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的注意事项
抽血的注意事项

抽血的注意事项1、采血管上会有裂痕, 要仔细检查,微小的裂痕会让真空管没有负压,给操作带来麻烦。
再换一个不但试管浪费时间,还让病人反感不信任,对我们的工作质量产生怀疑。
2、采血管上标签完整, 如果采集管上只有一个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则不利于操作者进行核对。
3、询问病人是否禁食8~12小时, 有的患者忘记了,但为了方便,说自己没吃东西,这样会影响检验结果,作为护士要仔细观察、认真询问、耐心解释。
4、正确使用止血带使用:(1)使用时应尽量缩短扎紧的时间,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
(2)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
(3)重新采血尽量在对侧。
5、不啪啪啪地拍打血管,拍打不仅加剧病人的疼痛,还容易引发溶血现象。
6、一侧肢体有输液时,要选择另外一侧肢体抽血。
7、不穿袖口过小过紧衣服,避免出血。
8、采集的血量正好符合规定。
大家都知道少采不能进行检验,认为多抽点没有关系。
有的患者把血看得很宝贵,这样他们就会心里不舒服,有的本来贫血、低蛋白血症的病人,会因为你多抽血而引起纠纷。
9、抽血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烟、酒、咖啡、高糖、高脂饮食;检验血脂三天素食;检验血糖进食5小时以上,早上不服降糖药;一般抽血时间上午7~9点最合适。
10、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彻底消毒皮肤,消毒后手指不得触摸穿刺部位。
11、抗凝剂的试管如紫头、蓝头、黑头、绿头试管,一定要注意采完血后要充分混匀,以避免发生溶血。
12、遇个别采血者发生晕厥,让其平卧休息,或者刺激人中合谷;若低血糖诱发,可立即让其口服糖水或者静注葡萄糖;如遇其他情况与医生一起处理13、标本及时送检,不震荡,不能及时检测或者需保留复查应把标本保存于4~6度冰箱。
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绝大多数血液检脸,特别是检查血糖、血脂等生化项目时,需要空腹抽血。
最好的抽血时间是在早上,但是不能吃早餐,可以喝一点水,但要少量。
因为吃早餐之后就会改变血糖等的浓度,里面各项指标都有变化。
2、抽血时应穿一些比较宽松的衣服。
因为紧身衣不利于抽血的进行,也不利于抽血之后胳膊的复原,毕竟抽血之后胳膊会有轻微的不适。
3、抽血之前不能进行大量运动。
剧烈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并且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会对抽血化脸造成影响,在抽血的几天之前应该避免。
4、抽血之前几天不要饮酒。
以免血样之中含有酒精。
5、抽血前要注意休息。
6、对于晕血的人要及时找医生协商。
咨询注意事项。
7、抽血之前最好洗澡。
以免抽血时细菌顺伤口进入体内造成感染。
采血化验前后的注意事项

采血化验前后的注意事项
一、采血配合
1、采血前一晚不要剧烈运动、饮酒、劳累、熬夜等,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2、进行采血时,不要穿着袖口太小的衣服,会阻碍采血的进行,也会导致手臂出现肿胀。
3、在静脉采血的时候,要避免过于紧张,在穿刺的时候,千万不能闪躲,否则很容易出现淤血的情况,甚至采血失败。
4、在抽血后,一定要按照护士的吩咐去做好止血措施,避免因按压不当,导致出现淤血等情况发生。
二、采血前的饮食
1、检查患者应遵医嘱禁食水,建议采血前晚12点后,不再进食(如肝功能,血脂检查等需空腹)。
不是所有的血液检查都需要空腹,具体请咨询医生。
2、患者在抽血前一天,不能吃太油腻、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饮酒等。
三、采血后按压常识需牢记
1、按压要求:抽血后需要在穿刺点进行局部按压5-1分钟,不要揉,避免造成皮下血肿,如有出血倾向,按压时间要逐渐延长。
2、按压手法: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3 指并排横向按压皮肤针眼及其上方,不要移动。
绝对不宜屈肘按压。
四、采血后温馨提示
1、抽血后请慢慢站立,谨防跌倒(有晕针者在采血前告知工作人员)。
2、若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晕针现象,立即平卧、喝点糖水,症状缓解后再离开。
3、抽血后24小时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避免穿刺肢体提拎重物,尽量别洗澡,更不能蒸桑拿。
4、有些人看到表皮没有血渗出就停止压迫,这样会因皮下渗血造成淤青,如出现淤青,请24小时后在进行热敷。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用于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化验或分析。
以下是一些采血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常用的采血部位有前臂内侧静脉、手背静脉、手腕静脉等。
选择合适的部位可以使采血过程更加顺利和舒适。
2. 注重消毒和洗手:在采血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同时,也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预防感染。
3. 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采血时应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如一次性针头、一次性胶管等。
使用后应立即丢弃。
4. 保证采血环境卫生:采血前,需保持采血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正确握持针头:医务人员在采血时应正确握持针头,控制插入深度,以避免血管穿透或过度深入。
