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护理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概述
03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 04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妊娠合并缺铁性 贫血的概述
定义和症状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定义
避免过度劳累, 保证充足休息
遵循医嘱,按时 服药
定期复查和预防措施
定期复查: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补充铁剂和叶酸等营养素,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有助 于预防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健康教育:向孕妇宣传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注意事项:避免 与其他药物同时 使用,以免影响 疗效或产生不良 反应。
健康教育:向孕 妇及家属宣传妊 娠合并缺铁性贫 血的防治知识, 提高自我保健能 力。
病情监测和记录
定期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胎儿的胎心、胎动情况。
记录孕妇的体温、体重、宫高、腹围等数据,以及任何不适症状和用药情况。
评估孕妇的缺铁性贫血程度,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妊娠期铁需求量增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发病机制: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相鉴别,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诊断流程: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逐步排除其他疾病,最终确诊 注意事项:诊断时应全面考虑,避免误诊和漏诊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体会

留置导尿期 间必须夹管 ,定 时开放 ,对 预防导尿 管伴随性尿路 水 ,以稀释尿液达 到冲洗膀胱 的 目的;教会患 者家属如 何倾倒
感染 可有一定效果 。尽 量避 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以防病 原体 尿液及 防止集尿袋接头处污 染,如发 现尿液外渗 ,及 时通知医
对抗 生素耐药 。一旦 出现明确的尿路感染 ,立 即经验性抗感染 生 。保持床单 、衣物 、皮肤的清洁卫生。
(收稿 日期 :2013—01—10)
妊娠 合 并贫 血 的护理 体 会
乔 美 萍
(朔 州市人 民医院,山西 朔州 036001)
贫 血是 由多种病 因引起 的 ,通 过不 同的病 理过程 ,使人 体 的 外 周 血 红 细 胞 容 量 减 少 ,低 于 正 常 范 围 下 限 的 一 种 常 见 病 症 ,常 以血红蛋 白浓度作为诊断标准 。由于妊娠期血液 系统 的
一 般 患者在 留置导 尿管 2周 内 出现感染 ,因此 ,无 特殊情 发 的并发症 ,患者本人及家属均表示满意 。由此说 明 ,长期保 留
况时应该尽早拔管 ,可明显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 。长期 留置导 尿管虽易引起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但只要我们及 时给予 护理干
尿管 的患者 ,在拔导尿管后 常出现第 1次 排尿困难 和尿潴 留, 预 ,可以大大降低感染 率 ,减轻患者 的痛苦 ,提高护理质 量及 患
2.2 妊 娠 期 2.2.1 饮食护理 建议孕妇摄取高铁 、高蛋 白及高维生素 C食 物 ,以改善 体内缺铁 状况 ,如动物肝脏 、瘦 肉、蛋类 、葡萄干 及菠菜、甘蓝等深色蔬菜。但蔬菜、谷类 、茶叶中的磷酸盐、鞣酸等 影响铁的吸收,应注意饮食的搭配。纠正偏食、挑食等不 良习惯 。 2.2。2 正确服用铁剂 铁剂的补充应首选 口服制剂 ,建议 孕 妇妊娠 4个 月后 ,每 Et遵 医嘱服用铁剂 ,可 预防缺铁性 贫血 的发生 ,如硫 酸亚铁 0.3 g,每 Et 3次 ,同时服用 维生 素 C 0.3 g 及 10%稀盐酸 0.5~2 mL,促进铁 的吸收。铁对 胃黏膜有刺激作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
1、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恐惧焦虑心情。
2、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轻症患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孕期加强营养,鼓励进食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
有浮肿者应控制食盐的摄入。
4、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口腔溃疡和皮肤感染。
5、指导孕妇自测胎动,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30分钟,每日2次。
6、中重度贫血者在临产后应配血备用。
严密观察产程,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7、严重贫血者,应纠正贫血,遵医嘱少量多次输入红细胞,控制输液速度。
8、分娩后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预防产后出血。
9、严格无菌操作,产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0、贫血严重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或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混合喂养。
11、遵医嘱给予治疗贫血的药物,并给予出院指导。
缺铁性贫血护理工作总结

缺铁性贫血护理工作总结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引起。
这种贫血类型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常见,特别是在儿童和孕妇中更为普遍。
因此,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了解并有效地处理缺铁性贫血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护理工作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的收集。
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症状,而体征方面可能会出现贫血的表现,如巩膜苍白、心率加快等。
通过全面的评估,护理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护理工作需要帮助患者进行铁元素的补充。
通过口服补充铁剂或者静脉注射铁剂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体内铁元素的水平,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在进行铁剂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铁剂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等,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此外,护理工作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
除了铁剂的补充外,患者还需要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豆类、绿叶蔬菜等,以帮助体内铁元素的补充和吸收。
护理工作者可以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帮助其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有效的治疗和营养指导。
通过科学的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管理和改善缺铁性贫血,提高其生活质量。
希望护理人员能够加强对缺铁性贫血的了解和护理技能,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护理

确定护理问题
贫血程度
根据血红蛋白等指标判断贫血程 度,为轻度、中度或重度。
病因分析
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如营养不 良、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等。
并发症风险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如感染、心力衰竭等。
制定护理计划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 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 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以 促进铁的吸收。
铁剂补充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铁剂治 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 不良反应。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 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鼓 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以 增强体质。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 关心与支持,减轻焦虑与 恐惧情绪。
