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短时记忆的信息储存与提取_毙考题

合集下载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记忆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记忆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记忆第七章记忆一、记忆概述健忘20秒: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H.M)(一)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是人类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相当于记忆中记的阶段。

在记忆的过程,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不同的编码方式对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它可以是实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记忆中忆的阶段。

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记忆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二)记忆的过程从传统心理学来讲,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记忆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讲,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环节-对应心理过程。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记忆过程的这三个环节,也可以说编码、储存和提取这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记忆的种类1. 记忆按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2)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26 短时记忆信息存储和遗忘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26 短时记忆信息存储和遗忘
小问题:一般来讲,短时记忆的容量 是多少?
第五节 长时记忆
一、 什么是长时记忆 二、 长时记忆的编码 三、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四、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五、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教学目标:掌握长时记忆的概念、编码方 式,长时记忆在存储时量和质的方面的变化特 点以及长时记忆存储的条件。掌握有关长时记 忆遗忘的几种理论和遗忘的特点.
在质的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 不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人们存储 的经验可能有以下几种形式的变化:
(1)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将逐 渐趋于消失;
(2)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 突出。
(二)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一系列条件,它们是: 1.组织有效的复习。与遗忘进行斗争的首 要条件是组织识记后的复习。复习在保持中有 很大的作用。 a、复习要及时。 b、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c、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d、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1.平行扫描。它是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 的所有项目进行提取,如果是这样,无论短时 记忆中保存的项目有多少,提取的时间都应该 是一样的。
2.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它是对项目逐个 进行的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 如果是这样,那么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越多, 反应时间就会越长。另外,由于找到目标项的 搜索(肯定判断)不需要再对剩余项目进行检 索,因此其反应时间要比找不到目标项目的搜 索(否定判断)反应时短。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为了更好地保持记忆的内容,人们还可以采取
一些外部记忆的手段,如上课时记笔记,读书时写 笔记和编提纲,有时还可将需要保持的内容存入计 算机等。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人脑的健 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据有关资料表明, 由核糖核酸指导合成的脑蛋白分子是储备知识的 仓库。核糖核酸含量与人的学习和记忆有密切的 关系。因此,注意脑的营养与适当的休息,对增 强记忆也是有益的。

[专业课]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

[专业课]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

第六章-记忆一、单选题1.为了要记住 "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 "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 ( )记忆策略的运用。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阐述策略D.组织策略2.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记忆叫做 ( )。

A.机械记忆 L B.内隐记忆C.重复记忆D.有意记忆3.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4.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 )。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5,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重现B.保持C.回忆D.再认6.在记忆乘法、珠算口诀时采用的编码方式是( )。

A.按语义关系编码B.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编码C.采用主观组织加工材料D.使用字形编码7.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8.使短时记忆信息得到存储的有效方法是 ( )。

A.引起个体注意B.采取有效的编码C.复述D.睡眠9.斯腾伯格对短时记忆的研究发现,对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采用的是 ( )。

A.平行扫描B.完全系列扫描C.自动停止系列扫描D.继时性扫描10.对输入的信息暂时储存和加工,并与长时记忆中已储存信息发生某种意义上联系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内隐记忆D.工作记忆1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图像记忆B.声像记忆C.视觉编码D.听觉编码12、早期记忆研究的主要的实验材料为?A、无意义音节B、单词C、句子D、德文字母13、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心理学简答背诵补充

心理学简答背诵补充

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是一种暂时的登记。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征,具有很鲜明的形象性。

(1)图象记忆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能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象,是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的编码形式。

经典研究: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2)声像记忆:3.感觉记忆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保持的时间非常短,一般不超过1秒;容量很大;感觉痕迹容易衰退,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短时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5.—9个单位,7.±2)且保存时间很短。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1)听觉编码(为主):康拉德(2)视觉编码(为辅)(3)影响编码的因素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组块:即将几个低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代码。

加工深度:对材料进行深入的认知加工,有利于短时记忆的编码。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1)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

(2)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

(3)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再做出判断)。

斯腾伯格的经典研究(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4.短时记忆的特征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以言语的听觉形式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短时记忆的痕迹具有随时间的延长而自动消退的特征,但如果受到注意或者复述则可进入LTM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存储着我们过去的所有经验和知识,为所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长时记忆存储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

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1)含义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摘要:本实验目的在于模仿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过程。

给被试相继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每个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这些数字会被记录到被试的短时记忆当中。