6. 避免用力抽血:在开始抽血时,应逐渐调整采血针的位置,直至发现血流,然后轻轻抽血,避免用力过大。
7. 预防晕厥:部分人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晕厥反应,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晕厥发生,如让患者平躺、提醒患者深呼吸等。
8. 封闭采血点:完成采血后,医务人员需要用无菌棉球或胶布封闭采血点,以避免血液外溢和感染。
9. 做好个人护理:采血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个人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接触水等。
10. 注意可能的并发症:在少数情况下,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如局部肿胀、疼痛、出血等。
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总的来说,采血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保证采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抽血的注意事项

• 另一类运动是动态, 即连续时间长, 动作强 度不大, 如长跑、游泳、自行车比赛等, 需 要大量热量才能维持, 对化验结果影响较大,
• 在化验前2天内要尽可能防止。
• 检验甲状腺功效时必须空腹静卧30分钟并 卧位抽血。
• 1、单独血流变,血粘(3管):生化管、 血流变管、血沉管。
• 2、单独血常规用(1管)血常规管,血常+ 血凝四项+血型(2管):血常规管+血凝管。
• 3、糖化血红蛋白用血液流变管或血常规管。
• 4.风湿类:血沉管+生化管。
• 如有疑问及时与检验科联络。
抽血的注意事项
第14页
特殊体位股静脉采血
抽血的注意事项
第8页
• 3、压脉带捆扎时间不应超出1分钟,不然 会使血液成份浓度发生改变(血流管), 提议血管好能够不扎压脉带抽血。
• 4.抗凝时应与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大约8 次,切忌用力振荡试管。
• 血液流变管请抽靠近5ml,小于5ml.
抽血的注意事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 行止血。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 如穿刺部位出现血肿、肿胀、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并逐步加重 时要及时通知护士,护士会配合医生处理。
– 感激患者、家眷合作。
抽血的注意事项
第23页
护理事故(缺点)管理制度
• 1、各科室制订防范、处理护理事故(缺点)预案,预防护理 事故(缺点)发生,减轻护理事故( 缺点)损害。
• 2、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发生或发觉护理事故(缺点)、可 能引发护理事故(缺点)
• 行封存,封存现场实物由医务科保管。
抽血时知识点总结

抽血时知识点总结一、抽血的基本知识1. 抽血的目的:抽血是为了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化验,从而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或者疾病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要求相应的化验项目,比如血常规、生化指标、感染性疾病检测等。
2. 抽血的方法:根据需要抽取的血液量和化验项目的不同,抽血的部位也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抽血部位有静脉和毛细血管。
静脉抽血一般是在手臂内侧的掰骨之间的脉管,毛细血管抽血则是通过手指等部位的毛细血管抽取。
3. 抽血的时机:一般来说,抽血的时间会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这样可以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化验项目可能会有特殊的时间要求,比如午后抽血、餐后抽血等。
4. 抽血的注意事项:抽血前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抽血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
此外,抽血前还需解除肢体的束缚和对患者身体的保护等。
二、抽血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应当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医嘱和个人隐私保护,告知病人抽血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适,使病人保持安静并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2. 选择抽血部位:根据医生的医嘱和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抽血部位。
3. 皮肤消毒:用75%的酒精棉球对抽血部位进行消毒,保证抽血的过程无菌、清洁。
4. 定位找血管:用手指轻压抽血部位,帮助找到合适的血管。
5. 抽血操作:将抽血针插入患者的血管内,抽取所需的血液样本。
6. 抽血完成后:检查抽血部位有无出血,对出血处进行适当的包扎处理,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
7. 标本处理:将抽取的血液标本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并妥善处理,送往化验室进行检测。
