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molL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化学实验

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化学实验

太原师范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实验学期:至学年学期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化学系,化学, ,学号﹚摘要本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分步滴定实验的协调控制能力。

HCl-NH4Cl混合溶液中,HCl是强酸,可以直接准确滴定【1】;NH4+(CKa <10-8)的酸性太弱,可以用甲醛法【2】滴定。

加入甲醛溶液将NH4+强化,使其生成(CH2)6N4H+及H+,就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先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在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醛,用酚酞作指示剂,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及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直至黄色,然后又出现为橙色保持半分钟不褪色。

平行滴定三份。

根据试样量和NaOH标准溶液用量便可计算出HCl和NH4Cl各组分的浓度。

该方法简便易操作,且准确度高。

关键词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甲醛法,酸碱滴定法,指示剂1引言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可知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三种常用方法有:第一种方案【3】:先取一份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并以酚酞为指示剂,根据反应过程中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即可求出HCl的量;另取一份溶液用沉淀滴定法,用AgNO3溶液滴定并以K2CrO4为指示剂,待反应终止后将沉淀洗涤干净,干燥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沉淀的质量及可求出HCl和NH4Cl的总量。

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实验操作繁琐而Cl-可能沉淀不完全,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案【4】是蒸汽法:即取一份混合溶液往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加热使NH4+全部转化为氨气,再用过量的HCl吸收NH3,最后用NaOH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的HCl。

根据反应过程中消耗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即可求出NH4+的量;另取一份溶液用NaOH溶液体积即可求出HCl的量。

盐酸_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盐酸_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盐酸_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使用该混合溶液时,需要准确测定溶液中盐酸和氯化铵的含量,以确保溶液的品质和使用效果。

实验原理:盐酸和氯化铵是两种常见的无机化学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如下:HCl + NH4Cl → NH4Cl + H2O + Cl-可以看出,当盐酸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的pH值低于7时,盐酸会离解为H+离子和Cl-离子,同时与溶液中的NH4+离子发生反应生成NH4Cl盐类,因此溶液中Cl-含量即为盐酸酸度的指示物。

实验仪器和试剂:硬度为一级的玻璃仪器或聚丙烯杯、移液管、天平0.1mol/L的氯铵溶液和0.1mol/L的Cl-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测定方法:1、根据盐酸的浓度选择合适的溶液体积,一般为1mL或10mL。

2、称取一定量的溶液(比如5mL),放入玻璃仪器中或直接在聚丙烯杯中称取。

3、加入若干滴酚酞指示剂,并进行搅拌均匀。

5、使用移液管将Cl-标准溶液逐滴加入样品中,每加入一滴就进行短时间搅拌,并观察酚酞指示剂颜色变化。

6、当样品中的酚酞指示剂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时,记录下此时Cl-标准溶液加入的滴数。

此时Cl-和样品中Cl-的浓度相等,因此可以计算出样品中Cl-的浓度。

7、计算出样品中盐酸和氯化铵含量,并进行校正。

注意事项:1、样品中盐酸和氯化铵的含量应该相对接近,否则在测定过程中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

2、在进行加标法测定时,应事先确定标准曲线,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氯化铵可以使用其他质量评价方法,如电导法或反硝化菌法进行测定。

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摘要通过用NaOH溶液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

掌握配制NaOH标准溶液的方法,学会用甲醛法进行弱酸的强化,掌握分步滴定的原理与条件。

其中HCl为一元强酸,NH4Cl为强酸弱碱盐,两者Ka之比大于10,固可分步滴定。

根据混合酸连续滴定的原理,盐酸是强酸,第一步可直接对其滴定,用NaOH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

氯化铵是弱酸,其Cka≤10,无法直接滴定,但可用甲醛将其强化,加入酚酞指示剂,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通过两次滴定可分别求出HCl与NH4Cl的浓度。

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甲醛法,酸碱滴定法,指示剂-851引言目前国内外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案:是蒸汽法:即取一份混合溶液往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加热使NH4全部转化为氨气,用2%硼酸溶液吸收,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NH3的体积,再用酸碱滴定法测定HCl的含量,[1]这种方法实验误差较小。

第二种方案:先测总氯离子的浓度,可用已知浓度的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至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停止,记录所用AgNO3溶液的体积。

