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合集下载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doc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doc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利川一中高三物理备课组 2008.11搞好高考真题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分析试题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1)历年试题抽样分析——找共性;(2)近期试题重点分析——找趋势;(3)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分析——找变化;(4)不同模式的试题分析——找差别。

下面对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卷(以下简称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09年高考提供一些预测依据。

一、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知识点的分布,预测09年物理高考湖北省近五年高考,理综卷用的都是全国Ⅰ卷,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但物理核心内容重点考查,力学和电学两大块所占比例约为48.3%和36.7%,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三块所占比例均为5%,即各占一道选择题。

下面按题型具体分析。

1.选择题近五年在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全国卷Ⅰ)中,选择题数量均为8个,分值共48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40%。

选择题的考查内容较为稳定,题目数量为力学3个(08年力学4个,其中1个内容为振动和波),电学2个(08年电学1个),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各1个。

选择题具体知识点分布见附表一。

五年中,最近四年都考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考查有三年都是以图像的形式;单独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有三次(04、05、08);热、光、原、波几乎每年都以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可以预测,在09年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相结合,万有引力与航天,原子物理中的核反应方程和原子能级及跃迁等问题仍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电荷在电场中的动力学及功能关系问题,动量和能量问题,一些科普知识和物理学史等问题也有可能出现,以体现对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考查。

2.实验题从近五年高考实验题来看,已从考查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2023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一、综述
本文档对于2023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进行评析,共涵盖了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类型、知识点覆盖等方面。

分析试题的特点和趋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备考和提升物理成绩。

二、试题难易程度评析
针对2023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整体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的命题角度广泛,涉及了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物理学科的知识点。

试题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解题思路上,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类型评析
本次物理试题主要包含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三种类型。

其中,选择题占据了较大比重,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较高,并能够灵活运用。

计算题和应用题则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物理公式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知识点覆盖评析
本次试题对物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了较全面的覆盖。

力学部分主要涵盖了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等内容;光学部分包括了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点;电磁学部分涉及了电场、电流等基本概念;并且还有波动、热学等知识点的考查。

五、总结。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乙卷)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乙卷)

2023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全国高考乙卷)适用省份河南、安徽、甘肃、新疆、山西、江西、黑龙江、云南、陕西、青海2023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物理试题全面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注重深化物理基础,增强探究性,突出科学思维考查和科学素养考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强国建设。

一、突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国高考理综乙卷物理试题结合我国最新的科技前沿进展,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科学志向和科技强国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

例如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介绍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前沿,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全国高考理综乙卷物理试题设计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例如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二、联系工农业生产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能力培养全国高考理综乙卷物理试题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全国乙卷物理第17题,从经典的电磁阻尼现象演示实验出发,从多个设问角度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加强实验能力考查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高考物理全国卷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试题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真正动手做实验。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卷分析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卷分析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卷分析今年高考理综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物理课程标准》,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试卷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引导教学,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

试题主要考查了力学、运动学、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动量、功与能、电磁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

试题难度适中,较为平稳,整体来看难度低于2022年。

渗透物理思想,凸显应用性、创新性高考物理全国卷积极回应时代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结合我国最新的科技前沿进展及其在全球科创领域可圈可点的突出表现,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科学志向和科技强国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

新课标卷第17题,以今年5月刚刚成功发射的“太空快递”天舟六号为背景,这一中国空间站的“快递小哥”是目前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引导学生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理论联系实际,凸显情境的真实性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全国卷更加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同时,引导课堂教学加强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卷第14题设置空气中和水下两个声波探测者,生活场景跃然纸上;第15题以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做功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对于数量级的认知是确立物理观念的重要立足点;第16题利用定义国际基本单位“秒”的铯原子钟的两个超精细能级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第24题以趣味浓郁的“打水漂”游戏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物理模型解释有趣的生活现象,体会通过科学指导生活实践的学习获得感,凸显物理学科从自然生活中来、到自然生活中去的科学魅力;第25题以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为背景,将真实的实验现象转换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过程的对比、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类利用运动性质巧妙探究粒子带电性质的研究方法。

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卷物理评析

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卷物理评析

XX年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卷物理评析作为修订考纲后的首考,试卷整体与xx年相比试题分布略有差异,试题难度有所上升。

试题风格与近几年全国Ⅱ卷较为相符,还是严格遵循考纲,注重根底,忠实于教材,以根底知识为考查重点,命题方向较为稳定,考察的知识分布均衡,很好地表达了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考察,特别是表达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实际生活的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整体难度与xx相比有所上升。

以下,笔者将从不同层面剖析本次高考试题。

虽然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xx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xx〕179号),将选修3-5列为必考内容,但对试题结构并无明显影响。