04
CATALOGUE
护理措施实施
饮食调整与营养指导
高铁食物摄入
指导孕妇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 等。
红细胞生成增加
随着妊娠进展,红细胞生 成速度加快,以携带更多 的氧气供给胎儿和母体组 织。
胃肠道功能改变
妊娠期胃肠道功能发生变 化,如胃酸分泌减少、胃 肠蠕动减缓等,可能影响 铁的吸收。
妊娠期铁需求量增加
胎儿铁储备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获 取铁,以建立自己的铁储 备,用于出生后的前几个 月。
母体铁需求
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等不良结局 。此外,缺铁还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智力低下等问题。因此,对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02
CATALOGUE
妊娠期生理变化与铁需求
妊娠期生理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010203血容量增加
孕产妇贫血工作总结

孕产妇贫血工作总结近年来,我所在医疗机构的孕产妇贫血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我积极参与了孕产妇贫血相关的诊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现将这些工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首先,建立早期筛查和定期随访机制是孕产妇贫血管理的关键。
在孕妇的首次产前门诊中,我们普遍采用了血红蛋白筛查,帮助及早发现贫血风险。
对于已经确诊贫血的孕妇,我们制定了定期随访计划,以便持续跟踪监测贫血程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多学科合作是孕产妇贫血管理的重要保障。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孕产妇贫血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治疗。
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多学科的合作,包括产科、内科、营养科、输血科等,通过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治疗。
第三,营养补充是孕产妇贫血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对贫血孕产妇的治疗中,我们重视合理的营养补充,包括富含铁、蛋白质、叶酸等的食物和补充剂。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孕妇营养状况的指导,帮助孕妇掌握正确的膳食结构和食物搭配,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
第四,积极推广宣传孕产妇贫血防治知识。
我们认识到,很多孕产妇对贫血的认识相对较少,往往错失了早期监测和干预的最佳时机。
因此,我们在社区、学校、妇幼保健机构等多个场所开展了贫血防治宣传活动,加强了孕产妇贫血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广大孕妇的防治意识。
最后,注重贫血复发的监测和干预。
在孕产妇贫血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跟踪监测的观察,特别关注贫血症状是否有复发倾向。
一旦发现贫血症状再度出现,我们会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和预防复发。
综上所述,孕产妇贫血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营养补充、宣传教育等综合策略。
通过早期筛查和定期随访,合理营养补充和掌握正确的防治知识。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妇女的护理要点解答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妇女的护理要点解答【概述】贫血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
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并且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又称生理性贫血。
贫血由多种病因引起,通过不同的病理过程,使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作为诊断标准。
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不同于非孕妇女,WHO规定孕妇外周血Hb<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为妊娠期贫血。
我国一直沿用的诊断标准为Hb<100g/L、红细胞计数<3.5×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0。
WHO最新研究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占妊娠期贫血的95%。
妊娠期贫血的程度可分为四度:轻度:RBC(3.0~3.5)×1012/L,Hb81~100g/L;中度:RBC(2.0~3.0)×1012/Hb61~80g/L;重度:(1.0~2.0)×1012/L,Hb31~60g/L;极重度:RBC<1.0×1012/L,Hb≤30g/L。
贫血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如下。
1.对母体的影响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儿均造成一定的危害。
①妊娠可使原有贫血病情加重,而贫血则使妊娠风险增加。
由于贫血孕妇的抵抗力下降,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降低,孕妇容易产生疲倦感,从而影响孕妇在妊娠期的心理调适。
②重度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和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危及孕产妇生命。
2.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骨髓与胎儿在竞争摄取母体血清铁的过程中,一般以胎儿组织占优势,铁通过胎盘由孕妇运至胎儿为单向运输,因此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
②若孕妇患重度贫血时,缺乏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胎盘供氧,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或死胎等不良后果。
【护理评估】(一)生理评估1.病因评估既往有无月经过多、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失血性病史,有无不良饮食习惯或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病史。
妊娠合并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 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心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早剥、早产、产褥感染等。
对胎儿的影响: 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等多种畸形,胎 儿生长受限、死胎发生率增加。
巨幼红细胞贫血表现
贫血: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起病较急,贫血为中、重度。 表现为乏力、头晕、气短、心悸、皮肤黏膜苍白等。
缺铁性贫血对孕妇的影响
1、孕妇的抵抗力下降 2、对分娩、手术、麻醉的耐受力低下,分娩期风险增加 3、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4、容易产褥感染
缺铁性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1、轻、中度贫血对胎儿的影响不大 2、重度贫血时,经过胎盘供养和营养物质不能满 足胎儿生长所需,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 窘迫、早产或死胎等不良后果。
妊娠期: 支持疗法:加强营养,吸氧,小量、间断、多次输新鲜血,或 间断输成分血 出现明显出血倾向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预防感染
分娩期: 尽量引导分娩,缩短第二产程,适当助产,避免产伤
产褥期: 预防产后出血,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措施
感谢聆听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 血容量增加导致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对铁的需要 量每月增加100mg,每日需铁量约在4mg以上, 虽然妊娠后半期,铁的吸收率可达40%,仍不能 满足需求,若妊娠中晚期孕妇对铁的摄取不足或 吸收不良,如不及时补充铁剂或给予治疗,极易 耗尽储存铁而引起贫血。