然后用甲醛法测定NH4离子的浓度,最后根据计算得盐酸[2]的浓度�v若对相对误差要求较高,可做空白实验以减小蒸馏水中氯离子带来的系统误差�w。

第三种方案:先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混合溶液呈黄色,即为盐酸的终点。

加中性甲醛试剂,充分摇动并放置1分钟,加酚酞指示剂,仍用氢氧化钠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金黄色即为氯化铵的终点。

根据所消耗NaOH的体积计算各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3]度较高。

本实验采用第三种方案进行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v本方法的相对误差约为0.1%,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w。

2实验原理HCl和NH4Cl都可以和NaOH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NaCl + H2O 、NH4Cl+NaOH=NH3+H2O+NaCl。

MgCl2-HCl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精)

MgCl2-HCl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精)

MgCl2-HCl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定MgCl2-HCl混合物中中各组分含量。

二、实验基本原理:1.在pH=10条件下看,以EB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Mg2+。

2.用Na2CO3滴定H+。

三、主要试剂:1.EDTA溶液(0.01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2.NH3-NH4Cl缓冲溶液:pH=10;3.甲基红指示剂,EBT;4.无水Na2CO3;5.金属锌(99.99%);6.HCl溶液(6mol·L-1);7.氨水。

四、实验步骤:H+离子的测定1.用差量法称取无水Na2CO3基准物质(0.15~0.2g)三份,置于250ml锥形瓶中。

用蒸馏水溶解。

加入甲基橙指示剂2-3滴,用待测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下所消耗待测溶液的体积V。

平行测定三次。

EDTA的配制及标定2.称取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与250ml烧杯中,用水溶解稀释至500ml。

3.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

准确称取0.15~0.2g金属锌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mol·L-1HCl5ml,立即盖上表面皿,待完全溶解后,用水吹洗表面及烧杯壁,将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刻度,摇匀。

4.用移液管平行移取25.00ml Zn+的标准溶液三份分别于250ml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指示剂1滴,滴加(1+1)的氨水到溶液至溶液呈微黄色,再加蒸馏水25ml,氨性缓冲溶液(pH=10)10ml,摇匀,加EBT指示剂2-3滴,摇匀,用EDTA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紫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准确溶液的准确浓度。

Mg2+的测定5.移取25ml待测混合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加入NH3-NH4Cl缓冲溶液10ml,甲基红指示剂1滴,EBT指示剂3~5滴,用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转变蓝紫色,即为终点。

记录EDTA溶液体积V。

平行重复3次。

盐酸氯化镁混合溶液 各组分含量测定

盐酸氯化镁混合溶液 各组分含量测定

盐酸氯化镁混合溶液个组分含量测定实验目的:测定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个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1)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7)来标定NaOH2)用已标定的NaOH来滴定H+浓度3 用铬黑T作指示剂,用EDTA来标定镁离子的浓度(用氨缓冲液调节PH)材料及器具:铬黑T(EBT),EDTA (0.01mol/L),二甲酚橙(XO),锌,(1+1)盐酸,20%六次甲基四胺,PH=10的氨缓冲液(1 mol/LNH4CL,浓氨水),NaOH(试剂纯),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7)(基准)烧杯锥形瓶滴定管滴管玻棒漏斗滤纸移液管,容量瓶实验步骤:(一)试剂配制1)0.1mol/L NaOH称2gNaOH-->加水溶解-->转入500ml聚乙烯试剂瓶-->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备用2) 0.01mol/L EDTA准确称取约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于25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稀释至500ml,转入聚乙烯塑料瓶中。

3)PH=10的氨缓冲液1mol/l NH4Cl 40ml+浓氨水15ml(二)标定NaOH称取0.4-0.6g基准KHC8H4O7三份于锥形瓶--->20-30ml水溶解--->1-2滴酚酞--->NaOH滴定至微红--->平行3份(三)标定EDTA称0.15-0.2g锌于100ml烧杯中--->(1+1)盐酸5ml--->盖表面皿--->转入250ml 容量瓶定容(洗表面皿)移取25ml上诉溶液至250ml锥形瓶--->1-2滴二甲酚橙-->20%六次甲基四胺至紫色-->再加5ml六次甲基四胺-->EDTA滴定至亮黄色(平行3次)(四)试液中HCL含量测定移取待测液25ml于锥形瓶--->1-2滴酚酞--->NaOH滴定至微红--->平行三份(五)镁离子含量测定移取25ml待测液至250ml锥形瓶中--->氨缓冲液5ml-->EBT指示剂2-3滴--->立即用EDTA滴定至纯蓝色--->平行3次(六)数据记录1)NaOH标定(C1=m/0.204v)2)EDTA标定(C2=m/0.65v)3)HCL含测定(C3=C1V/25)4)Mg2+浓度测定(C4=C2V/25)曾星重医代培。

