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版)4.4生物多样性保护

合集下载

初二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指A.基因的多样性B.染色体的多样性C.DNA的多样性D.细胞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的多样性。

遗传的多样性又叫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包括、、。

【答案】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生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其遗传物质决定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任何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为每一种生物都提供了各自的生活环境。

因此,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3.蚯蚓、海葵、乌贼、蛔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抓住特征仔细辨别他们分别属于哪类动物()A.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C.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D.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答案】D【解析】蚯蚓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海葵体壁两胚层,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乌贼的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蛔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

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

【考点】动物的分类4.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石松、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

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根的有无B.种子的有无C.果实的有无D.陆生或水生【答案】 B【解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海带、石松、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苹果、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考点】植物的分类。

【人教版】2017年地理选修六:4.4《生物多样性保护》ppt课件(含答案)

【人教版】2017年地理选修六:4.4《生物多样性保护》ppt课件(含答案)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 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 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 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等措施。 就地保护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迁地保护就是把 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宜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 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离体保护就是建立濒危物种种 质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此外还应 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的数量及分布。 2.了解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热爱自然、保 护自然的意识。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性。 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1)物种数量:500万~5 000万种。 (2)分布: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 (3)物种寿命:平均约500万年。 (4)自然灭绝: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物种灭绝数量变化的趋势:速度在不断增加。 2.物种灭绝的种类:植物和昆虫为主。 3.物种灭绝的原因:早期的主要原因是狩猎和采集;现今主要为环 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4.物种的作用:对人类的价值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法估计 的。 5.人类的措施:扭转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加强对生物多 样性的保护。

【人教版】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

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A.转基因技术B.组织培养C.发酵技术D.克隆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A正确;B、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的繁殖速度很快,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繁殖,B错误;C、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C错误;D、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D错误;故B、C、D错误, A正确,故选A。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如图是部分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远B.猫和虎同属于猫科C.图中表示的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D.食肉目包括的动物种类比猫科少【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

【详解】虎和豹属于豹属,虎和狼属于食肉目,属比目小,所以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近,A错误;猫属于猫科、猫属,虎属于猫科、豹属,B正确;图中的分类单位有:目、科、属、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C错误;目比科大,因此食肉目包括的动物种类比猫科多,D错误。

八年级下册科学答案 (2)

八年级下册科学答案 (2)

八年级下册科学答案第一章: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答案: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所有不同种类的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遗传、生态和行为的差异。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一项重要特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布局。

2.生物多样性为什么重要?答案: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维持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还对人类经济发展、食物安全、药物研发等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3.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污染。

其次,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物种灭绝。

此外,还应加强对非法捕捞、乱捕滥猎等行为的打击,促进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什么是基因?答案: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是生物遗传的基础。

2.什么是基因突变?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然和稳定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生物体遗传特征的改变和多样性的产生,同时也是进化的基础。

3.什么是进化?答案:进化是指物种在遗传变异、选择和适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经过长时间逐渐改变和发展的过程。

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生物界长期演化的结果。

第三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要素1.植物对光的需求是什么?答案: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植物对光的需求不同,一定的光照条件可以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养分。

2.植物对水的需求是什么?答案:水是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细胞组织的构成成分。

植物对水的需求主要包括供给植物所需的水分,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并参与植物的物质代谢等。

3.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是什么?答案: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有所差异。

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习题:4.4生物多样性保护含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6同步习题:4.4生物多样性保护含答案

第四章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1.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属于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A.建立动物园 B.建立人工繁育基地C.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

据此回答第3题。

3.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

读图,完成4~6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④5.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气候更干旱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6.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有关7.世界上的物种主要分布在()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高山地区D.寒带地区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年2月2日是第20个“世界湿地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厅了解到,我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已基本完成。

这次调查运用了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对我省湿地资源最全面、最准确的一次调查,不过,一直备受关注的白鳍豚在调查中依旧没有“露面”。

图1 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2 地球历史上5次大规模物种灭绝(1)上述图文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1)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1)
【详解】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美国科学家将中国野生大豆与当地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对基因多样性的应用,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点睛】
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题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A.遗传染色体细胞B.遗传细胞物种
C.遗传物种生态系统D.细胞物种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详解】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详解】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故A错误;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故B正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故C正确;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生物分类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保护生物多样性阅读理解及答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阅读理解及答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阅读理解及答案保护生物多样性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生物多样性》阅读及答案数不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丰富的基因,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

在潮湿阴暗的'热带雨林中、在漆黑冰冷的海洋深处,有多少生命徘徊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科学家曾在19棵热带雨林的树上发现1200种硬壳虫,其中近1000种人类从未研究过。

