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包装材料消毒记录表

合集下载

消毒产品包装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包装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包装标准操作规程
该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消毒产品包装工作的标准化和安全性,提
高包装操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1. 包装要求
- 包装材料应符合卫生标准,并保持干净、无异味。

- 需保证包装材料完整无损,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
受损。

- 包装标签应清晰可辨,包含必要的产品信息,如名称、规格、批号等。

- 包装标签上应标明消毒产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储存条件。

2. 包装程序
2.1 准备工作
- 在包装区域内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 检查所需要的包装材料和,确保充足且符合要求。

- 检查包装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2.2 包装操作
-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 将产品装入包装中,确保密封且无渗漏。

- 标贴包装标签,包括产品信息和使用说明等。

- 完成包装后,对包装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2.3 包装记录
- 每次包装操作完成后,记录产品名称、批号、包装日期等信息。

- 记录包装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包装材料损坏或缺失等。

- 数据记录应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3. 包装质量控制
- 定期检查包装材料和的质量,确保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更换。

- 对包装操作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操作员的包装技术和质量意识。

- 建立包装质量控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以上为消毒产品包装标准操作规程的要点,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包装工作,确保产品包装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内包装材料清洁消毒作业指导书

内包装材料清洁消毒作业指导书

1. 目的确保内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作业的有序管理,满足灌装所需包装材料卫生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自有品牌产品、外加工产品内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作业。

3. 职责生产部:清洗组负责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

品质部:负责对包材清洗过程监控,并抽检验证微生物指标。

4. 内容4.1原则上使用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必要时经过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4.2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

4.2.1臭氧消毒1)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原则上: 金属材质和镀金镀银层包材未经少量试臭氧确认无侵蚀变质前不得大批量接触臭氧消毒。

2)臭氧的包材,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臭氧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按臭氧消毒规程进行操作,包材在臭氧时,臭氧房需保证有一定的湿度,可以用容器装纯水放在臭氧房以保持其湿度。

4)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的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如:包材臭氧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并做好臭氧消毒记录。

5)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6)消毒完成后转入贮瓶间存放。

7)保持贮瓶间卫生,所有存放包材须离地存放,不得靠墙摆放。

8)贮包间包材贮存时间超过48小时应重新清洁消毒。

4.2.2酒精消毒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10~15分钟。

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10—15分钟。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表完整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表完整
6、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
3
3
4
2
4
4
1.现场查看环境布局和手卫生设施
2.测试使用中消毒剂浓度
3.查看管理记录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各个区域一处不合格1分,扣完为止;一处环境不整洁扣1分,拖把未分区使用或标示不明确扣1分:相关区域室内空气未定时消毒扣2分,记录不完善扣1分;使用中消毒剂有效浓度不符合要求扣1分,监测记录未妥善保存扣1分;手卫生设备不完善每项扣1分;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不符合符合规定要求扣2分
标准预防
(10分)
1、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护目镜,防护面罩,口罩,手套,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护服)、安全注射。
2、严格手卫生。
3、知晓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措施(空气、飞沫、接触)。
4、知晓职业暴露的防护,和暴露后的处置措施。
3
3
2
2
1.观察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查看职业暴露登记本
供应室清洗质量监测表
日期
器械包名称
件数
性能
光洁度
存 在 问 题
消毒质量检测
监测人
血渍
锈渍
锈斑
水垢
抽检件数
监测结果
清洗、消毒、包装、监测材料质量检测表
日 期
产品名称
许可证件
产品批号
生产厂家
有效期
颜色
气味
浑浊
破损
污渍
监测人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及手工清洗监测记录
日常监测
定期监测
消毒质量监测
日期
冲洗
洗涤
超声
终末漂洗
2.查看两名医务人员手卫生