8. 记录信息:将抽血的相关信息、操作步骤和术后处理等记录在病历中,做好抽血的记录和数据管理。
三、抽血的注意事项1. 对抽血术、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使用,残存最后一滴血,无创采血凝管、空式采血管、填充式采血管等的丢弃和处理。
2. 严格遵守抽血操作的无菌规范和抽血后器皿标本的妥善处理。
抽血检查需要注意事项

抽血检查需要注意事项
在抽血前,需要注意以下几项事项:
1. 饮食控制:在血液检查前4-6小时内,避免摄入大量脂肪和糖分,以免影响血液成分的测量结果。
2. 饮水:保持饮水不间断,以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有助于顺利采集血液样本。
3. 避免空腹:抽血前最好不要空腹,以免出现晕厥或低血糖的情况。
4. 避免过度运动:在抽血前数小时内,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锻炼,以免对血液成分产生影响。
5. 避免紧张和焦虑:抽血时可能会引起紧张和焦虑,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以减少不适感。
6. 服药咨询:如果正在服用药物,请在抽血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
7. 避免抽血部位受压:在抽血后,避免过度活动或对抽血部位施加压力,防止局部出血和淤血。
8. 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在抽血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示,配合他们的操作要求。
如果有特殊情况或疑问,应提前向医生或护士咨询。
抽血化验注意事项

抽血化验注意事项抽血化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许多重要的健康信息。
为了确保抽血化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来说,抽血需要在早上进行,因为此时血液的成分最稳定。
但有些化验项目对时间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其他时间进行。
2.进食控制:抽血前通常需要空腹,这意味着你不能吃任何食物或饮料。
空腹确保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含量较低,有助于准确测试。
3.饮水:可以在抽血前喝水,水分摄入有利于找到血管,使血管充盈和血流更顺畅。
4.避免饮酒和吸烟:在抽血前的24小时内,避免饮酒和吸烟,因为这些行为会影响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以及造成血管收缩。
5.避免紧张:紧张和焦虑会导致呼吸加快和血管收缩,这会增加抽血的难度。
放松心情,保持镇静,对于顺利抽取血液具有帮助。
6.握拳:在抽血前可以多次握拳,这有助于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
7.告知医生你的药物使用:抽血前告知医生你是否正在服用任何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抽血结果,医生可能会要求你停用一段时间。
8.不要抽取静脉内的血:抽血时,应该抽取静脉外的血液。
静脉内的血液可能受到稀释,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9.杜绝交叉污染:抽血时,我们要确保使用无菌器材,避免交叉污染。
医生或护士应该在每次抽血前更换手套,并且使用干净的消毒棉球。
10.注意抽血后的处理:抽完血后,应该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还要注意观察抽血部位是否出现水肿、疼痛或出血等异常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抽血化验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但是当我们进行该项检查时,需要遵守以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自身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肱动脉肌腱内侧。方法 同桡动脉抽血。
一、应用动脉穿刺(血气)的告知 程序
– 告知患者或家属:为了疾病能得到尽快诊治,需要做血气分析, 要抽3ml的动脉血标本。 – 因动脉部位较深,需要触摸到动脉搏动后才能进行穿刺,操作中 可能有一些疼痛,请患者配合,进针时不要活动,以免损伤血管。 – 操作中应观察病情,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即刻告诉护士,护士会根 据情况处理。 – 穿刺成功后穿刺部位稍用力按压10~15分钟以上,禁止环揉,以 免注射局部出血或发生血肿。 – 穿刺部位禁止热敷,当天尽量不要洗澡,局部不要着水,以免引 起感染。 – 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受累,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影响恢复。 – 如穿刺部位出现血肿、肿胀、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 时要及时通知护士,护士会配合医生处理。 – 感谢患者、家属的合作。
• 9.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指使陪人、陪护工、卫生员进 行其职责范围以外 • 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均由带教人或指使人承担责任。 • 10.发生护理缺陷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或避重 就轻,事后经领导及他人发现与查证的,须按情节轻重加重处分。 • 11.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 参加,允许发表意 • 见,做出处理决定后,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要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 教育的目的。 • 12.护理部应成立护理事故(缺陷)鉴定小组,对全院护理事故(缺陷) 进行鉴定,并 • 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护理事故(缺陷)发生的原因与提出预防对策。
