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7分)1.读拼音,写词语。

song dúhéng xīn suǒwèi quēyībùkě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bùchǐxiàwèn huìrén bújuàn qǐbúsh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读句子,给划线的字注音。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________也。

②默而识________之,学而不厌,诲________人不倦。

③心既到矣________,眼口岂________不到乎?④第三要有恒________。

3.解释划线的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________。

好:________。

耻:________。

下问:________。

(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________。

决:________。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________。

恒: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____,记亦________。

(3)有志则__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如__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__。

5.对号入座。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________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一、基础达标1.找出下面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敏(mǐn ǐng)________而好(hǎo ào)________学默(mò mè)________而识(shī hí)________之论(lún lùn)________语诲(huǐhuì)________人不倦(juàn iàn)________2.读拼音,写词语。

song dúhéng xīn suǒwèi quēyībùkě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bùchǐxià wèn huìrén bújuàn qǐbúsh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解释划线的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________。

好:________。

耻:________。

下问:________。

(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________。

决:________。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________。

恒: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 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 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5.下面句子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的“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 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能说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B. 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 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古人谈读书》练习题 (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古人谈读书》练习题 (含答案))

《古人谈读书》练习题班别:姓名:学号:(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请在上面横线上将文言文补充完整。

2.以上文段选自《论语》,是春秋时期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是知也同“智”智慧。

②敏而好学聪敏喜好③不耻以……为耻④下问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⑤默而识之记住⑥厌满足⑦诲人不倦教诲疲倦⑧敏以求之者也勤勉⑨好古喜好古代文化⑩尝曾经⑪无益好处4.请准确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发。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启示: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启示:要虚心学习,不能骄傲自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教导态度)翻译: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启示:告诉我们学习要多记忆要勤奋,教导别人要有耐心。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翻译: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勉去求取知识的人。

启示:学习要勤奋。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翻译: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启示:学习非常重要,只是一味的思考而不去学习是没有用处的。

(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能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本文选自宋朝朱熹(作者)的《训学斋规》。

2.请在上面的横线上将文段补充完整。

3.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1.比一比,组词语悔()谐()诵()缺()诵()皆()涌()缸()2.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称谓(chēng wèi)B.羞耻(xiū chǐ)C.窥探(kuī tàn)D.岂不(qí bú)3.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B.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C.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D.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5.佳佳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她的哥哥可以用下面()来提醒她;兰兰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来劝说她。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代的。

(2)解释下列字词盖:恒:自足:(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缺之则;二者是,缺之则;三者是,缺之则。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示例:后悔和谐朗诵缺少教诲皆大欢喜汹涌水缸2.D3.C4.(1)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已经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47分)1. (7分)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6分)拼音我最棒。

①沃克医生bù jīn________shī shēng________喊道:“了不起!你是真正的nán zǐ hàn________”②这么重的shāng shì________,只有军人才如此zhèn dìng________。

3. (8分)多音字组词。

参:cān________ shēn________cēn________恶:è________ě________ wù________4. (14分)在《狐狸养鸡》中,一而再,再而三的“下不了口”,可以看出这是一只________的狐狸。

5. (3分)选词填空。

挺立屹立耸立矗立①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____在天安门广场。

②我们伟大的祖国________在世界的东方。

③发射塔架高高地________在航天发射场上。

④一排排白杨树________在戈壁,多么像守卫边疆的战士。

6. (2分) (2020二下·苍南期末) 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 . 春节B . 元宵节C . 清明节D . 端午节7. (2分)与“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这句话中的“富丽堂皇”一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上第八单元25古人谈读书拼写让生字走进语境。

我牢记老师的教huì :所weì 读书,要有不chǐ 下问的精神。

好词好句,能熟读成sòng ,并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这qǐ 不是美事一件?选择填空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默而识之A.记号B.记住C.认识(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A.聪敏B.勤勉C.敏捷(3)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A.至,到B.赶上C.涉及,推及单选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C.我非/生而知之者。

D.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选择填空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①这句话从三个角度对学习进行了阐述,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A.学习态度B.教学态度C.学习方法②“厌”在这里的意思是,在李白的诗句“ ,”中,“厌”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①画“_____”的部分可以用成语来替换。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③这句话说明的道理与()相同。

A.学而不思则罔B.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 所说的“三到”指的是、、,其中最重要,因为(用原文回答)(2)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_____”部分的意思。

(3) 张雪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来劝劝她。

(4) 你还知道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写一写。

答案1. 【答案】诲;谓;耻;诵;岂2. 【答案】(1) B(2) A(3) B3. 【答案】C4. 【答案】(1) C;A;B;满足;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 ①废寝忘食;②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思考,结果没有什么进步,还不如去学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一课一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一课一练试题(附答案)

25.古人谈读书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不耻.下问(chǐ zhǐ)是知.也(zhǐ zhì)默而识.之(shí zhì)诲.人不倦(huì huǐ)心既到矣.(yǐ yī)知之为知.之(zhì zhī)二、辨字组词。

耻()悔()谓()通()址()诲()胃()诵()三、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别。

却只漫浪..诵读。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弟子收集整理而成。

写出你积累的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

(至少2句)------------------------------------------------------------- -------------------------------------------------------------2.请写出你知道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至少2句)
------------------------------------------------------------ -----------------------------------------------------------
五、课外阅读。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疑渐渐解.∶。

(2)读书无疑.者∶。

2.从第二段文字看,读书有长进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3.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一、chǐ zhì zhì huì yǐ zhī二、耻(耻笑)悔(后悔)谓(称谓)通(通知)址(地址)诲(教诲)胃(胃部)诵(诵读)三、1.喜好满足教诲 2.说随意四、1.孔子言行儒孔子的弟子略2.略五、1.(1)解决(2)疑问2.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融会贯通3.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47分)1. (7分) (2018四上·石狮月考) 形近字组词。

描________ 恩________ 培________ 暮________瞄________ 思________ 陪________ 幕________盘________ 烂________ 俗________ 驰________盆________ 拦________ 裕________ 弛 ________2. (6分)读拼音,写词语tái wān hǎi xiámín zúrè n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óng zhōu jiǎ gǔbèi kéqián cá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hāo kǎo qié zi jīròu chǎo f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8分)先解释划线词,再翻译句子。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篙:________棹:________翻译:________。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相媚好:________翁媪:________翻译:________。

4. (14分)按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非洲国家________发生了________,中国派出了________帮助________,最后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sòng dú()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 xīn(),要有毅力,二者quē yī bù kě()。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整体梳理。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___。

四、重点段落品析。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你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诵读恒心缺一不可
二、1.勤勉以……为耻
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

2.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

3.曾经
我曾经说过: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三、谦虚勤奋求实三到三有
四、1.song 决
2.B
3.示例: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

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

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又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

五、示例: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

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王梓坤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bù chǐ xià wèn(),每个教育者都要hu ì rén bú juàn()。

不用心sòng dú()对我们来说qǐ bú shì()浪费时间?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余尝谓()
3.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
三、对号入座。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四、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做事要有héng xīn(),不能半途而废。

2.每个人都有quē diǎn(),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五、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盖士人读书……()
2.第三要有恒。

()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不耻下问诲人不倦诵读岂不是
二、1.智慧 2.说 3.随意
三、1.② 2.② 3.①
四、1.恒心 2.缺点
五、1.读书人 2.恒心 3.下等、劣等
六、1.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2.就像河伯观海,就像井底之蛙看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