于3mm2,用于探测很小的光功率如-100dBm光能量探测器面积一般为1mm2。

一般来说如果光功率计采用裸光纤适配器,则要求光功率计探测器面积大于3mm2,否则光纤出射光很难充分耦合到探测器上,使测试重复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其实即使采用大面积探测器,裸光纤适配器中的光纤也极有可能触及探测器,导致探测器老化,使测试精度降低,所以一般建议采用熔接的方法,这样虽然增加了一次熔纤,但是确保了测试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传统的探测器类型,还有一种宽口径积分球探测器技术。

这种探测器的探测器面积相当于7mm2,由于采用积分球技术,所以它没有传统大口径探测器的表面不均匀性、光纤对准和光纤头容易触及探测器表面的问题,测试重复性也是传统探测器所无法相比的。

偏振控制器选择对随机扫描Poincare球偏振控制器(PC)而言,扫描周期、覆盖Poincare球面积、偏振光经过PC情况以及由于PC导致的光功率波动值等都是一些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的意思很容易理解,这里只想着重论述由于PC导致的光功率波动对测试的影响。

我们知道PDL的测试其实就是探测当传输光偏振态(SOP)发生变化时,通过被测器件的光功率变化的最大值,所以如果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光功率发生变化,测试系统就会误以为这也是PDL,导致PDL测试过大。

所以对于PC而言,光功率波动值将直接影响测试的准确度。

测试系统的选择所谓测试系统主要是指两个以上测试表或模块联合工作,形成组合之后新的操作界面,并完成自动测试的测试设备。

传统系统搭建是通过一台计算机,用GPIB 口控制几台光测试仪表进行,这里着重介绍通过模块组装系统的方法。

其主要思路是,测试主机本身就是一台标准电脑,测试主机带有5个插槽,可以插入测试模块,组成简单的系统,对于大的测试系统还可添加扩展机,主机与扩展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这样扩展机上的槽位与主机上的槽位没有任何区别,插在扩展机上的模块与插在主机上的模块在数据传输速率上也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这种组建测试系统的方法使得系统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操作也很方便。

扩展机上还可级联扩展机,以组成更大的系统,所以扩容性非常好,例如EXFO的IQS-120 04B DWDM测试系统将可调谐光源、快速光功率计、Muller矩阵法偏振控制器和波长校准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测试波长精度达5pm,只需点击鼠标就可测得IL、ORL 和PDL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并得出串扰矩阵,这也恰恰展示了利用主机+扩展机进行系统搭建的优势。

本文结论本文从测试工位的拓扑结构以及测试设备选择两个角度论述了测试工艺的可靠性、精度与重复性。

其实光器件的生产工艺是很复杂的学问,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说清楚,不同的产品工艺均有所不同,值得深入研究,这样才不至于出了问题还不清楚出了什么问题而手忙脚乱。

*所谓比较法测试回损是指采用标准回损跳线(一般为回损值14.7dB并经过国际相关组织认证的标准跳线)对系统进行校准,被测器件的回光与之比较得出回损值。

这种测试回损的方法较传统法更为方便,测试值精度更高,且受光源、光功率计等的不稳定影响较小。

原理及应用简介光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光学元器件,其工艺原理遵守光学的基本规律及光线理论和电磁波理论、各项技术指标、多种计算公式和各种测试方法,与纤维光学、集成光学息息相关;因此它与电无源器件有本质的区别。

在光纤有线电视中,其起着连接、分配、隔离、滤波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