HCl-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2(精)

HCl-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2(精)

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 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姓名:任新学号: 2011121224系别:化学系专业:化学教育班级: 112班指导教师(职称):袁雯(讲师)实验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第一学期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摘要通过用NaOH溶液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

掌握配制NaOH 标准溶液的方法,学会用甲醛法进行弱酸的强化,掌握分步滴定的原理与条件。

其中HCl为一元强酸,NH4Cl为强酸弱碱盐,两者Ka之比大于105,固可分步滴定。

根据混合酸连续滴定的原理,盐酸是强酸,第一步可直接对其滴定,用NaOH 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

氯化铵是弱酸,其Cka≤10-8,但可用甲醛将其强化,加入酚酞指示剂,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通过两次滴定可分别求出HCl与NH4Cl的浓度。

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酸碱滴定法,甲醛法,指示剂一、引言目前国内外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案是蒸汽法:即取一份混合溶液往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加热使NH4+全部转化为氨气,用2%硼酸溶液吸收,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NH3的体积,再用酸碱滴定法测定HCl的含量,这种方法实验误差较小[1] 。

第二种方案:先测总氯离子的浓度,可用已知浓度的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至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停止,记录所用AgNO3溶液的体积。

然后用甲醛法测定NH4+离子的浓度,最后根据计算得盐酸的浓度[2]﹙若对相对误差要求较高,可做空白实验以减小蒸馏水中氯离子带来的系统误差﹚。

第三种方案:先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混合溶液呈黄色,即为盐酸的终点。

加中性甲醛试剂,充分摇动并放置1分钟,加酚酞指示剂,仍用氢氧化钠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金黄色即为氯化铵的终点。

根据所消耗NaOH的体积计算各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较高[3]。

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配制及测定

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配制及测定

实验名称: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配制及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流程,熟悉溶液配制的方法。

2、掌握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过程,突越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

3、巩固甲醛法测NH4+浓度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NH3-NH4Cl混合液中包含NH3和NH4+,取混合液后,加入3~4滴甲基红,用已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颜色由黄色变红色,且30秒不退色,可由数据测出NH3的浓度。

再往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用已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再慢慢变为微红色,且30秒不退色即可。

测定项目反应方程式指示剂变色点颜色变化计算公式cHCl/(mol/L) Na2CO3+2HCl=2NaCl+H2O+CO2甲基橙(3.1~4.4)pH=4.0黄色~橙红色cHCl=[(m样·1000)/(M样·VHCl)]·2 (mol/L)cNaOH/(mol/L)C8H5KO4+NaOH=C8H4NaKO4+H2O酚酞溶液(8.0~9.6)pH=9.0无色~淡红色cNaOH=[(m样·1000)/(M样·VNaOH)] (mol/L)cNH3/(mol/L) NH3+HCl=NH4Cl甲基红(4.4~6.2)pH=5.0黄色~红色cNH3=[(cHCl·VHCl)/V混)] (mol/L)cNH4+/(mol/L)HCHO+NH4+=(CH2)6N4H++3H++6H2O(CH2)6N4H++3H++4OH-=(CH2)6N4+4H2O酚酞溶液(8.0~9.6)pH=9.0红色~无色~淡红色cNH4+=[(cNaOH·VNaOH)/V混)] (mol/L)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电子天平、50ml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20ml移液管、250ml锥形瓶、250ml容量瓶试剂:NH3-NH4Cl混合液,0.1mol/LNaOH溶液、0.1mol/LHCl溶液、甲基红、甲基橙、中性甲醛、酚酞、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无水碳酸钠四、实验步骤(一)溶液的配制1、0.1mol/LHCl溶液的配制取4.0~5.0ml浓盐酸(12mol/L)于试剂瓶——>加水稀释到500ml——>摇匀,静置,贴上标签2、Na2CO3溶液的配制用电子天平称量1.2000g~1.3000g无水碳酸钠——>加约20.0ml水溶解——>转移到250ml的容量瓶3、0.1mol/LNaOH溶液的配制用电子天平称量2.0gNaOH固体——>加水溶解,转移到试剂瓶,加蒸馏水至500ml——>摇匀,静置,贴上标签4、甲基橙的配制称量0.0500g甲基橙固体——>加水溶解,转入50ml试剂瓶中——>摇匀,静置,贴上标签5、甲基红的配制称量0.0500g的甲基红溶于50ml 60%乙醇中,贴上标签6、酚酞溶液的配制称取0.0500g的酚酞溶液——>加入50ml 60%乙醇溶液——>摇匀,静置,贴上标签7、50ml 20%甲醛溶液的配制取25.0ml 40%甲醛溶液,加入25.0ml蒸馏水进行稀释,转入50ml试剂瓶中——>摇匀,静置,贴上标签8、NH3-NH4Cl的混合液的配制取NH4Cl 2.7-2.8 g溶于水中,加浓氨水3.3 ml——>加水溶解,转移到试剂瓶,加蒸馏水至500ml——>摇匀,静置,贴上标签(二)0.1mol/L HCl溶液的标定取20.00ml Na2CO3溶液于锥形瓶,加入1滴甲基橙,用新配的0.1mol/L 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为橙红色,平行测定3份,记录数据。