• 4.发生医疗护理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 • 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 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例资料可以 • 是复印件,由医务科保管。 • 5.疑似输血、输液、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 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 • 行封存,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务科保管。 • 疑似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 保留的,应当通知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 5、受检者发生晕针,应立即拔出针头,让 其平卧,必要时拇指压掐或针刺人中,合 谷等穴位或嗅吸芳香酊等药物。 • 6、采血完毕后,先拔刺塞端的采血试管, 后拔穿刺针端,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验结 果。
• 7、如果一次采血要求采取几个标本时,应 按以下顺序采血:血培养管、无抗凝剂及 添加试管、凝血象管(血常规)、有抗凝 剂管。 • 8、使用前勿松动一次性真空采血试管盖塞, 以免负压不够致采血量不准。
动脉血取血法
• 用2ml或5ml注射器抽取肝素0.2ml,将肝素来回 抽动,使针管全部湿润,将多余肝素全部排出 (注射器内死腔残留的肝素即可抗凝) • 1、动脉选择: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 • 2、采血量:2ml,不能有气泡。 • 3、抽出后用小橡皮封针头,隔绝空气,将注射器 在手中来回搓动,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 应放入冰水中保存,切勿用冰块,破坏红细胞 (15分钟内完成检测)
桡动脉采血是行桡动脉穿刺后采取动脉血进行 血气分析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青壮年、身体素质 好、男性病人、消瘦者,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相对较 高。穿刺点在掌横纹上方1cm~2cm动脉搏动最明 显地方。操作前病人手腕外垫软枕,手臂伸直,略 向外展,可由助手或家属配合将手掌下压,使手掌 呈现反弓状,使穿刺部位皮肤绷紧。常规消毒穿刺 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后,操作者用左手食指指尖 呈70°触摸并固定动脉。进针的角度一般 30°~50°,有时桡动脉穿刺时进针角度应根据动 脉位置深浅,穿刺部位皮下脂肪多少进行调整。穿 刺成功时无需用力抽吸便可见鲜红色血流出。
股动脉因血管粗大、搏动感强,容 易采血。年老体弱、病情危重、桡动脉 搏动减弱或消失者应首先考虑股动脉穿 刺。穿刺点在腹股沟中点下方处,内侧 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
• (1)病人采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 髋下垫一小枕。 • (2)局部消毒待干。 • (3)术者站于穿刺方,消毒左手示指、中指,并 用示指、中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 最明显处,并按压固定。 • (4)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针头垂直朝下,在腹 股沟韧带中部下2~3 cm股动脉搏动处垂直刺入, 一般进针2~3 cm,在针头缓慢刺入过程中,见有 回血,即停止穿刺,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 血管进行采血,第一个真空采血器采血完毕后可 换第二个真空采血管继续采血,至采血完毕。 • (5)采血完毕,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部位,伸直 下肢,按压5~10 min,观察局部有无出血。
方法: 取合适注射器及针头,常规消毒穿 剌点皮肤,先用2%碘酒以穿剌点为中 心做环行消毒,直径为8~10厘米,再 用75%乙醇脱碘,并用同法消毒操作 者左手的食指与中指指端皮肤;
以消毒好的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触摸股动 脉搏动最强处,用力压向下肢与躯干夹角顶 点,固定动脉,防止滑脱,右手持注射器, 于左手食指和中指末端的边缘股动脉内侧约 0.5厘米,视下肢与躯干所成角度,与大腿成 30~45度斜行剌入股静脉,有落空感后,边 退针边抽吸,保持注射器内轻度负压;一旦 进入股静脉可见暗红色血液回流,抽取所需 血量后拔针,以指腹按压棉签于穿剌点5~10 分钟。
• 3、压脉带捆扎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否则 会使血液成分浓度发生改变(血流管), 建议血管好的可以不扎压脉带抽血。 • 4、抗凝时应与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大约 8次,切忌用力振荡试管。 • 血液流变管请抽接近5ml,小于5ml.