本次物理试题依然保持了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选做题的模式,分值比例仍为必做题95分,选做题15分,总计110分。

表1新参加选修必做题模块分析从今年开始选修3-5从选考题模块转战到了必做题模块,考试大纲对于其中的动量模块给予的是Ⅱ级要求,而对于原子物理局部给予的是Ⅰ级要求,本次试题,动量及原子物理原子模块在一道选择题中表达,难度不大,证明首次将选修3-5参加必考模块,还是处于尝试阶段。

表2动力学与电磁学两大主干知识点考查配比动力学模块和电磁学模块历来是高考物理的两个主要模块,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两大模块所占比重根本相当。

但从开展趋势来看,xx年之前的高考,电磁模块分值略占上风;而从最近的xx 年、xx年两年来看,动力学分值较电磁学相比拟高,但今年分值根本持平,xx年、xx年两年压轴题均为动力学问题,而今年压轴题改为电磁学,且难度较大。

表3必做题局部考察难度分布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提高,试卷整体计算量较大,难题局部较去年难度提高较大,且集中于电磁模块,主要分布在电学实验题与压轴题。

例如23题电学实验,主体为测量电流表内阻。

实验原理较为新颖,实验电路不常见,主要考察学生对变式实验与新型实验探究的能力。

25题难度较大,模型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组合场中运动,题目逻辑链较长、所给量较少。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选考试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选考试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选考试题分析江西省全南中学李红伟一、近五年理综试卷物理选考试题知识点考查情况分析:年份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1)(2)(1)(2)(1)(2)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08 6 压强微观本质9 热力学气态方程6 振动和波9 光的折射 6 衰变9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09 5 气体状态参量、热力学定律10 热力学气态方程5 受迫振动、共振10 光的折射 5 光电效应10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10 5 晶体与非晶体10 热力学气态方程5 折射率计算10 振动和波、波的干涉现象5 氢原子光谱、频率计算10 动量定理、动力学11 6 气体状态参量、热力学定律9 热力学气态方程6 机械波9分光的折射 6 光电效应9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12 6 热力学定律9 热力学气态方程6 振动和波10 光的折射 6 聚变、核能9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二、近五年理综试卷物理选考试题特点:1.选考试题从三个模块进行命题,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模块答题,不得跨模块选做或多选多做,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选考模块可涉及必考内容,三个选考模块内容之间不横向联系,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2.难度进一步降低,努力均衡选考模块难度,不出难题。

为了使考查的模块知识覆盖面增大,选考题采用每个模块两题并列的方式,一大一小,大题为计算题,9-10分,小的为选择题、填空题,5-6分,选考内容约占总分的13.6%。

3.突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每个模块的核心知识不会改变。

选修 3-3选择题多在分子动理论、内能、晶体与非晶体等基础知识上设问,以加大知识的覆盖面。

计算题都是考气体实验定律,常与热力学定律、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等多个知识点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考题设置的情景多为气缸模型,其中压强的力学分析是计算题解题的关键。

选修 3-4考查重点之一为机械振动和波的知识;其二为几何光学的知识,如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等,画光路图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考查对物理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2003年新课标卷试题分析(考查省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难度值一览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性,突出思维考查,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模型考频与考点考频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知识点分值分布图对于电磁感应考查频次和考查总分值较高,试题常以线框切割、杆切割模型为载体,考查金属框/棒在进入磁场之后的运动与能量问题。

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等知识点常融合在相关试题中考查,不单独设题,试卷的综合性较强,试题的难度略大,对知识点的融合考查要求较高。

实验题不再是单纯的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热学实验和光学实验也是考查的对象。

二、题型风向三、试题评述1.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体现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

试题更加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同时,引导课堂教学加强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实验探究能力的锻炼。

试题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试题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遇到的问题。

3.案例分析。

依据考试蓝皮书2020年1月版《中国高考报告》: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评价的规律,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考查内容。

在“四层”的构建中,“核心价值”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方向引领作用;“学科素养”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1物理试题分析及09备考建议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1物理试题分析及09备考建议