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配制及测定

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配制及测定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配制及测定专业:化学姓名:学号:B210130611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摘要通过用HCl溶液和NaOH溶液测定NH3-NH4Cl混合液各组分的含量。

掌握配制HCl溶液和NaOH标准溶液的方法,学会用甲醛法进行弱酸的强化,掌握分步滴定的原理与条件。

根据混合酸连续滴定的原理,NH3是弱碱,第一步可直接对其滴定,用HCl溶液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

氯化铵是弱酸,其C ka≤10-8,但可用甲醛将其强化,加入酚酞指示剂,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通过两次滴定可分别求出NH3与NH4Cl的浓度。

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高,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NH3-NH4Cl混合液;连续滴定法;甲醛法;指示剂目录1引言 (1)2实验目的 (1)3实验原理 (1)4仪器与试剂 (2)4.1 仪器 (2)4.2 试剂 (2)5实验步骤 (2)5.1 溶液的配制 (2)5.2 0.1mol/L HCl溶液的标定 (3)5.3 0.1mol/LNaOH溶液的标定 (3)5.4 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测定 (4)6数据记录 (4)表1:0.1mol/LHCl溶液的标定 (4)表2:0.1m/LNaOH溶液的标定 (4)表3:混合溶液中NH3浓度的测定 (5)表4:混合溶液中NH4+浓度的测定 (5)7 实验结果与讨论 (6)7.1 测定结果 (6)7.2 误差分析 (6)7.3 实验注意事项 (6)7.4收获体会 (7)参考文献 (7)NH3-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配制及测定1 引言第一种方案:先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HCl溶液滴至混合溶液呈红色,即为NH3的终点。

加中性甲醛试剂,充分摇动并放置1分钟,加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至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再变为微红色即为NH4Cl的终点。

根据所消耗NaOH的体积计算各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度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 0.1mol/L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实验学期:至学年第学期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分步滴定实验的协调控制能力。

HCl-NH4Cl混合溶液中,HCl是强酸,可以直接准确滴定【1】;NH4+(CKa <10-8)的酸性太弱,可以用甲醛法【2】滴定。

加入甲醛溶液将NH4+强化,使其生成(CH2)6N4H+及H+,就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先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在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醛,用酚酞作指示剂,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及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直至黄色,然后又出现为橙色保持半分钟不褪色。

平行滴定三份。

根据试样量和NaOH标准溶液用量便可计算出HCl和NH4Cl各组分的浓度。

该方法简便易操作,且准确度高。

关键词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甲醛法,酸碱滴定法,指示剂1引言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可知测定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三种常用方法有:第一种方案【3】:先取一份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并以酚酞为指示剂,根据反应过程中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即可求出HCl的量;另取一份溶液用沉淀滴定法,用AgNO3溶液滴定并以K2CrO4为指示剂,待反应终止后将沉淀洗涤干净,干燥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沉淀的质量及可求出HCl和NH4Cl的总量。

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实验操作繁琐而Cl-可能沉淀不完全,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案【4】是蒸汽法:即取一份混合溶液往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加热使NH4+全部转化为氨气,再用过量的HCl吸收NH3,最后用NaOH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的HCl。