1.铁缺乏何轻、中度贫血者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并改 善饮食,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2.重度贫血者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还可以少量多 次输注浓缩红细胞 3.极重度贫血者首选输注浓缩红细胞,待Hb达到70g/L, 症状改善后,可改为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 4.治疗至Hb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 产后3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7-22T09:51:06.0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作者:秦裕苹[导读] 贫血是妊娠期女性的常见合并症,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孕妇会合并贫血。
秦裕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城南卫生院江苏连云港 222100)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P<0.05);②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RBC、Hb、SF的改善情
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有助于改善其贫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护理;缺铁性贫血【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52-03 贫血是妊娠期女性的常见合并症,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孕妇会合并贫血[1]。
究其原因,是因为孕妇从孕中期开始,体内对铁的需求量增大,若孕妇自身没有足够的铁储存,极易发生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2]。
在临床治疗中,除了具备良好的治疗方案外,良好的临床护理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在缺铁性贫血孕妇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情况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例。
对照组21例患者中,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为(26.86±5.97)岁;初产妇10例,经产妇11例。
研究组21例患者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为(27.03±6.03)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9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均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口服乳酸亚铁片(厂家:南昌市飞弘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740;规格:0.1g/片),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调整剂量,对于中、重度贫血者,每次2片,每日1次;对于重度、极度贫血者,每次2片,每日2次,同时予以相应的补铁措施。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住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介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心理疏导(对存在心理负担,比如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予以心理疏导)等。
研究组:患者住院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
(1)饮食护理:医院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保障食物的多样化,耐心向患者介绍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铁食物的作用,比如海带、绿叶、紫菜等,禁止摄入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纠正患者以往的不良饮食习惯。
(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疏导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同时以耐心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与患者沟通,并且做一个倾听者,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确保心理护理的针对性。
(3)健康教育。
在医院中开展知识讲座,向患者详细介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危害、预防和治疗措施等,并且认真解答患者的提问,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4)病房护理。
对病房的温度、湿度、光线等进行调节,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播放一些她们感兴趣的音乐,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
1.3.1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分为非常满意(≥85分)、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护理总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满意。
1.3.2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对照组21例患者中,护理总满意度为66.66%(14/21);研究组21例患者中,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20/21);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3.讨论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孕妇和胎儿均造成不良影响。
据研究发现,临床护理在减轻患者焦虑、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3]。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张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改进、提升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贴心、满意的护理服务[4]。
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
其中,在饮食护理方面,由医院专门的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方面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在确保饮食营养的基础上,还能帮助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让患者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在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在健康教育方面,在医院中开展知识讲座,将患者集中在一起,可以让患者之间加强交流,在统一开展的模式下,解答患者的提问,其他人在聆听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认识,大大提升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率。
在病房管理方面,温度调节为22℃~25℃,湿度为50%~60%,同时对病房光线进行合理调节,力求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同时播放一些轻缓、愉快的音乐。
据研究显示,倾听音乐,有利于放松人体肌肉,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对大脑边缘系统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便于排解心理压力[5]。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轻柔音乐可以达到抗焦虑、抗抑郁的目的[6]。
在本文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P <0.05),且体内的RBC、Hb、SF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项红梅.80例缺铁性贫血孕产妇围产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04):83-85.
[2] 徐喜珍.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63.
[3] 张捧文.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干预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2):688-689.
[4] 程坚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36):4576-4578.
[5] 王晓梅.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6):393-394.
[6] 刘文显.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9):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