食品厂包装材料使用记录

食品厂包装材料使用记录
抽样基数
抽样日期
抽样人
长春XX食品厂
抽样单
产品名称
样品编号
生产时间
生产班组
抽样数量
抽样基数
抽样日期
抽样人
长春XX食品厂
抽样单
产品名称
样品编号
生产时间
生产班组
抽样数量
抽样基数
抽样日期
抽样人
申请人:年月日
检修情况记录:
检修结果
备注
检修人:日期:(部门负责人)确认:
日期:
消毒剂入库、领用记录
药品名称
出、入库
日期
入库数量
出库数量
领用人
保管人
库存数量
备注
设备、设施及地面卫生清洗消毒记录
消毒剂名称:
生产
日期
消毒
对象
消毒
时间
消毒
数量
消毒液浓
度(ml/L)
配制比例(
消毒剂:水)
消毒
方法
操作
人员
备注
长春XX食品厂烘烤Biblioteka 序记录生产日期记录时间
班次
烘烤温度℃
烘烤时间
操作人
记录人
备注
不合格项纠正记录
不合格项目:
不合格原因:
纠正措施:
实施人:年月日
纠正后的效果:
检查人:年月日
生产人员伤病调离通知单
姓名
性别
调离时间
年月日
伤病情况:
批准人:
年月日
返回岗位时间:年月日
伤病痊愈情况:
批准人:
年月日
生产人员伤病调离通知单
长春XX食品厂包装材料使用记录


产品名称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编号:批准:审核:编制:受控状态:受控发放编号:2013年 4月 1 日发布 2013年6月 1 日实施1. 目的1.1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

2. 范围2.1 本规范适用于会展旅游集团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所有部门。

3. 生产前的卫生检查3.1 标准3.1.1 在开始生产操作之前,所有设备达到肉眼可见清洁度。

3.2 执行3.2.1 每天生产前以肉眼检查设备的清洁度,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借助手电筒检查。

3.2.2 用清洁、消毒的手,触摸产品的接触表面是否有油脂、肉渣等。

3.2.3 按生产前检查表所列的设备、工具一一进行检查。

3.3 监控3.3.1 每天生产开始前,由生产部各区域操作员工对所操作的设备、工具的清洗状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在《车间卫生检查表》。

3.3.2 品管员对检查项目随机进行检查,并在《车间卫生检查表》表上签字确认。

3.4 维护3.4.1 在必要时,由生产经理对生产前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3.5 纠偏3.5.1 生产前检查发现有偏差时,按清洗步骤重新清洗,通知清洗班查找偏差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再发生。

并填写《纠偏记录表》,通知相关部门。

3.6 记录《车间卫生检查表》、《纠偏记录表》3.7 验证3.7.1 品管员对设备进行涂抹取样,实验室检测,发现微生物结果超标,填写《纠偏记录表》,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纠偏行动。

4. 生产中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4.1 建筑物4.1.1 标准4.1.1.1 工厂周围环境卫生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工厂建筑物的结构,房间必须保持良好,并且有足够的空间,以防在进行加工、处理及储存时发生产品污染或不良卫生状况。

4.1.1.2 工厂的墙壁,地面,天花板必须使用耐用不透水的材料修建,并且易于清洗和消毒,以防不良卫生状况发生。

4.1.1.3 食品生产加工的房间或空间与非食品生产加工的房间或空间有足够的隔离。

4.1.1.4 车间内工作场地以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相结合,且以人工照明为主。

食品生产企业应填写的记录模板(25个)

食品生产企业应填写的记录模板(25个)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二款制定本表。

原料验收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制定本表。

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入库)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出库)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投料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

清洁消毒记录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洗涤剂、消毒剂使用记录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半成品检验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内(外)包装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成品检验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产品留样记录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产品销售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运输交付记录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防鼠、防蝇、防虫害检查记录(要求带班长每日接班前检查)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温、湿度监测记录(要求带班长每日接班前检查)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