就连南美洲的淡水鱼,有半数的鱼种人类还不清楚。

在地球上一千万种生物中,被我们命名的只有140万种。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

经考察,在一公顷热带雨林中,平均可以发现300种乔木。

而在温带一公顷的森林中,却只能找到10种乔木。

热带雨林中一颗乔木上能发现43种蚂蚁,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蚂蚁种类。

热带森林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生长着全世界物种的50%―90%,也就是说,全球多半物种生存在7%的土地上。

1.作者在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时,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说明事物时,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中加点的"近"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

高考生物《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浙江1月]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

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A.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B.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D.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答案:C解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是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措施,C 符合题意。

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磨山可供旅游休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等,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答案:B解析: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磨山可供旅游休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等,小于它的间接价值,B错误;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D正确。

3.[2024·广东珠海模拟]珠海横琴滨海湿地公园总面积约392公顷,公园建设主要围绕生态修复、鸟类招引等重点项目进行。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鸟类招引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B.生态修复可使红树林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湿地公园的稳定性越高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答案:A解析:鸟类招引可增加生物种类,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A正确;生态修复可使生物种类增加,使红树林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B错误;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四单元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习目标】
①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数量与分布;
②掌握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③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预习案(自主预习、梳理知识)
【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本P66~P69页,在课本上勾画、标注知识要点,将本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体系、设计框架图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P67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地球物种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P67~P69页)
1、物种灭绝的趋势: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增加;
2、物种灭绝的种类:20世纪后,人类活动导致灭绝的物种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 ❖
3、物种灭绝的原因
【预习自测】
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因此,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生态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
B.地球上的物种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丰富
C.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600万年
D.迄今人们还未能确切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少,但生物学家估计有5亿种
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属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 B.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C.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D.森林破坏、土壤侵蚀严重
4、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物多样性减少
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
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
探究案(规律总结、疑难突破)
探究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1、阅读课本P66~P67页“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课本P66页阅读材料“地球历史上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探究下列问题。

⑴.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自然原因:物种本身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火山爆发、陨石撞击 地球、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也会导致物种灭绝;人为原因:人类社会早期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剧了物种灭绝;现在污染和 生态破坏则加速了物种灭绝。

500万至5000万种(地球上生存过的物种可能多达5亿种); 分布: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
寿命:物种平均寿命约为500万年,最近2亿年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⑵.大熊猫濒临灭绝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箭竹开花枯死,大熊猫濒临灭绝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⑶.生物学家估计地球现存物种约有多少种?什么群落中的物种最丰富?
500万~5000万种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丰富;
❖⑷.根据P66页阅读材料推测导致地球历史上5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的“灾变”可能有哪些?
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气候变化等。

【归纳总结】①熟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地球物种的数量、分布与寿命:(见知识梳理一)
探究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2、阅读课本P67~P69页“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课本P67页图4.13“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及课本P68页案例4“60年消灭了50亿只北美候鸽—一个物种的灭绝”,探究下列问题。

⑴.据图4.13分析300年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物种灭绝数量变化分别呈什么趋势?两者有什么相关性?300年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呈上升趋势;世界物种灭绝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两者呈正相关;
❖⑵.案例4反映北美候鸽灭绝的人为因素是什么?除了案例反映的现象外,还有哪些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商业性捕杀;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森林、草地、湿地破坏)破坏了物种的栖息地;
❖⑶.生物的多样性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严禁滥捕乱杀野生动植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防止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
⑷.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拒食野生动物食品等。

【归纳总结】①掌握物种灭绝的趋势、主要种类及原因:(见知识梳理二)
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见探究二第2题第⑶问答案;
训练案(知识巩固、拓展运用)
1、右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4分)
低纬度或热带国家;(2分)岛屿或临海国家;(2 分)
⑵.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6分)
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
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任答3点,满分6分)
2、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10分)
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

(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6分)
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

(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4分)
3、明朝的药圣李时珍在采药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400年后的今天,许多名贵的中草药和动物药材已很难寻觅了。

并且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减少、有毒成分增多。

照此下去,国药将不复存在,中医将难以发展。

(1)你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4分)
动植物资源被破坏(数量、种类减少);环境污染严重,使药物被污染。

(4分)
(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6分)
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和掠采天然药材;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工业排污严重,水、土污染严重。

(6分)
(3)你认为应如何保护中草药资源?(6分)
保护中草药生长的原生环境;有计划地开采中草药资源;发展无公害的中草药人工种植业。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