根据反应过程中消耗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即可求出NH4+的量;另取一份溶液用NaOH溶液体积即可求出HCl的量。

此方法的缺点是生成的NH3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量结果偏小,且不易操作。

第三种方案【5】:用连续滴定法,取一份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待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然后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变色,根据两次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即可求出HCl和NH4Cl混合溶液个组分含量。

通过比较可见第三种方案操作简便且准确度相对较高。

本实验采用第三种方案进行盐酸-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的相对误差约为0.1%,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

2实验原理2.10.10 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因为NaOH不易制纯,在空气中易吸收CO2和水分,因此采用间接配制发配制,及先制取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标定。

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KHP)易制的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容易保存,摩尔质量大,是较好的基准物质。

标定反应:KHP+NaOH=KNaP+H2O反应产物为二元弱酸,其水溶液显微碱性,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2.2 混合溶液的测定原理:HCl-NH4Cl溶液可视为强酸和弱酸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所以选择NaOH 为滴定剂,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NaCl + H2O 。

而NH4Cl是一元弱酸其解离常数大小Ka =5.6⨯10-10,c=0.1mol.L-1。

所以CKa <10-8无法用NaOH直接准确滴定,只能先滴定HCl,反应的第一个计量点为NaCl和溶液(显NH4+的弱酸性,其中Ka=5.6⨯10-10,c=0.050mol.L-1 ,由于CKa>10Kw,C/Ka>100,故此时溶液pH=5.28故可用甲基红(4.4~6.2)作指示剂),由于NH4+的酸性太弱,所以采用甲醛强化增强其酸度。

反应方程式为:4NH4++6HCHO = (CH2)6N4H++3H++6H2O 反应生成的(CH2)6N4H+和H+﹙Ka=7.1⨯10-6﹚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反应方程式为:(CH2)6N4H++3H++4OH- = (CH2)6N4+4H2O 反应到第二化学计量点时为(CH2)6N4弱碱溶液,其中Kb=1.4⨯10-9,c=0.0250mol.L-1 ,由于CKb>10Kw,C/Kb>100,故,pOH=5.23,pH=8.77故采用酚酞(8.2~10.0)作指示剂。

当滴定完毕后,各组分的含量为:KHP NaOH KHPNaOH M V m C =×1000;VC V C NaOHNaOH HCl =;VC V C N a O HN a O H NH =+4。

3实验用品3.1 仪器:全自动电光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50ml ﹚,电子秤,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3个锥形瓶(250mL),烧杯﹙500 ml ,100ml ﹚,胶头滴管,玻璃棒,塑料试剂瓶,电炉3.2 药品:0.1 mol/L HCl 和0.1 mol/L NH 4Cl 混合试液,NaOH (s ),酚酞指示剂(2g/L ),甲基红指示剂(2g/L ),甲醛溶液(1:1已中和),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物质4实验步骤4.1 0.1mol/L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1.1 0.1mol/L NaOH 的配制用电子秤称取约2.0g 固体NaOH 于500mL 的烧杯中,加入少量新鲜的或煮沸除去CO 2的蒸馏水,边加边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500mL 。

转入塑料试剂瓶中,盖紧瓶塞,摇匀备用。

4.1.2 0.1mol/L NaOH 的标定在分析天平上用称量瓶中称取3份0.4-0.5 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于烧杯中,加40-50mL 蒸馏水在电炉上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待冷却后将溶液定量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用25mL 的移液管移取溶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1到2滴酚酞指示剂,充分摇匀,用已配好的0.1mol/L NaOH 溶液滴定,待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且半分钟不退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记录数据并根据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其相对平均偏差(≤0.2%)。

4.2 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4.2.1 HCl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平行移取三份20.00mL混合液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充分摇匀,用0.1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橙黄色,并持续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并计算HCl含量和相对平均偏差(≤0.2%)。

4.2.2 NH4Cl含量的测定在上述溶液中,加入10mL预先中和好的甲醛溶液,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充分摇匀,放置1分钟,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微橙色(黄色与粉红色的混合色),并持续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并计算NH4Cl含量和相对平均偏差(≤0.2%)。

