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统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论文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设计论文

论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摘要】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也对家居住房的舒适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房屋舒适程度的要求,暖通风空调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采用这种办法虽然解决了人们暖通上的要求,但是也带来了大量能源的消耗,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道而驰。
在文本中,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设计的具体内容。
从而降低暖通设备的耗能量。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设计;前言我国的暖通空调事业从20c90s后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绩,在办公楼、商场、医院、宾馆以及一些体育、文化场所都开始大规模的使用中央空调系统。
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暖通空调的能耗量很大,这对这个问题暖通设计者努力的研究,通过使用一系列的组织和技术,使能源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而且在暖通空调的使用上,还注意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气候条件要采用不同的暖通设备,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省能源。
根据真实的研究成果表面。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现在的空调系统比过去的空调能够节省 50%以上的能源。
采用这种节能技术,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室内空气的品质和声学的品质1.1 要保持风量的平衡,合理的组织排风数量1.1.1 在一些建筑中,尤其是一些高层建筑,为了达到节能和安全的目的,在进行房屋设计时就采用封闭式的方式。
很多窗户虽然能打开,但是打开的频率很低。
所以,这样严密性高的大楼在空调的使用上是很有难度的。
我们对高层建筑的运行做了一些具体的总结,在这样的建筑中要注意保持排风和新风的平衡。
尤其是要注意,如果围护的结构比较严密。
那么空气就很难向外流通,新风也就没有办法进入。
一般,卫生间、茶水间要比空调房间的排风量小,所以这些地方的排风和进风量很难保持平衡,必须要依靠排风系统才可以。
1.1.2 还有一些公共场所中,人员聚集量比较大、新风量也很大。
建筑设计中暖通节能技术论文

建筑设计中暖通节能技术的探讨【摘要】我国多数建筑仍然以高能耗建筑为主,通过近年来业内认识不断研究和实践,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同时采用节能建筑也有助于我国降低能源消耗速度。
建筑能耗中以空调和采暖为主,其能耗占建筑能耗总量的55%。
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 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
因此,发展节能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必然。
作为节能建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暖通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与入住舒适度。
本文介绍了暖通节能的基本途径,分析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暖通节能技术。
【关键词】建筑设计暖通节能技术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空调领域, 舒适和节能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基本课题, 保护环境, 利用自然能源, 削减能源负荷, 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方向。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起着重要的作用, 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保证。
一、暖通节能的基本途径1、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减少冷热损失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 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很大比例, 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的大小。
所以在国家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 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适当增加墙体、屋顶的保温性能, 可以减少通过这些围护结构产生的冷热负荷。
例如: 采用新型节能墙体——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做墙体可有效减轻建筑物的负荷, 其墙体传热系数k = 0. 54 w/ m2 , 比传统黏土实心砖墙节能一倍以上。
根据权威部门对住宅围护结构的热工测试结果证明, 住宅内热量有40%~50%是通过门窗损失, 所以应尽量采用密封性好、保温节能的新型塑钢门窗。
2、空调新风量影响空调系统能耗空调新风问题是影响空调是否节能的一个方面, 新风量过多会增加其负荷, 进而增加电耗, 处理的新风量过少则会影响空调环境的质量, 因此针对具体的空调环境做好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的调整非常有利于节能。
实现节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途径论文

试论实现节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摘要:文章结合当前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节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进行了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节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途径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步伐,以及人们对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客观需求,给建筑能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目前建筑能耗已经占据社会总能耗的27%以上,有些地区已经接近40%。
而在建筑能耗里,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30%-50%,且在逐年上升,这势必造成能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对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
使得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烟尘等的排放增加,酸雨现象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考虑节能意义重大。
文章结合当前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节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进行了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二、当前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1)规划设计方面。
建筑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规划节能设计应从建设选址、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冬季季风主导方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
以优化建筑的微气候环境,有利于节能,充分重视和利用太阳能冬季主导风向、地形和地貌,利用自然因素。
节能规划设计就是分析构成气候的决定因素:辐射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和地理因素的有利、不利影响,通过建筑的规划布局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利用、改造,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和有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
(2)运行管理方面。
在实际中,有些单位认为设计施工达标完成就可以了,因此不注意对暖通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得很多操作人员不具备必要的暖通空调基本理论常识,导致在系统实际运行中不懂得根据人员的变化、室外参数的变化和实际负荷进行相应的调节,即使进行调节,也具有随意性和滞后性,由此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
暖通工程施工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暖通工程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针对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暖通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暖通工程是指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工程,包括空调、通风、供暖、供冷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暖通工程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多种技术,存在诸多关键问题,如风管安装、空调系统调试、供暖系统施工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暖通工程施工质量。
二、暖通工程施工关键技术1. 风管安装风管安装是暖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
以下是风管安装的关键技术:(1)风管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镀锌钢板、不锈钢板等。
(2)风管制作:按照图纸要求,制作风管,确保尺寸准确、形状规则。
(3)风管连接: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焊接连接等,保证连接严密、牢固。
(4)风管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风管安装,确保位置准确、高度一致。
2. 空调系统调试空调系统调试是暖通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空调系统调试的关键技术:(1)设备检查:对空调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参数正确。
(2)系统试运行:进行系统试运行,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调整。
(3)风量调整:根据设计要求,调整风量,确保各房间温度、湿度达到设计标准。
(4)能耗优化:对空调系统进行能耗优化,降低运行成本。
3. 供暖系统施工供暖系统施工是暖通工程中的另一关键环节,以下是供暖系统施工的关键技术:(1)管道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管道材料,如钢制管道、塑料管道等。
(2)管道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道安装,确保位置准确、高度一致。
(3)供暖设备安装:安装供暖设备,如锅炉、散热器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系统调试:对供暖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温度适宜。
暖通空调论文