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生产车间检查记录表

生产车间检查记录表

生产用水水质检查记录编号:JS/QS-S001-1-A/0-2005生产车间消毒液有效氯检查记录编号:JS/QS-S008-1-A/O-2005 年月日试剂配置记录表编号:JS/QS-Q019-5-001-A/O-2005微生物培养箱检查记录编号:JS/QS-Q020-2-001-A/O-2005无菌室环境检查记录表编号:JS/QS-S002-3-A/O-2005表面样品检测记录编号:JS/QS-Q019-2-001-A/O-2005审核:原料进厂检验记录表编号: JS/QS-Q015-1-003-A/O-2005审核:原(辅)料检验报告单编号:JS/QS-Q015-1-002-A/O-2005 年月日制表:审核:检验报告编号:检验人:审核:仪器损坏登记表编号:JS/QS-Q020-1-002-A/O-2005感官、理化检测原始记录编号:JS/QS-Q019-1-002-A/O-2005审核:检验通知单编号: JS/QS-Q015-1-001-A/O-2005 知会人:通知人:年月日检验通知单编号:知会人:通知人:年月日成品出厂检验单编号:JS/QS-Q019-6-001-A/O-2005 年月日制表:审核:产品标示单编号:JS/QS-Q017-1-A/O-2005合格证产品名称:不合格品单编号:JS/QS-Q022-1-A/0-2005报废单编号:JS/QS-Q022-2-A/0-2005让步同意单编号:JS/QS-Q022-3-A/0-2005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编号:JS/QS-Q022-4-A/O-2005审核:硬化室温湿度记录表编号:JS/QS-Q018-2-001-A/0-2005彭化加工记录表编号:JS/QS-Q018-1-003-A/0-2005 班次:切片加工记录表编号:JS/QS—Q018-1-004-A/0--2005 班次:计量加工记录表编号:JS/QS—Q018-1-005-A/0--2005 班次:成品检验报告单编号:JS/QS-Q019-4-002-A/O-2005样品名称:检验日期:审核:检验人:报告日期:原材料检验报告单样品名称:样品来源:采样日期:数量:生产批号:报告日期:二次包装记录表编号:JS/QS-Q018-1-006-A/0-2005 班次:内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工具的消毒记录编号:JS/QS-S005-2--A/O-2005加工过程中人员出入车间记录编号:JS/QS-S004-2--A/O-2005 日期:班次:(员出入车间2小时超过3次,查询缘故。

生产用水水质检查记录

生产用水水质检查记录

生产用水水质检查记录生产车间消毒液有效氯检查记录编号:JS/QS-S008-1-A/O-2005试剂配置记录表微生物培养箱检查记录无菌室环境检查记录表表面样品检测记录编号:: 原料进厂检验记录表: 原(辅)料检验报告单编号: JS/QS-Q015-1-002-A/O-2005 年月审核:检验报告:仪器损坏登记表感官、理化检测原始记录检验通知单编号:检验通知单编号: 知会人:通知人: 年月日成品出厂检验单产品标示单编号:合格证月制表: 审核:编号: JS/QS-Q019-6-001-A/O-2005日产品名称:不合格品单编号:报废单编号:让步接受单编号: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审核: 硬化室温湿度记录表彭化加工记录表编班次:JS/QS-Q018-1-003-A/0-2005JS/QS — Q018-1-004-A/0--2005切片加工记录表编班次:计量加工记录表JS/QS— Q018-1-005-A/0--2005班:成品检验报告单编号:JS/QS-Q019-4-002-A/O-2005样品名称:检验日期:审核:检验人:报告日期:原材料检验报告单样品名称:样品来源:采样日期:数量:生产批号:报告日期:审核:二次包装记录表内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工具的消毒记录编号:JS/QS-S005-2--A/O-2005加工过程中人员出入车间记录编号:JS/QS-S004-2--A/O-2005 日期:记录:审核:储藏库卫生消毒记录编号:JS/QS-S002-2-004-A/0-2005车间空间消毒记录编号:JS/QS-S0022003-A/0-2005消毒液配置记录消毒液配制使用记录编号:JS/QS-S008-2-002-A/O-2005备注:车间地面消毒执行记录编号:JS/QS-S002-2-002-A/0-2005 班次日期:机器清洗消毒记录JS/QS-S002-2-001-A/0-2005编班次:每日卫生控制记录贮藏库卫生、消毒检查记录(注:合格(-0 ,不合格(X))更衣室、厕所设施的卫生与维护检查记录编号:JS/QS-S004-1-A/0-2005(注:合格(^),不合格,检查内容:地面,靴架的清洁;排水,地面的清洁,垃圾的清除;3 ,各系统的正常运行;4,肥皂,纸巾,卫生纸的供应等) 审核:投料加工阶段记录表编班次:JS/QS-Q018-1-002-A/0-2005审核: 有毒有害化学物品购买记录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领用记录表编号:JS/QS-Q030-3-A/O-2005药品试剂台帐编号:JS/QS— Q019-5—002—A/0--2005品名:级别:规格: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书编号:发送单位收到单位发送日期事实描述:类型:口不合格口潜在问题原因分析:改进意见:单位负责人:年月日是否需要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单位负责人:年月日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审核组长: 审核员: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编号:审核组长要求纠正措施完成时间责任单位不合格事实陈述:不合格类型:严重不合格口轻微不合格口不符合标准/程序:不符合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单位负责人:年月日纠正措施的验证:审核员:年月日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纠正措施跟踪表被审核单位:编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