4.3 实验完毕后,将仪器洗涤干净,废液回收到废液桶中,将和仪器放回相应位置,整理好实验台,并登记实验数据。

5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5.10.1mol/LNaOH溶液标定的数据处理(因前面实验刚做过,故未重新标定)5.2HCl含量的测定项目123V混合液/mL20.00c NaOH/ mol/L0.1023V NaOH初读数/mL0.00 0.00 0.00V NaOH终读数/mL21.00 21.20 21.10V NaOH/mL21.00 21.20 21.10c HCl/ mol/L0.1074 0.1084 0.1079平均c HCl/ mol/L0.1079w HCl/g/L 3.916 3.952 3.934平均w HCl / g/L 3.934相对偏差/% -0.46%+0.46% 0相对平均偏差/%0.30%HCl 的浓度为:VC V C NaOHNaOH HCl =5.3 NH 4Cl 含量的测定项目 1 2 3V 混合液/mL 20.00 c NaOH / mol/L 0.1023V NaOH 初读数/mL 0.00 0.00 0.00 V NaOH 终读数/mL 20.70 20.62 20.57 V NaOH /mL 20.70 20.62 20.57 NH 4Cl 的浓度/ mol/L 0.10590.1055 0.1052NH 4Cl 的平均浓度/ mol/L0.1055NH 4Cl 的含量/ g/L 5.665 5.643 5.627NH 4Cl 的平均含量/ g/L5.643相对偏差/% +0.39% 0 -0.28%相对平均偏差/%0.22%NH 4+的浓度为:VC V C NaOHNaOH NH =+46实验结果与讨论6.1 测定结果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0.1 mol/L HCl 和0.1 mol/L NH 4Cl 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其中所标定NaOH 溶液的标准浓度 0.1023 mol/L ;滴定得HCl 的浓度为 0.1079 mol/L ,含量为 3.934g/L ;NH 4Cl 的浓度为 0.1055mol/L ,含量为 5.643 g/L 。

﹙HCl 理论含量是3.646 g/L ,NH 4Cl 的理论含量是5.349 g/L ﹚。

实验所得结果与理论值较接近,说明此实验方法较好。

6.2 误差分析6.2.1分析天平仪器老化,灵敏度不高,有系统误差;6.2.2 滴定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滞留在锥形瓶内壁,未用蒸馏水完全冲入溶液中,导致误差;6.2.3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判断有误,读数时有人为误差;6.2.4 试剂纯度可能不够和蒸馏水中可能含有微量杂质从而引起系统误差。

6.3 注意事项6.3.1甲醛溶液对眼睛有很大的刺激,实验中要注意在通风厨中进行;6.3.2 注意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及滴定终点颜色的正确判断;6.3.3 注意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滴定成线,逐滴滴入,半滴滴入;6.3.4 确定滴定终点时,要注意在规定时间内不退色再读数;6.3.5 处理数据时注意有效数字的保留。

6.4 收获体会分析化学是一门严密的课程,需要我们认真操作好每一步,认真读取数据并准确计算。

我们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门学科。

然而滴定分析又是分析化学的基础,需要我们好好掌握滴定方法,滴定终点的判断以及指示剂的使用等。

通过实验我懂得了弱酸强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了甲醛法测定铵盐中铵根离子的含量,学会测定混合液中相关含量的方法。

我相信通过做此设计性实验不仅可以熟练分析天平、移液管、滴定管等的使用,还能锻炼我们学会运用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 蔡维平.基础化学实验(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98[2]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81—183[3] 宋光泉.通用化学实验技术[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4]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编.分析化学实验[M]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8-67(附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HCl-NH4Cl mix solution each Component content determination(Chemistry department, Applied chemistry,class, Learning numbers )The abstract th is experiment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stepwise titration experiment coordination control ability. HCl-NH4Cl mixed solution, HCl is strong, can direct titration [ 1 ]; NH4 + ( CKa < 10-8 ) acid is too weak, can use formaldehyde method [ 2 ] titration. Formaldehyde solution is added to NH4 + aggrandizement, make its generation ( CH2 ) 6N4H + and H +, NaOH standard solution by direct titration,. Using methyl orange as indicator for first, with the NaOH standard solution titration solution from red to orange to the end; this solution,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formaldehyde, using phenolphthalein as indicator, continue to use the NaOH standard solution titration to the finish, and solution from red gradually turns orange and yellow, and then there is the orange maintain half minutes do not fade. Three parallel ti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volume and NaOH standard solution dosage can the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HCl and NH4Cl component concentrat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in operation, and high accuracyKeywords HCl-NH4Cl mixed acids ,formol-titration method, titrimetry, indicator(2012.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