暖通空调论文
暖通空调是一种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系统,它在现代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在本论文中,将探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和优化。
首先,本论文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暖通空调系统通常由供暖、通风和空调三个部分组成。
供暖部分负责提供室内热量,通风部分负责循环和净化室内空气,而空调部分负责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然后,本论文将讨论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室内外温度差、房间容积、建筑材料和使用需求等因素。
通过合理布局和选用合适的设备,可以实现能源高效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接下来,本论文将探讨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通过监控和调节设备运行参数,可以实现节能和环保的运营。
此外,定期维护和清洁设备也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最后,本论文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技术,如智能控制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和环境影响。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设施,它可以提供
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通过合理的设计、运行和优化,可以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暖通空调设计论文摘要: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技术,并针对其中一建筑进行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理、应用技术、设计方案、运行效果一、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指以人为中心,为了改善人们在室内的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质量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工程设备的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因此,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一)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室内热传递热负荷、室外热传递热负荷和风量热负荷。
根据建筑的建筑面积、墙体、窗户、楼顶、地面、人员活动和设备等因素,利用热传递计算公式和热负荷计算软件,得出室内外热负荷的数值,为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供热系统的设计供热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锅炉、循环水泵、换热器、水处理设备等。
供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供热需求和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热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供热系统的容量,并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及管道布局,使其满足建筑的采暖需求。
(三)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送风系统通过空调机组将处理过的新风送入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舒适;排风系统通过风机将室内污染的废气排出,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设计空调系统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通风需求和舒适性要求,合理选择空调机组和风机,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管道设计。
三、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技术(一)变频技术变频技术是目前暖通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通过调整设备的运行频率,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运行的灵活性。
利用变频技术可以根据室内的热负荷情况和人员的需求,调整空调机组的负荷和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建筑暖通空调技术节能措施论文