总结:热学部分以气体为载体,重点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热与 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复习建议:将气态方程及压强简单宏观计算都补充给学生。
“冷点”:热力第二定律自编入高中教材,尚未在高考中考查 过。该知识点涉及当今热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 会,建议关注。
光学部分
(06年)15.红光和紫光相比( )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内容:光子能量与传播速度比较问题——物理光学
可以说,三年来的题型题量一样,十分稳定, 整套试题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 子核”五个部分都有命题点,力学占51.7%, 电学占33.3%,其他占15%.
第一部分 选择题的分析
一、近三年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回顾
2006年:(14—21题,共8小题48分)
14.原子核反应; 15.光的本性(红光和紫光比较); 16.万有引力定律(“嫦娥1号”探月球卫星) 17.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滤速器”) 18.气体分子动理论; 19.受迫振动及图象; 20.动量定理和功的定义(运动员起跳); 21.电磁感应问题.
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 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 )
A.由图线可知T0=4S
B.由图线可知T0=4S
C.当T在4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
D.当T在8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
内容:机械振动与受迫振动——机械振动
(07年)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υ=4m/s。已知坐 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 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
全南中学李红伟
一、近三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各块知识所占比例:
分析:
1、各套试卷中力、电两部分内容的试题分值合计为102分,占物理总分的85%。

2、各套试卷中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分别有一道选择题出现,各6分,占物理总分的5%。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二)、选择题内容分析:
分析:
1、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选择题考查重点,联系实际问题是选择题考查热点,对物理时事、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考查是选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择题考查亮点。

2、选择题各部分内容的考核重点是: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结合),万有引力定律(与圆周运动结合),振动和波;
电学: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及磁场中的运动;
热学:气体状态变化,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分子运动论;
光学:光的折射,全反射,光速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光电效应等;
原子物理:氢原子的能级,能量跃迁、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等。

3、各套试卷在热、光、原、振动与波、万有引力定律内容中各设置了一道选择题,振动与波的考查经常与图象联系。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有两套试卷在选择题中没出现是因为在计算题中考查)
4、各套试卷多选题为3-4题;多选题在振动和波、热学、原子物理内容中出现频率较多,但选项都为2个,六套试卷中末出现3个或4个选项正确的试题。

(三)、实验题内容分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注: 09年以前实验题是一个大题两个小题, 09年改为两大题,因此07年、8年题号有所变动。

分析:
1、实验题第一题注重考察实验基本素质,第二题注重考察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实验题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体现了“源于教材、异于教材”的命题特点。

3、实验题的重点在电学,电学实验题重点在“恒定电流”。

4、09年全国理综I第23题是一道探究性、开放性力学实验试题,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说明对实验的迁移能力、设计能力的考察不一定只能在电学实验中完成。

(四)、计算题内容分析: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分析:
1、计算题以力学、电学为重,考查内容为一力二电、二力一电。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运动经常在计算题中出现。

2、计算题考核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抛体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动能关系、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复合场、电磁感应,电磁转化等。

3、第1题计算题为中低档题, 情景相对会比较简单, 以考查重点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核心。

4、第2题计算题为中档题,情景相对会比较复杂,有利于区分学生能力。

5、第3题计算题一般是重点知识和重点模型的组合;情境新颖,与日常生活、热门话题有关(如高科技);数学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选拔性。

(五)、综合评价:
三年6套试卷总体来说:稳中有变、变化不大,但09年难度略有增加,试题类型有向中挡类型回笼明确;应用性灵活性明显提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

如力与运动的关系、能量的观点可以说每年每卷必考,且不余遗力。

2、注重对非主干知识的考查,一般在选择题中命题。

如:振动和波、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状态变化、光电效应、能级的跃迁、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等知识点。

3、注重考查学科内的综合。

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加速和偏转的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能量观点的综合;电磁学部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分的内部规律的综合;电磁学部分的规律和力学部分的规律的结合等。

4、注重考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特点找到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5、注重物理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考察。

如: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列表法、平均法、图象法等数据处理方法;电学实验器材选择,电路导线的连接,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原理设计等。

二、对2010年高考复习教学的启示:
明年是我省最后一届旧课程高考,命题在继续保持对中学物理向新课程过渡的导向外,试题不会有大的调整和变化。

因此,明年的高考复习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吃透考试大纲,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关注竞赛题(09年全国理综I第24题与《高考奥赛全程对接》一道竞赛题完全相同),关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重点知识重点复习,注重物理基本分析方法、常规解题思路和通用方法的训练,加强学生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关注数学工具的使用,加强估算类问题求解方法训练。

4、注重基础,回归课本,充分地用好教材上阅读材料等栏目;关注热点,拓宽见识,注意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相联系的内容进行及时补充。

5、做到精讲精练,即要求教师深入题海,为学生遴选经典习题;教师大量做题,总结方法,提炼技巧,为学生做“点睛”式点拨和启迪。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6、因材施教,明确中等学生的得分点。

选择题中原子物理、光学、热学、万有引力、振动和波,这些基本上每年都考,五道选择题,合计30分;实验试题17分左右。

学生把选择题、实验试题抓住了,就已经40多分了,计算题再做一点, 50分以上就没有问题。

每年物理平均分也就50分左右。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