静脉抽血后的注意事项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不要揉, 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8、 其它 1)、尽量空腹12小时,抽血前可以刷牙。 2)、检验血脂分析时请三天素食。 3)、抽血时,要注意是否在输液,如果输的 药物与检查项目相同时,注意避开 4)、抽有抗凝剂的试管要注意抽后摇匀,以 免出现小凝块。 5)、抽完后尽快送检。 6)、无菌标本要千万注意无菌观念。 7)、采血前一定要履行告知程序,注意小孩、 老人、慢性虚弱病人。
2、按压时间应根据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 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 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 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血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 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临床科室 护理差错及护理疏忽范围:
• 1)、凡应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未先做试验即给药者为大差错, 做了皮试忘看结果又重做者为一般差错,已做皮试而结果 记录不及时者为疏忽。 • 2)、凡错给、漏给麻、毒、限、剧药、抗生素、激素、 胰岛素、强心利尿等抢救治疗药,影响大者为大差错,有 一定影响者为一般差错。 • 3)、维生素等一般口服药物,错给或漏给超过一日量者 为一般差错,一日量以内者为疏忽。 • 4)、错误注射或少注时,影响大者为大差错,一般影响 者为一般差错,发现而后补者为疏忽。 •
• 5)、因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注射时断针,经手术取 出,造成病人痛苦者为大差错。 • 6)、错做、漏做一般治疗,造成病人痛苦为 大差错,一般影响或超过一日未治疗的为一般差 错,一日内未治疗者为疏忽。 • 7)、错发治疗饮食,加剧病情者为大差错, 对治疗有一定影响但无不良后果者为一般差错, 错发漏发一般饮食者为疏忽。 • 8)、因护理不周而发生褥疮III°浅层溃疡为大 差错,II°为一般差错,I°及时处理而控制者为 疏忽。
• 6.各科室设有护理缺陷及纠纷登记本,由当事人 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重大缺 • 陷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于1~3日内向护理 部提交书面材料。 • 7.根据发生缺陷的性质和情节,护士长要于重大 缺陷发生后1~2日内、一般缺陷发生后7日内, 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肯定性质,查出原 因,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 • 并及时向护理部汇报。 • 8.科室每月组织护理缺陷分析讨论会,并向护理 部提交护理缺陷报表。
8)、抽取血培养标本标本宜在寒战、高热 (体温38.5℃以上)或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 采血量3~5ml,用带有血增菌培养基的采血 瓶采集,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静脉抽血
• 1、静脉选择 • 肘前静脉、手背静脉、手腕、肘窝、外踝 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尽量选粗 大的静脉穿刺。 • 2、体位:卧位或坐位
护理事故(缺陷)管理制度
• 1、各科室制定防范、处理护理事故(缺陷)的预案,预防护 理事故(缺陷)的发生,减轻护理事故( 缺陷)的损害。 • 2、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发生或发现护理事故(缺陷)、可 能引起护理事故(缺陷)的 • 护理过失行为、 或者发生护理事故争议的,应当及时向 所在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应当 及时向医务科及护理部报告,医务科及护理部接到报告后 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院负责 人报告。 • 3、发生或者发现护理过失行为,医护人员应当立即采取 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过失 • 行为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和防止损害扩大。
• 6 采血前别大量服维生素,否则会导致一些 检验结果失真。例如,摄入大剂量维生素C, 会影响尿糖的结果。 • 7 末梢采血化验时请伸无名指。末梢采血适 用于血量小于0.1毫升的检验项目,如末梢 血糖等。通常选择左手无名指指尖的侧面, 一是这个部位的血管比较丰富,二是有破 口后不会影响手指继续接触物体。
特殊体位股静脉采血
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常由于 心功能不全、水肿、肺通气功能障碍等原因 不能平卧,不宜或无法在四肢外周静脉采血, 而又急需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检查时,要求 护士在病人取半卧位情况下采集股静脉血液。 穿剌侧下肢伸直并略外展,暴露腹股沟区皮 肤,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于股动脉 1~2厘米,做好标志。
采血量:
生化管(无抗凝剂,红色盖)>4ml; 血常规管(EDTA-K2抗凝,紫色盖);>1.5ml但<2ml; 血凝管(柠檬酸钠9:1抗凝,蓝色盖)准确到2ml; 血沉管(柠檬酸钠4:1抗凝,黑色盖)准确到2ml; 血流变,血粘(肝素抗凝,浅绿色接近5ml但<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