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措施摘要: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冷暖与广大群众的健康,还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策略与环境保护工作,是影响到国计民生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本文探讨了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的意义以及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构成与特点,提出了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措施abstract: hva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 related to the well-being of millions of households and the health of the masses, but also related to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ffect people’s livelihood and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it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uilding hvac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hvac systems and building hvac energy saving measures.key words: architecture; hvac;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中图分类号: tk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
我国的节约能源法中指出,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的管理,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担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谈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谈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作为建筑节能的核心部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节能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基本概念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是指通过科学有效地控制建筑内外空气的流动和温度,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其实现的核心在于对建筑热工性能的优化和改进,主要包括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等技术的改进,以及新型节能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节能建筑材料的选取在建筑工程中,选择优质、节能的建筑材料是实现节能目标的首要步骤。
对于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而言,选取具有优良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外墙隔热材料,减少热量的散失,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整体的能耗。
2. 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暖通空调设备的节能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了各类高效节能的暖通空调设备,如高效换热器、变频空调等。
这些设备通过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等方式,实现了对于建筑节能性能的显著提升。
3.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智能调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化调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外环境的实时监测,通过智能算法对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
1. 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内部能耗,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
当前环境保护和碳排放成为全球性议题,建筑行业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通过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系统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摘要】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是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用。
在暖通空调作为改善室内环境的关键技术时,其节能技术的分析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采用节能技术,可以使现有暖通空调系统节能20%-50%。
这将对日益尖锐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暖通空调;建筑节能
1 暖通节能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能耗也随之不断增加,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9%以上,有些地区甚至已经接近42%。
而在建筑能耗里,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总能耗的30%~50%,而且还在逐年上升,这势必造成能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对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硫化物、烟尘、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增加和酸雨现象频繁发生,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能够采用节能技术,将现有暖通系统节能20%~50%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研究暖通节能技术意义重大。
2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原则
舒适性与节能之间的矛盾统一。
1)以节能为原则,将热舒适指标pmv在工程中加以实际应用,即利用支配热舒适的各因素(温度、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劳动强度)的巧妙组合,达到舒适和
节能的协调。
2)满足个人需求,不强求全面统一(温度、湿度)个人与全体兼顾,对节能和控制的灵活性均有利,即参数设定值采用程序统一设定与就地设定相结合的方式。
3)满足新的舒适要求,尽管影响人体舒适的主要因素为舒适环境但对于生活环境中的声(噪声),光(照明)、色(色彩)要求同样应予以满足。
这有利于满足人的舒适感,实现动态自然境界,这对节能是有利的。
4)控制室内空气品质。
有关为消除voc,细菌、浮游尘埃,臭味等的通用量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中。
总的发展趋势是通风量应增大,而注意室内进排风的气流组织,以便有效地利用室内的通风量。
3 暖通节能技术措施
3.1蓄冷技术
蓄冷技术是人类在面对能源危机时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技术革新,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利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制冷,将冷量以冰或水的形式储存在蓄冷设备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供给空调使用,达到电网的移峰填谷、节省运行电费、节能环保的目的。
冰蓄冷和区域供冷除了节能环保外,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
首先,我国现在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发电机的可调配性不强,所以很难随意控制或改变它的发电量。
使用冰蓄冷技术,就可以让电厂的发电机组夜间在高效率区运行,这样就降低了它的单位煤耗。
从这一点来说,冰蓄冷夜间用电提高了电厂发电机的效率。
其次,冰蓄冷和区域供冷技术避开用电高峰后,其对电力资源占有率
也随之降低。
这就相当于把社会资源放大了,在同等的电力资源条件下我们可以供给更多的项目。
反推回来,这还可以缓解国家对电力建设投入紧张的局面。
3.2热泵技术
热泵按热源的不同可分为:(1)空气源(风冷)热泵。
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
空气源热泵在使用上最大的问题是,冬季供热运行时,室外气温较低的时候,室外换热器翅片表面会结霜(需要采取除霜措施)。
(2)地下水水源热泵。
即从地下抽水,经过热泵提取其热量,然后再回灌到地下,这种技术在国内外都已广泛应用。
但受到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并非处处适用。
研究更有效的取水和回灌方式,将使这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3)土壤源热泵。
即在地下土壤中埋管,通入循环工质,使之成为循环工质与土壤间的换热器。
在冬季,通过这一换热器从地下取热,成为热泵的热源;在夏季,从地下取冷,成为热泵的冷源。
这样以来,就实现了冬存夏用和夏存冬用。
目前,这种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初投资过高。
提高换热管的换热能力,降低初投资是这项技术广泛推广的关键。
与水源热泵相比,由于没有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土壤源热泵被认为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4)污水源热泵。
直接从城市污水中提取热量,是污水综合利用的组成部分。
据测算,城市污水全部充当热源,可解决城市供暖用热的近20%。
热泵技术有三大优势:(1)它能长期大规模地利用江河湖海、
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土壤或空气中的低温热能,可以把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弃之不用的低温热能利用起来。
(2)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节省一次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供热系统。
它能用少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将大量的低温热量提升为高温热量。
(3)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逆向使用。
既可供热,也可用以制冷,即一套设备兼作热源和冷源。
另外,由于能够有效地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因而可以减少c02气体和其它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理论和大量的应用实践都说明,热泵技术具有很好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3太阳能暖通节能技术
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勿须开采和运输。
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标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供暖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集热设备采集太阳光的热量,再通过热导循环系统将热量导入至换热中心,然后将热水导入地板采暖系统,通过电子控制仪器控制室内水温。
在阴雨雪天气系统自动切换至燃气锅炉辅助加热让冬天的太阳能供暖得以完美的实现。
春夏秋季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
生产大量的免费热水。
太阳能供暖工程的寿命可达20年以上,一般5年内就可收回成本,长达15年以上的免费享用尽显它的经济节能本色。
系统组成:太阳能集热器;换热水箱;燃气锅炉(或者其他加热设备);循环控制中心;温度控制器;地板采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
3.4排风余热回收技术
夏季,空调建筑的排风温度低于室外新风温度,室内含湿量也低于室外新风含湿量。
利用热回收装置对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可以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
冬季,排风温度高于室外新风温度,排风含湿量高于室外新风含湿量,热回收装置可以预热和加湿新风。
具体做法为:在排风出口安装热交换器,排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各自的通道进行间接接触换热,利用排风余热来预热新风(或者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从而达到回收排风余热的目的。
目前可以采用的热回收设备分为显热回收型和全热回收型两种。
这种产品不但能够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而且能够用于供暖建筑和使用家用空调器的建筑。
不但节能,而且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
3.5建筑热电冷三联供技术
当天然气为城市中主要的一次能源时,与简单的直接燃烧相比,先由燃气发电,再用发电后的余热供热和制冷,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利用率。
这种方式通过大型建筑自行发电,解决用电负荷,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减少了长途输电损失。
同时以余热的方式解决了供
热和空调的能源问题。
对于全年存在稳定的电负荷和稳定的热负荷或冷负荷的建筑,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大环境下,要采取各种节能措施,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费用。
只要通过暖通空调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终会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