结果发现,被试基本不会答错,主要数据形式是从呈现探测项目到被试反应之间的时间;是反应时大致呈增加趋势,但中间有下降趋势,否反应是呈平稳趋势,反应类型与识记项目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所以,我们没有能够验证Sternberg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反应时相加因素法1 前言记忆的终极目的是信息的使用——记忆的提取。

我们知道短时记忆的主要功能是使我们能够在连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处理各个微小的感觉事件。

而信息提取是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

那么,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就是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

最早开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研究的是Sternberg。

Sternberg想到用“反应速度”来抽取问题的可能性。

他想,如果平行加工模型是抽取的机制的话,那么记忆字表的长度对抽取时间应该无影响,即对不同长度的记忆字表,只要在STM的容量之内都能同样快地做出判定;相反,如果串行搜寻模型是抽取的机制的话,那么随着记忆字表长度的增加,反应时也应呈线性增加。

基于这一思想,采用项目再认法进行经典性研究(罗春荣 1986)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

虽然这个理论现在仍有很大争论,但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这个实验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法─相加因素法。

其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则它们属于同一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独立,则它们属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Sternberg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1-6个不等的数字序列。

之后马上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要求被试判断探测数字刚才是否出现过,并作出是或否的反应。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2(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 )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分数:2.00)A.一致性B.信度C.效度√D.效标解析:3.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

(分数:2.00)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解析:4.当铃声由中性刺激转化为食物的信号刺激时,意味着动物建立了( )。

(分数:2.00)A.反射B.反射弧C.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解析:5.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 )。

(分数:2.00)A.注意的周期√B.生物节律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循环解析:6.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

(分数:2.00)A.色调、波长、照度B.色调、明度、照度C.波长、明度、饱和度D.色调、明度、饱和度√解析:7.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 )。

(分数:2.00)A.动景运动B.自主运动C.诱发运动√D.运动后效解析:8.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 )的标准。

(分数:2.00)A.记忆过程B.思维活动C.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D.三个记忆系统√解析:9.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

(分数:2.00)A.翻转性B.运动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解析:10.有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这种失语症是由于( )病变引起的。

(分数:2.00)A.布洛卡区√B.角回C.杏仁核D.威尔尼克区解析:11.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 )。

记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记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记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记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记忆过程和记忆能力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记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记忆的分类、存储和检索过程,以及记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一、记忆的分类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类型。

短期记忆是指人们在接收到信息后短时间内能够保持和加工这些信息的能力,其容量有限。

长期记忆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和储存信息的能力,其容量相对较大。

二、记忆的存储过程记忆的存储过程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阶段。

编码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能够被大脑处理的内部表示形式的过程。

储存指的是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大脑的神经网络中。

提取是指从储存的信息中获取需要的内容的能力。

三、记忆的检索过程记忆的检索是指在需要回忆某个信息时,大脑将从储存的信息中找到并恢复这个信息的过程。

检索可以通过直接提取或间接提取的方式完成。

直接提取是指直接回忆出所需信息,而间接提取是通过提示或暗示来恢复信息。

四、记忆的特点1. 记忆是可变的:记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时间、情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有时候,记忆会发生失真或遗忘。

2. 记忆是构造性的:记忆并非简单地储存事实和事件,而是根据个体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对信息进行构造和重组。

3. 记忆是关联的:记忆中的信息之间往往存在关联性,即一个信息能够触发其他相关信息的回忆。

五、记忆的影响因素1. 初始编码: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理解,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

2. 遗忘曲线:人们对信息的遗忘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遗忘曲线主要受遗忘时间和信息重复程度的影响。

3. 工作记忆容量:工作记忆指的是人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同时保持和加工的信息数量。

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会影响记忆的效果。

4.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记忆能力上存在差异,包括年龄、性别、认知能力等因素。

六、记忆的提高方法1. 注意力与专注:潜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能够提高信息的编码和储存效果。

2. 练习与复习: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能够使记忆的效果更加牢固。

2019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_毙考题

2019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着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

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觉醒状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

组块: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

加工深度:对信息思维过程的种类和复杂程度。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短时记忆的信息储存与提取
短时记忆的信息储存与提取
复述是短时记忆储存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的刺激干扰而发生遗忘。

复述分为两种,只有机械复述并不能加强记忆。

机械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的简单重复。

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

完全系列扫描: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搜索,然后做出判断。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